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高清圖片 » 梅花古詩卡通背景圖片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梅花古詩卡通背景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3-09 17:06:12

❶ 古詩 梅花(王安石) 的詩配畫

[譯文]
那牆角的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盛開。為什麼遠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寫作背景]
王安石變法的新主張被推翻,兩次辭相兩次再任,放棄了改革。這首詩是王安石罷相之後退居鍾山後所作。
[鑒賞]
「牆角數枝梅」,「牆角」不引人注目,不易為人所知,更未被人賞識,卻又毫不在乎。「牆角"這個環境突出了數枝梅身居簡陋,孤芳自開的形態。體現出詩人所處環境惡劣,卻依舊堅持自己的主張的態度。
「凌寒獨自開」,「獨自」,語意剛強,無懼旁人的眼光,在惡劣的環境中,依舊屹立不倒。體現出詩人堅持自我的信念。
「遙知不是雪」,「遙知」說明香從老遠飄來,淡淡的,不明顯。詩人嗅覺靈敏,獨具慧眼,善於發現。「不是雪」,不說梅花,而梅花的潔白可見。意謂遠遠望去十分純凈潔白,但知道不是雪而是梅花。詩意曲折含蓄,耐人尋味。暗香清幽的香氣。
「為有暗香來」,「暗香」指的是梅花的香氣,以梅擬人,凌寒獨開,喻典品格高貴;暗香沁人,象徵其才氣譙溢。

❷ 梅花古詩配畫。

梅 花

宋·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譯文
那牆角的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盛開。
為什麼遠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注釋

凌寒:冒著嚴寒。

遙:遠遠的。知:知道。

為:因為。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賞析

詩人通過對梅花不畏嚴寒的高潔品性的贊賞,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潔,又用「暗香」點出梅勝於雪,說明堅強高潔的人格所具有的偉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極端復雜和艱難的局勢下,積極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獨心態和艱難處境,與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這首小詩意味深遠,而語句又十分樸素自然,沒有絲毫雕琢的痕跡。

❸ 求一張一名女子坐在梅花樹下的古風圖片,和一張古風彼岸花的背景,急


這應該是梅樹吧

❹ 梅花絕句前兩句為梅花的出現展示了一個怎樣的背景

這首詩的首句「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寫梅花綻放的情景。如第一句中「坼曉風」一詞,突出了梅花不畏嚴寒的傲然情態;第二句中則把梅花比喻成白雪,既寫出了梅花潔白的特點,也表現了梅花漫山遍野的盛況。語言鮮明,景象開闊。


前兩句的寫梅是為後兩句寫人作陪襯。面對梅花盛開的奇麗景象,詩人突發奇想,願化身千億個陸游,而每個陸游前都有一樹梅花。這種豐富而大膽的想像,把詩人對梅花的喜愛之情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出來,同時也表現了詩人高雅脫俗的品格。

濃烈的詩情畫意,夾雜著無法言說的身世之感,虛實相照,渾然一體,烘托出一種清逸深幽的特殊美感。這是中國古典詩歌的慣有風格。詩人贊美梅花,表現了自己身處逆境而堅持崇高操守的思想境界。

❺ 陸游梅花絕句的背景和理解

創作背景

嘉泰二年(1202)一月,陸游退居故鄉山陰時所作,陸游時年七十八歲。作者已被罷官歸園田居十二年陸游愛花,特別喜愛梅花。此時北宋滅國,陸游處於政治勢力的邊緣,資歷不高,又力主北伐,長時間得不到當權派的重用,但他的心中確實仍有期待。當作者看到梅花有感而發。

文學賞析

其一

這首詩的首句「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寫梅花綻放的情景。如第一句中「坼曉風」一詞,突出了梅花不畏嚴寒的傲然情態;第二句中則把梅花比喻成白雪,既寫出了梅花潔白的特點,也表現了梅花漫山遍野的盛況。語言鮮明,景象開闊。而三四兩句「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更是出人意表,高邁脫俗,願化身千億個陸游,而每個陸游前都有一樹梅花,把痴迷的愛梅之情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出來。

「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化用柳宗元的「若為化得身千億,散向峰頭望故鄉」(《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然而柳詩以此寫思鄉之殷,陸游以此寫賞梅之痴,在情感上又有悲與喜的不同。

前兩句的寫梅是為後兩句寫人作陪襯。面對梅花盛開的奇麗景象,詩人突發奇想,願化身千億個陸游,而每個陸游前都有一樹梅花。這種豐富而大膽的想像,把詩人對梅花的喜愛之情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出來,同時也表現了詩人高雅脫俗的品格。末句之情,試在腦中擬想,能令人發出會心的微笑。

其二

這首詩的前兩句,詩人先用「幽谷」二字,點明梅花生長在陽光很少的深谷中,接著又寫它枝條朝北,迎著寒風,這就揭示了梅花所處的環境對它多麼不利。在這樣的地方,它自然花開得晚,但是它並不在乎,靠「自分」二字突出地表現了梅花的品格。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著花遲。」這其實正是進入詩人更加切膚的感性世界的「詩眼」所在。陸游是南宋愛國詩人。文武雙全,年輕時意氣風發,北宋滅國,是陸游一生中的痛,他一生忠貞,念念不忘北伐,但一直得不到南宋朝廷的重用直至死去。

這實際是一首標準的況物自比的詠梅詩。「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著花遲。」一句對梅的身世天衣無縫的描述中,用到了意味深長的兩個字眼:「那堪」、「更」;更有一個雙關氣很濃的「北枝」,說的是詩人自忖處於政治勢力的邊緣,資歷不高,又力主北伐,長時間得不到當權派的重用是自然的事。但是,他的心中確實仍有期待。

年復一年的等待並沒讓他感覺到絕望,「自分」二字准確地傳達出了他的這種心態。就像這眼前大雪覆蓋,依然含苞待放的梅花一樣,讀者可以理解到雪中詠詩之人的高標逸韻。濃烈的詩情畫意,夾雜著無法言說的身世之感,虛實相照,渾然一體,烘托出一種清逸深幽的特殊美感。這是中國古典詩歌的慣有風格。

「高標逸韻君知否,正是層冰積雪時。」一幅雪壓梅花、俏色生春的寒梅圖躍然入目。出身苦寒,含笑冰雪,期待盛開。這是含苞之梅。寥寥數字便把梅之風骨、梅之清艷刻畫的入木三分。

詩的後兩句,詩人用自問自答的方式把梅花的「高標逸韻"和「層冰積雪"聯系在一起,以「層冰積雪來」烘托梅花的「高標逸韻",進一步突出了梅花不畏嚴寒、傲對霜雪的氣節。這首詩中的梅花,開在地理條件、氣候條件都十分惡劣的環境中,正因為如此,才顯示了它非凡的品格、氣節的風度。詩人贊美梅花,表現了自己身處逆境而堅持崇高操守的思想境界。

在寫作上,陸游圓熟地運用了反襯的表現手法,「幽谷」、「北枝」,「層冰」,「積雪」等詞語一再描寫環境之艱苦,生長條件之惡劣,這樣反襯;突出了梅花「高標逸韻」的品格和風韻,從而使這首詩格調高雅,視覺感清晰。

全篇比興深婉,境界幽遠,風格高朗,是陸游詠梅詩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