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七大洲四大洋的分界線(附圖片的)
七大洲分界線
1、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
2、亞洲與非洲的分界:蘇伊士運河、紅海、曼德海峽
3、亞洲與北美洲的分界:白令海峽
4、亞洲與大洋洲的分界:帝汶海、阿拉弗拉海
5、歐洲與非洲的分界:直布羅陀海峽
6、歐洲與北美洲的分界:丹麥海峽
7、北美洲與南美洲的分界:巴拿馬運河
8、南美洲與南極洲的分界:德雷克海峽
四大洋的分界線
1、太平洋與北冰洋:西起俄羅斯東北部的傑口尼奧夫角,經白令海峽中的大、小代奧米德島,至美國阿拉斯加西端蘇厄德半島的威爾士王子角一線,為白令海峽最窄處。
2、太平洋與印度洋:北起馬六甲海峽北口,沿蘇門答臘島西海岸、爪哇島南海岸,經阿拉弗拉海、托宙斯海峽,再沿澳大利亞東海岸和通過塔斯馬尼亞島東南角的東經146°經線至南極大陸。
3、太平洋與大西洋:在德雷克海峽處,大致以通過南美洲南端合恩角的西經67°經線為界。
4、大西洋與北冰洋:西起哈得孫灣東口,經戴維斯海峽、丹麥海峽、冰島—法羅海檻、威維爾一湯姆森海嶺、設得蘭群島的馬克爾—弗拉格島,到挪威西南沿海的塔斯德角一線。
5、大西洋與印度洋:自通過非洲大陸南端的厄加勒斯角的東經20°線至南極大陸。
(1)世界地圖紅海高清圖片擴展閱讀
1、大洲的劃分
大洲的劃分是人類歷史在發展過程中,逐步認識世界並漸漸形成的,它是山川相隔,隔海相望的人類對不甚知道的另一個世界的概括,就像西遊記中東勝神洲,西牛賀州,南瞻部洲,北俱蘆洲的劃分。也就是說,亞洲和歐洲同屬亞歐大陸,在大陸的東西兩端的東西方文明都以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而把對方看成蠻夷。
2、亞洲和歐洲的名稱由來
亞洲的全稱是亞細亞洲,歐洲的全稱是歐羅巴洲,這兩個詞都來源於古代的一種語言,亞洲在東方,「亞細亞」意思是太陽升起的地方;歐洲在西方,「歐羅巴」意思是太陽落下的地方,是古代古代腓尼基人所起。
古代腓尼基人以海上活動為主,所以需要確定方位,所以把愛琴海以東,稱為「日出地」;以西稱為「日落地」,這可能是最早的亞洲和歐洲的概述。
⑵ 紅海在中國世界地圖上像什麼形狀
紅海在中國世界地圖上像毛毛蟲,如下圖:
(2)世界地圖紅海高清圖片擴展閱讀:
紅海地理特徵
根據板塊構造學說,紅海位於非洲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生長邊界,而地中海處於歐亞板塊和非洲板塊的消亡邊界,故紅海的面積有朝一日會超過地中海。
紅海兩岸陡峭壁立,岸濱多珊瑚礁,天然良港較少。
北緯25°-16°之間,紅海中央部分的海底地形十分崎嶇,海槽復雜多變,海岸線參差不一,整個紅海平均深度558米,最大深度2514米。
北緯16°以南,因珊瑚礁海岸的大面積增長,使可以通航的航道十分狹窄,某些港口設施受到阻礙。在曼德海峽,要靠爆破和挖泥兩種方式來打開航道。
紅海是印度洋的陸間海,實際是東非大裂谷的北部延伸。按海底擴張和板塊構造理論,紅海和亞丁灣是海洋的雛形,紅海底部屬海洋性的硅鎂層岩石,在海底軸部也有如大洋中脊的水平錯斷的長裂縫,並被破裂帶連接起來。
⑶ 紅海、亞洲和非洲分界線、土耳其海峽、馬達加斯加島在地圖的哪最好有圖
地圖中紅色點標記的那個位置是 土耳其海峽 這個海峽溝通地中海和黑海
綠色標記的那個位置是 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這個位置是蘇伊士運河
⑷ 紅海在中國世界地圖上像什麼形狀
紅海的形狀像長著兩根觸須的毛毛蟲。
紅海位於非洲東北部與阿拉伯半島之間,形狀狹長,從西北到東南長1900公里以上,最大寬度306公里,面積45萬平方公里。
⑸ 想知道紅海在哪呢
紅海在非洲的埃及、蘇丹、衣索比亞和亞洲的沙烏地阿拉伯之間。
紅海長約2253千米,寬度不超過354千米。它的北部,在西奈半島之西,與蘇伊士運河相接;在西奈半島以東,它的南部,在曼德海峽的兩側,以胡森穆拉德與錫亞角的連線為界。出了曼德海峽,紅海的水就與亞丁灣及印度洋的水相混合了。
紅海的特點
紅海的形狀像長著兩根觸須的毛蟲。形狀狹長。是西北東南走向的一個長條。紅海北端分叉成兩個小海灣,西為蘇伊士灣,並通過貫穿蘇伊士地峽的蘇伊士運河與地中海相連;東為亞喀巴灣。南部通過曼德海峽與亞丁灣、印度洋相連。紅海是連接地中海和阿拉伯海的重要通道。紅海是一條重要的石油運輸通道。
⑹ 地中海及紅海在那個位置
地中海西部通過直布羅陀海峽與大西洋相接,東部通過土耳其海峽(達達尼爾海峽和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黑海相連。西端通過直布羅陀海峽與大西洋溝通,最窄處僅13千米,航道相對較淺。東北部以達達尼爾海峽-馬爾馬拉海-博斯普魯斯海峽連接黑海。東南部經19世紀時開通的蘇伊士運河與紅海溝通。地中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海之一,而附屬其的大西洋卻是年輕的海洋。
地中海處在歐亞板塊和非洲板塊交界處,是世界強地震帶之一。地中海地區有維蘇威火山和埃特納火山。
紅海位於非洲東北部與阿拉伯半島之間,呈現狹長型。其西北面通過蘇伊士運河與地中海相連,南面通過曼德海峽與亞丁灣相連。是鹽度最高的海,是世界重要的石油運輸通道。
(6)世界地圖紅海高清圖片擴展閱讀:
紅海海底擴張使地殼出現了裂縫,岩漿沿裂縫不斷上涌,海底岩石被加熱,海水底部水溫高。是世界上鹽度最高的海域,沒有任何河川之水注入紅海,且沙漠地帶雨量稀少。
紅海海盆為亞非大裂谷的一部分,長約2100千米。按海底擴張和板塊構造理論,認為紅海和亞丁灣是海洋的雛形。紅海底部確屬海洋性的硅鎂層岩石,在海底軸部也有如大洋中脊的水平錯斷的長裂縫,並被破裂帶連接起來。
非洲大陸與阿拉伯半島開始分離在2000萬年前的中新世,還在以每年1厘米的速度繼續擴張。紅海兩岸陡峭壁立,岸濱多珊瑚礁,天然良港較少。整個紅海平均深度558米,最大深度2514米。
紅海兩岸沒有大河流入,在通往大洋的水路上,有石林及水下岩嶺,大洋里稍淡的海水難以進來,紅海中較鹹的海水也難以流出去。科學家還在海底深處發現了大面積的「熱洞」。
大量岩漿沿著地殼的裂隙涌到海底,岩漿加熱了周圍的岩石和海水,出現了深層海水的水溫比表層還高的奇特現象。熱氣騰騰的深層海水泛到海面加速了蒸發,使鹽的濃度越來越高。
⑺ 紅海在什麼地方
紅海位於非洲東北部與阿拉伯半島之間,形狀狹長,從西北到東南長1900公里以上,最大寬度306公里,面積45萬平方公里。紅海北端分叉成兩個小海灣,西為蘇伊士灣,並通過貫穿蘇伊士地峽的蘇伊士運河與地中海相連;東為亞喀巴灣。
南部通過曼德海峽與亞丁灣、印度洋相連。是連接地中海和阿拉伯海的重要通道。是一條重要的石油運輸通道。具有戰略價值。
紅海是印度洋的陸間海,實際是東非大裂谷的北部延伸。按海底擴張和板塊構造理論,認為紅海和亞丁灣是海洋的雛形。據研究,紅海底部確屬海洋性的硅鎂層岩石,在海底軸部也有如大洋中脊的水平錯斷的長裂縫,並被破裂帶連接起來。非洲大陸與阿拉伯半島開始分離在2千萬年前的中新世,目前還在以每年1厘米的速度繼續擴張。
拓展資料:
紅海是年輕的海。大約2 000萬年前,阿拉伯半島與非洲分開,誕生了紅海。現在還可看出,兩岸的形狀很相似,這是大陸被撕開留下的痕跡。
非洲板塊與印度洋板塊間的裂谷,沿紅海底中間通過。在近300萬~400萬年來,兩個板塊仍繼續分裂,兩岸平均每年以2.2厘米的速度向外擴張。紅海在不斷加寬,將來可能成為新的大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