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高清圖片 » 咕咚圖片大全唯美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咕咚圖片大全唯美

發布時間: 2023-01-10 19:31:45

1. 怎麼復制咕咚頭像照片

怎麼復制咕咚頭像照片
答:1. 首先先打開【咕咚運動】,進去之後點擊【我】。(如下圖)
2. 接著點擊【頭像】,然後點擊【相冊】。(如下圖)
3. 然後點擊【+】,接著選擇相機或者相冊,小編以【相機拍攝】為例。(如下圖)
咕咚運動怎麼更換頭像 咕咚運動更新頭像方法
2015年2月5日1、首先先打開【咕咚運動】,進去之後點擊【我】。 2、接著點擊【頭像】,然後點擊

2. 咕咚公里數圖片形式出現

在圖上,你點一下那個帶圈的字母KM就行了。
咕咚是智能運動的倡導者和先行者,作為頭部戶外運動平台,目前咕咚APP用戶數量已達2億,每天需要響應來自全球的數千萬次運動需求,超過二十萬個運動團遍布各地,累計舉辦各類線上線下賽事超過1000場。
而基於對運動需求的深刻洞察,咕咚通過運動大數據、運動專家、AI技術,又布局了以專業跑鞋、運動手錶及其他智能穿戴產品為主的數字化跑步裝備領導品牌咕咚(CODOON)、家庭健身科技品牌FITMORE以及健康食品品牌曉蠻等三位一體的運動健康生態系統。

3. 《咕咚》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准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於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那麼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咕咚》第一課時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咕咚》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

《咕咚》是一篇童話故事。這篇課文淺顯易懂,線索明了。通篇用擬人的手法,人物語言角色鮮明,其中第二、第三、第四自然段結構相似,是引導學生進行語言訓練的最佳範例。

一、聽故事

1、聽故事。

認真聽老師講故事,想想故事裡出現了哪些動物。(師范讀)

2、說「人物」。

黑板上的哪些動物出現在故事裡,哪些動物沒有出現在故事裡?(出示動物名稱:兔子、狐狸、猴子、小鹿、松鼠、獅子、野牛、大象、老虎;先讀動物名,注意輕聲;然後再說話,把話說完整。)

二、解課題

1、揭示課題。

故事裡的「咕咚」一聲真好玩,把這么多小動物都嚇著了。現在,看老師認認真真地把「咕咚」兩個字寫在黑板上。(板書課題,生讀課題。)

2、學習象聲詞。

「咕咚」是什麼?(木瓜掉到湖裡的聲音。)你還聽過什麼樣的聲音?

三、讀課文

1、初讀課文。

這么有趣的故事,小朋友們來講更好玩兒。你們願意當「故事大王」嗎?那就先讀好這個故事,等會兒老師請你們來試試。(生自由讀課文)

2、指名分節讀課文。

3、請一位小朋友讀全文。

四、說故事

1、說好一句話。

這個故事挺長的,有300多字。想講好這么長的故事,咱們要先把一句話說好。(板書句式,學生口述:都被「咕咚」_________,只有_________。)

預設:兔子、狐狸、猴子、小鹿、松鼠都被「咕咚」嚇著了,只有獅子。

2、說好幾句話。

小朋友們都很棒,能把這么長的故事說成一句話。下面,咱們再來試試怎麼把一句話變成幾句話。(板書句式:_________,突然_________,一邊跑,一邊喊:「_________。」學生試說。)

預設:兔子正在湖邊玩兒,突然聽見湖裡傳來咕咚一聲。他嚇得撒腿就跑,一邊跑,一邊喊:「咕咚來啦!咕咚來啦!」(板書:突然 撒腿就跑)

狐狸正在樹下玩耍,突然聽見兔子慌張的叫聲,也跟著跑起來,一邊跑,一邊喊:「咕咚來啦!咕咚來啦!」(板書:慌張)

還有誰啊?(板書句式,學生練說。)

猴子_________,突然_________,一邊跑,一邊喊:_________

小鹿_________,突然_________,一邊跑,一邊喊:_________

松鼠_________,突然_________,一邊跑,一邊喊:_________

3、學會簡單地說。

森林裡的動物可多了,要是一個一個都這么說,說上三天三夜也說不完。怎麼辦呢?課文里有個好辦法。(范讀:猴子啊,小鹿哇,松鼠哇,都亂哄哄地跟著他們跑了起來。板書:亂哄哄)誰也能這么簡單地說一說?(生練說,師相機指導。)

4、加上故事的開頭,說一說。(板書:森林 湖邊。形成完整板書,略。)

5、在情境中學詞。

動物們都被「咕咚」嚇著了,真有意思。黑板上有好幾個詞語,都是說動物們被嚇著了的,你能找出來嗎?(撒腿就跑、慌張、亂哄哄)

再次指導朗讀相關句子。

五、寫字

1、觀察結構。

(出示生字:棵、傳、亂、樹)

這節課有四個生字要寫。要寫好字,結構很重要。請仔細看看,這四個生字都是什麼結構的。(三個左右結構,一個左中右結構。)左右結構的字有什麼特點?(左讓右。)看看這三個字,左邊是怎麼讓右邊的?(棵:「木字旁」的橫要短,「點」要小,給「果」的「橫」和「撇」讓出位置;傳:單人旁要瘦,單人旁的「短撇」不能太平,要斜一些;亂:「舌」字上面的「撇」「橫」要短。)

2、師范寫「棵、傳、亂」,生同步說筆順並書空。

3、對比結構。

「樹」是左中右結構,寫的時候要注意什麼?(也要左讓右,中間要最謙讓,三個部分都很瘦。)

4、師范寫「樹」,生同步說筆順並書空。

5、生描紅。(師提醒:注意握筆、書寫姿勢和描紅規范。)

6、每個字臨寫兩遍。

7、師生評價,生再寫。

《咕咚》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2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童趣盎然、情節曲折的童話故事,講的是一隻小兔聽見「咕咚」一聲,嚇得撒腿就跑,其他動物也跟著逃跑,只有獅子問「咕咚」是什麼,而且要去看看,這才讓大家明白:「咕咚」原來是木瓜掉到湖裡發出的聲音。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動腦想想或去實地看看,不要盲目地跟從。

全文共有7個自然段,分成四個部分,並有其相對應的四幅插圖。課文的第2、3、4自然段結構相似,都是先寫了小動物怎麼做,再寫小動物怎麼說,有利於學生讀懂故事和講述故事。

【教學目標】

1、會認「咕、咚」等12個生字,會寫「嚇、怕」等7個生字。

2、通過圖畫、形聲字或聯繫上下文的方式猜字、認字,把故事讀正確、流利。

3、藉助連環畫課文特點,讀懂故事內容;能根據課後問題找出相關信息進行推斷。

4、通過課文學習,初步懂得遇事要學會思考,不能盲目跟從。

【教學重點】

1、識字、寫字。

2、通過圖畫、形聲字或聯繫上下文的方式猜字、認字,把故事讀正確、流利。

3、藉助連環畫課文特點,讀懂故事內容;能根據課後問題找出相關信息進行推斷。

【教學難點】

初步懂得遇事要學會思考,不能盲目跟從。

【教學課時】

2課時

【課前准備】

生字、詞語卡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1、(教師把一塊石頭扔進事先准備好的水桶中)聽,這是什麼聲音?(咕咚、咕咚)

2、板書:咕咚

對,就是這個聲音曾經嚇跑過好多動物呢!想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嗎?那就和老師一起去森林王國看看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大聲朗讀課文,要求:第一次讀課文,能藉助拼音把課文讀正確,遇到不認識的字,猜猜它們的讀音,讀不順的地方,多讀幾遍,盡量做到通順。

第二次讀課文,想想:課文中的「咕咚」是指什麼?故事中出現了哪些動物,請用「—」劃出來。

2、交流反饋

a、指名分段讀課文,師生共同正音。

b、指名回答第2個問題。

3、識記生字(齊讀,指名讀,開火車認讀。)

「轉、跟」是前鼻音

「咚、命、象、領」是後鼻音

「熟」是翹舌音

「著」是多音字,在課文里讀輕聲的「zhe」。

三、圖文結合,品讀課文

教師指導圖文結合學習,本課共有四幅圖,要求學生指出每幅圖和哪些自然段相對應。

(一)閱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1、(出示圖1),引導學生說出這幅圖上的內容。(小兔聽到木瓜掉進湖裡發出的「咕咚」聲,嚇了一跳,拔腿就跑。)

2、指名朗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抓住重點詞語:嚇了一跳、拔腿就跑、一邊跑一邊叫,體會小兔子害怕的心理。學生可以結合圖片理解重點詞語,也可以通過表演動作來理解。

3、指導學生觀察「嚇、掉」兩個字,加深記憶。

4、教師提問:小兔子邊跑邊叫,對誰叫?叫什麼?(對小猴叫:「不好啦,『咕咚』可怕極了!」理解:這里的「咕咚」是指一種東西的名稱。)

5、指導朗讀:「不好啦,『咕咚』/可怕極了!」(注意停頓、重音、語氣。)

(二)閱讀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1、(出示圖2)引導學生接著觀察圖上的內容。(聽了兔子的叫喊,小猴、狐狸、山羊、小鹿也跟著跑起來了。)

2、指名讀課文第三自然段,引導學生抓住小猴子的動作和語言,體會小猴子盲目害怕的心理。

3、指導朗讀:「不好啦,不好啦,『咕咚』來了,大家/快跑哇!」(注意語氣、停頓、重音。句中第二個「不好啦」和「快跑哇」要讀得重一些,調要拉得長一點。)

4、過渡:小猴子的叫聲,震動了整個森林。這下森林裡可熱鬧了。聽!(放第四自然段的配樂朗讀錄音課件。)

5、指名匯報:這一自然段中「大夥」都有誰,他們是如何做的。(有狐狸、山羊、小鹿。他們也跟著跑起來,一邊跑一邊叫:「快逃命啊,『咕咚』來了!」)

6、課件出示「鹿」的字理演變圖,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都知道哪些鹿。(梅花鹿、馴鹿等,出示幾種鹿的圖片。)

7、學生小組討論:動物們為什麼跟著兔子一起跑。

8、學生比較「兔子」「小猴」「大夥兒」說的話。

9、出示「逃」,引導學生說出以「兆」為字族的字,如:桃、挑、跳等,並一起總結兒歌加以區分。

10、分角色朗讀「兔子」「小猴」「大夥兒」說的話。

11、過渡:就這樣,很平常的「咕咚」聲,由於動物們的誤解、誤傳,它成了可怕的怪物,嚇壞了森林中的許多動物,他們一個跟著一個跑起來,就連大象這么龐大的動物也跟著跑起來。

(三)閱讀課文第五自然段。

1、(出示圖3)引導學生猜猜圖中的小動物們在干什麼。指名讀第五自然段。(野牛攔住了小動物們,討論「咕咚」。)

2、結合圖片引導學生了解「野牛」,擴詞「野」,認識「里字旁」。

3、指名演示「攔」的動作,體會「提手旁」的'字的用法。

4、說話練習:指導學生用「先問……再問……最後問……」的句式,表答野牛的問話。

5、引導學生體會野牛問話的語氣。(野牛說的話的語氣應不慌不忙。)

6、分角色朗讀「野牛」的問話和「大象」「兔子」的答話。

(四)閱讀課文第六、七自然段。

1、(出示圖4)引導學生觀察最後一幅圖,小動物們在干什麼?(大夥兒知道「咕咚」的真相後,笑了。)

2、師生齊讀課文第六、七自然段。

3、教師引問:知道了「咕咚」的真相,其實「咕咚」就是熟了的木瓜從樹上掉進湖裡所發出的聲音,大家都笑了,為什麼都笑了?(他們知道了「咕咚」是木瓜掉進湖裡發出的聲音,弄清了事情的真相後,覺得自己剛才的行為十分可笑,所以笑了。)指導學生再讀,讀出可笑的語氣。

4、引導學生進行合理想像:小動物們都會想些什麼?如,小猴想:我以後要向野牛學習,不再偏聽偏信,遇事會多動腦筋,弄清事情真相。

四、整體回顧,拓展延伸

1、在這個故事中,你喜歡誰,不喜歡誰,為什麼?(在這個故事中,我喜歡野牛,因為它遇到事情不慌張,能先問個為什麼,不盲目地跟著別人跑。我不喜歡兔子、小猴子、山羊、狐狸、小鹿、大象,因為它們遇事不先問為什麼,別人怎麼說,也跟著別人怎麼說;別人怎麼做,也跟著別人怎樣做)板:沉著冷靜、肯動腦筋

2、那我們以後遇到事情該怎麼辦呢?(遇事先問個為什麼,弄清事實真相)

4. 咕咚跑步數據圖片分享如何才能多寫幾個字

咕咚跑步數據圖片分享可以通過個人中心多寫幾個字,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在咕咚跑步個人中心界面,點擊運動記錄。
2、打開該運動記錄後,點擊右上角的上傳,點擊圖片分享。
3、圖片分享過程,再點擊發表中輸入文字即可。
4、咕咚跑步數據圖片包含跑步路程,時間和消耗卡路里數據。

5. 誰能給我咕咚萌西的圖片 要的是他變兔子前的照片


咕咚在沒有變成兔子時,看模樣像是個非常萌的正太,但是動畫里沒有給過人身時一個正面的鏡頭……

自由者想像中的咕咚萌西——吃葯前

6. 咕咚里的打卡圖片是在哪兒設置的,不要系統自帶的

更新最新版本即可解決。

7. 《咕咚》第一課時優秀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咕咚》優秀教案(第一課時)(精選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咕咚》第一課時優秀教案1

活動目標

1、欣賞《咕咚來了》。

2、理解故事,激發孩子們積極思考問題的興趣。

3、懂得遇到事情不驚慌,要問清楚、弄明白再行動。

4、能分析故事情節,培養想像力。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教學重點、難點

鼓勵孩子們大膽探索問題,解決問題,遇到事情要冷靜思考。

活動准備

故事《咕咚來了》光碟一張。

小白兔、狐狸、猴子、獅子等動物的圖片。

活動流程:

興趣導入——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就故事內容提問)——觀看故事視頻(加深故事理解)——角色表演。

活動過程:

一、興趣引入

1、教師:今天老師不僅請來了園長老師們和我們一起上課,還請來了一個小客人,大家看看他是誰呀?(小白兔)

2、教師:大家看看這只小白兔它在做什麼?你們知道它為什麼跑呀?

3、教師:下面,我們一起來聽聽這個故事《咕咚來了》就會明白小白兔為什麼跑了。(提供給孩子們思考的機會,並將小動物圖片貼在黑板上。)

二、聽講故事《咕咚來了》

1、講完故事後,我並不是在等待幼兒的正確答案,而是鼓勵幼兒講述聽到的故事內容。當有些內容幼兒無法講出時,我及時給予了豐富的知識的機會。

2、提問:小白兔為什麼跑呀?「咕咚」原來是什麼聲音?

3、提問:小白兔聽到「咕咚」的聲音時,心裡有什麼感覺?它是怎麼樣做的?

4、小白兔一路上碰見了哪些小動物?它們是怎麼想的?又是怎麼做的?

5、提問:長毛獅子又是如何解決問題的呢?(在開放式提問的基礎上,老師和幼兒一起對故事進行了適時的概括、提煉和總結,使幼兒對故事內容得到了進一步的認識、理解和掌握,同時認識也得到了提高和升華。)

三、討論

1、小朋友們聽完了這個故事,我們要向誰學習?為什麼啊?

2、教師總結:小白兔它們不知道咕咚是什麼,沒弄清楚,就嚇得慌慌張張的逃跑,後來在獅子的幫助下,知道咕咚原是熟透的木瓜掉入水中發出的聲音,所以他們就不害怕了。很多疑問只要我們弄清楚了,就會變得更勇敢,也能想出辦法來。

四、幼兒觀看故事視頻

1、教師播放故事《咕咚來了》的視頻,幼兒欣賞,加深對故事內容的理解。

2、教師:今天,我們講的故事名字是什麼?

3、教師:我們看完了《咕咚來了》,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做一個游戲,當小動物表演故事情節好不好呀?(激發幼兒想像與學習的興趣)

五、角色表演

請幼兒扮演故事裡的動物,表演故事。

活動延伸: 走進膽小國

每個人都有過膽怯的經歷,在幼兒身上表現地更明顯,請幼兒說說自己膽小的經歷,怎樣克服這樣的心裡障礙。

教學反思

在這次游戲活動《咕咚來了》中,幼兒們都很積極的回答問題,故事內容也講得非常生動、有趣,大部分幼兒較大膽、較完整地回答問題。本次集體活動具有明確的活動目標,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說完整」、「說對」,愛說是孩子的天性,於是,欣賞完視頻之後,幼兒模仿動作而進行角色表演,在這樣過程中,孩子們可以輕松愉快地學習,又可以培養積極地動腦和動手的能力,還有表述的機會。不足之處在於教學過程中,沒有對故事做詳細的如何克服膽怯的總結。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將會更努力的鑽研教學方法和技巧,爭取完善優質的教學效果。

《咕咚》第一課時優秀教案2

活動目標

1、欣賞理解故事內容,能復述主要故事情節,並進行表演,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表現力。

2、懂得遇事要問清楚弄明白了再行動。

3、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4、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點、難點

1,能根據圖來復述故事;

2,讓幼兒懂得遇事要問清楚弄明白了再行動。

活動准備

故事圖片,頭飾(小兔、狐狸、猴子、老虎、熊、獅子),錄有各種聲音的磁帶。

活動過程

1、放錄音帶。幼兒聽一聽磁帶中有什麼聲音?學一學這種聲音,並說一說這種聲音是什麼發出的。

小朋友們聽過「咕咚」的聲音嗎?這又是怎麼回事呢?聽了故事《咕咚》就知道了。

2、教師生動、形象地講述故事,讓幼兒初步感受故事內容。

故事的名字是什麼?故事中有誰?發生了什麼事?

3、出示故事圖片。教師再次講述故事,引導幼兒全面理解故事情節,學會角色對話。

①小兔住在什麼地方?發生了什麼事?小兔為什麼拔腿就跑?

②遇到了誰?狐狸說什麼?小兔怎麼回答?狐狸怎麼樣?

③路上它們又遇到了誰?小猴說什麼?狐狸怎麼回答的?猴子怎麼想的?又怎麼做的?

④後來又遇到了誰?它們怎麼說的?大家怎麼做的?

⑤最後,它們碰到了誰?說了些什麼?「咕咚」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4、幼兒完整欣賞故事,學會故事中的語句。(如:拔腿就跑、慌慌張張、一邊跑一邊喘氣、上氣不接下氣、東瞧瞧西望望。)

5、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教學反思

本節活動課由於是從以故事形式而設計的,課堂氣氛活躍,准備也比較充分,幼兒都能夠根據圖意來復述故事,能夠讓幼兒理解故事中的語句,美中不足就是缺少了讓幼兒戴頭飾、分角色表演故事,應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指導,我想這節活動課會更加完善。

《咕咚》第一課時優秀教案3

《咕咚》是一個生動有趣的經典童話故事,內容生動,幽默動感十足。落入水中的東西發出的聲音,嚇壞了但小的小老鼠,他的奔逃引了了群體的慌張,頓時亂做一團,最終發現是自己嚇壞了自己!在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基礎了,讓不要驚慌,而要沉著,要先了解事情發生的原因,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猜測、觀察、動作模仿等方式,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2、引導幼兒感受故事中動物的情緒並學說:"快逃!快逃!咕咚來啦!"3、體驗師生共同表演故事的快樂。

活動重點:

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中的'動物的情緒,學會對話:"快逃!快逃!咕咚來啦!"活動難點:

體驗動物逃跑時的緊張情緒。

活動准備:

1、繪本ppt,故事中的動物形象大圖一套,小圖片與幼兒人數一樣。

2、情景表演(一隻小老鼠正在散步,聽到"咕咚"聲,嚇了一跳,逃跑了,邊跑邊喊"快逃!快逃!咕咚來啦!)活動過程:

一、情景表演導入(一隻膽小的老鼠正在散步,忽然聽到"咕咚",嚇了一跳逃跑了,邊跑邊喊"快逃!快逃!咕咚來啦!")提問:

剛才的小老鼠怎樣了?(逃跑)它為什麼要逃跑呢?(害怕)它害怕什麼呢?(咕咚)"咕咚"會是誰呢?(幼兒猜測)二、幼兒觀看ppt,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師:小老鼠跑著跑著,會遇到誰呢?他們說了些什麼?

我們一一看。

觀看第一頁(兔子聽到老鼠叫喊聲一起逃跑)——小老鼠跑啊跑,它遇到了誰呢?

它遇到小兔子說到什麼呢?

小老鼠對小兔子說了什麼?

小兔子聽到喊聲怎麼了?

觀看第二頁(狐狸逃跑)——這是誰呀?誰來學學狐狸的樣子?

觀看第三頁(狐狸被嚇的和小老鼠、兔子、一起逃跑)——狐狸聽到了什麼聲音?

他為什麼也要逃跑呀?

他們逃跑時,又會遇到哪些動物呢?

觀看第三頁(小羊、小豬、斑馬都被嚇到一起逃跑)——他們見到小羊(小豬、斑馬)對他(們)說了什麼呢?

我們一起來說說。(快逃!快逃!咕咚來啦!)——有誰發現了這群小動物?他會怎麼做呢?讓我們來看看吧!

教師播放第四五頁,和幼兒一起觀察,理解故事內容。引導幼兒觀察大熊並學學他的動作。再模仿小動物們緊張的樣子。

小動物們跟在大熊後面干什麼呢?

"咕咚"會是誰呢?(幼兒自由發言)三、討論並理解故事內容。

師:讓大熊帶著小動物去找"咕咚"我們來想想,小老鼠嚇得往前跑時,碰見了誰?說了些什麼?

教師根據幼兒的講述,出示相應的動物形象圖片(大)鼓勵幼兒模仿繪本中動物的表情及語言:"快逃!快逃!咕咚來啦!"教師播放最後畫面(蘋果掉到水中)——咕咚到底是誰啊?

"咕咚"可怕嗎?小動物們為什麼害怕呢?

四、幼兒選擇相應的角色表演故事。

在表演過程中,教師及時表揚聲音和表情到位的幼兒並提示幼兒:如果不記得自己何時出場,可以藉助線索圖。

根據實情況,可以再說幾次,讓幼兒體驗和同伴一起表演的快樂。

《咕咚》第一課時優秀教案4

設計理念:

根據童話故事的特點,教學設計>教學設計力求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誦讀中識字、感悟和思考。

教學目標:

1、會認12個生字,會正確書寫「看、著、兔」等7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主要內容。

3、引導學生明白,無論遇上什麼事,都要弄清事情的真相,不能隨便聽信,盲目從事。

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課文。

2、識字,寫字。

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課文,並把課文演一演。

教具准備:

課件、小黑板、掛圖。

教學方法:

講授法談話法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游戲導入

1、讓同學戴上頭飾分別扮演兔子、狐狸、猴子、小熊、松鼠、獅子。讓他們表演這些動物最拿手的本領。

2、學生觀看錶演後,屏幕出示課題,並配上「咕咚」的聲音。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准字音,不丟字、不添字。

2、通過比一比,誰找得又快又準的形式標出課文的生字詞。

3、屏幕以各種小動物帶出生字詞,讓學生自由拼讀、開火車、手拉手等多種形式讀。

4、讓學生用自已的方法識字。指導學生正確書寫。

5、互相合作、講講故事

(1)、小組(同桌)合作講故事。可以獨立完整地講給同學聽:

也可以幾個人合作,各講某一部分;還可以講自已最喜歡或自已認為最有趣的一部分。

(2)、指名(小組推薦)上台講故事;同樣可以獨立完成,也可以互相補充。

(3)、組織評議。通過學習,學生會認12個生字,會正確書寫「看、著、兔」等7個生字。

6、寫生

(1)、讓學生說說自已最想寫哪一個字,教師范寫,學生跟著書空。

(2)、學生自已練習書寫。

四、勇闖「接龍陣」。

師:咦!小朋友,這是什麼地方?(出示課件或掛歷圖——「接龍陣」)

a)聽課文例子的錄音,讓學生知道該怎樣「接龍」。

b)全班分四至六個組先在小組內進行練習詞語接龍。

c)分組競賽,看哪一組說得又多又好,評為優勝組。

六、檢查書寫情況

七、想想、連連、讀讀

d)出示生字「大、花、水、河、葉、樹、黃」。

師:有些生字娃娃正在小樹林里玩,咱們去瞧瞧。

e)能過「大」是我們的好朋友,「大大大」的形式認讀,全班讀。

f)出示連一連,組成詞語的例題。

小結:通過學習,學生會認12個生字,會正確書寫「看、著、兔」等7個生字,並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主要內容。

後記: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主要內容。講授法和談話法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方法學生快樂中學。

2、讓同學戴上頭飾分別扮演兔子、狐狸、猴子、小熊、松鼠、獅子,讓他們表演這些動物最拿手的本領,使同學們特別興奮,在快活的氣氛中學習,學習效果當然更好。

3、讓學生自主識字,把學習的自主權交給學生,互相合作,交流意見。讓學生用自已的方法識字。學生會認12個生字,會正確書寫「看、著、兔」等7個生字

《咕咚》第一課時優秀教案5

活動目標:

1、學會安靜傾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簡單學習故事對話「你跑什麼呀?」「咕咚來了!」

2、發揮想像,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3、培養對經典兒童文學的欣賞。

活動准備:

多媒體課件、小兔、狐狸、小貓、老虎圖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兔圖片,引起幼兒興趣

1、觀察小兔驚奇的圖片,幼兒猜猜小兔怎麼了?

2、小兔為什麼會驚奇呢?我們一起來聽聽故事裡是怎麼說的吧!

二、分段欣賞課件,理解故事內容

1、觀看課件第一部分

師:小兔驚奇是因為遇到了咕咚,小朋友認為咕咚會是什麼呢?

2、觀看課件第二部分

(1)它碰到了誰?他們是怎麼對話的?

(2)小兔又碰到了誰?他們是怎麼說的?

(3)幼兒邊聽故事,邊學習故事對話!

3、觀看課件第三部分

(1)小兔子又碰到了誰?小朋友猜猜看,它會怎麼做呢?

(2)咕咚到底是什麼呢?我們繼續來聽故事吧。

4、觀看課件第四部分教師總結:原來「咕咚」只是一個木瓜掉到了河裡,可是小動物們都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就跑了起來,老虎勇敢地去找到了答案,我們給老虎拍拍手。

三、完整講述故事,幼兒角色表演

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幼兒角色扮演,復習故事裡動物們的對話。

四、活動延伸

小朋友有碰到過這樣的事情嗎?你們聽到響聲時會怎麼做呢?比如「雷聲」。

哇,聽了咕咚的故事,小朋友都學習了老虎,變得真勇敢,讓我們一起來跳個舞鼓勵一下自己吧!

8. 咕咚來了郵票 價格



一、基本信息:

1、郵票名稱: 童話—「咕咚」
2、郵票志號: T51

3、發行日期: 1980-6-01

4、創作者: (設計者)萬維生
5、版別:影寫版,

6、齒孔度數:11*11.5,

7、郵票規格:40*30mm,

8、郵票版式:50(5*10),四枚郵票加副票連印

9、面值發行量:
(1)8分 「咕咚—」 1500萬枚
(2)8分 「咕咚」來了 1500萬枚
(3)8分 「咕咚」!? 1500萬枚
(4)8分 啊!木瓜 1500萬枚

10、現價:150元左右,收購價:100元左右,

二、郵票圖片:

三、參考連接:http://www.pudongstamps.com/cplist.asp?page=3&catid=692

9. 求一份咕咚跑步公里數截圖,最好是50-100km的

夠用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