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關於60周年國慶大閱兵所有的資料 圖片 視頻 音樂 節目 主要人物等
又是個金秋的十月,又是個裝滿收獲的季節。在經歷走過來的數次磨礪後,祖國以其堅強不屈的脊樑高高屹立在世界的東方。我們自豪,我們驕傲,我們為有一個堅強的祖國而歌唱。
曾看到有位網友寫過這樣的詩句:「當風雪阻斷歸路,我們彼此取暖;當主權面對挑戰,我們亮出利劍;當聖火遭遇屈辱,我們義無反顧;當病毒吞噬生命,我們用愛彌補;當列車沖出軌道,我們竭誠互助;當震撼撕裂大地,我們開山辟路;勇敢面對磨難,挺起中國的脊樑!」 詩句朴實簡練,卻抒發了共和國的兒女們對祖國母親的心聲,唱出了兒女們為有一個堅強的祖國母親而自豪的贊歌。
走過六十個春秋,追憶烽火歲月。我們有過苦難,我們經歷過磨礪,我們有過苦澀的追求,我們都挺過了,我們都走過了,祖國的脊樑堅強了;我們有過夢想,我們有過豪情壯志,我們也有過無數快樂和喜悅,我們都擁有過,我們都經歷了。我們為有一個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民族而自豪,我們為祖國有一個堅強的脊樑而驕傲。
有人說,一個人如果沒有脊樑,就不會站立行走;一個國家如果失去了脊樑,則只能屈服在別人的腳下,匍匐爬行。是的,有了堅強脊樑的國家,才會有克服困難、自強不息的動力,才會有不被任何困難所嚇倒的勇氣。過去的這一年走過的日月,是祖國經受磨礪的日子。雪災、4·28撞車事故、5.12汶川大地震……一次次天災人禍似乎接踵而來,祖國在忍受著痛苦,也在為那些離去的兒女們流淚、心痛。可祖國依然挺立著,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史的名字的中國依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祖國依然堅強著,一個具有中華民族的信念和精神、勇往直前的祖國比任何時候都堅強。災害災難,可以移山填海,堵塞河流,可以摧毀我們美好的家園,可以讓我們失去善良的家親。但是,動搖不了兒女們的意志,壓不垮我們祖國的脊樑。脊樑看似平常,但它卻是支點。它不僅是一個人站立的支點,也是一個民族雄起的支點,更是一個國家昂首前進的支點。脊樑有時看不見,但卻能感受的到,它是一個民族和國家進取的精神和力量。只要有了不屈脊樑的人民在,只要有了堅強的祖國脊樑在,任何困難都阻擋不了我們奮進的動力和勇氣。
有人說,多災興邦。每一次災難,會讓我們每一個人變得更加成熟,會讓我們的祖國變得更加堅強,我們為有一個不甘屈服、永遠堅強的祖國而自豪。是的,有了堅強脊樑的祖國,人民才能享受幸福,揚眉吐氣,才能擔負起世界和平的責任,為人類文明譜寫輝煌的篇章。過去這一年走過的日子,雖有苦澀,但也有歡喜。29屆奧運會在中華大地上舉辦。這是人類一次最偉大的聚會,也是中國人百年夢想,讓世界人民更加了解了中國。半個多世紀之前還被罵作「東亞病夫」中國人,而今已邁步跨入體育大國的行列,證明了我們有能力舉辦奧運史上最好的體育盛會。 奧運期間,中華兒女抱著對奧運精神的尊重、崇尚與204個國家和地區的運動員、世界友人手拉手、心連心在這片古老而又年輕的大地上共同發揚壯大了奧運精神,譜寫了「新奧運」的美妙篇章!北京奧運會的舉辦成功,讓世界人民看到了一個歷盡磨難而又奮發自強的民族經過改革開放,已邁步跨進了一個追求科學、和諧、進步、和平的現代文明的國家。過去的這一年走過的日子,雖有悲傷,但也有驚喜。從災難里走出的民族是希望的民族,經受過挫折磨礪的國家必將是奮起的國家。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獲得圓滿成功,不僅讓我們看到了祖國在偉大建設實踐進程中所取得的重大突破,也讓我們信心百增,看到了組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的日趨增強。中華民族和中國的脊樑已不是彎曲的,而是頂天立地,驕傲地挺立著堅強的脊樑。
當時間的腳步跨入2009年,祖國六十年的歷程是永遠聳立在我們心中的豐碑,是激勵我們永遠前進的火炬!「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這雄壯的國歌,不正唱出了我們偉大祖國堅強不屈的脊樑嗎?讓我們以航天精神為動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去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② 從1949年建國以來我國進行過幾次國慶大閱兵
從1949年建國以來我國進行過14次國慶大閱兵,分別是1949開國 、1950一周年、、1951二周年、1952三周年、1953四周年、1954五周年、1955六周年、1956七周年、1957八周年、1958九周年、1959十周年、1984三十五周年、1999五十周年、2009六十周年。
③ 被網友稱為閱兵「最美封面女兵」的排面隊員,是怎樣練成的
相信很多人都觀看過閱兵式,在看到無數先進的武器裝備以及步伐整齊劃一的各軍列陣以後,總是會產生一種驕傲與自豪感,為見證了中國變得如此強大而與有榮焉,不過我們也要知道,中國的閱兵式上,那些列陣的軍人們可以踢出那樣鏗鏘有力的正步,日常的訓練可是相當艱苦的,他們需要將一個動作重復成百上千遍,不光如此,在訓練過程中還有可能因為高強度的訓練導致自己受傷,腳心都會磨出厚厚的一層老繭,手掌也會因為端槍出現壓痕,更別提每天都在太陽底下站著,就連雨天也需要繼續訓練。而最近網上盛傳著這樣一張圖片,其中的女兵被稱為閱兵「最美封面女兵」,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這位優秀的閱兵排面隊員吧。
④ 國慶閱兵的詳細資料
國慶60周年閱兵14個徒步方隊由6大陣容組成 全面展示共和國武裝力量
禮儀區
「66秒」限時通過
走正步
128個,75厘米/步
國慶60周年閱兵14個徒步方隊由陸、海、空、二炮、武警和後備力量6大陣容組成,將全面展示共和國武裝力量。
特種兵方隊由北京軍區某集團軍特種兵大隊組成,他們和第二炮兵徒步方隊都是第一次在國慶閱兵中亮相。
天安門東西華表間相距96米,所有徒步方陣要在1分06秒的時間通過這一「禮儀區」,每步75厘米,共128個正步。閱兵分列式徒步方隊的排面大部分為25人,這是全世界閱兵方隊中最寬的排面。
據悉,中國閱兵源於前蘇聯,現已形成自身風格,隊列水平世界第一。
本版撰文:
記者趙琳琳、邱敏、李穎
(資料圖片均據新華社、人民圖片)
三軍儀仗隊方隊
三軍儀仗隊方隊由北京衛戍區儀仗大隊組成,是國慶閱兵的第一方陣,儀仗兵都是萬里挑一。
看點:三軍儀仗隊隊員身高一般在1.84米~1.90米,是最高最帥的一個群體。
陸軍
陸軍學員方隊
陸軍學員方隊由石家莊機械化步兵學院組成。方隊訓練強調隊員正步、齊步的步幅要嚴格控制在75厘米,毫釐不差。
看點:石家莊機械化步兵學院號稱中國的「西點軍校」。方隊中有80名來自全國不同大學、不同專業的國防生。
陸軍步兵方隊
步兵方隊是一支有著光榮傳統的部隊,前身是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第一師,簡稱「紅一師」。 戰爭年代,該師曾參加過第五次反圍剿、平型關等著名戰役。
看點:他們是徒步方隊中唯一的步兵方隊。
特種兵方隊
平均年齡22.5歲的特種兵方隊由北京軍區某集團軍特種兵大隊組成,在國慶閱兵中是第一次亮相。組建近二十年,特種部隊即將在天安門前向世人掀起神秘的面紗。中國特種部隊誕生於上世紀90年代,曾完成「愛爾納-突擊」國際偵察兵比武、國家反恐演習等重大任務九十餘項。
看點:特種兵方隊持槍將是徒步方隊中國內最先進的微聲沖鋒槍。大家可以注意看,這種槍的槍管胖胖的,因為裡面裝有消音器。槍身總體上比較短,一次性裝彈數量比較多,是普通槍的好幾倍。
海軍
海軍學員方隊
海軍學員方隊來自海軍大連艦艇學院。開國大典上,大連艦艇學院的海軍學員方隊走在受閱隊伍的最前面,今年,大連艦艇學院的海軍學員方隊將是第5個受閱隊伍。
看點:大連艦艇學院是第14次參加國慶閱兵。
水兵方隊
水兵方隊由青島海軍潛艇學院組成,該院也是第14次參加國慶閱兵。今年閱兵的水兵方隊都是由新兵組成,新兵身體素質有待提高,但新兵的可塑性也很強。
看點:參加今年閱兵的水兵方隊都是新兵。
海軍陸戰隊方隊
海軍陸戰隊方隊由南海艦隊海軍陸戰隊某旅組成,來自廣東湛江,平均年齡21歲。作為兩棲蛙人,陸戰隊隊員在戰場上要時刻彎腰,但隊列訓練場上卻挺身示軍威。
看點:他們來自廣東,更是中國海軍的希望。
空軍
飛行學員方隊
飛行學員方隊是空軍唯一一個徒步徒手方隊,飛行學員方隊由空軍210多個團以上單位抽組而成。
看點:飛行服有看頭,在雙臂和臀部之間以及雙腿之間安裝雙層飛行翼布,分別為前翼和後翼,前後翼上均開有透氣孔,你可要仔細瞧。
空降兵方隊
空降兵方隊是以黃繼光生前所在連等英雄連隊組建而成。汶川地震,15勇士奮勇一跳抒寫了驚世傳奇。歷史上,空降兵已先後參加了12次國慶閱兵。
看點:身著迷彩服、足蹬新式傘靴、頭頂傘兵頭盔。
三軍女兵方隊
三軍女兵方隊主要由白求恩軍醫學院負責抽組,隊員最高學歷博士生,最小18歲,平均年齡22歲,其中少數民族24人。
看點:方隊陣容是世界近代閱兵史上陣容最龐大的徒步方隊。
二炮
二炮學員方隊
第二炮兵將在組成5個裝備方隊的基礎上,首次組成徒步方隊受閱。充分體現出了戰略導彈部隊軍種地位作用。
看點:參閱人員全都是大專以上學歷,其中碩士研究生學員和本科成長幹部學員佔61%。
武警
武警方隊
武警部隊受閱徒步方隊350餘名受閱官兵,絕大部分來自國旗護衛隊、國賓護衛隊、釣魚台國賓禮賓班、使館區執勤支隊以及「雪豹突擊隊」等「國字型大小」部隊。
看點:隊員從武警北京總隊4萬多人中挑選出來,素質過硬。
後備
預備役方隊
預備役方隊以北京軍區預備役高炮師為主體,是14個徒步方隊中唯一通過天安門廣場時的劈槍方隊,也是唯一端槍受閱方隊。
看點: 隊員來自北京11個區縣和首鋼總公司,既有公務員、企業幹部,也有村官、大學生。
女民兵方隊
女民兵方隊由北京市朝陽區在編女民兵遴選抽組而成,最小的才17歲。這支方隊是第三次參加國慶閱兵。
看點:唯一一支民兵方隊,代表全國8000萬基幹民兵受閱。
⑤ 這幾張圖片里,參加閱兵式的都是什麼兵種請依次說明。
陸軍武警部隊,海軍水兵,海軍學員
⑥ 建國以來總共有幾次閱兵
截止到2020年,中國自建國以來一共15次國慶大閱兵。依次為1949年、1950年、1951年、1952年、1953年、1954年、1955年、1956年、1957年、1958年、1959年、1984年、1999年、2009年、2019年。
⑦ 大家誰有國慶閱兵圖片最好是高清的
這個裡面有點雜,但都是大的,你得自己挑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fr=&pv=&word=%D4%C4%B1%F8&z=3
可以點擊右下角圖標「查看原圖」
⑧ 閱兵式資料
中國閱兵式有著悠久的歷史,據記載公元前,古埃及、羅馬、波斯等國,已有閱兵活動,在我國,早在春秋時期就有「觀兵以威諸侯」的記載。如在桓公六年8月,曾舉行「大閱」。「大閱者何?閱兵車也。」近年挖掘出來的秦陵兵馬俑,就很象古代閱兵的陣式。那時的閱兵,通常是在軍隊出征、凱旋或演習結束時,軍事長官調集所轄軍隊進行檢閱。
統治者這樣定期閱兵,其用意除了檢查兵員裝備狀況外,主要還在於向百姓示威。如春秋時晉文公認為「民未知禮(威儀),未生其共(共同恭:敬肅)」,於是乎「大搜以示之禮」。另外,還有在戰前或戰斗間隙進行的不定期的閱兵,叫「觀兵」或「觀師」。這樣的閱兵,除在戰前鼓舞士氣外,更主要的還在於向敵方示威。公元前625年,鄭國由於攻打宋國,遭到各諸侯國的討伐。諸侯軍隊把鄭國圍住後,「觀兵於南門」。鄭國懾於諸侯軍隊的陣勢,「乃行成」(求和)。
「閱兵」這個名稱是從漢代以後才開始叫起來的。在漢代,定期間兵常與立秋之日「祭獸」一起進行,其中增加一些打鬥的內容。以後,各個建朝時間較長的朝代都有類似定期或不定期的閱兵儀式。但到清代,督撫三年一次的閱兵卻仍叫「大閱」。
我國最早的國慶閱兵是中華民國國慶閱兵,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發,推翻了清朝政府,建立了中華民國,10月10日便成為國慶日,每年都要組織慶祝活動。1912年10月10日上午,北平舉行了閱兵儀式,袁世凱派段祺瑞進行了閱兵,袁世凱穿著軍服就登上了檢閱台,歷時一個多小時。後來1913、1914年也都舉行了閱兵。1915年袁世凱忙於復辟,因此沒有閱兵,1916年恢復閱兵。
⑨ 國慶大閱兵動漫版的圖片
實在找不著了,兄弟http://image..com/i?ct=201326592&cl=2&lm=-1&tn=image&fr=&pv=&word=2009%C4%EA%B9%FA%C7%EC%D4%C4%B1%F8%CD%BC%C6%AC&z=0&fm=rs&rn=21&pn=100&ln=1725
⑩ 解放軍朱日大閱兵和南海大閱兵的圖片,對此你有什麼樣的感想
建軍成立90周年的朱日和大閱兵,還有南海的大閱兵,都是非常感人的,都是能夠體現出國家的強大,國家的國防勢力的
不管哪次閱兵,都能體現出中國大國的武裝力量和中國大國的國防力量國防是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