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犀牛分幾種
眾所周知,犀牛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奇蹄目動物,犀牛主要棲息於低於或者海拔2000多米的高度,通常都是夜間活動,而且生活區域從不脫離水源,然而很多人不是很了解犀牛,不知道犀牛有哪些種類,下面我給大家說一下犀牛分幾種。
1、 5種。白犀:體高大,體長3.3-4.5米,肩高1.5-1.8米,尾長僅50-70厘米,體重達1.4-5噸,為犀科中最大種,也是僅次於非洲象的陸地第二大哺乳動物。皮膚灰色。頭長,無下門齒。吻大而鈍,故又稱「方吻犀」。鼻端有2個長角,前角長約120厘米,後角長約60厘米,雌犀的角常長於雄犀。分布於非洲南部和中部,棲息於平坦的灌木林。常2-5隻成群,群中通常是母犀牛與小犀牛;成年的雄犀牛則多半是獨居,它們會撒尿及散布糞便的方式來標識自己的領域,在爭奪領域時,會互相用角攻擊。但它們比黑犀牛溫和,較不具攻擊性。全年都可進行繁殖。食草。喜泥水浴。視力很差,主要依靠聽覺和嗅覺。奔跑時速可達40千米。數量較少。
2、 蘇門答臘犀牛:體型最小的犀牛,共有三個亞種,肩高約1米,體長約2米,體重約600千克。也是唯一有豐富披毛的犀牛,幼犀毛量更為豐富。雙角。無門齒。僅產於蘇門答臘島,但曾廣布於印度、緬甸、東南亞至南洋群島,中國在最後一次記錄是1945年在雲南思茅用火槍獵殺的。棲息於雨林和山地、苔蘚叢生的沼澤、森林。利用排泄物標示自己的領地(糞便和土地上刮作的記號劃定范圍)。喜愛在泥塘中打滾,可保持涼爽乾燥、驅蟲。晨昏等涼爽時段活動,以嫩枝、樹苗和各種野果為食。野生壽命可超過30年。由於人類獵殺和棲息地的破壞,種群數量少於300頭。
3、 黑犀:共有四個亞種。明顯的特徵是上唇呈三角形,且具卷繞性,在取食時能用來剝枝條上的葉子。體長3-3.7米,肩高1.2-1.8米,重約1.5噸。雖稱「黑犀」,但體色其實是灰色,是由於其經常在黑泥漿中打滾而成黑色。皮厚無毛。雙角,前角最長可達1.2米。無門齒。是分布最廣、存世最多的一種,有2600頭。分布於非洲東部和南部,北至蘇丹東北部,西至奈及利亞東北部。棲息於接近水源的林緣山地地區。以金合歡等樹葉、灌叢、落地果實和雜草為食。雄犀一般獨自生活,並有一定勢力范圍,用尿液標記領域,驅逐方式是大聲噴鼻和用腳掌拍打地面。全年可繁殖,孕期約半年。人工飼養下,壽命可達45年
4、 爪哇犀:是世界上最罕見的哺乳動物之一,共有三個亞種,現僅存50-60頭,分布於爪哇島的UdjungKulon國家公園(數量50-60)和越南的Tien國家公園(越南亞種,數量2-7,但估計可能全為雄性)。體長2-4米,肩高1.5-1.7米,體重1.5-2噸之間。獨角。門齒2對。與印度犀的區別在於後者體型更大,且皮膚更粗糙。
5、 印度犀:分布於尼泊爾和印度東北部。喜歡棲息在高草地、蘆葦地和沼澤草原地區。主要在清晨和傍晚覓食草、蘆葦和細樹枝等。身上有明顯的皮褶,皮上還有許多圓釘頭似的小鼓包,好像披著一層厚厚的鎧甲,但皮褶之間的皮膚卻很細嫩,容易受到蚊蟲叮咬,因而它們幾乎每天都進行泥浴,清除並防止蚊蟲叮咬。體長2.1-4.2米,尾長60-75厘米,肩高1.1-2米,體重2-4噸。雌犀3-4歲成熟,雄犀7-9歲成熟。每產1仔,2月底至4月底出生,孕期約17個月。新生幼犀體長1-1.2米,肩高約60厘米,體重約65千克,幼犀每天可增重2-3千克,約兩歲斷乳。壽命可達50年。
從以上的信息中可以看出來,現在世界上有5種犀牛,這5種犀牛當中,有些在世界上的數量已經不多了,所以我們需要保護犀牛,避免它們受到殺害。
㈡ 犀牛長什麼樣子呢
犀牛的樣子如下圖所示:
犀牛體肥笨拙,體長2.2-4.5米,肩高1.2-2米,體重2800-3000千克。犀牛是第二大陸生動物。腳短身肥,皮厚毛少,角長在鼻子上。犀牛的皮膚雖很堅硬,但其褶縫里的皮膚十分嬌嫩,常有寄生蟲在其中,為趕走這些蟲子,它們要常在泥水中打滾抹泥。
習性
犀牛居住在低地或海拔超過2000公尺的高地。晚上活動,獨居或組織集體活動。居民區的水從來不會與水源分離。由於品種不同,食性也不同,主要吃草、葉、嫩枝、野果、地衣等。母動物有18到19個月的孕期。生命期30-50年。除白犀外,犀角由於其裝飾和葯用價值被大量捕捉而瀕臨滅絕。南半球的撒哈拉亞洲南部,東南亞,非洲。
㈢ 這是什麼海洋動物,跟犀牛一個樣子。晚上海里抓到的。
如圖 , 海蛞蝓 (多數有毒) 學名
海兔科 Aplysiidae 海兔屬 Aplysia 海生腹足軟體動物
(種類繁多,顏色各異)
大部分種類的海兔在遭遇敵害時會經由水管收縮來釋放彩色雲霧來蒙蔽掠食者,藉由突觸的電位變化而同時擊發眾多的神經元,這迅速的神經反射是動物面對危險時不可或缺的(參見海兔的鰓與水管收縮反射)。從Eric的研究得知這神經傳導研究原理與神經生物學家利用模式物種加州海兔研究所得相同。全身只有大約20,000個神經元讓海兔成為傳導神經學家偏愛的研究對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