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高清圖片 » 元日古詩圖片高清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元日古詩圖片高清

發布時間: 2023-02-22 21:42:37

A. 簡單的元日古詩配畫

元日中的「元日」就是現在的春節。在這首詩里,大詩人王安石寫到了宋朝人在慶祝春節時放爆竹、換桃符、喝屠蘇酒這三種傳統風俗。以下是我整理的簡單的元日古詩配畫,一起來了解下《元日》這首古詩。


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注詞釋義

元日:農歷正月初一,即春節。

爆竹:古人燒竹子時發出的爆裂聲。用來驅鬼避邪,後來演變成放鞭炮。

一歲除:一年已盡。除,去。

屠蘇:葯酒名。古代習俗,大年初儀全家合飲這種用屠蘇草浸泡的酒,以驅邪避瘟疫,求得長壽。

曈曈:日出時光亮的樣子。

桃:桃符,古代一種風俗,農歷正月初一時人們用桃木板寫上神茶、郁壘兩位神靈的名字,懸掛在門旁,用來壓邪。

譯文:

在噼噼啪啪的爆竹聲中,送走了舊年迎來了新年。春風把暖洋洋的暖氣送入屠蘇酒,天剛亮時,家家戶戶都取下了舊桃符,換上新桃符,迎接新春。

元日屠蘇酒

放爆竹就是現在的放炮仗,換桃符就是現在的貼春聯,這兩種春節風俗一直沿用至今,但春節喝屠蘇酒這一始於漢代,盛於唐宋的習俗,後來漸漸消失了。

那麼,宋人在春節盛行的喝屠蘇酒,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屠蘇酒的名字是怎麼來的?

傳說屠蘇是一種闊葉的葯草的名字,用這種葯草釀造的酒,稱為屠蘇酒。也有人說,屠蘇是古代的一種房屋,因為是在這種房子里釀的酒,所以稱為屠蘇酒。還有一種說法:屠,就是割;蘇,就是葯草,砍了葯草來泡酒,泡成的酒就是「屠蘇酒」了。

為什麼要喝屠蘇酒?

我們的屠蘇酒是由東漢的名醫華佗創制而成的,它是用大黃、白術、桂枝、防風、花椒、烏頭、附子等中葯在酒中浸制而成的。由於冬末春初的時候,老百姓最容易傳染流感、瘟疫這樣的疾病,華佗就泡製了一種葯酒,送給百姓,讓他們在除夕的時候飲用,據說可以保一年平安。後來,這個葯方由唐代名醫孫思邈(miǎo)流傳開來。每年臘月,孫思邈總要分送給鄰里鄉親一包葯,告訴大家,用這包葯泡酒,除夕進飲,可以預防瘟疫。經過歷代相傳,飲屠蘇酒便成了過年的風俗。

春節喝屠蘇酒有哪些規矩?

以前飲屠蘇酒,規矩很特別。一般人飲酒,一直是從年長者飲起,但是飲屠蘇酒卻正好相反,是從最年少的飲起。也就是說,合家歡聚喝飲屠蘇酒時,一家人中年紀最小的`先喝,按從小到大的順序,年紀越大的越後喝。原因是小孩過年增加了一歲,所以大家要祝賀他;而老年人過年則是生命又少了一歲,拖一點時間後喝,表示挽留,含有祝他們長壽的意思。這種先少後長喝屠蘇酒的風俗流傳了很多年。宋朝文學家蘇轍所作的《除日》一詩里,有這樣兩句:「年年最後飲屠蘇,不覺年來七十餘。」說的就是這種風俗。

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作者初拜相而始行己之新政時。1067年宋神宗繼位,起用王安石為江寧知府,旋即詔為翰林學士兼侍講,為擺脫宋王朝所面臨的政治、經濟危機以及遼、西夏不斷侵擾的困境,1068年,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對」,王安石即上書主張變法。次年任參知政事,主持變法。同年新年,王安石見家家忙著准備過春節,聯想到變法伊始的新氣象,有感創作了此詩。

作品鑒賞

文學賞析

此詩描寫春節除舊迎新的景象。一片爆竹聲送走了舊的一年,飲著醇美的屠蘇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家家門上的桃符都換成了新的。

這是一首寫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於民間習俗,敏感地攝取老百姓過春節時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細節:點燃爆竹,飲屠蘇酒,換新桃符,充分表現出年節的歡樂氣氛,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逢年遇節燃放爆竹,這種習俗古已有之,一直延續至今。古代風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蘇酒,然後用紅布把渣滓包起來,掛在門框上,用來「驅邪」和躲避瘟疫。

第三句「千門萬戶曈曈日」,承接前面詩意,是說家家戶戶都沐浴在初春朝陽的光照之中。結尾一句描述轉發議論。掛桃符,這也是古代民間的一種習俗。「總把新桃換舊符」,是個壓縮省略的句式,「新桃」省略了「符」字,「舊符」省略了「桃」字,交替運用,這是七絕每句字數限制的緣故。

詩是人們的心聲。不少論詩者注意到,這首詩表現的意境和現實,還自有它的比喻象徵意義,王安石這首詩充滿歡快及積極向上的奮發精神,是因為他當時正出任宰相,推行新法。王安石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改革家,他在任期間,正如眼前人們把新的桃符代替舊的一樣,革除舊政,施行新政。王安石對新政充滿信心,所以反映到詩中就分外開朗。這首詩,正是贊美新事物的誕生如同「春風送暖」那樣充滿生機;「曈曈日」照著「千門萬戶」,這不是平常的太陽,而是新生活的開始,變法帶給百姓的是一片光明。結尾一句「總把新桃換舊符」,表現了詩人對變法勝利和人民生活改善的欣慰喜悅之情。其中含有深刻哲理,指出新生事物總是要取代沒落事物的這一規律。

這首詩雖然用的是白描手法,極力渲染喜氣洋洋的節日氣氛,同時又通過元日更新的習俗來寄託自己的思想,表現得含而不露。

B. 元日古詩配畫

元日,描寫新年元日熱鬧、歡樂和萬象更新的動人景象,抒發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下面我收集了元日古詩配畫,供大家參考。

元日古詩配畫1

元日古詩配畫2

元日古詩配畫3

元日

【詩人】王安石 【朝代】宋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譯文

陣陣轟鳴的爆竹聲中,舊的一年已經過去;和暖的春風吹來了新年,人們歡樂地暢飲著新釀的屠蘇酒。

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他們都忙著把舊的桃符取下,換上新的桃符。

元日賞析

此詩描寫春節除舊迎新的景象。一片爆竹聲送走了舊的一年,飲著醇美的屠蘇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家家門上的桃符都換成了新的。

這是一首寫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於民間習俗,敏感地攝取老百姓過春節時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細節:點燃爆竹,飲屠蘇酒,換新桃符,充分表現出年節的歡樂氣氛,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

逢年遇節燃放爆竹,這種習俗古已有之,一直延續至今。古代風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蘇酒,然後用紅布把渣滓包起來,掛在門框上,用來「驅邪」和躲避瘟疫。

第三句「千門萬戶曈曈日」,承接前面詩意,是說家家戶戶都沐浴在初春朝陽的光照之中。結尾一句描述轉發議論。掛桃符,這也是古代民間的一種習俗。「總把新桃換舊符」,是個壓縮省略的句式,「新桃」省略了「符」字,「舊符」省略了「桃」字,交替運用,這是因為七絕每句字數限制的緣故。

詩是人們的心聲。不少論詩者注意到,此詩表現的意境和現實,還自有它的`比喻象徵意義,王安石此詩充滿歡快及積極向上的奮發精神,是因為他當時正出任宰相,推行新法。王安石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改革家,他在任期間,正如眼前人們把新的桃符代替舊的一樣,革除舊政,施行新政。王安石對新政充滿信心,所以反映到詩中就分外開朗。此詩,正是贊美新事物的誕生如同「春風送暖」那樣充滿生機;「曈曈日」照著「千門萬戶」,這不是平常的太陽,而是新生活的開始,變法帶給百姓的是一片光明。結尾一句「總把新桃換舊符」,表現了詩人對變法勝利和人民生活改善的欣慰喜悅之情。其中含有深刻哲理,指出新生事物總是要取代沒落事物的這一規律。

此詩雖然用的是白描手法,極力渲染喜氣洋洋的節日氣氛,同時又通過元日更新的習俗來寄託自己的思想,表現得含而不露。

C. 元日的詩配畫有哪些

《元日》的詩配畫如下圖:

《元日》

【作者】王安石【朝代】宋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譯文:

陣陣轟鳴的爆竹聲中,舊的一年已經過去;和暖的春風吹來了新年,人們歡樂地暢飲著新釀的屠蘇酒。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他們都忙著把舊的桃符取下,換上新的桃符。

賞析:

此詩描寫春節除舊迎新的景象。一片爆竹聲送走了舊的一年,飲著醇美的屠蘇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家家門上的桃符都換成了新的。

這是一首寫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於民間習俗,敏感地攝取老百姓過春節時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細節:點燃爆竹,飲屠蘇酒,換新桃符,充分表現出年節的歡樂氣氛,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

D. 元日 古詩

《元日》

宋代,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譯文:陣陣轟鳴的爆竹聲中,舊的一年已經過去;和暖的春風吹來了新年,人們歡樂地暢飲著新釀的屠蘇酒。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他們都忙著把舊的桃符取下,換上新的桃符。

(4)元日古詩圖片高清擴展閱讀

賞析

政治家王安石通過描寫新年元日熱鬧、歡樂、萬象更新的動人景象,抒發了革新政治、推行新法、富國強兵的政治理想,充滿歡快樂觀、積極向上的奮發精神。

借景喻理、借景抒懷,闡發了深刻的哲理。新生事物像「春風送暖」,生機盎然,必然會取代舊事物,「總把新桃換舊符」,革除舊弊、破舊立新、一定會迎來「千門萬戶曈曈日」的光明晴朗和萬象更新,傳達了「新生事物必然戰勝舊事物」的樸素哲理。

E. 元日的繁體古詩

《元日》繁體古詩(回答模式不支持繁體字顯示,繁體古詩見圖片):

(5)元日古詩圖片高清擴展閱讀

《元日》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描寫新年元日熱鬧、歡樂和萬象更新的動人景象,抒發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滿歡快及積極向上的奮發精神。

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漢族,臨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

慶歷二年(1042年),王安石進士及第。歷任揚州簽判、鄞縣知縣、舒州通判等職,政績顯著。熙寧二年(1069年),任參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變法。因守舊派反對,熙寧七年(1074年)罷相。一年後,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罷相,退居江寧。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勢,新法皆廢,郁然病逝於鍾山,追贈太傅。紹聖元年(1094年),獲謚「文」,故世稱王文公。

王安石潛心研究經學,著書立說,被譽為「通儒」,創「荊公新學」,促進宋代疑經變古學風的形成。在哲學上,他用「五行說」闡述宇宙生成,豐富和發展了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其哲學命題「新故相除」,把中國古代辯證法推到一個新的高度。

在文學上,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簡潔峻切,短小精悍,論點鮮明,邏輯嚴密,有很強的說服力,充分發揮了古文的實際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詩「學杜得其瘦硬」,擅長於說理與修辭,

晚年詩風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豐神遠韻的風格在北宋詩壇自成一家,世稱「王荊公體」;其詞寫物詠懷弔古,意境空闊蒼茫,形象淡遠純朴,營造出一個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存世。

F. 元日的古詩配畫怎麼畫

元日的古詩配畫畫法如下:

1、先在畫面的右下角畫出一個捂住耳朵正在點爆竹的小孩,然後在畫面的左上角畫出一個方形的文字框。

《元日》這首詩描寫新年元日熱鬧、歡樂和萬象更新的動人景象,抒發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滿歡快及積極向上的奮發精神。《元日》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描寫了宋代人過春節的場面,春風送暖,旭日初升,家家戶戶點燃爆竹,合家喝著屠蘇酒,忙著摘下門上的舊桃符,換上貼有門神的新桃符。作者擇取了這些過年時最典型的喜慶場景,展現了一幅富有濃厚生活氣息的民間風俗畫卷,進而抒發他的積極樂觀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