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高清圖片 » 張龍山高清圖片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張龍山高清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1-09 17:20:30

A. 黔張常鐵路在湖南省龍山縣境內設立了多少個站點,設在哪裡

黔張常鐵路在龍山縣境內設立兩個車站:

龍山北站(客運站):龍山縣石羔社區白坪村

水沙坪站(越行站):龍山縣茅坪鄉水沙坪村

黔張常鐵路全長339公里,其中龍山縣境內長46.5公里,其中在龍山縣境內設火車站兩個,分別在石羔鎮與新城街道辦事處交界的白坪村設一級客運站1個;在茅坪鄉水沙坪境內設功能越行站1個。

2014年12月16日,黔常鐵路正式開工建設;2019年12月26日,黔常鐵路正式開通運營。設15個車站(其中9個辦理客運),最高設計速度200千米/小時。

(1)張龍山高清圖片擴展閱讀

建成黔張常鐵路的意義

黔常鐵路將完善重慶、湖北、湖南三省市乃至中國國家中西部鐵路網布局,促進革命老區以及少數民族集聚區的經濟發展,是渝、鄂、湘高速鐵路網的生態線、文化線、扶貧線及旅遊線。

黔常鐵路的建設可以為沿線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運力保障,可加快推進武陵山區的脫貧致富進程,對促進湘西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將起到重要的作用。

黔常鐵路沿線旅遊資源富集、礦產資源豐富,分布著以張家界武陵源世界級風景名勝區為龍頭的大量旅遊資源,黔常鐵路的建設將為進出景區的遊客提供更為經濟、安全、便捷、環保的交通運輸方式,極大地促進沿線旅遊產業的發展和國土礦產資源開發利用。

參考資料來源

龍山新聞網-彭正剛帶隊赴滬昆公司銜接黔張常鐵路開工准備工作

網路-黔常鐵路

B. 30年前遊仙老龍山以前的樣子是什麼

每一個地域、每一個城市都有自己特有的基因,民族文化、生活習俗、自然風光等等;隨著時間巨輪的滾滾前行,當它們被烙上了一個個時代所獨有的印痕,也就成為了歷史……
歷史,總會引人回憶和思索,各個時代特徵鮮明那人那事那物,總是令人心生緬懷和感嘆,各種封存於記憶深處不可復制的經歷與感受,也就融合成了咱龍山的歷史記憶。小編最近經過多方收羅,收集整理出了一組的老照片,關於上世紀五十至九十年代的龍山,你還記得多少?
趕嘛圍過來看看吧!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


人民公社生產隊集體勞作的場景

1969年的洛塔公社
新中國成立初期的龍山人民充滿激情和干勁,努力發展生產,特別是洛塔公社黨委帶領全社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戰天斗地,努力改變自然面貌,改善生產條件。雖然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人民公社被取消,但是「洛塔精神」卻被龍山人傳承至今。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龍山鳳陽街,它「以街為市」的歷史由來已久,一直為方便縣城居民日常生活而扮演著臨時農貿市場的角色,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上世紀五十年代的砂子坡公路,當時有「鬼門關」之稱,險峻異常,龍飛蛇繞,十分壯觀,是那時進出縣城的唯一通道,暈車的小夥伴,估計聽見砂子坡三個字就開始有想打退堂鼓的趕腳~~~~

1957年的龍山洗車河鎮,風景如畫,古色古香,美麗怡人。洗車河發達的水上交通也是當時生產生活重要的出行方式。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
縣城面貌

改革開放以來,龍山經濟社會迅速發展,縣城面貌也是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樓房開始建起來了!

20世紀80年底縣城鳳陽街街景


當時縣城區的主街道——新建路,從兩張基本相同的圖片中看街道旁的細節,可以清楚看到城區基礎設施也在逐步完善。(小夥伴們注意到那輛解放牌大貨車和大班車沒有?那可是當時主要的交通工具哦!)


龍山老電影院,現在已被新電影院取代,在當時看一場電影可是非常「時髦」的休閑方式;各類電器也開始走進大眾生活,從圖中圍觀群眾羨慕得不要不要的眼神,就可以知道這款錄音機,在個時候是多麼的高!大!上!

縣烈士公園
隨著物質的富足,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日益豐富。

南門橋

團結橋
這兩座橋是龍山進出縣城的重要橋梁,並且沿用到至今,在當時人們的眼中絕對是非常雄偉的建築了!
學校企業
建國後,龍山大力興辦現代工業,截止1983年,全縣共有各類工業企業385家,職工9902人,工業總產值6616萬元,佔全縣工農總產值的37.8%。卷煙廠、氮肥廠、水泥廠等工廠的產品,在周邊縣市乃至於全國都十分走俏!同時,教育事業也是蓬勃發展!

龍山縣卷煙廠,「節約」牌煙,應該是那是個時代各位抽的最多的一種煙了吧!

龍山縣氮肥廠

龍山縣凍庫

龍山縣水泥廠

龍山縣陶器廠

龍山一中(還是你上學時的模樣不?)
鄉鎮面貌

卧龍水庫

茅坪火電站

三元電站

洛塔煤礦

里耶渡口

洗車河涼亭橋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長沙路的建設,開啟了龍山縣城建設的新進程!

對於這張照片,小編其實只想說:你看到這群小朋友(現在估計應該叫大朋友啦)後面的天橋了沒?那可是一代龍山人的記憶啊!

圖為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咱龍山舉辦的「一節一會」(擺手節和經貿洽談會),當時龍山一中的學生正在活動中跳集體舞!

好吧,其實小編也不知道這是什麼活動,歡迎大家後台留言給小編科普!

有小夥伴認識他們穿的是哪個學校的校服么?是在搞什麼活動?

「邊三輪」,在摩托車還不普及的年代,這個可是最「雄」的出行工具之一!還有,各位小夥伴記得在路邊上施工是在干什麼嗎?對了,砍掉容易掉葉的梧桐,種上四季常青的樟木!


九十年代龍山一中新修建的教學樓,不知道能勾起你對青蔥歲月的回憶不?

俯瞰龍山二中

龍山二中,小編記憶猶新的就是曾經的口號:「老二,不是我們的名字」!
素材來自縣檔案館與《龍山縣志》
來源:我是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