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高清圖片 » 紅腹錦雞圖片大全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紅腹錦雞圖片大全

發布時間: 2023-02-18 21:21:37

『壹』 問下圖片里的鳥叫什麼最好提供下詳細信息··

紅腹錦雞,而且應該是只色型變異的紅腹錦雞。

中文名稱:紅腹錦雞

中文別名:金雞、錦雞、別雉(出自《爾雅》)、采雞

拉丁學名:Chrysolophuspictus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Linnaeus,1758)

英文俗名:GoldenPheasant

分類:鳥綱、雞形目、雉亞科、錦雞屬。

分布:紅腹錦雞是我國的特產種類,沒有亞種分化,分布於河南、雲南東北部、西藏東南部、青海東南部、寧夏南部、湖北西部、湖南、廣西、四川、重慶、貴州、陝西南部、甘肅、長白山脈等地。另外在江西資溪也有報道,尚需進一步證實。

瀕危信息: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易危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等級:2級

中國是世界雉科鳥類分布的中心地帶之一,全球總共約130種雉科鳥類中,中國有55種,而且有相當一部分是中國特產,中國可稱為是雉類王國。紅腹錦雞是中國最著名的雉類之一,它色彩艷麗,姿態嬌貴,歷來被古代帝王們視為雞中珍品。目前紅腹錦雞的「政治地位」不斷提高,在多次重要國際性會議中,屢次履行「代國鳥」的職責,正在逐漸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徵。

[編輯本段]外形特徵

中型陸禽。全長約70(雌)~100(雄)cm。雌、雄異色。雄鳥長約1米,雌鳥長約60厘米。體重約650克。雄雞上體除上背為濃綠色外,主要是金黃色,下體通紅。頭上具金黃色絲狀羽冠,且披散到後頸。後頸生有橙褐色並鑲有黑色細邊的扇狀羽毛,形如一個美麗的披肩,閃爍著耀眼的光輝。尾羽長,超過體軀2倍為羽色黑而密雜以橘黃色點斑。走路時尾羽隨著步伐有節奏地上下顫動。雌鳥上體及尾大都棕褐,而滿雜以黑斑;腹純淡無光。

虹膜——黃色;嘴——綠黃;腳——角質黃色。聲音:雌鳥春季發出cha-cha的叫聲。其他雌鳥應叫。雄鳥回以gui-gui,gui或gui-gu,gu,gu或悅耳的短促gugugu…聲。飛行時,雄鳥發出快速的zizizi…叫聲。是著名的漂亮觀賞鳥類。

雄性紅腹錦雞:

雄性紅腹錦雞是色彩最為艷麗的一種雉類,相傳中國現代鳥類學研究的泰斗鄭作新院士就是在美國密歇根大學標本館看到紅腹錦雞的標本之後,為其美麗的外表所震驚從而下定決心返回中國從事鳥類學研究。雄性頭頂冠羽金黃色,顯柔和的絲綢光澤,冠羽較長但平順地覆蓋在後頸,並不形成鳳頭結構;頸側和後頸覆蓋著扇形的金紅色羽毛,羽緣籃黑色,在頸部呈嚴密的覆瓦狀排列,形成一條紅底黑紋的「披肩」;頰部、喉部、胸部、腹部覆蓋著鮮紅色的羽毛,羽色均一;上背銅綠色,羽緣藍黑色,嚴密地以覆瓦狀排列;下背、腰及前部的部分尾上覆羽為與頭頂相同的金黃色;但是金黃色的下背卻經常被深藍色的最內側幾枚飛羽和翅上覆羽所覆蓋而不能看到,初級飛羽黑褐色,外側羽岬的羽緣白色;尾羽長,中央尾羽兩枚以黑色為基色具淡黃色色斑,外側尾羽以淡黃色為基色,具較寬的黑色橫紋。

紅腹錦雞雌鳥

紅腹錦雞雌性通體以灰褐色為基調,頭頂、後側頸、上背、腰側、喉部、胸部、上腹部、兩協部均具黑色橫紋,自頭頂至身體後部,基色由灰褐色逐漸過渡到比較深的褐色,頭頂的黑色橫紋甚幼細,眼後具銀灰色耳羽,自頭頂開始至身體後部黑色橫斑逐漸變寬,至飛羽處黑色橫斑基本與褐色部分等寬度;尾羽長而挺括,以土黃色為基色,具黑色-深褐色相間的橫斑。虹膜黃色;喙綠黃;腳黃色。

[編輯本段]分布范圍

該鳥是中國的特產種類,沒有亞種分化。早在200多年前,西方人便把紅腹錦雞引入歐洲飼養。

主要分布地域:紅腹錦雞為中國特有鳥種,分布在中國中部和西部的青海西南部地區、甘肅和陝西南部、四川、湖北、雲南、貴州、湖南及廣西等地,本物種分布的核心區域在甘肅和陝西南部的秦嶺,據傳陝西省寶雞市的名字就得自本物種。

主要分布省份:河南、雲南東北部、西藏東南部、青海東南部、寧夏南部、湖北西部、湖南、廣西、四川、重慶、貴州、陝西南部、甘肅等地。另外在江西資溪也有報道。

分布在以下保護區:道真大沙河赤水桫欏麻陽河雷公山習水佛頂山(石阡)梵凈山寶天曼(內鄉)神農架神農架後河桃源洞壺瓶山八大公山索溪峪八面山六盤山(寧夏)太白山攀枝花蘇鐵卧龍金佛山大圍山天目山(浙江)張家界朱家山安溪雲山小溪

分布在以下山脈湖泊:都龐嶺秦嶺祁連山伏牛山

以陝西寶雞附近的秦嶺山脈為多,地名「寶雞」即由盛產紅腹錦雞得名。

[編輯本段]食性

捕食:用強健的嘴直接啄食或用腳在地表抓扒後在再用嘴啄取。

食物:雜食性,以食植物為主,主要取食蕨類植物、豆科植物、草籽亦取食麥葉、大豆等作物。兼食也吃各種昆蟲和小型無脊椎動物。包括草籽、胡頹子、蕨類、青蒿、野蒜、櫟樹堅果、青崗子、茅栗、苦蕎麥、懸鉤子、雀麥果穗、紅花酢漿果、野豌豆、葯棗、大豆、四季豆、小麥。食物種類已記錄有30多種。

[編輯本段]生長繁殖

繁殖特性:繁殖期為4—6月,一雄多雌制,通常1隻雄鳥配2—4隻雌鳥。雄鳥占據一塊山地,經常發出「察、嘎、嘎」的啼叫,吸引雌鳥前來交配。

求偶炫耀十分好看,當雄鳥向雌鳥求愛時,它先向雌鳥走過去,一邊低鳴,一邊繞雌鳥轉圈或往返疾奔並察言觀色,待站立在雌鳥正前方時,雄鳥身上華麗的羽毛都向外蓬鬆,彩色的披肩羽蓋住了頭部,很像抖開的摺扇。靠近雌鳥的翅膀稍稍壓低,另一側的翅膀翹起,翅膀上和背、腰上的五彩斑斕的羽毛都展現在雌鳥面前,尾巴也隨著傾斜過來,使美麗的尾羽和尾上的覆羽顯得十分明亮,雙眼向雌鳥脈脈傳情。這時,雌鳥已被雄鳥的絢麗羽毛和一系列炫耀動作搞得眼花繚亂,不時地發出「噝噝」的艷羨聲。

交配後雌鳥獨自在森林中陰蔽處地面做窩產卵,巢的大小為直徑16—23×16—17厘米,深6.5—10厘米,每窩產卵5—9枚,最多12枚,卵的顏色為淺黃褐色,大小為39—51.4×30—37.3毫米,卵重23.5—29克。孵化期22天。雛鳥為早成鳥,一孵化便能自行覓食。

紅腹錦雞4月開始繁殖。發情期的雄性常常為爭奪雌性發生激烈的沖突;發現中意異性的雄鳥會以雌鳥為圓心環繞雌鳥進行復雜的求愛儀式,包括特定路線的環繞舞蹈、展示美麗羽毛的炫耀行為、扭動身軀的求愛舞蹈等行為,這種表演可以堅持近2個小時時間。據野外調查,紅腹錦雞築巢於人跡罕至隱蔽性好的深山亂草中,據北京動物園的研究在人工飼養條件下,本物種每巢產卵10-15枚,孵化期23-25天雛鳥為早成雛。

[編輯本段]種群現狀

1982—1983年秋季在陝西太白、平利調查,平均密度6.0隻/km2;1988年秋為3.0隻/km2(姚建初,1991)。

1984—1985年春季在四川北川調查,平均密度為6.9隻/km2(李湘濤,1988)。

1984年秋季在寧夏六盤山調查,平均密度3.6隻/km2(劉酒發,1985)。

歐洲自18世紀已普遍飼養繁殖,現在已成為各地動物園和野生動物養殖場最常見的飼養雉類。國內各動物園均有飼養繁殖記錄。

2004年,國家林業局公布了《關於促進野生動植物可持續發展的指導意見》,將紅腹錦雞列入「商業性經營利用馴養繁殖技術成熟的陸生野生動物名單」,名單內的野生動物,因馴養繁殖技術已經成熟,經過相關程序後,可以合法進入餐館,被擺上餐桌。

[編輯本段]致危因素

非法捕獵是對本物種的最大威脅。

(1)雄性紅腹錦雞美麗的外表使得它成為偷獵者熱衷的目標,因其羽色艷麗,雄鳥皮張可外銷供裝飾用,活鳥供觀賞展出用,每年從各產地捕殺數量相當驚人,例如湖南湘西60年代畜產部門收購紅腹錦雞皮張即達6000—8000張(吳至康,1991)。人們常將他們製成標本作為裝飾品出售或拔下羽毛製成工藝品出售。

(2)另外中醫傳統理論認為紅腹錦雞去羽毛及內臟、取肉鮮用,可以有溫中補虛,益肝和血的功效,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對本物種的捕獵。

專家提議將紅腹錦雞定為國鳥

在2008年03月03日舉行的《中國鳥》郵票首發式上,中國動物學會鳥類學分會副理事長孫悅華透露,作為中國稀有特種鳥類,紅腹錦雞將有望當選為國鳥。「目前全世界已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確定了自己的國鳥。中國作為世界大國,應盡早確定自己的國鳥。」

鳳凰等不具備候選資格

據了解,在所有「國字型大小」名片的候選對象中,「鳳凰」一直是比較熱門的話題。盡管鳳凰在現實中根本不存在,但在絕大多數中國人的心中,卻是再真實不過的形象,在精神上早就是中國人的國鳥。不過,由於國鳥評選的特殊意義,鳳凰不具備候選資格。「被定為國鳥的,一定是被這個國家民眾所喜愛的、珍稀的特產鳥類和具有重要意義的鳥類。」孫悅華說,首先這一種鳥必須在現實中存在,其次必須是本國特有鳥類。

「丹頂鶴是候鳥,在日本、朝鮮和俄羅斯等國也有分布。此外,朱䴉也存在與丹頂鶴同樣的問題,朱䴉的拉丁文學名Nipponianippon就是『日本』之意。」孫悅華表示,因為學名等問題,丹頂鶴和朱䴉作為中國國鳥去參加國際交流不妥當。

紅腹錦雞俗稱「金雞」

「我國的版圖就像一隻躍然紙上的大公雞,而中國是世界上雉雞類鳥類最豐富的國家,以雉雞類鳥作為國鳥,與之相應。紅腹錦雞分布在我國華中、西北、西南的山地森林裡,羽毛絢麗多彩。」孫悅華介紹,紅腹錦雞在我國古代具有「五德」之譽:頭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敵在前敢斗者,勇也;見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時者,信也。

記者了解到,紅腹錦雞就是俗稱「金雞報曉」的金雞,屬於國家二等保護動物。2001年,第2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開幕上,各國運動員入場式的引導牌上首次繪制了代表該國家禽鳥的美麗圖案。由於我國沒有確立國鳥,為此在開幕式前,中國鳥類學會等單位反復討論,最終選擇了紅腹錦雞。

象徵

紅腹錦雞,是四川省省鳥。

紅腹錦雞,1993年被定為甘肅省省鳥紅腹錦雞。

『貳』 最常見的鳥類名字圖片

1、鵪鶉

鵪鶉又叫禿尾巴鵪鶉和紅面鵪鶉,鵪鶉一般在我國東北和新疆這些地區繁殖,當冬天的時候,鵪鶉會遷徙去全國各地,安盛在國外主要分布在非洲,歐洲和亞洲,鵪鶉的頭比較長,尾巴短,而且鵪鶉的翅膀是尖的,頭頂的羽毛一般都是棕色的,中間會有一條比較淺色的花紋。

鵪鶉的背部一般都是棕褐色的羽毛,腹部是灰白色的,成年的安全一般提成大約在18厘米左右,體重是100克左右,鵪鶉一般生活在比較空曠的平原和有水流的岸邊,鵪鶉一般是群居生活,它們喜歡吃一些谷類豆類,雜草之類的食物,鵪鶉有的時候也會吃一些幼蟲。

一般鵪鶉的孵化溫度大約是在37度左右。

2、紅腹錦雞

紅腹錦雞一般分布在甘肅和陝西,還有青海東南部,和四川東部,貴州,廣西這些地方,雄鳥身體一般是金黃色的,下體是紅色的,尾巴是黑褐色的,頭上會有金黃色的羽冠。紅腹錦雞體重大約是600克左右,身體大約長90厘米左右。

紅腹錦雞一般是成對或者是單獨的生活在矮樹叢中,它們一般喜歡吃一些幼芽和竹筍,有的時候也會吃一些昆蟲和蜘蛛。紅腹錦雞大約是在4月開始繁殖,每次產卵大約在20枚左右。

3、麻雀

是雀科雀屬的鳥類,俗名霍雀、瓦雀、琉雀、家雀、老家賊、只只、嘉賓、照夜、麻谷、南麻雀、禾雀、賓雀,亦叫北國鳥(個別地方方言又稱呼為:家雀、戶巴拉)。雌雄同色,顯著特徵為黑色喉部、白色臉頰上具黑斑、栗色頭部。喜群居,種群生命力極強。

是中國最常見、分布最廣的鳥類,亞種分化極多,廣布於中國全境,也廣布於歐亞大陸。麻雀是國家二類保護動物世界共27種,其中5種分布在中國境內。其中樹麻雀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麻雀,其他種類如山麻雀、家麻雀比樹麻雀少見,生活環境也有所區別。

4、斑鳩

屬於鳥綱、鴿形目(Columbiformes)、鳩鴿科(Columbidae)、斑鳩屬(Streptopelia)的歐洲和北非鳥類,英名:Turtle Dove。 學名Streptopelia turtur。體長28公分(11寸)。體淡紅褐色,頭藍灰色,尾尖白色。在地面覓食,吃大量小型種子和蚯蚓。

斑鳩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分布 由於城市的發展,現在城市內少有斑鳩的出現 多出現在低海拔的非城市地區。斑鳩不屬於國家保護動物行列我國常見的品種有:火斑鳩,珠頸斑鳩,山斑鳩,還有人工培育的白斑鳩。

5、鴿子

世界各地廣泛飼養,鴿是鴿形目鳩鴿科數百種鳥類的統稱。鴿屬,學名Columba,是鳩鴿科的一屬,俗稱鴿子;包括各種小型中型和大型的鴿子,其中有我們今天常見的鴿子,即原鴿。

鴿子要看種類。 我們常說的野鴿、家鴿指岩鴿,它們不是保護動物。斑尾林鴿等是。(斑尾林鴿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叄』 請問這是一隻什麼鳥今天在餐館見到的,想解救它。

  • 紅腹錦雞

  • 紅腹錦雞(學名:Chrysolophus pictus)又名金雞,中型雞類,體長59-110cm。尾特長,約38-42cm。雄鳥羽色華麗,頭具金黃色絲狀羽冠,上體除上背濃綠色外,其餘為金黃色,後頸被有橙棕色而綴有黑邊的扇狀羽,形成披肩狀。下體深紅色,尾羽黑褐色,滿綴以桂黃色斑點。雌鳥頭頂和後頸黑褐色,其餘體羽棕黃色,滿綴以黑褐色蟲蠢狀斑和橫斑。腳黃色。野外特徵極明顯,全身羽毛顏色互相襯托,赤橙黃綠青藍紫具全,光彩奪目,是馳名中外的觀賞鳥類。為中國特有鳥種,該物種分布的核心區域在中國甘肅和陝西南部的秦嶺地區。

『肆』 雞科鳥類圖片帶名大全

不是雞科,是雉科:我國雉科的野生鳥類有:

雪鶉 藏雪雞 阿爾泰雪雞 暗腹雪雞 雉鶉 四川雉鶉 石雞 大石雞 中華鷓鴣 灰山鶉 斑翅山鶉 高原山鶉 鵪鶉 日本鵪鶉 藍胸鶉 環頸山鷓鴣 紅喉山鷓鴣 白頰山鷓鴣 台灣山鷓鴣 紅胸山鷓鴣 褐胸山鷓鴣 四川山鷓鴣 白眉山鷓鴣 海南山鷓鴣 綠腳山鷓鴣 棕胸竹雞 灰胸竹雞 血雉 黑頭角雉 紅胸角雉 灰腹角雉 紅腹角雉 黃腹角雉 勺雞 棕尾虹雉 白尾梢虹雉 綠尾虹雉 原雞 黑鷳 白鷳 藍鷳 藏馬雞 白馬雞 褐馬雞 藍馬雞 白頸長尾雉 黑頸長尾雉 黑長尾雉 白冠長尾雉 雉雞 紅腹錦雞 白腹錦雞 灰孔雀雉 海南孔雀雉 綠孔雀 鐮翅雞 柳雷鳥 岩雷鳥 黑琴雞 西方松雞 黑嘴松雞 花尾榛雞 斑尾榛雞

『伍』 自然界有哪些漂亮的鳥類

自然界漂亮的鳥類有很多,大家最熟悉的有:
一,火烈鳥。全身火紅似火焰,外形美麗,因此而得名。雖然火烈鳥能飛,但必須助跑。

二,孔雀。羽衣極其華麗的鳥類,特別是開屏的時候,艷麗到刺眼。頭部的羽冠像是鳥中艷後的表象,可投票結果卻是第二名。

三,白鷺。一身雪白,干凈無污染的樣子,好似白雪公主。白鷺下秋水,孤飛如墜霜;心閑且未去,獨立沙洲傍。

四,丹頂鶴。古人稱其為仙禽,頭頂鮮紅色,頸部和腳較長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歷史公認的一等文禽,忠貞清正、品德高尚的寓意,也有一品高升、長壽的含義。
五,黑枕藍鶲。台灣特有亞種,屬於樹林中上層活動的鳥類,夏天會到海拔較高的地方避暑。
六,天堂鳥。也稱為極樂鳥、太陽鳥、霧鳥,全身各式各樣的飾羽,十分吸引目光。

七,天鵝。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湖綠水,紅掌撥清波。三四月份,從南飛到北;一過十月份,從北飛到南。
八,黃鸝。也稱黃鶯,身上紋路美麗,顏色鮮黃,鳴聲悅耳動聽。
九,紅腹錦雞。又名金雞,體長可達到1米,羽色華麗,是馳名中外的觀賞鳥。

十,鸚鵡。鸚鵡已經成為很多人的寵物,體型嬌小,毛色鮮艷,具有表演和模仿才華,是古代文人騷客筆下的可愛動物。

『陸』 尾巴很長紅白羽毛的鳥

鳳凰自古以來就被視為中國的神鳥,具有吉祥鳥之稱。又被稱作:鳳鳥、丹鳥、火鳥、鶤雞、威鳳等,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對鳥類神獸組合,分有雌雄之別,雄為「鳳」,雌為「凰」,合稱為鳳凰。
大家都知道鳳凰是一種虛構的神鳥,至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真正的見過,只是在《山海經》中有所記載,在古代圖騰中有所了解。
尾巴長的鳥是什麼鳥
根據鳳凰原型圖,在我們現有所知的鳥類中,酷似鳳凰的鳥類主要有以下八種:
一、孔雀
孔雀是現實中存在的與鳳凰最為相似的鳥類之一,只不過孔雀是雞形目雉科兩種羽衣非常華美的鳥類的統稱,而鳳凰是古代傳說中的百鳥之王。

二、紅腹錦雞
紅腹錦雞又叫金雞,雄性的紅腹錦雞全身上下五彩繽紛。紅腹錦雞是我國特有的鳥類,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據說,古時傳說中的鳳凰原型就是紅腹錦雞,並被許多國外人士稱作「中國的金鳳凰」。

三、琴鳥
琴鳥是澳大利亞的國鳥,形似野稚,有著長長的美麗的尾羽,叫聲悅耳,十分像是中國古代鳳凰的造型。

四、極樂鳥
極樂鳥跟鳳凰也很相似,極樂鳥也被成為神鳥,跟鳳凰一樣很尊貴的,它居住的環境是非常美麗的天堂樂園,主要是吃採花蜜來食用。

五、白鷳鳥
白鷳鳥:這種鳥在中國一直都是比較珍貴的,在古代就有,是一種觀賞鳥,清朝的時候很多文武百官的衣服上面就是綉的這種鳥的圖案,用它來作為鳳凰的原型其實也是可以的。

六、綬帶鳥
綬帶鳥有兩根形似綬帶的超長尾羽,在林中穿梭時猶如在空中翻飛的緞帶,幻化出奇妙的仙氣,猶如鳳凰一般飄逸。

七、鳳尾綠咬鵑
鳳尾綠咬鵑是南美洲最漂亮的鳥類之一,最引人注目的,是鳳尾綠咬鵑華麗的綠色羽毛,胸部為紅色的羽毛,上面還有半月形的白環,被稱為國外的綠鳳凰。

八、白冠長尾雉
白冠長尾雉是非常漂亮的鳥種之一,體羽顏色鮮艷,體態雍容華貴,又有長長飄逸的尾羽裝飾,不僅是鳥友們追拍的鳥種,也是眾人爭相觀賞的鳥種。

大家覺得以上八種鳥,誰與鳳凰最像呢?我個人認為「紅腹錦雞」是與鳳凰最相似的,也有人覺得「孔雀」最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