⑴ 古代人喝酒用的那種杯子叫什麼杯
古代人喝酒用酒杯的稱呼有:
觥、盞、杯、樽、觴、觚、卮、壺、勺、禁、缶、角、盅、鍾、斗、爵、白、觶、甌、斝 、彝、罍、卣、瓿、鑒、巹、玉罍、桂樽 、瓊卮 、瑤卮、金舠、金斝、玉壺、玉鍾、玉斝、仙樽、 金甌 、金盞 、金觥、金樽 、灧海、瑤樽、蟻尊、紅螺、瑤盞、 瑤斝、瑤鍾、拗攏等。
1、金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行路難·其一》唐代: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釋義:
金杯中的美酒一斗價十千,玉盤里的菜餚珍貴值萬錢。心中郁悶,我放下杯筷不願進餐;拔出寶劍環顧四周,心裡一片茫然。想渡黃河,冰雪卻凍封了河川;想登太行山,莽莽風雪早已封山。像呂尚垂釣溪,閑待東山再起;又像伊尹做夢,他乘船經過日邊。
人生道路多麼艱難,多麼艱難;歧路紛雜,如今又身在何處?相信乘風破浪的時機總會到來,到時定要揚起征帆,橫渡滄海!
2、金盞
為別莫辭金盞酒。入朝須近玉爐煙。
《浣溪沙·湖上西風急暮蟬》宋代:晏殊
湖上西風急暮蟬。夜來清露濕紅蓮。少留歸騎促歌筵。
為別莫辭金盞酒。入朝須近玉爐煙。不知重會是何年。
釋義:
傍晚夕陽斜照,微風吹過湖面,蟬鳴不歇。夜晚降臨,顆顆清露點綴在紅蓮之上,煞是可愛。停留片刻後騎馬趕赴即將開始的酒宴。離別之酒請不要推辭,讓我們開懷暢飲。入朝為官就像靠近玉爐中的熏香讓人心中歡暢,只是至此一別不知何時才能再歡聚一堂。
3、金觥。
鬢華雖改心無改,試把金觥。
《採桑子·十年前是尊前客》宋代:歐陽修
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風清,憂患凋零。老去光陰速可驚。
鬢華雖改心無改,試把金觥。舊曲重聽。猶似當年醉里聲。
釋義:
十年前,酒席宴上我是客人。春風得意前途亮。如今好友相繼離去,憂愁疾患催人朽。想起了往事,倍覺光陰流轉如此迅速。鬢發雖已經變成了白色,但是我的心沒改變,如今在酒席前仍把酒杯端起。舊曲重聽心裡覺著耳熟,就好似當年醉里聽。
4、金甌。
清時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甌。
《水調歌頭·中秋》宋代:米芾
砧聲送風急,蟠蟀思高秋。我來對景,不學宋玉解悲愁。收拾凄涼興況,分付尊中醽醁,倍覺不勝幽。自有多情處,明月掛南樓。
悵襟懷,橫玉笛,韻悠悠。清時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甌。可愛一天風物,遍倚闌干十二,宇宙若萍浮。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
釋義:
中秋的時候,搗衣聲混雜著風聲,蟠蟀好像在思索高爽的秋天。我面對著這樣的景象,是不會學宋玉去紓解悲愁的。把凄涼的心意收拾起來,給每個酒樽里都倒上美酒,內心更加覺得抵不過這樣的幽靜。明月掛在南樓正是我覺得充滿情趣的地方所在。
悵惘這樣的胸懷,於是拿起笛子吹奏,笛聲的韻律悠悠揚揚。在這清平之時,良美之夜,就把這塊地方借給我讓我痛飲。看著這一天可愛的風景,我倚著曲曲折折的欄桿,宇宙在我眼裡也只是小小的浮萍。喝醉睏乏了就靠著枕頭臨江而睡,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醒來。
5、玉鍾
彩袖殷勤捧玉鍾,當年拚卻醉顏紅。
《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鍾》宋代:晏幾道
彩袖殷勤捧玉鍾,當年拚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
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釋義:
你揮舞彩袖手捧酒杯殷勤勸酒,回想當年心甘情願醉倒於顏紅。舞姿曼妙,直舞到掛在楊柳樹梢照到樓心的一輪明月低沉下去;歌女清歌婉轉,直唱到扇底兒風消歇。自從那次離別後,我總是懷念那美好的相逢,多少回夢里與你共同歡聚。今夜裡我舉起銀燈把你細看,唯恐這次相逢又是在夢中。
⑵ 古代人喝酒的酒杯奇形怪狀,有什麼講究嗎
古代人比我們現在的想法其實是要千奇百怪許多,並且中國的酒文化是很淵博的,這也就讓我們見識到了許許多多的不一樣的裝酒水的器具。
而古代人遠遠比你印象中的要奢華、要有創意、要有想像力得多。看看下面這些古代的酒器具,是否覺得拿著玻璃小杯喝酒的自己少了很多意境呢。
其實還有許許多多的杯子,讓我眼花繚亂,所以說中國人愛酒品酒的習俗不是一日而成的。
⑶ 我國的古代,古人用來喝酒的酒杯有多吸睛
“茶烹松火紅,酒吸荷杯綠。”——唐朝·戴叔倫《南野》
古人有言,“非酒器無以飲酒,飲酒之器大小有度”。
說到飲酒之器,我不禁想起了一些古詩詞,從陶淵明的“一觴雖獨盡”到鮑照的“奉君金卮之美酒”、從韋應物的“欲持一瓢酒”到王維的“新豐美酒斗十千”、從李白的“莫使金樽空對月”到杜甫的“潦倒新停濁酒杯”、從歐陽修的“觥籌交錯”到李清照的“三杯兩盞淡酒”……古詩詞中的“觴”、“卮”、“斗”、“樽”、“杯”、“觥”、“盞”等等,皆是古人的飲酒器具。
中國文化歷來講究器物的精美,縱觀古代的酒杯設計,不乏工藝精湛的稀世珍品,要多吸睛就有多吸睛。其中有一些酒杯藝術品,構思奇巧、清新自然、典雅別致,成了先民的經典之作,我們今天要談的“碧筒杯”正是如此。
雅緻的清代“荷葉吸杯”
我們在設計酒杯時,可以用現代的審美觀念對傳統文化中的一些積極元素的改造、提煉和運用,在時尚的玻璃、水晶元素中注入古典韻味,來提升古色古香,華麗典雅,娛樂情趣的文化氣息。
我們世世代代對荷葉做的“碧筒杯”的嚮往,何嘗不是對真實自然和返璞歸真的嚮往?
一壺酒,一竿身,快活如儂有幾人。——李煜《漁父·浪花有意千里雪》
“碧筒杯”取材荷葉,構思奇巧、清新自然、典雅別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成了先民的經典之作,被後世不斷模仿改進。
酒只一杯,人卻已“醉”,不是“喝醉”是“陶醉”。陶醉於大自然的天然去雕飾的美,沉浸於荷葉酒的風雅之趣,真乃生活一大樂事!
真正的美藏在心中,自然流露,才能巧奪天工。“碧筒杯”身上完美地體現了古人集自然實用、美觀精緻和禮儀情趣三位於一體的審美理想。
現代酒杯的設計,可以在時尚的元素里加入一些雅緻的文化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