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園里樹干像竹子的樹叫什麼名
魚尾葵(學名:Caryota ochlandraHance )棕櫚科、魚尾葵屬植物。喬木狀,高10-15(-20)米,直徑15-35厘米,莖綠色,被白色的氈狀絨毛,具環狀葉痕。莖干直立不分枝,葉大型,羽狀二回羽狀全裂,葉片厚,革質,大而粗壯,上部有不規則齒狀缺刻,先端下垂,酷似魚尾。花序最長的可達3米,花3朵簇生,花期7月,肉穗花序下垂,小花黃色。果球型,成熟後紫紅色,果實、漿液與皮膚接觸能導致皮膚瘙癢。
產中國福建、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省區海拔450-700米的山坡或溝谷林中。該種樹形美麗,可作庭園綠化植物;莖髓含澱粉,可作桄榔粉的代用品。
(概述圖片參考質料來源:[1])
中文學名
魚尾葵
拉丁學名
Caryota ochlandraHance
別稱
假桄榔、青棕、鈍葉、假桃榔
2. 廣東有一種樹,秋天開白花,散發著河蟹的腥臭味冬天結像面條樣的綠果子。是盆架子嗎
按照你的描述,應該是盆架子樹,也叫糖膠樹。
糖膠樹果實圖片
花白色,多朵組成稠密的聚傘花序,頂生,被柔毛;總花梗長4-7厘米;花梗長約1毫米;花冠高腳碟狀,花冠筒長6-10毫米,中部以上膨大,內面被柔毛,裂片在花蕾時或裂片基部向左覆蓋,長圓形或卵狀長圓形,長2-4毫米,寬2-3毫米;雄蕊長圓形,長約1毫米,著生在花冠筒膨大處,內藏;子房由2枚離生心皮組成,密被柔毛,花柱絲狀,長4.5毫米,柱頭棍棒狀,頂端2深裂;花盤環狀。[1]
34張
盆架子
蓇葖2,細長,線形,長20-57厘米,外果皮近革質,灰白色,直徑2-5毫米;種子長圓形,紅棕色,兩端被紅棕色長緣毛,緣毛長1.5-2厘米。花期6-11月,果期10月-翌年4月。[1]
3. 糖果的種類名字
1、麥芽糖。麥芽糖又稱糯米糖,它由小麥和糯米製成,香甜可口。
2、楓糖。糖槭又叫楓糖,存在一種高大落葉喬木中——高達40米,徑40一100cm,樹齡可達500年。這種含糖的楓樹和其它的楓樹不一樣,金秋的時候黃色一片,其它的楓樹則是呈紅色。
3、粽子糖。粽子糖是最早的中式糖果之一。系主要採用蔗糖配之玫瑰花、飴糖、松子仁製成。
4、桂花糖。桂花糖選用油沾大米煎制蝕糖,以白糖桂花為心糖,火功適宜,上麻均勻,支條整齊。用來製作的桂花必須新鮮芬芳,待到桂花盛開,把鮮花從樹上採下。再加白糖制密封,便成了作心糖的原料。桂花糖對桂花的選擇十分嚴格,製作也十分考究。
5、太妃糖。太妃糖是一種西式糖果,用紅糖或糖蜜和奶油做成的硬而難嚼的糖,製作方法是將糖蜜紅糖煮至非常濃稠,然後用手或機器攪拌這種物質,直到糖塊變得有光澤並能保持固態形狀時為止,即成。
6、棒棒糖。棒棒糖是由西班牙糖果商恩里克·伯納特·豐利亞多薩所發明的,在糖果中插入小棍使糖果可以手持。
棒棒糖是兒童最喜歡的一種糖果,世界各級的糖果廠家都有生產,除了普通的硬糖製成的棒棒糖,有了各種各樣的形式,比如棉花糖棒棒糖可以做成更復雜的卡通造型,有的棒棒糖的小棍還帶有哨子的功能,發光的功能。
4. 這是什麼樹,天氣冷了夜裡會發出很特殊的味道。
糖膠樹
糖膠樹(學名:Alstonia scholaris (L.)R. Br.),又稱「象皮樹」「燈架樹」「黑板樹」等,是夾竹桃科,雞骨常山屬喬木。高達20m,枝輪生,具乳汁,無毛;葉輪生,倒卵狀長圓形、倒披針形或匙形,稀橢圓形或長圓形;花白色,多朵組成稠密的聚傘花序,頂生,被柔毛;蓇葖細長,線形,種子長圓形,花期6-11月,果期10月-翌年4月。
糖膠樹廣泛分布於東南亞、南亞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喜高溫多濕氣候,生存力強,對土壤選擇要求不高。因其株形美觀,為優良的行道樹種,全株乳汁豐富,可提取作為口香糖原料。
5. 誰知道這是什麼植物
1、木槿花,別稱白槿花、櫚樹花、大碗花、籬障花、清明籬、白飯花、雞肉花、豬油花、朝開暮落花、蕣、順華、順花、朝菌、朝蕣、椴、櫬、日及、藩籬草、槿樹花、平條樹花、白牡丹、木桂花樹、菜花樹、籬沿樹、金漆樹、白布籬、里梅花、瘧子花、喇叭花、白玉花、打碗花、燈盞花、白面花。科屬,錦葵科,木槿屬。
2、木槿屬主要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木槿屬物種起源於非洲大陸,非洲木槿屬物種種類繁多,呈現出豐富的遺傳多樣性。此外,在東南亞、南美洲、澳洲、中美洲也發現了該物種的野生類型。我國也是一些木槿屬物種的發源地之一。目前在全球范圍內,對木槿屬樹種研究與栽培多集中在美國的夏威夷、澳大利亞的新南威爾士和昆士蘭、馬來西亞、韓國等地,主要用於觀賞栽培,應用最廣泛的為扶桑、木槿、木芙蓉及其品種與雜交種。其中扶桑是馬來西亞和斐濟的國花,1950年美國成立了木槿協會,對全球木槿屬樹種進行了廣泛收集,在扶桑和木槿品種選育方面處於領先地位,每年都有新品種推出。在木槿的200多個品種中,有100多個為韓國本土品種,1990年,韓國將單瓣紅心系列品種定名為韓國國花。
3、木槿花語:堅韌,永恆,美麗,溫柔的堅持。
4、木槿花還是一種食用花卉,木槿花為錦葵科木槿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有白色、水紅色、紅色、黃色及紫色的,紛披陸離,迎霞沫日,臨風招展,光彩秀美,受到歷代詩人的贊揚。吃木槿花早在《詩經》中就有記載,福建汀州人用木槿花和稀面和蔥花,下鍋油煎、鬆脆可口,俗稱「面花」。徽州山區的居民用木槿花煮豆腐吃,味道十分鮮美可口。木槿花味甘性涼,食之可清熱利濕涼血,排毒養顏。木槿花蕾,食之口感清脆。完全綻放的木槿花,食之滑爽。
5、木木槿花性涼,味甘、苦,無毒,入脾、肺二經;有清熱、利濕、涼血之功,治腸風瀉血,痢疾,白帶;皮性涼, 平,味甘、苦,入大腸、肝、脾經,可清熱利濕、解毒涼血,主治腸風瀉痢、白帶、疥癬、痔瘡等症;根、子性平,味甘,可清肺化痰、解毒止痛,主治痰喘咳嗽、神經性頭痛,
中醫介紹木槿花的葯用驗方:
慢性支氣管炎:木槿枝條120克,水煎濃縮,每日兩次分服。
咳血:鮮木槿花30克,冰糖15克,水煎服。
偏頭痛:白木槿花一克,用葯棉包好塞於患側鼻孔內;木槿子適量,水煎趁熱熏洗。
赤白痢疾:木槿花30克,水煎,兌蜜或糖適量服,赤痢用,白痢用白花;木槿花15克,馬齒莧30克,水煎當茶飲,連服5-7日。
細菌性痢疾:木槿花曬干研末,每次服2克,每隔兩小時服一次,3-5天為一療程。
慢性腎炎、全身水腫:白花木槿根30-45克,燈芯花20-30克,水煎服。
希望採納!
6. 誰知道這是什麼
這是糖膠樹,又叫盆架子樹。葉子長了蟲癭,蟲癭是葉子表面被昆蟲或微生物破傷後產生的組織增生,,對植物影響不大。如下圖供參考請網路驗證詳情
7. 楓糖是什麼做的
楓糖是糖楓樹的樹液做的。簡單的說,楓糖,它說的就是由糖楓樹的樹枝提煉和提純而制出的蜂糖漿。
採集加工的過程:在白天儲存在楓樹根部的澱粉就會轉化成含有糖分的樹枝,沿著樹干向上方傳送,等到晚上的時候,低溫就會阻止這個傳送的過程,所以人們通常會在春秋季節的白天。
對30年到40年樹齡的楓樹,靠近根部的地方鑽上洞,然後插上管子去取楓樹的汁,一棵樹它可以採集糖汁,直到這個樹的年齡達到100歲,然後經過熬煮提煉,我們最終會得到楓糖漿。
來源
通常用來製作楓糖的楓樹有三種:糖楓、紅楓和黑楓,這三種楓樹的汁液含糖量高達五分之二,但是黑楓被部分植物學家認為是糖楓的亞種。由於楓樹萌芽會改變楓糖的味道,且在這三種楓樹中紅楓萌芽最早,所以其生產期較另外兩種更短。
少數其它種類的楓樹也會被用來製作楓糖,比如曼尼托巴楓、銀楓和大葉楓。樺樹、槭樹和棕樹也會被用來製作糖漿,但這種糖漿通常不被稱作楓糖漿。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楓糖
8. 糖爪樹是什麼植物
你是說上面長雞爪果的那個東西吧?我們這叫它歪棗樹。
它的「果實」,其貌不揚,是棕灰色的,像彎彎曲曲的棒狀物,有如筷子般粗細。沒吃過它的人決不認為它竟可以吃,以至不屑一顧。可是,當你放在嘴裡細嚼慢咽後,才覺得它味如棗,甜似蜜,醇香—甘美,真有點像葡萄乾呢!令人吃了還想再吃。
我們吃的拐棗並非它的果實,而是它肥厚的果柄。其真正的果實很小,圓球形,大如豌豆,堅硬而乾燥,有三條縱溝,為黃褐色瘦果。如把果實剖開,其內三個小室,每室內鑲著一粒種子。果柄膨大為肉質,肥大,曲扭,黃褐色或青黃色,味甜,稍帶澀味,酒香撲鼻。拐棗「果實」在「霜降」前後成熟,經霜後的拐棗「果實」,肉質鮮嫩,甘甜如飴,澀味消失,令人回味無窮。拐棗耐貯運,遠銷國內各地,備受歡迎,特別兒童喜食。
拐棗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據科研部門分析測定,其肉質果梗中含蔗糖24%、葡萄糖9.5%、果糖7.92%。風味頗佳,可作為生食果品。因而有「糖果樹」的盛名,又有「雞爪梨」、「甜半夜」之雅稱。此外,還含有豐富的有機酸、蘋果酸鉀等無機鹽類。含有多種維生素和18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還含鐵、磷、鈣、銅、錳、鋅等營養微量元素和一些生物鹼。每百克拐棗肉質梗含粗脂肪74毫克、粗蛋白3.07毫克、總酸345.8毫克、維生素C16.29毫克。是一種很具有開發價值的野生果類資源。
拐棗具有醫用價值,可治療多種疾病。其果梗、果實、種子、葉及根等均可入葯,中葯稱其果實為枳棋子。其葯用最早見於《唐本草》。李時珍《本草綱目》說它「味甘、性平、無毒,有止渴除煩,去膈上熱,潤五臟,利大小便,功同蜂蜜」,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果品。「其枝、葉,止嘔逆,解酒毒,辟蟲毒」。拐棗果梗釀制的「拐棗白酒」,性熱,有活血、散瘀、去濕、平喘等功效。民間常用拐棗酒泡葯或直接用於醫治風濕麻木和跌打損傷等症。特別是對地下、井下、水下、潮濕環境下從事工作和勞動的人,更具有保健作用。在中醫上,其種子、木質入葯,有清熱、利尿、解酒毒之功效。古書中對其解酒毒,有很多趣聞記載。陸璣《疏義》雲:「……昔有南人修舍用此木,誤落一片入酒瓮中,酒化為水也」。元代《本草衍義補遺》中記有:「一男子年三十餘,因飲酒發熱,又兼房勞虛乏。乃服補氣血之葯,加葛根以解酒毒。微汗出,人反懈怠,熱如故。此乃氣血虛,不禁葛根之散也。必須雞距子解其毒,遂煎葯中加而服之,乃愈」。《本草綱目》中也記有:「枳椇,《本草》只言木能敗酒,而丹溪朱氏治酒病往往用其實,其功當亦同也。按《蘇東坡集》雲:眉山揭潁臣病消渴,日飲水數斗,飯亦倍常,小便頻數。服消渴葯愈年,疾日甚,自度必死。予令延蜀醫張肱診之。笑曰:君幾誤死。乃取麝香當門子以酒濡濕,作十許丸,用棘枸子(枳椇子)煎湯服之,遂愈。問其故。肱曰:消渴消中皆脾弱腎敗,土不制水而成疾。今穎臣脾脈極熱而腎氣不衰,當由果實、酒物過度,積熱在脾,所以食多而飲水。水飯既多,溺不得不多,非消非渴也。麝香能解酒果花木毒。棘枸亦勝酒,屋外有此木,屋內釀酒多不佳。故此二物為葯,以去其酒果之毒也」。其木汁入葯,可治狐臭。《本草綱目》載有一例雲:「用橘枸樹(即拐棗)鑿孔,取汁一二碗,用青木香、東桃、西柳、七姓婦人乳,一處煎一二沸。就熱,於五月五日雞叫時洗了,將水放在十字路口,速回勿顧,即愈」。此說帶有迷信色彩,可能有些玄虛。
拐棗的果梗,除鮮食外,可用作釀酒、制醋、製糖的原料。可作果露、香檳、汽酒、汽水等飲料。還可加工成罐頭、蜜餞、果脯、果乾等。採用先進工藝,進行深加工,可製成方便飲料——拐棗晶。拐棗飲料等產品,不僅可內銷,還可出口,頗受消費者青睞,很有發展前途。
拐棗樹木是很好的用材木。其材質堅硬,紋理美觀,易加工,刨面光滑,油漆性能佳,可用來作樂器、精緻的工藝品、傢具及建築裝飾等。此外,拐棗樹是一種速生樹種。樹勢優美,枝葉繁茂,葉大濃蔭,果梗虯曲,狀甚奇特,是「四旁」綠化的理想樹種,作城市林園的喜陰花木及草坪遮蔭樹,亦十分相宜。
9. 糖楓樹為什麼不能進入中國
糖楓樹是檢疫害蟲美洲白蛾喜食的樹種之一。正因為害蟲喜歡吃它,所以,糖楓樹也成了禁止進口的物種,若是種植或進口,是要被判刑的。
楓糖,英文名為Maple syrup,是產自糖楓樹(Acer saccharum)的樹液。糖楓樹又叫糖槭,是一種高大落葉喬木。高達40米,徑40一100cm,樹齡可達500年。
簡介
楓糖含有豐富的礦物質、有機酸,熱量比蔗糖、果糖、玉米糖等都低,但是它所含的鈣、鎂和有機酸成分卻比其它糖類高很多,能補充營養不均衡的虛弱體質。
楓糖的甜度沒有蜂蜜高,糖分含量約為66%(蜂蜜含糖量約79%—81%﹐砂糖高達99.4%)。
10. 這是一種喬木的種子,外面有豆莢那樣的殼包著,裡面是有絨毛的像蒲公英那樣的種子,想知道叫什麼植物
可能是鵝絨藤,如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