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南海一號"是什麼朝代的沉船
宋代"南海一號"考古大事記
●1987年,廣州救撈局與英國海洋探測公司在陽江海域尋找東印度公司沉船時,意外在一艘宋代商船中打撈出200多件瓷器。考古界認為可能與海上絲路有關,引起世界矚目,該船被命名為「南海一號」。
●2000年,考古部門對「南海一號」正式展開調查。
●2001年4月,中國歷史博物館水下考古研究中心聯合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位的水下考古專業隊員共12人,搜尋和定位沉船遺址。
●2002年3月至5月間,水下考古隊再度下水,對海底沉船進行細挖掘、細打撈,打撈出文物4000多件。
●2003年10月,廣東省文化廳召開《「南海一號」整體打撈方案》專家論證會。
●2003年11月,規劃、立項「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建設項目。
●2004年3月,廣東省發改委同意籌措資金,在陽江市海陵島十里銀灘建設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
●2005年12月28日,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開工興建。
●2007年1月16日,考古隊前往沉船海域開展打撈前最後一次海底勘查。
●2007年4月8日,「南海Ⅰ號」整體打撈工程正式啟動。
●2007年7月,「南海Ⅰ號」沉船有望浮出水面。
B. 南海一艘百年沉船,撈出整船圓明園文物,英國為什麼卻說請立即歸還我們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翻開五千多年的歷史,我們發現,中國古人以其智慧,創造出無數珍貴的文物,而中國的歷史,某一程度上,也是中國的文物史。作為一個歷史上從未斷代的國家,我國素來以古董文物聞名,世界上很多國家的探險家都喜歡來中國探險,想要去尋找失落的寶藏。然除了中國這一座大博物館,有一個地方,同樣是探險家的目標,那便是海洋。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博物館,從人類開始踏上海洋征程,海洋就成為了陸地之外,人類的第二個文明聚集地。
說起流失海外的圓明園文物,不少人首先想到的,應該是十二生肖獸首,然十二生肖還不是圓明園中最為珍貴的文物。這些文物被英法聯軍搶走之後,如今被收藏在歐洲的博物館中,光是大英博物館,就有數以萬計的圓明園文物。我國專家為了找回這些文物,做了很多的努力,然文物的追回之路十分的艱難,他們不知道文物是圓明園搶去的嗎?不,他們心知肚明,但他們拒不歸還。而如今,我們也拒不歸還他們的沉船。
C. 珠江夜遊最好的觀光船
珠江夜遊的船我覺得沒什麼分別,不過硬要挑一艘好的,那麼就挑兩艘最貴的船,都是在天子碼頭上船的:信息時報號和南海神號。這兩艘船最貴。
信息時報號是新裝修的,二樓環境比較好一點,晚上6點鍾那班有自助餐,168一位,其實沒必要。自助餐不好吃,時間短,而且現在廣州6點天還沒黑。8點半那班108,咖啡茶點心水果,很普通那種。
南海神號好像也是比較貴,沒有自助餐。但是勝在造型奇特,一樓有南海神號的博物館可以看,是在哥德堡號來廣州的時候才下水的。
通常船的二樓比一樓貴,因為一樓很多視線很多都被擋住了。二樓高一點,視野也好一點。我覺得坐什麼船都沒所謂,因為通常開船沒多久就到三樓全露天的地方拍照吹風,所以毫不豪華對於我來說沒作用。所以我推薦你坐最便宜的,在西堤碼頭上船的穗港之星,才30多元。如果你真的有錢的話,另外再帶女朋友吃個有情調的晚餐,未必要在珠江夜遊燒錢。
D. 「南海一號」沉船里發現了哪些寶物
南海一號,為南宋時期的商船,來往於海上絲綢之路。作為絲綢之路最為鼎盛時期的宋朝其運輸寶物的數量巨大程度可想而知。
南海一號,長度41.8米,寬度11米,高度約4米。同時它也是到今天為止世界上發現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遠洋貿易商船。其排水量約為800噸,載重約為400頓。直到2019年3月20日為止,一共清理船載文物已高達達14萬余件,預計總文物將會超過16萬件。
據不完全統計全部水下考古發掘文物共有14000餘件、凝結物55噸、標本2575件。而且陶器佔大多數,一共有13000餘件。如瓷瓶瓷壺、瓷碗、瓷盤以及其他瓷器等。樣式繁多,且製作工法都出自最好的官窯,由此可見南海一號便是典型的宋代商船,且是航運於國際間的貿易船隻。
E. 例:大海是船兒的道路,大海是魚兒的家。請問大海是漁民的什麼(摘自小學暑假作業)
1、大海是漁民的天堂。
2、大海是漁民的財富。
3、大海是漁民的港灣。
4、大海是漁民的樂園。
5、大海是漁民的糧倉。
(5)南海船家高清圖片擴展閱讀:
句子續寫技巧
一、在讀懂原文的基礎上,以原文的結局為起點,寫出故事情節的發展和變化。
二、展開充分的想像與聯想,做到合情合理、真實生動。
三、續寫文章要在主要人物思想行為、性格特點、語言特點和風格上與原文保持一致。
四、續寫的內容一定要切合題意,並與提供的材料融合,融為一體。
F. 中國在南海有多少古代沉船
中國南海海域的古沉船不少於2000艘
廣東省省考古專家斷言:只是揭開這片海域冰山一角。
「南海Ⅱ號」的發現只揭開了汕頭南澳海域眾多沉船一角。9日,考古專家告訴記者,這片海域肯定還有其他古沉船。
9日上午,在明代沉船「南海Ⅱ號」搶救性保護情況匯報會上,廣東省考古所有關專家透露出一個驚人信息:汕頭市南澳縣雲澳邊防派出所從漁民船艙中查獲的瓷器,不僅有明代瓷器,還有一批是宋元時期的,而這些宋元瓷器不可能出自「南海Ⅱ號」。南澳縣附近海域很可能還沉睡著其他古船。
判斷?+?
三代瓷器不可能同船
9日上午,在「南海Ⅱ號」情況匯報會上,南澳縣雲澳邊防派出所播放了邊防官兵5月25日清晨在南澳海域烏嶼與半潮礁之間(俗稱「三點金」),從當地漁民的船艙中查獲138件瓷器的錄像。
「漁民潛水船上查獲的瓷器,肯定不全是明代的!」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尚傑緊盯屏幕:查獲的瓷器中有一隻醬色龍紋壇,「專家們從品相上一看,就知道這些醬色、青白釉色的瓷器和那些明代的青花瓷並不出產自一個年代,它們的工藝是宋、元窯口常見的類型。」
根據青花麒麟紋碗等瓷器上清晰印著「大明年造」的字樣及省文物鑒定站的鑒定報告,考古專家初步將「南海Ⅱ號」鑒定為一條明代萬曆年間的沉船,沉沒於400多年前。
然而,明代的瓷器基本上不可能與宋代瓷器共乘一船,因這不符合考古推斷。尚傑分析道,中國人自宋代開始確有收集古玩的愛好,這有歷史可查。但「南海Ⅱ號」這艘明代沉船上出水的宋、元瓷器樣式相當普通,全是生活用具,沒有太多收藏把玩的價值。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專家、博士魏峻也表達了相似的看法:根據水下考古人員在海底所見,「南海Ⅱ號」上整摞整摞的瓷器都是明代青花,這些零散出現的宋、元瓷器肯定另有來頭。
有專家稱,如果這幾件宋、元瓷器與「南海Ⅱ號」上的大批明代青花瓷器確是從一處打撈上來,那「南海Ⅱ號」附近海域有可能還沉沒著另一艘年代更早的古船。
調查?+?
G. 南海美國間諜船
一定會派,即使不動手收拾那幫小鬼,也一定會派。這牽扯到國家主權,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是他國說了算的,也不是他國可以改變這一切的。 菲律賓軍事實力較中國差了不知道多遠。只是有個後台撐腰,我想美國在這個時候也不會很樂意和中國結仇,而且中國這么廣大,也得掂掂分量。
這是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最終也不會改變,不論有誰撐腰。
但是我希望政府可以有些實際的動作來改變局勢。外交部一路批評,人家有這樣的行動就不會理會你這要的反應。
中華人民共和國啊,強大起來才是不受欺負的唯一道路!!!!
我希望次事件可以喚醒我們的愛國熱情!
大哥我很辛苦的…………
參考資料:http://bbs.news.sina.com.cn/tableforum/App/view.php?bbsid=4&subid=2&fid=135193&tbid=5070
H. 宋代古沉船「南海一號」當年是在哪裡沉沒的
南海一號是一艘南宋時期的木質古沉船,沉沒於廣東陽江市東平港以南約20海里處。1987年在廣東陽江海域發現,初步推算,「南海一號」古船是尖頭船,整艘商船長30.4米、寬9.8米,船身(不算桅桿)高8米,排水量估計可達600噸,載重可能近800噸。是目前發現的最大的宋代船隻。專家從船頭位置推測,當時這艘古船是從中國駛出,赴新加坡、印度等東南亞地區或中東地區進行海外貿易國。令人驚奇的是,這艘沉沒海底近千年的古船船體保存相當完好,船體的木質仍堅硬如新,敲起來鐺鐺作響。這艘沉船的出現對我國古代造船工藝、航海技術研究以及木質文物長久保存的科學規律研究,提供了最典型標本。同時,它也將為復原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陶瓷史提供極為難得的實物資料,甚至可以獲得文獻和陸上考古無法提供的信息。
I. 中國南海進海海域有多少古代沉船
中國南海海域的古沉船不少於2000艘
廣東省省考古專家斷言:只是揭開這片海域冰山一角。
「南海Ⅱ號」的發現只揭開了汕頭南澳海域眾多沉船一角。9日,考古專家告訴記者,這片海域肯定還有其他古沉船。
9日上午,在明代沉船「南海Ⅱ號」搶救性保護情況匯報會上,廣東省考古所有關專家透露出一個驚人信息:汕頭市南澳縣雲澳邊防派出所從漁民船艙中查獲的瓷器,不僅有明代瓷器,還有一批是宋元時期的,而這些宋元瓷器不可能出自「南海Ⅱ號」。南澳縣附近海域很可能還沉睡著其他古船。
判斷?+?
三代瓷器不可能同船
9日上午,在「南海Ⅱ號」情況匯報會上,南澳縣雲澳邊防派出所播放了邊防官兵5月25日清晨在南澳海域烏嶼與半潮礁之間(俗稱「三點金」),從當地漁民的船艙中查獲138件瓷器的錄像。
「漁民潛水船上查獲的瓷器,肯定不全是明代的!」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尚傑緊盯屏幕:查獲的瓷器中有一隻醬色龍紋壇,「專家們從品相上一看,就知道這些醬色、青白釉色的瓷器和那些明代的青花瓷並不出產自一個年代,它們的工藝是宋、元窯口常見的類型。」
根據青花麒麟紋碗等瓷器上清晰印著「大明年造」的字樣及省文物鑒定站的鑒定報告,考古專家初步將「南海Ⅱ號」鑒定為一條明代萬曆年間的沉船,沉沒於400多年前。
然而,明代的瓷器基本上不可能與宋代瓷器共乘一船,因這不符合考古推斷。尚傑分析道,中國人自宋代開始確有收集古玩的愛好,這有歷史可查。但「南海Ⅱ號」這艘明代沉船上出水的宋、元瓷器樣式相當普通,全是生活用具,沒有太多收藏把玩的價值。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專家、博士魏峻也表達了相似的看法:根據水下考古人員在海底所見,「南海Ⅱ號」上整摞整摞的瓷器都是明代青花,這些零散出現的宋、元瓷器肯定另有來頭。
有專家稱,如果這幾件宋、元瓷器與「南海Ⅱ號」上的大批明代青花瓷器確是從一處打撈上來,那「南海Ⅱ號」附近海域有可能還沉沒著另一艘年代更早的古船。
調查?+?
南澳海域沉船不止一艘
魏峻告訴記者,2002年省考古研究所對粵東、粵西展開沿海古沉船調查,對廣東沿海沉船情況有了大致把握:南海海域星羅棋布般散落著不少古代沉船。2005年,汕頭市南澳島附近就有漁民在海上打撈出一批銅錢和宋元瓷器,省考古所專家大都認為,南澳海域的沉船不止「南海Ⅱ號」一艘。有關專家透露,根據比較清晰的資料顯示,南澳海域還掩埋著另一艘清代古船。而據中國水下考古中心的一項報告,中國南海海域的沉船不少於2000艘。
「整個潮汕地區以前也發現過不少沉船,汕頭市澄海一帶海域以前清理過紅頭船遺跡,包括一些保存比較好的,這個海域的沉船應該不只一條。」
汕頭大學教授隗芾認為,潮汕地區是我國典型的海洋文化區,潮汕對外交往從元末明初就開始興起,於清朝中葉達到鼎盛繁榮期的汕頭樟林古港,就是當時整個粵東韓江流域重要的海上交通港口。「南海Ⅱ號」的發現,無疑為再現當時潮汕一帶繁榮社會經濟生活面貌提供了「密碼」。
現場?+?
「南海Ⅱ號」首尾未現
9日,記者從汕頭市南澳島後宅鎮前江碼頭登上一艘公邊艇,前往「南海Ⅱ號」發現地——「三點金」。乘船20分鍾後,記者登上交通部廣州打撈局派駐現場的作業船——300噸起重能力的「南天馬」號。對面半海里外的小島「烏嶼」清晰可見,而「南天馬」號的腳下就是暗礁潛伏的半潮礁。
擔負「南海Ⅱ號」水下考古任務的省考古所專家崔勇向記者講述了下海探摸「南海號」情景。「海底的能見度比較好,可達3-4米,船體保存比較完好,周身有泥沙覆蓋。在木船中部的隔艙裸露在海水中,里頭整摞排列的瓷器清晰可見,而船頭、船尾還看不清楚。」
有人稱,「南海Ⅱ號」與「南海Ⅰ號」的沉沒姿態有些類似,都是端坐於海底泥沙里,並不像發生過大幅度斷裂或翻傾。也有人稱,「南海Ⅱ號」的規模可能略小於「南海Ⅰ號」,但這些說法並未得到考古專家證實,「『南海Ⅱ號』到底多長、多寬,目前為止仍沒有探摸清楚」。
對比「南海Ⅰ號」,「南海Ⅱ號」的價值如何?魏峻說,「南海Ⅱ號」與「南海Ⅰ號」各有各的研究價值,一條在粵東、一條在粵西;年代也不一樣,一條是明代、一條是宋代,兩條船的意義都很大,都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物證,會使海上絲綢之路的研究更加豐富。
問題?+?
「南海Ⅱ號」是否整體打撈?
省文化廳副廳長景李虎表示,「南海Ⅱ號」會不會像「南海Ⅰ號」一樣進行整體打撈,目前還無法確定。「我們要首先摸清楚這條船的情況,對它的價值有一個清晰的判斷,才能決定採用什麼樣的打撈方案更為合適。能見度、海流、氣候等因素的不同,決定了並不是所有的沉船都會適於整體打撈」。
魏峻告訴記者,如果不採取整體打撈,就是原地發掘清理,這是水下考古的原始方法。「『南海Ⅱ號』所在海域的能見度較高,即使採用原地清理也可以進行得比較順利。」
6月7日,交通部廣州打撈局已經有兩艘作業船趕赴現場,分別是起重船「南天馬」號和3000馬力的拖輪「德華號」,昨日兩艘船進行了布錨。省考古所水下考古專家也已進駐船上,相關考古探摸業已展開。(李培 方一慶)
J. 南海一號是什麼年代的船
1987年八月在廣東省江海域發現了一艘古代沉船,對我國考古人員命名為南海一號。
南海一號位於海面下20米深處,被兩米厚的淤泥所覆蓋,船頭朝西南240度,船體依舊保存完好,整艘橙船沒有翻側,而是端坐海底,船體的木質仍堅硬如新,敲起來當當作響。據初步推算,南海一號是尖頭船,長26米以上,寬10餘米,船身(不算桅桿)高八米,排水量估計可達600噸,載重可能近800噸。按照這條船的載貨量計算,文物總數將達到六萬件到八萬件。
目前從南海一號打撈出水的文物大多是瓷器,有瓶,碗,碟,盤……分別產自浙江龍泉,福建德化,江西景德鎮等,品種超過30種。起獲的文物還有:船上用麻石這個長方形條板的錨,一些古船身上的碎木塊,其材質大部分是馬尾松木;一條近兩米長的鎏金腰帶;一隻碩大的金戒指;一隻鎏金龍紋手鐲;兩隻眼鏡蛇遺骨。在南海一號沉船上發現的銅錢已達上萬枚,其中年代最古老的是漢代的五銖錢,最近的是南宋初年的建炎元寶;還發現了銅鏡、硃砂、胭脂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