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民間傳說之龍女
龍女,中國神話中龍王的女兒,聰明伶俐,八歲時偶聽文殊菩薩在龍宮說“法華經”,豁然覺悟,通達佛法,發菩提心,逐去靈鷲山禮拜佛陀,以人身成就菩薩。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龍女的民間 傳說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龍女的 故事 :韓湘子吹蕭會龍女
韓湘子在八仙中是個風流俊俏的書生,他手中的神蕭名為紫金蕭,是用南海紫竹林里的一株神竹做的。
據說,韓湘子這支神蕭還是東海龍王的七公主送他的哩!有一年,韓湘子漫遊名山大川,到東海之濱,聽說東海有龍女,善於音律,精於歌舞,很想會她一會。因此,他天天到海邊去吹蕭。
這一日,三月初三,正是東海龍女出海春遊的日子。夜裡,龍女聽見海邊傳來一陣悠揚悅耳的長蕭聲,聽得驚呆了。韓湘子的蕭聲擾亂了龍女的心,那聲聲妙曲把它的魂勾去了似的,便身不由己地向海邊走來,化作一條銀鰻來會吹蕭郎。
韓湘子一曲吹罷,大潮退去十里遠。這時,他發覺灘頭上有一條誤了潮的擱淺銀鰻,正淚光瑩瑩地抬頭望著他。看她的神情似乎還陶醉在樂曲聲中,韓湘子又好氣又好笑說:“鰻兒呵鰻兒,難道你也懂得其中的奧妙?你若是個知音,請把我的情意傳到水晶龍宮去吧!”鰻兒聽了,連連點頭。韓湘子十分驚異,出於好奇心,他又吹起了玉屏蕭。想不到,銀鰻深通人性,居然在明媚的月光下婆婆起舞,跳起神奇的舞蹈。舞姿之優美,神態之奇異,世上罕見。連闖盪江湖游遍名山的韓湘子也愣住了。那銀鰻在月光下不停地閃腰,盤舞,旋轉……速度越來越快,節奏越來越緊,突然銀光一閃,鰻兒不見了,只見月影中站立著一個天仙般的龍女,柳葉眉,杏花臉,玉筍手,細柳腰,金紗披身,蓮花鑲裙。舒腰好似嫦娥舞,起步賽過燕掠水,把個韓湘子也弄糊塗了。
龍女邊舞邊唱:寂寞龍宮呵聞蕭聲。使君一曲呵鳳求凰,妾應伴舞呵到天明。歌舞聲中,月兒漸漸西墜,潮水慢慢回漲,天快亮了。忽然,一個浪頭撲來,龍女不見了。這樣情景,一連發生了三個晚上。這一天,韓湘子又來到海邊吹蕭。不知什麼緣故,吹了大半天,龍女就是不出海來。難道玉屏蕭失靈了?氣得他把心愛的玉篇摔斷,龍女還是沒有上來。
韓湘子正沮喪地往回走,忽聞背後有人喊他。回頭一看,卻是個陌生的老漁婆。老漁婆朝韓湘子道個萬福說:“相公,公主感謝你的美意,特地差我出來傳話。實不相瞞,前幾夜在月下歌舞的乃是東海龍王的七公主。因事情泄露,被龍王關在深宮,不能前來相會。今天她叫我奉獻南海普陀神竹一枝,以供相公制仙蕭之用。望相公製成仙蕭,譜寫神曲,以拯救龍女脫離苦海!”說罷,老漁婆遞上神竹一枝,便化成一陣清風不見了。
韓湘子將神竹製成紫金蕭,從此斷絕了在塵世廝混的念頭,進了深山古洞,日夜吹蕭譜曲,果然練出了超凡絕俗的本領。後來,八仙過海,韓湘子神蕭收蛇妖,妙曲鎮鰲魚,大顯仙家神通;而東海龍女呢?卻為了偷送一枝神竹,被觀音大士罰為侍女,永遠不得脫身。傅說,東海漁民至今還常常聽到海上有深沈的蕭聲,那是韓湘子想念龍女,心中煩躁,在天上吹蕭呢!
龍女的故事:龍女拜觀音
在觀音大士的塑像兩邊,有一對童男童女,男的叫"善財",女的叫"龍女"。"龍女",佛經記述她是婆竭羅龍王的小女兒,是法華會上的有名人物。龍女自幼智慧通達,八歲時已善根成熟,在法華會上當眾示現成佛。為輔助觀世音菩薩普度眾生,龍女又由佛身示現為童女身,成為觀世音菩薩的右近侍。
善財與龍女出現在四川大足石窟的以觀音為主像的 雕刻 群組之中,有紀年的共有三處:石門山第六號窟(南宋高宗紹興十一年,1141)、北塔第八號窟(南宋高宗紹興十八年,1148)及北山第一三六號窟(南宋高宗紹興十二年至十六年,1142-1146 )。
龍女的故事:書生柳毅
據唐朝李朝威的《柳毅傳》和中國民間傳說:唐朝儀鳳年間,書生柳毅從長安赴考落第回南方,途經陝西涇河北岸,路遇一年輕美貌的少女在河邊牧羊,滿面愁容,翹首南望,哀哀哭泣。經問明緣由,才得知她是洞庭龍君之女龍女三娘,嫁給涇河龍王的次子為妻。龍女在涇河龍宮備受欺凌,還被趕出宮外到荒郊牧羊,風餐露宿,受盡折磨。得知龍女的不幸遭遇。柳毅不覺義憤填膺,決意轉道岳陽為龍女傳遞家書。柳毅一路奔波至洞庭,在洞庭湖邊找到了龍女所說的桔井,在井旁的一株社桔樹上,用龍女的金釵連叩三下,驚動了巡海夜叉出迎,送他從桔井下到“台閣相向,門戶千萬,奇草珍木,無所不有”的洞庭龍宮。得知龍女在涇河受辱被欺,龍王不禁老淚縱橫,衩囚禁在洞庭的龍王小弟錢塘君得知其情況後十分憤怒,掙開鎖鏈,化為赤龍,直奔涇河,殺死了涇陽君全家,接回了龍女。龍女得救,深慕柳毅,願意以身相許。可是正直善良的柳毅卻堅持“君子喻義不喻利”,便婉言謝絕,隻身回家。龍女便更加敬重他,追隨不舍,幾經周折,終於與柳毅結成美滿夫妻。
故事講到,柳毅路遇牧羊女,女子請他代傳書信,並自言是洞庭龍君之女。柳毅同情龍女的不幸,又好奇地問:“你既是龍女,牧羊何用?難道神靈也像人間一樣,畜牧為了宰殺嗎?”龍女答:“這不是羊,是雨工。”柳毅問:“何為雨工?”龍女答:“雷霆之類也。”龍女牧羊,所牧並非凡羊,而是隨龍司水的精靈。
龍女的故事:商人
在觀音菩薩身邊,有一對童男童女,男的叫善財,女的叫龍女。
龍女原是東海龍王的小女兒,生得眉清目秀,聰明伶俐,深得龍王的寵愛。一天,她聽說人間玩魚燈,異常熱鬧,就吵著要去觀看。
龍王捋捋龍須搖搖頭說:“那裡地荒人雜,可不是你龍公主去的地方呵!”龍女又是撒嬌又是裝哭,龍王總是不依。龍女嘟起小嘴巴:心裡想道:你不讓我去,我偏要去!好容易挨到三更天,便悄悄溜出水晶宮,變成一個十分好看的漁家少女,踏著蒙隴月色,來到鬧魚燈的地方。
這是一個小漁鎮,街上的魚燈多極啦!有黃魚燈、鰲角燈、章魚燈、墨魚燈、鯊魚燈,還有龍蝦燈、海蟹燈、扇貝燈、海螺燈、珊瑚燈……龍女東瞧瞧、西望望,越看越高興,有時竟忘情地往人群里擠。不一會來到十字路口,這里更有趣哩!魚燈疊魚燈,燈山接燈山,五顏六色,光華璀璨。龍女似痴似呆地站在一座燈山前,看得出了神。
誰知這時候從閣樓上潑下半杯冷茶來,不偏不倚正潑在龍女頭上。
龍女猛吃一驚,叫苦不已。原來變成少女的龍女,碰不得半滴水,一碰到水,就再也保不住少女模樣了。
龍女焦急萬分,怕在大街上現出龍形,招來風雨沖塌燈會,於是不顧一切地擠出人群,狠命地向海邊奔去。剛剛跑到海灘,突然“忽喇喇”一聲,龍女變成一條很大很大的魚,躺在海灘上動彈不得。
正巧,海灘土來了一瘦一胖的兩個 捕魚 小子,看到這條光燦燦大魚,一下子愣住了。
“這是什麼魚呀!怎麼會擱在沙灘上呢?”胖小子膽子小,站得遠遠的說:“從來沒有看過這種魚,怕是不吉利,快走吧!”
瘦小子膽子大,不肯離去,邊撥弄著魚邊說:“不管它是什麼魚,扛到街上去賣,准能賺筆外快用用?”兩人嘀咕了一陣,然後扛著魚,上街叫賣去了。
那天晚上,觀音菩薩正在紫竹林木坐,早將剛才發生的事情看得一清二楚,不覺動了慈悲之心,對站在身後的善財童子說:“你快到漁鎮去,將一條大魚買下來,送到海里放生。”
善財稽首道:“菩薩哎?弟子哪有銀兩去買魚呀?”
觀音菩薩笑著說:“你從香爐里抓一把去就是了。”
善財點頭稱是,急忙到觀音院抓了一把香灰,踏著一朵蓮花,飛也似地直奔漁鎮。這時,兩個小子已將魚扛到大街,一下子被觀魚燈的人圍住了。稱奇的、贊嘆的人問價的,磯磯喳喳,議論村紛,可是誰也不敢貿然買這么一條大魚。
有個白鬍子老頭說:“小子,這條魚太大了,你們把它斬開來零賣吧?”
胖小子一想,覺得老頭說得有理,於是向內??借來一把肉斧,舉起來就要斬魚。
突然,一個小孩子叫開了:“快看呀?大魚流眼淚了。”
胖小子停斧一看,大魚果然流著兩串晶瑩的眼淚,嚇得丟掉肉斧就往人群外面鑽。
瘦小子怕外快泡湯,趕緊拾起肉斧要斬,卻被一個氣喘吁吁趕來的小沙彌阻止住了:“莫斬!莫斬!這條魚我買下了I”眾人一看,十分詫異:“小沙彌怎麼買魚來了?”
那個老頭停了一聲,翹著山羊鬍子說:“和尚買魚,怕是要開葷還俗了吧?”
小沙彌見眾人冷語譏笑,不覺臉紅了,趕緊說:“我買這條魚是去放生的!”說著,掏出一撮碎銀,遞給瘦小子,並要他們將魚扛到海邊。
瘦小子暗自高興:“外快賺進了!扛到海邊,說不定等小沙彌一走,依舊能把這條大魚扛回來呢!”他招呼胖小子扛起大魚,跟著小沙彌向海邊走去。
三人來到海邊,小沙彌叫他們將大魚放到海里。那魚碰到海水,立即打了一個水花,游出老遠老遠,然後掉轉身來,同小沙彌點了點頭,倏忽不見了。瘦小子見魚遊走了,這才斷了再撈外快的念頭,摸出碎銀,要分給胖小子。不料攤開手心一看,碎銀變作了一把香灰,被一陣風吹得無影無蹤。轉眼再找小沙彌,也不知去向了。
再說東海龍宮里,自從不見了小公主,宮里宮外亂成一窩蜂。龍王氣得龍須直翹,海龜丞相急得頭頸伸出老長,守門官蟹將軍嚇得亂吐白沫,玉蝦宮女怕得跪在地上打顫……一直鬧到天亮,龍女回到水晶宮,大家才鬆了口氣。.龍王瞪起眼睛,怒氣沖沖地呵斥道:
“小孽畜,你膽敢犯宮規,私自外出!說!到哪裡去了?”
龍女一看龍王動了怒,知道撒嬌也沒有用了,便照實說:
“父王,女兒觀魚燈去了,要不是觀音菩薩派善財童子來救我,女兒差點沒命!”
接著將自己的遭遇講了一遍。龍王聽了,臉上黯然失色。他怕觀音將此事講了出去,讓玉皇大帝知道了,自己就得落個“教女不嚴”的罪名。他越想越氣龍女,一怒之下,竟將她逐出水晶宮。
龍女傷心極了,茫茫東海,到哪裡去安身呢?第二天,她哭哭啼啼來到蓮花洋。哭聲傳到紫竹林,觀音菩薩一聽就知道是龍女來了,她吩咐善財去接龍女上來。善財蹦蹦跳跳來到龍女面前,笑著問道:
“龍女妹妹,你還記得我這個小沙彌嗎?”
龍女連忙揩掉眼淚,紅著臉說:
“你是善財哥哥呀?你是我的救命恩人呢!”說著就要叩拜。
善財一把拉住了她:
“走,觀音菩薩叫我來接你呢!”
善財和龍女手拉手走進紫竹林。龍女一見觀音菩薩端坐在蓮台上,俯身便拜。觀音菩薩很喜歡龍女,讓她和善財像兄妹一樣住在潮音洞附近的一個岩洞里,這個岩洞後來稱為“善財龍女洞”。
從此,龍女就跟了觀音菩薩。可是龍王反悔了,常常叫龍女回去。
龍女依戀著普陀山的風光,再也不願回到禁銅它的水晶宮去了。
猜你喜歡:
1. 有關龍的民間神話傳說
2. 民間故事精選大全
3. 民間傳說故事
4. 民間神話傳說故事800字
5. 經典民間傳說故事
㈡ 新版《神鵰俠侶》小龍女顏值遭吐槽,哪版小龍女最美
昨天,新版《神鵰俠侶》宣布演員陣容,其中小龍女的顏值收到諸多吐槽,很多網友甚至動手P圖。
那其實《神鵰俠侶》有多個版本,其中小龍女是很多人心目中女神級的人物,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哪個版本的小龍女最美。
在《神鵰俠侶》中,小龍女一直生活在古墓,不食人間煙火,原著中也有「玉容嫣然,可親可愛,偏又強自忍笑,更增嫵媚」描寫。出演這樣一個經典角色,很難也很有挑戰性,希望新版的演員能夠頂住壓力,有新的詮釋。
㈢ 聊齋3中的龍女叫什麼名字
那個……好像沒看到有龍女誒……你可以看一下你要的是哪個
一共五個故事大致內容如下:
梅女
民女潘雪梅被典史汪正雄誣蔑而上吊自盡, 成為弔死鬼,而她死前的淚水恰巧滴在了因修練真身,肆虐凡間,濫殺無辜被太上老君打傷而軀體漸見崩裂的千年泥妖身上,使其竟然不再崩裂,得以苟延殘喘。二十年後,窮書生封雲亭與好友韓繼祖上路赴考,途中,看到快要凋謝的梅花而好心灑水,梅花得以重生,原來潘雪梅的魂魄正寄附在梅花之內。某夜,封雲亭挑燈夜讀,打翻油燈,險釀成失火,潘雪梅即現身相救,以答謝封雲亭救花之恩。封雲亭無懼人鬼之別,與潘雪梅交往起來。千年泥妖,為了療傷,幻化人形,收了汪正雄為徒,從此二人開始斂財作惡,持勢橫行。潘雪梅為了為民除害竟聯同鬼鴇母等冤魂野鬼來對付他們。經過重重困難,終於消滅千年泥妖和汪正雄,而潘雪梅也得以另一個身份展敏與與封雲亭結成夫婦,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
江城
少年孤兒林峰,以打獵幫補生計,某日在山澗旁救了一隻受傷的大白兔,並將其帶回家中治療,傷愈後又將其放生,從此後,大白兔和其夥伴大灰兔經常主動出現相伴少年,令孤單的林峰開心不已。可是好景不長,一日,大白兔被大蟒蛇捕殺,林峰見狀將蛇射死,可是大白兔也已死去。 數十年後,昔日少年再世為人,生於官宦之家,取名高蕃,從小聰明,容貌俊美,是遠近聞名的才子。成年後,娶了年輕貌美的,前世是那隻大白兔的江城為妻,可是一次意外,前世的那條大蟒蛇附在了江城的體內,從此二人的甜蜜生活發生了變化,只要大蟒蛇作怪,一向溫柔的江城就會對高蕃百般刁難,而且一次比一次厲害,到最後乾脆對高蕃拳打腳踢,這讓高蕃叫苦連天,但是因為自己太愛妻子又不忍心離開她,只能忍著。最終得到一位法師的幫助,才把大蟒蛇收服。冤魂離體,江城回復正常,終於做回一個溫柔體貼的妻子,和高蕃回復了甜蜜又恩愛的生活。
白秋練
化為人形的魚妖白秋練和白秋菊姐妹游戲人間,在途中救了表面是書生實則身懷絕技的江湖俠士慕蟾宮。從此以後,白秋練便開始對慕蟾宮久久不能忘懷便想盡一切辦法與慕蟾宮見面。但慕蟾宮卻不為所動,因為心中早已有所愛的人。白秋練還是一往情深,終於感化了慕蟾宮。可是他們的這條愛情路走的並不是一帆風順,期間龍王,龍太子,白母等總是加以破壞並因此而引發了一系列的事情。可是 最終,白秋練和慕蟾宮的愛情感動了上蒼,他們終於可以終成眷屬,但是白秋練卻永遠也不能回到原本屬於她的洞庭湖;而秋菊濫殺無辜打回原形、永世不得在湖泊中生存、真君請求也變成魚。5年後——在他們的 新家中擺放著一個大魚缸,裡面的兩條魚嬉戲著。白秋練和慕蟾宮感慨的談著他們為了愛情所付出的代價。
庚娘
庚娘一庄園內,一老婦正照料卧床的老人,婦人名庚娘,丈夫名金大用。忽然,一位法名為尚正的僧人出現在庚娘面前,正要出手收拾庚娘,庚娘卻向僧人哀求讓自己送丈夫最後一程事後任憑處置。尚正答應,一段往事在庚娘的眼前浮現。 原來庚娘與金大用自少青梅竹馬,後成夫婦,二人恩深情重。可是好景不長,金大用的朋友王十八看上了庚娘,為此金大用被謀財殺害,棄屍湖中。庚娘為夫報仇,不幸也被其打成重傷墮進水裡,幸好被水中龍女相救,並願與庚娘人龍合一,庚娘便有不死之身,為夫報仇,但是在吐出最後一口氣時,便要遭受天下最痛的苦,有如千刀萬剮。庚娘應允,死而復生,更被王十八救起並帶回家中。而王十八的弟弟王十九覺得庚娘來者不善,更被高僧指點稱庚娘是妖精。庚娘終於為夫報仇將王十八殺死,同時也得知金大用沒死便到處去尋夫。王十九為了收復庚娘不惜削發為僧,拋棄愛人,上山學法,法名尚正。終於,王天不負有心人,庚娘跟金大用終於重遇,二人仿如隔世。前塵往事,再現眼前,庚娘甘受苦楚,都是出於對金大用的情深義重,庚娘最後化成一道煙塵,灑在湖泊之上。 數年後,尚正也完藉,在其身旁,留下他所寫的,道盡庚娘一生的「庚娘傳奇」。
公孫九娘
清朝順治年間,萊陽縣令胡嘯天仗著官勢魚肉鄉民,於七與師妹公孫九娘組織義民抗暴,無奈寡不敵眾,二人雙雙壯烈犧牲。 書生杜懷生為赴友人朱康之約,專至萊陽,卻誤投黑店,險遭殺害,幸被一女俠相救,女俠正是公孫九娘,於月前抗暴行動中壯烈犧牲,英魂從此流連在世,仍到處行俠仗義,一心欲置惡官胡嘯天於死,為民除害。杜懷生來到友人朱康處,才聞知朱康已經故去,為了查找友人死因便留在已成空屋的朱家,恰巧碰到了救自己的公孫九娘,後來兩人開始頻繁的接觸,從此上演了一段人鬼情未了的佳話……
你看一下你要哪個吧…
㈣ 裡面女主角叫小龍女
柳毅傳書
主要演員
竺水招 .... 柳毅
筱水招 .... 龍女三娘
書生柳毅趕考落第,歸途中遇洞庭龍女三娘,三娘對他述說自己受丈夫涇河小龍虐待。
柳毅同情三娘遭遇,遂千里奔至洞庭湖傳書。洞庭君雖心疼女兒,卻又不敢發兵。其弟
錢塘君聞訊,即刻要殺奔涇河,搭救侄女三娘。洞庭君惟恐惹禍,進行阻攔。柳毅力陳
發兵之。。。。。三娘與三姑化為一人時,才如夢初醒,兩人結為良緣。
㈤ 觀音身邊的龍女為何能輕松成佛
神話的大千世界50:印度和中國的龍女的不同
龍女
讀過《西遊記》的朋友都知道,侍奉觀世音的左右脅侍分別是善財和龍女。佛教中的善財和《西遊記》的那個紅孩兒並非一回事,他歷經千辛萬苦,五十二參始成佛。而龍女的成佛過程卻是十分的迅速,說來令人難以置信,龍女的成佛竟然是以無價珠寶廣修供奉,供佛及僧而得。
龍女是觀音的左脅侍
龍女本是佛教護法天神——二十諸天之一的娑竭羅龍的女兒。她自幼極為聰慧,年方八歲的時候,偶聽文殊菩薩在龍宮說法,頓然覺悟。於是她就到靈鷲山禮拜釋迦,以龍身成就佛道。一天,智積菩薩與文殊菩薩議論女人成佛之事。智積問文殊道:「佛經甚深微妙,世所希有。眾生須勤加精進,苦苦修行才成。不過,有馬上成佛的嗎?」文殊答道:「有。娑竭龍王女兒剛八歲,悉能受持,深入禪定,了達諸法,於剎那頃,發菩提心,即能成佛。」智積大惑不解:「我見釋迦如來經過無數劫難,受盡磨煉,堅忍不拔,好不容易才成正覺。我不信這小丫頭頃刻之間,就能成佛!」
話未說完,龍女忽然出現在眼前,向智積行禮,此時已見其本領不凡。當時在場的舍利弗(釋迦十大弟子之一,敏捷多聞,善講佛法,為「智慧第一」)也很不平:「小丫頭,怎能立即成佛?我決不相信。而且,女人身體污穢,根本沒資格成佛!」
龍女笑而不答,馬上從懷里掏出一顆大寶珠,價值三千大千世界!龍女把寶珠獻給釋迦,釋迦馬上伸手拿了過來,十分高興。龍女回頭對智積和舍利佛說:「我獻寶珠,世尊馬上要了,這事快不快?」二位回答:「快極了!」龍女說:「你們看我成佛,也是這樣快!」說罷,龍女當眾忽然間變為男子,具菩薩行,即往南方無垢世界,坐寶蓮花,成等正覺。(《法華經·提婆品》)舍利弗和智積看得目瞪口呆,不過,當著釋迦的面,他們也不敢說三道四。
龍女為輔助觀世音菩薩普度眾生,又現女身,作了觀音的右脅侍。不過,龍女的名氣遠不如善財大,她倒是沾了觀世音菩薩的光,同樣享受人間的香火供奉。
除了這位龍女之外,我國也有自己的龍女,即神話中的龍王女兒。在我國神話中,江河湖海皆有龍王,所以龍女也有無數多個。至少在唐代的時候,龍女就已被民間所奉祀。唐代詩人岑參寫有《龍女祠》的詩:「龍女何處來,來時乘風雨。祠堂青林下,宛宛相如雨。蜀人竟祈思,捧酒仍擊鼓。」據說唐明皇曾夢見了龍女,在感而作《凌波曲》,可見龍女在當時的影響。
唐代李朝威的傳奇小說《柳毅傳》,使得龍女的故事更加廣為流傳。小說寫洞庭龍女遠嫁涇河小龍為妻,備受虐待,牧羊於河邊。應舉下第路過的書生柳毅,為龍女傳書。由於柳毅的幫助,龍女終於脫離了苦難。二人歷經周折,終於結為夫妻。由於這個故事曲折動人,因此影響力極大,至今仍是各影視劇的熱門題材。
元代尚仲賢根據這段傳奇故事,創作了雜劇《洞庭湖柳毅傳書》。據這個故事改編的戲曲還有不少,如元代的南戲《柳毅洞庭龍女》,明代的傳奇《傳書記》、《龍綃記》、清代的傳奇《乘龍佳話》等。
同樣寫龍女的故事,與尚仲賢同時代的李好古創作了《張生煮海》,影響力也是不小。它的主要故事情節是這樣的,書生張羽一天在寺中月下彈琴,偶遇龍女瓊蓮出遊,約他明年中秋去海邊相會。但龍女被龍王所囚,不許二人相見。張生遇毛女說明真相,毛女贈其銀鍋、鐵杓、金錢,讓張羽舀水入鍋,置錢鍋中火煮,鍋中的水減一分,海水乾涸十丈,龍王受困,就會求和,答應他的要求。於是張生來到沙門島海邊煮海,龍王無奈,只得同意張羽與龍女配婚,有情人終成眷屬。
張生煮海
《柳毅傳書》和《張生煮海》是元雜劇中寫人龍之戀的最為兩曲動人的樂章,劇情浪漫,文字優美,深受歡迎。清代作家李漁將這兩部戲合為一部,創作了著名傳奇《蜃中樓》。
我國的龍女形象與觀音身旁的那位右脅侍完全不同,沒有絲毫的佈道者的意味,她們美麗善良、追求愛情和婚姻自由,充滿了浪漫氣息。
㈥ 尋仙洞庭龍女·東海圖怎麼得
尋仙洞庭龍女·東海圖獲得方法:
1、我們啟動游戲,接著我們打開地圖。
2、前往傳送點,之後點擊傳送按鈕。
3、選擇東海區域傳送即可完成任務獲得獎勵。
㈦ 郴州十景的龍女溫泉
龍女溫泉相傳為當年天賜三龍女飲浴之甘泉。經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檢驗,該處礦泉乃地層深部之熱水,水質清澈透明,含豐富礦物質,是含碳酸的碳酸氫鈣型的談溫泉。其水溫40℃左右,可飲可浴,對神經系統疾病、運動系統疾病、皮膚科疾病等有獨特的理療作用。經常浸泡,可爽身潤膚、緩解疲勞,是煥發身心健康的天然礦泉。現有度假別墅、度假酒店及各種溫泉泡池、按摩池、戲水池、石板泉、礦沙泉、溫泉海浪浴、溫泉森林浴,溫泉漂流河,溫泉SPA。
美麗的景點總有一些動人的傳說。美景如詩如畫,傳說似神似仙,故事如醉如痴。龍女溫泉的所在地——龍女湖在地方誌中就一直被稱為民間傳說《柳毅傳說》的發源地。相傳在唐朝儀鳳年間,洞庭龍王三女「龍三娘」因觸犯天條,被貶至郴州郊區一「萬」姓員外人家為媳,如奴牧羊,倍受虐待。一日,遇郴州宜陽學子柳毅進京趕考,求其傳書給父王。柳毅信守承諾,按龍女之法,經千辛萬苦到洞庭湖君山,扣橘傳書於龍王,最後與龍女喜結連理。洞庭龍王震怒萬員外虐待其女,命「獨角蛟」接回龍女,並水淹萬員外家。獨角蛟午時三刻興風作浪,只見轟然一聲,這戶萬姓財主的房屋沉落下去,形成一口池塘,後人稱之為「陷池塘」也就是今天的龍女湖仙池塘。仙池塘佔地僅20畝,四面環山,湖無進水出水口,湖水卻四季不涸,漲水不溢,乾旱不枯,顏色一年三變,春綠冬渾霜黑,湖深不可測,傳與洞庭相連。傳說明朝時,郴人鑄石碑,上書「此湖直通洞庭」。用長繩捆綁,擲於湖中測量深度,未果。後來,石碑被洞庭漁民打撈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