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蒙古國旗的太極圖是怎麼來的
從網路中提到陰陽圖象徵著國家的和諧。引用如下:
火、日、月三者結合,表示國家的昌盛,中央的陰陽圖象徵了國家的和諧,下方的兩個三角形等同於箭,向下的三角形表示以武力捍衛家園,陰陽圖上下方的兩條長方形有堅持正義和忠實之意,左右兩方的長方形是一個的城牆,暗示了全民團結,比牆更加的堅固。 另外,背景的紅色代表了進步與繁榮,「永恆的藍天」就以藍色來取代。
分析:蒙古國古時候為草原游牧民族,元盛時期受到的漢人的文化影響,太極陰陽雙魚圖意為兩儀生太極,萬物和諧的意義。因此太極圖是中國文化傳播的象徵,其意義也被蒙古族人接受,太極圖就是來自中國道教的太極圖案,最後被融入蒙古崇拜的圖案圖騰中(黃色的圖案為索永布圖案)。
⑵ 跪求一個手機上可復制的黑白太極小圖,在線等。感謝了。。。。
你上網查一下,然後下載或者是截圖都可以,保存以後想怎麼用都行。
⑶ 初學者如何用photoshop製作太極陰陽圖
初學者用Photoshop製作太極陰陽圖,操作如下:
1、新建600×600的空白文檔,新建參考線,用橢圓選區工具做大圓,按Shift鍵做正圓,之後按Ctrl+J建立選區;
⑷ 什麼是道的代表,什麼是無極的代表,什麼又是太極的代表有沒有讓人一看就懂的圖片語言文字類的東西
無極即道,是比太極更加原始更加終極的狀態:無極,本來是老子用以指稱道的終極性的概念。這是第一次出現無極的概念。全段意思是說:雖知道潔白,卻安守於昏黑,便能做天下的模式。能做天下的模式,永恆的德性不相差失,性回復到不可窮盡的真道。所以無極的原義就是道,指道是不可窮盡的。以後道門人士,都是在這一意義上使用無極的概念,但在不同場合引伸的側重點稍有不同。莊子在《逍遙游》中說「無極之外,復無極也。」意思是世界無邊無際,無窮之外,還是無窮。無極便是無窮。漢代的河上公《老子章句》認為復歸無極就是長生久視。依道門觀念,與道相合,才能長生久視,因此將無極解釋成道,或者解釋成長生久視,是一致的。道是無限的。天地開辟之前,它已經存在了無限的時間,而且會永恆地存在下去,空間上它也是無限的,不局限於任何一個具體的區域。因此用無極的范疇稱道。在宇宙演化的角度使用無極一詞,常與太極對舉,指比天地未辟、但卻是天地直接起始的混沌更加古老、更加終極的階段,這一階段,就是道。因此,無極是太極的根源。修道者都追求與道合一,道門術語稱與道合真,在具體機制上便是返回到元初的終極的狀態,這就叫做復歸無極。
道家之「無極」「太極」淺談道家之「無極」「太極」
先聖有曰:「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三才,三才生萬物。」
無極者何,白話講,無極限也,太極者何,白話講,非常非常之極限也。
以相曰,無極者,零也,圈也,太極者,一也,圈中正中一點也,此一點化為圈中之一謂之中,圈此分為兩半,兩儀生也。
為何曰無極,因實無極也,以後天講,零,一,乃後天之本源,故有後天返先天,得一萬事畢誒,然此又零從何而生,又將從何而至?因後天之零,之一,實乃更上之萬中一也。
如果宇宙是大爆炸而生,那爆炸之前者何,爆炸之後又依何而續存?沒有時空就沒有其他法則了嗎?混沌是否就沒有支點呢?
如果宇宙是被造而生,那施造者所依者何?
如果宇宙是被某一法則而運生,然此法則從何而來?
如果宇宙是一循環,那麼此循環之始終依存者何?
如果宇宙是一整體,那麼此整體又從何而生,整體之外又是何?
所以說第一因,說有也有,說無也無,說有對,說無亦對,只是相對。
然猶如,蟻觸人之手,以之為神,猶如世界中有電腦,電腦中又是一世界,軟體中有文件夾,夾夾相套,一夾一世界,一夾一法則,世界套世界,法則套法則,由上而下,層層深入。
相對之極者,不但可造圈圈,更可以自由穿梭各種圈圈之間。
一圈之外是否還有更大的圈,一個大法則之外是否還有更大的法則,體證尤勝言論。
所以無極也,極者相對之極也,修煉之道也然,不可停執。
太極圖是道、無極、太極的代表圖形。
據說是宋朝道士陳摶所傳出,原叫《無極圖》。陳摶是五代至宋初的一位道士,相傳對內丹術和易學都有很深造詣。據史書記載,陳摶曾將《先天圖》、《太極圖》以及《河圖》、《洛書》傳給其學生種放,種放以之分別傳穆修、李溉等人,後來穆修將〈太極圖〉傳給周敦頤。周敦頤寫了《太極圖說》加以解釋。現在我們看到的太極圖,就是周敦頤所傳的。
太極圖黑白二色,代表陰陽兩方,天地兩部;黑白兩方的的界限就是劃分天地陰陽界的人部。白中黑點表示陽中有陰,黑方白點表示陰中有陽。太極圖是研究周易學原理的一張重要的圖象。太有至的意思;極有極限之義,就是至於極限,無有相匹之意。既包括了至極之理,也包括了至大至小的時空極限,放之則彌六合,卷之退藏於心。可以大於任意量而不能超越圓周和空間,也可以小於任意量而不等於零或無,以上是太極二字的含義。
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就是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陰陽化合而生萬物。
宇宙有無限大,所以稱為太極,但是宇宙又是有形的,即有實質的內容。按易學的觀點,有形的東西來自於無形,所以無極而太極。太極這個實體是健運不息的,即宇宙在運動,動則產生陽氣,動到一定程度,變出現相對靜止,靜則產生陰氣,如此一動一靜,陰陽之氣互為其根,運轉於無窮。
自然界也是如此,陰陽寒暑,四時的生長化收藏,即萬物的生長規律,無不包含陰陽五行。就人部陰陽而言"乾道成男,坤道成女",陰陽交合,則化生萬物,萬物按此規律生生不已,故變化無窮。這些內容提出了立天之道,立地之道,立人之道三綱領,也就是三才之道,所謂"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
陰陽魚環轉相抱的太極圖既然為古代隱士所畫,又幾經曲折秘傳,原圖的作圖原理與含義已湮失不復,則太極圖的命名與解釋,則都是後人據成圖而理解,並不完全可靠。如上面所引邵雍、杭辛齋所講,最明顯的一點,太極八卦圖周圍各八卦符號各對應八等分的扇形區域,八卦的陰陽比例都能符合相應扇形區的陰陽比例,坎卦、離卦兩部分所對應的太極圖扇區,可以理解為「離正東,日漸東升,內爻謂之陽始長陰始消,故陰中有陽,為陽爻。坎正西,日漸西落,內爻謂之陰始長陽始消,故陽中有陰,為陰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