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青稞是什麼樣子
一年生三稈直立,光滑,高約100厘米,徑4-6毫米,具4-5節。葉鞘光滑,大都短於或基部者長於節間,兩側具兩葉耳,互相抱莖;葉舌膜質,長1-2毫米;葉片長9-20厘米,寬8-15毫米,微粗糙。
穗狀花序成熟後黃褐色或為紫褐色,長4-8厘米(芒除外),寬1.8-2厘米;小穗長約1厘米;穎線狀披針形,被短毛,先端漸尖呈芒狀,長達1厘米;外稃先端延伸為長10-15厘米的芒,兩側具細刺毛。穎果成熟時易於脫出俘體。
(1)高原青稞高清圖片手繪擴展閱讀
青稞是禾本科植物。
禾本科是種子植物中最有經濟價值的大科。是人類糧食和牲畜飼料的主要來源,也是加工澱粉、製糖、釀酒、造紙、編織和建築方面的重要原料。
除了蕎麥以外,幾乎所有的糧食都是禾本科植物,如小麥、稻米、玉米、大麥、高粱等。豬、牛、馬、羊等各類家畜也都吃草。竹子在日常生活處處可見,在東南亞還有竹子造的房屋。大自然中的野草不止是動物的食物,還能製造大量氧氣,防止水土流失。
⑵ 「長在天上的莊稼」青稞,它對藏族有多重要
說到青稞就會想到藏族,它已經成為了藏族人民的主要糧食。同時,青稞已經不僅僅是一種事物的名稱,更是已經成為了一種地域標志和文化的符號,是獨一無二的,是不可替代的。說到這,我們也從一些特殊的儀式中能夠看到青稞具有的特別的意義。包括供青稞苗祈願豐收、藏歷年的時候將青稞放在吉祥木斗中、客人用糌粑表達祝福等。當然,青稞也存在於祭拜活動、慶喜活動、拜山禮佛等儀式中,是文化的載體的最好的說明。青稞在藏族書寫了一個傳奇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希望。
⑶ 青稞有多少種品種
青稞有以下
品種
青稞18:以國家科研序號命名的青稞品種。我國設置有專門的青稞優質品種開發部門,這個機構的成立是廣大青稞種植戶門福音,國家研究出的優質品種將增加種植戶們的青稞產量。這種優質種子國家每年都會下發至種植區當地的政府,由政府轉手下發至種植戶手中(有一些是收費的,當然大部分都是屬於農業補貼中的一部分,相似的品種還有青稞22、青稞11、青稞4號等等)。國家編號的青稞品種一般都是一些優質品種,其昌路大約在300-350kg每畝左右,大約是普通品種產量的1.5倍,青稞序列種子穗數較多、顏色呈淡紫色,穗質比較飽滿,穗高大約在5.5公分左右。
青海黃系列:青海黃系列種子被廣泛運用在青海南部以及陝西南部等種植區域,青海黃青稞種子時冬青稞的代表,其穗高在7.5公分左右,穗粒一般是淡黃色,有少量的淡紫色,穗數多,粒子較為飽滿,同樣屬於國家認證的優質品種之一,其畝產量基本上在300kg-400kg之間,大約是普通品種產量的1.5-2倍左右。
藏青系列:藏青系列種子也是具有國家編號的一種種子,其外表與青稞系列大致相同,不同的一點是藏青系列的貝塔型葡萄糖以及微量元素含量略高一些,同時抗寒度上,後者表現的更為突出。
喜馬拉雅系列:我國在西藏崗巴地區設置有青稞種植實驗基地,因為其地理位置接近喜馬拉雅上而得名。喜馬拉雅系列的青稞種子同樣具有國家的認證編號,常見的都有喜拉3400和喜拉3300等,喜拉系列的青稞種子的抗寒度應該是所有青稞種子中最突出的,因為抗寒性比較強,所以其產量上稍遜一籌,適合居住在寒冷地區的農戶種植。
⑷ 這個圖片中是什麼植物
青稞英文名:hullessbarley是禾本科大麥屬的一種禾穀類作物,因其內外穎殼分離,籽粒裸露,故又稱裸大麥、元麥、米大麥。主要產自中國西藏、青海、四川、雲南等地,是藏族人民的主要糧食。青稞在青藏高原上種植約有3500年的歷史,從物質文化之中延伸到精神文化領域,在青藏高原上形成了內涵豐富、極富民族特色的青稞文化。有著廣泛的葯用以及營養價值,已推出了青稞掛面、青稞饅頭、青稞營養粉等青稞產品。
⑸ 天佑德青稞酒七神狐臭的酒精數是多少
天佑德青稞酒七神狐臭的酒精數是多少度數分為三種,高度酒可分為高度青稞酒(50°以上)、降度白酒(又稱中度青稞酒,40~50°)、低度青稞酒(40°以下)。低度青稞酒的區分,由於酒種門類多,酒種間的酒度相差很大,還沒有人研究劃分法。
⑹ 青稞,長在天上的莊稼,它對藏族到底有多重要
青稞,是藏族人民的主要糧食。也許,大部門人也僅僅把它當做生長在高海拔地區的農作物而已,可在藏族人民心中,青稞是便是他們藏族文化的象徵。如果你參觀過西藏博物館並在裡面看到了一些被裝在玻璃瓶中的黑色顆粒,知道那是發現於雅魯藏布江北岸昌果溝文化遺址的古青稞碳化粒,你一定會被震撼到,進而理解青稞對於藏族人民的重要意義,然後被青藏高原獨特的氣質吸引。說起青稞的起源,在青藏高原有一個神話故事。其實並不奇怪,只要是與本民族生活息息相關的事物,總會有些神話故事來增添些神秘色彩。從前青藏高原有一個叫拉布的國家,因為這個國家沒有莊家糧食,勇敢善良的阿初王子就想改變這個現狀,於是歷經艱難險阻去尋找莊稼種子。在山神的幫助下,王子來到了蛇王的洞前,雖然偷走了種子,卻被蛇王變成了一條狗,王子顧不了其他,趕忙帶著種子回國家辛勤耕耘。於是人們看見的就是這一幕,他們認為是一條狗帶來的莊稼種子。所以直到現在,很多藏族農民在收割完青稞後,總要做一碗香噴噴的糌粑給狗吃。這一神話也充分表明青稞對藏族的重要意義。
⑺ 高原特有植物-青稞
一、青稞介紹
青稞起源於東方栽培大麥,在4500年前到3500年前,通過巴基斯坦北部、印度和尼泊爾進入西藏南部。在進入西藏後,大麥種群規模出現了持續2000年的極速下降。這表明,從距今4500年至2500年間,青稞不斷受到自然選擇,馴化和栽培,把野生普通大麥培育成了青稞,並成為當地人民的糧食和馬飼料。青稞的栽培歷史可追溯到西周以前(公元前1100年),以六棱大麥為主,主要分布在黃河上游及西北乾旱沙漠地區。
大麥類型包括二棱皮大麥、二棱裸大麥、六棱皮大麥、六棱裸大麥(即青稞),在古代大麥剛傳入西藏的時候,其實是都存在的,只有六棱裸大麥被大量種植了。因為青稞喜溫涼氣候,在低溫條件下不僅能發芽生長,苗期能經受-10℃左右的低溫,可以生長在海拔為4000-5000m的高原地區;生育期短,一般僅110—135天(冬小麥220-270天,春小麥100天);穗粒數多,意味著高產和豐收;而且收獲後脫粒中容易脫掉外皮,容易加工食用。因而青稞成為青藏高原最具優勢的糧食作物,也是藏族人民的主要食物和釀造青稞酒的主要原料。
二、青稞價值
據《本草拾遺》:青稞能下氣寬中、壯精益力、除濕發汗、止瀉。藏醫典籍《晶珠本草》記載,性平、味咸,歸脾經、胃經、大腸經,具有補脾養胃、益氣止瀉、壯筋益力、除濕發汗的功效,適合脾胃氣虛、倦怠無力、腹瀉便溏者食用,無所忌諱。
青稞具有高蛋白質、高纖維、高維生素、低脂肪、低糖等特點。其蛋白質含量為6.35-21.00%,高於小麥、水稻、玉米。澱粉含量為40.54-67.68%,普遍含有74-78%支鏈澱粉。粗脂肪為1.18-3.09%,高於小麥和水稻;可溶性纖維和總纖維含量均高於其它谷類作物。最重要的是,青稞的β-葡聚糖平均含量為5.25%,是小麥平均含量的50倍,優良品種藏地金稞β-葡聚糖含量可達8.6%。β-葡聚糖通過減少腸道粘膜與致癌物質的接觸和間接抑制致癌微生物作用來預防結腸癌;通過降血脂和降膽固醇的合成預防心血管疾病;通過控制血糖防治糖尿病。
三、青稞產品
青稞是中國藏區居民主要食糧、燃料和牲畜飼料,而且也是啤酒、醫葯和保健品生產的原料。西藏四寶之首糌粑(青稞炒麵),青稞麥片粥、米花、麵包和饃饃或磨粉製成糕點等都是藏族的食物。青稞纖維含量很高,能有效增加腸胃蠕動功能,適合作為養生,減肥類,因而相關產品如青稞米、青稞掛面、青稞餅干、青稞速食麵,青稞奶茶等系列大眾化食品深受國內外消費者喜愛。青稞酒也是藏區飲用最多的酒,香醇可口,分為非蒸餾型的傳統壇裝青稞咂酒、瓶裝青稞咂酒和蒸餾型的高酒度青稞白酒、低酒度的青稞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