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哪些玩家打完BOSS發現自己才是壞蛋的游戲
90年代初,世嘉MD經典策略游戲《大戰略:德意志閃擊戰》 該游戲以德軍為主角,從1939年9月1日開始,涵蓋從1939年入侵波蘭到1945年攻克柏林的二戰歐洲戰場全過程。剛開始的時候,這游戲看起來很像90年代傳統的即時戰略游戲(如C&C,紅警),進入游戲後,出現一幅歐洲地圖,向你展現德國1939年時候的疆域,並標識出下一個要進攻的目標地區,而隨著二戰的進程,玩家在過關中不斷的為德國開疆擴土,想必第一次玩的或許還都很有成就感。然而99%的玩家都發現,這個游戲無論怎麼玩,在斯大林格勒戰役後,藍色的德國疆域都會不再增加了,而是不斷由大變小,到最後一關柏林之戰後直接變沒了。自然,出現了N多欲求不滿的玩家,千方百計地探索游戲,看看能不能出現不一樣的結果。果然,之後就有人找到了方法。 如果該游戲「低地諸國」和「法蘭西」關卡都大勝,可出不列顛空戰關卡;「不列顛空戰」大勝,可出海獅計劃。如之後「海獅計劃」大勝佔領英國、「高加索」關卡大勝擊敗蘇聯,再之後「北非登陸」關卡大勝(即抵擋美軍登陸成功),會出現隱藏結局,也就是軸心國打贏了戰爭。 出現這個結局時,地圖上用藍色表示的德國佔領了幾乎整個地圖。大意是提示:由於你的功勞,第三帝國佔領了廣闊的領土,開始了千年帝國的建設,但是背景圖片卻是納粹集中營里被關押的人們。 最後一句話則是用紐倫堡審判戰犯、波蘭總督弗蘭克的名言作結:「千年易過,德國的罪孽難消。」隨後直接進入片尾曲《莉莉瑪蓮》(史實結局也是這個片尾曲)。
B. 【諾總日記】柏林之聲為何被冠以「音響中的勞斯萊斯」(上)
上回提到年前給諾嫂淘了台帶柏林之聲的GLC260,從過去二十多天的使用實踐來看,用得最多的功能就是這套音響了,遙遙領先於使用頻度第二名的功能——座椅加熱。我也是一個技術DIY型的音響愛好者(僅屬自學+業余的級別),長期品鑒了這套音響後,深感「音響中的勞斯萊斯」這個稱號並非浪得虛名,於是趁長假空閑寫篇帖子,給大家簡單聊聊一下:一套優秀的車載音響,通常具備什麼素質,憑什麼動不動就值幾萬、甚至十幾萬元呢。
除了瓜子、飲料、口罩這些傳統物件之外,建議有條件的也把耳機連上,或者藍牙音響連上,有助於更好地吸收毒性。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C. 《紅星照耀》的寫作背景是什麼當時國內外的局勢如何
1、寫作背景
作者於1936年6月至10月對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進行了實地考察,根據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記》的寫作,斯諾作為一個西方新聞記者,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作了客觀評價,並向全世界作了公正報道。
斯諾同毛澤東、周恩來等進行了多次長時間的談話,搜集了二萬五千里長征第一手資料。此外,他還實地考察,深入紅軍戰士和老百姓當中,口問手寫,對蘇區軍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風俗習慣等作了廣泛深入的調查。
四個月的采訪,他密密麻麻寫滿了14個筆記本,當年10月底,斯諾帶著他的采訪資料、膠卷和照片,從陝北回到北平,經過幾個月的埋頭寫作,英文名《Red Star Over China》、中文譯名為《西行漫記》或《紅星照耀中國》的報告文學終於誕生。
2、當時國內外的局勢
(1)國內:
紅軍長征結束;第二次國共合作達成;西安事變。
(2)國外:西班牙內戰爆發;德國和義大利簽訂《柏林協定》,形成「柏林-羅馬」軸心;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再次當選為美國新總統。
(3)柏林市背景圖片擴展閱讀:
《紅星照耀中國》的誕生
1936年6月,一位風華正茂富有正義感和冒險精神、並在舊中國工作生活了八年的外國記者,數次去醫院注射了天花、傷寒、鼠疫等一連串預防針後,帶上一封用隱色墨水所寫給毛澤東的介紹信,外加「兩架照相機、24個膠卷,還有足夠的筆記本」,經宋慶齡和華北地下黨的幫助與安排,由北平秘密出發,開始了充滿風險與傳奇的陝北保安之行。
在紅區安塞他驚喜地遇到「長著一臉黑色大鬍子」卻是第一個用溫文爾雅的英語和他對話交流的周恩來。他聽從周為其細致設計的92天旅程安排,在陝甘寧紅區進行了廣泛深入的采訪;
特別是他用「激將法」成功記錄了毛主席親自口述自己的歷史,又采訪了彭德懷、徐海東等紅軍高級將領,詳細記錄了長征中許許多多艱苦卓絕感人至深的英雄故事。四個月後,他依依不捨地惜別紅都保安,滿載生動鮮活的第一手素材——十幾個記錄本和大量攝影圖片,凱旋而歸。
這位英俊瀟灑、第一個冒險訪問陝北,並向世界全景式客觀報道「紅色中國」真相與可歌可泣的長征故事的年輕人,就是中國人民最真摯的朋友、著名記者和作家埃德加·斯諾,他的這部魅力四射的經典之作就是《紅星照耀中國》。
參考資料:網路-《紅星照耀中國》
參考資料:人民網-《紅星照耀中國》的誕生傳播 你不知道的背後故事
D. 各個國家的著名建築物(最好有圖片。)
我就講幾個國家的供您參考。
E. 歐美歷史劇燒腦嗎
比如超級燒腦系列的爽劇《暗黑》,腦洞之大,關系之亂。一般人看完後不畫一張思維導圖根本理不清這其中的關系...
文章圖片1
今年六月會播出第三季(也是最後一季),建議你們那個時候再看。要不然可能連誰是誰都搞不清楚...
還有經典中的經典《我們的父輩》,戰爭題材里最優秀的作品之一;
文章圖片2
以及小眾劇《選帝侯大街》《阿德龍大酒店》...
文章圖片3
全是值得一看的好作品。
而今天安利的這部《巴比倫柏林》,更是號稱是迄今為止最昂貴的德劇,據說僅前兩季的製作費用便高達4000萬歐元。
當年一經播出便拿下了多項大獎,後來被Netflix簽下並續訂了第三季。
再等了兩年多後,這部劇終於回歸了——
《巴比倫柏林》第三季
Babylon Berlin
文章圖片4
院長看的德劇不多,但從這僅有的幾部劇中可以看出來德劇是什麼樣的存在。
不僅有傳統印象中的嚴謹,還有英劇中的細膩以及美劇中的尺度。如果沒記錯,《巴比倫柏林》這部劇應該是我看的德劇中尺度最大的了...
文章圖片5
而關於製作這方面,劇組也絕對是用心了,大部分的經費都用在了實景上。基本上重現了當時的柏林城...
文章圖片6
文章圖片7
《巴比倫柏林》的故事背景是在一戰之後,二三十年代的柏林。
整體風格傾向於懸疑和諜戰。
所講述的內容也不是單單帶主角光環的劇情,而是把在當時的「時間背景下發生的重大事件」都融入了進來,並匯聚了多個人物與故事線的劇情設置為整體的一部劇。
所有的巧合和意外,都在柏林這個城市裡演繹。
《巴比倫柏林》的評分很高,前兩季9.0,9.5。
文章圖片8
文章圖片9
今年回歸的第三季,豆瓣拿下了 9.6分,可能是題材或譯制的原因,關注的人並不多。
文章圖片10
故事開始的時間是1929年,一戰之後的德國,經濟有了短暫的復甦。
而看似一片繁榮與平靜的柏林,實則暗流涌動,每一個利益團體都在蓄勢待發。
只要一個契機,便可以打破這個虛榮的表象。
我們的男主,是一個叫格里安的警官,目前任職在柏林的風紀檢查組。平常的工作內容,單看這個部門的名字大概就懂了。
文章圖片11
但實際上,格里安的任務可不是表面上那麼簡單。
格里安是一個官二代,而且是從一個叫科隆的地方專門調入柏林這里的外派官員。
他來這里,是有一個秘密任務的,幫助極有權勢的父親尋找並銷毀有關他「秘密的錄像帶」。
文章圖片12
這條故事線貫穿了第一季的始終,錄像帶里的秘密其實是他父親自己的「不雅小視頻」。
礙於當時的選舉形勢,如果被人故意泄露,後果不堪設想。
為此,格里安只能不顧一切的尋找線索。這樣的舉動,導致他的搭檔一直堅信他是敵人派來的間諜,甚至還安排了一個女人來偷偷監視他。
文章圖片13
文章圖片14
文章圖片15
這個女人其實就是劇中的女主,處在社會底層的夏洛特。
夏洛特白天是在政府部門工作的罪案助理調查員,晚上就是一家在夜總會做兼職「賺外快補貼家用」的社會小妹。
文章圖片16
文章圖片17
夏洛特的私活顯然是不被單位所允許的。
為了要一張沒有污漬的案底和實現轉正做警察的願望,她只能答應男主的搭檔,暗地裡監視男主。
文章圖片18
文章圖片19
其實這個夏洛特也挺厲害的,很有能力...
文章圖片20
上面說的都是各個人物的小故事線,前兩季的內容中還有一條主線:紅色堡壘,紅色革命。
F. 誰把紅旗插到德國國會大廈上
蘇聯紅軍戰士米哈伊爾·米寧將蘇聯國旗插在德國國會大廈上。
米哈伊爾·米寧,他參加過解放列寧格勒戰役,一路隨軍隊打到柏林。1945年4月30日,蘇聯紅軍攻克帝國議會大廈,在攻克柏林之前,當時蘇聯領導人斯大林下令,5月1日之前把紅旗插到帝國議會大廈樓頂。
在此號召下,米寧等5名士兵攜帶一面紅旗,最終設法到達大廈樓頂。最初,他們無法確定插紅旗的合適地點,但米寧注意到大廈樓頂雕像上的王冠,於是爬上雕像,把帶有紅旗的一根金屬棒插入王冠,並用褲帶將紅旗固定。歷史將銘記這一永恆的時刻——1945年4月30日晚10時。
媒體記錄
關於柏林會戰前前後後,《新華日報》發表的相關報道多達數十篇。在1945年4月29日發表的《柏林的末日景色》中,記者這樣描述:「鮮紅色的旗幟在被蘇軍佔領的市區的一座高塔上迎風飄揚著。高塔被炮彈打穿了許多彈孔。
德軍大炮不斷的轟擊著,想把紅旗打下,然而它們竟未成功。」「柏林駐軍司令部用城內所有成年的市民來抵抗蘇軍坦克,在背後槍擊蘇軍官兵。目前許多柏林人表示低聲下氣並不是因為他們不會作戰而是因為他們知道再進行抵抗已沒用了」……
以上內容參考: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攻克柏林:正義之旗插上國會大廈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米寧
G. 為什麼NFL中國官網上放著柏林奧林匹克體育場的圖片
因為NFL中國官網工作人員都腦殘
建議LZ還是去達陣聯盟或NFL英文官方網站看吧
期待2012超級碗^_^
最愛NFL
H. 找這張圖片的高清版,想當壁紙用(蘇聯在柏林國會大廈上的紅旗)
I. 柏林之聲為何被冠以「音響中的勞斯萊斯」(下)
燒錢點4:極低的失真度
「失真」是個常用詞,我之前給諾嫂做的A類功放,一大優點就是失真很小,這是其他所有類型功放一直盡力逼近和效仿的關鍵特性。尤其是在D類功放和數字處理技術盛行的當下,五花八門的失真糾正技術也成了區別系統好壞的一個重要標尺。
我基於歐姆定律,舉一個比較容易理解的例子。
優質的音響系統往往功率很高(原因後面會講到),因此揚聲器單元的內阻必須很小,比如別人4歐姆,它可能就要用2歐姆,才能換來兩倍的功率。這也意味著有兩倍的電流流過揚聲器和所用的導線,那麼此時的「線損」就變得尤其重要,如果繼續沿用普通導線,那麼就有4倍的功率損失在了導線上(電流的平方)。
所有揚聲器都有一個死區的,也就是說低於某個門檻的信號是沒法讓它發出動靜的。當精心呵護的「細節」好不容易從功放送出來後,如果因為4倍的線損而夭折在半路上,前端的所有努力都白費了。
減少線損沒有什麼好辦法,只有改良線材的純度(如使用高純度的優質純銅)、改善接插件的接觸電阻(如鍍金),以及成倍地增加導線截面積。為啥有那麼多發燒友花了幾萬塊,還告訴我們「那不過只是這幾根導線和插頭的投資罷了」,這些手段的確就值更高的價格。
(圖:618怎麼樣?888呢?666呢?)
車,早已超出了一個代步工具、一個僕人的角色。社交、名片、享樂、玩具、保障的屬性已經賦予了它們更多的價值。我強烈建議諾粉在能力可及的范圍內盡量買好車、勤換車,多帶著家人一起體驗科技賦予生活的精彩,畢竟你我來趟人世的機會可能就這么一次。
祝大家2020及時行樂!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J. 柏林牆的歷史背景
柏林牆殘余最長的一段「東區畫廊」覆蓋著各式各樣的塗鴉作品。當年117名來自21個國家的藝術家在1316米長的牆面上留下了塗鴉作品,成為了今天人們了解那個年代的一扇大門,而弗魯貝爾筆下著名的「兄弟之吻」恐怕是這面牆上最著名的一幅作品了。
這個著名的吻是根據1979年前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和民主德國埃里希·昂納克會面時的一張照片繪制而成。
雖然最初的版本已被損壞,但這並不妨礙它的傳播和流行,如果你到柏林旅行那你就會發現這個著名的「兄弟之吻」的圖片會出現在各個地方。如今柏林牆已成為了過去式,成為了一種符號,也成為了來自五湖四海的遊人們必定到此一游的一個最著名景點。
(10)柏林市背景圖片擴展閱讀:
現在柏林牆原址擁有柏林牆遺址紀念公園以及世界上最大的露天畫廊——東邊畫廊。柏林牆遺址紀念公園位於柏林輕軌北火車站和柏林地鐵伯恩瑙大街站之間;
東邊畫廊位於柏林東火車站至奧伯鮑姆橋之間,是1990年9月28日,來自21個國家的180位藝術家在長達1316米的柏林牆上創作的不同主題繪畫組成的畫廊。
2009年11月6日,在德國柏林的勃蘭登堡門附近,一排按照多米諾骨牌方式擺放的柏林牆牆體模型被燈光照亮。
這排豎立在柏林牆遺址上的牆體模型共有1000塊,從勃蘭登堡門到波茨坦廣場綿延1.5公里,每塊重20公斤,高2.5米,上面由兒童們繪制了色彩鮮艷的圖案。這排柏林牆牆體模型是為了紀念柏林牆倒塌20周年而擺放的。
2014年11月6日,德國柏林,8000隻發光氦氣球沿原柏林牆修築路線擺放,11月9日晚,這些氣球將攜帶放飛者的個人信息放飛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