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看懂照片的直方圖
直方圖就是一種照片的分析方式,橫向代表亮度,縱向代表像素數量。
首先分析出照片中所有像素的亮度,然後計算出具體數值,再把它們映射到橫軸上。這樣的話,越高,這個亮度上的像素就越多。
直方圖的觀看規則就是「左黑右白」,左邊代表暗部,右邊代表亮部,而中間則代表中間調。
縱向上的高度代表像素密集程度,越高,代表的就是分布在這個亮度上的像素很多。
直方圖(Histogram),又稱質量分布圖,是一種統計報告圖,由一系列高度不等的縱向條紋或線段表示數據分布的情況。 一般用橫軸表示數據類型,縱軸表示分布情況。
直方圖是數值數據分布的精確圖形表示。 這是一個連續變數(定量變數)的概率分布的估計,並且被卡爾·皮爾遜(Karl Pearson)首先引入。它是一種條形圖。 為了構建直方圖,第一步是將值的范圍分段,即將整個值的范圍分成一系列間隔,然後計算每個間隔中有多少值。
這些值通常被指定為連續的,不重疊的變數間隔。 間隔必須相鄰,並且通常是(但不是必須的)相等的大小。
直方圖也可以被歸一化以顯示「相對」頻率。 然後,它顯示了屬於幾個類別中的每個案例的比例,其高度等於1。
B. 攝影圖片分析從哪幾個方面著手寫
攝影圖片分析從內容和形式兩個方面分析,內容依存於形式,形式為內容服務。
1、作品的內容
(1)主題指向
作品表達出了一個什麼樣的主題,傳達了一種什麼樣的思想。
(2)時代背景
知名畫面反映了一種什麼樣的社會現象,有沒有典型意義,可以挖掘出畫面隱含著的信息。
(3)情節定義
點明畫面中所包含的情節要素,任何畫面都是一定的情節過程的某一個定格,在其前後肯定有一個情節鏈,評析時可以設想畫面所表述的情節點前後的情節,看畫面情節表述是否有典型性
(4)情緒感受
任何畫面總是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體驗,表達了作者的情緒感受,可以根據畫面內容,看看它表現了什麼情
(5)意境韻致
畫面中能看到的時形象,看不到的是意蘊,畫面形象激發觀者的思想和聯想,營造出升華畫面的意境。
註:時代背景和情節意義在不知道的情況下就不要寫,切勿自己編造。
2、作品的形式
(1)構圖
包括黃金分割構圖,框架式構圖,開放式構圖等等。根據自己所學的攝影知識進行運用
(2)用光
可以從光型、光位、光質、光比的方面進行分析。
(3)色彩
對於彩色照片來說,色彩尤為重要,色彩可以突出主體、烘托氣氛等等作用。黑白照片主要從影調進行分析。
(4)細節
畫面的形成可能會有深層的意義,體現出了作者、觀者以及考生對現實世界或作品的觀察力。
(5)景別
特寫-近景-中景-全景-遠景,作者採取的是哪種景別拍攝。
(2)如何看懂圖片分析圖擴展閱讀
圖片分析注意事項
1、論點明確,要有基本的評價,明確、在理乃至見解獨到,同時不要求面面俱到,可以從某一角度切入。
2、結構嚴謹,按藝術評論的筆法,脈絡清晰,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並應該舉例論證。
3、文筆流暢,使用攝影術語正確,不堆砌亂用術語。
4、字跡工整,卷面整潔。
5、要杜絕面面俱到,無側重點,無段落層次,無條理次序的隨想式評論。
C. 怎麼才能看懂照片的直方圖
如果直方圖左側和右側都被切斷,同時出現了上面說的過曝和欠曝現象,(或者一側接觸邊緣,另一側切斷)則意味著環境里的亮度差別太大,相機已經難以記錄下全部信息了。
這個時候直方圖提醒我們,需要使用漸變灰濾鏡或者包圍曝光再後期合成的辦法,來平衡光比了。
例如這張馬六甲清真寺的照片,如果想記錄下暗部區域的枯木細節,則亮部的太陽周圍天空全部過曝溢出,一片死白。直方圖上看,左側接觸邊緣,右側切斷,很明顯環境光比超出了相機的寬容度,我們不可能在一張照片中記錄下所有細節。因此我們如果要記錄亮部的細節,必然超出相機寬容度的暗部又全部以0值的死黑色記錄了下來,丟失掉所有的細節。這個時候,我只能用包圍曝光的辦法同時拍下上面的兩張圖片,這樣圖片亮部和暗部被分別記錄在了兩幅圖里。後期再用蒙板合成兩張圖片,這樣亮暗部信息都被反映在了新的圖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