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高清圖片 » 西遊記背景圖片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西遊記背景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3-02 15:49:34

① 西遊記皇宮背景圖

http://image..com/i?ct=201326592&cl=2&lm=-1&tn=image&pv=&word=%B9%AC%B5%EE%C4%DA%BE%B0%CD%BC&z=0

② 西遊記 漫畫 圖片 孫悟空 豬八戒 沙僧 唐僧 誰有啊

有倒是有……都是自己動畫截圖摳過圖了的,背景都是透明的(個人覺得扣的還不錯)。不介意的話給我你的郵箱,我發給你。不然就去看西遊記動畫版17集啊(好像是)那個三打白骨精的,有三個人的場景

③ 求一張再別康橋的背景圖片。。。

建議使用周星馳西遊記最後的畫面,就是他們在城樓上擁抱而大聖在下面唏噓而去的瞬間。

④ 動畫片西遊記中唐僧的圖片

這個還行吧!

⑤ 西遊記取經路線圖及事件

事件:

1、大聖大鬧蟠桃宴:悟空管理蟠桃園,監守自盜,又赴瑤池,喝光仙酒,吃盡太上老君葫蘆內的金丹,逃回花果山,玉帝令托塔天王率天兵去捉拿悟空,悟空打退了眾天神。

2、大鬧天宮:太上老君將悟空置入煉丹爐燒煉,四十九天後,悟空出來,大鬧天宮,玉帝請來如來佛,如來將五指化為大山,壓住悟空。

3、偷吃人參果:唐僧師徒路過萬壽山五庄觀,借宿觀內。觀主鎮元大仙外出聽經,囑咐童兒以人參果款待唐僧。唐僧見果害怕不敢吃,兩童子就吃了。八戒恰巧窺見,就慫恿孫悟空到後園偷果。悟空偷得三枚人參果,與兩個師弟分吃。

4、計收豬八戒:高老漢夫婦招贅悟能為女婿。酒宴上,悟能酒醉現出真面目,嚇到了大家,悟能只能將高小姐鎖在後花園,不許她與父母家人見面。悟空與師父來庄投宿,悟空使用巧計,弄清了豬悟能的來歷,經觀音點化,唐僧收他為徒,給他取名豬八戒。

5、車遲國鬥法:唐僧在車遲國要趨朝換文西行,國師不許,提出鬥法,經過祈雨,下油鍋,砍頭三次鬥法之後,三國師都死於非命,現出原形。

6、真假美猴王:唐僧因悟空打死強盜把他攆走,六耳獼猴精趁機變作悟空模樣,打傷唐僧,搶走行李關文,悟空跟沙僧回去驗真,經過在多路神仙辨別,仍分辨不出,最後還是如來識破假猴。

7,降服黑熊怪:悟空在洞外打死一小妖,得到請貼,變為老住持赴會。因被識破,只好請來觀音。觀音變為道士,勸熊怪服下悟空變的仙丹,悟空在肚內使熊怪痛不可忍。只好交回袈裟皈依佛門。

8、平頂山蓮花洞金角大王、銀角大王,欲拿唐僧,並有葫蘆、凈瓶、寶劍、扇子、魔繩五件寶器,神通廣大。悟空與之鬥智斗勇。屢經磨難,才降伏二怪。

9、烏雞國國王被獅精推入井內淹死。獅精變化國王。國王鬼魂求告唐僧搭救,八戒從井中背出屍身,悟空又從太上老君處討來金丹,救活國王。獅精原來是文殊菩薩的坐騎青毛獅子所化。

10、牛魔王的兒子紅孩兒據守火雲洞,欲食唐僧肉。悟空抵不過紅孩兒的三昧真火。請來菩薩降妖。菩薩降伏紅孩兒,讓他做了善財童子。

11、黑水河龍王變作艄公。誘唐僧、八戒上船,沉入水府。孫悟空請來西海龍王太子摩昂擒龍回西海。

12、車遲國虎力、鹿力、羊力三位大仙乞雨救旱有功,做了國師,國王敬道滅僧。悟空等與三法師鬥法,一一挫敗他們,使之現了原形。

(5)西遊記背景圖片擴展閱讀:

《西遊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現存明刊百回本《西遊記》均無作者署名。

清代學者吳玉搢等首先提出《西遊記》作者是明代吳承恩 。這部小說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當時的社會現實。

全書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後,遇見了唐僧、豬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經,一路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聖成真的故事。

《西遊記》自問世以來在民間廣為流傳,各式各樣的版本層出不窮,明代刊本有六種,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種。

典籍所記已佚版本十三種。鴉片戰爭以後,大量中國古典文學作品被譯為西文,《西遊記》漸漸傳入歐美。

被譯為英、法、德、意、西、手語、世(世界語)、斯(斯瓦西里語)、俄、捷、羅、波、日、朝、越等文種。中外學者發表了不少研究論文和專著,對這部小說作出了極高的評價。

《西遊記》是中國神魔小說的經典之作,達到了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巔峰,與《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並稱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西遊記

⑥ 西遊記師徒四人的圖片

孫悟空

⑦ 看到一副很牛逼的圖,叫喪屍西遊記,有誰知道這個圖的出處啊

沒聽過喪屍西遊記,很牛逼的就看過馮偉的暗黑西遊記。。。不知是否是這。

⑧ 西遊記幻燈片模板

每當我翻開《西遊記》時,總有不同的心情。它在四大名著中,是最生動活潑的,小時候的我讀起它來總覺得既過癮又有趣。但今時今日,不變的是那光怪陸離,色彩斑斕的神話世界,我的領悟卻變了。

這是一部所有人都愛讀的經典大作,每個人都能在解讀它時獲取不同的感覺和啟示,有人喜歡它鮮明的人物個性;有人喜歡它瑰麗的整體形象;有人喜歡它活潑詼諧的對話旁白;有人還研究它的歷史背景、社會現象。但在我看來,他那曲折的情節中暗藏著人們渴望而不可及的生活理想和人性追求,那就是——自由。

在經歷了日復一日個性受約束的日子,廿一世紀的人們都格外嚮往自由,嚮往那個自由的化身:孫悟空。孫悟空破土而出,「不伏麒麟轄,不服鳳凰管,又不服人間王位所約束」,闖龍宮,鬧冥司,自花果山上目在稱王。可以說已經達到人性擺脫一切束縛,徹底自由的狀態。孫悟空其實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質中最突出的就是嚮往自由,他始終在追求自由,它的一切斗爭也是為了爭取自由。這樣一個鮮活的形象給予了讀者一種追求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氣。 然而,每個人都明白, 在現在,即使是將來,完全的自由終究是不可能的,人始終要受到這般那般的約束。盡管包圍著我們的是個受約束的世界,但我們可以讓內心盡量變得廣闊而幽深,讓它能夠無邊無際、包容天地。

然而,目前社會上還有許多人被一些價值不大的東西所束縛,卻自得其樂,還覺得很滿足。經過幾百年的探索和發展,人們對物質需求已不再迫切,但對於精神自由的需求卻無端被抹殺了。總之, 我認為現代人最缺乏的就是一種開闊進取, 尋找最大自由的精神。

在厲盡時間錘煉的《西遊記》中,竟深深蘊含著新世紀人們最渴望的自由精神……我更明白為什麼它能夠傳承至今了

⑨ 西遊記思維導圖怎麼做

西遊記思維導圖做法,首先需要確定主要情節如蟠桃宴、大鬧天宮等,然後在主要情節中加入故事人物,接下來在對故事人物中主角進行分析,接下來加上主角在劇中產生的名言名句,最後分支中加入作者、時代背景、文學意義即可。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主要情節,根據西遊記相關連環畫內容,按照時間順序記錄該故事主要情節。如下圖所示。

注意事項:

思維導圖的目的是讓整個故事更加清晰,做法簡單,用戶只需按照上述步驟操作即可完成。

⑩ 西遊記的作者簡介,創作背景,影響

吳承恩
生平簡介
吳承恩,生於1499年(明弘治8年),逝世於1582年(明萬曆10年),活了81歲。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淮安府山陽縣(今江蘇淮安)人。我國明代著名小說家,他所創作的《西遊記》為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吳承恩出生於一個由下級官吏淪落為小商人的家庭,他的父親吳銳性格樂觀曠達,奉行常樂哲學,為他取名承恩,字汝忠,意思希望他能讀書做官,上承皇恩,下澤黎民,做一個青史留名的忠臣。
吳承恩小時候勤奮好學,一目十行,過目成誦。少年時,就已名冠鄉里,他除好學外,特別喜歡搜奇獵怪,愛看神仙鬼怪,狐妖猴精之類的書籍。如《百怪錄》、《酉陽雜俎》之類的小說野史,這類五光十色的神話世界,讓他養成了搜奇獵怪的嗜好,這對他創作《西遊記》有著重大的影響。
步入青年時代的吳承恩是狂放不羈、輕世傲物的年青人。社會地位的低下,貧窮困苦的處境,使這位大才子狂放不羈,招來了紛至沓來的笑聲,被人交口稱譽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吳承恩約二十歲時,與同鄉一位姓葉的姑娘結婚,婚後感情甚篤。吳承恩雖然狂放不羈,但他品行端正 ,忠於自己的妻室。
嘉靖十年,吳承恩在府學歲考和科考中獲得了優異成績,取得了科舉生員的資格,與朋友結伴去南京應鄉試。然而才華不如他的同伴考取了,他這位譽滿鄉里的才子竟名落孫山。
第二年春天,他的父親懷著遺憾去世了。接受初次失敗的教訓,吳承恩在以後三年內,專心致意地在時文上下了一番苦功,在嘉靖十三年秋的考試中卻仍然沒有考中。吳承恩羞恨交加,這年冬天,竟病倒了。
兩次鄉試的失利,再加上父親的去世,對吳承恩的打擊是沉重的。在他看來,考不取舉人,愧對父母,有負先人。但他並不以為自己沒考取是沒本事,而只是命運不濟,他認為「功名富貴自有命,必須得之無乃痴?」
生活困頓給吳承恩帶來的壓力並不小於科考的失利。父親去世以後,他需要操持全家的所有開支,但他卻沒有支撐門戶的能力,更沒有養家活口的手段。家中生活來源,除了每月從學府里領回六斗米外,只能坐食父親所留遺產了。
品嘗了社會人生酸甜苦辣的吳承恩,開始更加清醒地、深沉地考慮社會人生的問題,並且用自己的詩文向不合理的社會進行抗爭。
一生窮困的吳承恩,奮盡全力完成中外聞名的《西遊記》後,帶著悲喜交加的心情,約於萬曆十年離開了人世。
他雖然終身未能騰達,但他和他的《西遊記》,在中國學史上取得了光輝而崇高的地位,永將光照千秋。
《西遊記》的創作歷程
眾所周知,以唐僧西天取經為主線的西遊記故事在宋代就流傳於民間,但很粗糙,又不連貫。吳承恩一心想在前人有關著述及民間傳說的基礎上寫出一部完整的《西遊記》。此前,他聽說京城國子監和南都(南京)國子監(均相當於國立最高學府)都藏有全套刻印本《永樂大典》。其中收錄有元末明初的話本《西遊記》和元代雜劇《唐三藏西天取經》等幾種不同版本。這些都是創作《西遊記》前亟需閱讀和參考的,可是一般人根本無法讀到。他尋思再三,借了盤纏,帶上好友沈伯生(已高中進士,後升任南都國子監祭酒)寫的幾封信,趕到南京,在顧樓街文友朱祠曹家住下。先後持沈的介紹信件找了幾位官場上的朋友,可是他們(包括國子監內一位官員)都表示:國子監規制嚴格,無法借出《永樂大典》中有關收錄《西遊記》版本的零本。無奈之下,只有花錢請國子監里讀書的太學生們抄錄了。而且這還多虧得到國子監里那位沈伯生友人的關照。吳承恩借宿的朱祠曹家距離國子監所在地的成賢街還有幾里路。吳承恩每天下午就趕到國子監大門外耐心等候,拿到抄錄好的書稿如獲至寶,惟恐失落了一頁。回住處就翻閱潛心研究。抄書稿的費用都是朱祠曹墊付的。因為吳承恩乃是山陽一飽學寒士, 根本拿不出那筆錢。這次歷時月余的南京之行,對於吳承恩創作《西遊記》至關重要。他在自己的一篇文章里稱「南都之行」是「覓寶而得寶」。南京人文薈萃,書肆很多,也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做了多年充分准備和資料積累後,吳承恩於71歲那年才動筆創作。嘔心瀝血慘淡經營,歷時7年左右才完成了這部堪稱世界文學瑰寶的《西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