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國際商會仲裁院的成立時間
國際商會國際仲裁院(The ICC International Court of Arbitration)成立於1923年,是附屬於國際商會的一個國際性常設調解與仲裁機構。
B. 國際商事仲裁名詞解釋
國際商事仲裁是含有國際因素或涉外因素的解決國際、跨國或涉外商事爭議的仲裁。在爭議發生時,雙方當事人通過自己訂立的仲裁協議將爭議提交規定的仲裁機構進行仲裁。仲裁裁決對雙方都有拘束力,如果敗訴一方不予執行,勝訴一方有權向法院或其它執行機構提出申請要求強制執行。根據國際慣例,凡雙方當事人訂有通過仲裁解決爭議的合同條款或協議的,則爭議發生後,任何一方均不得向法院起訴,必須通過仲裁解決。
國際仲裁是解決國際貿易爭議的方式。仲裁具有程序簡便、靈活性、保密性、一裁終局和裁決易於得到執行等特點。由於《承認及執行外國仲裁裁決公約》(the New York Convention on the Recognition and Enforcement of Foreign Arbitral Awards)的締約國多達156個國家,涵蓋了世界主要貿易國,使得國外仲裁條款和裁決的承認和執行擁有了強制執行力,所以國際仲裁被越來越多的當事人選擇並採用。
C. 國際仲裁律師收入怎樣
8000-10000RMB每小時。
國際仲裁除了commercialarbitration(即privatecompanies之間的仲裁)以外,還有investor-statearbitration(即privatecompany和sovereignstate之間的仲裁)和publicarbitration(即國家之間的仲裁,比如中國和菲律賓之間的南海問題爭議)。這三種仲裁在美國找工作的難度是逐級遞增的,但即便是做的律所相對也比較少。如果你想要通過念法學院留在美國做國際仲裁,那麼除非你在念法學院之前有非常非常強大的arbitration背景,否則LLM是不夠的,JD基本是個must。
D. 香港icc是什麼機構
香港icc是國際商會。
ICC國際商會(The 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Commerce,ICC)成立於1919年,發展至今已擁有來自130多個國家的成員公司和協會,是全球唯一的代表所有企業的權威代言機構。
國際商會以貿易為促進和平、繁榮的強大力量,推行一種開放的國際貿易、投資體系和市場經濟。由於國際商會的成員公司和協會本身從事於國際商業活動。
因此它所制定用以規范國際商業合作的規章,如:《托收統一規則》、《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國際商會2010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等被廣泛地應用於國際貿易中,並成為國際貿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國際商會屬下的國際仲裁法庭是全球最高的仲裁機構,它為解決國際貿易爭議起著重大的作用。
E. 北海仲裁院是真的嗎
北海仲裁院是真的!
http://www.beihaiac.com/
你可以登錄官網,通過官網聯系方式進行核實。
圖片來自官網
F. 國際體育仲裁法庭仲裁俄羅斯,這個機構是幹嘛的
CAS從誕生之初就有運動員不斷挑戰它的獨立、中立和公正性,挑戰它是不是仲裁機構、對案件有沒有管轄權,CAS也是不斷經歷裁決被撤銷。
因此從1994年開始,CAS徹底從國際奧委會中獨立出來,由20位熟悉仲裁與體育法的高級法學家組成的“國際體育仲裁委員會(ICAS)”進行管理。在人員組成上減少了由國際奧委會指定的人數,增加了諸如運動員委員會這樣的組織指定的人數,使該法庭具有更廣泛的代表性。CAS開始接受社會贊助,使其有可能在國際體育界樹立自己的權威。
根據現行的《國際體育仲裁法典》第13條的規定,CAS由150名仲裁員組成。仲裁員的選任辦法是,先由國際奧委會、國際體育聯合會和國家奧委會各推薦30名候選人,再以各方協商的方式推選出30名能代表運動員利益的候選人,然後再推選出30名獨立於一切體育組織之外的候選人,最後由國際體育仲裁理事會進行任命。像以往的任何國際仲裁製度一樣,經正式任命的仲裁員要被列入對外公開的仲裁員名冊,以備當事人選用。仲裁員的任期為四年,可以連任。
仲裁員一般是由資深法律人士兼職擔任,一般都是由體育專業機構推薦的具有法律和體育方面的專業知識的人。通常仲裁員在本國都有自己的本職工作,如法官、教授或律師等等。另外,在具體案件中指定仲裁員時適用迴避原則,即如果某個案件涉及某國時,該國國籍的仲裁員一般都是需要迴避的。
作為一個專業仲裁機構,CAS的管轄權並不是強制的,一般來說,只有在雙方都決定將案件提交到CAS的情況下,CAS才有管轄權。國際泳聯制定的《國際泳聯興奮劑檢查規則》規定,反興奮劑規則應適用於國際泳聯和每一國際泳聯成員聯合會及其成員、運動員,每名成員和運動員均被視為同意受到反興奮劑規則的約束。中國屬於國際泳聯的會員國,因此孫楊受到國際泳聯反興奮劑規則的制約,因興奮劑檢測引起的爭議也就應當提交CAS仲裁。
G. 仲裁機構的介紹
通過仲裁方式,解決雙方民事爭議,作出仲裁裁決的機構。分為國內仲裁機構和國際仲裁機構,後者又分為全國性的仲裁機構和國際性或地域性的仲裁機構。此外,按仲裁機構的設置情況,國際上進行仲裁的機構有三種:一種是常設仲裁機構,一種是臨時仲裁機構,還有一種是專業性仲裁機構。
H. 香港的仲裁服務可靠嗎受國際認可嗎
香港實行普通法制度,司法機構獨立公正,在解決國際爭端,特別是商業企業之間的跨境糾紛方面受到全世界歡迎。加之香港「一國兩制」的獨特地位,這允許香港與內地簽訂具突破性的保全措施安排,這對中國內地企業「出海」時,選擇國際仲裁地帶來巨大的利好!
香港:企業國際化橋梁
香港國際仲裁中心(HKIAC)是全球第三大首選和使用的仲裁機構,也是歐洲以外最受歡迎的仲裁機構。
據統計2020, 香港國際仲裁中心共有 483 新案件,,其中有超過72%具有國際性,至少有一方來自香港以外。香港國際仲裁中心處理的案件類型,27%與國際貿易有關,18%與公司糾紛有關,其他與海事、建築、金融服務、專業服務有關。可見,香港在企業國際化和應對國際風險方面的又一個有力優勢!
I. 國際商事仲裁法的國際商事仲裁法
綜觀國際條約及各國立法與實踐,對仲裁國際性的認定,一般有以下幾種做法:
(1)以單一的住所或慣常居所作為連結因素,當事人中至少一方的住所或慣常居所不在內國的,則為國際仲裁。
(2)以國籍作為劃分標准。即當事人中至少一方國籍是非內國國籍的,則為國籍仲裁。
(3)以國籍、住所、合同履行地、仲裁地點以及標的物所在地等多種連結因素作為界定標准,只要上述連結因素中的幾個或一個不在內國的,都是國際仲裁。如1985年《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國際商事仲裁示範法》。法國可以說是採用多種連結因素界定仲裁國際性的典型國家。
中國關於仲裁國際性的界定有個變遷的過程,而現今則採取多種連結因素界定仲裁國際性的復合標准。包括當事人的國籍、住所、爭議標的物和設立、變更或終止民(商)事法律關系的法律事實,涉及港、澳、台的商事仲裁,也可歸為「國際」仲裁。
一般而言,多數國家對「商事」是盡可能作廣義解釋的。依中國於1986年12月2日加入《承認及執行外國仲裁裁決公約》時所作商事保留聲明,中國只對根據中國法律認定為屬於契約性和非契約性商事法律關系所引起的爭議適用該公約。
J. 南海仲裁案 是什麼
南海仲裁案,是一個臨時組建的仲裁庭,就菲律賓阿基諾三世政府單方面提起的南海仲裁案進行的所謂「裁決」,其實質是披著法律外衣的政治鬧劇。
2016年7月12日,海牙國際仲裁法庭對南海仲裁案做出「最終裁決」,判菲律賓「勝訴」,並否定了「九段線」,還宣稱中國對南海海域沒有「歷史性所有權」。
仲裁庭背景:
仲裁庭五人中,阿爾弗雷德·H.A.·松斯是一名教授,其餘四人都是國際海洋法法庭現任或前任法官,其中托馬斯·A·門薩是臨時仲裁庭主席。按照程序,國際海洋法法庭時任庭長柳井俊二在接受菲律賓2013年1月強行提出的仲裁案後,於2013年5月組成由五名「專業人士」組成的仲裁庭。
菲律賓方面指派國際海洋法法庭法官、德國人呂迪格·沃爾夫魯姆在仲裁庭中代表菲律賓;由於中方不參與仲裁,因此剩餘4人均由柳井俊二指派。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南海仲裁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