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帥哥圖片 » 中國最有骨氣的男人圖片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中國最有骨氣的男人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1-01 23:54:51

A. 中華民族有骨氣的人有那些

文天祥,南宋丞相。堅持抵抗蒙元的侵略。被俘後不屈不撓,歷經威逼利誘而不曾動搖。最終於1283年被殺於大都。他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成為了激勵仁人志士的千古名句。

第二,黃道周。明末大臣。1638年清朝大舉南侵,內閣大臣楊嗣昌主張密與清和談,且得到崇禎默許。消息走漏後,大臣群起反對,尤以道周為代表。他們普遍認為作為天朝大國的明絕不能向蠻夷低頭。最終和談機會被錯過,明朝北部遭到洗劫重創。而當1644年清入關之後,原先反對和談的大臣大都投降剃發,唯道周堅持抵抗。時以年過花甲退休在家的黃道周散盡家資,組織了三千義兵北伐。由於裝備給養不繼且雙方懸殊過大,道周被俘。清朝鑒於他的影響力,曾重金利誘。但道周不為所動。當原來的明朝大學士現在清朝大臣洪成疇勸他歸降時,黃道周寫下了「史筆流芳,雖未成功終可法(史可法是英雄)。皇恩浩大,未曾報國反成仇(洪承仇是漢奸)。」最終在南京就義,死時衣帶內藏絕筆,慷慨殉國。。

第三,孫承宗。孫是被《明史》認為明末最有可能力挽狂瀾的人。他出身貧寒,早年好游歷邊塞。四十歲高中榜眼,後為明光宗、熹宗兩代帝師,東閣大學士。在明末遼東局勢極度危急之下,他毅然前去組織防禦,任遼東經略。在他的經略下,本已危險的遼東再次安定,收復了大片土地。使努爾哈赤在其任內不敢越半部雷池。然而由於明內部黨爭不斷,身為東林黨人的孫承宗受魏忠賢閹黨迫害被迫辭職。幾年之後,後金(清前身)繞開山海關直逼北京,年過六十的孫臨危受命,主北京之防禦。最終成功趕走了侵犯者,同時率兵收復了關內失地。1629年,孫再次經略遼東。然而明末黨爭已無葯可救。在經歷一次戰役失敗後,遭到奸臣攻詰,再次被迫辭職回家。晚年致力於著作和學術。1638年,清兵大舉南下,攻到孫的家鄉河北高陽縣。由於縣城並不堅固且沒有明軍,孫領著全家上城抵抗,在他的感染下,全縣都動援了起來。然而由於懸殊很大,城被攻破了。清軍同樣想盡辦法收買這位當年給他們帶來大麻煩的老將。孫不為所動,最終清軍給予他充分尊重,許他自盡。七十八歲的孫承宗面向京師方向叩首,自盡而死。這就是我認為中國很有骨氣的三個人。他們也許不完美,卻使終褒有傳統儒家那種捨生取義,為而無所求的精神。為國為民而死,無憾!

B. 歷史上最有骨氣和最沒骨氣的代表人物是哪幾個人

中國的歷史上從不缺乏悲情英雄,不缺乏傲骨的文人,他們都在中華民族的記憶里刻下了濃重的一筆。當我們翻開舊紙堆時,裡面記錄的,是中華民族的骨氣和氣節。其中最有骨氣的名人都有誰?

伯夷、叔齊:不食周粟

傲骨指數:★

伯夷、叔齊是商末孤竹君的兩個兒子。相傳其父遺命要立季子叔齊為繼承人。孤竹君死後,叔齊讓位給伯夷,伯夷不受,叔齊也不願繼位,先後都逃往周國。

元廷召見文天祥告諭說:“你有什麼願望?”文天祥回答說:“天祥深受宋朝的恩德,身為宰相,哪能侍奉二姓,願賜我一死就滿足了。”然而忽必烈還不忍心,急忙揮手要他退去。有的說應該答應文天祥的要求,詔令可以。不一會兒又下詔加以阻止,文天祥已死了。文天祥臨上刑場時特別從容不迫,對獄中吏卒說:“我的事完了。”向南跪拜後被處死。幾天以後,他的妻子歐陽氏收拾他的屍體,面部如活的一樣,終年四十七歲。他的衣服中有贊文說:“孔子說成仁,孟子說取義,只有忠義至盡,仁也就做到了。讀聖賢的書,所學習的是什麼呢?自今以後,可算是問心無愧了。”

C. 誰有這張圖片高清點的,還有這是哪位戰斗英雄,有什麼故事

以下是我網上搜索出來的二種說法,具體沒法考證,題主可以了解看看。

第一種:被稱為中國最有血性的男人:眼珠被打掉後繼續沖鋒!

其實很多六零後七零後八零後應該都知道他的名字,因為大家一定聽過這首歌《小草》。我們是不是都忘記了這個首歌的原唱者是誰?可是您可以去問問85年左右已經懂事成年的人,他們有很多都記得這首歌,因為這首歌是屬於戰斗英雄——史光柱的。沒錯,那個被譽為中國最有血性的男神,他的名字就叫史光柱,他和億萬富豪史玉柱只有一字之差,沒史玉柱那麼有錢,可是他是當之無愧的真正的中國男神。

史光柱,男,漢族,雲南省曲靖市馬龍縣人,1963年出生,1981年入伍,1984年1月入黨,2005年10月從77283部隊副政治委員職位退休。先後榮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1984年被中央軍委授予「一級戰斗英雄」榮譽稱號。1990年被總政治部、國家組織部、人事部、宣傳部、中國殘聯聯合授予「全國自強模範」稱號,2006年被中國文聯,中華基金會聯合評選為「全國十佳卓越人物」。現任中國殘聯作家聯誼會副會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史光柱原是十四軍—一八團九連二排四班班長。老山拔點作戰時,他所在的連隊向老山主峰東側前沿的57號、50號等高地沖擊時,史光柱一馬當先,沖鋒在前。戰斗中,在代理排長受重傷的情況下,史光柱奉命指揮二排向57號高地繼續沖擊。沖擊中,他又臨時指揮三排剩餘同志一起戰斗。當敵火力壓制他們時,史光柱果斷指揮大家散開隊形隱蔽,自己低姿爬到一棵橫倒的大樹旁,用一發火箭彈將敵機槍打啞。接著,指揮機槍壓制敵人另一個火力點,並命令八班火箭筒手用兩發火箭彈消滅了壓制他們的火力點。全排趁勢向前沖去。沖擊中,史光柱左小腿負傷,但他忍痛繼續帶隊前進。

佔領57號高地後,史光柱迅速調整了戰斗部署,帶領戰士們攻打50號高地。該高地由3個小山包組成,上面有敵一個連部。激戰中,一發炮彈在史光柱頭頂4米高的一根樹枝上爆炸,頓時,飛散的彈片打進了他的左臂左眼,強大的氣浪把他掀滾出兩三米遠,鋼盔也飛了出去,史光柱當即昏迷不醒。戰友們立即趕上來為他包紮。過了幾分鍾,戰友們把從昏迷中喊醒,大家焦急地告訴他,第一次攻擊受挫。他咬著牙站起來,立即組織第二次沖擊。

戰友們在史光柱的英勇精神鼓舞下,勇猛地向50號高地撲去。通過雷區後,是敵人設置的防步兵絕壁,高處約3米,低處有兩米。史光柱選了一個位置,組織戰士們攀了上去。一登上絕壁,史光柱就和副連長李金平立即組織火力猛烈壓制山頭上的敵人,四班、五班交替掩護前進,很快攻下第一道塹壕。史光柱率先跳下塹壕,帶著戰士們向第二道塹壕發展。在距第二道塹壕20來米的地方,敵人一排手榴彈砸來,致使史光柱第三次負傷:他的喉部和左膝各中一塊彈片。但史光柱全然不顧,命令機槍掩護,繼續向前沖擊。在離敵前沿塹壕兩三米時,李金平踩響了一顆壓發雷,小腿被炸斷,而在他身旁的史光柱也被炸成重傷。史光柱臉部被打進幾塊地雷碎片,左眼球也被地雷碎片剜出,掛在臉頰處,血肉和飛起的泥土堵住了他的嘴。他用右手把嘴上的泥土抹了一把,喘了口氣,又咬緊牙關,忍著劇痛把左眼球使勁往左眼眶裡一塞,恰好塞了進去。後來,他在繼續沖擊時摔進一個坑裡昏了過去。很快,連長帶著後續部隊沖上來,攻下了50號高地。

下戰場時,史光柱身負六處重傷,雙眼、臉部、喉部、右耳、左臂、左膝上有大大小小的幾十片彈片。醫生硬是神奇般地把史光柱從死神手中奪了回來,遺憾的是他從此雙目失明。隨救援隊一起來的聯合國的觀察員抓住這個時機給他拍了這張照片,事後觀察員說:「我只來了一天,但我已經知道這場戰爭的勝負了,我看到了一個標淮的中國軍人。」戰後,中央軍委授予史光柱「戰斗英雄」榮譽稱號。

第二種:駁《中國軍人最有骨氣的一張照片》

第一、根本就沒有什麼「硬骨頭排」的榮譽稱號,只有「硬骨頭六連」,在1985年6月,因在老山對越防禦作戰中戰績突出,中央軍事委員會又授予該連英雄硬六連稱號;
第二、當時根本就沒有聯合國觀察員到兩軍交火的戰地瞎拍照;
第三、這根本就是一張油畫(一個系列油畫中的一張,作為原型的戰士叫張大權,我曾經看過全系列的),藝術創意的油畫,而不是照片。
我們需要崇敬英雄,我們需要敬仰英雄的事跡,但是對於這樣不負責任的胡編亂造,我們是不是應該多一些理性的判斷而不是盲目相信跟從?

下面附上這張圖高清照片

D. 中國歷史上最有骨氣的名人

中國歷史上最有骨氣的名人

中國有很多有骨氣的名人,那麼現在我們來看看最有骨氣的名人有哪些呢?以下我為大家整理的中國歷史上最有骨氣的名人,歡迎閱讀本文!

伯夷、叔齊:不食周粟

伯夷、叔齊是商末孤竹君的兒子。墨胎氏。孤竹政治中心在今河北省盧龍縣西(包括今遷安市、灤縣等地)。孤竹君生前立三兒子叔齊為繼承人。孤竹君去世後,叔齊出走,欲讓位給兄長伯夷。

伯夷也不願作國君而逃避。後來二人在路上相遇,聞昕西伯侯姬昌(周文王)善養老幼,深得人民擁戴而入周投靠。文王仙逝,周武王繼位而擁兵伐紂,他們認為諸侯伐君以為不仁,極力勸諫。武王不聽,決意滅商。伯夷、叔齊對周武王的行為嗤之以鼻,誓死不作周的臣民,也不吃周的糧食,隱居在首陽山,采野果為生。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

中國古代有不少因維護人格,保持氣節而不食的故事。“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例。

陶淵明最後一次做官,是義熙元年(405年)。那一年,已過“不惑之年”(四十一歲)的陶淵明在朋友的勸說下,出任彭澤縣令。有一次,郡里派督郵來了解情況。有人告訴陶淵明說:那是上面派下來的人,應當穿戴整齊、恭恭敬敬地去迎接。

陶淵明聽後長長嘆了一口氣:“我不願為了小小縣令的五斗薪俸,就低聲下氣去向這些傢伙獻殷勤。”說完,就辭掉官職,回家去了。陶淵明當彭澤縣令,不過八十多天。他這次棄職而去,便永遠脫離了官場。

陶淵明因“不為五斗米折腰”,而獲得了心靈的自由,獲得了人格的尊嚴,寫出了流傳百世的詩文。在為後人留下寶貴文學財富的同時,也留下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他因“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高風亮節,成為中國後代有志之士的楷模。

蘇武:貝加爾湖牧羊十九載

在中國有一個流傳廣泛的故事,就是蘇武牧羊的故事。這個故事講述蘇武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下,不畏強權,仍然保持了崇高的民族氣節。

蘇武是公元前一世紀中國漢朝人。當時中原地區的漢朝和西北少數民族政權匈奴的關系時好時壞。公元前100年,匈奴政權新單於即位,漢朝皇帝為了表示友好,派遣蘇武率領一百多人,帶了許多財物,出使匈奴。

不料,就在蘇武完成了出使任務,准備返回自己的國家時,匈奴上層發生了內亂,蘇武一行受到牽連,被扣留下來,並被要求背叛漢朝,臣服單於。

單於發現無論軟的,還是硬的,勸說蘇武投降都沒有希望,但又敬重蘇武的氣節,不忍心殺蘇武,也不想讓他返回自己的國家,於是決定把蘇武流放到西伯利亞的.貝加爾湖一帶,讓他去牧羊。臨行前,單於召見蘇武說:“既然你不投降,那我就讓你去放羊,什麼時候公羊生了羊羔,我就讓你回到中原去。”

在貝加爾湖,蘇武牧羊達十九年之久。十幾年來,當初下命令囚禁他的匈奴單於已去世了,就是在蘇武的國家,老皇帝也死了,老皇帝的兒子繼任皇位。這時候,新單於執行與漢朝和好的政策,漢朝皇帝立即派使臣把蘇武接回自己的國家。

蘇武在漢朝京城受到熱烈歡迎,從政府官員到平民百姓,都向這位富有民族氣節的英雄表達敬意。兩千多年過去了,蘇武崇高的氣節成為中國倫理人格的榜樣,成為一種民族文化心理要素。

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李白(701--762),字太白,盛唐最傑出的詩人,也是我國文學史上繼屈原之後又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素有“詩仙”之稱。他經歷坎坷,思想復雜,既是一個天才的詩人,又兼有游俠、刺客、隱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氣質。儒家、道家和游俠三種思想,在他身上都有體現。

李白留給後世人九百多首詩篇。這些熠熠生輝的詩作,表現了他一生的心路歷程,是盛唐社會現實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藝術寫照。李白一生都懷有遠大的抱負,他毫不掩飾地表達對功名事業的嚮往。《梁甫吟》、《讀諸葛武侯傳書懷》、《書情贈蔡舍人雄》等詩篇中,對此都有繪聲繪色的展露。

在長安3年經歷的政治生活,對李白的創作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他的政治理想和黑暗的現實,發生了尖銳的矛盾,胸中淤積了難以言狀的痛苦和憤懣。憤怒出好詩,於是,便寫下了《行路難》、《古風》、《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等一系列仰懷古人,壯思欲飛;自悲身世,愁懷難遣的著名詩篇。

李白大半生過著流浪生活,游歷了全國許多名山大川,寫下了大量贊美祖國大好河山的優美詩篇,藉以表達出他那種酷愛自由、渴望解放的情懷。在這一類詩作中,奇險的山川與他那叛逆的不羈的性格得到了完美的契合。這種詩在李白的詩歌作品中佔有不小的數量,被世世代代所傳誦,其中《夢游天姥吟留別》是最傑出的代表作。

詩人以淋漓揮灑、心花怒放的詩筆,盡情地無拘無束地舒展開想像的翅膀,寫出了精神上的種種歷險和追求,讓苦悶的心靈在夢中得到了真正的解放。而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詩句,更把詩人的一身傲骨展露無遺,成為後人考察李白偉大人格的重要依據。

阮籍:傲然獨得,任性不羈

阮籍的父親阮瑀曾任曹魏丞相,為“建安七子”之一。阮籍本人以瀟灑和不拘禮節而出名。

太尉蔣濟聽說阮籍“俊而淑悅,為志高”,准備證辟阮籍做自己的椽屬。阮籍聽到消息,就寫了一封《奏記》,親自送到洛陽城外的都亭,請吏卒轉呈蔣濟。《奏記》中說自己才疏學淺,出生卑微,難堪重任,婉言表示謝絕。後勉強就任,但是不久即告病辭歸。

曹爽召他為參軍,但他報病不出。後來曹爽被殺,司馬懿召他為從事中郎,司馬懿死後司馬師繼續用他為從事中郎。阮籍本來在政治上傾向於曹魏皇室,對司馬氏集團心懷不滿,但同時又感到世事已不可為,於是他採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態度,或者閉門讀書,或者登山臨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緘口不言。

鍾會是司馬氏的心腹,曾多次探問阮籍對時事的看法,阮籍都用酣醉的辦法獲免。司馬昭本人也曾數次同他談話,試探他的政見,他總是以發言玄遠、口不臧否人物來應付過去,使司馬昭不得不說“阮嗣宗至慎”。司馬昭還想與阮籍聯姻,籍竟大醉60天,使事情無法進行。

景元四年(263)十月,司馬昭被晉封位晉公,位相國,加九錫,這是司馬昭正式實施其篡權的重要一步。按照例行公事,由曹魏傀儡皇帝曹奐下詔加封晉爵,司馬氏謙讓一番,然後再由公卿大臣"勸進",當時阮籍擔任步兵校尉之職,也被受命執筆,但阮籍依舊喝酒,等到使者來催稿時,阮籍只好帶酒擬稿塞責。

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在國家民族危亡緊急時刻,文天祥無時無刻不把國家民族利益看作最高的利益,對投降派和姦佞之徒從不留情。1259年,元軍渡江圍鄂州,皇帝寵幸的內侍董宋臣慫勇宋帝遷都,文天祥勇敢地上疏,乞斬董宋臣。

1275年,朝廷追封投降元軍大將呂文德為和義郡王,又提拔他的侄子呂師孟為後部尚書,投降氣氛一時彌漫京城,文天祥又上書乞斬呂師孟,以穩軍心。文天祥被俘後,留夢炎一班降賊都曾硬著頭皮來勸降,文一律唾罵之,就連先已投敵的宋恭帝前來勸降時,也被置之不理。文天祥明確提出“社稷為重,君為輕”。他並不對帝王愚忠,而只無條件地忠於國家和民族。

E. 歷史上中國人有骨氣的例子

1、劉胡蘭

1946年12月的一天,劉胡蘭配合武工隊員將反動村長石佩懷處死。閻錫山匪軍決定實施報復行動,大舉進襲文水一帶。為保存實力,中共八地委決定平川地區大部份幹部轉移上山。她以自己年紀小、熟悉環境為由,主動要求留下來,黨組織同意了她的請求。

十二團三營連長王本固負傷,她將王本固隱蔽在一戶軍屬家,用自己平時節省的錢給他買葯治傷,並精心護理直至痊癒返隊。12月,敵人頻繁出擊雲周西村,並捕走地下工作人員石三槐等,形勢日險。家人勸其撤退但她仍堅持等上級通知。

1947年1月11日夜,上級通知她轉移。次日拂曉,國民黨卻突然包圍了雲周西村,把先期被捕的石三槐押解回村,強令全村群眾到觀音廟集中。劉胡蘭因叛徒告密而被捕。

國民黨當場又抓捕了石世輝、陳樹榮、劉樹山、張年成等,並脅迫她出場坦白。審訊中,國民黨千方百計,軟硬兼施,想誘使其供出同黨,並相許給她土地。劉胡蘭百般不從,從容就義。

2、夏明翰

1928年初,中共黨員夏明翰被黨調到湖北工作,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由於叛徒的出賣,同年3月18日不幸在武漢被捕。3月20日清晨,他被敵人押送到漢口余記里刑場。

當敵執行官問夏明翰還有什麼話要說時,他大聲說:「有,給我拿紙筆來!」28歲的夏明翰在寫下了「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的憤然詩句後慷慨赴死。

他的遺言為千萬人記憶,然而很少有人記得,在他赴死的一年前,1927年的春天,夏明翰在聽聞蔣介石發動反革命政變的消息後,悲憤地寫過:「越殺膽越大,殺絕也不怕。不斬蔣賊頭,何以謝天下!」一年以後,這個風華正茂的年輕人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將「骨氣」兩個字深深地烙入中華的脊樑。

3、狼牙山五壯士

抗日戰爭時期,在河北省易縣狼牙山戰斗中英勇抗擊日偽軍的八路軍5位英雄。他們是八路軍晉察冀軍區第1軍分區第1團第7連第6班班長、共產黨員馬寶玉,副班長、共產黨員葛振林,戰士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

1941年8月,侵華日本軍隊華北方面軍調集7萬餘人的兵力,對晉察冀邊區所屬的北嶽、平西(今北京西部)根據地進行毀滅性大掃盪。9月25日,日偽軍約3 500餘人圍攻易縣城西南的狼牙山地區,企圖殲滅該地區的八路軍和地方黨政機關。

第7連奉命掩護黨政機關、部隊和群眾轉移。完成任務撤離時,留下第6班馬寶玉等5名戰士擔負後衛阻擊,掩護全連轉移。第6班5名戰士堅定沉著,利用有利地形,奮勇還擊,打退日偽軍多次進攻,斃傷90餘人。

次日,為了不讓日偽軍發現連隊轉移方向,他們邊打邊撤,將日偽軍引向狼牙山棋盤陀峰頂絕路。日偽軍誤認咬住了八路軍主力,遂發起猛攻。5位戰士臨危不懼,英勇阻擊,子彈打光後,用石塊還擊,一直堅持戰斗到日落。

面對步步逼近的日偽軍,他們寧死不屈,毀掉槍支,義無反顧,縱身跳下數十丈深的懸崖。馬寶玉、胡德林、胡福才壯烈殉國;葛振林、宋學義被山腰樹枝掛住,倖免於難。

4、趙一曼寧死不屈

1935年11月,在與日軍作戰中,趙一曼為掩護部隊腿部負傷後在昏迷中被俘。日軍為了從趙一曼口中獲取到有價值的情報,找了一名軍醫對其腿傷進行了簡單治療後,連夜對其進行了審訊。

在獄中,日本人動用酷刑,她沒有吐露任何信息。趙一曼忍著傷痛怒斥日軍侵略中國以來的各種的罪行。日軍見趙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馬鞭狠戳其腿部傷口。

身負重傷的趙一曼表現出了一個中國人保衛民族的決心,痛的幾次昏了過去,仍堅貞不屈說:「我的目的,我的主義,我的信念,就是反滿抗日。」沒說出一字有關抗聯的情況。

5、八女投江

1938年夏天,日本關東軍糾集偽蒙、偽滿軍在松花江下游展開了「三江大討伐」,東北抗聯第4、5軍為擺脫困境決定向西轉移,遭到日軍多次圍追堵截,犧牲了很多抗聯戰士。10月,東北抗日聯軍第5軍第1師的一支百餘人的隊伍被烏斯渾河擋住了去路,隊伍中有第5軍婦女團的八名女戰士。

她們是:冷雲(原名鄭志民)、胡秀芝、楊貴珍、郭桂琴、黃桂清、李鳳善、王惠民、安順福。抗聯戰士們發現了日軍,急忙向外沖。冷雲(鄭志民)比較冷靜,命令七名女戰士卧倒,敵人沒有發現她們,向大部隊逼近。

此時情況十分危急,在此生死關頭冷雲果斷地組織女戰士殿後,從背後襲擊敵人,吸引日軍火力,掩護大部隊突圍。敵人一下子慌了神,以為中了埋伏,慌忙抽出一部分兵力向她們還擊,大部隊乘機突出了日軍的包圍圈。

沖出去的同志最後聽到她們齊聲喊――「快往外沖啊!保住手中槍,抗戰到底!」日軍在得知她們只有八名女兵時,變的更加猖狂邊打邊叫:「乖乖投降吧!皇軍不會虧待婦女!」當大部隊發現還有八名女戰士沒有沖出日軍的包圍後,多次組織抗聯戰士回來營救,因日軍火力強大未能成功。

在背水作戰至彈盡的情況下,八名女戰士面對日偽軍逼降,誓死不屈。冷雲堅定地對大家說:「同志們,我們是共產黨員、抗聯戰士,寧死也不做俘虜!為祖國的解放而戰死,是我們最大的光榮!」她們投出了最後一顆手榴彈,趁敵人卧倒的機會,挽臂涉入了冰冷的烏斯渾河。

高唱著《國際歌》「……滿腔的熱血已經沸騰,要為真理而斗爭……」集體投江,壯烈殉國。犧牲時,她們中年齡最大的冷雲23歲,最小的王惠民才13歲。八名女戰士為中華民族的解放獻出了她們年輕的生命,寫下「八女投江」的壯麗篇章。

F. 中國抗戰史上有哪些有骨氣的人

抗戰時期有骨氣的人有:

1、楊靖宇:

楊靖宇1932年,受命黨中央委託到東北組織抗日聯軍,歷任抗日聯軍總指揮政委等職。率領東北軍民與日寇血戰於白山黑水之間,他在冰天雪地,彈盡糧絕的緊急情況下,最後孤身一人與大量日寇周旋戰斗幾晝夜後壯烈犧牲。楊靖宇將軍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之一。

2、向警予:

1928年3月20日,由於叛徒的出賣,向警予在法租界三德里被捕。國民黨對她實施了嚴刑逼供,但她始終大義凜然,嚴守黨的秘密,嚴守共產黨員的操守,表現了共產黨人的浩然正氣和崇高品格。國民黨新軍閥決定在5月1日這個全世界工人階級的節日里處決向警予。

向警予視死如歸,在走向刑場的路上,沿途向廣大群眾進行演講。國民黨對此極端恐懼,憲兵們毆打她,想使她不再說話,但她仍然堅持地講下去。劊子手向她嘴裡塞進石沙,又用皮帶縛住她的雙頰,血沫從她的嘴角流出。向警予被押赴余記里空坪刑場,終年33歲。

3、董毓華:

出生於湖北省蘄春縣獅子口董沖一個教師家庭。1925年由董必武介紹參加中國共產黨。1933年秋,董毓華從武漢到北平考入中國大學政治經濟系,成為該校黨組織主要領導人。

1935年11月成立北平學生聯合會,董毓華被推選為主席。參加組織領導震驚國內外的「一二九」學生愛國運動。1939年6月,正在前線指揮作戰的董毓華,終因長期疾病和奮戰勞累而病倒,終年32歲。

4、方叔洪:

1939年6月23日夜,69團夜襲太平官莊未能奏效,24日又激戰終日。6月25日晨,方叔洪獲悉太平官莊被我軍包圍之敵有突圍跡象,認為殲敵時機已到,即嚴令69團務必完成殲敵任務,並親自到達老窪子督戰。

六時許,太平官莊之敵向俊家場方向潰退。此時,彭家場附近以及馮家場、公家場、閆家場等地均布滿前來救應的日軍,並集中火力向方叔洪部進行射擊,包圍了直屬部隊。

我軍將士與數倍於我的日寇展開血戰,激戰了三小時余,我官兵傷亡過半,方叔洪本人頭部、腰部中彈多處。敵人包圍圈逐漸縮小,日軍向他步步逼進,突圍已經絕望,為了不落入敵人魔掌,方叔洪用自佩的六輪手槍,向已負重傷的頭部補射一槍,壯烈殉國,時年僅31歲。

5、趙渭濱:

1937年3月17日下午,敵軍已佔領滕縣南面城牆和東關,王銘章親臨城中心的十字街口指揮督戰。至5時許,西、南兩面城牆我軍死傷殆盡,陷於敵手,敵人從城牆上集中火力向城中心射擊。

王銘章率部突圍奪路不成乃從城西北角登上城牆繼續指揮作戰,這時敵軍已佔領西門城樓,繼續向前迫進,在此萬分危急的情況下,王銘章和趙渭濱及其他隨從人員乃利用城牆上的電線縫城出去,准備到火車站去指揮布置在那裡的一二四師三七二旅繼續與敵人搏鬥。

不料剛走到西關外電燈廠附近,即被西門城樓之敵軍發現,一陣機槍掃射,王銘章腹部中彈,傷勢危殆,趙渭濱中彈倒入城壤,當即犧牲

G. 中國最帥男生排行榜

每個人心中的帥不一樣,每年的排行在不同的網站評選也不同,給你幾個這幾年的評選結果吧。
共進網
1.胡歌
2.王力宏
3.賀軍翔
4.周傑倫
5.吳尊
6.付辛博
7.古天樂
8.鄭元暢
9.霍建華
10.張瀚
2010年度中國最帥的男人排行榜:
第一名:王力宏
第二名:吳彥祖
第三名:劉德華
第四名:張學友
第五名:陳冠希
第六名:陳小春
第七名:杜淳
第八名:羅志祥
第九名:李連傑
第十名:金城武
台灣,內地的全國各地網友評出中國十大最帥男明星,經過各地網友在網上投票評出中國十位最帥的男明星,以下是投票選出的結果 (貌似是09年的)
1;謝霆鋒 2;吳尊 3;林志穎 4;韓庚 5;炎亞綸 6;王力宏 7;井柏然 8;唐禹哲 9;黃曉明 10;羅志祥
07年的
1.永遠的天王-劉德華
2.純情帥哥—林志穎
3.無敵小情人-謝霆鋒
4.型男帥哥-金城武
5.魅力帥哥-王力宏
6.黑色帥哥-古天樂
7.F4帥哥-言承旭
8.F4帥哥-周渝民
9.陽光帥哥-潘瑋柏
10.電眼帥哥-梁朝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