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高清圖片 » 崇明大橋高清圖片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崇明大橋高清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2-16 00:26:39

㈠ 從長興島崇明島的跨海大橋簡介

2006年10月21日參觀了上海西南部連接洋山深水港的跨海的東海大橋後,想起了上海東北部正在建設連接崇明島跨長江的「南隧」「北橋」的長江大橋。這兩座橋,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和全國人民關心與主持下,是上海社會主義建設里程碑式的兩座橋。反映了上海的社會主義建設的速度、質量與科技水平;反映了中國的隧道和大橋建設已突破了許多世界性的科技難關,隧道與大橋的建設水平已進入世界的先進行列。
崇明島的經濟是上海地區最落後的縣,主要受阻於大江的隔閡。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上述兩座大橋的建成後,必將極大地促進長江三角洲經濟的發展。連接崇明島的南隧北橋,這是千年來崇明人夢寐以求的大事,前兩年胡總書記考察崇明島時,一個崇明老鄉與總書記的交談中,講到請總書記對崇明的建設多關心的話語,把總書記都說笑了。總書記的考察,極大地鼓舞了崇明百姓對未來的期盼:崇明人夢寐以求的大橋要建了!崇明要要騰飛了!南隧北橋的建設,不但是崇明人夢寐以求的大事,其實,也是長江北岸地區人民夢寐以求的大事。啟東、海門人在歷史上有相當數量的人借道崇明,換乘輪船到上海。筆者親歷所見,在上個世紀的四五十年代,啟東地區到上海,一部分人乘木帆船到崇明浜鎮的灣港,再換乘汽車到南門港換乘輪船到上海,因為這是一條直線距離最近的路線,但路途顛簸而艱難!上個世紀南通到上海,大多靠輪渡來實現:十分費時!現在陸路交通已發展到了一定的水平,上海到南通的海上客輪早已淘汰,但交通還不很便捷。如果,滬崇南隧北橋建成後,也為連接長江北岸江蘇沿海地區奠定了基礎。以後,江北有「小上海」之稱的南通市以及與崇明島隔江相望的啟東市、海門市與崇明間建成通道後,形成城際公路交通的大環線,快捷便利的交通,必將極大地促進江蘇北部沿海地區的發展。過去,說啟東市,是蘇北地區的公路交通的末梢。如果,它的長江大橋連接崇明上海後,真是「一通百通」,融入上海一小時經濟圈,將成為現實,「北上海」將成為必然!
2002年7月上海博物館館長陳燮君先生的崇明水墨寫真畫在上海美術館展出,這是他在上世紀末本世紀初的三年多的崇明的發現之旅所創作。一些媒體都說「陳燮君發現了上海的香格里拉」,他的作品在上海引起轟動,在激動之餘我也冒昧於二00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給陳先生寫了一封信,作為崇明人感謝他對崇明的關心。因為,大江的隔閡,經濟的落後,她太需要人們的關注!
崇明島,是上海的香格里拉,太神奇了!小時侯我在浜鎮聽到幾個大人講一種「加密語」,有時想起它,還是一個迷團。小時候我經常到我家河對面的「德勝堂」中葯店去玩,看他們熬葯膏、切葯、抓葯、聽笑話,因那兒地方大,常有一些人也在那兒聊天消閑。有幾個人在聊天時用一種別人聽不懂的話在交流,只聽到他們「唧唧喳喳嘰哩呱啦」地象講外語,我聽不懂,當他們說到開心處還會咯咯地笑出了聲。說明他們能熟練地用這種語言進行交流,不象湖南的「女書」與四川的「東巴文」那樣在特定范圍里傳布和教授,故不知他們在那裡學來的,抑或是他們自己創造出來弄來玩玩的,沒考查過。能講這種「加密的崇明話」的也人不多,現已八十歲上下的老人了,他們是否還記得起年輕時講的那種話,那也不清楚。我只是寫這篇文章時才想起有這件事。所以說,崇明給外人的感覺有點靜謐而神秘,就這件事也夠神秘的了!
現在,要建隧橋與上海連通,與江蘇的啟東、海門連通,這個大事很感人,我想把有關新聞和媒體不斷披露的相關情況不斷地記錄在我的博客上,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啊!國家發展,百姓高興啊!
二、崇明的由來與崇明的取意
崇明島成陸已有1300多年歷史。公元618年(唐朝武德元年),長江口外海面上東沙西沙兩島開始出露。以後許多沙洲時東時西、忽南忽北漲坍變化,至明末清初,始連成一個崇明大島。公元696年(唐朝萬歲通天元年)初,始有人在島上居住。公元705年(唐朝神龍元年),在西沙設鎮,取名為崇明(「崇」為高,「明」為海闊天空,「崇明」意為高出水面而又平坦寬闊的明凈平地)。公元1222年(南宋嘉定十五年)設天賜鹽場,隸通州。公元1277年(元朝至元十四年)升為崇明州,隸揚州路。公元1396年(明朝洪武二年)由州為縣,先隸揚州路,後隸蘇州府,兼隸太倉州。民國時期,先後隸屬江蘇南通、松江。解放後,隸屬江蘇南通專區。1958年12月1日起改隸上海市,目前是上海十九個區縣中唯一的縣。
長興島成陸於咸豐年間,橫沙島自1886年圍墾、遷居至今已有120年左右歷史。自2005年5月18日起,經上海市人民政府報請國務院批准,原屬上海市寶山區的長興、橫沙兩個鄉行政區劃,成建制劃入崇明縣。
三、崇明的地理位置與戰略地位
崇明縣目前由崇明、長興、橫沙等三島組成,三島陸域總面積1411平方公里。
崇明島位於西太平洋沿岸中國海岸線的中點地區,地處中國最大河流長江入海口,是全世界最大的河口沖積島,也是中國僅次於台灣島、海南島的第三大島嶼,有「長江門戶、東海瀛洲」之稱。也有人把長江比作「龍」,把崇明稱為「龍口裡的明珠」。全島三面環江,一面臨海,西接滾滾長江,東瀕浩瀚東海,南與浦東新區、寶山區及江蘇省太倉市隔水相望,北與江蘇省海門市、啟東市一衣帶水。全島面積1267平方公里,東西長80公里,南北寬13至18公里。島上地勢平坦,無山崗丘陵,西北部和中部稍高,西南部和東部略低。90%以上的土地標高(以吳淞標高0米為參照)在3.21米至4.20米之間。島嶼地理位置在東經121°09′30〃至121°54′00〃,北緯31°27′00〃至31°51′15〃,地處北亞熱帶,氣候溫和濕潤,年平均氣溫15.2℃,日照充足,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島上水土潔凈,空氣清新,生態環境優良,居民平均壽命76.7歲。
長興島位於吳淞口外長江南水道,東鄰橫沙島,北伴崇明島。島呈帶狀,東西長26.8公里,南北寬2 ~ 4公里。面積88平方公里,其中灘塗面積8.5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積26.2平方公里(不包括前衛農場)。南沿有深水岸線近20公里,一般水深-12米至-16米,最深處-22米,可停靠30萬噸級輪船。
橫沙島是長江入海口最東端的一個島嶼,三面臨江,一面臨海。背靠長興,北與崇明島遙相呼應,南與浦東隔江相望。島呈海螺形,南北長 12公里左右,東西寬8公里左右。平均海拔2.8米。總面積56平方公里,其中可耕地面積26.8平方公里。目前尚有灘塗資源0米以上20萬畝、-5米以上67萬畝。周邊岸線30餘公里,其中南端約有2公里深水岸線,水深-12米左右。 崇明島,是上海的香格里拉,太神奇了!小時侯我在浜鎮聽到幾個大人講一種「加密語」,有時想起它,還是一個迷團。小時候我經常到我家河對面的「德勝堂」中葯店去玩,看他們熬葯膏、切葯、抓葯、聽笑話,因那兒地方大,常有一些人也在那兒聊天消閑。有幾個人在聊天時用一種別人聽不懂的話在交流,只聽到他們「唧唧喳喳嘰哩呱啦」地象講外語,我聽不懂,當他們說到開心處還會咯咯地笑出了聲。說明他們能熟練地用這種語言進行交流,不象湖南的「女書」與四川的「東巴文」那樣在特定范圍里傳布和教授,故不知他們在那裡學來的,抑或是他們自己創造出來弄來玩玩的,沒考查過。能講這種「加密的崇明話」的也人不多,現已八十歲上下的老人了,他們是否還記得起年輕時講的那種話,那也不清楚。我只是寫這篇文章時才想起有這件事。所以說,崇明給外人的感覺有點靜謐而神秘,就這件事也夠神秘的了!
現在,要建隧橋與上海連通,與江蘇的啟東、海門連通,這個大事很感人,我想把有關新聞和媒體不斷披露的相關情況不斷地記錄在我的博客上,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啊!國家發展,百姓高興啊!
二、崇明的由來與崇明的取意
崇明島成陸已有1300多年歷史。公元618年(唐朝武德元年),長江口外海面上東沙西沙兩島開始出露。以後許多沙洲時東時西、忽南忽北漲坍變化,至明末清初,始連成一個崇明大島。公元696年(唐朝萬歲通天元年)初,始有人在島上居住。公元705年(唐朝神龍元年),在西沙設鎮,取名為崇明(「崇」為高,「明」為海闊天空,「崇明」意為高出水面而又平坦寬闊的明凈平地)。公元1222年(南宋嘉定十五年)設天賜鹽場,隸通州。公元1277年(元朝至元十四年)升為崇明州,隸揚州路。公元1396年(明朝洪武二年)由州為縣,先隸揚州路,後隸蘇州府,兼隸太倉州。民國時期,先後隸屬江蘇南通、松江。解放後,隸屬江蘇南通專區。1958年12月1日起改隸上海市,目前是上海十九個區縣中唯一的縣。 崇明島成陸已有1300多年歷史。公元618年(唐朝武德元年),長江口外海面上東沙西沙兩島開始出露。以後許多沙洲時東時西、忽南忽北漲坍變化,至明末清初,始連成一個崇明大島。公元696年(唐朝萬歲通天元年)初,始有人在島上居住。公元705年(唐朝神龍元年),在西沙設鎮,取名為崇明(「崇」為高,「明」為海闊天空,「崇明」意為高出水面而又平坦寬闊的明凈平地)。公元1222年(南宋嘉定十五年)設天賜鹽場,隸通州。公元1277年(元朝至元十四年)升為崇明州,隸揚州路。公元1396年(明朝洪武二年)由州為縣,先隸揚州路,後隸蘇州府,兼隸太倉州。民國時期,先後隸屬江蘇南通、松江。解放後,隸屬江蘇南通專區。1958年12月1日起改隸上海市,目前是上海十九個區縣中唯一的縣。
長興島成陸於咸豐年間,橫沙島自1886年圍墾、遷居至今已有120年左右歷史。自2005年5月18日起,經上海市人民政府報請國務院批准,原屬上海市寶山區的長興、橫沙兩個鄉行政區劃,成建制劃入崇明縣。
崇明島成陸已有1300多年歷史。公元618年(唐朝武德元年),長江口外海面上東沙西沙兩島開始出露。以後許多沙洲時東時西、忽南忽北漲坍變化,至明末清初,始連成一個崇明大島。公元696年(唐朝萬歲通天元年)初,始有人在島上居住。公元705年(唐朝神龍元年),在西沙設鎮,取名為崇明(「崇」為高,「明」為海闊天空,「崇明」意為高出水面而又平坦寬闊的明凈平地)。公元1222年(南宋嘉定十五年)設天賜鹽場,隸通州。公元1277年(元朝至元十四年)升為崇明州,隸揚州路。公元1396年(明朝洪武二年)由州為縣,先隸揚州路,後隸蘇州府,兼隸太倉州。民國時期,先後隸屬江蘇南通、松江。解放後,隸屬江蘇南通專區。1958年12月1日起改隸上海市,目前是上海十九個區縣中唯一的縣。
長興島成陸於咸豐年間,橫沙島自1886年圍墾、遷居至今已有120年左右歷史。自2005年5月18日起,經上海市人民政府報請國務院批准,原屬上海市寶山區的長興、橫沙兩個鄉行政區劃,成建制劃入崇明縣。
三、崇明的地理位置與戰略地位
崇明縣目前由崇明、長興、橫沙等三島組成,三島陸域總面積1411平方公里。
崇明島位於西太平洋沿岸中國海岸線的中點地區,地處中國最大河流長江入海口,是全世界最大的河口沖積島,也是中國僅次於台灣島、海南島的第三大島嶼,有「長江門戶、東海瀛洲」之稱。也有人把長江比作「龍」,把崇明稱為「龍口裡的明珠」。全島三面環江,一面臨海,西接滾滾長江,東瀕浩瀚東海,南與浦東新區、寶山區及江蘇省太倉市隔水相望,北與江蘇省海門市、啟東市一衣帶水。全島面積1267平方公里,東西長80公里,南北寬13至18公里。島上地勢平坦,無山崗丘陵,西北部和中部稍高,西南部和東部略低。90%以上的土地標高(以吳淞標高0米為參照)在3.21米至4.20米之間。島嶼地理位置在東經121°09′30〃至121°54′00〃,北緯31°27′00〃至31°51′15〃,地處北亞熱帶,氣候溫和濕潤,年平均氣溫15.2℃,日照充足,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島上水土潔凈,空氣清新,生態環境優良,居民平均壽命76.7歲。

㈡ 崇明長江大橋的介紹

崇明長江大橋主跨超過東海大橋。作為一項投資超百億、使用超百年的工程,上海長江隧橋工程創造了多項中國乃至世界紀錄。

㈢ 請教下上海崇明島有個大橋叫啥來著

上海長江隧橋,目前是崇明通往上海唯一的一座大橋

㈣ 通往崇明島的橋叫什麼

上海市區通往崇明縣的統稱長江隧橋,其中市區——長興島段叫長江隧道,長興島——崇明島段叫長江大橋。
崇明縣到南通市匯龍鎮的大橋叫崇啟大橋。
它們都是滬陝高速公路的一部分。

㈤ 中國長江上有大橋多少,圖片

長江大橋,嚴格意義上僅指宜賓岷江口以下長江段上的橋梁,但通常也泛指長江幹流上的所有橋梁。
目前長江上已建和在建橋梁共100座,其中沱沱河上2座、通天河上2座、金沙江上41座、長江上55座。宜賓岷江口以下55座橋梁全部為大型或特大型橋梁,並且橋名中均含有「長江」二字,宜賓岷江口以上45座橋梁大多為小型或中型橋梁,並且橋名中均不含有「長江」二字。
如下:
上海境內

崇明越江通道
上海長江大橋
上海市與江蘇省之間2座:崇啟大橋、崇海大橋(在建)
江蘇省

南京長江大橋
南京長江二橋 南京長江三橋 南京長江四橋 南京過江隧道

潤揚長江大橋 蘇通大橋 江陰長江大橋 泰州長江大橋 揚中長江大橋
南京大勝關長江大橋 鎮江長江大橋(在建) 滬通鐵路長江大橋(在建)
安徽省

蕪湖長江大橋
蕪湖長江二橋(在建)
蕪湖長江三橋
(商杭鐵路公鐵大橋) (在建)
銅陵長江公路大橋 安慶長江公路大橋

馬鞍山長江大橋
銅陵長江公鐵大橋(在建)
望東長江大橋(在建)
安慶長江鐵路大橋(在建)
池州大橋(規劃

江西省與湖北省交界之間3座:
九江長江大橋、九江長江二橋、九江長江三橋(在建)
湖北省
武漢長江大橋 武漢長江二橋 武漢白沙洲長江大橋 武漢軍山長江大橋 武漢陽邏長江大橋
武漢長江隧道 武漢地鐵2號線 武漢天興洲長江大橋 武漢二七長江大橋 武漢鸚鵡洲長江大橋
武漢楊泗港長江大橋(在建) 武漢黃家湖長江大橋(規劃)
武漢三陽路長江隧道
(公鐵兩用隧道)
黃石長江大橋 鄂東長江大橋

鄂黃長江大橋 荊州長江大橋 枝城長江大橋 宜昌長江大橋 宜昌長江鐵路大橋
葛洲壩三江大橋 夷陵長江大橋 西陵長江大橋 巴東長江大橋 武漢沌口長江大橋(在建)[1]

黃岡長江大橋 荊州長江二橋
(在建)


湖北省與湖南省之間1座:荊岳長江大橋
重慶境內

巫山長江大橋

奉節長江大橋

雲陽長江大橋

萬州長江二橋

萬州長江三橋

萬州長江大橋

江津長江大橋

忠縣長江大橋

忠州長江大橋

豐都長江大橋

涪陵李渡長江橋

長壽長江大橋

地維長江大橋

江津長江大橋

廣陽島長江大橋

重慶李家沱大橋

白沙沱大橋

重慶長江大橋

重慶長江大橋復線橋

重慶菜園壩長江大橋

重慶鵝公岩長江大橋

重慶魚嘴長江大橋

重慶魚洞長江大橋

重慶馬桑溪大橋

重慶大佛寺長江大橋

重慶朝天門長江大橋

江津觀音岩長江大橋

渝懷鐵路長壽長江大橋

萬宜鐵路萬州長江大橋

涪陵石板溝長江大橋(在建)

涪陵韓家沱長江大橋(在建)

重慶東水門長江大橋(在建)

江津迎賓長江大橋(在建)

江津幾江長江大橋(在建)

永川長江大橋(在建)


四川省

瀘州泰安長江大橋

隆黃鐵路長江大橋

瀘州長江二橋

瀘州長江大橋

瀘州國窖大橋

江安長江大橋

宜賓長江大橋

合江長江一橋

合江長江二橋

南溪長江大橋

㈥ 崇明大橋多長

約為9968米。大橋入口處有指示牌寫著的。

㈦ 崇明長江大橋的簡介

崇明長江大橋主跨超過東海大橋。
作為一項投資超百億、使用超百年的工程,上海長江隧橋工程創造了多項中國乃至世界紀錄。
為滿足長江口黃金水道的最大通航需要,連接崇明島和長興島的大橋主通航孔跨徑達到730米,這一標准超過了上海已建的任何一座大橋,比東海大橋主通航孔還大300多米,在國內僅次於蘇通大橋和香港的昂船洲大橋,在世界上位居第五。據介紹,這一跨度能滿足規模3萬噸的集裝箱貨輪及5萬噸的散裝貨輪的雙向通航要求。
上海長江大橋工程是崇明越江通道「南隧北橋」中的「北橋」部分,大橋原設計標准為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1993年0月,大橋主體結構施工圖設計基本完成,並已開工建設。-1月,為促進崇明三島聯動發展,節省土地資源與建設投資,有關部門提出將軌道交通9號線與長江隧橋共建,向北延伸,經長興島登陸崇明島。
公路與輕軌交通一體化跨江大橋建設在我國是第一次,另外,長江大橋工程已經開工,限制條件很多,因此給調整設計工作帶來很多困難。設計人員迎難而上,通過科技攻關,成功解決了預留軌道交通設計參數、預留位置、結構的適應性、車橋耦合振動的舒適性、安全性等相關關鍵技術問題,並通過了專家組的多次評審。相關研究成果為確保施工圖調整設計的質量與進度,提供了技術支撐,同時為我國大型公路與軌道交通一體化橋梁的建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1995年0月28日,上海長江大橋主塔順利封頂。上海長江大橋是上海長江隧橋工程的主體工程之一。根據目前的施工總體進度安排,上海長江大橋於1997年0月實現全橋結構貫通。
長江大橋跨江段10公里,全橋長16.5公里,其設計方案為技術成熟的斜拉橋橋型,按雙向6車道設計,時速為每小時100公里。不過,這座長江大橋的主塔造型不同於楊浦大橋的倒Y型,也不同於徐浦大橋的A字型,更不同於南浦大橋的H型,而是形如「人」字,平直的橋面從腰際穿過。因此,作為今後的「長江門戶第一橋」,秀麗而大氣的景觀也將是上海長江大橋的特色之一。
長江大橋工程建設正按計劃推進。日前,崇明島引橋主體結構基本建成,遠看建設中的長江大橋像條綵帶,將崇明島和長興島連為一體。
地理位置:崇明陳家鎮。-----崇明生活wang

㈧ 崇明特大橋 是雙向的嗎

崇明特大橋的建造,當然是雙向的,否則只有去沒有回是起不到通暢方便的作用的。

㈨ 上海長江大橋的介紹

上海長江大橋是一座位於長興島與崇明島之間的長江大橋。大橋南部起於隧道長興島登陸點,沿地面橫穿長興島,北至崇明島陳家鎮。全長16.65公里,其中道路6.68公里,橋梁9.97公里。大橋設計為雙向六車道,初步設計橋面兩側加寬緊急帶預留給軌道交通線路。上海長江大橋是崇明越江通道(即上海長江隧橋)南隧北橋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中國鐵建中鐵二十四局集團等單位建設。

㈩ 崇明到上海的大橋叫什麼名字

長江隧橋!上海長江隧橋(崇明越江通道)位於上海東北部長江口南港、北港水域,是我國長江口一項特大型交通基礎設施項目,也是上海至西安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出處: http://ke..com/view/12397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