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1年首個暴雨藍色預警,此次的暴雨天氣會涉及到哪些城市
根據中國氣象台消息:2021年首個暴雨 藍色預警 ,會涉及的城市有:四川南部、重慶東南部 、貴州東部 和南部 、河南東南部 、湖北南部和中東部 、湖南中北部 和西南部 、江西北部 、安徽中南部 、江蘇南部、廣西北部 、廣東北部 等地將出現暴雨 ,其中湖北東南部 、湖南東北部和西南部將出現局部暴雨 (100 ~130 毫米 ),上述 部分地區將出現短時強降水 (最大小時降雨量 30 ~50 毫米 ,局部地區可達 60 毫米 ),局部地區將出現雷暴 、冰雹 等強對流天氣 。
4、雨水節氣忽冷忽熱。在這種多變的天氣里,患病的概率會高很多。所以大家在日常生活和飲食上要注意保健,防止外感疾病的發生。
結語:暴雨天氣我們都要提高警惕,多關注氣象台消息,防患於未然。
2. 重慶兩江交匯最佳觀景點
重慶兩江交匯最佳觀景點如下:
第一個位置,江北嘴,機位在大劇院下面的平台,小編以前帶外地朋友來看兩江交匯時都是來這里,不過這次可能因為嘉陵江水太渾了,昨天拍的時候天氣也很差,交匯看起來不太明顯。
第二個位置,朝天門,機位是朝天門廣場江邊,可惜的是最近朝天門廣場在大興土木,封閉著到不了江邊,基本上看不到兩江交匯了。
第三個位置,南濱路,機位在長嘉匯對面那一片的長江邊,因為這一次長江是清水,看起來就非常醒目,而且這里的視野也非常開闊,長江的東水門大橋、嘉陵江的千廝門大橋和來福士大劇院都盡收眼底。
重慶兩江游:
「不覽夜景,未到重慶」。重慶兩江游是指乘坐觀光遊船,夜遊長江和嘉陵江。從朝天門碼頭出發至黃花園大橋,調頭至兩江交匯處,再到喜來登酒店附近後返回朝天門碼頭。航程約20公里,游覽時間約60分鍾。
山城夜景,早在清乾隆時期就已有名氣,被時任巴縣知縣王爾鑒,列為巴渝十二景之一。「兩江游」是將重慶的山水與重慶夜景相結合而成為城市名片,是一個讓外界直觀、立體、動態、全方位、近距離、了解認識重慶、展示魅力重慶的最佳窗口。
「兩江游」實名制從2018年11月1日起試運行,2019年1月1日起正式運行。
3. 四川重慶天氣情況怎樣
四川重慶局地有暴雨 ,長江中下游及以北地區將降溫。
9月以來華西地區降雨偏多,陝西東南部、四川盆地東部至江漢、黃淮中南部、江淮一帶大部地區降雨較常年同期偏多8成至2倍。未來三天,華西地區將再次出現強降雨過程,且最強降雨時段在3日。另外,今天冷空氣將繼續南下,並於未來三天影響我國中東部地區。
2日至4日,冷空氣自北向南繼續影響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長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地區先後有4~5級風,陣風6~7級,日平均氣溫或最低氣溫將下降4~6℃,局地降溫幅度可達10℃以上。受冷空氣及入海氣旋影響,2至3日夜間,渤海、渤海海峽、黃海大部、東海大部、台灣海峽將有6~8級、陣風9~10級的大風。
出遊的人們做好防風降溫准備啊!
4. 持續幾十天40多度高溫乾旱的達州迎來了暴雨,城市是否發生了內澇
在這種情況下,城市確實發生了內澇現象。
重慶地區連續幾十天40多度高溫的情況下,有很多市民都希望能夠迎來一場大雨。因為在迎來大雨之後,城市的溫度就會進行下降。而且也能讓市民感受到秋天的涼爽。但是最值得關注的是持續40多度高溫的情況下,達州終於迎來了一場暴雨。然而這場暴雨也成為了很多網友比較關注的焦點。
希望這場暴雨不會給人員造成傷害。
最後就是我個人特別希望這場暴雨不會給四川市市民帶來傷害。因為在大面積降雨的情況下,有很多市民在出行的過程中都會擁有一種特別不方便的感覺。甚至有一部分市民會在相關部門進行組織的情況下轉移。因為持續暴雨導致路面大量積水,從而特別容易發生溺水的事件。
5. 重慶沒下雨,哪來那麼大的江水
專家解釋,這與2020年上游地區的降雨、兩次洪峰的疊加以及重慶的地勢有關。
重慶市應急管理局防汛抗旱專家王世平在接受采訪時介紹,重慶晴空當日,卻出現大洪水,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1、上游區域降雨量大
與重慶相鄰的四川。自2020年8月11日8時啟動Ⅳ級防汛應急響應以來,僅用8天時間就升到I級防汛應急響應。同時,長江流域岷江、沱江、嘉陵江幹流和支流涪江持續出現暴雨、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降雨中心主要位於涪江中上游、嘉陵江幹流上游、沱江和岷江。連續強降雨致岷江、沱江、涪江出現歷史排位性洪峰流量。
2、兩場洪峰過程前後疊加。
在長江2020年第4號洪峰剛過去兩天,洪水過程尚未結束的情況下,第5號洪水已在長江上游形成,前水還沒有走完,後水又來。
3、多流匯集。
重慶中心城區位於長江、嘉陵江交匯處和三峽庫區尾部,長江流域上游岷江、沱江匯入長江後,由西南向東北橫貫重慶中心城區,嘉陵江流域上游涪江、渠江於重慶合川匯入嘉陵江後,從北向南在朝天門與長江匯合。本輪過程受嘉陵江第2號洪水和長江第5號洪水疊加影響,而且長江第5號洪水峰高量大、峰型寬胖。
(5)昨天重慶哪裡下大雨圖片擴展閱讀:
專家介紹,重慶是一座「山水之城」,特殊的地形地貌和氣候條件,使得重慶洪澇災害頻發,防汛壓力巨大。
據水利部門統計,重慶境內流域面積大於50平方公里的河流共有510條,比較知名的就有長江、嘉陵江、渠江、涪江、烏江、芙蓉江、阿蓬江、綦江、酉水等。這些河流以長江為主幹,烏江、嘉陵江為南北兩大支流,形成不對稱的、向心的網狀水系。
而重慶作為典型的山地城市,大大小小的江河穿行在狹長的山谷之中,極易導致水位上升。
不難看出,長江上游來水在重慶匯集,重慶的地理位置決定了既要為長江中下游防洪保安,減輕防洪壓力,也要承擔長江上游過境洪水帶來的壓力。因此,重慶市應急管理局防汛抗旱處處長成家英表示,重慶是長江中上游和下游防洪保安的關鍵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