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背包上有個像一座山圖標是什麼牌子
阿迪達斯(adidas)
2. 喜歡爬山的人性格方面怎麼樣
喜歡登山的人性格一般都比較倔強,征服欲、獨立性都很強。爬山比跑步還要累,而且爬山也比較麻煩,但是有的人偏偏就是不喜歡跑步,而是選擇去爬山。其實這種人只不過是享受爬山的沿途風景而已。
因為喜歡怕上山的哪一種感覺,這種感覺可以讓其本人覺得很開心。所以這種人跑步的時候會覺得很累很難受,但是爬山的時候卻會很開心。
也喜歡看開闊的風景,所以在爬山的時候,這種人就會表現的很開心,因為如果爬到了山頂的話,鼻翼寬的人就可以看到寬闊的風景了。
3. 妄想山海直軌設計圖怎麼用
妄想山海直軌設計圖這樣用:
1、首先打開瀏覽器搜索妄想山海游戲官網,登錄自己的游戲賬號。
2、其次在背包找到直軌設計在家園的界面中就可以開啟藍圖入口,保存之後可以一鍵入住曾經的家。
3、先回收家園,藍圖保存到第一槽位後,可另存為至其他槽位,就可以使用直軌設計圖了。
4. 跪求!!!一圖片:遠山,一條大路通向沒有盡頭的遠方,一個人背包遠行,類似意境就好!!在線等!!!!
這意境就很不錯。
5. 山,就在那裡
緣分是人生恰到好處的伏筆,山就在那裡。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山。
山就在那裡,不動不移。這個山,就是我們的夢想或是遠方,是我們夢想的桃花源。我們窮其一生,都為了這個理想和方向。我們日思夜想,我們日夜兼程,我們趨之若鶩,或望而卻步。
山就在那裡。
總有什麼羈絆,纏繞了你的腳步。山啊,似乎是兒時在鄉間勞作的時候,抬望那遠處青翠相疊的影子,掛在天邊,可望不可及。
或許,終於成行。去了就去了,來了就來了。
山就在那裡,我們在山中,我們在山頂,我們擁抱山,山擁抱我們,我們喜極而泣。
突然就感覺,人間值得。
不虛此行。
一
山就在那裡,而我們人生無常。
大年初三的清晨,41歲的科比突然離去的消息刷了屏,給這個「恐慌」的春節再添了悲傷的色彩。這個世界,每天都有人到來,也有人離去,但有些人註定是不平凡的,有些人註定平凡。有些人註定要燦爛地劃過這個星球,而有些人註定要平平淡淡地走過一生。
這個天才的球星,有不可多得的天賦,還有兢兢業業的努力。給幾代人,帶來無數精彩籃球競技的記憶。人們的感傷,不僅是一個天才球員的離去,更是感嘆世事無常。
你見過凌晨四點的洛杉磯嗎?
我見過凌晨四點的大山。
山就在那裡。
我的燈,在凌晨四點的時候還亮著,在竹海之中,如同一個閃亮的孤島。四周一片漆黑,唯聽溪流不停歇的奔騰,在夜間轟鳴。
黑暗的大山是背景,窗上映照出的是自己的影子,放大地照出自己的心事,聚焦地照亮自己滄桑的影子。山間無聊齋,沒有故事前來探訪年近半百的書生。公雞被閃亮的燈光照醒,不知所措地打鳴,完全忘記了它原來的生物鍾。
天,在慢慢變亮,扯去黑暗的帷幕。我們渺小的身體,在天亮的時分,在大山面前如同一片葉子,春生夏榮秋枯冬落。
夜半,雨停了。沒有了雨打敲窗,感覺少了點什麼。靜默的世界,在黑暗中沉思,天亮的時候給人一個什麼樣的驚喜。
山居,夜讀《萬物的簽名》,這是我山居日子裡讀的第九本書了。讀到卑微的苔蘚也有它的尊嚴,夢想值得人畢生去追尋。
掩卷推門。我見青山多嫵媚,不知青山見我,是不是應如是?
二
我在山中,山就在那裡。
推窗見山,開門見山。什麼時候看山,都是好的。
清晨,看到山間迷霧飄搖,瞧著歡喜嶺古道的台階也是幹了。山頂是白茫茫的一片,一直以為是霧。後來猛地才發現,——雪,是雪!
下雪了!
群山一夜之間白了頭。
一陣欣喜。
江南今年暖冬,沒有雪的冬天總感覺有點殘缺。雪,美麗潔白的雪總是給人太多的想像。雪,透亮的冰雕,美麗的滑雪場,莽蒼的山林,總讓我想起那個兒時的童話王國。
山就在那裡,雪就在那裡!
是的,人生不是一個單純等待的過程。愚公移山不行,那麼人怎麼就不能到山裡去看雪呢?
走吧。走,探雪去!
我們從村裡往山下走,沿著大嶺古道,九曲十八彎的往江南天池方向前進。拿著一根竹杖,敲醒台階,敲醒沉醒的大山。我們往山頂天池探雪奔去。
一級一級的台階,走向是已知,也是未知。走到半路,有點失望,雪呢?雪還不可見。
風景就在堅持一會中,在峰迴路轉處。
在觀音堂,我們遇到了雪。
三
路的兩邊,枯黃的樹桿、茅草都結了一層冰棱,透亮的,像是一個個奇形透明的糖葫蘆;常綠的闊葉林上,遠處看是蓋了層薄雪,近看,你才知道,那葉子像刷了層透亮的蜂蜜;半山腰的一排小灌木,草葉相間,披了雪,雪化了成冰,都成了冰樹冰草很是美麗。
站在半山往外看,在雪和冰的映襯下,群山妖饒,白的,是雪是冰,是雨是雪,分不清。而山腳下, 還是一片青綠色。我們和山下隔著一層輕紗的霧。
山間寂靜。聽到的是我們欣喜與歡呼的心情。聽,有種聲音,那是漂亮的冰凌從樹上滑落的聲音。聽,還有種聲音,那是細細的雪粒在林間的嬉戲。
越往上走,雪越來越厚。雪花傾瀉著幾十年未有的冷漠與含蓄。洋洋灑灑,無邊無際。它或大或小,或碎或細,漫天漫地,它打破墨守的陳規,突破界線,突破矜持,它將我們身後的所有都層層覆蓋。這個世界統統被雪所遮住,象上帝手中一匹純白的魔術的幕布。
它從不知名的地方,千年的醞釀,旋轉著晶瑩的形狀,飄落,融化,累積,覆蓋。它以潔白的晶瑩,以殞身的無懼,從來處來,到去處去。它只是水的另外一種表達方式,它是調皮的神厭煩了世間太固定的狀況,突然變化了個妝扮,帶個驚喜給你。
世事如果洞明,也許皆如雪。
沒有雪的冬季,是殘缺的。雪是冬季里的使者,是冬天裡的標志。我們風雨兼程了半生,也許都只是為了一個目的地,一個個中轉的地方。一個一個有我們愛和期盼的地方。這猶如同生命中,缺少愛和期盼,人生就不完整。
雪之不常來,雪之不常見,雪之不可控制,不知所至而至,這才是緣分。很多年來,我們也許苦苦守候,等待的,正如一場暢快淋漓的雪,我們不知它何時來,來了可以積累多少,它什麼時候融化,這場雪又可以怡目多久,那相擁著看雪景的又是何人,那對雪悄然落淚的又因何事。
緣分如雪,世事如雪。很多精彩的美麗,也是如雪。雪之不能長久,久則化之;雪之美麗不能太多,多了則泛濫成災。雪、冰、水,一樣的物質,只是在不同的形態下,以不同的姿態來現身,不管是碰到污垢還是什麼,它終自潔來歸潔去。
雪,也是緣分的伏筆。
去年來山楂樹的時候,我對段王爺說,這一年,我要寫一本關於民宿游的書。這本書從山楂樹開始,從山楂樹結束。在這一年,從安吉,到烏鎮,到杭州,到新昌,到婺城,到莫干山……十幾篇的稿子,終於完成。今年,也是這里,我也將開始我自己新的篇章,重新啟程。
段王爺笑我是個有趣的朋友。見過在廟里許願,還願的,沒有見過到一個民宿許願,還願的。
我們都相信信仰的力量。我是以我傻傻,簡單的虔誠行走我自己的人生。
去年這個時候,我在莫干山,也是遇到了一場不期而至的大雪。雪後,大雪封山,山中停電,遇到了人生難忘的一段經歷。
今年,在安吉山楂樹,我們與雪又相遇,我們與大山又久別重逢。
那一年,那一天,那一夜,雪下了一夜一地。
即使事過多年,你想忘記,都不可能。
四
在山上,有如仙境。
回到了山下,吸兩口帶著甜味的空氣,空氣中一樣有炊煙的味道。
一樣覺得人間美好。
在夜晚,越來越靜的夜晚。這樣的夜,我們在山楂樹大廳烤著火,火焰在冬夜熊熊燃燒,背景傳出天籟般的聲音,在屋樑繞旋,那隻叫皮皮的拉布拉多犬,像個毛絨的玩具,半醒半睡地卧倒在身邊……
美得醉得的景象。
雪,在窗外,如白色的繁花簌簌綻放,飄落。
我在雪上寫下:桑,2020。
2020,朋友們都說,是愛你,愛你。
我們愛生活,愛自己,愛大山,愛世間美好的一切。
深深地,深情地。
用力地,珍惜地。
愛你,愛你。
五
夜裡,我想起一個關於旅行和夢想的故事。
幾年前。空客A320,清晨的航班,從杭州到廣州。天灰灰的,人還沒睡醒,辦登機牌的時候,習慣性挑了個靠窗前排的座位。機上人多,登機後,左右兩邊增加了兩位膀粗腰壯的兄弟,感覺到很安全,卻有呼吸的困難。趁一個上洗手間的機會,看著後面一排座位還空著,我就沒回原位,坐了下來。
在我坐下來後,一個六十多歲的老人也在我右手邊的空位坐了下來。空姐拿了杯咖啡給他,老人一不小心,把咖啡灑了自己一身。我善意的向他笑了笑,遞了紙巾過去。
——我是台灣的,你是?就這樣,老人打開了話匣子。
老人是做布匹生意,每年都要來柯橋三四次。每次來,也都會順便爬爬祖國的一些名山名岳。我剛開始沒注意,但老人一往下說,就深深震撼到我了。老人說,內地的五嶽他都登過頂,他還登過天山、仙霞山和海撥八千多米的喬戈里峰等。
我細細的看了身旁的老人。聽到他說的爬山,聽到八千多米,看著眼前的老人,六十多歲,穿著普通的戶外服裝,那麼年輕的心態,充滿自豪的和我在介紹。更厲害的還在後頭!老人說,阿空加瓜山知道嗎?一聽,不是聽得太清楚,有些地理知識,隨著年紀的沉淪已經沒有什麼印象了。老人提示說,安弟斯山脈知道嗎?哦,有印象了……
故事在老人的嘴裡開始延伸開,白雪皚皚日本的富士山,變化莫測馬來西亞的火山,還有,老人最難忘的乞力馬扎羅山。美麗的乞力馬扎羅山在老人的無限美麗的回憶中,展開。那爬山的過程,那山上的美景……那在坦尚尼亞和肯亞之間美麗草原上來回遷移的斑馬,那英國女王曾住過的樹上賓館,山上零下三十多度和赤道地表的溫度......
老人說,他在台灣經常參加環島的自行車游,參加馬拉松與登山。未來,他還要去阿爾卑斯山,還要去……
我陷入了一種沉思。老人有多老?六十多歲了,精神矍爍,充滿了夢想和理想。我想起了國內某些知名的企業家,以奢侈登山為樂當作「道路與夢想」的人群,也想起了為了旅遊而旅遊的無數勞勞碌碌的「蟻民」,還有那些「有錢的時候沒時間,有時間的時候沒有錢」的人們,還有還有那些一輩子沒有離開過原土地,不知旅行為何物的人們……
群山萬重。山就在那裡。
我們還宅在房裡,刷著手機嗎?
六
山就在那裡。
這些年常聽到一些的故事。幾個北京人賣掉了房子,買了房車,打著決不回頭的口號邁向了環球游;那兩個將結婚的時間與費用,全部用來在國外旅行的年輕人;還有,重走青春路的《北京青年》激起了多少人心底的共鳴……
還有很多背包的人們,不聲張,不顯擺,他們只是默默行走在自己的路上。
人生的意義和目的有關。
如果拉薩和亞丁可以讓人相信是靈魂的起點,也是靈魂的終點,離開了會中毒一樣的思念;如果烏鎮和同里是江南的水鄉的亮晴,是你夢里的軟枕,你會戀戀不忘的回味;如果千戶苗寨和青岩古鎮,讓你找回原生態的山與水,人與物……
那麼,為什麼不出行呢?為什麼不在人生的路上,給自己留點記憶呢!
讓心靈去旅行。我們不是缺乏時間,也不是缺乏金錢,我們太多的人背著責任,背著義務,背著重重的殼兒在前行,時間和壓力讓我們失去了說走就走的勇氣和力量。
我們都不自由,偶爾的思想跑去遠方,短暫地飄離,也會給鍋碗瓢盆,一下子拉回,回到油鹽醬醋的現實。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座山,山就在那裡,也就在自己的心裡。
在夢想的路上,有很多人一生都沒有成功,但他一直在努力的路上。1924年6月8日英國著名登山家喬治.馬洛里在第二次沖頂珠峰時壯烈犧牲。
——為何想要攀登珠穆朗瑪峰?
之前有記者問。
——因為山就在那裡!
這是他一生的回答。
七
心中有山,到處是山。
生活象一條不斷奔流的大河,不管你喜歡不喜歡,都推著你往前走。人生是場動態的前行,你邁開雙腳,行走就已經開始。即使有時坐著,你的思想,也會跨過萬水千山而神遊。
我常常需要走到遠方的那座山,那條河,那個城市中去尋找一個真實的自己。
出發,在行走的路上。
人生是一場有終點站的旅行。是旅行讓我們的人生增加了厚度,平添了顏色,拓展了寬度。
需要有一次不虛此行的遠行,給人生某個階段;也需要一個不虛此行的人生,給自己。
緣分是人生恰到好處的伏筆,山就在那裡。
在遠方等你。
作者簡介:
桑洛,喜歡寫文,行走。
6. 單身男人在朋友圈發哪四種照片,最能打動異性你知道嗎
男人一般很少在朋友圈發照片和說說,一是顯得自己很繁忙,二是不想讓別人過分了解自己。
其實你知道嗎,如果你是單身人士,何不妨試試在朋友圈展示一下自己的優點呢。說不定,某個角落裡,就有心儀你的女生,在悄悄關注著你,只是找不到跟你「搭訕」的契機,沒機會開口罷了。
有時候,一個點贊,一個評論,一個誇獎,就能拉近兩個人的關系,戀愛,都是這樣慢慢從陌生到熟悉,一點一點發展起來的。
-END-
今日話題:你認為男人在朋友圈發什麼照片最有魅力?歡迎留言
7. 初到職場的男性,應當選擇什麼樣式的皮包
初到職場的男性,應當選擇什麼樣式的皮包?攜帶型公文包。男人上班帶什麼包?答案是放棄那些有大號字母或大型號的背包和包。真的,這些對辦公室員工來說不是很有品味,但是如果你習慣於背背包,你會很舒服的。今天,肖志軍將控制一些時尚包包,只適合男士參加正式場合。
現在大部分的通行證都配有肩部,可以運輸和運輸。但是如果你穿著伸展良好的西裝和外套,我們仍然建議你誠實地把包拿在手裡。從你進入職場的那一天起,男人們就更需要一個背包,因為背包里可以裝電腦、文件和一些日常用品,所以很容易讓你呆在地鐵里談論合作項目,給人一種安全感但是背包也讓你感到尷尬。男人是愛面子的動物。如果你想陪老闆自由進出豪華餐廳,當你背著背包時,它必然看起來像一隻「滑溜的軟烏龜」。如果你不夠體面,你常常給人留下一個小助手的印象。
8. 當年爆紅「站在食物鏈頂端」的貝爺,現在為何突然不見了
當年爆紅“站在食物鏈頂端”的貝爺,現在為何突然不見了?主要是他與各家媒體終止了合同,不再錄制一些冒險節目,與家人一起過著平靜的幸福生活。
總之,如今的貝爺已經不再錄制節目,與家人一起過著平靜的幸福生活,這里小編再次把祝福送給這位冒險王吧,祝他今後的日子裡,不再去吃各種難以下咽的食物,而是游遍世界勝地,嘗遍世間美味。
9. 「食物鏈頂端的男人」貝爺,為何現在消失在大眾視野中
由於經常在《荒野求生》等探險類節目中生食一些令人難以想像和恐怖的東西,貝爺被廣大網友稱為“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男人”,成為許多野外探險家模仿的對象。但是,最近我們發現貝爺的節目越來越少,曾經風靡一時的貝爺去了哪裡?
曾幾何時,我們在《荒野求生》里看貝爺一個人一把刀一個火石的去沙漠、熱帶雨林、火山口、冰川……讓我們對大自然充滿無限的獵奇之心,對這個無所不能瘋子一樣的冒險家充滿無限的敬佩。然而“生存的本質在於希望,我的信念就是家人”這是他的人生感悟,所以現在的貝爺多數時候應該都在陪伴家人。
10. 西方名畫 畫的是山頂上一個人的背影,手上有一直手杖,周圍是一片在雲海中的山峰
《霧海上的漫遊者》,1818年,德國,卡斯帕·大衛·弗里德里希,木板油畫,74.8x94.8m,漢堡藝術館藏
《霧海上的漫遊者》(The wanderer above the sea of fog)是一幅大名鼎鼎的油畫作品,代表德國浪漫主義繪畫的成就。對這幅畫的解讀五花八門。有的說,弗里德里希的這幅畫,強調的是知識人的孤獨感,可以看到在斷崖上拄著拐杖的一個人的背影,他正自信地注視著茫茫雲海環繞著的群山。有的說,這個形象恰如其分地表達了我們對未來及其風險的感受。如果我們和畫中人一樣,想穿透時間的迷霧,展望未來,就會發現眼前的景物狂亂不羈,混沌不明,如墜五里霧中,只能辨認出模糊的輪廓。還有的說,這是勝利的攀登者,他提著一根手杖,霧靄在他身周繚繞,他踏著嶙峋的岩石,不停向上、向上,終於越過重重雲靄,登上山巔, 俯視著下方無限壯觀、變幻萬千的雲海。而德國著名思想家、作家歌德則從這幅畫中看到弗里德里希如此迷戀大氣、雲、廢墟和墓地,認為這些浪漫主義元素是不健康的。
畫面上,男人背對我們,站在石頭頂端。他的位置如此之高,面前的風景都已消失在雲下。他到達的所在,與其他任何目的地絕不相同,這里群峰會聚,是一切之中心。長長的手杖杵在石中,他一條腿踏前,表現出社會上紳士的優雅。他毫無賣弄之姿態,但人們卻能從中看出英勇果決的味道,一種達成功業的感覺。一場狩獵之後的獵人會做出同樣姿勢,或是剛剛戰勝歌利亞的大衛,正像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刻那樣,也許巨人沾滿血的頭就在他腳下。這姿態屬於英雄,聖經中的王,屬於男人中的領袖。石頭的尖角讓他看到無限。他是船首人像,在一艘無形的船上。賞畫者受邀與他分享這一獨特時刻的完美,經過漫長而又危險的攀登之後收獲的完美。因為,即使沒有其他征服的事跡,這穿著大衣的男人至少攀爬了這座高山,達到如此高度,讓他一覽無上美景。
畫中圖景充滿誘惑,但它卻建立在荒謬之上。什麼樣的男人,穿成這種樣子,還能爬這么高?不可否認,畫家加入了一些不協調的元素:幾縷亂發飄在風中。但這說明不了什麼,只是表明某種浪漫的能量,某個冷眼旁觀傳統習俗的人表現出的受到克制的熱情:他的頭發可能在風中飄,但他堅強有力的手掌控著大局,秩序佔了上風。雲隱藏大地,遮蔽高險的懸崖,把一切簡化。景色中一切細節都已消失,世界遙遠難及:他從遠處觀察。他看到了,或者在想像它,彷彿一個和諧的空間因為某些不幸的事故、某些歷史中的失敗和問題,碎為幾片。石頭從這里那裡冒出來,提醒我們:下面,戰火彌漫,障礙叢生,直面自由和層出不窮的理想。
弗里德里希的漫遊者似乎在思考:是什麼把自己和完整的自我實現分開?但是他為自己選擇了一種不同的人生觀,一種令人驕傲的孤獨,將自己置身於平庸的日常生活之上。在這里,在擁有成就的高度上,他享受不可思議的自由,這都出自於單純的景色,它們沐浴在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