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古代二十四孝圖都是什麼
古代二十四孝圖包括:
1、孝感動天
2、親嘗湯葯
3、嚙指痛心
4、百里負米
5、蘆衣順母
6、鹿乳奉親
7、戲綵娛親
8、賣身葬父
9、刻木事親
10、行佣供母
11、懷橘遺親
12、埋兒奉母
13、扇枕溫衾
14、拾葚異器
15、湧泉躍鯉
16、聞雷泣墓
17、乳姑不怠
18、卧冰求鯉
19、恣蚊飽血
20、扼虎救父
21、哭竹生筍
22、嘗糞憂心
23、棄官尋母
24、滌親溺器
《二十四孝》所列榜樣十分典型、突出,更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從時間上看,有虞、周、漢、魏、晉、唐、宋;從層次地位上看,有帝王、大夫、書生、百姓;從年齡上看,有老者、成人、兒童;從內容上看,有至貧孝親的、有危難救親的、有顯貴孝親的。
(1)單個孝字圖片大全圖片擴展閱讀:
《二十四孝圖》是一本講中國古代二十四個孝子故事的書,配有圖畫。孝是儒家倫理思想的核心,維系家庭關系的道德准則,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元代郭居敬輯錄古24個孝子的故事,編成《二十四孝》。後來的印本都配上圖畫,通稱《二十四孝圖》,成為宣揚孝道的通俗讀物。
「孝道」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精髓。
成書背景:
《二十四孝故事》是中國元朝成書的一本宣揚傳統儒家孝道的蒙養讀物,其中選輯了為封建王朝所稱頌的自上古至宋代的24個孝男孝女的事跡,敘之以文,詠之以詩,繪之以圖,目的在於「用訓童蒙」即培養兒童的封建孝德,並在民間廣泛流傳。在舊社會,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B. 24孝圖故事梗概
24孝圖故事梗概:
"孝"是儒家倫理思想核心,是千百年來中國社會維系家庭關系的道德准則,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元代郭居敬輯錄古代24個孝子的故事,編成《二十四孝》。後來的印本都配上圖畫,通稱《二十四孝圖》,成為宣揚孝道的通俗讀物。「孝道」是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精髓傑作。
另有,魯迅認為二十四孝圖主要目的是宣揚封建的孝道。他從自己小時閱讀《二十四孝圖》的感受入手,重點描寫了在他本人在閱讀「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兩個故事時所引起的強烈反感。
全文賞析:
魯迅是想通過這篇文章告訴我們:孝是應該的,迂腐是愚蠢的,盲從是可悲的,衛道是可恨的。對於當下的國人,孝道該如何提倡,仍然是非常值得思索和探討的問題。
那些煞費苦心「修飾」出來的完美的、讓人們去膜拜敬仰的神像,是不能打動人心的。真正能讓我們這些普通人感動的,永遠是那些平凡的英雄,那些有過懦弱、有過自私、有過猶豫,然而最後選擇了勇敢、選擇了奉獻、選擇了堅定的人。
C. 孝這個字怎麼寫好看
「孝」這個字我覺得端正地寫比較好看。
D. 一個孝字的圖片
圖片如下:
相關組詞:
1、孝婦[xiào fù]
盡孝道的媳婦;舊稱居喪中的婦人。
2、除孝[chú xiào]
指守孝期滿後脫去喪服。
3、孝家[xiào jiā]
居喪守孝的人家。
4、孝稱[xiào chēng]
盡心行孝的名聲。
5、孝節[xiào jié]
孝行節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