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高清圖片 » 怡紅院清純唯美偷窺自拍圖片區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怡紅院清純唯美偷窺自拍圖片區

發布時間: 2022-06-25 14:44:11

1. 求以「怡紅院」開頭的網名、有木有。最好長點的。在此謝過。.。。。。。

你好!
怡紅院里出來的清純
…原創,真心不容易,望採納
記得給問豆啊!

2. 紅樓夢讀後感

《紅樓夢》讀後感

第一篇

縱觀歷史朝代,前塵滾滾、後世硝煙,我們歷代經歷生存都逃脫不了情感的洪潮。
然後紅樓,則成了歷史中的一葉典型的情感扁舟。
它成為了古代情感的終始遞接到現代情感的開端,成為了情感史的遞接橋梁。
現在有多少人都在研究紅樓,但是仍然參悟不透其中的高深與妙絕。

它讓我們看到了古人對情感的激烈執著、凄怨哀美,在強有力的精神推動下展現了他們對愛情
在精神力上的質感。我們看到的是鏡中花、水中月,月朦朧、鳥朦朧的神秘情感境界。
他們那種精神上、肉體上的迷離情感,都含蘊著自己的愚蠢,封建思想的禁錮使得他們
都成為了愛情的奴隸、歷史情感中的悲劇角色。人與人之間充滿了疏離和冷淡。
轉身走開,徒留下的卻是自己那蒼涼、慘痛,甚至是可悲、可憐的腳印。
他們在自己的世界和時空中表演著自己絢麗卻也不失味道的情感。
即使遺憾,卻擁有了自己精神上的灌溉;即使可悲,卻擁有了自己精神上的寄託;
即使可憐,卻擁有了他人後世的同情與憐嘆;即使成為歷史,卻也擁有了後世人無盡的膜拜與贊嘆。
轉眼現在我們的這個繁榮、快速進步的現代社會。我們以為我們很快樂,我們以為我們很幸福,我們以為我們
這樣,就什麼都比古代的一切還要完善。也許,我們滿足了物質的給予;也許我們滿足了現在都市的喧囂;也許
我們滿足了周遭環境的科學與現代,可是我們卻不知道,也許我們在精神方面卻是貧瘠的、荒涼的。
我們有充實的科學知識,我們有古人根本不可有的見識,但是也許我們沒有古人那種可以灰肥湮滅般的愛情真理。
也許是我們沒有勇氣去體驗那種大悲大喜的、跌宕起伏的情感。

也許愛情的悲劇存在於每個時代。痴也好,傻也好,所有一切的轟轟烈烈和遺憾惋惜都成為了歷史潮流中的一點飛灰。
檣櫓灰飛湮滅般的痴纏恩怨都在歷史的前進中被我們嘆頌。每個時代都有自己不同的際遇和悲劇,歌功頌德和情感悲劇
都是歷史中不可少的一個點綴體。〈紅樓夢〉在我看來是一部復雜、高深、抽象的文學巨作。書中的痴男怨女都在愛情
光芒的籠罩下演繹著自己人生的悲和喜。然而每個時代都有它自己的悲劇,只是情感悲劇的方式會過去,可是情感與悲劇卻
不會流失,他們有他們自己的生活空間,也有自己的情感悲劇與體驗。轉眼看看我們自己,也許我們也有自己的悲劇
歷史可以觀看,也許在發生,也許已經發生,只是我們都沒有完全的看到紅塵中情感悲劇的顆粒的漂移。

縱使黛玉和寶玉生存在了一起,但是也許他們過不了歷史考驗的每一天,在不同的歷史角度觀看也有著不同的結局。
註定在一起的情感也許是在給予機會給他償還,緣分就是這么微妙不可言,無論前生前世是誰欠了誰,今生今世是誰來報答誰,
情感的沖擊和銘刻都是人生中不可磨滅的烙印。
文中語言的精細、優美、哀怨,讓我們不但體驗了書中人物的凄涼與哀傷,也讓我們體驗到了文中描繪景色的華麗唯美
和書中字里行間的古典美。

第二篇

<<紅樓夢>>是一部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網路全書。小說以講述上層社會中的四大家族為中心圖畫,真實、生動地描寫了十八世紀上半葉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全部生活,是這段歷史生活的一面鏡子和縮影,是中國古老封建社會已經無可挽回地走向崩潰的真實寫照。把一個個的人物寫的活靈活現,有以神話故事中的女媧為開頭引出這一故事——石頭記。有以甄(真)隱士為線索開始即結束了整個的故事。
在遙遠的大洋彼岸又一個國度——英國。她誕生了一位偉大的、傑出的、有天賦的,劇作家他就是莎士比亞。他用他畢生的經歷發揚了本國的獨有的一種藝術形式——戲劇。那時一個民族,他那時代不滅的靈魂,以各種形式表現著自己、充實著自己。正如莎士比亞與戲劇的微妙關系一樣,曹雪芹及其《紅樓夢》,就是我們中華民族不朽靈魂的一部分。與其說他是非同步偉大的巨著,不如說它是中國通史。與其說那是寫貴族的生活,不如說是當時時局的真實寫照。從一點點的細節來講,那種語言的魅力體現出來,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塑造了許許多多的人物形象。從人物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一張一弛。一絲一毫無不張顯出人物的特點,可以說那種語言的敘述找不出一絲破綻。而從中又可以看出一個民族發展的問題,具體的症結,具體的民生國計,無不與此相關聯。這不只是一部文學作品,又是一部史書。
前面說都是前八十回,而後四十回我認為恰恰相反。從中有許多的破綻,例如賈寶玉在前八十回的一回中已經暗示到其是一悲劇人物,而到高鄂的筆下它又成了一個樂於學習又參加考試而考取舉人,從一個頑童到一個好學之人,這中間幾乎沒有什麼銜接,是很令人匪夷所思的。而且在最後又丟下已經懷孕的寶釵出家為僧。而且據說高鄂是因為一個上任的資助,取續寫紅樓的,我認為一個初衷就不那麼純潔的人,並且也沒有理解到曹雪芹的寫的《紅樓夢》。是無法寫好的。再說想像曹雪芹一樣的來刻畫人物是非常難的,不是容易達到的。我看到不如留下這四十回不寫,給人以遐想的空間,還是挺美好的。
警語: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蛛絲兒結滿雕梁,綠紗今又在蓬窗上。說甚麼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昨日黃干隴頭埋白骨,今宵紅綃帳底卧鴛鴦。金滿箱,銀滿箱,轉眼乞丐人皆謗;正嘆他人命不長,那知自己歸來喪?訓有方,保不定日後作強梁。擇膏粱,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扛;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它鄉是故鄉;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第三篇

中國有四大名著《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和《紅樓夢》,部部皆是精彩絕倫,而作為一個女孩子,前三部對我而言沒有多大興趣,它們涉及到了軍事、政治、神話,所以最吸引我的非《紅樓夢》莫屬了。

《紅樓夢》帶著憂傷、凄涼的氣氛,讓人常常想落淚,而裡面的詩詞之多又讓人不得不折服其下,怪不得有那麼多的人在研究《紅樓夢》呢。
故事講的是一個家族的興衰,一個家族的大小故事。主人公為賈寶玉,他應該說來是一個柔中稍稍帶剛的男子,他的柔有部分是因為環境所致,他們家上上下下幾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也全是女子,自然而然地就應了一句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們的家族是因為家中一女子進宮當了皇帝的寵妃而盛起,於是他們天天吟詩作樂,而其中又有兩女子非提不可,那便是薛寶釵和林黛玉。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賈寶玉偏偏就是喜歡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騙賈寶玉與薛寶釵成親,林黛玉聞訊氣死,而當賈寶玉揭開喜帕發現並非林黛玉,而林黛玉又身亡,悲痛欲絕,出家當了和尚。

這里的是是非非是「剪不斷,理還亂」,讓人看到古時婚姻的紕漏,它們往往全有父母處理,什麼「指腹為婚」,更為可笑的是,他們有時從未見過面便稀里糊塗地成親了。而且古時女子爭著要進宮,因為那樣可以使家族富貴,可皇帝有上千嬪妃,得寵一時,沒多久又要被淡忘了,她們又何苦進宮呢?皇帝姥兒們飲酒作樂,衣食無憂,而老百姓則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生活之苦讓人難以想像,也怪不得有了一次又一次的起義「造反」了,禍害之緣還是在於皇帝身上啊。這一出出的悲劇讓人心寒而又憤怒,讓人不由得痛恨起古時的苛捐雜稅,它們把老百姓一步一步往火坑邊上推,真讓人深惡痛疾。

《紅樓夢》一書讓我時而高興時而憂傷,時而憤怒時而感慨萬千,也讓我想了很多,或許吧,事事不能完美,而人也如此。

第四篇

我總認為紅樓夢的偉大之處在於它體現了一種敗落的趨勢,不管是家族的,愛情的,仕途的,都是走向沒落,這在喜聚不喜散,愛好大團圓結尾的中國古典小說中並不多見。

我不得不感謝續者高鄂,盡管他在很多方面跟不上曹雪芹的思想,但他至少讓黛玉死了,管她登仙還是辭世,至少她別了寶玉,很好很好。

不是說我天生殘忍喜歡看別人的悲劇,但是,不是有句話說嗎?塞翁失馬,焉之非福?對於黛玉這樣一個脆弱的封建少女來說,死,是她的解脫,是她所有悲劇的終結,是她的幸福。當她在地下安靜的沉眠時,看著寶玉仍在凡世尋找出路,不得不說,她還是幸福的。

或許兩個人都是浪漫的人,浪漫的人天生就不該相遇,因為生活不是浪漫,生活會將浪漫消磨得一干二凈,最終,紅玫瑰變成了牆上的蚊子血,白玫瑰成了胸口粘著的白米飯。所以,就讓浪漫在最美的時候畫上句號,在彼此的心中,留下幸福的回憶。

可是也許你會說,黛玉死的很悲慘,一點也不浪漫,關於這點,我是不贊成高鄂的續書的,也許曹雪芹的本意非此,也許黛玉確實應該淚盡證前緣,這樣不是更好嗎?她牽掛著寶玉,用她全部的熱情為這一知己痛哭,懷著深深的思念,這樣的死,何嘗不是高貴神聖的,然而高鄂沒有這樣寫,他最終讓黛玉很庸俗的指天憤恨,氣極而亡。這不象我們認識的那個高傲自賞的黛玉,反而象個情場失意的一般女子。

盡管如此,她最終是在賈府垮倒前離開這是非之地的,否則以她的脆弱,恐怕受不了那麼大的刺激。寶玉是個紈絝子弟,他不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他能給予黛玉的其實很少,談不上保護與安慰,他自己尚且是需要別人保護的弱者,所以在他身邊,黛玉是得不到幸福的。

所以能帶著回憶離開他,是一種幸福。寶玉自己能給予黛玉的只是幾句好話,他連痴情都談不上,看看寶釵的下場,不得不說黛玉是幸福的,當然有人說寶釵需要的只是寶二奶奶的寶座,她並不在乎寶玉,是這樣嗎?難道有一個天生喜歡孤獨的女子嗎,不管怎麼說,寂寞的獨守空房總是悲慘的。何況所謂寶二奶奶的寶座她是不是坐上了還是個問題。

如果賈府不倒台,至少寶釵還有容身之地,至少沒了丈夫還有富貴,但是不是這樣呢?最終賈府淪落到了白茫茫大地真干凈的地步,那寶二奶奶的頭銜之於寶釵還有何等意義呢?沒有幸福的生活,沒有丈夫的關愛,寂寞的獨自生,獨自死,難道不是更大的悲劇嗎?

我一直疑心寶玉並不是因為黛玉而離開賈府的,否則他不會娶寶釵。他最終的出世是因為他的世界發生了驚天動地的變化,他的象牙塔坍塌了,他終於明白他的斗爭,他的思想其實全部是依附著家庭,他的家倒了,他的一切也完了,什麼思想啊,斗爭啊,統統沒了,他不得不離家出走,也許是為了避禍。

可以試想一下,你能想像黛玉洗手下廚做羹湯的場景嗎?穿著破衣爛裙,甚至是要依靠襲人的救濟,然後她當然無法再刻薄人,說閑話,只能獨自垂淚,不關愛情,而是生活。當生活給寶黛的愛情畫上巨大的問號時,黛玉能一如既往的愛著寶玉嗎?我想不會,恐怕是要大水狂淹龍王廟的。然後寶玉最終受不了家庭的壓力,還是一走了之,這是很有可能的,他沒有照顧好寶釵,負擔不起生活,同樣對於黛玉,他也不過如此。

另一種可能,萬一賈府能重整旗鼓,蘭桂齊芳,黛玉和寶玉依舊過著他們幸福的日子,多少年以後,寶玉也許會突然發現黛玉皺紋滿面,然後會發現身邊的襲人竟如同當年的趙姨娘,然後愛情就在歲月中流逝,然後寶玉會回憶那個珠圓玉潤的寶姐姐。

其實愛情就是很短暫的,至少這橫刀截斷的愛情給了我們很多美好的幻想和期待,就象傑克之於羅絲,他是她生命中最美的回憶,卻不是唯一。

第五篇

「霽月難逢,彩雲易散,心比天高,身為下賤。風流靈巧惹人怨。壽夭多因誹謗生,多情公子空牽念。」

曹雪芹先生對晴雯的態度可以由這首詞看出來,曹雪芹先生認為她是霽月在天,她的人品很是難得,光明磊落,她會壽夭是因為周圍環境的黑暗,可見曹雪芹對她的基本態度還是肯定的。

但是我卻要反過來說一說,因為曹雪芹先生寫這部書時,常是照著本來的面貌還原生活,所以他即使偏向這個有傲骨的奴才,但在寫作中仍是寫出了她眾多的毛病,其中當然也有很多是她致死的原因。

首先,很多書里為了表揚這個擁有反抗思想的奴才就會把她描寫成一個先進的戰士,其實呢?她真的有大家說的那麼有思想嗎?錯,她充其量也就是和寶玉一樣,一方面,她認識到這種看似舒適的生活其實就有著對她們這樣人的壓迫,但另一方面,她卻是離不開這種生活的,她只能依附於這種生活,離開這種生活回到貧困的家中,她也就象剛開的劍蘭送入豬窩一樣,夭折了。

其次,她是不是真的就是個奴才呢?當然不全是。雖然她身份低微,她是沒有父母被賣入賈府的,但是她卻被老太太收在身邊,而且還可以將自己的哥哥也介紹進府,後來跟了寶玉,也是房裡數一數二的大丫頭,在賈府的金字塔結構中,這種大丫頭其實就是僅次於主子的二主子。什麼是奴才呢? 在大觀園中有比她身份更低微的人,婆子,老媽子,即使就在一個怡紅院,其中也有一干小丫頭是聽她們差遣的。這種大丫頭有時權利很大,可以代主子管教小丫頭,如果說主人欺負奴才是封建社會的一種無奈的話,那奴才之間互相比大小,互相爭斗就是可悲,在有一回中,晴雯處罰偷東西的小丫頭墜兒時,先掐先打還拿簪子戳,最後就一句話把她趕出去,還讓別人無可辯駁,這中間,小丫頭有錯,但是晴雯也確實是有倚勢壓人的嫌疑,而且那狠辣的態度,也很有鳳姐遺風。

第三,晴雯是不是真的不愛寶玉呢?我個人意見,她是愛的。請看,她總是與襲人拌嘴,雖然這有很大一部分是她看不慣襲人,但是其中就沒有一點嫉妒嗎?襲人說了句「我們」,就被她抓住把柄大加諷刺。她還諷刺麝月,看不得麝月得了兩件太太給的衣服就喜笑顏開,但是後幾回,她卻搶著送東西說也要去「顯個好」,寶玉給麝月梳頭時,她躲 在門口偷聽,她其實很多時候都在注意這寶玉,注意著和寶玉接近的丫頭,例如小紅和寶玉略有交集,就被她粗暴打斷。她曾笑著說「沒什麼我不知道的」就是因為她時時在注意!但是晴雯是有骨頭的奴才,她不願卑微的愛一個人,她總想要和寶玉站的平等一點,她不能象襲人那樣謙卑的愛一個人,她有她的特點,有點象野蠻女友,漂亮卻不溫柔,襲人曾笑寶玉「每天不挨她兩句硬話襯你,是再也過不去的」,可見,晴雯這種欲擒故縱,以退為進的手段還是有用的。

第四,晴雯的志向,晴雯能有什麼志向呢?她反抗性再強,她能知道反抗什麼嗎?她茫然的斗爭著,其實都不知道斗爭什麼,她期望得到的是什麼呢?平等?怎樣的平等?她一個從小生活在富貴鄉中的女孩,也算是嬌生慣養的了,她離開這個富貴錦綉地,她能做什麼?她的苦惱有很大程度上是不知道該怨什麼該爭取什麼,她明白自己身份卑微,是無法和寶玉站在同一高度的,但是她卻想能那樣,她的最高目標,也不過就是可以成為小姐與寶玉談個平等的戀愛。她的悲劇就是因為希望的比得到的多,她的心太高,所以永遠無法和襲人一樣隨遇而安,於是總是痛苦著。

第五,晴雯的人際關系,晴雯為什麼會落得那個下場的,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她極度失敗的人際關系,她不能得到上級的垂親,這很正常,即使現在一般人也是不喜歡這種倔強人的;她也沒法得到下級的好感,她喜歡仗勢欺人,她看不起比她更卑微的人,凡事都要佔先,所以一但事發,一群人就將她告倒,最後落個被掃地出門的下場。這點在我看來真的不如襲人,襲人遠比她有交際的手段。

淺談幾句,覺得還是辭不能達意啊。

第六篇

看了很多遍的紅樓,以前總是覺得林黛玉的一生是那麼的凄涼,總也不忍看後幾回中的黛玉焚稿,寶玉成親.覺得那麼殘忍的結局,知道就夠了,不想一遍遍去復習那種傷心.

前些日子看了一本清代人作的紅樓續補,以前對於這種書,我總是排斥的.覺得那些人搞出一個個大團圓,或死而復生或仙境重逢之類的結局,實在是沒有意義.這么粗劣的改續,無聊的緊.不過這次去圖書館,見到書架上好幾個版本的這種書,抽出一本,粗略的翻了一下,卻使我萌動了重讀紅樓結尾幾章的想法.

看到黛玉的鬱郁而終,依然那麼難過.可待到讀完,聽甄世隱說著什麼"蘭桂齊芳"我不由黯然.薛寶釵這樣的人物,也要像李紈一樣,將一生都葬在這片冷酷的園子里么?

以前的我,是很討厭薛的.從蜂腰橋撲蝶到最後的成親,我一直都覺得她是一個既冷酷又自私的人.可是現在,我竟然不由不同情她了。其實細想起來,她的悲劇也許比林的更令人嘆惋.

薛寶釵家境富足,從小飽讀詩書.接受的是極為全面而正統的教育.賈母總是誇她"沉靜寬厚".沒錯,這正是她從小被教育過的為人方式,也是古代女子應有的美德.甚至悲喜都不應形於顏色,否則就是"不尊重."綜觀全書她的舉止,幾乎從未超出這些束縛。只有一次寶玉將她比做楊妃令她大怒,可也只是冷冷的用一句話反諷過去.以前最恨她在蜂腰橋下陷害林的一段.現在想來,其實也並不是完全不可以理解的惡毒舉動.她從小生長在皇商家庭,這種"趨吉避凶"的法門應該是早就深深的印在心中了吧.雖然她的做法很自私,但在她,也許認為人理所應當就該這樣應對.其實她才是最可悲的人,一生都被別人的看法和所受的教育支配著.從來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沒有開心也沒有不開心,只是按照理所當然的道路走下去.從未得到過全心全意的愛情,也沒有誰真正的關心過她.而她,也就認為世界本就如此.認為夫妻間有的不是真誠的感情而是"舉案齊眉"的尊重;認為母女間有的不是血濃於水的親情而是服從的孝道.這樣冷酷的綱常,竟是她遵守了一生的原則,而且還毫無知覺的麻木著.

她的作為,其實並沒有多少是自由的選擇.她只是一個典型的循規蹈矩的服從者.她是聰慧有才的,卻被教育著認為女子讀書也是無用,香菱和湘雲談詩她說道"一個女孩兒家,只管拿著詩作正經事講起來,叫有學問的人聽了,反笑話說不守本分的";她也熟悉劇作戲曲,卻認為這些淫詞巧句是不能為端莊淑女所知的,因而委婉的批評寶琴的詠古詩;她像任何人一樣希望有美好的生活,但當母親為了賈府的權勢而把她嫁給痴痴傻傻的寶玉時,因為母親告訴說她已經應承了,也就只有流淚接受.直到最後寶玉出家,她的悲劇達到高潮.即使在這時,她依然是不能由著本性而為的.王夫人說"看著寶釵雖是痛哭,他端莊樣兒一點不走,卻倒來勸我,這是真真難得的!"可想想寶釵如此人物,又這樣年輕,此時想起自己的一生將如何結束,她的痛苦其實並不在黛玉焚稿之下呀!可她依然只能剋制著,這是她的"尊重"!

與林相比,他的一生也許更為可悲,林至少還追求了自己的幸福,而且得到了一份真誠的感情,最終一死解脫了所有的痛苦.而寶釵一生"愚昧而不自知"而且依她的性格,終其一生,也只能是任由生活這把鈍刀一點一點割掉生命吧!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 金簪雪裡埋"

這幾句判詞,註定了薛是紅樓數場悲劇中的一個.對於她的一生,作者曹雪芹應該也是嘆惋的吧!

第七篇

讀罷紅樓,心裡酸酸的。不知是為了什麼。是為了榮寧二府的家破人亡?紅粉麗人的香消玉殞?還是投機分子的欺世盜名?好像每種都有一點。但總是覺得那不是全部。從一個男人的角度分析,我豁然開朗,這是嫉妒。我在隱隱之中對寶玉產生了醋意。說來也真是慚愧,但是有幾個男性看到一個紈絝子弟的周圍無緣無故的纏繞著數不勝數的美女而不心酸呢?

說到這,紅樓夢里的愛情故事還真是數不勝數。首先力推的,就是寶黛的紅粉痴戀。在紅樓夢里要數這兩個人的愛情最純潔了。從兩小無猜,青梅出馬,到長大後的墜入愛河。曹公簡直就是順水推舟,讓讀者感到,世間又一份千古流芳的愛情故事誕生了。它的出現是那麼的自然,幾乎沒有人懷疑過,它的出現是那麼純潔,纖塵不染 。但是生不逢時的愛情就是痛苦的代名詞。黛玉性格里獨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對世俗的不屑一顧,令她處處顯得特立獨行,卓爾不群。花前痴讀西廂,毫無避諱;不喜巧言令色,言隨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種種這般,都使得她象一朵幽然獨放的荷花,始終執著著自己的那份清純,質本潔來還潔去,一如碧玉般盈澈。用一個普通人的眼光看她,最欣賞的還是黛玉的詩情畫意,靈秀慧黠。黛玉每每與姐妹們飲酒賞花吟詩作對,總是才氣逼人,藝壓群芳。無論是少年聽雨歌樓上的詩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畫意;還是草木黃落雁南歸的凄涼,花氣溫柔能解語的幽情;無不體現出她娟雅脫俗的詩人氣質。最嘆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紅顏薄命。黛玉的身世,註定了她的孤獨無依,而她的性格,又註定了她的寥落憂傷。縱使大觀園里人來人往好不熱鬧,可是這里沒有她可以依靠的親人,沒有她可以傾訴的知己,只有風流多情的寶玉讓她芳心暗許,卻又總是患得患失。於是她無奈著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悲哀著「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套無情」,傷感著「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終落得「一縷香魂隨風散,三更不曾入夢來」的凄涼結局。

與其說林黛玉在賈府的地位和自身的懦弱是悲劇的起因,還不如把責任軌道萬惡的封建社會以元春為首的封建集團無情的扼殺了寶玉和黛玉之間的愛情。如果紅樓夢真的是曹雪芹親身經歷的描述,那麼我可以感受到一個失去至愛的男人的痛苦。地獄的烈火在身邊燃燒,苦不堪言,使我的思想靜止不前,這不是切膚之痛,卻是切膚之愛。當血淚撒盡的曹公轉身面對不堪回首的歷史怎能不發出「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的感嘆!

3. 能推薦幾本經典的傷感系列小說嗎

十大殘酷青春小說排行榜

本榜純屬筆者個人觀點,非絕對公平及無憾之榜,特此聲明~

第十名《花開半夏》

2009年殘酷青春小說開篇之作!

簡介:海平市公安局刑偵警察葉向榮在一次蹲點行動中偶遇被拐賣的孤兒魏如風,葉向榮一心想幫助魏如風,向他承諾,一定會帶他回家,但是卻因為追捕罪犯而最終錯過。
魏如風被沿海漁村的夏奶奶領養回家,認識了夏奶奶的孫女夏如畫。不久夏奶奶去世,姐弟生活貧困,魏如風輟學打工供夏如畫上學,兩人一起相依為命,情深義重。
海平市因臨海,走私犯罪十分猖獗,程豪借其儒商的外殼,鑽發展經濟的空子,從事違法活動。葉向榮派卧底深入虎穴偵查這起隱藏在海平繁榮之下的最大走私案。
同時,夏如畫卻被同和魏如風一起在碼頭打工的阿福強暴。魏如風為夏如畫報仇,砍傷阿福。程豪巧妙的幫助姐弟兩人度過難關,卻暗暗將兩人命運控制在股掌之間,使魏如風和夏如畫一步步走向了黑暗的前路……

評價:《花開半夏》通過精美的鏡頭式寫作手法和冷艷的文筆,在盪氣回腸的故事中,以悲傷的觸覺探討了少年犯罪、上游犯罪和社會倫理價值。小說既有錯綜復雜的案件偵破,也有纏綿悱惻的姐弟戀情;既有正義與邪惡的殊死較量,也有法律與社會的灰色地帶;既有真摯情感的純潔唯美,也有泯滅人性的殘酷背叛。在跌宕的人物命運和精彩的故事情節中,作者挑戰情法理的人性極限,刻畫了一段頗具真實腳本、引發最深感動的故事。

作者:九夜茴,80後於北京。她的主要作品有,《匆匆那年》、及同名電影、電視劇等。典型的一夜成名的80後文學、影視雙棲作家。《花開半夏》原名《弟弟,再愛我一次》。
綜合評定:★★☆☆☆ 期望指數:★★☆☆☆

第九名《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記憶和感動式的殘酷青春,昭示殘酷青春小說的一種悲情回歸。

簡介:自喻為「玉面小飛龍」的鄭微,洋溢著青春活力,心懷著對鄰家哥哥--林靜濃濃的愛意,來到大學。可是當她聯系林靜的時候,卻發現出國的林靜並沒有告訴她任何消息。生性豁達的她,埋藏起自己的愛情,享受大學時代的快樂生活。卻意外地愛上同學校的陳孝正,板正、自閉而又敏感、自尊的陳孝正卻在畢業的時候又選擇了出國放棄了鄭微。
幾年後,林靜和陳孝正都出現在鄭微面前,而工作後的鄭微也糾葛在工作、感情甚至陰謀之中。鄭微感情的天平,會傾向於哪一個呢?
評價:作者在書中所體現出的真誠,是打動讀者的首要元素。之所以青春被懷念,是因為那時的單純和勇敢,以及不計後果的付出,是生命中一段珍貴的記憶。青春是一條河流,只需要沿著它的走向漂流,無需抓住什麼,它自然會將你帶到一個陽光燦爛的地方。

作者:辛夷塢,女,廣西南寧人。出版有青春言情小說:《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原來你還在這里》,榮登各大暢銷書榜,被媒體酷評為80後〔悲情青春〕寫作代表。

綜合評定:★★★☆☆ 期望指數:★★★☆☆

第八名《迷失的病孩》

田禾殘酷青春三部曲之一。

簡介:搖滾青年田樹、畫家羊君、音樂DJ陽萌、鼓手櫻子、自由寫手蘇婭、退學少女荀沫、妓女路辰以及清純學生柯藍等等都是有著特殊成長經歷的社會邊緣群體,是時代的病孩。
他們掙扎在每一個城市舞台的角落,尋求適合自己的吶喊方式。有的付出了身體,有的付出了尊嚴,有的付出了生命。理想、愛情、青春、生存、自由、性、毒品、離別、毀滅、破碎……

評價:小說用四個季節,四次行走,四個城市,四場愛情記述一群生活在社會暗角的孩子對於精神家園和靈魂自由的探求。從武漢、北京、桂林再到廣州。在每一個城市,都遇到一個命定的人,與她們開始一場關於愛情或是曖昧的故事,然後逃離。因為留在心裡的始終只是一個人,也許是一段陰影,也許是童年存活的證據或是成長暗傷。
在成長的歷程里,田禾用存在主義哲學來詮注了關於靈魂的自由表達。是對美國「垮掉派」精神最為精確的繼承和詮釋。
這是一本集思想性、藝術性、先驗性於一體的意識流小說。注重表現純粹的、本質的、根源的人文精神。

作者:田禾,80後另類作家,樂評人。1982年生於鄂西南小鎮,16歲離家。大四從華中師大退學,背棄家人寄居武漢玩樂隊,寫小說。做過記者、出版社編輯、酒吧老闆、演出策劃者、DV導演等。著有長篇小說《美麗的廢墟》《迷失的病孩》,隨感集《十字架上的火柴》(台灣版)。同時為多家媒體撰寫專欄,主持個人獨立文化廠牌「田禾文化工作室」。

綜合評定:★★★★☆ 期望指數:★★☆☆☆

第七名《何以笙簫默》

依然青春校園,略悲,殘酷青春物語。

簡介:一段年少時的愛戀,牽出一生的糾纏。大學時代的趙默笙陽光燦爛,對法學系大才子何以琛一見傾心,開朗直率的她拔足倒追,終於使才氣出眾的他為她停留駐足。
然而,不善表達的他終於使她在一次傷心之下遠走他鄉。七年後,趙默笙回國,在超市在擁擠的人潮中,第一眼就看到他,他俊挺依舊,出眾依然……

評價:如果世界上曾經有那個人出現過,其他人都會變成將就。他說,我不願意將就。《何以笙簫默》的細膩,總會在不經意間撥動你最心底的那根弦,短短的11萬字,卻彷彿字字嵌入腦海,揮之不去。文字看似朴實,而字里行間彷彿有醉人的酒香,看著看著不知不覺就醉了。

作者:顧漫,晉江文學網上的駐站作家。出版熱門小說《何以笙蕭默》。已完結小說《何以笙簫默》、《杉杉來吃》、《鵲橋相會》(短篇惡搞);未完結:《驕陽似我》、《小白與精英》、《有女好花采》、《非我傾城》、《可不可以只微笑》、《懷壁公主》、《小神仙》、《穿越民國情》、《笨蛋!你不是我妹》、《網游之少年絕色》、《穿越世界盃》、《微微一笑很傾城》等作品。

綜合評定:★★★★☆ 期望指數:★★★☆☆

第六名《紅X》

紀錄殘酷青春歷程的小說。

簡介:15年前,主人公沈生鐵的父親在殺死了情敵之後,潛逃西安。如今,被學校除名的沈生鐵以學生的身份悄無聲息地在城市裡遊走。在躁動和迷茫的情緒中,在紛亂和無常的人世間,沈生鐵開始自己的青春體驗。他不敢回家,也不願長期接受女友的資助,於是去偷。偷來的錢用完後,他夢想靠自己的發明一舉致富。夢想破滅後,他又不得不做苦力謀生。內心的愧疚和生活的失敗,使他難以平靜地看待任何的小事。最後,當他最珍愛的女孩被身邊的人踐踏後,他對整個世界充滿了懷疑,無法繼續理智地生活下去,他想舉刀殺人……為了逃避內心的罪惡感,他搭上火車,沿著15年前父親走過的鐵路,去見最後一個可以信任的人。

評價:李傻傻的長篇小說《紅X》中所描寫的一個叫沈生鐵的少年的故事。這樣的一個問題少年我們或許似曾相識,他因為過早地熟悉了周圍的世界而沉入了對其的抵抗,抵抗之後的疲憊卻又讓他對這個世界失去了惟一的新鮮感。李傻傻努力想做到的就是給一段成長的經歷打一個完美的折扣。他在敘述中時而尖銳,時而柔和,時而典雅,時而朋克,時而詩情畫意,時而又焦頭爛額。李傻傻沒有像許多作家那樣理所當然地在沈生鐵的傷口上撒鹽,而是給予了他無盡的同情與愛,正是愛才促成了這部小說的灼痛與傷感,由此我們也才能領會少年人內心深處那些脆弱的悲情。

作者:李傻傻,原名蒲荔子,生於1981年,湖南隆回人。現就讀於西北大學中文系。曾於「新浪」、「網易」、「天涯」三大網站同時發表作品專輯;《芙蓉》、《散文天地》、《上海文學》、《花城》等傳統文學刊物相繼推出他的小說、散文等作品。作為「80後」第一位受到廣泛關注的純文學創作者,他那成熟而自信的態度令許多人激賞。《紅X》是他的長篇小說處女作,在「網易•文化頻道」連載後,備受好評。《北京晚報》發表署名文章稱李傻傻在《紅X》中表現出了余華在寫作《在細雨中呼喊》時的文學姿態。

綜合評定:★★★☆☆ 期望指數:★★★☆☆

第五名《左耳》

殘酷青春之青春互動。

簡介:十七歲的女孩想變壞。左耳聽力不好,如果站在左邊說話就聽不見,這樣一個不起眼而內向的「我」某天突然就暗戀上了男生許弋,而同時許弋卻被綠色眼影的長裙放浪女孩吧啦追求到手。心碎的「我」在偶然的機會和吧啦成為朋友,也認識了吧啦真正心愛的男生張漾。原來,張漾為了報復許弋一家而唆使吧啦引誘許弋,再拋棄了他。這個惡毒的陰謀連帶出一連串的傷痛,純潔的愛和年輕的心一一被殘酷現實摧毀,當追悔之時,一切都不能回到從前。

評價:該書延續了作者一貫的創作路線,講述關於青春成長的故事。但經過多年的寫作實踐後,饒雪漫創作的噴發期終於到來,《左耳》被各界一致認為是饒雪漫的巔峰之作。它生動地塑造了小耳朵,吧啦,張漾,許弋等一批性格迥異的年輕人的形像,並用極富張力的文字完美展現了當下青年人成長時期的疼痛和美好。饒雪漫本人也對此書非常偏愛,認為是自己寫作二十年來最「放縱」的最成功的一次寫作。因為意猶末盡,她已經開始在創作該書的續集。饒雪漫是一個善於推出概念的作家,即將出版的新作《左耳》則給出了一個全新的概念——青春互動小說。為什麼被定義為「青春互動小說」?饒雪漫解釋,這就是一本從故事、封面、製作到出版後的閱讀全程與讀者互動的書。

作者:饒雪漫,自由作家,生於七十年代。已出版作品三十餘部。作品語言優美,故事動人,風格多變。多次登上全國各地暢銷書排行榜,享有「文字女巫」之稱。代表作《小妖的金色城堡》《校服的裙擺》等。

綜合評定:★★★☆☆ 期望指數:★★★☆☆

第四名《成都,今夜請將我遺忘》

上世紀70年代的一群青年在事業、情感、婚姻之間的迷茫和掙扎的殘酷青春。

簡介:一個普通人陳重,一個沉淪著卻不甘心沉淪的都市青年,一個在糞坑中尋找花朵的理想主義者。當身體在物慾橫流的城市深深陷落,他的靈魂卻不斷仰望著墮落之前的純真理想。他淫亂、放縱、醉生夢死,與同事勾心鬥角、不擇手段地追逐金錢;與最好的朋友互相算計,友誼脆弱得不值一線,甚至勾引對方的未婚妻;他愛自己的妻子,卻以和別的女人上床來表達這種愛……最終,在平安夜的成都街頭,陳重輾轉著死去,他臨死的目光在這城市的上空空梭逡巡,凝視著人間每一顆卑微的靈魂。

評價:生命不過是一場墳地里的盛宴,飲罷唱罷,死亡就微笑著翩翩飛臨。當青春的容顏在鏡中老去,還有誰會想起那些最初的溫柔和疼痛?
本書更像一部「反愛情」的生活寫真!愛情,在這里成為無處容身的流浪漢!除了日復一日的性沖動,剩下的只有破碎的青春記憶。

作者:慕容雪村,1974年生,東北人,著有長篇小說《成都,今夜請將我遺忘》、《天堂向左,深圳往右》、《唐僧情史》、《伊甸櫻桃》、《原諒我紅塵顛倒》等。
《成都,今夜請將我遺忘》被稱為有史以來點擊率最高的網路小說之一,慕容雪村被譽為王朔和石康之後描述上世紀70年代出生的都市白領頹廢青年的代言人。同名話劇由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改編,場場爆滿。同名電視劇、電影正如火如荼上演。

綜合評定:★★★★☆ 期望指數:★★★★☆

第三名《夜凝夕》

2009跨類型殘酷青春小說巔峰之作,開創殘酷青春小說新里程碑。

簡介:十多年前的一場陰謀顛覆,令只有十二歲的荷蘭黑道組織「赤宇」領袖軒轅啟的私生女——軒轅凝夕,被秘密販賣到一個恐怖血腥的殺手訓練基地——往生島。
在這個與世隔絕,堪稱地獄的小島上,她遇到了一個改變自己一生的男人——旋司夜。年長八歲的旋司夜是島上的教官,能力卓著,性情暴戾。卻唯獨對凝夕情有獨鍾,終於在凝夕十六歲那年於一場廝殺中將她強行佔有。
兩年後,十八歲的凝夕為了擺脫殺手基地的控制,利用旋司夜毀掉基地,並且在成事後將他一刀穿胸,絕望悲憤的旋墜入大海。之後,凝夕帶著一起受訓的夥伴元旭、滕俊等人離開往生島,回到荷蘭組建「影堂」,令軒轅世家重振雄風。
卻不料四年後,「赤宇」受到一個來自亞洲的秘密組織連番打擊,而此人行事的手法,竟與當年的旋司夜如出一轍。於是,一場愛與恨的搏殺,血與火的較量,陰謀與詭計的顛覆,救贖與毀滅的壯烈畫卷就此張開……

評價:為愛鋪張,有多少種手段?《夜凝夕》這部愛情童話,筆法尖深,背景設置宏大,題材跨越言情、童話、懸疑、虐戀、驚悚等,堪稱新生代羅曼史中的經典力作。
夜凝夕是一部愛情悲劇,兩個超級情痴,在黑暗王國征伐拼殺,疆域、財富、一切的組織、設備都投入到對一個冷艷卓絕、背負「原罪」的女人的追求、征服和欲求中。兩性間的傷害、折磨、歡愛、奉獻、救贖在緊湊得讓人窒息的情節中鋪陳、發展,最後,只有死亡可以和愛的尊嚴、超然和絕望平等對話。
夜凝夕是一部豐滿厚重的童話,作者把想得到,想不到的倫常、情境,實有虛構的疆界,神秘、暴烈的黑社會組織作為設定和道具,把聖潔的愛情擺上血腥殘酷的祭壇,在主人公糾結、凌厲的愛恨情仇中把愛的疼痛和絕望寫到極致。
夜凝夕是一場關於人性與救贖的拷問,即使在黑暗無邊的生存法則面前,殘忍的女殺手依然從容地扮演著母親、姐妹、生死友愛、柔弱情人、復仇女神、堅強的救贖者等光彩永恆的女性形象。
王子公主的愛情遙遠又奢侈,平凡人的愛情實在纏綿卻不能飛翔,那麼就讓《夜凝夕》這飛翔的愛情來得更猛烈些吧!

作者:飛煙,東北人,天才的暢銷作家 地獄的黑暗天使!孤獨地行走在文字的叢林里,寂寞地跋涉在夢幻的廢墟中。書寫著最蒼涼的人生,抒發著最悲愴的情感,卻始終以最悲憫的心靈和最純凈的目光來探索這個世界,於頹廢中尋覓希望,在暗黑中拯救光明。
著有長篇小說《夜凝夕》、《飛煙》、《讓我們將悲傷流放》、《死亡日記》等。

綜合評定:★★★★☆期望指數:★★★★★

第二名《悲傷逆流成河》郭敬明

郭氏殘酷青春小說代表作,引領青春文學的一個時代。

簡介:該小說24萬字,講述了少女易遙在17歲時愛上不良少年後懷孕,和她比鄰而居的齊銘則生活在完全不一樣的世界裡——老師的寵兒,父母的掌中寶。兩人之間產生了某種介於愛情和友誼之間的微妙情感,故事由此展開。
少女易遙在17歲時愛上不良少年後懷孕,和她比鄰而居的齊銘則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老師的寵兒,父母的掌中寶。兩人之間有種介於愛情和友誼之間的微妙情感。直到顧森湘和顧森西姐弟倆出現在他們的生活中,齊銘和同樣優秀的顧森湘戀愛,大人們眼中的「壞孩子」顧森西對易遙產生了好感。當易遙與齊銘各自有了感情歸屬、彼此漸行漸遠時,易遙卻因無意中給顧森湘轉發了一條簡訊,間接害死了她。結局呢?「在那個世界放棄我的時候,我也慢慢地松開了手。」易遙選擇了以跳樓結束生命,而齊銘在目睹所有慘相後,擰開了煤氣……

評價:郭敬明稱,這部作品系現實主義題材,可視作他的「轉型之作」。

作者:郭敬明,1983年生。網路名:第四維。曾獲第三屆、第四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現就讀於上海大學影視藝術技術學院,學理工和藝術結合的奇怪專業。已出版個人作品《愛與痛的邊緣》、《左手倒影,右手年華》、《幻城》、《夢里花落知多少》、《春末夏初》等。喜歡看電影、睡覺和用四十五度角仰望長滿雲朵的天空。性格矛盾,一半明媚,一半憂傷,對待生活消極而叉充滿希望,堅信人性中甜美的東西,可是依然沉溺於絕望之中。有著清亮的笑容,深黑的瞳仁以及看不見的憂傷,以前總喜歡叫自己孩子,喜歡彼德•潘,因為他可以不長大,而在時光的洪流中,還是一點一點地長大。

綜合評定:★★★★★期望指數:★★★★☆

第一名《北京娃娃》進榜理由:

《北京娃娃》是中國80後知名作家春樹的代表作品,被稱為中國第一部嚴格意義上的「殘酷青春小說」,是中國殘酷青春小說的開山之作,所以入選第一名當之無愧。

評價:這部小說了作者春樹從14歲到17歲之間坎坷的情感經歷和令人心痛的生活歷程,雖然是以小說的形式存在,但實際上是一部作者省視自過去生命痕跡的「成長史」。作者以早熟而敏感的筆法描寫了作為新人類的一代人在理想、情感、社會、家庭、慾望、成人世界之間奔突、呼號甚至絕望的歷程。

作者:春樹,1983年出生,頑主,現居北京東城,人稱「叛逆春」「愛國春」等。2002年出版其處女作,從事自由寫作至今,已出版多部小說及一本詩集。她不甘寂寞,被視為活躍在詩歌、小說、音樂、電影、時尚等領域的恐怖分子。其小說傾訴青少年的成長、渴望、夢想、友情以及愛避孕葯。她的詩歌則敏銳、輕盈、富有想像力。家當:長篇小說:《北京娃娃》、《長達半天的歡樂》、《春樹四年》、《2條命》、《紅孩子》。寫真—散文集:《抬頭望見北斗星》、《她叫春樹》。詩集:《激情萬丈》,並主編《80後詩選》。

綜合評定:★★★★★ 期望指數:★★★★★

4. 有關紅樓夢的讀後感!!(適合中學生寫的)!!

故事講的是一個家族的興衰,一個家族的大小故事。主人公為賈寶玉,他應該說來是一個柔中稍稍帶剛的男子,他的柔有部分是因為環境所致,他們家上上下下幾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也全是女子,自然而然地就應了一句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們的家族是因為家中一女子進宮當了皇帝的寵妃而盛起,於是他們天天吟詩作樂,而其中又有兩女子非提不可,那便是薛寶釵和林黛玉。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賈寶玉偏偏就是喜歡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騙賈寶玉與薛寶釵成親,林黛玉聞訊氣死,而當賈寶玉揭開喜帕發現並非林黛玉,而林黛玉又身亡,悲痛欲絕,出家當了和尚。

這里的是是非非是「剪不斷,理還亂」,讓人看到古時婚姻的紕漏,它們往往全有父母處理,什麼「指腹為婚」,更為可笑的是,他們有時從未見過面便稀里糊塗地成親了。而且古時女子爭著要進宮,因為那樣可以使家族富貴,可皇帝有上千嬪妃,得寵一時,沒多久又要被淡忘了,她們又何苦進宮呢?皇帝姥兒們飲酒作樂,衣食無憂,而老百姓則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生活之苦讓人難以想像,也怪不得有了一次又一次的起義「造反」了,禍害之緣還是在於皇帝身上啊。這一出出的悲劇讓人心寒而又憤怒,讓人不由得痛恨起古時的苛捐雜稅,它們把老百姓一步一步往火坑邊上推,真讓人深惡痛疾。

《紅樓夢》一書讓我時而高興時而憂傷,時而憤怒時而感慨萬千,也讓我想了很多,或許吧,事事不能完美,而人也如此。

紅樓夢讀後感 :看紅樓,含笑的悲劇

我總認為紅樓夢的偉大之處在於它體現了一種敗落的趨勢,不管是家族的,愛情的,仕途的,都是走向沒落,這在喜聚不喜散,愛好大團圓結尾的中國古典小說中並不多見。

我不得不感謝續者高鄂,盡管他在很多方面跟不上曹雪芹的思想,但他至少讓黛玉死了,管她登仙還是辭世,至少她別了寶玉,很好很好。

不是說我天生殘忍喜歡看別人的悲劇,但是,不是有句話說嗎?塞翁失馬,焉之非福?對於黛玉這樣一個脆弱的封建少女來說,死,是她的解脫,是她所有悲劇的終結,是她的幸福。當她在地下安靜的沉眠時,看著寶玉仍在凡世尋找出路,不得不說,她還是幸福的。

或許兩個人都是浪漫的人,浪漫的人天生就不該相遇,因為生活不是浪漫,生活會將浪漫消磨得一干二凈,最終,紅玫瑰變成了牆上的蚊子血,白玫瑰成了胸口粘著的白米飯。所以,就讓浪漫在最美的時候畫上句號,在彼此的心中,留下幸福的回憶。

可是也許你會說,黛玉死的很悲慘,一點也不浪漫,關於這點,我是不贊成高鄂的續書的,也許曹雪芹的本意非此,也許黛玉確實應該淚盡證前緣,這樣不是更好嗎?她牽掛著寶玉,用她全部的熱情為這一知己痛哭,懷著深深的思念,這樣的死,何嘗不是高貴神聖的,然而高鄂沒有這樣寫,他最終讓黛玉很庸俗的指天憤恨,氣極而亡。這不象我們認識的那個高傲自賞的黛玉,反而象個情場失意的一般女子。

盡管如此,她最終是在賈府垮倒前離開這是非之地的,否則以她的脆弱,恐怕受不了那麼大的刺激。寶玉是個紈絝子弟,他不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他能給予黛玉的其實很少,談不上保護與安慰,他自己尚且是需要別人保護的弱者,所以在他身邊,黛玉是得不到幸福的。

所以能帶著回憶離開他,是一種幸福。寶玉自己能給予黛玉的只是幾句好話,他連痴情都談不上,看看寶釵的下場,不得不說黛玉是幸福的,當然有人說寶釵需要的只是寶二奶奶的寶座,她並不在乎寶玉,是這樣嗎?難道有一個天生喜歡孤獨的女子嗎,不管怎麼說,寂寞的獨守空房總是悲慘的。何況所謂寶二奶奶的寶座她是不是坐上了還是個問題。

如果賈府不倒台,至少寶釵還有容身之地,至少沒了丈夫還有富貴,但是不是這樣呢?最終賈府淪落到了白茫茫大地真干凈的地步,那寶二奶奶的頭銜之於寶釵還有何等意義呢?沒有幸福的生活,沒有丈夫的關愛,寂寞的獨自生,獨自死,難道不是更大的悲劇嗎?

我一直疑心寶玉並不是因為黛玉而離開賈府的,否則他不會娶寶釵。他最終的出世是因為他的世界發生了驚天動地的變化,他的象牙塔坍塌了,他終於明白他的斗爭,他的思想其實全部是依附著家庭,他的家倒了,他的一切也完了,什麼思想啊,斗爭啊,統統沒了,他不得不離家出走,也許是為了避禍。

可以試想一下,你能想像黛玉洗手下廚做羹湯的場景嗎?穿著破衣爛裙,甚至是要依靠襲人的救濟,然後她當然無法再刻薄人,說閑話,只能獨自垂淚,不關愛情,而是生活。當生活給寶黛的愛情畫上巨大的問號時,黛玉能一如既往的愛著寶玉嗎?我想不會,恐怕是要大水狂淹龍王廟的。然後寶玉最終受不了家庭的壓力,還是一走了之,這是很有可能的,他沒有照顧好寶釵,負擔不起生活,同樣對於黛玉,他也不過如此。

另一種可能,萬一賈府能重整旗鼓,蘭桂齊芳,黛玉和寶玉依舊過著他們幸福的日子,多少年以後,寶玉也許會突然發現黛玉皺紋滿面,然後會發現身邊的襲人竟如同當年的趙姨娘,然後愛情就在歲月中流逝,然後寶玉會回憶那個珠圓玉潤的寶姐姐。

其實愛情就是很短暫的,至少這橫刀截斷的愛情給了我們很多美好的幻想和期待,就象傑克之於羅絲,他是她生命中最美的回憶,卻不是唯一。

紅樓夢讀後感 :反彈琵琶晴雯篇

「霽月難逢,彩雲易散,心比天高,身為下賤。風流靈巧惹人怨。壽夭多因誹謗生,多情公子空牽念。」

曹雪芹先生對晴雯的態度可以由這首詞看出來,曹雪芹先生認為她是霽月在天,她的人品很是難得,光明磊落,她會壽夭是因為周圍環境的黑暗,可見曹雪芹對她的基本態度還是肯定的。

但是我卻要反過來說一說,因為曹雪芹先生寫這部書時,常是照著本來的面貌還原生活,所以他即使偏向這個有傲骨的奴才,但在寫作中仍是寫出了她眾多的毛病,其中當然也有很多是她致死的原因。

首先,很多書里為了表揚這個擁有反抗思想的奴才就會把她描寫成一個先進的戰士,其實呢?她真的有大家說的那麼有思想嗎?錯,她充其量也就是和寶玉一樣,一方面,她認識到這種看似舒適的生活其實就有著對她們這樣人的壓迫,但另一方面,她卻是離不開這種生活的,她只能依附於這種生活,離開這種生活回到貧困的家中,她也就象剛開的劍蘭送入豬窩一樣,夭折了。

其次,她是不是真的就是個奴才呢?當然不全是。雖然她身份低微,她是沒有父母被賣入賈府的,但是她卻被老太太收在身邊,而且還可以將自己的哥哥也介紹進府,後來跟了寶玉,也是房裡數一數二的大丫頭,在賈府的金字塔結構中,這種大丫頭其實就是僅次於主子的二主子。什麼是奴才呢? 在大觀園中有比她身份更低微的人,婆子,老媽子,即使就在一個怡紅院,其中也有一干小丫頭是聽她們差遣的。這種大丫頭有時權利很大,可以代主子管教小丫頭,如果說主人欺負奴才是封建社會的一種無奈的話,那奴才之間互相比大小,互相爭斗就是可悲,在有一回中,晴雯處罰偷東西的小丫頭墜兒時,先掐先打還拿簪子戳,最後就一句話把她趕出去,還讓別人無可辯駁,這中間,小丫頭有錯,但是晴雯也確實是有倚勢壓人的嫌疑,而且那狠辣的態度,也很有鳳姐遺風。

第三,晴雯是不是真的不愛寶玉呢?我個人意見,她是愛的。請看,她總是與襲人拌嘴,雖然這有很大一部分是她看不慣襲人,但是其中就沒有一點嫉妒嗎?襲人說了句「我們」,就被她抓住把柄大加諷刺。她還諷刺麝月,看不得麝月得了兩件太太給的衣服就喜笑顏開,但是後幾回,她卻搶著送東西說也要去「顯個好」,寶玉給麝月梳頭時,她躲 在門口偷聽,她其實很多時候都在注意這寶玉,注意著和寶玉接近的丫頭,例如小紅和寶玉略有交集,就被她粗暴打斷。她曾笑著說「沒什麼我不知道的」就是因為她時時在注意!但是晴雯是有骨頭的奴才,她不願卑微的愛一個人,她總想要和寶玉站的平等一點,她不能象襲人那樣謙卑的愛一個人,她有她的特點,有點象野蠻女友,漂亮卻不溫柔,襲人曾笑寶玉「每天不挨她兩句硬話襯你,是再也過不去的」,可見,晴雯這種欲擒故縱,以退為進的手段還是有用的。

第四,晴雯的志向,晴雯能有什麼志向呢?她反抗性再強,她能知道反抗什麼嗎?她茫然的斗爭著,其實都不知道斗爭什麼,她期望得到的是什麼呢?平等?怎樣的平等?她一個從小生活在富貴鄉中的女孩,也算是嬌生慣養的了,她離開這個富貴錦綉地,她能做什麼?她的苦惱有很大程度上是不知道該怨什麼該爭取什麼,她明白自己身份卑微,是無法和寶玉站在同一高度的,但是她卻想能那樣,她的最高目標,也不過就是可以成為小姐與寶玉談個平等的戀愛。她的悲劇就是因為希望的比得到的多,她的心太高,所以永遠無法和襲人一樣隨遇而安,於是總是痛苦著。

第五,晴雯的人際關系,晴雯為什麼會落得那個下場的,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她極度失敗的人際關系,她不能得到上級的垂親,這很正常,即使現在一般人也是不喜歡這種倔強人的;她也沒法得到下級的好感,她喜歡仗勢欺人,她看不起比她更卑微的人,凡事都要佔先,所以一但事發,一群人就將她告倒,最後落個被掃地出門的下場。這點在我看來真的不如襲人,襲人遠比她有交際的手段。

淺談幾句,覺得還是辭不能達意啊。

紅樓夢讀後感 :寶釵的悲劇

看了很多遍的紅樓,以前總是覺得林黛玉的一生是那麼的凄涼,總也不忍看後幾回中的黛玉焚稿,寶玉成親.覺得那麼殘忍的結局,知道就夠了,不想一遍遍去復習那種傷心.

前些日子看了一本清代人作的紅樓續補,以前對於這種書,我總是排斥的.覺得那些人搞出一個個大團圓,或死而復生或仙境重逢之類的結局,實在是沒有意義.這么粗劣的改續,無聊的緊.不過這次去圖書館,見到書架上好幾個版本的這種書,抽出一本,粗略的翻了一下,卻使我萌動了重讀紅樓結尾幾章的想法.

看到黛玉的鬱郁而終,依然那麼難過.可待到讀完,聽甄世隱說著什麼"蘭桂齊芳"我不由黯然.薛寶釵這樣的人物,也要像李紈一樣,將一生都葬在這片冷酷的園子里么?

以前的我,是很討厭薛的.從蜂腰橋撲蝶到最後的成親,我一直都覺得她是一個既冷酷又自私的人.可是現在,我竟然不由不同情她了。其實細想起來,她的悲劇也許比林的更令人嘆惋.

薛寶釵家境富足,從小飽讀詩書.接受的是極為全面而正統的教育.賈母總是誇她"沉靜寬厚".沒錯,這正是她從小被教育過的為人方式,也是古代女子應有的美德.甚至悲喜都不應形於顏色,否則就是"不尊重."綜觀全書她的舉止,幾乎從未超出這些束縛。只有一次寶玉將她比做楊妃令她大怒,可也只是冷冷的用一句話反諷過去.以前最恨她在蜂腰橋下陷害林的一段.現在想來,其實也並不是完全不可以理解的惡毒舉動.她從小生長在皇商家庭,這種"趨吉避凶"的法門應該是早就深深的印在心中了吧.雖然她的做法很自私,但在她,也許認為人理所應當就該這樣應對.其實她才是最可悲的人,一生都被別人的看法和所受的教育支配著.從來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沒有開心也沒有不開心,只是按照理所當然的道路走下去.從未得到過全心全意的愛情,也沒有誰真正的關心過她.而她,也就認為世界本就如此.認為夫妻間有的不是真誠的感情而是"舉案齊眉"的尊重;認為母女間有的不是血濃於水的親情而是服從的孝道.這樣冷酷的綱常,竟是她遵守了一生的原則,而且還毫無知覺的麻木著.

她的作為,其實並沒有多少是自由的選擇.她只是一個典型的循規蹈矩的服從者.她是聰慧有才的,卻被教育著認為女子讀書也是無用,香菱和湘雲談詩她說道"一個女孩兒家,只管拿著詩作正經事講起來,叫有學問的人聽了,反笑話說不守本分的";她也熟悉劇作戲曲,卻認為這些淫詞巧句是不能為端莊淑女所知的,因而委婉的批評寶琴的詠古詩;她像任何人一樣希望有美好的生活,但當母親為了賈府的權勢而把她嫁給痴痴傻傻的寶玉時,因為母親告訴說她已經應承了,也就只有流淚接受.直到最後寶玉出家,她的悲劇達到高潮.即使在這時,她依然是不能由著本性而為的.王夫人說"看著寶釵雖是痛哭,他端莊樣兒一點不走,卻倒來勸我,這是真真難得的!"可想想寶釵如此人物,又這樣年輕,此時想起自己的一生將如何結束,她的痛苦其實並不在黛玉焚稿之下呀!可她依然只能剋制著,這是她的"尊重"!

與林相比,他的一生也許更為可悲,林至少還追求了自己的幸福,而且得到了一份真誠的感情,最終一死解脫了所有的痛苦.而寶釵一生"愚昧而不自知"而且依她的性格,終其一生,也只能是任由生活這把鈍刀一點一點割掉生命吧!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 金簪雪裡埋"

這幾句判詞,註定了薛是紅樓數場悲劇中的一個.對於她的一生,作者曹雪芹應該也是嘆惋的吧!

紅樓夢讀後感 :由湘雲說紅樓

以前就想寫一些關於紅樓湘雲的文字,一則因時間倉促,二則筆下無文,所以也就擱下了。近來又重讀紅樓,實感其中趣味,故寫此文,希與古典的朋友們共賞。

紅樓總眾女子中,我最喜湘雲,喜歡她的率真,她的灑脫,她的豁達。雪芹先生讓湘雲第一次出場乃在三十一回,因麒麟伏白首雙星一篇文字中,而在二十九回中,寶玉與釵黛三人鬥口之間便已帶出湘雲其人。太君因見金麒麟眼熟,故問。釵曰「史大妹妹有一個」黛則諷曰「寶姐姐別的事情上還有限,惟有在這些人帶的東西上越發留心」,讀至此,如不見後文,不知此文之妙,筆帶雙關,既活畫出釵黛二人形象,又為後文打下伏筆,似此類之文,紅樓中甚多,由此可見一斑,可知雪芹先生之胸中丘壑。

書歸正文,呵呵,湘雲第一回出場,人並不感其突兀,概因前之已伏之筆吧。而後由賈母,王夫人眼中寫出湘雲之衣著打扮,再由寶釵口中說出湘雲舊事,至此,一個有血有肉的形象便躍然紙上了,絲毫不費筆墨,卻有如此傳神。

到寶湘在書中的初會便是有一番景象了。與寶黛初會比較看來,當真是妙極。如此文字,似犯而不犯,似重而不重,又有幾多。而這位雲妹妹當真是心直口快且俐齒伶牙,幾個絳紋石的戒指換出的那一番道理,想來讀者應記憶猶新吧。直到玉卿挨打,寶釵趕蠅,齡官劃薔,湘雲才結束了她的第一次小住。此間數個故事,紛亂頭緒,卻從未有缺何人,象憑空消失一般,必在紛亂中有幾筆點到,象寶玉挨打時,眾人來看,便點了湘雲一筆,寶釵趕蠅時,湘黛二人偶見,又是一筆。如此又生出多少故事,至齡官劃薔後,湘雲來辭,一切就順理成章,總在亂中添置幾筆,讓人看後覺得簡單而又有緒。

湘雲二次來訪,便是海棠結社後了。若上一次雪芹先生要突出刻畫湘雲的性格,此一次則刻畫湘雲的才情。兩首白海棠詩寫盡多少故事,而其中「卻喜詩人吟不倦,豈令寂寞度朝昏」,「蘅芷階通蘿薜門,也宜牆角也宜盆」兩句我竊以為便是其真實寫照,再看她的菊花詩「蕭疏籬畔科頭坐,清冷香中抱膝吟」,「數去更無君傲事,看來惟有我知音」,「隔座香分三徑露,拋書人對一枝秋」倘若陶彭令再生,也比慨然菊有此詠者,不枉矣。再看紅樓最精妙的一副百笑圖中,也不乏湘雲的身影,雪芹先生在劉姥姥二進大觀園中寫到「湘雲撐不住,一口飯都噴了出來」如此這般,紅樓中的人物性格便全部展露在讀者面前,如此文字,試問古今小說中非紅樓而誰有?好一副紅樓百笑圖,如見如聞。

待到湘雲第三,四次來,便應是整部紅樓夢中最熱鬧非凡的文字了「琉璃世界白雪紅梅」「怡紅院群芳開夜宴」等,如果說從前那兩次只不過是湘雲的一個剪影,那麼此兩回中,湘雲便得到了一個升華。在廬雪庵的聯詩中,湘雲的聯句是最多的,在我看來質量也是最高的。雪芹先生以如此筆墨將新到的寶琴,李紋,岫煙都給了讀者一個大致的交代,如此便不感陌生了。憨湘雲醉眠芍葯洇,在我看來是紅樓中畫湘雲最美的一副圖畫,如黛玉葬花,寶釵撲蝶一般,湘雲則是眠花了。試想紅樓眾閨閣中,除卻湘雲,還有誰會如此酣眠,無拘束,無牽掛的醉卧於花陰之間。在湘雲的世界裡,沒有解不開的煩惱和憂慮,試問釵黛二人可有如此胸襟嗎?所謂「是真名士自風流」,湘雲便是這樣的真名士。「英豪闊大寬宏量,從不將兒女私情略繫心上,好一似霽月光風耀玉堂」。

也許是勝極必衰的原因吧,此等繁榮文字的背後便隱藏了無限的悲哀,此後逐晴雯,死金釧,尤三姐自刎,尤二姐吞金,大觀園從此便籠罩上一層陰雲,再也沒有散開,湘雲此後再來,沒有了從前的那種笑聲了。紅樓便真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

湘雲的結局到底如何,雪芹先生沒有寫完,「雲散高唐,水涸湘江」就留下一個想像的空間吧。

註:一說,湘雲因麒麟由妙玉周全,最終與寶玉結為連理
一說,湘雲夫婿衛若蘭死後,史府抄家,湘雲淪落風塵

紅樓夢讀後感 :只看八十回的《紅樓夢》

後四十回是堅決不看的,不然會有想揍人的沖動。

實際上當年雪芹寫到七十八回便已淚盡而逝(其歿於除夕萬家煙火辭舊迎新之時,一代奇才破屋殘舍中悄然西去,十年心血竟不得完稿,悲涼無奈之情,思之欲哭),後兩回是其家人為了湊夠八十回的整數,而把手稿增改之後加上去的,雖細節處尚有破綻,但到底是雪芹親筆所寫,所以與前七十八回不無吻合之處。但高賊卻用心險毒,所續四十回前言不搭後語,把一部驚世之作改成了言情小說,把一部憤世之著改成了對皇帝感恩戴德的頌德書,可恨可惡之極也。

研究紅學之人都知道,原《石頭記》共計一百零八回,以五十四回為分水嶺,前半寫盛,後半寫衰,其中更以十二回為一小節,共九小節層層鋪述。第一回中瘌頭僧所吟的那首詩「好防佳節元宵後,便是煙消火滅時」這不僅指甄士隱元宵後失女燒房之劫難,更是針對賈府大族的畿語,「寧國府元宵開夜宴」之後便「諸芳散盡」,賈府每況愈下,賈赦與鳳姐這兩個亂世梟雄,一在外以勢欺人、圖寶害命,為奪幾把扇子不惜逼人家破人亡;一在內機關算盡、飛揚跋扈,為圖斂財不惜收贓放貸,甚而逼死尤二姐,殺張華未遂。原《石頭記》中這些均是埋下的隱患,賈府被抄、族人流放十之七八都是這兩個種下的惡因。而另外的十之二三便是風行於康熙末雍正初的「黨爭之禍」了。

現在就算不了解清史的人看看電視也知道那段黨爭是怎麼回事,實在不曉得想想《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就都有了。而雪芹的家史我想喜歡《石頭記》的人都略知一二,祖上是順治時期的包衣奴才,入關後因功(如焦大之流)被封江寧織造。曹家向來與大阿哥走的甚近,允仍乳母之子便常向其索要零用,誰不知道這皆是奉了大阿哥命。雍正登基整風肅黨,以長期虧空之名將曹家抄沒,並勒令償補虧空之銀,是以曹家從此不振(見《清類碑鈔》)。雪芹出生時,已從十數年前的大劫中緩過勁來,家道雖不如當初大富,也是小康之家,他實未曾經歷這次大劫。但這次劫難對他的影響卻不小。書中賈政怒打寶玉,斥責他的那段「殺父弒君」的驚人之論便是作者不滿於康熙末的黨爭,以及忠順王府索要戲子等文字也是揭露了朝中黨爭無一日可息的事實。

賈赦一意孤行用義忠王壞了事的板子(一道存逆心就可參倒)、賈母珍藏了半輩子令人誕羨的「慧紋」(元妃省親點的「豪宴」一出,便是為求「一捧雪」而害人的故事,此伏筆也)、元春於深宮中明爭暗鬥的嬪妃生涯(「乞巧」一出,為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亦伏元春之死蹊巧之筆,以上見《脂硯齋重評石頭記》)這種種在極盛時發生的隱患便是賈府敗落的根源,相較之下鳳姐賈赦面上看他們佔了十之八九的原因,其實不過是那十之一二的導火索罷了。

五十四回之後,賈府步步下坡路,雖然也有「壽怡紅夜宴群芳」的綿綉文字也不過是衰敗前的回光反照,而這壽怡紅寶玉的生日便是四月二十六(見《紅樓夢新證》),也是雪芹自己的生日。夜宴群芳名為過壽,實為群芳餞行,這滿園春色終歸是要這位「絳洞花主」來餞行送別,自此後「群芳散盡」。

《石頭記》的偉大不是在於書中安排了各種伏筆,也不在於對於賈黛的愛情故事描寫的如泣如訴,我認為在於一部書集合了各種前所未聞的寫作手法(見拙作《大話石頭記與金庸小說》)以及情節安排的天衣無縫,原一百零八回《石頭記》最後公布了第五回中玉兄夢中所見的正釵副釵又副釵的花名全冊,名曰「情榜」(見《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共計一百零八名女子,針對梁山一百零八好漢而來(見《紅樓夢新證》),最讓人欽佩的不在於一百零八人的描寫絕不落俗,在於結局時的乾坤大顛倒,主為仆,仆為主。尤二姐事敗後,鳳姐未休之前,被迫「執帚庭役」,乾的活兒和粗使丫頭一般,而平兒扶正,成了鳳姐的主子;劉姥姥為報鳳姐兒之恩,千里尋女,找到已為歌妓的巧姐兒,傾其所有把她贖回,配給板兒;惜春、五兒皆出家為尼;香菱被金桂逼死,而金桂不知被什麼人逼死也死於非命;寶釵嫁於玉兄,家敗後發配寧古塔,半路上死於難產,被草草埋入雪中;襲人在未抄家前被迫離開賈府,嫁於蔣玉函,麝月頂替其位置成為大丫頭;賈雨村因助赦行凶、行私枉法被革職發配,而拚命參倒他的正是被他發配的小沙彌;小紅被賣之時巧遇賈芸,嫁與其為妻,夫婦二人遍訪賈家之後,終於在破廟里找到被恩赦的寶玉,此時寶玉已淪為更夫,「苫席蔽體,苦咽酸齏」,沒有衣服只有一張席子遮體,白天不能出去只能晚上打更,同來看望的還有劉姥姥;黛玉早在抄家之前便已投水而死,湘雲也投水自盡但被救起,身為罪官家屬,當作女奴販賣至若圃家中(這若圃便是「因麒麟伏白首雙星」的正主兒,他拾到了湘雲丟失的麒麟並還給她,大觀園那次玉兄丟湘雲拾,是假丟,這次才是真丟),小紅夫婦訪得後,千方百計贖出,送到玉兄處讓二人成婚,經歷這一番生離死別、滄桑巨變,兩個倖存者歸結了這篇石頭上的文字(見《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紅學研究期刊》諸文及《紅樓夢新證》)。

這部寫盡人間繁華、榮辱悲喜、滄海桑田的驚世奇文卻被高賊篡改的面目全非、一塌糊塗,由於他的胡編亂造,致使前八十迴文字無著無落,需知雪芹筆下無一句閑文更無一字多餘,就連饅頭庵前那個在寶玉秦鍾面前紡紗的農家女以及寶玉去襲人家時遇見的那個紅衣女孩,在後文都有著落,數十萬字的巨著呀,卻安排的如此緊湊有致、絲毫不爽,即便高賊篡改至此也難掩其日月之輝。後人模仿雪芹手筆者甚多,其中以《老殘游記》最為成功,雖只學得筆法之一二也名聲大噪;而金庸在小說中也運用了等等手筆,果然獨步武林……

後人只知《石頭記》馳名三百年,卻未必真正了解其偉大之處,雪芹生前辛苦,死後孤獨。

5. 賞析《紅樓夢》中的丫鬟

中國古典小說《紅樓夢》主要人物,服侍賈寶玉的四個大丫鬟之一,她長得風流靈巧,水蛇腰,削肩膀,眉眼有點像林黛玉,又稱「黛影」。口齒伶俐,針線活尤好。聰明過頂,個性剛烈,反抗性極強,敢愛敢恨,有「勇晴雯病補孔雀裘」一回,極言其心靈手巧,神情躍然紙上。她的反抗,遭到了殘酷報復。王夫人在她病得「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的情況下,從炕上拉下來,硬給攆了出去。當天寶玉偷偷前去探望,晴雯深為感動,絞下自己兩根蔥管一般的指甲、脫去一件貼身穿的舊紅綾小襖兒贈給他。當夜,睛雯悲慘死去。她死後賈寶玉作《芙蓉女兒誄》祭她。
晴雯從小被賣給賈府的奴僕賴大家為奴。賴嬤嬤到賈府去時常帶著她,只因她生得「十分伶俐標致」,「賈母見了喜歡」就被賴大母親當作一件小玩藝孝敬了賈母。這種被奴才當做禮物送給主子的奴才身份是最底下的。晴雯唯一的親人是姑舅表哥多渾蟲和與賈璉有染的多姑娘。她長得風流靈巧,眉眼兒有點像林黛玉,口齒伶俐,針線活尤好,曾為寶玉「病補孔雀裘」。 深得賈母的喜愛。可正是因為她模樣長得稍好一些,經常和賈寶玉說說笑笑,就被王夫人誤以為晴雯帶壞寶玉,驅逐她出府。晴雯被逐出大觀園不久,就病死了,死在其姑舅表哥家,有的人也說,晴雯就是黛玉的影子,她的死也就是黛玉的寫照。
心比天高」:十歲的時候被賴大買去做丫頭,是奴才的奴才,後來像禮物一般孝敬了賈母,但卻沒有一點奴性。她的爽直莽撞針對的是每一個人:寶玉、黛玉、襲人,用客觀的眼光來看,她實在不是一位好丫頭,她從來沒有擺正奴才的位置,即便要求寶玉愛自己,也是站在「人」這一個同樣對等的高度上,不是奴顏婢膝,也沒有溫柔和順,再用黛玉所說的便是「我為的是我的心」。為了自己的心而活著的人,在現在也沒法不讓人感動的,我們難道一定要對著這顆高貴的靈魂指責她:你只是個奴才?身為下賤是她無法改變的命運,但我們已經看到了弱小如晴雯是怎樣為這不公平的命而抗爭,她不願服侍寶玉洗澡,她也看不慣別人的鬼鬼祟祟,她如此珍愛自己清白的女兒身, 果真使最明白女兒的寶玉另眼相看,由親昵而升為心愛。看寶玉挨打支走襲人卻讓晴雯送手絹,我們已經明白晴雯與寶玉更貼心了。

晴雯美麗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沒有正面描述晴雯的美麗,但是讀者都知道晴雯的美麗出眾,是因為曹雪芹用鋪墊渲染的手法,讓一些反感晴雯的人從口中說出來,這就使得晴雯的美麗更加突兀。
晴雯早在第五回就輕描淡寫的出場了,是說賈寶玉在秦可卿的卧室睡覺,有四位丫鬟服侍他,其中有晴雯。然而第一次描述晴雯的長相,就到了七十四回,是出自最恨晴雯的王善保家的口中,她向王夫人進讒言:「………寶玉屋裡的晴雯,杖著她生的模樣比人標致些……」,至於如何標致,王夫人聽了王善保家的話之後就想起來了,是「水蛇腰,削肩膀」,這個「水蛇腰削肩膀」就是那個時代美麗女性的標准體形,在王夫人把病重的晴雯叫到眼前的時候,在王夫人的眼中,我們再一次看到了晴雯是個「美人」「病西施」,晴雯的美麗不言而喻,是榮府上下一致承認的。
聰明智慧
晴雯聰明智慧高傲潑辣,深得寶玉的重用和賞識。 可以說在怡紅院的大丫鬟
中,寶玉尊重的是襲人、信任的是麝月、喜愛的是晴雯。凡是他和黛玉私下傳情的事情,都是差遣晴雯去辦理,晴雯也深深理解寶黛的感情,傳話送物爽朗颯利。像寶玉病中惦念黛玉,給黛玉送舊手帕,就不能讓襲人等發現而偷偷的讓晴雯送去。
機敏而又尖刻
晴雯機敏而又尖刻,對襲人被王夫人暗許做寶玉的妾,雖然作者沒有明述晴雯的嫉妒,但是從晴雯的話里話外卻能夠明顯看出來她的羨慕和嫉妒。晴雯敢愛敢恨敢說敢罵,快言快語,有的話語不用作者介紹,讀者就知道是出自晴雯之口,在她跌了扇子而頂撞寶玉的時候,襲人勸解,晴雯就連諷帶刺回敬了襲人:「自古以來,就是你一個人服侍爺的,我們原沒服侍過,因為你服侍的好,昨兒才挨了窩心腳。」「哎喲!這屋裡單你一個人記掛著他,我們都是白閑著混飯吃的?」不一而足。
有些事情也只有晴雯敢於做出來,比如撕扇子做千金一笑,比如病中勇補雀金裘。比如冬天的夜晚穿著單衣嚇唬人,一個頑皮、靈巧、任性的美的形象確實贏得了許許多多讀者的憐愛。
行為光明磊落
晴雯在大觀園中的所作所為是光明磊落的,她雖然和寶玉情投意合但卻不會象襲人那樣「鬼鬼祟祟」的有肌膚之親,雖然無依無靠家境貧寒卻不會象別的小丫頭那樣偷偷摸摸,她看不起那些狗仗人勢欺負奴才的奴才,在抄檢大觀園的一幕里,晴雯的言行象一顆瞬間升起的絢爛的流星,剎那間照亮了大觀園那黑漆漆的夜晚。
因為晴雯早夭於《紅樓夢》前八十回,所以我們看到了出自曹雪芹筆下的一個完整的人物形象,風流靈巧高傲尖刻的晴雯給人們留下了「空牽念」的世代遺憾,乃至於紅樓迷們念念不忘那「夜夜長空霽月光」!
三 晴雯病補雀金裘
晴雯生病第三天,寶玉遇到一件重大的社會活動。原來寶玉的舅舅要過生日,寶玉作為他的外甥,自然要前往祝壽。這么重要的活動,連賈母都很重視,老太太親自給寶玉挑選了一件上好的行頭——雀金裘,讓寶玉穿上作為禮服。這雀金裘可不是一般的行頭,賈母說同檔次的只有兩件,一件是鳧靨裘,剛剛給了深受賈母喜愛的新來的寶釵的堂妹薛寶琴(薛寶琴享受黛玉初來時的待遇,住在賈母的暖閣,賈母說薛寶琴比西洋畫上外國的美人還好看),再就是這件雀金裘。這雀金裘何其珍貴?
只聽賈母笑道:「這叫做『雀金呢』,這是俄羅斯國拿孔雀毛拈了線織的。前兒那件野鴨子的給了你小妹妹,這件給你罷。」……賈母道:「就剩了這一件,你遭塌了也再沒了。這會子特給你做這個,也是沒有的事。」可見這行頭真的非同尋常,非常珍貴。可是寶玉頭一天去舅舅家拜壽就不小心把這雀金裘燒了一個頂針大的小洞。這該如何是好?寶玉舅舅的生日要大辦好幾天,天天得去,這燒了洞的雀金裘怎麼穿?如何向老太太交代?於是麝月就打發老嬤嬤找能工巧匠織補,結果沒有一個人敢攬這活,都不認得這是什麼裘皮,怎麼織補?
病中的晴雯聽了,很是替寶玉著急,就讓麝月把雀金裘拿來看看。晴雯說:「這是孔雀金線的。如今咱們也拿孔雀金線,就像界線似的界密了,只怕還可混的過去。」麝月笑道:「孔雀線現成的,但這里除你,還有誰會界線?」晴雯道:「說不的我掙命罷了。」
曹雪芹這一回在晴雯的名字前加一個勇字,叫勇晴雯。怎麼個勇法?只見晴雯掙扎著坐起來,挽了一挽頭發,披了衣裳。只覺頭重身輕,滿眼金星亂迸,實實撐不住。待不做,又怕寶玉著急,少不得狠命咬牙捱著。她讓麝月打下手,一針一線,一直做到凌晨四點多;當最後一針補好時,只見晴雯「噯喲」了一聲,就身不由主睡下了。
這段描寫,跟施耐庵寫武松打虎有異曲同工之妙,武松打死猛虎後,竟然拖不動死虎,極言武松體力消耗之大;曹雪芹筆下的勇晴雯也是這樣,最後一針補好了,頭一歪就睡著了。這是曹雪芹筆下的華彩樂章,它精彩地刻畫了晴雯的形象:這是一個對寶玉情深意切的青春少女,她的清純和真摯感天動地。這樣一個可愛的女孩,將來是要做花神的——芙蓉女兒。為了這個唯美的花神,曹雪芹嘔心瀝血傾注了常人無法想像的巨大精力,撰寫了超越《葬花吟》的鴻篇巨制——《芙蓉女兒誄》。
編輯本段致死原因
雪芹先生無疑是鍾愛晴雯的,這從晴雯那好得出奇的判詞,以及晴雯越過襲人排在了十二釵又副冊之首,就可以很明顯地看出。然而,雪芹先生並沒有將晴雯描寫成一個完美的女子,先生筆下的晴雯,是個有血有肉,亮點與缺點並存的豐滿人物。

晴雯是大觀園中公認的美人,先生雖沒有正面描述過她的樣貌,但從旁人的言語中,我們有初步的印象,她長著「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象林妹妹」,「這些丫頭們,共總比起來,都沒晴雯生得好」。
然而,也正是因為她的美麗,使她自恃過高,得意忘形地忘了自己的身份,她只不過是大觀園中一個地位低下的丫鬟,卻虛妄地追求著一種不切實際的平等。在封建等級制度森嚴的榮國府,她的這種反叛精神,必將遭到統治階級殘酷的鎮壓。
晴雯的靈巧也是眾所周知的,多少能工巧匠都無法織補的雀金裘,她在病中就從容的補好了。連賈母都說「這些丫頭的模樣爽利言談針線多不及他」,甚至於百般厭惡她的王夫人都不得不承認「他色色比人強」。
然而,心靈手巧的她卻不屑於以自己的「風流靈巧」去博取封建統治階級的贊許。她懶,並不是因為她不想做,而是因為她不願以一個奴隸的身份去做。她只是希望站在一個平等的基礎上,以一個人的身份,為著自己的心而做,所以,就有了病補雀金裘。但是,她這種單純的願望,在封建勢力奴役下的大觀園里,無法得到共鳴,孤立無援的她,必然只能走向死亡。
晴雯的性格一直也是人們爭論的主題,愛晴者稱其為天真爛漫,純潔無邪,毀晴者稱其掐尖要強,尖酸刻薄。
首先必須肯定,晴雯是純潔的,她並沒有象王夫人所說的那樣「妖精似的」勾引寶玉,也沒有象襲人那樣奴顏婢膝地去鑽營寶玉姨娘的地位。言語尖刻確有其事,但又都事出有因。因為她純潔,所以她痛恨墜兒的盜竊行為;因為她自尊,所以她鄙視襲人之流安於甚至樂於做奴隸的本性;因為她天真無邪,所以她厭惡蠢奴悍婦的爭權奪利,惟利是圖。
正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晴雯那與封建禮教格格不入的個性,最終招致了封建衛道者的誹謗污衊,從而斷送了她美麗青春的生命。

6. 求十篇紅樓夢讀後感800字的

《紅樓夢》:說不盡的傳奇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十八世紀上半葉中國封建社會末期社會生活,將其攫取、裁剪,再加以創造,《紅樓夢》這幅畫卷就這樣展現在我們眼前。一經問世就成為「中國小說文學難以征服的頂峰」,是當之無愧的經典之作。
作者曹雪芹,名沾,字夢阮,號雪芹,另外還有芹圃、芹溪、芹溪居士等字型大小。祖籍襄平(今遼寧省遼陽市)。出生在貴族家庭,年僅十歲的他親眼看到家庭遭受滄海桑田的變故,對封建統治的沒落命運有了切身感受。從1752年起,他終於揮灑出一部不朽的現實主義巨著《紅樓夢》。
《紅樓夢》是一部有關愛情的小說,但作者並沒有把著眼點完全放在故事情節上,而是在人物塑造方面下足了功夫,顯示出高度成熟的藝術水準。全書共刻畫了四百多號人物,不同的身世命運,不同的生活情景,在曹雪芹的筆下,人與事的來龍去脈,一概井然有序,從容自然。上至皇庭貴婦,下至走卒車夫,其神色、語言及個性,都纖毫畢現。且以「第四十回」為例:
只見一個媳婦端了一個盒子站在當地,一個丫鬟上來揭去盒蓋,裡面盛著兩碗菜. 李紈端了一碗放在賈母桌上.鳳姐兒偏揀了一碗鴿子蛋放在劉姥姥桌上.賈母這邊說聲" 請",劉姥姥便站起身來,高聲說道:"老劉,老劉,食量大似牛,吃一個老母豬不抬頭."說著,卻鼓著腮幫子,兩眼直視,一聲不語。眾人先是發怔,後來一聽,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來.史湘雲撐不住,一口飯都噴了出來,林黛玉笑岔了氣,伏著桌子只叫「噯喲」,寶玉早滾到賈母懷里,賈母笑的摟著寶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著鳳姐兒,只說不出話來;薛姨媽也撐不住,口裡茶噴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裡的飯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離了坐位,拉著他奶母叫揉一揉腸子. 地下的無一個不彎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著笑去的,也有忍著笑上來替他姊妹換衣裳的。獨有鳳姐鴛鴦二人撐著,還只管讓劉姥姥。劉姥姥拿起箸來, 只覺不聽使,又說道:"這里的雞兒也俊,下的這蛋也小巧,怪俊的.我且抓得一個兒。」
《紅樓夢》是中國文學和中國文化的永恆話題。西方有「說不盡的莎士比亞」的說法,據說原是歌德的話。在中國,《紅樓夢》也是說不盡的,已經說了二百多年,今後還要說下去。

《紅樓夢》實是夢一場,噩夢一場。

看完《紅樓夢》心中有一絲悲哀,忽覺秦氏對鳳姐說的一番言語,實是有理:「月圓則虧,水滿則溢。」世上無事可「永保無虞」。就像這朝朝代代,總是從初期到全盛再到衰敗,從春秋戰國時期,秦始皇統一六國,漢,三國,晉,南北朝,隋……無一倖免。身邊的小事亦是如此,一生中總有順心與陰暗的時期,所以人生給予的感覺就饒有滋味……有人時常覺得人生凄苦,可沒有這苦,那怎會感受到成功到來時的快樂?若紈絝子弟只知玩樂,終老一生,死前才去遺憾,「人生何其短,吾還碌碌無為終老此生。」。家道中落,未嘗不是好事,死前至少可以說,「因曾度此落魄生活,故吾此生沒有白活。」

說到碌碌無為,終老此生。就不得不題,功名利祿。記得第一回中,士隱所解注的《好了歌》。「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甚切,就好像功名,不是得了功名,就不用死,到頭來還是得死。下一世,誰理你是秦始皇,還是漢武帝。更別提其他人,「問古今將相可還存?也只是虛名兒與後人欽敬。」若不提,欽敬,從古至今,那些著名的貪官奸臣,呂不韋、秦檜、吳三桂、鰲拜……也是萬古留名。其實他們的才智,膽識,以及那種不畏懼命運的膽魄,也有可取之處。命運最終給他們的安排終究是殘酷的,死訊換來了呼天搶地的歡呼聲,死後還招人惡罵,這是他們的悲哀,也是那個社會的悲哀。難道這就是正義與邪惡的標准嗎?

其實,正義與邪惡的標准還是很模糊的。我可以說,「人各有志,只能說他們樹立了不科學的人生觀。」他們的所作所為不一定像我們想像中那麼可恥,也許他們像楚莊王,三年沉迷於酒色,是別有用心,我們也許只是讓歷史蒙蔽了雙眼,雖然可能性極小,但我們不能排除這種想法,畢竟這些都已成過去,無從考證……

《紅樓夢》讀後感

對於《紅樓夢》的結局,我有甚多不滿,可有人對我說,「既然你不滿,林黛玉最終抱憾而亡,賈寶玉出家為僧,那你覺得,什麼樣的結局是完美的。」的確,我對甚為不滿顰兒之死,顰兒素日也是叛逆角色,終日只想一展才華,違反了古時「女兒無才便是德」之說。顰兒在文中的才華是不容置疑的,我實是欽佩,也為她那種叛逆而佩服。可她為何不能叛逆至底?賈母素日疼她,更疼寶玉,他倆二人想要結為連理枝,賈母也未必反對,她竟不去爭取,偏自尋苦惱,氣死了。可細細思量,她素日多疑,即使嫁於寶玉,也難免會被氣死。她又不似鳳姐會借酒撒潑,怎生向賈母開得了這口?她的力量是如此微薄,在賈府她畢竟不像寶釵那樣得人心。
寶釵為人圓滑,討人喜歡,她最終也是無法無法擺脫父母之命嫁於寶玉,最終獨守空房,也不免令人覺得有些惋惜,「金簪雪裡埋。」再說寶玉,最後看破紅塵,做了和尚。難道做和尚真是最好的結局嗎?若是如此,世人都改為僧。我的想法太極端了。「你死了,我去做和尚。」預示著這一切,好似一切皆前定,無法改變。我不滿的是寶、黛二人最終仍是無法逃出命運的束縛。那人又對我說,「寶玉,做和尚已不是為黛玉而做。寶玉不做和尚,還能做什麼?去追求功名利祿嗎?」是啊,細度之,對於寶玉而言,這不失為最好的結局。他已淡薄名利,對他而言此皆身外物。追逐名利,讓歷史重演,看著自己的後代再來上演這「紅樓夢」嗎?他看似沒有擺脫命運的束縛,
但命運業已不能束縛住他了,他既不是為顰兒去做和尚,那就是為自己,他也不像世人為了「得道成仙」,而是了無牽掛,看盡紅塵。那人還對我說,「做和尚的有兩種,一種是為了逃避,還有一種就是為了面對。」我想逃避的那些就是「看錯紅塵」的,而面對的才是真正「看破紅塵」的。

《紅樓夢》讀後感
《紅樓夢》 是一部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網路全書。小說以講述上層社會中的四大家族為中心圖畫,真實、生動地描寫了十八世紀上半葉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全部生活,是這段歷史生活的一面鏡子和縮影,是中國古老封建社會已經無可挽回地走向崩潰的真實寫照。把一個個的人物寫的活靈活現,有以神話故事中的女媧為開頭引出著一故事——石頭記。有以甄隱士為線索開始即結束了整個的故事。

在遙遠的大洋彼岸又一個國度——英國。她誕生了一位偉大的、傑出的、有天賦的,劇作家他就是莎士比亞。他用他畢生的經歷發揚了本國的獨有的一種藝術形式——戲劇。那時一個民族,他那時代不滅的靈魂,以各種形式表現著自己、充實著自己。正如莎士比亞與戲劇的微妙關系一樣,曹雪芹及其《紅樓夢》,就是我們中華民族不朽靈魂的一部分。與其說他是非同步偉大的巨著,不如說它是中國通史。與其說那是寫貴族的生活,不如說是當時時局的真實寫照。從一點點的細節來講,那種語言的魅力體現出來,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塑造了許許多多的人物形象。從人物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一張一弛。一絲一毫無不張顯出人物的特點,可以說那種語言的敘述找不出一斯破綻。而從中又可以看出一個民族發展的問題,具體的症結,具體的民生國計,無不與此相關聯。這不只是一部文學作品,又是一部柬書。

前面說都都是前八十回,而後四十回我認為恰恰相反。從中有許多的破綻,例如賈寶玉在前八十回的一回中已經暗示到其是一悲劇人物,而到高鄂的筆下它又成了一個樂於學習又參加考試而考取舉人,從一個頑童到一個好學之人,這中間幾乎沒有什麼銜接,是很令人匪夷所思的。而且在最後又丟下已經懷孕的寶釵出家為僧。而且據說高鄂是因為一個上任的資助,取續寫紅樓的,我認為一個初衷就不那麼純潔的人,並且也沒有理解到曹雪芹的寫的《紅樓夢》。是無法寫好的。再說想像曹雪芹一樣的來刻畫人物是非常難的,不是容易達到的。我看到不如留下這四十回不寫,給人以遐想的空間,還是聽美好的。

《紅樓夢》讀後感

讀罷紅樓,心裡酸酸的。不知是為了什麼。是為了榮寧二府的家破人亡?紅粉麗人的香消玉殞?還是投機分子的欺世盜名?好像每種都有一點。但總是覺得那不是全部。從一個男人的角度分析,我豁然開朗,這是嫉妒。我在隱隱之中對寶玉產生了醋意。說來也真是慚愧,但是有幾個男性看到一個紈絝子弟的周圍無緣無故的纏繞著數不勝數的美女而不心酸呢?
說到這,紅樓夢里的愛情故事還真是數不勝數。首先力推的,就是寶黛的紅粉痴戀。在紅樓夢里要數這兩個人的愛情最純潔了。從兩小無猜,青梅出馬,到長大後的墜入愛河。曹公簡直就是順水推舟,讓讀者感到,世間又一份千古流芳的愛情故事誕生了。它的出現是那麼的自然,幾乎沒有人懷疑過,它的出現是那麼純潔,纖塵不染
。但是生不逢時的愛情就是痛苦的代名詞。黛玉性格里獨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對世俗的不屑一顧,令她處處顯得特立獨行,卓爾不群。花前痴讀西廂,毫無避諱;不喜巧言令色,言隨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種種這般,都使得她象一朵幽然獨放的荷花,始終執著著自己的那份清純,質本潔來還潔去,一如碧玉般盈澈。用一個普通人的眼光看她,最欣賞的還是黛玉的詩情畫意,靈秀慧黠。黛玉每每與姐妹們飲酒賞花吟詩作對,總是才氣逼人,藝壓群芳。無論是少年聽雨歌樓上的詩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畫意;還是草木黃落雁南歸的凄涼,花氣溫柔能解語的幽情;無不體現出她娟雅脫俗的詩人氣質。最嘆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紅顏薄命。黛玉的身世,註定了她的孤獨無依,而她的性格,又註定了她的寥落憂傷。縱使大觀園里人來人往好不熱鬧,可是這里沒有她可以依靠的親人,沒有她可以傾訴的知己,只有風流多情的寶玉讓她芳心暗許,卻又總是患得患失。於是她無奈著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悲哀著「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套無情」,傷感著「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終落得「一縷香魂隨風散,三更不曾入夢來」的凄涼結局。
與其說林黛玉在賈府的地位和自身的懦弱是悲劇的起因,還不如把責任軌道萬惡的封建社會以元春為首的封建集團無情的扼殺了寶玉和黛玉之間的愛情。如果紅樓夢真的是曹雪芹親身經歷的描述,那麼我可以感受到一個失去至愛的男人的痛苦。地獄的烈火在身邊燃燒,苦不堪言,使我的思想靜止不前,這不是切膚之痛,卻是切膚之愛。當血淚撒盡的曹公轉身面對不堪回首的歷史怎能不發出「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的感嘆!
還有要說的就是薛寶釵的愛情悲劇了。看到黛玉的鬱郁而終,依然那麼難過。可待到讀完,聽甄世隱說著什麼"蘭桂齊芳"

《紅樓夢》讀後感 :反彈琵琶晴雯篇

「霽月難逢,彩雲易散,心比天高,身為下賤。風流靈巧惹人怨。壽夭多因誹謗生,多情公子空牽念。」

曹雪芹先生對晴雯的態度可以由這首詞看出來,曹雪芹先生認為她是霽月在天,她的人品很是難得,光明磊落,她會壽夭是因為周圍環境的黑暗,可見曹雪芹對她的基本態度還是肯定的。

但是我卻要反過來說一說,因為曹雪芹先生寫這部書時,常是照著本來的面貌還原生活,所以他即使偏向這個有傲骨的奴才,但在寫作中仍是寫出了她眾多的毛病,其中當然也有很多是她致死的原因。

首先,很多書里為了表揚這個擁有反抗思想的奴才就會把她描寫成一個先進的戰士,其實呢?她真的有大家說的那麼有思想嗎?錯,她充其量也就是和寶玉一樣,一方面,她認識到這種看似舒適的生活其實就有著對她們這樣人的壓迫,但另一方面,她卻是離不開這種生活的,她只能依附於這種生活,離開這種生活回到貧困的家中,她也就象剛開的劍蘭送入豬窩一樣,夭折了。

其次,她是不是真的就是個奴才呢?當然不全是。雖然她身份低微,她是沒有父母被賣入賈府的,但是她卻被老太太收在身邊,而且還可以將自己的哥哥也介紹進府,後來跟了寶玉,也是房裡數一數二的大丫頭,在賈府的金字塔結構中,這種大丫頭其實就是僅次於主子的二主子。什麼是奴才呢? 在大觀園中有比她身份更低微的人,婆子,老媽子,即使就在一個怡紅院,其中也有一干小丫頭是聽她們差遣的。這種大丫頭有時權利很大,可以代主子管教小丫頭,如果說主人欺負奴才是封建社會的一種無奈的話,那奴才之間互相比大小,互相爭斗就是可悲,在有一回中,晴雯處罰偷東西的小丫頭墜兒時,先掐先打還拿簪子戳,最後就一句話把她趕出去,還讓別人無可辯駁,這中間,小丫頭有錯,但是晴雯也確實是有倚勢壓人的嫌疑,而且那狠辣的態度,也很有鳳姐遺風。

她不願卑微的愛一個人,她總想要和寶玉站的平等一點,她不能象襲人那樣謙卑的愛一個人,她有她的特點,有點象野蠻女友,漂亮卻不溫柔,襲人曾笑寶玉「每天不挨她兩句硬話襯你,是再也過不去的」,可見,晴雯這種欲擒故縱,以退為進的手段還是有用的。

《紅樓夢》讀後感 :寶釵的悲劇

看了很多遍的紅樓,以前總是覺得林黛玉的一生是那麼的凄涼,總也不忍看後幾回中的黛玉焚稿,寶玉成親.覺得那麼殘忍的結局,知道就夠了,不想一遍遍去復習那種傷心.
前些日子看了一本清代人作的紅樓續補,以前對於這種書,我總是排斥的.覺得那些人搞出一個個大團圓,或死而復生或仙境重逢之類的結局,實在是沒有意義.這么粗劣的改續,無聊的緊.不過這次去圖書館,見到書架上好幾個版本的這種書,抽出一本,粗略的翻了一下,卻使我萌動了重讀紅樓結尾幾章的想法.

看到黛玉的鬱郁而終,依然那麼難過.可待到讀完,聽甄世隱說著什麼"蘭桂齊芳"我不由黯然.薛寶釵這樣的人物,也要像李紈一樣,將一生都葬在這片冷酷的園子里么? 以前的我,是很討厭薛的.從蜂腰橋撲蝶到最後的成親,我一直都覺得她是一個既冷酷又自私的人.可是現在,我竟然不由不同情她了。其實細想起來,她的悲劇也許比林的更令人嘆惋.

薛寶釵家境富足,從小飽讀詩書.接受的是極為全面而正統的教育.賈母總是誇她"沉靜寬厚".沒錯,這正是她從小被教育過的為人方式,也是古代女子應有的美德.甚至悲喜都不應形於顏色,否則就是"不尊重."綜觀全書她的舉止,幾乎從未超出這些束縛。只有一次寶玉將她比做楊妃令她大怒,可也只是冷冷的用一句話反諷過去.以前最恨她在蜂腰橋下陷害林的一段.現在想來,其實也並不是完全不可以理解的惡毒舉動.她從小生長在皇商家庭,這種"趨吉避凶"的法門應該是早就深深的印在心中了吧.。
雖然她的做法很自私,但在她,也許認為人理所應當就該這樣應對.其實她才是最可悲的人,一生都被別人的看法和所受的教育支配著.從來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沒有開心也沒有不開心,只是按照理所當然的道路走下去.從未得到過全心全意的愛情,也沒有誰真正的關心過她.而她,也就認為世界本就如此.認為夫妻間有的不是真誠的感情而是"舉案齊眉"的尊重;認為母女間有的不是血濃於水的親情而是服從的孝道.這樣冷酷的綱常,竟是她遵守了一生的原則,而且還毫無知覺的麻木著。

讀《紅樓夢》有感
《紅樓夢》是一部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網路全書。小說以講述上層社會中的四大家族為中心圖畫,真實、生動地描寫了十八世紀上半葉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全部生活,是這段歷史生活的一面鏡子和縮影,是中國古老封建社會已經無可挽回地走向崩潰的真實寫照。把一個個的人物寫的活靈活現,有以神話故事中的女媧為開頭引出著一故事——石頭記。有以甄隱士為線索開始即結束了整個的故事。

在 遙遠的大洋彼岸又一個國度——英國。她誕生了一位偉大的、傑出的、有天賦的,劇作家他就是莎士比亞。他用他畢生的經歷發揚了本國的獨有的一種藝術形式——戲劇。那時一個民族,他那時代不滅的靈魂,以各種形式表現著自己、充實著自己。正如莎士比亞與戲劇的微妙關系一樣,曹雪芹及其《紅樓夢》,就是我們中華民族不朽靈魂的一部分。與其說他是非同步偉大的巨著,不如說它是中國通史。與其說那是寫貴族的生活,不如說是當時時局的真實寫照。從一點點的細節來講,那種語言的魅力體現出來,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塑造了許許多多的人物形象。從人物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一張一弛。一絲一毫無不張顯出人物的特點,可以說那種語言的敘述找不出一斯破綻。而從中又可以看出一個民族發展的問題,具體的症結,具體的民生國計,無不與此相關聯。這不只是一部文學作品,又是一部柬書。

前面說都都是前八十回,而後四十回我認為恰恰相反。從中有許多的破綻,例如賈寶玉在前八十回的一回中已經暗示到其是一悲劇人物,而到高鄂的筆下它又成了一個樂於學習又參加考試而考取舉人,從一個頑童到一個好學之人,這中間幾乎沒有什麼銜接,是很令人匪夷所思的。而且在最後又丟下已經懷孕的寶釵出家為僧。而且據說高鄂是因為一個上任的資助,取續寫紅樓的,我認為一個初衷就不那麼純潔的人,並且也沒有理解到曹雪芹的寫的《紅樓夢》。是無法寫好的。再說想像曹雪芹一樣的來刻畫人物是非常難的,不是容易達到的。我看到不如留下這四十回不寫,給人以遐想的空間,還是聽美好的。

讀《紅樓夢》有感
縱觀歷史朝代,前塵滾滾、後世硝煙,我們歷代經歷生存都逃脫不了情感的洪潮。然後紅樓,則成了歷史中的一葉典型的情感扁舟。它成為了古代情感的終始遞接到現代情感的開端,成為了情感史的遞接橋梁。現在有多少人都在研究紅樓,但是仍然參悟不透其中的高深與妙絕。
它讓我們看到了古人對情感的激烈執著、凄怨哀美,在強有力的精神推動下展現了他們對愛情

在精神力上的質感。我們看到的是鏡中花、水中月,月朦朧、鳥朦朧的神秘情感境界。他們那種精神上、肉體上的迷離情感,都含蘊著自己的愚蠢,封建思想的禁錮使得他們都成為了愛情的奴隸、歷史情感中的悲劇角色。人與人之間充滿了疏離和冷淡。轉身走開,徒留下的卻是自己那蒼涼、慘痛,甚至是可悲、可憐的腳印。他們在自己的世界和時空中表演著自己絢麗卻也不失味道的情感。即使遺憾,卻擁有了自己精神上的灌溉;即使可悲,卻擁有了自己精神上的寄託;
即使可憐,卻擁有了他人後世的同情與憐嘆;即使成為歷史,卻也擁有了後世人無盡的膜拜與贊嘆。轉眼現在我們的這個繁榮、快速進步的現代社會。我們以為我們很快樂,我們以為我們很幸福,我們以為我們這樣,就什麼都比古代的一切還要完善。也許,我們滿足了物質的給予;也許我們滿足了現在都市的喧囂;也許我們滿足了周遭環境的科學與現代,可是我們卻不知道,也許我們在精神方面卻是貧瘠的、荒涼的。我們有充實的科學知識,我們有古人根本不可有的見識,但是也許我們沒有古人那種可以灰肥湮滅般的愛情真理。也許是我們沒有勇氣去體驗那種大悲大喜的、跌宕起伏的情感。也許愛情的悲劇存在於每個時代。痴也好,傻也好,所有一切的轟轟烈烈和遺憾惋惜都成為了歷史潮流中的一點飛灰。檣櫓灰飛湮滅般的痴纏恩怨都在歷史的前進中被我們嘆頌。每個時代都有自己不同的際遇和悲劇,歌功頌德和情感悲劇都是歷史中不可少的一個點綴體。〈紅樓夢〉在我看來是一部復雜、高深、抽象的文學巨作。書中的痴男怨女都在愛情
文中語言的精細、優美、哀怨,讓我們不但體驗了書中人物的凄涼與哀傷,也讓我們體驗到了文中描繪景色的華麗唯美和書中字里行間的古典美。

讀《紅樓夢》有感
《紅樓夢》,一部含笑的悲劇。《紅樓夢》不只描寫了一個封建貴族家庭由榮華走向衰敗的三代生活,而且還大膽地控訴了封建貴族階級的無恥和墮落,指出他們的種種虛偽、欺詐、貪婪、腐朽和罪惡。它不單指出這一家族的必然崩潰和死亡,同時也暗示了這一家族所屬的階級和社會的必然崩潰和死亡。曹雪芹筆觸下所創造和熱愛的主人公是那些敢於反判那個垂死的封建貴族階級的貳臣逆子;所同情悼惜的是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犧牲者;所批判和否定的是封建社會的虛偽道德和不合理的社會制度。一邊是木石前盟,一邊又是金玉姻緣。一邊是封建社會下必須追求的功名光環,一邊是心馳神往的自由之身。曹雪芹筆下的《紅樓夢》為我們展現了這場無聲的較量。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悲劇愛情故事濃縮了這場較量的全部硝煙,「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質本潔來還潔去」,在面對封建禮教下的種種迫害和冷漠,甚至以生命的付出為代價,質本潔的追求始終不棄。我們感嘆賈、林兩人愛情的悲劇的時候,看到了造成悲劇的一個重要因素:林黛玉的清高的個性,她的個性與當時的世俗格格不入,無法與社會「融合」,她的自卑情結正是她自尊的體現,也是她悲劇的開始。
《紅樓夢》中她葬花的一段情節,是她的個性體現的焦點所在。她的自卑、自尊、自憐在她的《葬花詞》中袒露無遺:「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煞葬花人,獨把花鋤偷灑淚,灑上空枝見血痕。」「 願儂此日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捧凈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一個世俗之人無法明白她的思緒,「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面對落花,她想到自己死後的情景,無法釋懷,又潸潸淚下。在封建禮教前,她的自卑激發了她的自尊,當寶玉挨打後,工於心計、精於世故的薛寶釵送來了葯丸,而且還用訓教的口氣規勸寶玉改邪歸正。但作為封建禮教的叛逆者寶玉的支持人——善良孤傲的林黛玉卻只是一味地哭,把眼睛都哭成了桃兒一般,她的哭不是軟弱,她以哭這種獨特的情感體驗來真誠聲援寶玉,默默對抗封建禮教,因此只有他們二人的心才貼得最近,愛得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