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高清圖片 » 五台山文殊菩薩圖片大全高清正版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五台山文殊菩薩圖片大全高清正版

發布時間: 2022-02-25 21:19:07

1. 五台山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梵文 Mañjuśrī ,音譯文殊師利。意譯:妙德,妙吉祥。又譯:妙首,普首,濡首,敬首。曼殊是妙之意,師利是吉祥之意,簡稱為文殊。為我國佛教四大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音菩薩、地藏菩薩)之一。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為釋迦牟尼佛的左、右脅侍,他們合稱為「華嚴三聖」。文殊菩薩智慧、辯才第一,為眾菩薩之首,被稱為「大智文殊菩薩」。
山西省五台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華嚴經·菩薩住處品》說:『東方有處名清涼山,從昔以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現有菩薩文殊師利,與其眷屬,諸菩薩眾,一萬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說法。』《文殊師利寶藏陀羅尼經》亦說:『爾時世尊,告金剛密跡菩薩言:我滅度後,於此瞻部洲東北方,有國名大振邦,其國有山號曰五頂,文殊童子,遊行居上,為諸眾生,於中說法。』而經所說清涼山及五頂山,即今中國山西五台山。此山在五台縣東北,離縣城一百二十里,五峰環抱,頂無森林,如壘土之合,因名五台山。地居邊境,寒冷異常,無炎暑之熱,又名清涼山。古之叢林,今之佛剎,皆在中台之下,其南台離中合八十里,台高三十里,頂周二里,金蓮名菊,燦發如錦,亦名錦綉峰,世傳是文殊菩薩所居。文殊菩薩誕辰紀念日:農歷四月初四。

文殊菩薩的形象,通常是手持慧劍,騎乘獅子,比喻以智慧利劍斬斷煩惱,以獅吼威風震懾魔怨。

2. 4大佛教名山裡五台山有文殊菩薩的大銅像嗎,其他3座山都有了

五台山有殊像寺,殊像寺的文殊殿內有一尊文殊菩薩騎過猗狻的塑像,高9.87米,是五台山台懷鎮諸寺中最高的一尊彩塑文殊像。其中,狻猊高3.95米。狻猊四蹄蹬地,昂首豎耳,張口捲舌,雙眼圓睜。面部、腰間、腿上呈藍底白點,頸上長滿深綠色的穗纓。它雄壯敦實,精神抖擻,作行走姿勢,給人一種活潑奔騰之感。這尊文殊菩薩於天空顯真容,匠人爭中生智,拿出他廚房和好的喬面,照形捏制。剛捏好,文殊的真容便隱去。匠人接著用泥仿塑,卻總是不很理想,便乾脆把喬面頭安在塑像上,並貼上一層金,於是這一塑像就有了喬面頭像文殊菩薩的稱謂。

是五台山最大的文殊像,但不是銅像,其他寺廟可能有小的銅像菩薩吧。

3. 五台山文殊菩薩求什麼

是求子、求智慧、求事業的。
文殊菩薩,梵名Mañjuśrī ,音譯作文殊師利、曼殊室利、滿祖室哩,意譯為妙德、妙吉祥、妙樂、法王子。又稱文殊師利童真、孺童文殊菩薩。為佛教四大菩薩之一。與般若經典關系甚深,故稱為大智文殊師利菩薩 。或謂其為已成之佛,如首楞嚴三昧經卷下載,過去久遠劫有龍種上如來,於南方平等世界成無上正等覺,壽四百四十萬歲而入涅盤,彼佛即今之文殊師利法王子。或謂其為實在人物,如文殊師利般涅槃經謂,此菩薩生於舍衛國多羅聚落梵德婆羅門家,生時屋宅化如蓮花,由其母之右脅出生,後至釋迦牟尼佛所出家學道。此外,亦有說文殊菩薩為諸佛菩薩之父母者。一般稱文殊師利菩薩,與普賢菩薩同為釋迦佛之脅侍,分別表示佛智、佛慧之別德。所乘之獅子,象徵其威猛。

4. 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薩在哪個廟

五台山五個台頂各建一座寺廟。即東台望海寺、南台普濟寺、西台法雷寺、北台靈應寺、中台演教寺。也因為五台山是文殊菩薩演教的地方,所以這五個台頂上的寺廟均供奉文殊菩薩,但五個文殊的法號不同:東台望海寺供聰明文殊、南台普濟寺供智慧文殊、西台法雷寺供獅子吼文殊、北台靈應寺供無垢文殊、中台演教寺供孺童文殊。從此以後,凡到五台山朝拜的人,都要到五個台頂寺廟里禮拜,叫做朝台。

到了五台山,就是到了文殊菩薩的道場,差不多可以說廟廟都供文殊。文殊菩薩為佛教四大菩薩之一。與般若經典關系甚深,故稱為大智文殊師利菩薩。

文殊菩薩是大智慧的象徵,能開發智慧,提高悟性,尤其能幫助小孩學業有成、官人福祿雙增、商人增財增福。記住常念文殊菩薩心咒(也叫聰明智慧咒):「翁啊拉巴扎納諦」,可以開啟聰明智慧的。

5. 五台山的五位文殊菩薩,有什麼不同之處

在以往系列的文章里,“源易緣”曾介紹過,五台頂上所建的寺廟,分別是東台頂的望海寺,西台頂的法雷寺、南台頂的普濟寺、北台頂的靈應寺、中台頂的演教寺。

細心的讀者從文章中注意到,這些台頂上的寺院里,正殿雖然供奉的都是文殊菩薩,但名字卻各有不同。

比如,東台望海寺供奉的是聰明文殊、西台法雷寺中供奉的是獅子文殊、南台普濟寺供奉的是智慧文殊、北台靈應寺供奉的是無垢文殊,中台供奉的則是孺童文殊菩薩。

佛教是清靜之地,無垢文殊菩薩供奉北台頂靈應寺。“源易緣”留心到,北台葉斗峰不僅是五台中最高的峰頂,也是華北地區的最高山峰。

登臨北台峰頂,山上綠草茵茵,大地清潔,一片純凈,可謂一塵不染,一片清靜清涼凈土。

因此在民間,也就有了“登北台,拜文殊,會讓心地純凈”的說法。

6. 五台山文殊菩薩的介紹

文殊菩薩http://ke..com/link?url=SUqv-yXo9FdzKp__0-9QQOFSU4tnl5gWknJRlzn_9LCqQi3

7. 五台山文殊菩薩有哪五個化身

文殊菩薩的五個法身分別叫黃文殊、四臂文殊、白文殊、黑文殊、紅黃文殊。是山西五台山黛螺頂的正殿。五台山有五個山峰,峰頂平坦,叫做五台。每個峰上供奉一位文殊菩薩,東台望海寺供聰明文殊、南台普濟寺供智慧文殊、西台法雷寺供獅子文殊、北台靈應寺供無垢文殊、中台演教寺供孺童文殊。黛螺頂是五個台內的一座小山峰,頂上的寺廟里把五位文殊像塑在一起,一同供奉,因此正殿叫做五方文殊殿。

8. 文殊菩薩是五台山供奉的嗎

五台山原先並不叫五台山,而是叫紫府山,也稱作五峰山道場。至於五峰山更名為五台山,這裡面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據傳說,遠古時代的五峰山一帶氣候異常惡劣,常年酷暑,當地百姓苦不堪言,時逢文殊菩薩在那裡講經說法,見到黎民百姓的疾苦,深表同情,於是發大願拯救百姓脫離苦海。文殊菩薩裝扮成一個化緣的和尚,行程萬里到東海龍王那裡尋求幫助。他在龍宮門口發現了一塊能散發涼風的巨大青石,於是便把它帶了回來。當他把那塊大青石(東海龍王的歇龍寶石)放置在五峰山一道山谷里時,剎那間,那裡一下就變成了草豐水美、清涼無比的天然牧場。此後,那條山谷也被起名叫做清涼谷。人們在山谷里建了一座寺院,將那清涼石圈在院內。後來,隋文帝聽說此事後,便下詔在五座山峰的台頂各建一座寺院供奉文殊菩薩。即東台頂的聰明文殊,西台頂的獅子吼文殊,南台頂的智慧文殊,北台頂的無垢文殊,中台頂的孺童文殊。在東台頂能看日出,西台頂能賞明月,南台頂能觀山花,北台頂能望瑞雪。這就是五台山的由來。相傳文殊菩薩曾在五台山住過,以後就成為他的道場。

9. 為什麼不在五台山造一座高大的文殊菩薩像

五台山的廟大多供奉文殊菩薩。最有名的是殊像廟,供奉的是五台山最大的文殊菩薩像。
五台山五個台頂都有廟,每個廟里都供奉文殊菩薩,人們到五台山旅遊,有的要登五個台頂禮拜五個文殊菩薩像,這叫「大朝台」。但是人們體力有限,於是就在一個小的山坡上將五個台頂的文殊菩薩像集中到一起,這就是黛螺頂。人們可以到黛螺頂禮拜五個文殊菩薩像,這就叫「小朝台」。所以不登黛螺頂,就不算到過五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