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高清圖片 » 豎版詩詞背景圖片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豎版詩詞背景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1-31 21:04:19

1. 誰有詩詞圖片,可以當桌面背景,告訴我網址或者發[email protected],非常感謝!

你試試行不行

2. 敕勒歌古詩圖畫

原文: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譯文:

陰山腳下啊,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與大地相連,

看起來好像牧民們居住的氈帳一般。

藍天下的草原啊,都翻滾著綠色的波瀾,

那風吹到草低處,有一群群的牛羊時隱時現。

(2)豎版詩詞背景圖片擴展閱讀

《敕勒歌》選自《樂府詩集》,是南北朝時期黃河以北的北朝流傳的一首民歌,一般認為是由鮮卑語譯成漢語的。民歌歌詠了北國草原壯麗富饒的風光,抒寫敕勒人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豪情。

開頭兩句交代敕勒川位於高聳雲霄的陰山腳下,將草原的背景襯托得十分雄偉。接著兩句用「穹廬」作比喻,說天空如蒙古包,蓋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來形容極目遠望,天野相接,無比壯闊的景象。最後三句描繪了一幅水草豐盛、牛羊肥壯的草原全景圖;有靜有動,有形象,有色彩。

全詩風格明朗豪爽,境界開闊,音調雄壯,語言明白如話,藝術概括力極強,一直受到歷代文論家和文學史論著的一致好評。對它的學術研究,時至今日也經久不衰。

3. 如何在圖片上添加豎行詩詞【整篇的】

個非常的簡單的,建議你可以使用圖曰(yue)app,分分鍾就能搞定了。

接下來我會跟你分享一下步驟的,簡直簡單的不能再簡單了。

編輯文字的時候,不光可以自己輸入,還可以點擊右下角從句子庫中選取呢。

最後點擊完成,圖片保存如下。

4. 如何在照片圖片中加入詩句

給圖片添加詩詞太簡單了,橫排文字一鍵變豎排文字,而且還有很多種的字體可以選擇。

不用ps,太麻煩了,現在什麼樣的app工具都有,用對了工具,分分鍾搞定。

工具:圖曰(yue)app

先來看幾張效果圖

1、最簡單的豎排添加詩詞

點擊右上角的完成,即可將圖片保存到本地。

5. 古詩憫農一圖片怎麼

相關搜索:古詩配圖憫農一憫農古詩配畫簡筆畫憫農古詩帶拼音圖片憫農古詩配圖簡筆畫有關古詩憫農的手抄報古詩憫農背景圖片憫農古詩一首書法憫農二古詩配圖金筆作文一圖多看古詩三百首大全帶圖一去二三里硬筆楷書七步詩拼音版圖片涼州詞古詩帶拼音回鄉偶書其二古詩照片山行古詩拼音版帶圖

  • 憫農古詩配畫...
    635x996

  • 憫農(谷建芬古詩詞《新...
    1024x1024

6. 豎著寫古詩的格式是什麼

1、寫內容,由右到左 ,由上到下寫 ,沒有標點符號, 直接往下寫, 寫完後,另起一列 ,空一格。

2、內容寫完後寫詩名、作者、落款(用較小的字), 後面空 一格,然後蓋章 ,注意圖章不要太大 ,章的大小和落款的字差不多。

豎幅書法的構圖是,將宣紙折疊留一些上下(天地)左右(四鄰)空白邊,頂格開始寫,落款時寫上某某人的詩詞,(如果是一段,則寫上摘錄某某詩詞句),再寫上時間,誰寫的等。 如果一張紙寫不下,可以在最後的幾行用小的字體(與落款相似字體寫完)。

具體如下: 中堂是豎行書寫的長方形的作品常見形式。尺寸一般為一張整宣紙(分四尺、五尺、六尺、八尺等,其中小中堂為68CM×45CM)。因為尺幅比較大,所以需要創作者具有精熟的技法和整體把握作品布局的能力。在創作時,要注意正文與落款的主次關系,要使它們之間主次有別,相應生輝。

落款切忌暄賓奪主。落款可寫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時應留出餘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齊,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後面另佔一行或數行,上下均不宜與正文平齊。

注意:如果是有色紙 ,就先將圖章蓋在白紙上, 剪下, 然後粘上去,切忌作品不要太飽滿 ,正文最後最好空半行(或列)的格子。

豎體字大多為古人所作,最適合漢語,古漢語,日語,韓語等方形漢子語言的書寫,現在很少使用,多為書法家寫書法的作品使用。

豎體字的格式:第一列(從右往左數,下不說明)空2格子或居中寫標題,第二列開始寫正文,(可空2格),最後一列落款,也可以印章等。

豎體字的好處:古代毛筆書法手離開紙張,所以書寫很順暢,但是現代鋼筆,水筆字如果豎體的話容易被手抹到看不清,所以不容易寫好。

豎體字幾乎很少出現在簡體字中,幾乎都是用繁體字書寫。

7. 望天門山古詩圖畫

望天門山古詩圖畫如下:


一、原文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二、翻譯

長江猶如巨斧劈開天門雄峰,碧綠江水東流到此沒有迴旋。兩岸青山對峙美景難分高下,遇見一葉孤舟悠悠來自天邊。

三、出處

唐·李白《望天門山》

(7)豎版詩詞背景圖片擴展閱讀:

一、創作背景

據安旗編著的《李白全集編年注釋》和郁賢皓編著的《李白選集》,《望天門山》當是唐玄宗開元十三年(725年)春夏之交,二十五歲的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東經當塗(今屬安徽)途中初次經過天門山所作。

二、賞析

這首詩都用白描,緊扣題中「望」字,句句都是「望」中所得,但都不落「望」字,可見其構思高妙。全詩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二十八個字,但意境開闊,氣魄豪邁,音節和諧流暢,語言形象、生動,畫面色彩鮮明,充分顯示了李白豪放飄逸的詩風。

三、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

8. 誰有關於遊子吟古詩的背景圖片

遊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注釋譯文:

【1】吟:吟誦,誦讀。

【2】遊子:出門遠游的人。即作者自己。

【2】臨:將要

【4】 意恐:心裡很擔心

【5】歸:回家。

【6】寸草:小草,這里比喻兒女。

【7】三春暉:春天燦爛的陽光,指慈母之恩。三春:舊稱農歷正月為孟春,二月為仲春,三月為季春,合稱三春。暉:陽光。形容母愛如春天溫暖、和煦的陽光照耀著子女。

開頭兩句「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用「線」與「衣」兩件極常見的東西將「慈母」與「遊子」緊緊聯系在一起,寫出母子相依為命的骨肉感情。三、四句「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通過慈母為遊子趕制出門衣服的動作和心理的刻畫,深化這種骨肉之情。

母親千針萬線「密密縫」是因為怕兒子「遲遲」難歸。偉大的母愛正是通過日常生活中的細節自然地流露出來。前面四句採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飾,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

最後兩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是作者直抒胸臆,對母愛作盡情的謳歌。這兩句採用傳統的比興手法:女兒像區區小草,母愛如春天陽光。女兒怎能報答母愛於萬一呢?懸絕的對比,形象的比喻,寄託著赤子對慈母發自肺腑的愛。

9. 誰能幫我找一下古詩《錦瑟》的背景圖

這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