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判斷肌肉腿
判斷您腿上的肉是脂肪還是肌肉很簡單:
1)讓腿緊綳起來,一般就可以看到肌肉的形狀;
2)脂肪一般在皮下,而肌肉一般是附在骨頭上。所以,放鬆腿部,如果能很容易用手抓起來,就是脂肪。這個方面如果在按摩腿部之後作最有效,此時僵硬的脂肪也會被軟化,輕松就可以抓起來。
3)當然,如果您已經長期不運動,那麼就一定是脂肪偏多了——即使以前有肌肉,也開始流失,同時脂肪填充進去。這就是所謂的「肌肉型小腿」。
拓展資料:
腿上肌肉塊比較明顯,但是上半身並沒有很明顯的腹肌或者馬甲線,體脂還比較高,你需要:
1.刷脂不要停
你喜歡HIIT刷脂也好,有氧刷脂也好,請一定堅持下去;
2.腿部肌肉較多就要注意排下半身的水腫
可以多喝一些有助於排水腫的茶,睡前靠牆立腿 15 分鍾對於排水腫也很有效;
3.多做上半身的力量訓練
讓上下看起來協調一點,上半身核心力量加強後,能夠分擔一部分的腿部受力,防止腿變得更粗;
4.不建議做太多針對腿部的大重量力量訓練
因為你平時走路站立都會鍛煉到腿部肌肉,若腿部肌肉本來就比較發達,就不用特別去練;
5.運動時,盡量減少跳躍、踮腳需要腿部瞬間發力的動作,運動後,拉伸要適量,不能過度。
Ⅱ 大腿肌肉如何鍛煉腿部肌肉圖解大全
眾所周知,腿部肌肉是身體的主要肌肉群,在我們的訓練中理應占據重要的地位,但是腿部訓練卻一直被人們所忽視,缺乏腿部鍛煉,只注重身體上半部分的鍛煉會讓我們的身體肌力變得不協調,身體也會缺乏力量。如果加強這些薄弱肌群的鍛煉,不僅會增加身體的平衡穩定性,還可以讓我們的身體擁有更好的爆發力。
腿部肌肉的鍛煉有助於展現更好的身材,腿部肌肉附著著很多肌肉群,是人體做各種動作的基礎,腿部肌肉強大會消耗大量的熱量,可以達到減肥的運用。腿部訓練還可以減少不必要的傷害,防止摔倒,穩定性強,對於想要有運動表現的運動者,這是個不錯的選擇。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一套腿部鍛煉動作,針對腿部所有肌肉。
Ⅲ 腿部肌肉圖和名稱
1.大腿肌群
大腿分為前外側、後側和內側三個肌群。大腿前外肌群主要由股四頭肌、縫匠肌和闊筋膜張肌組成;大腿內側肌群主要由大收肌、恥骨肌、短收肌、長收肌以及股薄肌組成;大腿後群(股後肌群)主要由股二頭肌、半腱肌和半膜肌等組成。
1.1大腿前部肌肉群
大腿前部肌群主要有:縫匠肌(sartorius)、股四頭肌(quadriceps)、闊筋膜張肌(tensor fasciae latae)。
(1)縫匠肌:全身最長的肌肉,呈扁帶狀,起自骼前上棘,斜向內下經大腿前面達膝關節內側,止於脛骨上端內側面。作用:屈髖關節和膝關節,並可使已屈的膝關節旋內。
(2)股四頭肌:全身體積最大的肌肉,有四個肌頭:股直肌(rectus femoris)、股內側肌(vastus medialis)、股外側肌(vastus lateralis)和股中間肌(vastus internus)。其中股中間肌被股直肌覆蓋。作用:為強有力的伸膝關節的肌,股直肌還能屈髖關節。
(3)闊筋膜張肌:位於大腿上部前外側,起自髂前上棘,肌腹被包在闊筋膜的兩層之間,向下移行為髂脛束,止於脛骨外側髁。作用:緊張闊筋膜並屈大腿
1.2大腿後部肌肉群
大腿後部肌肉群稱包括:股二頭肌(Biceps Femoris)、半腱肌(Semitendinosus)和半膜肌(Semimembranosus)。
大腿後部肌肉群作用:後群肌主要屈膝關節、伸髖關節。當屈膝時,股二頭肌可使小腿旋外,半腱肌和半膜肌能使小腿旋內。
1.3大腿內側肌肉群:大腿內收肌群
大腿內側肌肉群包括5塊肌肉:恥骨肌(Pectineus)、長收肌(Adctor Longus)、短收肌(Adctor Brevis)、大收肌(Adctor Magnus)和股薄肌(Gracilis)。其中短收肌被長收肌和恥骨肌覆蓋
2.小腿肌群
小腿肌也分前群、後群和外側群。
2.1小腿前側肌群
前群有脛骨前肌(tibialis anterior)、趾長伸肌(extensor longus digitorum)、拇長伸肌(extensor longus polli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