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帥哥圖片 » 射洪農村男人圖片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射洪農村男人圖片

發布時間: 2022-11-16 05:38:31

❶ 農村單身男人很多,究竟是什麼情況導致的

根據我國現如今的一個數據統計,中國目前為止已經有超過3,000萬的單身男士存在,農村的單身人口比例佔了大多數,可以說這是一個非常現實而嚴峻的問題,畢竟隨著我國城市化的進程發展,這種情況的蔓延只會越來越極端嚴重,那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農村的單身青年越來越多呢?其中有如下這么幾個重要的原因。

男女比例失衡

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時候,農村裡面的人大部分都存在重男輕女的思想,很多家庭長輩都講究傳宗接代這個傳統觀念,大多數的都會不惜任何代價都要生一個男孩,在這么一個風氣蔓延之下,男多女少,那必定是鐵釘釘的事實,目前這一代出生的人已經到了適婚年齡,光棍增多自然不在話下。

現在的農村單身男士越來越多已經是一個常態,農村單身男士要想擺脫這個窘境,唯有不斷努力,多掙錢多提升自己的謀生技能,畢竟有了飯票還怕沒有心屬的另一半嗎?

❷ 到「男人天堂」的越難農村走一趟,你會看到什麼樣的真實情況

一、條件落後

都說越南是男人的天堂,因為他們的生活壓力不是特別大,但是這個可能是由於他們是特別容易滿足的,並且這個地方是特別落後的那麼去越南農村走一圈的話就可以看到特別真實的一樣。那麼越南都是一些平房,並且他們是依山傍水,雖然說環境是比較好的,但是他們的條件真的不是特別好。

在上面總結的就是越南是男人的天堂的原因,還有他們的生活是什麼樣的實際。人的想法是不一樣的,可能讓我們這邊的男人去他們那邊的話,覺得也不是特別的滿足,畢竟生活條件是特別次的。所以說如果想要快樂,就一定要學會知足。

❸ 為什麼農村的男人長這么丑

其實,並不是農村的男人長得丑,而是,身在農村,條件有限,沒有辦法像城裡人一樣,每天精心裝扮自己,從穿著上就會顯得土氣。
而且,農村的男人很多都沒有去過城裡,周圍都是跟自己差不多的土氣的同鄉,使得他們沒有見識,不會打扮,也沒有氣質,當然也就顯得丑了!

❹ 你們身邊這樣的女孩都倒貼這種男人嗎農村出來的的大學生大多娶到了局長各領導的女兒讓我一個女兒的

沒身邊這樣的女孩都倒貼這種男人們,農村出來的大學生大多娶到了局長個領導的女兒,讓我一個女兒的,情何以堪,我怕以後管不了他,我覺得現在的男的吃軟飯的很多,要多注意一些,如果你不喜歡吃軟飯的,你可以跟你女兒好好談一談,讓她遠離樣的人,找一個門當戶對的

❺ 為什麼農村老人,男的絕大多數比女的早走很多年

題主是一個有心人,這個客觀存在的現象被你捕捉到了,敬佩!不過我還要補充一點:並不是只有農村的男性老人比女性早走,而是社會各階層的很多男性都要比女性先離世。這既是一個正常的現象,但同時也是一個不正常的現象。

說它正常,是因為男性長期處於勞累、高壓、悲憤、抑鬱的環境里,沒有不過早離世的道理;說它不正常,是男人一輩子除了要承受太多的責任、高壓、勞苦以外,還要承受伴侶給他帶來的無休無止、蠻狠驕橫的數落、嘮叨和責怪,讓男人疲憊的身心無處藏身、得不到半秒鍾的休息,這也是男人煙不離手、酒不離口根本原因。

我生活了幾十年,就親眼看到過我村一個精神抖擻的村民,在長期的壓抑之下從健康到生病再到死亡的全過程。

男人和我是從小耍到大的農村人,年輕時候活潑開朗、為人豪爽,24歲那年娶了鄰村的一個女孩做老婆,可能他自己都沒意識到,結婚讓他整個人生發生了顛覆性的改變。

他老婆的爺爺輩是一個地主家庭,也許與這個因素有關吧,這個女人心胸狹窄、蠻橫無理,在家裡極為強勢,為了一點芝麻小事,可能也會鬧上一月,那時候的農村,離婚是非常不光彩的事情,所以雖然這個家庭三天一小吵、七天一大吵,但始終都沒有破裂,一直維持到男人48歲那年去世。

在這樣的環境下,男人婚後逐漸變得少言寡語,也不愛好出去交朋結友,每天就是完成自己應做的事情後,就宅在家裡,時不時的又會聽到他老婆傳來的叫罵聲。

那一年,男人45歲,突然有一天,瘋了,但是他的瘋並不可怕,因為他不吵不鬧不打人,我們看到他低著頭、佝僂著腰,始終跟在老婆背後,老婆去那,他就去那,從不說一句話,如此延續了3年。

終於在一個深夜,男人在他自己的房間里死了,死得很慘,我過去幫助收屍時,看到男人撲在地上,滿身、滿地的鮮血,身上還有很多自己抓扯出來的傷痕,身上穿的背心也被他扯得稀爛。原來男人是被痛死的,在臨終前經歷了劇痛,口裡吐出了很多的血,然而男人在與病痛抗爭的時候,響聲和動靜都應該不小,可是女人自始自終都沒有去看一眼,直到天明了女人才發現男人早已死在地上。

很多女人常常抱怨自己有多辛苦、自己有多勞碌,可是她們能數得出來的,往往就是「十月懷胎的艱辛」、「生娃時的痛苦」、「看護小孩的勞累」,可是這些事情本來就是女人該做的事情,男人想做也做不來啊,而且這些勞累艱辛也僅僅只是階段性的,並不是一輩子都如此。如果哪一年開始男人也可以懷孕生娃了,那還拿女人來幹嘛?

而男人不一樣,雖然男人的苦痛沒有女人生孩子時的那般撕心裂肺,但是男人的苦痛是一輩子的、男人的壓力和責任也是一輩子的,如果男人在外心裡的苦悶沒有發泄出來,回到家仍然還要承受更多的苦悶和憋屈,那男人不比女人先離世,那才是真正的「怪事」。

回到話題,為什麼農村老人,男的絕大多數比女的早走很多年?我覺得主要是因為:

1、男人的一生遭受的壓力巨大、憋屈很多;

2、男人有淚不輕彈,有個什麼病痛都是自己扛著,一般不去醫院;

3、女性過於啰嗦,給男人增加了更大的壓力,男人精神上沒有發泄的地方;

4、男人是一個理性動物,過於理性必然就會帶來過多的愁悶和不快。

總之,人的一生,都難逃一死,但很多的農村男性,並不是自然的壽終正寢,死得不正常,這需要社會更多的關注,需要家人更多的理解和包容,不要等男人死去了,才假裝站出來滴幾滴眼淚,那毫無意義,只是虛偽的表現而已。

❻ 射洪有哪些過年風俗

吃 臘 八 粥

臘八節,即臘月初八。原是佛家的節日,但民間認為這是勸人勤儉節約的節日。這一天,家家戶戶以大米、黃豆、綠豆、花生、豬肉和蔬菜等八樣糧食煮成有味的稀粥,表示糧食短缺,湊足雜糧煮飯,教育子孫要勤儉節約。此風俗歷代相傳,至今猶存。

送 灶 神

農歷臘月二十三,祭灶節。傳說這一天灶神菩薩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匯報人間的情況,主人家為了灶神菩薩上天為自己說好話,家家戶戶必在此日一早擺酒設菜、供奉糖果、燃香燃燭,恭送灶神上天。祭灶之日,各家打掃房屋揚塵,搞好住宅清潔衛生,希望灶神上天奏報善事、說好話。臘月二十三,農村又叫過小年。

吃 團 年 飯

團年,即春節前一天,臘月的最後一天(統稱大年三十),這天的活動主要有祭祖、吃年飯、貼門神、貼春聯等。吃團年飯這天,即便最困難之家,中午也得做幾樣菜,在祭祖(上墳)之後,全家團聚,共吃年飯,俗稱叫「團年」。出嫁的姑娘可以回家吃團年飯,但不能在娘家過大年三十的夜,更不能參加初一早上的出天方儀式,因農村有句俗話:「年三十的火,十五的燈」。 大年三十,一家的長輩要攜子孫到祖宗墳前燒香祭祖先。吃年飯前要把飯菜擺上桌後,先給祖先盛上飯,酌上酒,先祭祖先然後才能享用。又,農村很多人認為男人才是主人,是傳宗接代的,男人燒香祭祖家裡發旺些,所以祭祖時女人要靠邊站或呆在灶屋裡。三十下午,各戶張掛紅燈籠、貼春聯、貼門神(門神多為唐將秦叔寶、尉遲恭木刻印象,傳說他們能驅除鬼神)、再次打掃清潔衛生,將春節忌用之掃帚、針、剪刀、桿秤等物藏起來。

守 歲(除夕)

除夕,是年末的夜晚。清.光緒《射洪縣志》記載:「三十日為除夕,剪綵紙作錢,遍貼門戶,換桃符門神,貼春聯;敬天地家神祖先,拜尊長輩,曰『辭歲』;燒炭圍爐,盛設燈燭,達旦不眠,謂之『守歲』。」這一習俗,流傳至今。現在,這天晚上,晚飯後放鞭炮,辭舊歲,全家人在祭天地、祖宗之後,一家老少不睡,圍燈而坐,敘舊話新,同享天倫,一直到深夜,長輩要給晚輩壓歲錢(壓歲錢的多少,根據家庭的經濟實力而定,現在有給幾千壓歲錢的)。此夜,還要恭迎灶神回宮,因灶神小年時上天言事去了,今夕回宮。除夕之夜,家家燈火通明,不能熄燈,因為農村「人死燈滅」的俗話。

過 新 年

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都是農村過新年的日子。晉.董勛《問禮俗》曰「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後世之人又有「一雞,二犬,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蠶、九龍,十虎……」之說。
正月初一:春節,又叫元日、過大年。清.光緒《射洪縣志》記載:「元日黎明,以九品燭迎神於門。禮畢,爆竹於庭,闔家合飲屠蘇酒。《歲華記》:屠蘇,草庵名。昔有人居草庵中,每歲除夕,遺閭里葯一劑,令井中浸之,至元日,取水置於酒樽,男女飲之,不病瘟疫。今效之,如有親朋互拜,必款留飲此酒,並且盤餐數事,盡歡而散。」隨著時代的變化,元日的民俗文化更加豐富。這天子時,各家點燃香燭,敬天地、祖宗,燃放鞭炮,迎接新年,搶挑「金銀水」(挑井水),希望新的一年財源茂盛。早晨起床,人人穿一身新裝,多數人家吃面條或湯圓,象徵新的一年圓圓滿滿,一帆風順。早飯後,三三兩兩,出門閑游,遇到親朋好友,互致新春祝福。這一天的喜忌特別多。喜歡吉言吉事,忌諱說「死」「逝」或與「死」「逝」諧音的話;禁動土,動土就破壞了財氣;不得掃地,掃地的話,會把一年的財運掃走;不得打碎碗、調羹、酒杯等餐飲用具,新的一年裡都希望一家圓圓滿滿,打碎餐具,全家一年不順遂;再有,不得動用針、剪刀等尖嘴之物,因這些尖嘴之物很像老鼠的嘴,如果使用了針、剪刀,一年中老鼠愛咬衣物;桿秤,也是忌用之物,因桿秤很長,它的稱星密密麻麻,很像蛇,如用了桿秤,一年多蛇。
正月初二、初三:人們開始串門走親,新婚夫婦拜年和攜小孩拜年的,主人家都要「打發拜錢」( 封贈紅包),「拜錢」多少,看主人家的財力;獅燈、車燈開始串游鄉村表演,索討喜禮錢。獅燈,民間傳統的文娛活動,是由兩人披上布制的彩色獅皮,一人帶上笑臉面具(笑和尚),持紋帚、篾扇,身穿綵衣,伴著鑼鼓逗引獅子,撫摸貼近,跳躍翻滾,做出各種俏皮有趣的動作,引得觀眾喜笑顏開。城鄉中有的戶主,還擺出各種陣式,要求獅燈去破陣,能破陣過關的,不僅獲得重禮獎賞,還會受到熱情款待,知道自己不能破陣的獅燈,只好迴避了。我鎮栗子灣、大墳壩的獅燈,演技高強,遇關過關,遇陣破陣,至今為人所道。車燈,又名車車燈,用彩紙或花布紮成有頂蓋的彩車,由一女或一男扮女裝的「車妹」立於車中,另一人扮成丑角,在車前引逗,邊唱邊舞,身段活潑,迴旋蹦跳,情趣盎然,「車妹」搖動彩車,或前或後,如舟盪漾,動作自然。
正月初四:羊過年,過年的氣氛漸漸淡去。
正月初五:破五,一種傳統習俗。清.光緒《射洪縣志》記載:「民間於五日以前不交易出財,除拜年以外,惟飲酒博戲為樂。過此日,漸理貿易。」現在,這一天一般不串門不飲酒,而是早起放鞭炮,還要象徵性地下地幹活。民間把正月初五稱作恨窮日,在農村普遍認為初五串門會給人家帶去窮氣,所以普遍不走親、不串門。
正月初六:走親串門的於今日返家。
正月初七:人過年(人日),因為是人過年,農村也很重視這個節日。每家人,同樣要備幾樣菜,同樣要喝酒吃菜。這天,不得走親,因農村有「七不出門,八不歸家」之俗。
正月初九:上九日。清.光緒《射洪縣志》記載:「是日,民間敬玉皇大帝,城市婦女多以香爐往各寺廟禮拜者,遊人攜酒,登金華山聚飲。」此俗,現在不傳。按老風俗龍燈開始串游集市(初九,為龍過年),為商家拜年,要喜禮錢。現在,有龍燈正月初二、三就到集市拜年的。
正月十五:元宵節(也是道家的上元節)。清.康熙《射洪縣志》記載:「上元日,食粉團,街市張燈鬧元宵,唱秧歌、採茶歌,八歲兒童作走馬戲。清.光緒《射洪縣志》記載:是夜觀燈,闔城燃巨燭如白晝。民間以龍燈獅子雜劇遍遊街市,觀者以鐵末合火葯貯竹筒中,噴燒之,其焰沖天,現花形無數,璀璨可睹,謂之放花。今則從初九起至十五,尤為盛世。」現在,農村習俗要「送年」,送年時供「刀頭」、「施水飯」、「燒茅船(草船)」、放鞭炮,燒香化紙,把「年」送走,
同事恭送神靈上天回宮。集鎮上觀燈、放焰火,耍火龍,非常熱鬧。火龍,一般由當地手工藝人自製,龍頭、龍身、龍骨,皆由篾條(竹篾)紮成,然後連接起來,用紅布包裹,再用黃色顏料畫龍鱗。整條龍最短有七節,最長有十五節,一切工序完成,待等元宵玩耍。玩耍時,要挑選精壯漢子舞動龍身,這樣才能配合鑼鼓節拍、躲避焰火焚燒。玩耍盡興(一般都是深夜了),還要將整條龍燒掉,不燒掉的話,就要天干(天旱);農村還有個禁忌,出嫁女不能看見娘家正月十五的燈,認為看了娘家也不吉利。
綜上所述,一些優秀的傳統的節日民俗文化,一直在民間傳承著,當然,其中也存在一些不甚健康的東西,我們應當大力發展兩個文明建設,積極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充分利用和改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民俗文化,使之在兩個文明建設中發揮積極作用。

❼ 31省份鄉村性別比全部男多女少,為何男生比女生要多

51省份鄉村性別比全部男多女少,我認為這是與封建思想有著直接的關系,在農村還是認為生男子才是王道,才會覺得有成就感。

一、對於男孩的執著

在農村很多家庭都是想要生男孩,認為生男孩才會讓自己的臉上有面子,男孩才會贍養的父母,女孩遲早是會嫁出去的人。這樣的思想就會導致他們生男孩,一旦發現不是男孩就會採取相應的措施,這樣其實是不對的行為。

近年來,男多女少已經是很普遍的現象,但是在農村會認為生男生才是最明智的結果,會把生男孩當作最佳的追求。其實,排除一切的障礙,我認為生男生女都是一樣的,都是一條鮮活的生命,都是父母最疼愛的孩子,沒有任何的區別。

❽ 農村的條件比較差,農村的男人還能找到老婆嗎

現在農村光棍越來越多,這是一個值得大家思考的難題。農村年輕人找媳婦是常事。我認為有幾個原因:

原因1:性別比例嚴重失衡

現農村有些年輕人渾渾噩噩,不肯發展。原本生活在農村,標准比不上大都市。對我自己來說,我懶,不掙錢,混飯吃等死,天天待在農村,一點理想化和理想都沒有。也有一些年輕人在城裡上班。他們捕魚兩天,曬網三天,所以他們甚至不能種植自己。最後他們還得虛心向親人要錢。誰敢嫁?農村的年輕人一定要為自己的理想化和理想努力,讓年輕女性看到你的發展潛力,覺得和你在一起很幸福,這樣就不用擔心娶不到媳婦。

❾ 克妻相男人標准照片 男人克妻面相圖片

印堂有豎紋
通過印堂部位的面相,也能反映出一個人的婚姻運勢,如果一個男人的印堂有豎紋的話,說明這樣的男人是非常克妻的,並且是所有克妻面相中最嚴重的,他們不僅會影響到妻子的事業發展,可能還會影響到妻子的生命。女人嫁給這種面相的男人,生活很難有好日子,無論經濟還是身體都會越來越差。印堂有豎紋的男人通常比較情緒化,在外易惹是生非,給妻子帶來很多麻煩。

❿ 殺害楊虎城的兇手,偽裝成農民種田,被一張照片識破身份,他是誰

1955年6月17日,南充青居鄉的一個小組長楊大發接到通知,到區里宣傳播種經驗。

此時和楊大發所屬的合作社指導專家羅夢華也接到命令回區里匯報工作。

兩人同行,他便請楊大發為自己挑行李。

楊大發也不好推辭,一口氣挑著行李走了六七里地,剛到區公所辦公室放下行李喘氣,就聽到有人在背後叫他名字。

楊大發回頭一看,幾個偵查員不知道從哪裡沖出來,給他戴上手銬,還宣布他被當場逮捕。

楊大發是什麼人?為何要逮捕他呢?

原來他就是殺害楊虎城的兇手楊進興,解放後偽裝成農民種田,結果被一張照片識破身份。

究竟是一張什麼樣的照片呢?

楊進興是浙江定平人,1941年調到重慶擔任軍統看守所特務隊的看守。

因其槍法准,人夠狠,被軍統頭目戴笠看重,擔任他的便衣警衛、侍從副官。

原本以為跟在戴笠身邊,能夠換來一片大好前程,可是沒想到戴笠會去世那麼快。

跟對人,職場一片光明;跟錯人,職場一生落魄。

自戴笠去世後,楊進興被調入軍統重慶白公館看守所做看守員。

雖然工作職務有所調動,但是他的本性沒有改,還是嗜殺成性,他把工作上調動的怒氣都發泄在抓捕的共產黨人身上。

渣滓洞和白公館專門用來關押共產黨人和一些愛國人員,他們有著堅定的信仰,即便身陷囹圄也不肯向敵人低頭。

面對這些不畏犧牲的革命戰士,楊進興用老虎凳、辣椒水、電刑等手段摧殘他們的身體。

在這里,他背負無數條人命,他親手殺害過中共四川省委書記羅世文和車耀先兩位同志,為了不被人發現,他還用汽油毀屍滅跡;

最讓人發指的是,他用極其殘忍的手段殺害了楊虎城將軍和他的子女以及秘書宋琦雲夫妻和兒子小蘿卜頭,小蘿卜頭被殺害時還不到9歲。

西安事變後,楊虎城被蔣介石削了軍權,派到國外「考察」。

抗日戰爭爆發後,楊虎城滿腔熱血想要回國驅趕日寇,他多次致電蔣介石,想要回國。

蔣介石起初不同意,在楊虎城再三要求下,他同意楊虎城回國,還派戴笠前去迎接。

誰料,戴笠將楊虎城他們安排在南昌的辦事處軟禁,限制他們一行人的自由。

南昌淪陷後,戴笠將楊虎城轉移到重慶楊家山一平房內。

妻子謝葆貞聽說後,不顧一切前去重慶尋找丈夫,她不能眼睜睜看著丈夫受酷刑而不顧。

蔣介石之所以一直扣押楊虎城,沒有痛下殺手,是因為他還不想因為楊虎城背上罵名。

但是對於謝葆貞,蔣介石欲殺之而後快,因為她是一名共產黨員,蔣介石最恨的就是共產黨。

在監獄中,特務對謝葆貞殘忍對待,還給她注射葯水,致使她死在病床上。

自從李宗仁當上代理總統後,他下令釋放楊虎城和張學良,奈何他的威懾力和影響力遠不及蔣介石。

戴笠只聽從蔣介石的命令,蔣介石不鬆口,他是不會釋放楊虎城的。

1949年4月,解放軍佔領南京,國民黨政權徹底滅亡,緊接著解放軍又以摧枯拉朽之勢向華南挺進。

南京政府被佔領後,他們只能向重慶撤退,企圖將這里作為大本營,和解放軍做最後的抵抗。

在重慶,蔣介石命令毛人鳳先把關押的政治犯中最重要的一批殺掉,給共產黨人一個教訓。

毛人鳳詢問,是否要將楊虎城帶到台灣去?

蔣介石聽到這個名字後,咬牙切齒地說:「像這種禍國孽臣,還留著干什麼,早就應該處死了!」

9月6日晚,楊虎城和兒子楊拯中乘坐的吉普車在重慶歌樂山松林坡停車場停下。

特務帶著楊虎城和楊拯中前往戴公祠,特務指著會客室說:「這里有兩間房子,你們隨便選。」

無論哪一間房間,都已經提前布置好殺手埋伏在房間里,只等楊虎城他們進屋。

楊拯中一進裡屋,躲在門後的特務王少山將匕首一把用力刺進他的腰部。

楊拯中慘叫一聲:「爸!」就倒在血泊中,還未來得及反抗,就離開人世。

走在前面的楊虎城聽到聲音後知道這里情況不對勁,剛一回頭,房間里埋伏好的特務將匕首刺在他的腰部。

幾乎同一時間,楊進興用帕子捂住他的嘴,又狠狠幾刀刺了進去,結束他的生命。

殺死楊虎城還不夠,楊進興還要斬草除根,用極端殘忍的方式殺死楊拯貴和小蘿卜頭。

那麼這個罪大惡極的特務是怎樣隱匿身份潛藏下來,成為貧農出身的「模範互助組長」呢?

1949年12月10日南充解放,勞動人民都沉浸在自己獲得解放的開心中。

唯有反動派擔驚受怕,他們知道自己過去犯下的罪過難以饒恕,趁解放之初, 社會 秩序還不完善,他們密謀出逃。

在南充解放的第二天,南充市一個身穿黃呢子軍大衣的中年男子正在和抬滑竿的滕明清講價格。

一番商討後,農民把他們一男一女和一個小孩子抬到南充東南20里的永安場。

到了永安場才發現,這里到處都是國民黨的散兵游勇,附近百姓都大門緊閉,擔心這些人會對他們造成傷害。

這名身穿黃呢子軍大衣的男人無處可躲,只能詢問滕明清家在哪裡,願意出高價到他家吃飯。

在等待吃飯這個過程中,他一直打聽當地的風土人情、山水分布、以什麼謀生。

當滕明清問他是做什麼的時,他脫口而出:「我叫楊大發,原來是廣安縣人,妻子叫田德俊,是重慶人。

我在6歲那年父母雙亡,只能跟隨做生意的叔叔楊濟生四處流浪,最終在江蘇無錫當一個放牛娃,10歲就在這里賣餅子討生活。

但是戰爭一起,民不聊生,我靠賣餅子也無法維持基本生活,只能到浙江金華賣香煙和水果度日,16歲那年到重慶南岸做水果生意,先後當過各行各業的包工頭。

原本在成都做生意,好不容易安了家,可是這段時間兵荒馬亂的,生活不太平。

我們家人商議,想要回老家,可誰知道在途中竟然被國民黨的散兵搶走了行李箱和金錢。如今無家可歸,只想在這里暫住幾天。」

他這一番說辭贏得了滕明清的好感,再加上他出手闊綽,滕明清立刻答應,讓楊大發在自己家裡先住下。

他拿出幾個銀元,請滕明清出面幫他在街上買一些酒肉,請當地的保長吃飯。

滕明清請來保長許紹岳、甲長滕義和,鄰居滕明忠等幾人前來吃飯。

為了能在這里隱姓埋名生活,他將自己講給滕明清的故事,又在席間講述一遍,說到傷感處就聲淚俱下。

這一番表演可謂精湛無比,贏得所有人的同情和憐憫,大家都勸他先在這里住下來。

從此以後,楊大發跟著滕明清從事抬滑竿的工作,在這里居住三個月時間後,他又以20銀元押金租用地主滕明華的兩畝土地耕種。

這里進行土地改革的時候,楊大發被劃分為貧農,政府給了他一家人一畝土地,八挑田,一間半房屋。

有了這些資產,楊大發算是在煙山腳下安了家,紮下了根。

楊大發害怕自己的身份會被人揭穿,所以一直裝出一副偽善的樣子,凡是認識楊大發的人,都會豎起一個大拇指,說他是個好人。

在土地改革中,他還在訴苦會上積極發言,一番言論無不說到百姓心坎里,大家都很感激他。

在全村分勝利果實的時候,他將自己所得的四分之一糧食上交村委會,請他們分給有需要幫助的農民。

無論刮風下雨,只要村裡通知開會,他都會一如既往前去,且從來不會遲到,早退。

每次幹活都搶著干那些最苦最累,還不討好的工作,在村子裡修公路時,他為了盡快完成工期,好幾次挑土運石都把繩子擔斷。

無論村裡有什麼活動,他們夫妻倆都是第一個報名參加,楊大發這才當選為當地互助小組組長。

1953年8月,全國進行大規模的人口普查活動,青居區辦公室向公安局反映:在村子裡有個來歷不明的人。

他們反映的人就是楊大發,公安局立即對楊大發展開調查。

楊大發自稱原籍是廣安縣的,可是當他們寫信到廣安後,沒有查到這個人的一切信息。

南充縣公安局覺得此人身份存疑,派吳英昌和偵查員黃同倫同志以普選辦公室工作人員的身份到村裡調查。

當大家一聽說調查楊大發的情況,他們都積極向這兩位調查人員提供自己了解的情況。

村民滕明忠反映:「好像是解放第二天吧,楊大發帶著妻子田德俊來到本村。

我記得他當時穿的好像是黃呢子軍大衣,手上還戴著價值不菲的手錶,一看就不是普通人。

他的妻子還燙著時髦的波浪頭,被村裡人嘲笑後才改的發型。

在正月初五那天,楊大發還約我一起去燒香,誰知道在新場鄉他突然改了主意,說自己一個人可以,去了好幾天才回來。

有一天他在縣城陳老闆的棧房裡,因為沒錢掏房費,只能拿物品抵押。

但是當時世道混亂,物品根本不頂用,陳老闆只認現錢,當時他就火了,還生氣地說『這也就是解放了,要不然信不信我一句話,你生意都做不下去』」。

除了這些外,楊大發還曾經拿出一個很值錢的金戒指和女士大衣到南充市場換錢。

雖然楊大發說自己從小沒機會上學,也沒讀過書,可是他一點都不像文盲。

象棋在這里打遍村子無敵手,而且記憶力特別好。

村子裡舉辦夜校培訓,老師無論講什麼字,他都認識,當即說出這個字的意思,還能舉一反三。

因為學習進步快,他還被評選為學習模範,許多村民都找他請教。

偵查員深入村子調查三個多月,搜集到的信息越多,發現此人越可疑。

此人來煙山腳下落戶,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在農村調查一段時間後,偵查員決定繼續深入調查,專案組首先梳理現階段已掌握的資料。

第二步,調取所有群眾檢舉的材料和國民黨特務的檔案。

其中1951年川北黨校滕志遠的檢舉引起他們的注意:「南充解放第二天,青居來了一對陌生男女,還請保長等人吃飯。

他曾經說過自己原來在抗日淪陷區和西南長官公署工作,原本打算飛到台灣生活,結果情況有變,他們不得已四處分散,在華鎣山集合...」

南充市公安局的《敵情通報》中稱:「敵人保密局在1949年派出一個潛伏組到南充,分散在華鎣山附近。」

根據這兩條重要線索,省公安廳批准,將楊大發列為重要潛伏特務進行嚴密偵查。

為了進一步弄清楚楊大發是不是在逃的特務,省公安廳明確指示南充的公安人員進一步查明以下幾點:

省公安廳指示下來後,當地公安局決定:

經過將近一年的調查, 偵查人員發現兩條新的情況。

第一條:「有一次楊大發的鄰居聽到兩人吵架,他的妻子田德俊在偷吃玉米,這件事激怒了楊大發,妻子氣急之下和他爭吵『你竟然敢凶我,你信不信我去政府揭露你的黑 歷史 ?他們可是在抓特務,你敢去向他們坦白嗎?』」

這話一出,原本還氣勢囂張的楊大發瞬間偃旗息鼓,不敢再和妻子吵鬧,只能嘆氣離開。

第二條:「1952年底,楊大發曾寫信到重慶,田德俊的娘家人,介紹他們現在的情況。」

專案組立刻馬不停蹄到重慶去尋找田德俊的養母田映貞調查情況。

田映貞告訴調查人員:「女兒在重慶嫁給一個國民政府做事的楊大發,解放後在南充安家,其他情況一概不知。」

但是國民政府的特務檔案中,並沒有楊大發這個人,偵查人員也沒有找到滕志遠。

為了弄清楚檢舉材料的內容,公安又派出兩名偵查人員到重慶調查田映貞的親朋好友核實情況。

他們找到常年在她家裡幫工的雷開雲。

雷開雲告訴偵查人員:「田德俊最後嫁的男人叫楊進興,聽說在重慶司令部工作,此人性格狠毒,手上沾滿鮮血。」

這一情況,終於讓案件有了突飛猛進的進展。

兩人趕回重慶,經過不懈的努力,終於查到楊進興的檔案和他過去犯下的案件。

雖然查到楊進興的材料,可是如何能證明楊大發就是楊進興呢?專案組人員想到用照片進行辨認。

但是楊大發夫妻自來到南充後,一直小心謹慎,從不照相。

經過研究,他們決定派偵查員以搞農業合作社的名義在村子活動,伺機拍照。

可是他們找了許多機會都沒能給楊大發夫妻拍照,每次拒絕的理由也不一樣。

為了弄到照片,偵查員以評選先進合作社為由迫使兩人拍照。

拿到照片後,專案組人員再一次到重慶監獄找徐遠舉和周養浩等人進行指認。

可是他們看過照片後卻眼神閃躲,說自己根本不認識照片上的人。

公安人員把照片送到原來楊進興工作的地方,請軍統特務辨認,他們的表情有些遲疑,但還是說不認識。

雖然他們都堅持不認識,但公安人員還是從他們的表情上得到肯定的回答。

為了謹慎,他們還是找到其他和楊進興工作的同事,尋求答案。

老炊事員陳紫榮夫妻和警衛員顧有德他們指認這張照片上的人就是楊進興後,他的身份終於揭曉。

這個殺害羅世文、車耀先和楊虎城的劊子手終於再一次出現在公安人員視線范圍內。

確認身份後,公安人員為防止他再一次逃跑,決定立即實施逮捕。

但是楊進興是有多年經驗的老牌特務,想要神不知鬼不覺逮捕他,有些困難。

重慶市公安局想出一個絕妙的計劃:利用他模範代表的身份。

晚上,村長來到楊進興家,交給他一個任務:「大發啊,村子裡接到一個任務,只能交給在村子裡表現突出的人,我這不立刻想到你了。」

楊大發一聽激動不已,這代表村子裡的人很認可他,根本沒想到這不過是抓捕他的其中一個環節。

「村長,你就別賣關子了,快說吧,什麼任務。」

「你明天早上代替咱們村去區里宣傳一下這段時間播種的經驗。」

「好的, 沒問題。」

沒想到路上碰到羅夢華,還幫他搬運行李。

他剛到休息室休息,幾個公安人員從四面八方涌來,將他逮捕歸案。

經過審訊,他交代在解放前,曾經乘坐周養浩的車逃離到成都,周養浩還給了他200銀元作為活動費。

他的命令是到華鎣山打游擊,結果在經過射洪縣的時候, 汽車 出現故障,大家只能各自逃竄。

楊進興沒辦法只能改名楊大發,帶著妻子逃到南充煙山腳下,在這里潛伏。

他冒充貧農,以拉車、賣燈草為掩護,四處聯系舊部伺機做一些危害 社會 治安的事。

只是他發現自從朝鮮戰爭結束後, 社會 趨於穩定,想要製造混亂著實不易。

只能先安靜下來,找機會逃離大陸。

1958年5月,重慶市中級人民法院判處他死刑,立即執行。

政府用他的死亡來告慰那些犧牲在他手上的革命志士,希望他們在天之靈能夠安息。

. END .

文: 墨染單珪

編輯、排版: 小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