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魚腥草長什麼樣,魚腥草圖片
一、株形
它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株高大概在15-50公分之間,有明顯的腥臭味。它的莖下部伏地,在地下生根,上部整體呈直立狀,相對光滑,基本無毛。
㈡ 魚腥草是什麼樣有圖片嗎
魚腥草莖呈扁圓柱形,扭曲,長20~35cm,直徑0.2~0.3cm;表面棕黃色,具縱棱數條,節明顯,下部節上有殘存須根;質脆,易折斷。搓碎有魚腥氣味。
魚腥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治肺炎,肺膿瘍,熱痢,瘧疾,水腫,淋病,白帶,癰腫,痔瘡,脫肛,濕疹,禿瘡,疥癬。
魚腥草毒性甚小,口服後有魚腥臭味,肌注時局部可出現疼痛;對陰道粘膜有一定的刺激性。魚腥草注射液可引起過敏反應,表現有葯物性皮炎、末梢神經炎、過敏性紫癜等。嚴重者可引起過敏性休克,乃至死亡。
(2)魚腥草在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魚腥草的日常食用方法:涼拌魚腥草、魚腥草蒸雞、魚腥草炒雞蛋、魚腥草炒肉絲、魚腥草燒豬肺、魚腥草粥、臘味小炒魚腥草、魚腥草豬肺湯、魚腥草炒臘肉,總而言之,魚腥草是南方地區的常用佐料,其葉亦可食用。
扁桃體炎、咽炎、咳嗽、痰多、痰黃可以用魚腥草泡茶喝。
想要戒煙的人群,每天將魚腥草泡水喝,這樣能夠很好的降低想要抽煙的慾望。
魚腥草本身就是一種偏向寒涼的植物,體質虛寒的人不宜多食。
㈢ 什麼是魚腥草長什麼樣子有圖片不
魚腥草(學名:Houttuynia cordata),又名折耳根、截兒根、豬鼻拱、䔃、蕺菜及臭草、岑草,客家話稱之狗貼耳,臭臊草、臭嗟草(台語),在分類學上屬雙子葉植物三白草科蕺菜屬,是一種略帶魚腥味的草本植物。
植物高20-80厘米。莖的下部伏地蔓生、生根,上部直立。葉對生,頂端有穗狀花序,離瓣花類中的不完全花,無花萼、無花瓣,淡黃綠色穗狀花序,兩性花,白色似花片的構造為大型總苞片,長在花序基部,花期5—7月,果期7—10月。
(3)魚腥草在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可為野菜蔬食,煮過就沒有腥味。四川、雲南、貴州和鄂西的人稱其為「蕺根(折耳根)」,認為它清熱去火,把它當作吃飯時的重要配料,主要食其根莖。方法是洗干凈後切小段,拌在米粉、腸旺面、糯米飯、情人豆腐等食品中食用。
也可切長段拌醬油、辣醬、蔥、鹽、香油做冷盤。折兒根炒臘肉也是常見菜餚。生折兒根初入口甚腥,味道極怪,外人往往無法忍受,需要適應後才會喜歡吃。
在四川,也叫豬鼻拱,除了利用根莖做涼拌菜或炒菜之外,還將葉子當做蔬菜。在越南、寮國,葉子是很重要的作料。日本少數農村家庭也偶爾摘葉子做油炸菜的一種材料。
㈣ 為什麼折耳根又被叫做魚腥草它生長在哪些地方
折耳根在四川、貴州和重慶等地非常受歡迎。這是一種特殊的蔬菜。它聞起來和嘗起來都很奇怪。
㈤ 折耳根是哪裡的特產
折耳根是四川川廣漢市等地區的土特產。
折耳根關鍵產自在我國長江下游南端的各省區,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四川川廣漢市高坪鎮將其引進田裡後開展產業化種植,已經發展趨勢到附近城鎮,具備近平方公里的種植總面積,產生了在我國較大的折耳根種植產業基地。
目前我國的魚腥草主要分布在陝西、甘肅及長江流域以南各地。
主產於江蘇、浙江、江西、安徽、四川、雲南、貴州、廣東、廣西。
種植區:
陝西省、甘肅省及長江下游南端各省市,及其日本國、印尼爪哇島。
㈥ 魚腥草長什麼樣子
多年生草本,高60cm。莖下部伏地,節上輪生小根,上部直立,無毛或節上被毛。葉互生,薄紙質,有腺點;葉柄長1-4cm;托葉膜質,條形,長約2.5cm,下部與葉柄合生為葉鞘,基部擴大,略抱莖,長4-10cm,寬3-6cm,先端短漸尖,基部心形,全緣,上面綠色,下面常呈紫紅色,兩面脈上被柔毛。白色;花小而密,雄蕊3,花絲長為花葯的3倍,下部與子房合生;雌蕊1,由3心皮組成,子房上位,花柱3,分離。
㈦ 魚腥草在哪裡生長
魚腥草一般生長在湖邊、河邊或長期積水的路邊,主要分布在我國的湖北、雲南、西藏和陝西,養護魚腥草時,要將其放置在溫度處於15-25度之間的環境中,為植株每隔2-3天澆灌一次水分,維持魚腥草的生長。
魚腥草的生長環境
1、生長地方
魚腥草喜歡潮濕的生長環境,對於水分的需求較多,並且植株的耐水澇能力較強,養護時要為其每隔3天澆一次水,避免土壤乾燥,影響魚腥草的生長,注意夏季水分蒸發速度快,需要為魚腥草每天早晚各澆一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