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請問這張漫畫圖里的一男一女是取自哪個日本ACG嗎他們的顏值蠻吸引我
斯托達特兄妹(愛蕾娜·斯托達特、切斯特·斯托達特),人物出自游戲《伊蘇:菲爾蓋納之誓約(伊蘇F)》,這個造型出自游戲《空之軌跡vs伊蘇》
❷ 急求藍或亞麻色頭發帥氣的動漫男生形象!
藍發:阿斯蘭(機動戰士高達seed)英俊瀟灑;
夏爾(黑執事)正太 沉默 孤獨;
阿爾維斯(MAR HEVEN)帥氣;
月詠幾斗(守護甜心)帥氣 沉默;
劉昂星(中華小當家)這個有點囧…不過是正品藍發……;
藤咲凪彥(守護甜心)正太 偽娘 漂亮;
源輝一(數碼寶貝5)正太 溫柔 發型很像阿斯蘭……;
源輝二(數碼寶貝5)耍帥 正太;
亞麻發:李小狼(魔卡少女櫻)正太;
朱雀(魯魯修);
孔拉得(今天開始魔王)英俊 帥氣 溫和;
不二周助(網王)強……囧 不輕易睜眼;
夏目貴志(夏目友人帳)看著很乖…不很了解;
沖田總悟(銀魂)外表清秀 腹黑 美少年;
白馬探(柯南)帥氣 有才;
黑發:涉谷有利(今天開始魔王)開朗 帥氣 樂天;
魯魯修(魯魯修)王者……;
柯南(柯南)正太 聰明;
賽巴斯蒂安(黑執事)紳士 帥氣 能幹;
佐助(火影)帥氣 強;
傑(全職獵人)活潑 天真 開朗 創新;
這個很多啊……就不列舉了吧~
抱歉~樓主 要是說不出名的動漫真找不出符合條件的人選啊 就先湊合用吧~我再找找看
❸ ACG界四大人渣的動漫簡介
《白色相簿》的藤井冬彌和《Shuffle》的土見凜、《日在校園》的伊藤誠、《願此刻永恆》的鳴海孝之合稱ACG界四大人渣。
簡介
《白色相簿》:講述主人公藤井冬彌與同所大學的人氣歌手森川由綺交往,但是隨著由綺的人氣日漸高漲,二人的會面時間逐漸減少,藤井冬彌開始與其他女生交往,並與由綺同事務所的緒方理奈相遇。
《Shuffle》:神族、魔族、人類,三個不同的種族和世界,有一天通過一扇「門」聯結了起來,從此三個種族生活在了一起,當然,在學校也不例外。土見凜,一個普通的男生,自幼雙親在一場事故中喪生,於是只能寄住在青梅竹馬的芙蓉楓的家中。楓對凜一直有很深的感情,兩人保持著平常的生活,直到有一天,神族的神王和魔族的魔王雙雙來到人間,並帶來了他們兩個可愛的女兒——西亞和奈莉奈。而凜居然要從她們兩個中選擇一個作為未婚妻!
《日在校園》:主人公伊藤誠已經有了心上人,並偷偷地把那個女孩子的照片作為手機的待機圖片一直帶在身邊,她就是隔壁班級的桂言葉。她一直與誠經過同樣的鐵路沿線,乘坐同一時刻的電車,因而誠漸漸地喜歡上了她。所以每天的上學、放學時間成了誠的唯一樂趣。此時學校正流行著一種說法,那就是把心上人的照片作為手機的待機圖片3個星期並且不被別人看見,就可以實現夢想等等諸如此類的說法。但是某天,誠的手機待機圖片被同桌西園寺世界看見了,世界向誠許下了不把這件事告訴別人的諾言,而且還主動要求幫助誠接近桂言葉…
《願此刻永恆》:鳴海孝之是一位面臨考試的三年級學生,每天平平凡凡地生活。他與死黨平慎二及水泳部主將速瀨水月一直是好友的關系。後來他認識了一直對他有好感的涼宮遙。在速瀨水月穿針引線下向孝之表白成功。同樣喜歡孝之的正是他的好朋友速瀨水月,她知道孝之和涼宮遙開始戀愛後變得迷失。在暑假結束的一天,當孝之正趕往與涼宮遙約會途中遇到速瀨水月,她以生日的借口希望孝之買一隻戒指作為生日禮物,怎知這就是惡夢的開始:當孝之來到與涼宮遙的約會地點時,看到一個已經在處理中的傷害現場以及染血的蝴蝶結,那人就是為了等待遲到的鳴海孝之而遇上車禍的涼宮遙。三年後,孝之放棄大學深造而成為餐廳侍應,水月放棄游泳而成為OL,兩人過著同居生活。一天孝之收到涼宮遙蘇醒的消息,但涼宮遙的記憶還停留在三年前,孝之、水月及涼宮遙的家人欺騙涼宮遙,說她在昨天遇到車禍。孝之在這三年裡仍然無法忘記涼宮遙,正面臨影響三人命運的交叉點。
❹ 表裡人格的動漫男生,哪些才是真的「渣男」
我覺得動漫中表裡人格的真正的「渣男「是春日野悠,粟屋麥。說到動漫產業的渣男,每個人都必須首先想到程戈和《日在校園》的男主人伊藤誠。眾所周知,如果你想在動畫行業出名,你的城市哥哥肯定會是第一個。我相信每個人都聽過這部傑作,對吧?因此,沒有介紹主要情節,《日在校園》實際上是一個關於英雄伊藤誠校園日的故事。
所以我覺得動漫中表裡人格的真正的「渣男「是春日野悠,粟屋麥。以上均為個人觀點。
❺ 偽娘是什麼
[編輯本段]什麼是偽娘?
偽娘是一個ACG界名詞,通常指的是有女性美貌的正常男性角色,且變裝(男扮女裝)後常常帶有很強的萌屬性,有的可能更勝過一般女性角色。隨著偽娘角色的增多,越來越多的男性動漫愛好者開始喜歡偽娘。而由於腐女的強烈執念,女性向BL漫畫中亦常有偽娘出現。
藤咲撫子(註:此詞條以解釋其基本定義為主)
(PS:偽娘控就是指很萌偽娘人物的人)
[名詞的由來] 偽:不真實,假。 娘:少女,女子(ACG界對於漂亮的年青女子常用娘表示,"娘"原本也多用於對少女的稱呼)。
天生擁有接近於(幾乎是)女性的美麗相貌、身材,同時擁有男性與女性魅力(在女性眼中擁有男性魅力,在男性眼中擁有女性魅力,當然更多的是負面的影響,至少在ACG故事中是如此)的男性人物。
——來自《偽娘白皮書》
偽娘的基本含義
相貌形態天然的呈女性化美,具有很強的萌屬性,生理性別為男的正常人類,大多給人以錯覺,易被誤認為是女生,有的甚至能夠以假亂真,萌過一般女生。
代表人物就是宮小路瑞穗。
(渡良瀨准:在游戲官方的介紹中就說明了她是人妖)
偽娘只是容貌、身材比較女性化,大多數偽娘日常狀態下都是比較正常的男性。
反串與偽娘不同,反串主要靠化裝而偽娘主要是因為自身的外在條件較接近女性。
偽娘不一定是女裝,女裝子也不一定是偽娘。
偽娘只是在完全偽娘化 時才扮女裝。偽娘絕大多數對異性(女滴)有好感。
[編輯本段]偽娘白皮書(Version 2.00)
不是長了○○,外表像女性的人就可以稱為偽娘的!!
既然一種事物成為一種文化元素以上(至少在某些人群范圍中形成了),關於它的詮釋就是有必要的了。許多對偽娘不了解的人,把「偽娘」這一概念無限地擴大化,導致偽娘的概念模糊不清,《偽娘白皮書》即是以對「偽娘」的完美解釋為目標而製作的網路全書條目。
《偽娘白皮書》分為如下內容:
如何最快速地理解偽娘?
偽娘的必要條件
偽娘的容忍條件
非偽娘的充分條件
[編輯本段]偽娘的形態
偽娘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成為的。
基本上來說,偽娘分2個類。
大家經常會把偽娘與非偽娘弄混,在此就為大家詳細的講解一下
偽娘的類型分別是:
1.偽娘類:公主、瑞穗
2.偽娘預備(偽娘類預備階段):蘿太
------------------------------------------------------------------------------------------------------------
非偽娘(容易混淆的):人妖 內在型
★非偽娘★
★人妖是隨便什麼人都可以扮的
即量產型--------------沒什麼殺傷性,但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
這里內在型單獨作為一個種群,可能因為心理的強烈的成為偽娘的慾望或女性慾望或心理女性化,但相貌往往不盡人意,在網路世界中擁有幾乎無法找出破綻的強大力量,但現實中往往與身體和心理的不一致。其心理、外表與偽娘有較大差別。
-------------------------------------------------------------------------------------------------------------
【蘿太】(偽娘類的預備階段)
這個類型是先天(比如天生就比較漂亮)或加上早期培養(從小就被當成MM養或者家裡女性佔主導地位)形成的。
★蘿太即是年紀小(12歲以下)、沒有鬍子、長相漂亮似女孩子的可愛小男生。
★蘿太隨著年齡的增長:一部分有可能會進階成為偽娘,但大部分會變回一般人。
PS:LOTAI(蘿太),正太+LOLI,具備女性的資質的正太
特點:年紀小
【偽娘類】都擁有近似女性(比較)漂亮的容貌
★公主:華麗型
公主的特點是異常的華麗。他們可能已經懂得一些女性的心理了,但是他們的理解還比較表面化--------------
這個是中級形態
殺傷力有限
★瑞穗:姐姐大人型
瑞穗返樸歸真。他們對於女性的心理非常了解,外表溫和,有良好的品行,表象上呈現女性的性格特徵和表現,同時具有男性的直覺。
特點是即使自己反對別人依然會將他認為MM。
瑞穗是偽娘一種形態。
★ 偽娘級
對於扮MM沒有什麼目的性或者是以扮MM本身就有興趣,而且偽娘擁有對女性和男性無差別吸引的能力。
這是因為偽娘不僅非常了解女性心理,對男性心理也了如指掌。
基本偽娘看上的獵物是很難跑掉的,即使已經知道了偽娘的性別。
這個形態是需要天分和長時間的培養。
非常大殺傷性的類型--------------殺傷力極大
[編輯本段]偽娘的類型
一般偽娘又叫單純偽娘:
對這種類型的偽娘來說,他們有中性化的相貌或擁有女性般的(比較)美麗外表。並且他們對異性(女滴)有好感,擁有男性的氣概。
其中一般偽娘中又分一種:
偽裝型,就是偽裝/泛COS型,他們擁有適合於扮女性角色的相貌及外表,一般為COSPLAY愛好或特殊任務/目的需要等而偽娘的,屬於一般型偽娘,心理和各個方面往往都是正常的(因人而異)。
例:公主公主中的三位男公主基本可以算為偽裝型。
完美偽娘(如神一般):
這類偽娘心理正常,對異性(女滴)有好感,擁有男性的氣概。但他們天生擁有如女人般的美麗容貌,並擁有可完美的再現女性美麗的外表、氣質等的才華,但本身並不希望成為女性。但也可能會喜歡鏡子中的自己,但只是對美貌的欣賞。
偽娘多「自戀」
各類型角色舉例
第一類:男換女裝
八雲濱路——《H2O》
綾崎颯————《旋風管家》註:因為各種情況而換女裝過,最後都很合適。
宮小路瑞穗————《少女愛姐姐》
河野亨————《公主公主》
四方谷裕史郎——《公主公主》
豐實琴——《公主公主》
八雲濱路布里吉特————《罪惡裝備》
PICO————《女裝正太》
齋藤步————《紫音之王》
克勞德————《最終幻想7》註:只換過一次裝,但效果貌似很好。。。
真————《南家三姐妹》
白--《火影忍者》
沖田總司--《新撰組異聞錄》
真田幸村--《鬼眼狂刀》
一之宮真央羅-----《紳士同盟》
花月——《閃靈二人組》
天川泉——《Kirarin revolution》
藤咲撫子/藤咲凪彥——《守護甜心》
藤守直——《喜歡就喜歡》
提耶利亞·厄德——《機動戰士高達00》
葵雙葉——《逮捕令》
結城螢——《萌菌物語》
柳宿——《不思議游戲》
天和響——《青春草莓蛋》
野村有紀——《同居非男孩》
南野諾維爾——《薄荷關系》
只堂鞠也——《瑪麗亞狂熱》
白石秋羅——《沉溺愛歌》
柚季晶——《少女少年》
壽聖子——《戀愛情結》
依沙貝拉——《天堂之吻》
紺野藤緒——《我倆的秘密花園》
小思——《小惡魔力爭上游》
伽峨覺夜——《杏樹學園》
藍川絆——《櫻桃少女》
上羽——《蝴蝶效應》
德恩·多·波蒙——《chevalier》
須田真琴——《變裝俏老爸》
天野真琴——《真假朱麗葉》
如月修史/山田妙子——《戀愛少女與守護之盾》
早乙女莉知——《偶像時光》
城戶泉——《我不是天使》
雪之丞——《完美小姐進化論》
佐伯航一郎——《金田一少年事件薄 》
瞬——《聖鬥士星矢》註:— —+ 別說不是哦~已經得到大眾一致認可的說~
九登大賀——《Mxo魔愛》註:只變身過一次~
草摩凌女——《水果籃子》
草摩由希——《水果籃子》
涉谷有利——《今天開始做魔王》
保魯夫拉姆——《今天開始做魔王》
真白——《舞乙-HIME》注;漫畫版里真白是偽娘
酷拉皮卡——《全職獵人》注;只變裝過一次
天草流——《偵探學院Q》
夏爾·凡多姆海伍——《黑執事》註:雖然只穿過一次女裝,但效果驚人,差點被當成LOLI拐賣了。。
守東桃香——《桃華月憚》
金紅石——《人形宮廷樂團》
早乙女阿爾特——《超時空要塞f》註:以前是演女角的演員。現在已經不演了,也就不穿女裝。但還是偽娘。
幽鬼丸——《火影忍者》
奈緒(ナオ)——《男生喜歡女僕裝》
有紀(ユキ)——《男生喜歡女僕裝》
都藻(トモ)——《男生喜歡女僕裝》
梨緒(リオ)——《男生喜歡女僕裝》
田代瑞穂——《瑞穂ambivalent》
永泉——《遙遠時空中》註:永泉本來就是蘿太,這次他被眾人選擇成為公主的替身……
草摩紅葉 ————《水果籃子》
草摩利津 ————《水果籃子》
水原城————《神秘的世界》OVA
葵蒼空————《秋色之空》
第二類:男變女身(性別改變)
早乙女亂馬————《亂馬1/2》
大佛彈————《女生愛女生》
上原亮————《我和她的XXX》
吉川惠————《革命之日》
羅蘭————《Turn A Gundam》
初芝晃——《戀愛風波》
天使 惠——《天使的小生意氣》/《魯莽天使》
美羽——《月夜的乳酪》
瀨能名津流——《肯普法》
士乃——《成城紅茶館の事情》
第三類:人妖角色
渡良瀨准————《Happiness》註:[渡良瀨准:在游戲官方的介紹中就說明了她是人妖]
紫羅九音————《天使禁獵區》註:[外表雖然是妖艷的美女,其實是不折不扣的男性。同時,他也是九雷的親哥哥。
藤岡涼二———《櫻蘭高校男公關部》註:[在櫻蘭里,雖然只是一介配角,但這可是女主的爹呢!!]
古洛那————《噬魂師》註:[雖說在動漫中說是美杜莎的兒子,當官方說性別不明,且喜歡穿長裙,性別不明為最大萌點!!]
Mr.2— — — —《海賊王》註:奇怪的天鵝服裝打扮,他自創的人妖拳法,周圍人都稱他為人妖,很搞笑的一個人物!!
第四類:美人外表
柚木梓馬--《金色琴弦》註:女性向戀愛游戲的人物,外表比較像女生(長發),表面態度溫和。
尤利.洛威爾--《薄暮傳說》註:高人氣的主人公,黑色長發。爽朗而愛好挖苦人,常抱怨但總是無法放任有困難的人不管。
杜克--《薄暮傳說》註:游戲最終BOSS,第一眼看見,以為是御姐的很多。白色長發,紅色眼睛。聲音是大叔。
幸村精市--《網球王子》註:號稱網王第一美人不是蓋得
柊勝平--《CLANNAD》註:僅在游戲中出現,曾經成為過春原的追求對象…藤林椋的官配
[編輯本段]偽娘與CD,TS的不同
CD是英文 Cross-dress 的縮寫,意思是變裝。TS是英文 TransSexual 的縮寫,指對本身性別不滿意,而希望通過手術方式改變性別者。她們也可稱為天使,來源於拼音ts。CD大多指喜歡變裝的一類人總稱,任何人都適用,而偽娘不一定要女裝,通常偽娘是著男服或中性服裝。TS是典型的「爹媽給錯身體」型,而偽娘是容貌上趨向於女性化的美,並且不希望通過手術、葯物等極端做法來改變,心理上是完全正常的男性。
[編輯本段]如何最快速地理解偽娘?
理解偽娘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最快的途徑。故事(有18X游戲和全年齡季番動畫)《処女はお姉さまに戀してる》(中文《少女愛上姐姐》)中的主角宮小路瑞穗就是對於偽娘的完美詮釋。他的名字「瑞穗」也是幾乎成為了偽娘的代名詞。所以當你聽到說XXX是「瑞穗」的時候,這也就等於說XXX是偽娘。
去玩游戲或是看動畫,當你理解宮小路瑞穗的時候,你就理解偽娘了。
[編輯本段]偽娘的必要條件
這些條件對於偽娘來說是必須的,缺少其中的一項都會讓偽娘的概念不成立。
1.天賦
此條件要求以下所有條件都是天生的(由自然成長而來),或者不可能改變的。比如說,女性的相貌如果是通過易容術而得到的,這樣的人能稱為「偽娘」嗎?不能!女性的性格是為了某種目的故意裝出來的,這樣的人能稱為「偽娘」嗎?不能!
偽娘角色可以通過化妝增加自己女性的魅力,不過這種化妝不是因為要掩飾什麼成份而存在的,即便不化妝,偽娘照樣看起來像女性。
2.實際性別:男
其真實性別為正常男性人類的角色。
另外:雙性角色(同時擁有男女的○○)屬於:雙性角色,無性別角色(通常會是外星人或其他)為無性別屬性(完全無男 性別特徵+無女 性別特徵)也屬於:無性別角色。
[注]這些特殊類的角色雖然很接近偽娘,但不屬於偽娘。
3.女性外觀
從女性的角度來看,偽娘角色在外觀上必須貌似女性(對胸部的要求除外)。這就要求偽娘角色在身形上擁有如同女性的優雅,如果有像男性那樣粗壯的肢體或是體毛這些東西是不行的。
在相貌上的要求也同樣如此。偽娘角色在無論在男裝還是女裝時都會體現出貌似女性的美貌,很自然的讓人認為這是個女性。這一點要和一些變裝的角色區別開來。
偽娘在外觀貌似女性,即是說幾乎不擁有男性的外觀魅力,簡而言之,如果僅從外觀上來說,很難把他當作男性,即便是男裝時,最多隻是「看起來非常像女孩的男孩」或是「女扮男裝的人」。
4.雙性魅力
通常能「殺死」外面玩家的角色都會被游戲中的主角「殺死」,除了偽娘之外,很少有ACG中的角色可以「殺死」游戲內的女主角們,又可以「殺死」外面的玩家的。男女不問的無差別魅力讓偽娘成為了有史以來最具殺傷力的角色類型。這也是為什麼偽娘會如此偉大的原因。
偽娘的雙性魅力主要來源於他的性格(當然女性的美貌也是偽娘能「殺死」男性的主要原因),偽娘擁有介於男性與女性之間的性格。這種微妙的性格是偽娘最大的魅力所在。
偽娘擁有溫柔,感性,細致的愛心等這些女性方面的性格魅力,他也擁有堅強,勇敢,保護欲和責任感這些男性方面的性格魅力,這也是偽娘為什麼能迷倒女性角色的原因。
5.男性主觀
偽娘自身從主觀意識上沒有性倒錯的看法。也就是說,從主觀上對於自己是男性的事實是肯定的,而且性取向也跟男性沒有區別。(主觀是劃分人妖和偽娘的重要一點)
偽娘對女裝沒有特殊喜好。(這是偽娘與CD重要的區別)
在跟人的交往方面,偽娘角色對於女性化的自己也並不反感,以女性身份出現時(女裝時),可以跟其它女性一樣跟人接觸。也就是說,只要不涉及性行為,偽娘無論是作為男性存在,還是作為女性存在,同樣可以在社會上(或者是一定的社會環境/圈中)跟人交往而不會有問題。
而且,達到這種條件不是由於做作(比如說故意做出女性舉動,或是隱藏自己男性的舉動),真正的偽娘不需要任何的掩飾就可以達到以上的狀態,因為從性格上來說,偽娘擁有女性和男性的成份。
[編輯本段]偽娘的容忍條件
擁有這些條件,會使之不像偽娘,甚至不在是偽娘。但是,這些條件還沒達到「非偽娘的充分條件」,所以即使一個偽娘擁有這些條件,也不一定把他從偽娘的角色中劃出去。
1.女性性取向
這個性取向就表示角色擁有女性的性取向(就是說對男性會有性沖動)。這個條件所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女性化的BL(好奇怪的詞),當然,在故事中通常作為小受(被男性推倒)存在。
PS:這個條件也是人妖的必要條件之一,同時也是最易踏上與偽娘截然不同道路的條件,如:人妖等。
2.純女性性格
角色在性格上更接近於女性,可以說缺少男性的魅力。不過,他在主觀上對於自己的性別沒有倒錯的概念,而且可以作為男性跟人交往,所以他還不需要歸於人妖一類。這種角色的代表有《君が主で執事が俺で》(《你是主人我是仆》?)中的清原千春。
[編輯本段]非偽娘的充分條件
擁有以下條件的任意一項,此人物就可以從「偽娘」的范圍中劃出去了。
1.男性外觀
無論是帥氣或是英俊還是其它什麼的,如果角色穿上男裝時讓別人覺得這是個男性,或者說把他當作男性時也沒有什麼異常的地方時,這個人就可以從偽娘中劃出去了。
允許我再重申一遍:偽娘在外觀上並沒有男性的魅力。
2.人妖
對於ACG中人妖的定義(特別聲明:此解釋與現實中被稱為人妖的人群無關,出於對這一特殊群體人格上的尊重,我不能發表任何主觀性或是不負責任的言論。此文中一切提到人妖的地方都是指ACG(或是說架空世界)中的人妖,根現實毫無關系):在身體上,除了下生殖器男性化之外,其它的部份都是女性化,並且在心理上女性化的人物。
人妖角色和偽娘角色是最容易混淆的角色類型。人妖角色通常作為女性生活,願意別人把自己當作女性。自己從主觀性意識上來說也認為自己是女性。主觀上對於自己性別的認識是區別人妖和偽娘最重要的地方。偽娘在跟人交往時無論作為男性還是女性都可以,而人妖通常只能以女性的角色跟人交往。
其次,人妖角色在身體和相貌上比偽娘角色更女性化(最大的不同就是人妖通常有胸部),從外觀上根本不可能把人妖看作男性。人妖角色只擁有女性的魅力。人妖通常擁有女性性取向,也就是說和男性XX也不會有反感,對男性也會有沖動。
PS:被許多人認為是偽娘的人妖角色中,《Happiness》中的渡良瀨准算是比較出名的了。不過在游戲官方的介紹中就說明了她是人妖。
3.性轉換
這是只有ACG裡面才會出現的概念,意思是通過某些特殊的手段(通常是魔法)可以讓角色從男性轉成女性。《亂馬1/2》中的早乙女亂馬就是這個方面角色的典型。
這樣的角色的典型特徵就是男性角色和女性角色從外觀(身體)上有很大的區別。靈魂與肉體的置換也可以歸於此列。
[編輯本段]追加問題《偽娘白皮書》對偽娘的權威嗎
《偽娘白皮書》關於偽娘的定義基本完成。現《偽娘白皮書》2.0經過多次整理修改,基本可作為判定是否偽娘的參考。
偽娘一詞由於其定義未被完成前,被許多不了解的人無限擴大化,最終導致偽娘一詞的濫用。目前關於偽娘明確定義的說明還沒有全部完成,部分內容還不完整。
以下為《偽娘白皮書》原作者的聲明。
第一,偽娘是一個新鮮的事物,現在網路上還沒有關於偽娘的明確定義,而所有能找到的資料中,能夠做到《偽娘白皮書》這樣分析的資料還沒有。
第二,我寫的小說就是以偽娘為主角的,在偽娘還沒有流行的時代(至少當時我還不知道「偽娘」這個概念),我就已經創造出這樣的角色來了。所以說我對於偽娘的喜愛、理解和執著不是一般的。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看幻劍書盟中的《信念•心靈之火》,幾年前寫的作品,文筆不是很好,見諒。
此版本為《偽娘白皮書》的1.10版本,對於介紹和界定有了更詳細、更系統的說明。歡迎大家討論,談談自己關於偽娘的認識。根據大家的看法,白皮書也許會有修正。
[編輯本段]簡而言之
容貌美麗且酷似女性的正常男性,即使穿上女性的服裝也沒有不協調感,有的聲音也如同女性。由自然成長而來(手術與葯物者不是偽娘)。其在一群女性之中也不易分辨。
[編輯本段]小說《偽娘》
小說作者:冷風無奈
小說類別:菁菁校園
小說進程:完成
內容簡介
偽娘為何物?有時,偽娘只是上帝所犯的一個錯誤,給了他們純潔的少女心,給了他們可愛的少女外表,但是卻殘酷的給了他們男生的身體……
擁有少女心,卻擁有著男人身體的他,該如何選擇自己的人生?他深愛著他,但是卻和她交往著;而她把他當作了心靈的寄託,卻慢慢的喜歡上了他的那個他;他的他,在他走後才發現了他的真心,努力改變自己後,終於再次見到了他,但是卻和她……
一個女貌女心的男生的純情故事,有時讓你歡暢的捧腹大笑,有時則讓你因感動而落淚,如果你有興趣,那麼就進來看看,讓小冷帶你暢游這個充滿異樣的偽娘情感世界~
本書比變身書還要邪惡,非免疫力超強者甚入,觀看此書後造成的精神錯亂、性別混亂、人生繚亂等,本人概不負責……
作者的作品集
《王癩狗的異世之旅》類別: 玄幻
《魂寄》類別: 都市
《偽娘》類別: 言情
《男校的雌孔雀》類別: 都市
《今天開始女生》類別: 玄幻
《異世之極品挫男》類別: 玄幻
《女鬼塵緣》類別: 言情
《也許這就是愛》類別: 言情
《無風的風鈴》類別: 言情
《唐僧再回首》類別: 玄幻
《輪回傳奇》類別: 武俠
❻ acg宅男是什麼意思
ACG為英文Animation、Comic、Game的縮寫,是動畫、漫畫、游戲的總稱。acg宅男就是動畫、漫畫、游戲的愛好者
❼ 說到偽娘,ACG里第一個火的偽娘是誰
第一火不好說,列舉幾個比較著名的偽娘吧:
1、大空雲雀,出自停止!雲雀君!/變男變女變變變》,是大空家的長子。大空雲雀是動漫史上出現的第一個偽娘。
《女裝學園(妊)》,《女裝山脈》、《女裝海峽》偽娘主題的游戲作品,裡面很多偽娘。
❽ cos play是什麼
顧名思義,COSPLAY是英文Costume Play的簡略寫法,其動詞為COS,而玩COSPLAY的人則一般被稱為COSPLAYER。從一般意義上來說的COSPLAY最早的中文譯名是出自台灣,意思是指角色扮演。
但因為這種譯法與游戲中的Role Play Game(RPG)同為角色扮演之意,所以為免雷同,筆者更傾向於另一種譯法--服飾裝扮。以現今的COSPLAY而言,其形式及內容一般是指利用服裝、小飾品、道具以及化裝來扮演ACG(anime、comic、game)中的角色或是一些日本視覺系樂隊以及電影中的某些人物,從這里可以看出在定位上COSPLAY包含了相當廣闊的發揮空間,甚至可以說只要是有COSPLAYER在的地方,這一領域便絕對就是當今青少年流行文化的主流。
COSPLAY起源
談到COSPLAY最初的起源,現在大家一般比較認同的是將COSPLAY的發源地定位於日本,當然如果這是以現時代COSPLAY理念為基準的話確是可以如此而言。但是如果從廣義上來說,動畫COSPLAY的真正發源地絕對是位於西半球的美國,甚至說如果真要探討起COSPLAY原始形態的話,筆者可以毫不遲疑的告訴你COSPLAY最早的出現是在公元元年之前的數個世紀之中!因為不論是公元前1000年左右就已存在的希臘祭祀們的裝扮,或是其後共同創作了兩部偉大希臘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的那群活躍於公元前8世紀的偉大游吟詩人們,他(她)們實際上都是在扮演著別人的角色。前者引變為後世的先知、先見,成功的COSPLAY了神之使徒的存在,而後者則如同是現今舞台話劇的鼻祖,出神入化的COSPLAY了那些可歌可泣英雄們的事跡。事實上,COSPLAY所要包括和裝扮的涵義不僅僅只是指一種外表上的形象化,更重要的是去COSPLAY人的內心。嗯,言歸正傳。接下來繼續為大家談一下COSPLAY真正的發源地--美國。
美國的COSPLAY是如可成形的?
自從十七世紀,耶穌會教士阿塔納斯珂雪( Athanasius Kircher)發明了"魔術幻燈"之後,動畫的出現便成為了一種必然。在其後的一個世紀中歐洲開始流行起來這種"魔術幻燈",直至19世紀三十年代末期沃爾特•迪斯尼那隻萬人迷的小老鼠出現後,美國的動畫風格才有了一個明確肯定的定義,而史上真正的第一個以動畫人物為扮演對象的COSPLAY也正是出於這一時期。是的,毫無疑問伴隨著那隻可愛奇趣的米老鼠在美國本士以及全世界的風靡一時。沃爾特•迪斯尼看準時機適時的在一九五五年創建了世界上首座迪斯尼樂園。同時為了替產品自身作宣傳及為更好的吸引遊客,沃爾特•迪斯尼還特別請來員工穿上米老鼠服裝以供遊客玩賞或是拍照留念。所以,可以說當初這群默默無聞的"米老鼠"裝扮者才是現時代全世界COSPLAYER們的真正始祖。並且由此也可以察知,COSPLAY最初成形的目的仍是出於一種商業上的形為而並非像現在這樣是一種流行品位上的消費。將美國或是更確切的一點說,將迪斯尼作為COSPLAY的真正發源地其實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依據,那就是當時迪斯尼裝扮者們身上所穿著COSPLAY服裝的專業製作化。雖然以現在的COSPLAY服裝而言,有許多是裝扮者們自己所縫制的。但是作為一個COSPLAY的起源,擁有一個規范並且體系化的服裝製作組織是必要的條件。
起初為當時那群在迪斯尼樂園中裝扮成米老鼠、布魯拖、古菲、唐老鴨以及其它迪斯尼人物製作COSPLAY服飾的是沃爾特•迪斯尼公司早先的道具部。在樂園正式成立後不久,沃爾特•迪斯尼擴大了道具部的規模,除了要為影視作品製作道具外,還要負責所有在樂園工作所需的COSPLAY服裝。當然早期的這些所謂的COSPLAY服飾只是一個擁有固定外形的"大紙袋",毫無美感可言,成品相對也較粗糙,裝扮者穿上這種服飾後很容易發生呼吸不暢的現象。但不論怎麼說,相對於當時而言,此時迪斯尼的COSPLAY服飾製作已算是擁有了一定的規模。
日本才是現今真正意義上COSPLAY的締造者嗎?
此時此刻的日本,因為1947年漫畫之神手冢治蟲根據酒井七馬原作改編而成的紅皮書漫畫《新寶島》的鋒芒畢露,而在日本掀起一股新漫畫的熱潮。由此造就了日本整個ACG(Anime、Comic、Game)市場的大繁榮,從而為在日本真正確立ACG的地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恰好正在此時,迪斯尼那種所為宣傳而作的活動(COSPLAY)被傳入日本,有ACG界同好起而模仿,結果就蔚為風潮,成了日本現在ACG界的常態活動。日本最早的COSPLAY出現在昭和三十年這一時期(公元1955年),當時所謂的COSPLAY僅僅只是孩童們游戲間的一種裝扮。記的在那一年正好是《月光假面》與《少年傑特》在日本熱贊播放的年份,因此有不少孩童在當時就是COSPLAY這兩部作品的主人公。雖說此時的COSPLAY純粹是孩子間的玩意兒,但在服裝方面還是頗為講究,當然前提是要有錢。當時的日本並沒有專門的COSPLAY服飾店,孩子們如果想要擁有與動畫中主人公相同服裝的話就必須先請人畫好設計圖紙,然後再去百貨公司請人縫制。現今著名的游戲製作人廣井王子小時候COSPLAY的服飾設計圖,便是請離他家附近很近的一條藝妓街上的那些藝妓為他繪制的。這種較為粗製的狀況一直維持了將近二十年的時間,直至70年代未80年代初日本的ACG經歷了探索和成長期之後,作為ACG附屬文化的COSPLAY才漸漸得到了真正的發展,可以說現今對COSPLAY的理念就是完全繼承於當時的日本。
然而在80年代,日本的COSPLAY雖然得到了在更高年齡層及更多群體上的發展,卻仍然未有舉辦過真正意義上的純COSPLAY活動。此時的COSPLAY更多是依附於由ACG所帶來的另一個周邊文化--同人社團(其作品被稱為同人志)的身邊。"同人志"一詞源於日本,原本指的是"一群有著相同興趣的人,共同創作自己的文藝著作,稱為同人志"。也就是說,只要志同道合的朋友們,將各自發表的文藝著作集結成冊,不由商業出版社出版發行,而是自己掏腰包印刷,在同好間流通,均可稱為"同人志"。由於當時日本動漫及電玩文化的盛行,許多好的當紅作品在同好間大受歡迎,"將商業作品加以改編,編制外傳形式的漫畫同人志"便逐漸成為同人界的主流。由此而及的便是同人社團大量的興起,而為了招募社員以及在同人志即售會(第一界同人志即售會始於1975年12月,當時只是一個只有32個組織參加,入場人數六百多人的小型同人志即售會,但到了八十年代就成了一年二至三次的超大型同人志即售會)上推銷自己的同人志,各社團的成員紛紛打扮成動漫畫或電玩中的人物以吸引同好前來參觀攤位,在日本這一現象被稱為"看版娘"。於是這股風潮如同爆炸了一般在同好間迅速引起了一陣潮流,加入COSPLAY行列的人數急速成長,到後來其人氣度甚至與同人志即售會不相上下。
在經歷了六、七十年代的幼稚,八十年代的初創之後,九十年代的COSPLAY伴隨著日本ACG業中GAME業的急速成熟(最典型的就是任天堂、世嘉以及索尼之間的次世代機種之爭)以及視覺系樂團的層出不窮而開始步入正軌,成為一個極具規模的ACG業界的附屬文化。在九十年代,日本ACG業界成功舉辦了大量的動漫畫展和游戲展,此時的日本漫畫商和電玩公司為了宣傳自身產品,在這些游戲展和漫畫節中找來一些男男女女COSPLAY成ACG中的角色以吸引參展人群。這一招可以說是與當年沃爾特•迪斯尼開辦迪斯尼樂園時如出一轍,由此可見COSPLAY的成形與發展的關鍵是建立在本身ACG商業化的程度之上,可以說正是將COSPLAY作為一種商業上的促銷手段,COSPLAY其本身才可能得到長足的發展與認識。
中國大陸、台灣以及香港地區的COSPLAY又是怎樣?
COSPLAY傳入中國的時間較晚,台灣有據可查的第一場COSPLAY是在1995年8月27日,地點位於高雄的SAGA WORLD一樓,但據聞當時的規模並不大,並且人物也多以電玩游戲中的人物為主。在這之後的1996年10月13日,台北熊寶寶餐飲店由"超級橙組"舉辦了一場秋日聚會,雖然在會前廣為宣傳,知道的人也很多,但是規模依舊偏小。這種情況一直沿續到1997年2月中旬,一連舉辦了三場活動,COSPLAY的人數才開始多了起來,並且也從此形成了台灣COSPLAY界的特色。至此之後台灣COSPLAY的場次開始有年年增加的趨勢,舉辦地點亦有由北部至中南部發展的現象出現,台灣COSPLAY活動的風行程度,可以由此看出一班。
而香港出現COSPLAY的時間似乎又早於台灣,據稱最早在1993年香港便有了自己的COSPLAY。當時的香港還沒有什麼同人志即售會,一般來說同人社團都是通過當時香港每年都會舉辦的藝術節場地來進行展覽和銷售,而正是在那一年(即1993年)一個名為"四百尺"的同人組織穿上了《銀河英雄傳說》中同盟軍的制服出現於會場,就此他們這群人成為了香港最初的COSPLAY。而在下一年的同一會場內他們又同樣扮演了同盟軍,不過這次他們還帶了另外一組名「UVRZ」的同人社團一起玩起了角色扮演。那些"UVRZ"的女成員穿上日式巫女裝,用巫女棒為到場的參觀人仕進行祈福。95年的"四百尺"扮演了《機動警察》的角色,而"UVRZ"在當年則開始扮演一些有名有姓的ACG角色,比如《亂馬1/2》中的右京或是《我的愛神》中的貝露丹迪。從96年開始"四百尺"社團開始引退不再做任何的COSPLAY,但與此同時其餘的同人社團則陸續開始玩起了服飾裝扮,令香港COSPLAY界的人數一直高攀直上。在這之後不久,香港的第一個同人志即售會由"UVRZ"、" Comic Babies"以及"火狗工房"聯合開辦(但也是唯一的一次,其後香港就再也沒有過此類出演),當然其間又一次擴大了COSPLAY在香港的影響力。
因為影響力的逐年擴增,香港的漫畫協會開始在98年7月30日至8月3日舉辦了第一個真正屬於漫畫迷的動漫會展,當時的入場費為25港幣。據稱這次會展中的COSPLAY是有史以來最火爆的一次,許多人扮演了八神、草剃等格鬥游戲中的角色。而那一次獲得香港第一個COSPLAY比賽--"FUN FUN 服飾扮裝大賽"冠軍的是一位裝扮成《聖傳》中乾達婆王的女孩。在這之後SE株式會社、TG坊和香港美術用品專業中心在98年8月30日就旺角麥花臣室內運動場合辦了第一次Comic World。並且首次在會場內劃分出一塊"服飾裝扮照相區"以方便參展人人士拍照留念。比較令人頗感意外的是在當時竟然已經有人開始COSPLAY起"犬夜叉"了!?在隨後的近幾年裡,大學社團間的展出也逐漸地開始顯露頭角成為香港COSPLAY界的又一活躍場地。
相比之下大陸出現COSPLAY較晚,直到1998年國內開辦漫展才有了些零星自發的個人COSPLAY秀,而在此之前也沒有一定規模的同人志即售會。因此即是有COSPLAY,數量也極奇之稀少。但緣於日本、台灣、香港三地COSPLAY的成熟,大陸的COSPLAY得以急速穩定的成長,且在2000年8月成功舉辦了中國大陸第一屆COSPLAY大賽。在其後的一年裡華義公司又憑藉助其在網路游戲上的巨大影響力,打著旗下主力產品《石器時代》的名號開辦「2001年石器最佳COSPLAY大賽」。與此同時由於上海、廣州以及北京等地區在這幾年裡頻繁的開辦漫展及同人會展,而使現今大陸的COSPLAY也具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規模。
=============================
附錄
有關cosplay的詞彙詳解
Costume (名詞) = 某一角色的裝束, 服裝
Costume (動詞) = 制衣
Costumer = 穿著與某人物相似的人,與cosplayer差不多。
cosplay - 起源:一個由Nov. Takahashi提出的,英語"Costume Play"的簡寫。他的這一靈感源於在美國舊金山的國際化妝舞會,並且由於他在日本「My Anime」雜志上發表的文章(1982年)中表示的對cosplay的熱情,引發了1982-83年日本的cosplay運動。雖然cosplay並非起源於日本,但美國現在的cosplay卻受了日本cosplay很大的影響。
cosplay (名詞) = 穿著有關動漫人物的服飾。
cosplay (動詞) = 穿上有關動漫人物的服飾。
cosplayer = 穿著Costume的人
Crossplay (動詞) = cosplay的一部分:在cosplay中扮演異性。
Crossplayer = 在cosplay中扮演異性的人。
Crossdressing = 穿著異性的服裝。一個人crosdressing的時候,並不能說明他是crossplay(也就是說,一個男的扮演一個男的,而後者喜歡女生衣服,那前者是crossdressing,但不是crossplay)。crossplay和cosdressing沒有任何關系,它只和扮演者的性別與扮演對象的性別有關。
舉例:(不好意思啊,人名譯不出:P)
男生cos Nuriko, Kamatari or Mana 不是crossplaying 卻是 crossdressing.
女生cos Nuriko, Kamatari or Mana 是crossplaying, 卻不是 crossdressing.
男生cos Utena or Sakura 是crossplaying 也是 crossdressing.
女生cos Kenshin or Vash 是crossplaying 也是 crossdressing.
crossplaying 和crossdressing 並不能完全說明一個人的性別傾向。你不能斷定一個Crossplayer是男(女)同性戀,還是雙性戀。至於生活中的crossdressing,或多或少對一個人的性別傾向有所暗示,但請不要臆斷,你可能會完全錯誤的。
Glomp
定義:一種表達祝賀或問候的擁抱(有時候也表示攻擊)
==========================================================
對COSPLAY而言,最重要的不是自己的像貌如何,而是取決於服飾的製作.一般來說得到COSPLAY服飾的方法有四種,分別是:別人送(汗)、去專賣店買、自己動手做或是叫裁縫鋪量身定造。
1:別人送
這個當然得要有人緣才行,平時在漫展或生活中認識的一些會COSPLAY的服友,等他(她)們不要COSPLAY服的時候你就可以問他或她要過來,不過相對來說這種機會是少之又少。
2:去專賣店買
這一點在日本是很稀疏平常的事,比如在日本有OFFCIAL的COSPLAY服裝賣,COSPA就是一個很好例子,並且她們出的衣服都是官方認可的。另外還有一些造COSPLAY服的店子,因為是私下造的所以不是OFFCIAL。而在台灣地區基本上都是非官方認定的COSPLAY服飾店,但在以上這兩個地區都有即省錢又方便的COSPLAY服二手店。至於香港和大陸地區則連專門經營COSPLAY服的店都非常少見,一般都是需要定製的。
3:自己動手做
其實COSPLAY最大的樂趣便是自己親手製作服飾以及道具。當然如果要自己作的話,首先必須要會裁縫,家中亦最好有一台縫紉機。一般來說自己一個人從選料,設計直至製作完成需要一個月時間。其間你除了要有技術和工具之外,精神上的集中力也是相當的必要。一件衣服由最初的紙樣直至完成,確實是件非常不簡單的事吶。但同樣服裝完成時自己所能感受的快感也是別人無法體及的。
4:裁縫鋪量身定造
去裁縫鋪量身定造一般是香港和大陸COSPLAYER的做法。這樣的好處是,一個在價錢上比較便宜,另一方面也容易提出自己的要求。在大陸一般來說裁縫鋪是很好找的,但真正會作COSPLAY服的確是不多。通常在大陸你交了定單之後,一至二個星期便可收取衣服。如果此時對服飾有什麼不滿而提出異議的話,店主通常會當場為你改制。
其實作一件COSPLAY服真可謂是價格不菲,專賣店成品服的話通常要價近千。自己動手裁製雖然花費較少,但如果視所COS角色服飾的復雜度而言有時也要將近六、七百元,並且還要付出相當大的心血與勞力。有鑒於此在台灣地區COSPLAY被有些人稱之為是勞命傷財的玩意兒。但是對於廣大的COSPLAYER來說,這一切都是值得的。(編輯:一輝)
=========================================================
現今的COSPLAY又如何?
經過長時間的發展與探究,如今的COSPLAY已經是變的相當完善,不僅可以扮人,而且更加可以扮漫畫和游戲中任何的東西,例如動物、機械人,只要想得到又扮得到的就可以,沒有任何限制。不過,有時候扮機械人,走出每步路都會非常困難,亦有人扮過太空戰艦,而且還要像戰艦般在地上爬行,真是令人匪夷所思。作為ACG的附屬文化,COSPLAY在當今社會已經越發的成為一種青少年文化娛樂的主流。朋友過生日時的聚會,大大小小的動漫展又或者是情人間的"化裝舞會"都可以用到COSPLAY來活躍氣氛。更主要的是在COSPLAY的同時,通過製作、學習他人的COSPLAY而可能會交到一些良師益友,並且在有益身心滿足自身的同時,也能娛樂大眾。
而在現今的日本,除了每年固定的東京春、秋兩季電玩展以及各式的動漫展之外��怯忻磕暌歡鵲腃OSPLAY嘉年會,其會場內可說是集合了日本全國COSPLAY界的精英,提供了一個讓他們大扮特扮的機會。日本的COSPLAY迷除了年輕人外亦有小朋友參與其中,並且有些兒童更加是和家長一起裝扮,實行一家大小齊齊COSPLAY,此外,在日本COSPLAY可還是一種職業噢。日本當紅歌手柏原崇與滕原紀香等娛樂圈人仕也是十分的酷愛COSPLAY,由此可見COSPLAY在日本的魅力有著何其巨大的影響力。
然而在盡情歡快的同時,為了減少不必要的麻煩,日本對於遊客為COSPLAYER拍照是有限制的。除了會場內專門設置的COSPLAY照相區之外,是不允許遊客隨意照相的。以每年的東京電玩展為例,COSPLAY並沒有所謂活動,只是在會場外的走廊上,會有很多的COSPLAYER來這里讓大家照像,當然他們也會出現在會場中,不過原則上會場里是不能拍COSPLAYER的,也有些人可能會答應讓你拍,但這就一定要到外面才可以拍照。至於原因,其一是因為會場里是廠商的活動,所以要拍只能拍廠商的show girl,雖然廠商不見得會管,但是COSPLAYER自己也可能不喜歡這樣沒有秩序的行為,日本人本來就凡是都照規定來的,所以不是應該拍照的情況,他們會拒絕喔!其二是因為他們大多比較注重自己的身份,也希望你能尊重他們,所以當他們想好好參觀的時候,可能並不希望一直有人找他們拍照。至於其三,則是因為很多日本的COSPLAYER對自我的表現要求都很高,所以在會場內拍攝條件不好的情況下,他們不希望這樣被拍照,如果要拍,寧可到外面可以拍照的地方,有充足的陽光,擺好滿意的姿勢,讓你拍得美美的。當然另外值的注意的是,要拍照一定要取得人家同意喔,是絕對不禮貌的行為!
此外,作為日本的一種標志性文化--街道秀中也能看到COSPLAY一族的身影。在神宮橋附近,是原宿馳名國際的街頭另類秀--COSPLAY的大本營。在這里的COSPLAY被簡單的分為幾個派系,宮廷娃娃系、明星視覺系、卡漫系、椎名護士服系、白臉系、自創系等。星期六、日下午此地的人群最為集中。其實這種展現自我的文化,最早是從原宿"BUDEIKKU竹之子"服裝店開幕後,才漸漸被渲染開來,形成周末在"步行者天國"聚集的風氣,所以當時這一群奇裝異服的人曾被稱為"竹之子族",在八十年代這種風氣曾達到最高潮,不過目前這個名詞已經漸漸被淡忘了。
要如何才能參與COSPLAY?
作為一種非官方性質的娛樂項目,不論是在日本、中國大陸或是台灣、香港等地區,基本上對其參與是沒有任何限制的。你只要擁有自己的COSPLAY服飾,便可以以社團或是個人的身份參加各類會展中的COSPLAY活動。
因為COSPLAY本身並不限定角色,所以一般在參展前,先要從各類ACG雜志中挑選出自己所想扮演的角色,然後便開始收集有關此角色各式各樣的情報與資料。例如關於角色的服裝、道具、形象特徵等等都是需要調查的事情。然後就可以准備服飾了,至於具體的操作方法在前面已有所述。
這樣直到開展那天你便可以高高興興地跑去會場,參與到COSPLAY的演出中去了。
COSPLAY究竟為我們帶來了什麼?
很難說COSPLAY到底為我們帶來了什麼,畢竟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從圈外人士來看COSPLAY這項活動是一種既勞民傷財不經濟又沒意義的活動。記的在台灣就曾經發生過一起因為媒體對COSPLAY的不了解而引發出一篇錯誤報道的真實事件。那麼對於那些COSPLAYER來說,他們究竟得到了些什麼哪?
其實就如同筆者在前文中所述的,真正的COSPLAY並非只是裝扮其外在,更主要的是對心靈上的互換。試想,在競爭如此激烈的都市社會中,每個人都會因為自己工作或學習上的不順而承受著各式各樣的壓力與困惑。如果在此時能夠拋開這些,COS出另一個自己,那豈不是對自我精神壓力上一種絕大的解放?將心情放鬆,通過角色的互相轉換來舒解自己,所以說我們並不要將COSPLAY僅僅定位於或是局現於ACG的角色之中。每個人在社會中其實都有扮演著不同的,屬於自己的角色,不是嗎?本來嘛,每個現實生活中的人類,必定有自己的困惱所在,今天你是一窮二白的乞丐也好,腰纏萬貫的大富豪也好,都有著自己的煩惱。而所謂的ACG人物在COSPLAY者所存在的現實世界(三次元)並沒有所需要煩惱的,COSPLAY者藉由COSPLAY成ACG中人物,也可以得到心靈上的舒解、對現實的暫時逃避以及一種想法上的暫時改變。縱使ACG的祭典過去了,還是得面對現實,但那時候感受到的喜悅與逃避現實痛苦的輕松感卻是可以讓自己更加積極更有自信與期待。
最後,該為大家談些什麼呢?
夢想,不知道還有多少人的心中擁有著如此一個華麗的字眼。想想筆者小時候曾經有過無數的夢想,現在有些實現了,有些卻仍是那麼的遙不可及。然而轉念一想,這不正是COSPLAY可以做到的嘛。去COS一下自己小時候的夢想,雖然這對現實而言並沒有什麼改變,然而自己的身心卻會因此而得到一瞬間的寬慰與滿足。去COSPLAY吧,這樣的嘗試或許可以讓你自己活的更年輕些也說不定喔(笑)。
==========================================================
COSPLAY安全教程-防止被
2003年12月3日 作者:台灣夢源網 出處:PConline
在最近的Cosplay界中,常常發生有人照片,或者照片被放到性質令人爭議的討論區上。尤其是照片,經過前幾次的活動,會場的確是有不肖份子進行的行為,因此對於這種情形,夢源除了盡量在照片公開之後不被本人以外取得之外,也希望cosplayer大家能注意自己的安全。
前提上,有被危險的cosplayer對象99%是女性cosplayer(如果有人要拍男cosplayer照,那....再討論;)),因此女性cosplayer不但在會場時要多多注意身旁有沒有拿著攝影機的人,或者鏡頭方向不太對勁的人,但是同時間,cosplayer本身可能無暇在活動中面面俱到,顧及到每個方面,因此在cosplay著裝時,做好萬全的准備也是非常重要的。
基本上,避免被的方法最簡單的就是不要cos過於性感的角色,但如果有cos的必要或興趣,也希望cosplayer事前的准備工作能十分完善,這樣就算被拍了,他們也拍不到任何危險的鏡頭,也是cosplayer最後的保障^_^
事實上,由於.....夢源我們管理群都是男生,琉璃香她不出現在會場,所以無法提供意見^^||因此以下的方法都是詢問身邊的女性cosplayer友人而得到的信息,希望要cos較危險角色的女性cosplayer,能了解以下物品的用途^_^, 另外若有任何補充的地方(應該滿多的吧^^||)也請Email告訴站長或留言在留言板。
首先,在這邊叮嚀大家,不管cos什麼角色,裡面最好都在穿一件棉質的衣服,這樣可以完全避免所謂的"紅外線透視"的攝影器材,且在擺動作上,最好避免掉太容易曝光的動作(如短裙者避免蹲下等等),且避免一些較煽情動作(如穿低胸者彎下腰等等),會場已經出現專門拍攝女性重要部位的者,避免這些動作也是給自己更多的保障^_^
以下幾種為常見的防物品:1.安全褲:
這個很容易買的到,從外觀上來說就像一般簡單的緊身短褲,顏色有許多種可以依照扮演角色的下著來選購,主要的用途是除了內衣外,多了一層保護。 &n
❾ 這算偽娘嗎
個人認為不算,您這頂多算惡搞
偽娘的必要條件 這些條件對於偽娘來說是必須的,缺少其中的一項都會讓偽娘的概念不成立。 1.天賦 此條件要求以下所有條件都是天生的(由自然成長而來),或者不可能改變的。比如說,女性的相貌如果是通過易容術而得到的,這樣的人能稱為「偽娘」嗎?不能!女性的性格是為了某種目的故意裝出來的,這樣的人能稱為「偽娘」嗎?不能! 偽娘角色可以通過化妝增加自己女性的魅力,不過這種化妝不是因為要掩飾什麼成份而存在的,即便不化妝,偽娘照樣看起來像女性。 2.實際性別:男 其真實性別為正常男性人類的角色。 另外:雙性角色(同時擁有男女的○○)屬於:雙性角色,無性別角色(通常會是外星人或其他)為無性別屬性(完全無男 性別特徵+無女 性別特徵)也屬於:無性別角色。 [注]這些特殊類的角色雖然很接近偽娘,但不屬於偽娘。 3.女性外觀 從女性的角度來看,偽娘角色在外觀上必須貌似女性(對胸部的要求除外)。這就要求偽娘角色在身形上擁有如同女性的優雅,如果有像男性那樣粗壯的肢體或是體毛這些東西是不行的。 在相貌上的要求也同樣如此。偽娘角色在無論在男裝還是女裝時都會體現出貌似女性的美貌,很自然的讓人認為這是個女性。這一點要和一些變裝的角色區別開來。 偽娘在外觀貌似女性,即是說幾乎不擁有男性的外觀魅力,簡而言之,如果僅從外觀上來說,很難把他當作男性,即便是男裝時,最多隻是「看起來非常像女孩的男孩」或是「女扮男裝的人」。 4.雙性魅力 通常能「殺死」外面玩家的角色都會被游戲中的主角「殺死」,除了偽娘之外,很少有ACG中的角色可以「殺死」游戲內的女主角們,又可以「殺死」外面的玩家的。男女不問的無差別魅力讓偽娘成為了有史以來最具殺傷力的角色類型。這也是為什麼偽娘會如此偉大的原因。 偽娘的雙性魅力主要來源於他的性格(當然女性的美貌也是偽娘能「殺死」男性的主要原因),偽娘擁有介於男性與女性之間的性格。這種微妙的性格是偽娘最大的魅力所在。 偽娘擁有溫柔,感性,細致的愛心等這些女性方面的性格魅力,他也擁有堅強,勇敢,保護欲和責任感這些男性方面的性格魅力,這也是偽娘為什麼能迷倒女性角色的原因。 5.男性主觀 偽娘自身從主觀意識上沒有性倒錯的看法。也就是說,從主觀上對於自己是男性的事實是肯定的,而且性取向也跟男性沒有區別。(主觀是劃分人妖和偽娘的重要一點) 偽娘對女裝沒有特殊喜好。(這是偽娘與CD重要的區別) 在跟人的交往方面,偽娘角色對於女性化的自己也並不反感,以女性身份出現時(女裝時),可以跟其它女性一樣跟人接觸。也就是說,只要不涉及性行為,偽娘無論是作為男性存在,還是作為女性存在,同樣可以在社會上(或者是一定的社會環境/圈中)跟人交往而不會有問題。 而且,達到這種條件不是由於做作(比如說故意做出女性舉動,或是隱藏自己男性的舉動),真正的偽娘不需要任何的掩飾就可以達到以上的狀態,因為從性格上來說,偽娘擁有女性和男性的份。 偽娘不是人妖。 他們的性向是正常的。
❿ 誰知道COSPLAYde 詳細資料與介紹
COSPLAY簡介
顧名思義,COSPLAY是英文CostumePlay的簡略寫法,其動詞為COS,而玩COSPLAY的人則一般被稱為COSPLAYER。從一般意義上來說的COSPLAY最早的中文譯名是出自台灣,意思是指「角色扮演」。但因為這種譯法與游戲中的RolePlayGame(RPG)同為角色扮演之意,所以為免雷同,筆者更傾向於另一種譯法--服飾裝扮。以現今的COSPLAY而言,其形式及內容一般是指利用服裝、小飾品、道具以及化裝來扮演ACG(anime、comic、game)中的角色或是一些日本視覺系樂隊以及電影中的某些人物,從這里可以看出在定位上COSPLAY包含了相當廣闊的發揮空間,甚至可以說只要是有COSPLAYER在的地方,這一領域便絕對就是當今青少年流行文化的主流。
COSPLAY起源
談到COSPLAY最初的起源,現在大家一般比較認同的是將COSPLAY的發源地定位於日本,當然如果這是以現時代COSPLAY理念為基準的話確是可以如此而言。但是如果從廣義上來說,動畫COSPLAY的真正發源地絕對是位於西半球的美國,甚至說如果真要探討起COSPLAY原始形態的話,筆者可以毫不遲疑的告訴你COSPLAY最早的出現是在公元元年之前的數個世紀之中!因為不論是公元前1000年左右就已存在的希臘祭祀們的裝扮,或是其後共同創作了兩部偉大希臘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的那群活躍於公元前8世紀的偉大游吟詩人們,他(她)們實際上都是在扮演著別人的角色。前者引變為後世的先知、先見,成功的COSPLAY了神之使徒的存在,而後者則如同是現今舞台話劇的鼻祖,出神入化的COSPLAY了那些可歌可泣英雄們的事跡。事實上,COSPLAY所要包括和裝扮的涵義不僅僅只是指一種外表上的形象化,更重要的是去COSPLAY人的內心。接下來繼續為大家談一下COSPLAY真正的發源地--美國。
美國的COSPLAY
自從十七世紀,耶穌會教士阿塔納斯珂雪(AthanasiusKircher)發明了「魔術幻燈」之後,動畫的出現便成為了一種必然。在其後的一個世紀中歐洲開始流行起來這種「魔術幻燈」,直至19世紀三十年代末期沃爾特?迪斯尼那隻萬人迷的小老鼠出現後,美國的動畫風格才有了一個明確肯定的定義,而史上真正的第一個以動畫人物為扮演對象的COSPLAY也正是出於這一時期。是的,毫無疑問伴隨著那隻可愛奇趣的米老鼠在美國本士以及全世界的風靡一時。沃爾特?迪斯尼看準時機適時的在一九五五年創建了世界上首座迪斯尼樂園。同時為了替產品自身作宣傳及為更好的吸引遊客,沃爾特?迪斯尼還特別請來員工穿上米老鼠服裝以供遊客玩賞或是拍照留念。所以,可以說當初這群默默無聞的「米老鼠」裝扮者才是現時代全世界COSPLAYER們的真正始祖。並且由此也可以察知,COSPLAY最初成形的目的仍是出於一種商業上的形為而並非像現在這樣是一種流行品位上的消費。將美國或是更確切的一點說,將迪斯尼作為COSPLAY的真正發源地其實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依據,那就是當時迪斯尼裝扮者們身上所穿著COSPLAY服裝的專業製作化。雖然以現在的COSPLAY服裝而言,有許多是裝扮者們自己所縫制的。但是作為一個COSPLAY的起源,擁有一個規范並且體系化的服裝製作組織是必要的條件。
起初為當時那群在迪斯尼樂園中裝扮成米老鼠、布魯拖、古菲、唐老鴨以及其它迪斯尼人物製作COSPLAY服飾的是沃爾特?迪斯尼公司早先的道具部。在樂園正式成立後不久,沃爾特?迪斯尼擴大了道具部的規模,除了要為影視作品製作道具外,還要負責所有在樂園工作所需的COSPLAY服裝。當然早期的這些所謂的COSPLAY服飾只是一個擁有固定外形的「大紙袋」,毫無美感可言,成品相對也較粗糙,裝扮者穿上這種服飾後很容易發生呼吸不暢的現象。但不論怎麼說,相對於當時而言,此時迪斯尼的COSPLAY服飾製作已算是擁有了一定的規模。
日本的COSPLAY
此時此刻的日本,因為1947年漫畫之神手冢治蟲根據酒井七馬原作改編而成的紅皮書漫畫《新寶島》的鋒芒畢露,而在日本掀起一股新漫畫的熱潮。由此造就了日本整個ACG(Anime、Comic、Game)市場的大繁榮,從而為在日本真正確立ACG的地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恰好正在此時,迪斯尼那種所為宣傳而作的活動(COSPLAY)被傳入日本,有ACG界同好起而模仿,結果就蔚為風潮,成了日本現在ACG界的常態活動。日本最早的COSPLAY出現在昭和三十年這一時期(公元1955年),當時所謂的COSPLAY僅僅只是孩童們游戲間的一種裝扮。記的在那一年正好是《月光假面》與《少年傑特》在日本熱贊播放的年份,因此有不少孩童在當時就是COSPLAY這兩部作品的主人公。雖說此時的COSPLAY純粹是孩子間的玩意兒,但在服裝方面還是頗為講究,當然前提是要有錢。當時的日本並沒有專門的COSPLAY服飾店,孩子們如果想要擁有與動畫中主人公相同服裝的話就必須先請人畫好設計圖紙,然後再去百貨公司請人縫制。現今著名的游戲製作人廣井王子小時候COSPLAY的服飾設計圖,便是請離他家附近很近的一條藝妓街上的那些藝妓為他繪制的。這種較為粗製的狀況一直維持了將近二十年的時間,直至70年代未80年代初日本的ACG經歷了探索和成長期之後,作為ACG附屬文化的COSPLAY才漸漸得到了真正的發展,可以說現今對COSPLAY的理念就是完全繼承於當時的日本。
然而在80年代,日本的COSPLAY雖然得到了在更高年齡層及更多群體上的發展,卻仍然未有舉辦過真正意義上的純COSPLAY活動。此時的COSPLAY更多是依附於由ACG所帶來的另一個周邊文化--同人社團(其作品被稱為同人志)的身邊。「同人志」一詞源於日本,原本指的是「一群有著相同興趣的人,共同創作自己的文藝著作,稱為同人志」。也就是說,只要志同道合的朋友們,將各自發表的文藝著作集結成冊,不由商業出版社出版發行,而是自己掏腰包印刷,在同好間流通,均可稱為「同人志」。由於當時日本動漫及電玩文化的盛行,許多好的當紅作品在同好間大受歡迎,「將商業作品加以改編,編制外傳形式的漫畫同人志」便逐漸成為同人界的主流。由此而及的便是同人社團大量的興起,而為了招募社員以及在同人志即售會(第一界同人志即售會始於1975年12月,當時只是一個只有32個組織參加,入場人數六百多人的小型同人志即售會,但到了八十年代就成了一年二至三次的超大型同人志即售會)上推銷自己的同人志,各社團的成員紛紛打扮成動漫畫或電玩中的人物以吸引同好前來參觀攤位,在日本這一現象被稱為「看版娘」。於是這股風潮如同爆炸了一般在同好間迅速引起了一陣潮流,加入COSPLAY行列的人數急速成長,到後來其人氣度甚至與同人志即售會不相上下。
在經歷了六、七十年代的幼稚,八十年代的初創之後,九十年代的COSPLAY伴隨著日本ACG業中GAME業的急速成熟(最典型的就是任天堂、世嘉以及索尼之間的次世代機種之爭)以及視覺系樂團的層出不窮而開始步入正軌,成為一個極具規模的ACG業界的附屬文化。在九十年代,日本ACG業界成功舉辦了大量的動漫畫展和游戲展,此時的日本漫畫商和電玩公司為了宣傳自身產品,在這些游戲展和漫畫節中找來一些男男女女COSPLAY成ACG中的角色以吸引參展人群。這一招可以說是與當年沃爾特?迪斯尼開辦迪斯尼樂園時如出一轍,由此可見COSPLAY的成形與發展的關鍵是建立在本身ACG商業化的程度之上,可以說正是將COSPLAY作為一種商業上的促銷手段,COSPLAY其本身才可能得到長足的發展與認識。
中國的COSPLAY
COSPLAY傳入中國的時間較晚,台灣有據可查的第一場COSPLAY是在1995年8月27日,地點位於高雄的SAGAWORLD一樓,但據聞當時的規模並不大,並且人物也多以電玩游戲中的人物為主。在這之後的1996年10月13日,台北熊寶寶餐飲店由「超級橙組」舉辦了一場秋日聚會,雖然在會前廣為宣傳,知道的人也很多,但是規模依舊偏小。這種情況一直沿續到1997年2月中旬,一連舉辦了三場活動,COSPLAY的人數才開始多了起來,並且也從此形成了台灣COSPLAY界的特色。至此之後台灣COSPLAY的場次開始有年年增加的趨勢,舉辦地點亦有由北部至中南部發展的現象出現,台灣COSPLAY活動的風行程度,可以由此看出一班。
而香港出現COSPLAY的時間似乎又早於台灣,據稱最早在1993年香港便有了自己的COSPLAY。當時的香港還沒有什麼同人志即售會,一般來說同人社團都是通過當時香港每年都會舉辦的藝術節場地來進行展覽和銷售,而正是在那一年(即1993年)一個名為「四百尺」的同人組織穿上了《銀河英雄傳說》中同盟軍的制服出現於會場,就此他們這群人成為了香港最初的COSPLAY。而在下一年的同一會場內他們又同樣扮演了同盟軍,不過這次他們還帶了另外一組名「UVRZ」的同人社團一起玩起了角色扮演。那些「UVRZ」的女成員穿上日式巫女裝,用巫女棒為到場的參觀人士進行祈福。95年的「四百尺」扮演了《機動警察》的角色,而「UVRZ」在當年則開始扮演一些有名有姓的ACG角色,比如《亂馬1/2》中的右京或是《我的愛神》中的貝露丹迪。從96年開始「四百尺」社團開始引退不再做任何的COSPLAY,但與此同時其餘的同人社團則陸續開始玩起了服飾裝扮,令香港COSPLAY界的人數一直高攀直上。在這之後不久,香港的第一個同人志即售會由「UVRZ」、「ComicBabies」以及「火狗工房」聯合開辦(但也是唯一的一次,其後香港就再也沒有過此類出演),當然其間又一次擴大了COSPLAY在香港的影響力。
因為影響力的逐年擴增,香港的漫畫協會開始在98年7月30日至8月3日舉辦了第一個真正屬於漫畫迷的動漫會展,當時的入場費為25港幣。據稱這次會展中的COSPLAY是有史以來最火爆的一次,許多人扮演了八神、草剃等格鬥游戲中的角色。而那一次獲得香港第一個COSPLAY比賽--「FUNFUN服飾扮裝大賽」冠軍的是一位裝扮成《聖傳》中乾達婆王的女孩。在這之後SE株式會社、TG坊和香港美術用品專業中心在98年8月30日就旺角麥花臣室內運動場合辦了第一次ComicWorld。並且首次在會場內劃分出一塊「服飾裝扮照相區」以方便參展人人士拍照留念。比較令人頗感意外的是在當時竟然已經有人開始COSPLAY起「犬夜叉」了!?在隨後的近幾年裡,大學社團間的展出也逐漸地開始顯露頭角成為香港COSPLAY界的又一活躍場地。
相比之下大陸出現COSPLAY較晚,直到1998年國內開辦漫展才有了些零星自發的個人COSPLAY秀,而在此之前也沒有一定規模的同人志即售會。因此即是有COSPLAY,數量也極奇之稀少。但緣於日本、台灣、香港三地COSPLAY的成熟,大陸的COSPLAY得以急速穩定的成長,且在2000年8月成功舉辦了中國大陸第一屆COSPLAY大賽。在其後的一年裡華義公司又憑藉助其在網路游戲上的巨大影響力,打著旗下主力產品《石器時代》的名號開辦「2001年石器最佳COSPLAY大賽」。與此同時由於上海、廣州以及北京等地區在這幾年裡頻繁的開辦漫展及同人會展,而使現今大陸的COSPLAY也具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規模。
COSPLAY詞彙
Costume(名詞)=某一角色的裝束,服裝
Costume(動詞)=制衣
Costumer=穿著與某人物相似的人,與cosplayer差不多。
cosplay-起源:一個由Nov.Takahashi提出的,英語「CostumePlay」的簡寫。他的這一靈感源於在美國舊金山的國際化妝舞會,並且由於他在日本「MyAnime」雜志上發表的文章(1982年)中表示的對cosplay的熱情,引發了1982-83年日本的cosplay運動。雖然cosplay並非起源於日本,但美國現在的cosplay卻受了日本cosplay很大的影響。
cosplay(名詞)=穿著有關動漫人物的服飾。
cosplay(動詞)=穿上有關動漫人物的服飾。
cosplayer=穿著Costume的人
Crossplay(動詞)=cosplay的一部分:在cosplay中扮演異性。
Crossplayer=在cosplay中扮演異性的人。
Crossdressing=穿著異性的服裝。一個人crosdressing的時候,並不能說明他是crossplay(也就是說,一個男的扮演一個男的,而後者喜歡女生衣服,那前者是crossdressing,但不是crossplay)。crossplay和cosdressing沒有任何關系,它只和扮演者的性別與扮演對象的性別有關。
舉例:(不好意思啊,人名譯不出:P)
男生cosNuriko,KamatariorMana不是crossplaying卻是crossdressing.
女生cosNuriko,KamatariorMana是crossplaying,卻不是crossdressing.
男生cosUtenaorSakura是crossplaying也是crossdressing.
女生cosKenshinorVash是crossplaying也是crossdressing.
crossplaying和crossdressing並不能完全說明一個人的性別傾向。你不能斷定一個Crossplayer是男(女)同性戀,還是雙性戀。至於生活中的crossdressing,或多或少對一個人的性別傾向有所暗示,但請不要臆斷,你可能會完全錯誤的。
Glomp
定義:一種表達祝賀或問候的擁抱(有時候也表示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