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問藏族、普米族、傣族分別有哪些節日
藏族
成佛日:四月一至四日
跳神法會:藏歷除夕,習俗:跳神節目
賽馬會:五月初五,習俗:搭帳篷,野炊、宴客、賽馬
成道日:十月二十五日
端陽節:五月初五,習俗:賽馬、跳鍋庄舞、弦子舞、野餐
雪頓節:藏歷六月底七月初,習俗:曬大佛、跳藏戲、過林卡
傣族
潑水節,習俗:歌舞、賽龍舟、潑水、放升高
採花節,習俗:採花獻佛
送龍節:公歷一月,習俗:送祭品給龍神
普米族
轉山會:五月五日,習俗:轉山、歌舞、鳴槍
Ⅱ 藏族的節日習俗是什麼
藏族節日的形成,可以追溯到遙遠歷史時期,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藏族的思想意念和審美意蘊造成了自己獨特而琳琅滿目的節日文化體系。由於佛教對藏族的深刻影響,因而導致藏族節日文化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
1、藏歷元月,是節日最多也最隆重的月份,在這個月里,幾乎天天都在過節。藏族節日是藏族文化最主要的表現。藏傳佛教在中國西藏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成為藏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西藏的節日由於受其深刻影響,而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有的已演化成純粹的宗教節日。
2、雪頓節,是西藏藏族人民的重要節日之一,每年藏慶七月一日舉行,為期四、五天。雪頓是藏語譯者,意思是「酸奶宴」,於是雪頓節便被解釋為喝酸奶的節日。按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的規定,每年藏歷六月十五至七月三十日為禁期,大小寺廟的喇嘛不許外出,以免踩死小蟲,待七月三十日解禁之後方可下山。喇嘛下山時,農牧民拿出酸奶敬獻,形成雪頓節。
3、大佛瞻仰節,是西藏的日喀則僧俗民眾每年藏歷五月間在扎什倫布寺舉行大佛瞻仰節。扎什倫布(藏語音譯「吉祥須彌山」)寺,喇嘛教格魯派(黃教)第四大寺。在西藏日喀則尼色日山下,為歷世班禪的駐錫地。
4、祈禱節是藏族地區最為隆重的既是大型宗教活動,也是民間性的節日活動,藏語叫「莫郎切波」。在州內藏區,有兩類這種盛會,一是格魯派的祈禱節;一是藏族原有的宗教,本波教的祈禱節,這兩個祈禱節相同,每年舉行兩次,一次是在農歷六月十五,一次是農歷正月初一至初三。正月的祈禱節比夏季的祈禱節要隆重。州內還有本波教的寺廟和信徒,他們至今還保留著濃厚的原始宗教的習俗。前來參加盛會的人們,在正月十三或十四要去轉一圈尕米寺後的聖山--小西天。正月十五一早,寺里僧侶喇嘛,披上新袈裟,由寺內樂隊吹響的大、小銅號,隨後全寺和尚齊聚經堂誦經,並由活佛安排這一天各人的責任。近12時,和尚們向前來朝覲的各地香客和觀眾,表演「跳神」節目(也稱訪仙舞),跳神的內容既有歌頌歷史上藏漢團結的故事,也有根據本波教經典故事而編跳的舞等。
(2)藏族男人野炊圖片擴展閱讀
藏族最早起源於雅魯藏布江流域中部地區的一個農業部落。據考古發現,早在4000多年前,藏族的祖先就在雅魯藏布江流域生息繁衍了。據漢文史籍記載,藏族屬於兩漢時西羌人的一支。藏族的先民們像許多經歷石器時代的先民一樣,他們先經過群居採集、狩獵生活階段,逐步學會了飼養和農耕。雅魯藏布江南岸雅隆地區的藏族先民後來又分成六部,即六氂牛部諸部落。公元6世紀,雅隆部落首領做了部落聯盟的領袖,號稱王(藏語音「贊普」)。
Ⅲ 野炊是需要准備什麼
事項一:鞋服選擇
戶外穿著講究的是防水、防風、保暖、透氣,而且衣服的耐磨性能也要求比較高。沖鋒衣、速干褲是最合適的行頭了。穿衣建議:輕薄風衣+T恤+速干褲,鞋子要選擇輕便舒適的戶外鞋或休閑鞋。
事項二:裝備選擇
首先看一下這個野餐裝備清單:帳篷、遮陽傘、野餐墊、冰包、野餐籃、野餐夾、套鍋、爐具、儲物櫃、燒烤桌、餐台、折疊傢具、桌椅等。
選購裝備之前,先看一下人數,三人左右的野餐,堅持輕便舒適原則選擇裝備。方便攜帶的三人印花野餐夾;使用方便,易存放的印花野餐籃;精緻小巧的烤爐等。
確定好人數之後,再依據野餐地點選擇裝備,近郊公園內野餐,一定要帶上野餐墊,選購戶外野餐墊時,要注意墊子的防潮性能,以及折疊後是否方便易攜帶的特點。如果自駕去城市周邊的風景區,或是人口較少的草原、山林里野餐,可攜帶的裝備堅持以舒適齊全為原則。野餐包、帳篷、桌椅、野餐墊、燒烤爐等最好都帶上,時間充足的話,還可以帶上如休閑躺椅、鐵管折疊吊床之類戶外休閑裝備。
事項三:選址
野餐選址堅持的原則:既然是野餐,首先關鍵是得「野」,一定要選在風景秀麗之所,或小溪邊、或山腳下,一定要是平坦、干凈、空曠、避風的地方,還要盡可能保證有充足的水源,選擇樹陰時要避開鳥巢、 蜂窩等。
在交通設備有限的情況下,野餐的地點可以選擇在近郊的公園里。在地勢開闊、植物密集的地方,選一處平坦、干凈的草坪,從容地享受悠閑時光。
對於自駕族來說,野餐地點的選擇格外豐富,可以到城市周邊甚至更遠的風景旅遊區。不但可以享受到大自然的氣息,還可以烹制更多你想要的美味食。就水源來講,河灘、草甸都是野餐的好地方,河灘除了野餐,還可以放風箏、小孩可以玩沙等。不過,小車最好不要貿然前往海灘,以免陷車。
事項四:食物
野餐前要充分了解每個人的飯量和口味。特別注意:因為野餐用餐的時間比較長,食物的需求量要比一般情況下稍多一些。盡量選擇易保鮮的食物,如洋蔥、蘆筍、芹菜等,製作沙拉時,無論你的蔬菜選擇的是哪些,都盡量把調味汁 帶到現場再放入菜種,這樣可以大大提升菜餚的賣相。先半加工食物,如肉類提前腌制,蔬菜、水果提前清洗切好,喜歡喝湯,也要提前熬制好,在野餐地點直接加熱,這樣既衛生又節省時間,餘下的時光可以盡情享受大自然。
攜帶的食物最好是容易切割和准備的,如沙拉、火腿、薰魚等,都是既便於攜帶又美味的野餐食品。另外,出外用餐新鮮的水果和充足而清潔的飲用水是必不可少的。
事項五:炊具或餐具
炊具:
最好是帶一些實用的炊具,一個大煮鍋、炒鍋,這樣會比攜帶全套餐具更方便。不過如果是自己開車前去的話,還可以把家中所有鍋碗瓢盆悉數裝入紙箱子里帶走。因為家用菜刀當然比便攜的多功能小刀要痛快多了,而多功能的小刀則適合當作開罐器使用。
點火烹調食物時,最理想的方式是將炊具架高,然後在底下加熱。在使用火爐的情況下,我們選擇炊具時,最好帶那些有柄的鍋,當然如果背包的空間有限,可以選擇鍋把可以拆卸的鍋。另外,拿取鍋的時候應該找一塊布來墊手隔熱。
雖然烹調食物的炊具種類很多,但是並不需要帶上全套炊具,應該依照自己食物的多寡來准備。如果是短時間而且一個人的話,炊具越簡便越好,最好能帶多用途的炊具。
此外,多用途的鐵絲、小型的烤網或錫箔等,都要准備。有了這些炊具,我們就可以就近採集野菜,或抓河裡的魚來烹煮做菜了。
餐具:
選擇餐具時,便攜是我們要考慮的首要問題,同時材料的質地也要考慮到。比如陶瓷、玻璃製品都不太適合外出時帶,所以選用塑料製品或鋁製品是最合適的。
注意:野餐過程中不要隨意丟棄食物殘渣和垃圾,要自備垃圾袋,不留下一片垃圾。喜歡野外用餐,更要愛護大自然。
Ⅳ 藏族,白族,傈僳族,彝族,苗族,回族,壯族它們的傳統節日是什麼什麼時間用什麼方式慶祝
彝族
火把節: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五日,習俗:點火把、摔跤、鬥牛、歌舞
插花/打歌節:二月初八,習俗:採集杜鵑花插於各處
密枝節:二月初八,習俗:祭龍樹、野餐
祭龍節:二月初八,習俗:跳蘆笙舞
賽衣節:三月二十八日習俗:賽衣
三月會:三月二十八,習俗:趕集、跳舞、青年男女盛裝跳「左腳舞」
刀桿節:二月八日,習俗:上刀山、跳嘎
白族
三月街:三月十四至十六日,習俗:物資交流、賽馬、賽龍舟、歌舞
繞三靈:四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習俗:繞山、祭祖、跳霸王鞭、八角鼓舞
火把節:六月二十五日,習俗:驅邪求吉、祈求豐收
本主節:日期不一,習俗:供奉「本主」、誦經唱文,焚香磕頭、歌舞、游樂、競技等
石寶山歌會:七月末八月初三天,習俗:彈唱白族情歌
苗族
花山節:一月三日,習俗:對歌、跳蘆笙舞、爬花桿
僳僳族
賽歌會:臘月或正月上旬,習俗:賽歌、沐浴
澡堂會:節春,習俗:沐浴、交友
藏族
成佛日:四月一至四日
跳神法會:藏歷除夕,習俗:跳神節目
賽馬會:五月初五,習俗:搭帳篷,野炊、宴客、賽馬
成道日:十月二十五日
端陽節:五月初五,習俗:賽馬、跳鍋庄舞、弦子舞、野餐
雪頓節:藏歷六月底七月初,習俗:曬大佛、跳藏戲、過林卡
藏歷新年:藏歷新年是藏族最隆重、熱鬧的民族節日,時間從藏歷元月一日開始,一般持續15天。新年這天,天剛亮,穿著節日服裝的青年男女都要互相拜年,見面要恭祝吉祥如意。盛裝的藏族人會到附近的寺廟朝佛,或成群結隊地上街唱歌跳舞,但不能到親友家去做客。
壯族
隴端節:三月,習俗:物資交流、青年男女對歌、社交
Ⅳ 藏族,蒙古族,維吾爾具有代表性的節日(包括節日名,時間和活動內容)
彝族
火把節 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五日 石林、楚雄、大理 點火把、摔跤、鬥牛、歌舞
插花/打歌節 二月初八 大姚、雙江 採集杜鵑花插於各處、青年男女盛裝跳「左腳舞」
密枝節 二月初八 石林 祭龍樹、野餐
祭龍節 二月初八 景谷 跳蘆笙舞
賽衣節 三月二十八日 大姚 賽衣
三月會 三月二十八 牟定 趕集、跳舞
虎節 正月初八至正月十五 雙柏縣小麥地沖 跳舞
白族
三月街 三月十四至十六日 大理 物資交流、賽馬、賽龍舟、歌舞
繞三靈 四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 大理 繞山、祭祖、跳霸王鞭、八角鼓舞
火把節 六月二十五日 大理村寨 驅邪求吉、祈求豐收
本主節 日期不一 大理 供奉「本主」、誦經唱文,焚香磕
頭、歌舞、游樂、競技等
石寶山歌會 七月末八月初三天 劍川 彈唱白族情歌
苗族
花山節 一月三日 屏邊、永善 對歌、跳蘆笙舞、爬花桿
納西族
米拉會/棒棒會 五月十五日 麗江 賽馬、農具交易會
祭天 節期不定 麗江 祈年求豐,消災除邪
騾馬大會 三月七月 牲畜交易
三朵節 二月初八 麗江 賽馬、跳「阿哩哩」、野餐
七月會 七月中旬 麗江 大牲畜交易、對歌
摩梭人
朝山節 七月二十五日 瀘沽湖 祭拜女神、歌舞、射箭、結交阿夏
景頗族
目腦縱歌 一月十五日 潞西、隴川 跳文崩舞
藏族
成佛日 四月一至四日
跳神法會 藏歷除夕 迪慶 跳神節目
賽馬會 五月初五 中甸草場 搭帳篷,野炊、宴客、賽馬
成道日 十月二十五日
端陽節 五月初五 迪慶 賽馬、跳鍋庄舞、弦子舞、野餐
布依族
牛王節 四月八日
羅平、富源 吃牛王粑、給牛散食、歌舞
傣族 潑水節 版納、德宏 歌舞、賽龍舟、潑水、放升高
採花節 景谷 採花獻佛
送龍節 公歷一月 西雙版納大勐龍 送祭品給龍神
哈尼族
扎哩作 一月一日 墨江 祭祖、對歌、盪鞦韆、宴請
阿瑪突 二月屬龍日 金平 祭山、祭祖、祭社林等
新米節 八月第一二個龍日 紅河 嘗新、祭天、祭親奠
苦扎扎 六月 紅河 對歌、跳舞、祭天神
十月年 十月 思茅、紅河 祭祖、通街宴
姑娘節 二月二日 紅河 野餐、唱歌跳舞
祭母節 三月第一個屬牛日 思茅 祭母、唱思母歌
壯族
隴端節 三月 富寧 物資交流、青年男女對歌、社交
僳僳族
刀桿節 二月八日 怒江、保山 上刀山、跳嘎
賽歌會 臘月或正月上旬 怒江 賽歌、沐浴
澡堂會 春節 迪慶 沐浴、交友
回族
開齋節 回歷十月一 昆明等地 禮拜、贈「油香」等
古爾邦節 回十二月 昆明等地 團拜、宰牛羊等
拉祜族
葫蘆節 十月 瀾滄 跳蘆笙舞、物資交流、
擴拾節 正月初一 瀾滄、孟連 接新水、跳蘆笙舞、狩獵
祭太陽神 立夏日 瀾滄縣 敬獻神靈、祈禱年豐
佤族
拉木鼓節 臘月 西盟、滄源 拉木鼓、剽牛、跳舞
瑤族
盤王節 五月二十九日 文山、紅河 祭祖、歌舞
普米族
轉山會 五月五日 寧蒗 轉山、歌舞、鳴槍
阿昌族
會街 九月十五日 怒江、德宏 耍青龍、白象、跳象腳鼓舞
基諾族
祭大 三月 版納 跳鼓舞、竹桿舞、打陀螺
水族
端節 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 富源 銅鼓舞、對歌尋偶
獨龍族
卡雀哇 臘月 貢山 剽牛、祭天、跳鍋庄、互邀作客
愛伲族
耶苦扎 六月 版納 打鞦韆、跳舞、聚餐
怒族
鮮花節 三月十五日 怒江峽谷 採集鮮花、祭祀仙女
怒族年 臘月二十九日 怒江峽谷 射箭、打石頭靶、歌卜(猜唱)、盪鞦韆、舞蹈等
Ⅵ 少數民族著名節日
1、蒙古族:馬奶節
馬奶節是蒙古族的傳統節日,主要以喝馬奶酒為主。流行於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和鄂爾多斯的部分牧區。通常在農歷八月下旬舉行,日期不固定,為期一天。
為歡慶豐收,彼此祝福,除准備足夠的馬奶酒外,還以「手扒肉」款待賓客,並舉行賽馬活動、請民間歌手演唱祝詞、向老懞醫獻禮等。據傳,那達慕盛會即源於此。
(6)藏族男人野炊圖片擴展閱讀:
少數民族節日,是指中國少數民族因歷史、人文等因素,流傳下來的一些節日。有些少數民族的節日也是因為一些傳說繼而流傳千古。
少數民族節日 網路
Ⅶ 元通古鎮適合露營野炊嗎
元通古鎮適合露營野餐的地方。
1.雞冠山天然公園
位於成都平原西部邊緣,四川省崇州市西北隅,東與崇州市苟家鄉岩峰村老棚子接壤,南與大邑縣毗鄰,西連海拔5364米的苗基嶺雪山,北與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接壤,背靠終年積雪不化的「四姑娘」山,是成都市唯一的大熊貓自然保護區--鞍子河大熊貓自然保護區。森林覆蓋率95%,以其獨特的「山峰、森林、瀑布、雪山、溫泉、雲海、大熊貓」等自然秀美景觀風光和人文文化著稱。
其景隨山勢而賦形,隨時節而變化多彩,極富觀賞和科學考察價值。公園內水景奇美,山高水清,飛瀑流泉,形成十分豐富多姿的瀑布景觀,每年5-6月,草甸上上千畝杜鵑競相開放,形成一片花的海洋,為此峰增添了無窮魅力。更為珍貴的是雞冠山東北隅,海拔3000-3300米處,有一塊在川西地區絕無僅有的東西長2.5公里,南北寬0.8公里的V形高山草甸帶,平均坡度8.33°,形成了一個天然高山滑雪、滑草場。
Ⅷ 什麼是野炊
外野炊具在野外活動中佔有重要的位置,戶外野炊具有輕便型、袖珍型、多用途型等,種類繁多。野炊具要根據參加活動人員的數量及野炊的條件選擇必須的炊具。一般家用廚具會造成運輸上的負擔,還可能出現野炊時白凈的鍋被熏得漆黑,鍋把兒被燒溶等等,使用時也不方便。
國外目前滸的是旅行用套鍋、套碗,一般是三個不同尺寸的鍋,一個平剪鍋、一個燒水壺,塑料飯匙、洗鍋布、折疊湯勺套裝在一起,材質大多是鋁合金制,質輕、攜帶方便。套鍋種類及尺寸很多,可按需要選擇。
目前國內很少生產這類套裝器具,且這類套鍋相對價格也高。
一般外出選用藏族人常用的鋁制平底鍋為最佳。它可以用來燒水、煮飯、炒炸菜。
藏式平鍋底部是平的、鍋蓋也是平的。接觸火的面積大,不論是吊掛還是放在石塊搭的灶上用,均平穩方便,這種鍋沒有鍋把,有一圈較寬的鍋沿。既便於用手端,使用時又不必擔心燒壞鍋把。且不同尺寸的鍋還可套裝在一起,便於攜帶。
野炊器具除了鍋之外,其它器具也應本著實用方便的原則准備。強砧板可選用刀和砧板一體式的:選一塊長約2公分寬約15公分,厚約2公分的木板、一把木把厚約2公分的尖刀,將木板一側按刀的寬度鋸掉,將刀插入縫中即可,為保持清潔可做一布套或塑料套裝好。
其它用具如碗、盤、杯等需選用不易被高溫溶化且不易破碎的質地。如高溫塑料製品,鋁或不銹鋼製品,也可選用一次性的紙杯碗盤。
Ⅸ 藏族的很多人都喜歡去野外泡溫泉,這是怎麼回事
很多人以為藏族人不洗澡,並且說他們一生只洗三次澡,其實去過西藏的人或者對西藏熟悉的人都知道這是個錯誤的說法。西藏因為海拔很高,氣候乾燥,如果經常洗澡反而對身體不利。但是藏族人特別愛泡溫泉,這和他們那裡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有關。西藏人泡溫泉不僅是因為強身健體,更重要的是泡溫泉還可以治病。
西藏溫泉是自然形成,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可以活血通經脈。這也給那裡的居民帶來了健康。所以那裡的人們不經常洗澡,因為他們的清潔方式就是利用這天然的資源泡溫泉。
Ⅹ 藏族具有代表性的節日
傳統藏族節日
正月
大祈願法會
藏歷年——傳統節日,藏歷正月初一,節期三五天,藏語稱"洛賽"節。
祈願大法會(傳大召)——正月初三,紀念釋迦牟尼在祗園精舍城法會上用無比神奇的幻術和多種神變擊敗了卓切、那賴吉、傑瓦堅、尼吉普、諾堅、扎拉瓦堅等外道六師及其追隨者,大獲全勝,藏語稱"莫朗欽茂"。
擺花節——每年正月十五日舉行,青海,甘肅兩地的藏民居聚地稱為"酥油花燈節"。
二月
送魔節——二月初七日,將化裝成魔鬼模樣的人趕至大夏河對岸,七天內不準返回。
亮寶會——二月初八日,曬大佛像,展示各種寶物。
"充曲"——二月下旬,也稱小祈願法會或傳小召,展示唐嘎佛像和三大寺的珍貴寶物。
三月
世輪金剛節——三月十五日,紀念藏歷第一個饒迥的第一天(火兔年——公元1027年)。
四月
薩葛達瓦節——藏歷四月十五日在龍王潭畔舉行,是紀念釋迦牟尼誕生,成佛,圓寂和文成公主進藏的日子。拉卜愣地區僧俗男女不吃,不喝,不說話一天兩夜。
浴佛節——四月八日舉行,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地區的轉山會,祭神祈福拜佛。
五月
"桑吉曼拉"節——五月初五日,傳說這一天葯聖要撒下聖水靈葯,上山采葯游山。
逛林卡(又稱"贊朗結桑")——五月初一至五月二十日,傳說為世界神靈降臨之日,十五日這天達到高潮,設帳野餐,盡情歌舞,觀賞自然風光。
"智達得欽"節——五月初十日,蓮花大師的降生日,山南協扎和洛扎卡曲等地舉行慶祝活動,每年舉行一小慶,十二年為一大慶。
雪頓節——馬上射箭
雪頓節——氂牛大賽
六月
"丹伊得欽"(又稱朝山節)——六月四日,是釋迦牟尼口授"四大真經"之日,朝佛,誦經,點燈。
七月
雪頓節——-每年藏歷七月一日舉行,節期四五天,雪頓意為"酸奶宴",又叫喝酸奶子的節日,後來演變成以演藏戲為主,所以又稱"藏戲節"。
沐浴節——藏語叫"嘎瑪日吉"(洗澡),在藏歷七月六日到十二日舉行。
八月
望果節——西藏人民渴望豐收的傳統節日,在秋收前擇吉日舉行,歷時一到三天,節日一過,便開始秋收。
九月
降神節——九月二十二日舉行,人們朝佛,行善,誦經。
十月
西藏的「沐浴節」
仙女節——藏語稱"擺拉旦珍",十月十五日舉行,有多種宗教活動。
燃燈節——藏語稱"葛登阿曲",十月二十五日舉行,這天是宗喀巴圓寂日,晚上各地俗家和寺院都在屋頂上點燈,寺院內舉行宗教儀式。
十二月
驅鬼節——藏語稱之為"古突",藏歷十二月二十九日舉行,這一天各地寺廟舉行盛大的跳神活動,家家戶戶打掃衛生,驅鬼銷災,迎接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