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高清圖片 » 政治體制改革國際較量背景圖片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政治體制改革國際較量背景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1-27 15:57:40

① 求我國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歷史背景,過程以及成就

背景:1956年,生產資料私有制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標志著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正式確立,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全面開始。

過程:1956年9月的中共八大,在分析了三大改造完成後國內形勢和主要矛盾的變化,提出了黨在今後的根本任務。

1957年2月發表的《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重要講話,提出的社會主義社會矛盾的學說,取得了探索自己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新成果。

在這一系列正確的理論、觀點、方針和政策的指導下,我們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建立起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奠定了重要的物質基礎。

成就:

1、提出了經濟建設的一些基本方針和我國經濟發展戰略問題。—是明確提出以農、輕、重為序安排國民經濟的方針。

2、提出了政治體制改革的基本思想。一是針對斯大林在一個長時間里不承認社會主義制度下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

3、在意識形態領域里,在堅持馬列主義的指導地位的同時,提出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明確了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

(1)政治體制改革國際較量背景圖片擴展閱讀:

黨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初步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同時也遭到了嚴重挫折,造成了嚴重後果,留下了深刻的教訓。

1、必須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探索符合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准確把握中國基本國情,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和解決實踐中遇到的種種問題。

2、必須正確認識社會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務,集中力量發展生產力。實踐證明,在整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要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3、社會主義建設必須採取科學態度,深入了解和分析實際情況,努力按照客觀經濟發展規律辦事。只有在不斷總結經驗的基礎上,才能逐步掌握社會主義建設的客觀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