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高清圖片 » 中國戰斗機圖片大全圖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中國戰斗機圖片大全圖

發布時間: 2023-02-15 20:03:33

A. 如何區別殲10與殲20

殲10與殲20的區分方法如下:

1、觀察外觀造型

殲-10採用鴨式布局,翼身融合。

殲-20採用單座、雙發、全動差動雙垂尾、DSI進氣道。上反鴨翼帶尖拱邊條

2、觀察發動機數量

殲10有一個發動機,顏色亮麗。

殲20有兩個發動機,顏色是黑色。

3、觀察功能

不可以隱身的是殲10。殲10是一種先進的三代戰機,通過不同型號的改進,分為空對空,空對地,空對海等。

可以隱身的是殲20。殲20是以四代戰機為基礎,超音速巡航,遠程打擊等為主。

(1)中國戰斗機圖片大全圖擴展閱讀:

殲20戰斗機的特點

1、航程遠

殲20的機體是目前五代機中最大的,所以其內部自然設計了巨大的油箱。依靠這個巨大的油箱,殲20的

航程非常遠,作戰半徑已經能夠達到2000多公里了。

2、內部彈倉大

20的內部彈倉大,殲20能夠攜帶導彈的種類多,就將多用途包含在內,不但能夠執行空戰任務,也能夠

掛載對海對地打擊彈葯。

3、隱身能力好

四代隱身戰機,在隱身能力上更是非常的突出,雷達反射面積只有0.001平方米。殲20還可以通過分級輻

射功率以及其他的手段進一步的降低被探測的距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殲-10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殲-20

B. 中國生產的戰斗機有哪些

我國的新型戰機中只有飛豹A是完全國產化的.11B還不能算國產機.
其他的都是用的別人生產的發動機.如果對其他戰機加以比較的話可以說:
1.11改的作戰效能最高.其航程\載彈量\綜合電子效能在國內最好,但電子可探測性也最差.
2.10A的機身加工工藝最先進,電控系統和可開發性最好這三項要先進於11一代.但同樣隱身性能較差.
3.梟龍的隱身效果最好,但加工工藝比11差了很多.為什麼後搞的梟龍不用10的加工工藝?這不能說,反正是差了很多.但梟龍是性價比最高的飛機.可維護性也好,而且國產的發動機就要裝備了.如果有一天用梟龍把現在還在裝備的殲-6\殲-7早期型換下來的話,一點都不值得驚訝,因為梟龍的特點就是物美價廉,維護費用低,最適合二線部隊裝備.
對於各有千秋的幾種東西,你要是一定要選一種最好的,我強烈推薦殲-10A.就連空裝的的人都更看好殲-10A!說它有好多方面是超過11的.比如電操縱.單發機的載彈量比11這樣的雙發機一點都不遜色.紅外特徵要比11小得多.由於體積小,可探測性也好於11.而且它性能的保密性保證了戰場上的突然性.他才是讓我們的敵人真正感到害怕的隱蔽殺手!

C. 中國現役戰斗機有哪些是什麼樣子的

我國現役戰斗機數量大約在3000架左右,排名世界第三位,這一規模基本和俄羅斯差不多,但與美國的13000多架相比還存在著巨大的差距。在現役戰機類型上,我國的戰斗機橫跨3代,主要以國產殲系列和俄式蘇系列為主。

綜述

我國戰斗機的發展一路走來千辛萬苦,能有如今的成就實屬不易,所以少一些挑剔,多一份理解,我們的戰機會更好。目前正值各國往六代機攻堅的關鍵時期,相信經過這么多年的技術積累,我們的下一代戰機不會差!

D. 我國空軍各個時期的飛機說明(最好有圖片)

我國空軍最早大規模裝備的是米格15戰機,中方代號殲。米格-15採用機頭進氣模式。機身上方為水泡形座艙蓋,內容彈射座椅。氣流在機頭由進氣道內的隔板分為左右兩股。機翼位於機身中部靠前,後掠角35度,帶4枚翼刀,翼下可掛兩只副油箱或炸彈。因此,米格-15是蘇聯第一種實用的後掠翼飛機,已初具現代噴氣式飛機的雛形。機翼穿透機身,與進氣道內的隔板總計將氣流分為4股。在機翼前緣放有一定量的鉛,以降低機翼對扭曲剛性的需求。飛機不裝備雷達不,不具備全天候作戰能力。
後來有裝備了我國自行製造的殲5中國殲-5戰斗機是中國沈飛工業公司製造的單座單發高亞音速噴氣式戰斗機,主要用於晝間截擊、空戰,也具有對地攻擊的能力。殲-5是仿製蘇聯的Mig-17殲擊機,試制工作從1954年10月開始,1956年7月19日原型機首次試飛成功。當時殲-5被稱為56式,直到1964年才改稱殲-5。殲-5從 1956年9月投入小批生產,到1959年5月停產,共生產767架中國殲-5戰斗機其改進型殲-5甲機頭裝有雷達,可用於夜間截擊,前機身加粗,機頭上端有突出進氣口前緣313毫米的鯊魚嘴狀雷達罩,進氣口內加裝了半球型天線中錐。這兩個部位都采中國殲-5戰斗機用硬度較小的非金屬材料製造,塗藍色油漆。由於裝有簡單的RP型搜索瞄準雷達,使得殲-5甲獲得了較原始機型強大的夜戰能力。 發動機採用性能改進的渦噴-5乙。但殲-5甲的改進也有一定代價,如武器系統改成3門HP-23 23毫米航空機炮,備彈共300發,比基型火力略有下降。可外掛2枚250千克炸彈。 在殲-5的基礎上還研製了雙座型殲教-5,曾經是中國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的表演用機。 殲-5是中國製造成功的第一種噴氣式飛機,這一成就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它標志著中國的航空工業跨入了噴氣時代。殲-5的氣動布局為機頭進氣、單台發動機,其機翼為後掠式中單翼,副翼的偏轉角范圍為±18度。殲-5在服役期間屢建戰功,僅1958年7月至10月便擊落來犯的2架F-84G和6架 F-86F,目前殲-5已經退役。
後來我國又製造了殲六戰機。殲6戰機為中國自主生產第一代超音速戰機,從1964年首架交付使用,1986年停產,在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的裝備序列當中,它曾經是裝備數量最多,服役時間最長,實戰當中擊落敵機最多的國產噴氣式超音速戰斗機。從1964年到1968年,殲6戰機共擊落20多架各型戰機,而自己沒有一架被擊落。2010年6月12日,國產殲6飛機正式退出空軍編制序列。1953 年 5 月 25 日,美國空軍 在首次試飛中成功突破音障。次年 1 月 5 日,蘇聯第一代超音速戰斗機米格-19 的直系祖先 SM-9/1 原型機首飛成功。從此,各國空軍開始紛紛向超音速時代邁進。而當時的中國空軍,主力仍然是朝鮮戰爭後期換裝米格-15比斯。在超音速時代,這種亞音速戰斗機的性能已顯得落後,即使是進一步改進的米格-17 仍不足以滿足空軍的需要。特別是在駐台灣的美國第 13 航空隊換裝 F-100 後,對我奪取閩浙地區的戰區制空權構成了極大威脅——1958 年金門炮戰期間,其司令托馬.穆爾曼就聲稱:美國部署在台灣的飛機,「如果接到命令,可以用來跟中國共產黨的飛機戰斗」。
殲七:殲-7型戰斗機是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目前裝備規模最大的戰斗機之一。該機依靠本身所具有的飛行性能好、輕小靈活、低成本、高效率率和使用維護簡單等技術特點,在中國海、空軍戰斗機裝備系統中一直占據著相當重要的位置。 殲-7已於2006年停產。 殲-8是我國在殲-7,即米格-21的基礎上獨立進行重大改進研製而成的高空高速戰斗機,其研製是為滿足我國高空作戰要求,沈陽飛機設計所提出殲-8的設計思想是:突出高空高速性能,增大航程,提高爬升率和加強火力。相比殲-7,各項性能指標均有改善。殲-8採取機頭進氣,大後掠角、小展弦比、薄三角翼、下平尾、雙腹鰭的空氣動力布局形式。

盡管最初殲-8被定位為全天候高空高速截擊型號,將作為國土防空的主力,但由於交流電、火控雷達進度跟不上,不得不先行裝備直流電、測距器的白晝截擊型。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殲-8白天型。

殲-8白天型還可使用配套的照相偵察吊艙,外掛於機身中線下方。內裝兩具KA-112A型長焦距照相機,可完成高空全景傾斜式可見光偵察攝影,與地面機動戰術偵察設備組成一個完整的航空偵察系統。覆蓋范圍縱向3.5度,橫向30度,工作高度9200到15000米。攜帶610米的EK3412型膠片,解析度為56線對/毫米,可攝影550張。

殲-8I殲擊機(全天候型)的研製也歷盡坎坷。六0一所於1978年2月發出殲-8I飛機全部生產圖,由沈陽飛機公司(原沈陽飛機廠)試制。1980年5月總裝完成首架飛機。6月25日原型機地面准備試車發生重大事故。沈陽飛機公司趕工裝配了全新的一架殲-8I,1982年4月24日首飛。10月第二架殲-8I上天。1983年7月完成全機靜力破壞試驗,85年7月27日,航定委正式批准殲-8I設計定型。

裝備後隨著部分新系統的研製成功,所有殲-8都改進為殲-8I型,又稱殲-8全天候。與白天型相比,主要改進有:安裝殲雷-7甲改(JL-7AG)型火控雷達、射瞄-8A改瞄準具、火控計算機、導彈隨控裝置等十一項電子設備;艙蓋改為與殲-7II相同的向後開設計。座椅、氧氣系統和組合儀表重新設計;武器系統改裝23-Ⅲ型雙管航炮、4枚霹靂-2乙導彈、4組火箭。後進一步加裝了霹靂-5乙導彈。

殲-8和殲-8I飛機的研製成功,標志著中國自行設計的殲擊機達到了一個新水平。

殲-8和殲-8I裝備了空軍和海軍,產量不大。
西方按其劃分戰機的方法,將殲-10劃分為典型的第三代戰斗機,認為它是中國第一種裝備部隊的國產第三代戰機(實際作戰性能已達到差不多3.5代戰機——美國意義上的)、第一種真正兼有空優/對地雙重作戰能力的國產戰機。當今世界,空軍戰機配置先進合理的國家,均採用高低搭配的方式,如法國的「陣風」和「幻影」、瑞典的「雷」和「鷹獅」、俄羅斯的蘇-27和米格-29等。其中美國F-15加F-16的高低配置方案,也為中國所接受,殲-10就扮演了低的角色,當然也或多或少地瞄準了F-16的設計。
在設計研製過程中,需要解決數字線傳三軸靜不安定控制、翼身融合、大推力渦扇發動機這三個第三代戰機的主要技術特徵,工作艱巨。外界傳聞比較集中的說法認為,這時中國從國外得到一些較重要的援助,以色列向中國提供了改進自F-16A的「獅」輕型戰機的樣機和技術資料,殲-10正是以色列戰機「獅」的中國翻版。但事實上,殲-10的方案確定(1984年)與「獅」是同一時間,殲-10參考「獅」的說法並不屬實。事實上,殲-10的很多技術來源於上世紀60年代設計的殲-9戰斗機。
在殲十正式裝備部隊之前,我國還引進了蘇27,並加以改進仿製。中方代號殲11 還為海航引進了蘇30.我講的不詳細,你可以登入這個網站看有關資料。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UxODM0OA

E.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戰斗機所有機型和機型圖片,資料

沒有圖片,殲5乘 員:1人;機身長:11.68米;翼 展:9.6米;最大高度:16300米;有利高度:8000米 最大速度:每小時1123公里; 巡航速度:每小時800公里;最大航程:2000公里; 活動半徑:800公里; 續航時間:2.50小時; 載彈重:500公斤; 武器裝備:HP30炮3門,備彈300發。

翼展9.60米機長11.36米 機高3.80米機翼面積22.6米2 主輪距3.85米前主輪距3.37米
重量數據
最大起飛重量(帶副油箱)6000千克 正常起飛重量5340千克 正常著陸重量4164千克 空重3939千克 最大燃油重量(機內)1170千克 (帶副油箱)1834千克 載彈重:500公斤
性能數據
最大平飛速度(高度3000米)1145公里/小時 最大高度:16600米 有利高度:8000米 (高度11000米)M0.994 最大速度:1145公里/小時 巡航速度800公里/小時 失速速度190~210公里/小時 實用升限(無外掛,加力)16000米 動升限17500米 爬升時間(0~10000米)3.7分 最大爬升率4548米/分 最大使用過載8g 最大航程:2020公里 最大航程(帶副油箱)1560公里 最大航程(機內燃油)1020公里 續航時間(帶副油箱)2小時50分 起飛離地速度235公里/小時 著陸接地速度170~190公里/小時 起飛滑跑距離590米 著陸滑跑距離825米。武器裝備:HP23炮2門;H37炮1門
殲教5和殲5甲同上。
殲6
載員 1人 機身長 14.64米 機高 3.89米 翼展 9米 實用升限 17900米 設計升限 10000米 最大速度 1454公里/每小時 巡航速度 900公里/每小時 最大平飛速度 1490千米/小時 (高度9000米) 最大航程 1690公里 帶副油箱2200公里 活動半徑 680公里 續航時間 2.03小時 載彈重 500公斤
最大起飛重量 8824千克
殲七
機身長:15.76米 乘員1人 翼展:7.15米 機高:4.1米 空重:5275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8655千克最大使用速度:2.0M 升限:18000米 活動半徑:600公里 高度:最大19800米 續航時間:1.47 有利10000米 載彈量:500公斤 爬升率:180米/秒 武器裝備:HP30炮1門 最大航程:1496公里 速度:最大2180公里每小時 巡航:950公里每小時
I型、Ⅱ型、Ⅲ型、ⅢA型、B型、M型、E型、G型、P型、PG型和教練型殲教7基本不變
殲8Ⅰ型飛機參數
翼展:9.34米 機長:21.52米 機高:5.41米 機翼面積:42.19平方米 正常起飛重量:13850千克 最大平飛速度:M2.2(高空) 殲8戰斗機
實用升限:20500米
殲-8Ⅱ
長21.59m 高 5.41m 翼展9.344m 機翼面積 42.2平方米 空重9820kg 正常起飛重量 14300kg 最大起飛重量17800kg 速度2.2馬赫(2336.4km/h) 航程2200km 作戰半徑 800km 起飛距離670m 著陸距離 1000m 實用升限20000m
殲-8F
是開發自從不怎麼成功的J-8C計劃的一個改進型號。F型被認為是首款真正的「多用途」戰斗機並且還是J-8II系列中功能最強大的一個型號。J-8F增加的新功能包括新的火控雷達(JL-10或1492型)、能夠發射PL-12 (SD-10)主動雷達制導中程導彈(MRAAM)、「鏡面」坐艙以及更強大的WP-13BII渦輪噴氣發動機(每台二次燃燒的推力可達~7,000 kg)。此外,F型戰機的空對地/對艦攻擊能力也被加強。與J-8D改進型一樣,J-8F可能還裝有空中加油管。 殲8F機群演練從民航機場升空作戰
殲-8F在外觀方面與J-8II系列的早期改進型總體上相似。其最顯著的特徵是兩個機翼上的兩個翼柵(以前改進型只有一個)以及機鼻處的雷達天線罩新的火控雷達具有無線電命令轉發器,能夠在PL-12 MRAAM進行「超視距(BVR)」攻擊期間對其進行中途更正。如果需要,該雷達可能還會引導俄制MRAAM,如R-27 (AA-10)和R-77 (AA-12)。該雷達同時改進了空對地和空對海模式,可發射一系列精確制導武器,包括激光或衛星制導炸彈和俄制Kh-31反艦導彈。
殲十
機長 16.43米(不含空速管) 機高 5.43米 翼展 9.75米 全機空重 8840千克 發動機推力 125KN 正常起飛重量 1240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 19277千克 最大速度 2.2馬赫(高空) 1馬赫(低空) 最大錶速 1250千米/時(低空) 最大過載 9G 最小過載 -3G 起飛距離 350米 著陸距離 450米 作戰半徑 1250千米(2008年珠海航展亮相2架空中加油型,但續航數據不詳。) 最大航程 3500千米 載彈量 7000千克
殲十B
機長 16.43米(不含空速管) 機高 5.43米 翼展 9.75米 全機空重 8840千克 發動機推力 125KN 正常起飛重量 1240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 19277千克 最大速度 2.0馬赫(高空) 1馬赫(低空) 最大錶速 1250千米/時(低空) 最大過載 9G 最小過載 -2G 起飛距離 350米 著陸距離 450米 作戰半徑 1600千米(經過證實) 最大航程 3500千米 載彈量 7000千克
殲十一B
機長 21.935米 機高 5.935米 翼展 14.948米 全機空重 15700千克 發動機推力 2*12500公斤
正常起飛重量 2370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 33000千克 最大速度 3000千米/小時 實用升限 18000米 起飛距離 650米 著陸距離 620米 作戰半徑 1500千米 最大航程 4390千米 載彈量 8000千克

F. 求現代戰斗機圖片及簡介

戰機的任務也多樣化,大部分現代戰機已具備對地空雙重打擊能力,各種戰機航電系統也不斷更新。現代戰斗機的簡介和圖片如下:

1.「美利堅猛禽」,也叫F-22戰機。它是世界最先進的隱形戰機,可超音速巡航。分數:9.8分。最大起飛重量:38,000公斤。


G. 殲20戰斗機真實圖片

J

H. 中國有哪些戰斗機

殲-5
曾經稱為56式戰斗機,是由沈陽飛機工業公司仿製的原蘇聯的米格-17型噴氣式戰斗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款量產的噴氣式飛機。
殲-5是一種單座單發高亞音速噴氣式戰斗機機頭進氣、後掠式中單翼布局,使用一台渦噴-5離心式加力渦輪噴氣發動機。原型機於1955年在沈陽飛機製造廠開始試制,技術負責人為112廠總工程師高方啟,副總工藝師羅時大。1956年7月19日首次試飛成功,試飛員為吳克明。主要型號有殲-5、夜間型殲-5甲(J-5J)、教練型殲教5(JJ-5)。其中殲教-5是在殲-5甲的基礎上改型設計的全天候雙座噴氣教練機,由成都飛機工業公司負責研製生產,長期裝備殲擊機團、強擊機團用於飛行員恢復飛行技能、考核飛行技術,也是航校培訓飛行學員的主要高教機。殲5戰斗機生產了1973架,於1959年停產。目前,100架殲5在朝鮮空軍中服役。殲5戰斗機在五十年代具有結構簡單、價格便宜的特點。
殲-5甲是由成都飛機製造廠測繪仿製蘇聯的樣機,1964年11月11日首飛,同月30日定型。共生產了124架。在殲-5甲基礎上又研製了殲教-5,1966年首飛,殲教-5至1984年共生產上千架。
大批退役後2005年傳出解放軍正將殲-5大舉改裝成無人機和重型巡航導彈,一次航距平均以六百公里計算,所攜六百五十公斤炸葯加上一千公斤左右的余程航油有巨大破壞力,等於中程巡航導彈。

殲-6,即殲擊6型戰斗機,前稱59式戰斗機,由沈陽飛機廠以蘇聯米格-19為原型仿製。
殲-6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於1960至1970年代的主力,也是中國航空工業生產裝備數量最多的機型,共生產了逾4千5百架,遠超過該型飛機於蘇聯的數量,該機同時出口到了許多國家。最後一批殲-6戰機於2006年8月自人民解放軍空軍中退役,該型機並於2010年6月12日正式退出空軍編制序列。部分被改裝成無人機。

殲-7,原稱62式殲擊機,是中國仿製前蘇聯的米格-21戰斗機。目前全部殲7系列已於2006年停產。

殲擊8型戰斗機(殲-8或稱J-8),昵稱」空中美男子「,北約命名為「長須鯨」(Finback),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於MiG-21的基礎上獨立進行重大改進研發而成的高空高速殲擊機,主要承擔制空與攔截任務。基本型裝備兩台黎明航空發動機公司生產的渦噴-7A航空發動機,最大馬赫數為2.2。一門23毫米雙管機炮,7個外掛點;可以使用霹靂-2、霹靂-5、霹靂-8短程空對空導彈、霹靂-11中程雷達制導空對空導彈及無制導航彈與火箭彈。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及海軍航空兵陣容中,現役殲-8為數逾300架。

FC-1,梟龍戰機(FC-1,Fighter China 1),原計劃名超七,中國對外稱之為FC-1,巴基斯坦稱之為JF-17雷電(JointFighter),是中國成都飛機公司與巴基斯坦航空綜合企業(Pakistan Aeronautical Complex)合作研製的多用途單座單發輕型戰機,有超視距作戰能力,有接近第四代戰機的綜合作戰能力。2003年8月首飛。2007年開始交付巴基斯坦空軍。

殲-10
又名猛龍,北約代號螢火蟲(Firefly),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都飛機工業集團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研製、生產的單發、全天候、多功能、採用鴨式氣動布局的第四代中型戰斗機。殲-10於1986年開始研製,由劉高倬擔任總指揮,晏翔擔任副總指揮,宋文驄擔任總設計師。1998年殲-10首飛成功,數年後正式裝備部隊,並先後衍生出殲-10A、殲-10S及殲-10B等型號。雖然有關殲-10研發的消息自1980年代起已開始流傳,但直到2006年12月29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2006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方才正式證實其存在。2009年11月5日,殲-10的1001號首飛原型機在中國航空博物館首次以實機對外公開展出,首次以圖文展板的形式披露殲-10的性能介紹。

殲-11
殲-11戰斗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產的一種重型戰斗機,為第四代戰機。殲-11是獲得俄羅斯授權生產的Su-27SK,由沈陽飛機公司建立生產線,俄羅斯供應主要零件與系統後建立生產與組裝能力。之後,沈飛以蘇-27的氣動外形加上國產的航電和武器系統等開發了衍生機型殲-11B,在性能上有所改良。

殲-15
(代號飛鯊;英文:J-15)為重型艦載型戰斗機,是中國從烏克蘭取得Su-33戰斗機原型機中的一架(T-10K-3)進而研製生產的,研製由沈陽飛機工業集團承擔,為第四代戰機。
殲-15在T-10K-3基礎上研究製造,並且融合了殲-11B的技術,裝配鴨翼、折疊式機翼,機尾裝有著艦尾鉤等艦載機特徵,起落架強度高,前輪能夠迎合類似美國海軍艦載戰斗機拖曳彈射方式。因為設計之初就考慮到彈射器起飛的問題,將部署到遼寧號航空母艦以及未來中國國產航空母艦上,屬於中國航空母艦計劃的一環。該機配置國產電子掃描陣列雷達、航電系統以及機體使用復合材料比蘇-33先進,具有航程遠、作戰半徑大、武器酬載量大的優點,可以執行對空、反艦及對地攻擊等多功能戰力,性能接近美國海軍的F/A-18E/F「超級大黃蜂」。

殲-16
殲-16是中國沈陽飛機公司為海軍航空兵所研發的一款新型多用途戰機,為第四代戰機。

殲-20(英譯:J-20)
殲-20是成都飛機工業集團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研製的第五代雙發重型隱形戰機。其採用了單座、雙發、全動雙垂尾、可調DSI鼓包式進氣道、上反鴨翼帶尖拱邊條的鴨式氣動布局。殲-20的機頭、機身呈菱形,垂直尾翼向外傾斜,起落架艙門採用鋸齒邊設計,具隱形戰斗機特徵,機身深墨綠色塗裝,遠觀近似於黑色。2009年1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副司令何為榮將軍預期殲-20將會在2017年至2019年間投入服務。但最近有圖片傳出(有白色記號),殲20可能已進行投彈訓練,比估計更早服役。

殲-31(代號鶻鷹;英文翻譯:J-31或稱F60 )
殲-31是中國沈陽飛機公司正在研製中的雙發單座中型第五代戰斗機,目前被認為在陝西閻良准備測試飛行。殲-31採用常規氣動布局,具備DSI進氣道、梯形主翼、傾斜雙垂尾及內置彈倉等,其外觀具有典型的隱形戰機特徵,預計其定位將是類似美國空軍F-35閃電II攻擊戰斗機,與重型戰機形成高低搭配。因為採用雙前輪起落架,所以有猜測極有可能衍生出可以用於中國航空母艦上的艦載型。此外,有報告認為F60其實是殲-31的出口版本。
殲-31於2012年10月31日完成首次飛行測試。有媒體認為這標志著中國超越俄羅斯,成為繼美國(F-22及F-35)後,第二個具有同時研究及製造超過一種第五代隱形戰機能力的國家。

I. 殲20戰斗機高清圖片

550x344 76k jpg
殲20戰斗機高清圖片 500x343 20k jpg
殲20戰斗機高清圖片 900x600 42k jpg
殲20戰斗機高清圖片 633x478 34k jpg
殲20戰斗機高清圖片 720x1000 134k jpg
殲20戰斗機高清圖片 720x548 18k jpg
殲20戰斗機高清圖片 900x600 130k jpg
殲20戰斗機高清圖片 900x551 68k jpg
殲20戰斗機高清圖片 900x600 112k jpg
殲20戰斗機高清圖片 1024x768 92k jpg
殲20戰斗機高清圖片 1024x768 90k jpg
殲20戰斗機高清圖片 1024x768 78k jpg
殲20戰斗機高清圖片 550x367 60k jpg
殲20戰斗機高清圖片 600x438 48k jpg
高清組圖:南空航空兵殲11戰... 1024x768 40k jpg
殲20戰斗機高清圖片 1024x768 50k jpg
殲20戰斗機高清圖片 800x600 40k jpg
殲20戰斗機高清圖片 1024x768 66k jpg
殲20戰斗機高清圖片 400x283 8k jpg
2007年12月21日,俄羅斯國外... 為給您提供最相關的圖片結果,網路已省略與以上結果相類似的圖片,您可點此查看更多搜索結果。抱歉,在該篩選條件下,沒有找到與殲20戰斗機高清圖片相關的圖片。

J. 中國國產戰斗機有那些

其實從建國到現在,我國製造了不少的戰斗機,但在80年代前主要是仿造前蘇聯的機型,進入80年代才逐漸有擁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戰斗機出現。
以下為我國戰斗機的粗略統計,其中帶有*符號的機型為仿造,沒有的為自行建造。
殲擊機:殲5*(退役),殲6*(退役),殲7*,殲8A
,殲8B,殲10,梟龍
強擊機:強5*
轟炸機:轟5*(退役),轟6*
殲擊轟炸機:殲轟7飛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