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兒麻痹是由什麼引起的呢
脊髓灰質炎俗稱小兒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質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一般多發生於小兒,部分患者可發主弛緩性神經麻痹,故又叫小兒麻痹症。
小兒麻痹後遺症的症狀和病程:分為3期。
1、急性期:自感染開始到肢體癱瘓,歷經潛伏期,為全身反應期,有短期發熱,出現類似感冒症狀,約2―5天體溫恢復正常,突然出現肢體癱瘓。
2、恢復期:全身症狀消失,肢體癱瘓程度逐漸減輕。
3、後遺症期:相應神經支配的肌肉麻痹,可因姿勢、負重等不平衡,出現各種畸形及功能障礙。
檢查
1、血常規
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大多正常。
2、腦脊液檢查
癱瘓前期及癱瘓早期可見細胞數增多(以淋巴細胞為主),蛋白增加不明顯,呈細胞蛋白分離現象,對診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至癱瘓第3周,細胞數多已恢復正常,而蛋白質仍繼續增高,4~6周後方可恢復正常。
3、病毒分離
病毒分離是本病最重要的確診性試驗。起病一周內可從咽部及糞便內分離出病毒,可用咽拭子及肛門拭子採集標本:間隔24~48h收集雙份標本(重量>5g),及時冷藏4℃以下送檢,多次協和送檢可增加陽性率。發病1周內,從患兒鼻咽部、血、腦脊液中也可分離出病毒。
4、血清學檢查
近期未服用過脊髓灰質炎疫苗的患者,發病1個月內用酶聯免疫吸附實驗法(ELISA法)檢測患者血液及腦脊液中抗脊髓灰質炎病毒特異性免疫球蛋白M(IgM)抗體,可幫助早期診斷;恢復期患者血清中特異性免疫球蛋白G(IgG)抗體滴度較急性期有4倍以上增高,有診斷意義。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脊髓灰質炎
網路-小兒麻痹後遺症
B. 小麻雇外貌.顏色怎麼寫
麻雀外貌,顏色的四篇參考一下
一、我家院子前面的櫻花樹上,經常會有成群麻雀在上面逗留。麻雀頭上的羽毛如同一頂淺楬色的帽子,牢牢地戴在麻雀的頭上。背上的羽毛頗有特色,第一層羽毛給人一種濃濃的柔軟之感,接下來就是黑得發亮的羽毛,帶有一份俊美之味。麻雀脖子上還有一圈雪白的羽毛,十分亮麗,像一條白色的項圈,腹部上的羽毛顏色稍淡些,但也顯示出引人注目的一面色彩。當然,最有意思的,還是麻雀那雙黑豆大小的眼睛了。別看它的眼睛小,但是非常敏銳,一察覺到有敵情,就立刻逃走。麻雀的嘴尖而靈活,捉蟲子的時候,一啄,小蟲子就被捉到,百啄百中。最「聽話」的要數麻雀那對紅色的小爪子了,當它停落的時候,爪子都能牢牢地抓住細小樹枝或是電線,輕松而穩當,就像個聽話的小孩。
二、麻雀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種小鳥,長相平平,其貌不揚。它那滾圓的小腦袋彷彿戴著一個棕色的頭盔,黑色的嘴巴,兩只小眼睛就像兩顆黑豆,滴溜溜的圓。除了肚皮微微泛白,背頸部的羽毛都呈暗褐色,上面鑲嵌著黑色斑點。麻雀的翅膀短小,尾羽也不長,所以它飛不遠也飛不久。一雙小爪子又細又短,非常適合它跳躍,遠遠看去活似一個棕色的小絨球蹦蹦跳跳。
三、天剛蒙蒙亮,麻雀就在我家窗前的樹上唧唧喳喳的叫起來「嘰嘰嘰,喳喳喳!天亮了,起床吧!」噢,叫我起床啦!我連忙翻身下床,穿好衣服。
我輕輕推開門,走到院子里。瞧!那些小麻雀多好玩。它們在樹枝跳來跳去,快活的很。麻雀的身子長得又小又靈巧,尾巴總是向上翹著,上下不停的擺動。它們的頭上是一片褐色的翎毛,像蓋了一塊小小的頭巾;白色的脖子上,好像帶著銀色的項圈;黑色的眼睛雖然不大,但是顯得特別靈,眼珠子骨碌碌地來回轉動,好像對周圍的一切都感到特別新鮮。麻雀的嘴巴真夠調皮的,又尖又長,嘴角一點白,好像吃飯沾了一顆小米粒兒。
麻雀落到地上,蹦來蹦去,大概是尋找食物吧。我把稀飯倒在地上一點兒。開始,它們東瞧瞧,西望望,看見沒人,就趕緊吃上一嘴;如有動靜,連忙飛起,這樣來回好幾次,才把稀飯吃完。
多麼活潑靈敏的小麻雀呀!我聽大人說麻雀主要是吃害蟲,但有時也要吃地里的糧食。這多不好,我多麼希望麻雀能克服自己的缺點啊!
四、屋頂上落下一隻麻雀。
棕色的大衣披在身上,布滿了黑點,一雙淡金色的靴子格外顯眼。一看就是一個「小紳士」。
一下,兩下,它輕巧地在屋脊上跳躍著,像是在跳一段優美的舞蹈。
「撲稜稜」,它抖動雙翅,奮力跳起,在空中滑過。它彈出左腳抓住房檐,緊接著,右腳有落了下來。看來它還是個左撇子呢!
抖抖身子,它坐了下來,平靜地望四周。
又來了一隻麻雀。它那紅紅的嘴尖兒分外顯眼。
「紅嘴兒」繞著「小紳士」撲打著翅膀飛來飛去。時不時用那紅紅的小嘴頂它兩下。「小紳士」輕輕叫喚了幾聲,往旁邊挪了挪,像是讓出了一個不錯的觀景點。「紅嘴兒」在「小紳士」身旁坐下,用頭頂蹭了蹭「小紳士」的脖子。「小紳士」伸出一隻翅膀輕輕地摟住了「紅嘴兒」。它們就這樣依偎在一起,看天看地。
風大了,它倆也雙雙飛走了。
C. 小麻是什麼
簡單的來說。小麻。又稱(麻古.雲南有些地方稱之為"粑粑")屬於新型毒品。主要作用於:使用錫紙燒,產生煙霧.用瓶子,管子,過水吸食.吸食後興奮。睡不著覺,肚子也不覺得飢餓.男人吸食後性功能下降,女性則反之.長期吸食目前還沒聽說有人上癮。但既然稱它為毒品.自然有它的壞處。建議不要沾那些東西。現在國家針對小麻.比針對4號還嚴.就因為小麻針對的人群都是青少年,16-30周歲的人最多.所以你知道咯。
D. 天麻是什麼樣子的
天麻高60~100厘米,全體不含葉綠素。塊莖肥厚,肉質長圓形,長約10厘米,直徑3~4.5厘米,有不甚明顯的環節。莖直立,圓柱形,黃赤色。葉呈鱗片狀,膜質,長1~2厘米,具細脈,下部短鞘狀。
天麻(學名:Gastrodia elata),又名赤箭、離母、煨天麻、鬼督郵、神草、獨搖芝、赤箭脂、定風草、合離草、獨搖、自動草、水洋芋、明天麻等。
天麻多年生寄生草本,是蘭科天麻屬植物,種加詞elata意為「高的」,所以又翻為高赤箭。
(4)小麻長什麼樣圖片擴展閱讀:
天麻的栽培
天麻需要與真菌蜜環菌共生在腐爛的木頭上 ,依賴真菌菌絲入侵根系吸取營養。因此就需要選好生長蜜環菌的木材,而木質堅硬的粗木是較為適合的,可選擇水青岡、櫟樹、樺樹、榿木、栗樹等樹種。選擇好樹種後,將木材截成大段,每隔十多厘米砍出一小口,整體呈魚鱗狀排列。
接種蜜環菌後,將段木排成兩層於坑中,層間填充腐殖土,保持適當溫度和濕度,經2-4個月後即可長出蜜環菌,然後清除腐爛的蜜環菌,保留生長良好的蜜環菌,播種時將麻種栽於兩層菌材間,重新填好土即可。若用種子或蒴果進行有性繁殖,也可採用上述的方法,只需在播種時,於兩層菌材間多放一些樹葉和腐殖土等覆蓋物即可。天麻從10月中旬至翌年4月處於休眠期,因此採收應在此時段內進行,而播種的時間應選在10月中旬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