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長城有多少個台階
三層——一層向上,一層向下,一層水平。
共928755級
Ⅱ 有八達嶺長城每一城樓的實景圖嗎
不好意思,有一張......
Ⅲ 八達嶺長城一共有幾個烽火台
50公里的長城沿線上,共發現烽火台80餘座,間隔距離平均約3公里,最遠的不超過5公里。
1.名稱由來:「烽火」,古代邊防報警的兩種信號,白天放煙叫「燧」,夜間舉火叫「烽」。烽火台在漢代稱作烽堠(烽候)、亭燧,唐宋稱作烽台,並把「烽燧」一詞也引申為烽火台,明代則一般稱作煙墩或墩台(西北明代墩台,大的還有御敵之功能,小的則只有望而無點烽火之功能)。
2.主要功能:烽火台其作用主要是便於偵查同時有敵入侵時,可以燃燒稻草等可燃物,這樣可以用煙火通報敵情,以讓下一個崗提高警惕。最重要的是傳遞軍情,它需要與敵台、牆台等長城建築密切配合。
3.建築構造:烽火(the Beacon Tower)也叫烽燧,是古代軍情報警的一種措施。即敵人白天侵犯時就燃煙(燧),夜間來犯就點火(烽)以可見的煙氣和光亮向各方與上級報警。烽火台通常選擇易於相互瞭望的高崗,丘阜之上建立,檯子上有守望房屋和燃煙放火的設備,檯子下面有士卒居住守衛的房屋和羊馬圈,倉庫等建築。
Ⅳ 關於八達嶺長城紀念品圖片
[編輯http://beijing.cncn.com/jingdian/badalingchangcheng/ 本段]文化遺產http://ke..com/view/2203.htm#8
Ⅳ 八達嶺長城圖片
八達嶺長城圖片網路一下旅途團 吧 上面有都高清的圖片
八達嶺長城 史稱天下九塞之一,是萬里長城八達嶺長城圖片圖片精華,也是最具代表性八達嶺長城圖片圖片明長城之一。這里是長城重要關口居庸關八達嶺長城圖片圖片前哨,海拔高達1015米,地勢險要,城關堅固,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八達嶺原為隘口,後建關城。明隆慶三年(1569年)至萬曆十年(1582年)在各口修建障塞,並在各口兩側八達嶺長城圖片圖片山上建起邊城、梢牆、擋馬牆等,後來逐漸增建為長城,並修築敵樓、墩台。
城牆:八達嶺長城圖片城牆高6-9米,平面呈梯形。大部牆頂寬闊平坦,可以「五馬並騎、十人並行」。青龍橋一帶,山陡坡險,牆頂較窄,最窄處僅2米多。城牆中線偏於外側,外側牆高,內側牆低。牆兩側用花崗岩石條包砌,最長石條達3.1米,重1.5-1.7噸。無論陡峭山坡或平緩地段,石條均逐層水平壘砌,縱橫交錯,橫架豎壘,咬合成一體,合縫處灌以灰漿。牆體內填泥土、石塊,用夯砸實。牆上體為3-4層城磚,用石灰膏粘接灌縫。城面上用牆磚鋪砌,使牆頂平整。在坡度較大八達嶺長城圖片圖片陡峭地段,築成梯道,便於上下。牆頂兩邊有磚砌矮牆,外側叫雉堞或垛牆,內側叫宇牆或女兒牆。垛牆為迎敵面,牆高1.7-2米,便於掩護人體,一般在人體胸部高度開始築垛口,垛口之間距離約1米。垛口八達嶺長城圖片圖片磚是特製八達嶺長城圖片圖片,一邊為斜邊,碼在口上,呈扇面狀,外寬內窄,觀察面大。
敵樓:八達嶺長城圖片共有敵樓43座,形制相仿又各具特色,其中有巡邏放哨用八達嶺長城圖片圖片牆台,也有上、下兩層八達嶺長城圖片圖片敵台,上層周圍設垛口和射洞,下層為士兵住宿和存放物資八達嶺長城圖片圖片房舍。台堡八達嶺長城圖片圖片距離根據山勢和地形而設。一般敵樓為兩層,高10米、長寬均10米。全部為磚石結構,第一層和第二層頂部做成許多拱券,有梯道上下。兩層均有射擊口、瞭望口和吐水嘴,樓上有垛口,台突出牆外,收牆於台內。
墩台又稱烽火台。八達嶺長城圖片外八達嶺長城圖片圖片東、西山上,各有一座墩台。墩台高均五丈,周圍建小城,高一丈五尺,上設懸樓壘木,下設壕塹吊橋,外設塌窖陷阱;門道上置水櫃,冬日盛冰、夏日盛水;不修台階,以繩梯上下;每台有火銃、火炮2門,有守卒10人,由附近城堡駐軍防守,與城堡組成一個縱深防禦網。明成化二年(1466年)規定舉烽辦法,即敵人來百人以上一烽一炮;五百人以上二烽二炮;千人以上三烽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烽四炮;萬人以上五烽五炮。
城台又稱牆台。指稍高出長城牆頂,四周砌有堞牆、垛口、射洞等平台型建築。此是古代士兵們八達嶺長城圖片圖片巡邏放哨之處,以及發生戰爭時進行據守防禦八達嶺長城圖片圖片地方。例如八達嶺關城門頂八達嶺長城圖片圖片平台,即為城台。
戰台:修築於長城沿線八達嶺長城圖片圖片交通要道或地勢險要之處,為碉堡式建築,有一、二、三層之分,規模大小不一。內可儲兵器、彈葯及其他戰略物資,作用大於敵樓。同時還儲備一個月八達嶺長城圖片圖片口糧和用水等。這種戰台設施,既可出擊,又可據守,並可與長城上八達嶺長城圖片圖片城台、敵台等軍事設施密切配合,以組成密集八達嶺長城圖片圖片火力網,大大地增強作戰威力,有效地阻擊敵騎進攻,在軍事防禦上起著十分重要八達嶺長城圖片圖片戰略戰術作用。
門票·開放時間
門票旺季(4月1日-10月31日)45元,淡季(11月1日-3月31日)40元。學生憑有效證件半價。乘八達嶺纜車往返60元。
開放時間:夏季6:30-19:00;冬季7:00-18:00。
提供電子導游服務,中文10元/次,英語、日語、韓語、法語各為40元/次。
交 通
八達嶺位於北京西北方向八達嶺長城圖片圖片延慶縣境內,距離市區約80公里。從市區到八達嶺有高速公路。乘旅遊專線車一小時可以到達。旅遊專線車每天早晨在市區八達嶺長城圖片圖片前門樓東側、天安門廣場歷史博物館門前、崇文門路口東南角等地發車,車票價:往返36元/人。
登八達嶺長城圖片八達嶺長城圖片圖片最便宜八達嶺長城圖片圖片乘車方式:乘地鐵等車輛到德勝門下車,乘919路公交汽車直達八達嶺長城圖片腳下,普通車每人7元,空調車每人12元,5分鍾發一輛車,比旅遊車要便宜許多。
到八達嶺八達嶺長城圖片圖片城際列車現已開通,從北京北站出發,一等票價17元,二等票價14元,首班車6:08分發車,到達八達嶺時間是7:07。火車票到售票窗口買。下火車後不用走很遠。八達嶺高速經常會堵車。
Ⅵ 在線求指導:下圖是八達嶺長城照片
1、D 2、C |
Ⅶ 圖是八達嶺長城照片,該段長城主要坐落在花崗岩侵入體上。讀圖,回答問題。 小題1:圖中指示山脊和山谷的
小題1:D 小題2:C Ⅷ 八達嶺長城雪景照片
一看樓主就是會玩的。雪天的八達嶺相當壯觀,帶相機去。八達嶺應該是開放的,我頭兩年下大雪時候去過,可以坐纜車,不坐自己爬也可以,但上面有結冰的地方,要非常小心,不過在陡的地方旁邊都有扶手,因此不算太難。 Ⅸ 八達嶺長城旅遊攻略,去過長城的前輩能不能給我說下注意事項 一. 八達嶺長城遊玩基本概況: 1、遊玩時間:一天。 2、票價:4到10月45元,其他時間40元。學生證半價,老人兒童免(但是需要身份證) 3、交通: 有三種方式: 一是「開往春天的列車」——S2動車組,在北京北站坐車。二是做公交車。三是私人的大巴。 二. 概述: 長城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的象徵,關於長城,我相信大家都聽說過「不到長城非好漢」等必去的理由,也或多或少知道一些長城的歷史和介紹。「好漢坡」所在的八達嶺長城,更是幾乎所有來北京的遊客必到的一處站。做為中外遊客喜歡的景點,我感覺八達嶺長城最明顯的特點是山巒起伏、地勢險要、雄偉大氣、歷史悠久、保存完整。 八達嶺長城位於北京市延慶縣軍都山關溝古道北口,史稱天下九塞之一,是長城重要關口居庸關的前哨,在明長城中保存最好,也最具代表性,因此是萬里長城向遊人開放最早的地段。 古稱「居庸之險不在關而在八達嶺」。該段長城地勢險峻,居高臨下,集巍峨險峻、秀麗蒼翠於一體,1953年修復關城和部分城牆後,辟為游覽區。經多次整修,可供游覽地段達3741米,其中南段1176米、北段2565米,共有敵台16座。 三. 工具/原料 1. 運動裝,軟底的運動鞋,自己舒服就行了。 2. 冬季山上風大,要注意防寒保暖。 3. 夏季時,做好防曬的准備。 4. 適量的食品和水等。 四. 旅遊注意事項: 1. 穿防滑的鞋子。最好是運動鞋。長城上只有很少部分是台階,大部分都是平的地面,包括很多陡坡。雨天、雪天很滑。 2. 防風和防曬。帶個外套,長城海拔高,溫度會比較低,山上風也大。 3. 吃的和水。爬長城是體力活,不遜於爬山。 五. 遊玩: 不論公交還是S2車站都距離在長城入口有一段距離。往入口處會經過一條小吃街,有各種小吃,當是要注意別吃壞肚子。需要上廁所的親請在車站附近解決。 八達嶺分為南段和北段兩段,即登城後,往左是南段,往右是北段。一般人都會往北段走,因為北段有最高的北八樓和好漢坡。所以北段人特別多。 往北走時,到北5,北6樓左右就開始特別堵,原因是前面有一個地方只能容兩人通過。如果時間緊,可以從每個城樓處都有的下城樓下去,往上走,在前面的下城口再上來。不過有的下城口有兵哥哥在限制上行。 所以南段也有南段的好,至少不堵。北邊到北八樓,步行到下來大概4個小時左右。下長城很快,路也好走很多。應該注意下城路到盡頭就走出去了,如果還想玩南段,應該在某個下城口再上去。在北7樓那裡有廁所和賣水和吃的地方。 註:長城有索道和滑車。票價來回100。大概送到北四樓那裡。可以省去一段時間,適合老人和小孩。 六. 注意事項: 1. 注重個人形象。不在長城上刻畫,不大聲喧嘩,文明禮讓並遵守秩序。 2. 好漢坡等幾處有些陡,幾處城牆上的路段很窄,最多可以兩人並排攀登。 3. 周末和節假日,長城遊客較多,建議出遊時早點出發,錯峰遊玩。山上無商店,請帶好相關物資,特別是食品和水。廁所在北四樓、南四樓各有一處。 Ⅹ 聽說北京八達嶺長城的階梯很陡,往下走的時候比往上爬困難,這是真的嗎 是這樣子的,往下的時候要扶著牆才比較好走,不然重心不穩,容易摔,不過慢一點就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