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方特色美食艾葉粑粑,裡面都放了些什麼呢
焯水後的艾葉剁碎,越碎越好,如果有榨汁機最好用榨汁機,把艾葉倒入榨汁機,加入適量的白糖榨成汁。這樣加入白糖容易混勻,否則在揉糯米粉的時候要加適量白糖,這樣糯米糍粑口感才好吃。只在每年的3-5月可採摘,到了後期也會因為艾葉比較老,而不不適合製作艾葉糍粑。作為家庭比較簡單製作方法,我們可以選擇乾燥過的艾葉粉來代替新鮮艾葉,這樣一年四季想吃的時候,都可以製作,不受季節的限制。
這樣樣煮出來的艾葉就不會發黑依然還是翠綠色的,怎麼樣判斷艾葉煮好了呢?就是拿一根出來,用手可以把艾葉的桿直接可以捏碎,就證明煮好了,出鍋之前備好冷水,出鍋了放冷水裡,冷卻。
2. 艾葉糍粑怎麼做好吃,艾葉糍粑正宗的做法 艾葉
艾葉糍粑做的好吃的關鍵在於把艾葉處理好,加入白糖剁碎攪拌,然後和麵粉混合成面團,最後蒸熟,下面具體來介紹一下。
准備原料:糯米粉500克、生粉100克、艾草400克、白糖300克、花生300克、芝麻200克。
1、先把糯米粉和涼開水(加入白糖)攪和一起搓然後加入一點生粉(適量)。
3. 艾葉糍粑的家常做法 艾葉糍粑的做法
1、准備材料:糯米粉、花生米、紅砂糖、白糖、花生油。
2、新鮮的艾葉水煮一遍,再好加點小蘇打粉一起煮。
3、煮好的艾葉擠干多餘水份切切碎,大的艾葉梗可以直接去掉。加點水煮爛後倒入 適量的糯米粉加點白糖攪拌成面團。
4、揉面團中途再加一些白糖,包的時候加入自己喜歡的餡料,或者直接做無餡版的,味道也好。
5、包好了上鍋蒸,表面刷層花生油 。有條件墊一些葉子,沒有葉子底部要塗花生油防止粘鍋。
6、大火5分鍾就蒸好了,無餡版可以久點。艾葉糍粑包紮實點就不容易蒸扁,蒸熟都會有一點變大,所以擺放的時候要留點距離。
4. 艾葉麻糍的做法步驟圖,艾葉麻糍怎麼做好吃
難度:切墩(初級) 時間:30~60分鍾
主料
艾草500g 糯米粉1000g
粘米粉300g 花生300g
黃糖適量
艾葉糍粑的做法步驟
艾葉糍粑的做法圖解11. 摘好艾葉洗干凈,然後用開水煮一下下,看到艾葉變色就趕緊撈起來過冷水。邊過冷水邊搓搓艾葉,把裡面的苦味都搓走。反復兩三次就可以擠干水,然後打爛或者剁爛備用。
艾葉糍粑的做法圖解22. 花生入鍋干炒,炒到外衣有點焦黃,試一下是否能夠輕松把花生衣搓掉。如果可以的話那就炒好了。放涼後搓衣碾碎,個人喜歡花生跟黃糖搭配,餡料備好就能開始搓粉。
艾葉糍粑的做法圖解33. 還有就是蕉葉,新鮮蕉葉洗干凈,稍微煮一下撈起來過水晾乾備用。
艾葉糍粑的做法圖解44. 拌粉,把糯米粉+粘米粉都倒入大容器里,比例大概是糯米粉3:1粘米粉。倒入剁好的艾葉加水搓成面團。搓到手上不沾粉就可以包了。做法其實和湯圓一樣,把放好料的粉團放在鋪有蕉葉的碟子上,記得抹一下油,這樣不會粘的太厲害。
艾葉糍粑的做法圖解55. 大火蒸15分鍾就能起鍋了,熱氣騰騰,軟綿綿但是又有嚼頭,
5. 廣東非常有名的特色美食艾葉粑粑,到底是怎麼做的呢
我們大家都知道在南方的時候那麼有一些南方的特色的小吃也是非常多的,而且這個艾葉粑粑就是廣西流行的一種美食,口感特別的好吃,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到底應該怎麼做,現在我們就應該來看看到底應該怎麼去做這個東西的呢。
通過上面的介紹相信我們大家都了解了吧一般到了三月份或者是五月份的時候,也是大量上市的季節,不過這個艾葉在吃的時候應該要把它給清洗干凈,或者是放上一些自己喜歡吃的一些東西都是特別的好吃的,不過應該要趁熱去吃,也是特別香的。
6. 艾草做的糍粑有哪些
主料:艾草300克、糯米粉500克、水適量。
輔料:花生適量、芝麻適量、紅糖適量、花生油適量。
艾草糍粑的做法:
1、首先來做餡,芝麻和花生打碎,加適量水和糖和油翻炒。
7. 很愛吃南方的糍粑,艾葉糍粑怎麼做呢
艾葉糍耙在我們這里叫做「 青團 」,是清明前後必吃的傳統點心,作為江南一帶的經典點心,傳統的做法是以艾草汁或者煮熟剁碎的艾葉與糯米面混合,讓面團自帶青色,分成小劑子,包入豆沙餡,蒸熟就是經典的紅豆沙青團。
艾草 是時令食材,只在每年的3-5月可採摘,到了後期也會因為艾葉比較老,而不不適合製作艾葉糍粑。作為家庭比較簡單製作方法,我們可以選 擇乾燥過的艾葉粉來代替新鮮艾葉 ,這樣一年四季想吃的時候,都可以製作,不受季節的限制。
我製作艾葉糍粑(青團)的時候,通常會 除了糯米粉,還會加入一些粘米粉, 通過熱水把它燙熟( 燙面 做法), 麵粉糊化,來增加面團的韌性 。粘米粉本身沒有黏性,還可以用於 降低糯米粉的黏性 ,讓口感保持軟糯的同時,做到 好吃不粘牙 。這個在傳統方子上有所改變的方法,製作出來的艾葉糍粑(青團)得到了家人的一致認可。
下面把方法分享給大家,希望給大家一些參考!
配料:(14個量)
艾草粉:8g,溫水(用於艾草粉):90g,糯米粉:150g,豬油:15g,
澄粉(小麥澱粉):45g,開水(用於澄粉):100g,
溫水(用於調節面團軟硬度):適量。豆沙餡:280g。
1、艾草粉用溫水慢慢化開,攪拌均勻。
2、開水一次性倒入澄粉中,不停的攪拌,將其完全燙熟至半透明狀。這一步叫做「燙面」,麵粉糊化,可以增加面團的韌性。
3、澄粉糊倒入糯米粉中,先倒入一半艾草汁,翻拌均勻。再慢慢加入剩餘的艾草汁,慢慢把面團揉搓成型,如果面團不成團,適當加入溫水,知道揉成一個光滑不沾手的面團。
4、將豬油慢慢揉入面團中,讓其完全吸收。
5、面團搓成長條,蓋保鮮膜鬆弛20分鍾。
6、面團和豆沙餡都分成14份,分別包餡搓圓,收口向下,盡量修復裂痕,否則蒸出來容易開裂。
7、青團在蒸籠碼好,表面刷一層豬油,蒸鍋大火上汽以後,蒸15-20分鍾即可。
8、出爐以後立即在表面再刷一層豬油,防止乾燥和開裂,略涼以後,用保鮮膜一個個包好。
1、不同品牌的糯米粉、澄粉 吸水性 有所不同,在面團揉搓成團的過程,額外加入的溫水,要慢慢加入,按照實際情況而定,最後的面團是不軟不硬的狀態。
2、如果做出來的青團有 不成形、變形或塌陷 的情況,一般有兩種情況, 艾草面團太軟或者蒸鍋密封性不好 ,水汽迴流讓青團生胚沾濕,最後成品就不美觀。解決方法:最後調節面團軟硬的溫水的量要把控好,慢慢的加。蒸鍋可以包裹上一塊大的紗布,防止水汽倒流。
3、兩次刷豬油是防止青團表面開裂和乾燥,不要忘記喲!
4、青團蒸的時間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如果青團做的比我的大,建議增加蒸的時間。
這就是我製作「 艾葉糍粑 」的方法,喜歡的夥伴趕緊學起來吧,相信你們一定會比我做的更好喲!
夥伴們, 你們家鄉是怎麼製作艾葉糍粑的呢?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獨家 美食 心得喲! 歡迎一起交流和感受中國傳統 美食 和文化!
艾葉。生長在春天的3月份,採摘的最佳時節是在4月份左右,清明節左右,那個時候的艾葉是最嫩的。
艾葉的葯用價值很高,既能食用,也能外用。艾葉具有理氣血,溫經脈,逐濕寒,止冷痛等等的功效。
在我們南方,艾葉也通常會作為一道食材而放上餐桌。艾葉可以做成:艾葉煎蛋,艾糍。這些都是較為平常可以看到的。
艾糍,我們客家人在三四月,艾葉最嫩的時期,進行採摘,用於製作艾糍。
其中製作方法也是較為簡單的。
1.把採摘回來的艾葉,比較嫩的部分,洗干凈備用。
2.艾糍的餡料,我們通常是用花生,糖,芝麻。把炒肉的花生,敲碎,可以用料理機,但是不要打的太碎,有顆粒感最佳。把打碎的花生跟糖芝麻一起攪拌均勻備用
3.把上面洗干凈的艾葉,鍋中燒開水,放入艾葉,燙一分鍾撈出。
4.撈出的艾葉放入料理機中,放入少許的水,打成艾葉汁。
5.把艾葉汁倒入糯米粉中(糯米粉中加上少許的粘米粉)反復揉搓成面團。
6.把面團分成小份的圓團,然後把小份的團包入餡料,再搓成圓團。
7.把揉搓好的小圓團,讓入開水鍋隔水蒸熟即可食用。
相信很多城市裡面的人都沒有自己做過艾葉糍粑吧?下面小饞就要為大家來介紹一下艾葉糍粑的做法,在下次艾葉生長的季節,大家就可以派上用場了。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的是,做艾葉糍粑需要用什麼東西。做艾葉糍粑需要准備的材料,有 新鮮的艾葉,糯米粉,粘米粉,紅糖,花生,粽子葉, 這是每次做艾葉糍粑都必備的幾種食物。
首先要處理的就是這些新鮮的艾葉,我們需要將採回來的艾葉洗干凈,然後再將它們放到鍋里去煮,煮的時候一定要把他們煮爛,並且煮完之後還需要用冷水浸泡。這樣才能夠將艾葉當中的苦味給去掉。
艾葉糍粑是南方傳統小吃,有些地方有清明,端午吃艾葉糍粑的習俗。艾葉糍粑口味獨特,而且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艾葉具有,散寒止痛,溫經止血,排濕,止汗,安胎,調經等功效。艾葉粽子對於脾胃虛寒食慾減少,泄瀉和氣虛引起的氣短無力,妊娠腹墜脹等症患者有治療作用。
糯米有收澀作用,所以艾葉糍粑也適合尿頻,自汗患者食用。
再來說說艾葉糍粑怎麼做
一摘取新鮮的嫩艾適量,洗凈。燒開水把艾葉倒入鍋中焯熟,要煮熟透。撈出來,倒入冷水中漂洗干凈,然後用手使勁擠出水,去除艾葉的苦澀。
二,把焯水後的艾葉剁碎,越碎越好,如果有榨汁機最好用榨汁機,把艾葉倒入榨汁機,加入適量的白糖榨成汁。這樣加入白糖容易混勻,否則在揉糯米粉的時候要加適量白糖,這樣糯米糍粑口感才好吃。
三,把艾葉汁調入適量的糯米粉,揉搓成糯米粑粑。注意糯米粉的量,要保證能成型,酌情加入。如果水太少也要加水,避免艾葉太多,影響口感。
四,揉搓好艾葉糯米,然後就要包餡料。可以包豆沙餡料,芝麻餡,肉餡,按照自己的喜好來。一個一個的包好,捏成圓餅狀,放入准備好的蒸籠里,最好用粽葉墊上,這樣防止沾粘。
五,包好艾葉糍粑以後就開鍋蒸了,大火蒸15分鍾左右就可能熟了,試試艾葉糍粑發軟香濃的就熟了。接著就可以開吃了。
我每年都要做不少的艾葉糍粑,真的是非常好吃,做法也不復雜,流程如下:
把艾葉洗凈焯水,撈出後把水濾干,用果汁機打碎備用。
把兩勺糯米粉和清水攪拌均勻,放到火上煮熟,一邊煮一邊攪拌,不要讓它糊了,倒出來和另外的糯米粉搓勻,可以理解為和面。
我做艾葉糍粑,最喜歡的餡心是花生芝麻和紅糖,一樣不能少。
糍粑好不好吃最關鍵的就是餡心,把花生和芝麻分別炒香粉碎,和紅糖混在一起。
接下來把和好的糯米面按照自己的喜好包上餡心,好了。
我的習慣是在粑粑下面墊柚子葉,沒有柚子葉的可以墊芭蕉葉。不過,柚子葉特別香,好吃。
艾草有好多種,做糍粑的艾草不是做艾灸用的艾草,千萬別搞錯了,文中配圖是做糍粑的艾草。
首先地里或田野摘回來,去除雜質洗干凈!放鍋里煮一下(放點鹼灰水),撈起來抓成團,然後放石臼加姜食鹽搗爛,拿起來。
二,用搗好的艾草,與石磨(或打漿機打的)推的米漿攪拌一起,放鍋里再擦拌成韌勁,可以清吃就可以出鍋了。
三,包艾糍粑。包的配料有很多種!有春筍酸菜包(餃)茄子酸筍餃(包)紅白薯卜絲包(餃)等等!還可以包糖包:花生糖包,黑芝麻糖包等等!
以上都做好了,就可以放蒸籠子里,再放到鍋里蒸熟就可以出鍋了!清香好吃的艾糍盡管放開來猛吃了
陽春三月,艾葉飄香,又到了做艾糍的時間。年後的幾場春雨過後,田埂里,水溝旁,空閑的土地里,一叢叢艾草就會像雨後春筍般冒出來,此時的艾草鮮嫩壯實,是拿來做艾葉糍粑的最好材料。挎著小籃子,慢慢行走於田間羊腸小道,看到艾草低頭採下艾葉最上面最嫩的部分,很快一小籃子裝滿了,可以回家做艾糍了!
步驟1.從籃子里倒出艾草重新摘選一次 ,只留下嫩葉嫩莖。用清水反復清洗幾次,洗凈泥土和雜質後就可以放進鍋里煮了。煮二十分鍾,艾葉要煮得很爛 才可以用來和面,煮好的艾葉撈出控干水份備用。
步驟2.艾葉用刀剁碎,盆里倒入糯米粉加入適量糖攪拌均勻,中間開個口子,放入剁碎的艾葉,加入適量水揉成面團,揉好的面團醒十五分鍾備用。
步驟3.花生炒香碾碎拌入糖調成餡料,把面團分成大小均勻的相同份量的小劑子,包入花生碎,包成團子。
步驟4.蜜菠蘿葉子擺入蒸籠,上面刷一層油,一片葉子擺放一個團子,一個蒸籠四個團子。做好了,蒸熟,艾糍就做好了。
三月是春天的季節,春天是艾糍的季節,艾糍是我們的季節,喜歡就動手做吧!
這個季節艾草最嫩,最適合做艾草粑粑了。
首先 去田間地頭采上一把艾草,回家用清水洗凈,鍋里燒開水放入洗凈的艾草(如果一次做的比較多,吃不完防止下次再蒸容易變黃,那我們可以在焯水時加食用鹼,不加也沒關系)焯完撈起放冷水裡浸泡一下,抓團捏干水分。
二 把艾草變成漿,這里可以用石磨或者破壁機。取適量的糯米粉加入艾草漿,和成光滑的面團。
三 要開始包餡料了可以包豆沙 紅糖花生芝麻 或者直接包白糖,喜歡吃鹹的也可以包自己喜歡的餡料。一定要用葉子墊底哦,粽子葉 芭蕉葉 桑葉 枇杷葉都可以。
最後就是上鍋蒸啦,大火十到十五分鍾就可以開吃了。
答完這題我都餓了,作為吃貨 要有實際行動 走 去采艾草......。
今天我剛做了艾葉粑粑!
我來說一個吧,把嫩艾葉用過濾過的石灰水或者火灰水煮一下,煮到用手能把梗掐斷就好,然後撈起過冷水,用冷水漂到沒有苦味,再擠干水分剁細。然後把泡過的糯米下鍋蒸成糯米飯,又把糯米飯舂成糍粑,加入剁好的艾葉蓉舂勻做成糍粑,包入花生芝麻糖餡就好了。沒有圖片,可是這樣做出來的艾葉糍粑顏色碧綠,清香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