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高清圖片 » 雷鋒故事繪本圖片大全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雷鋒故事繪本圖片大全

發布時間: 2022-04-15 20:48:38

① 雷鋒的故事(所有)

1有一次,雷鋒因腹疼到團部衛生連開了些葯回來,見本溪路小學的大樓正施工,便推起一輛小車幫著運磚。當市二建公司敲鑼打鼓送來感謝信時,部隊領導才知道這件好事。雷鋒是孤兒又是單身漢,在工廠有工資,入伍時有200元的積蓄。後來,他把100元錢捐獻給公社,遼陽地區遭受水災時,他又將100元寄給了遼陽市委。雷鋒入伍當年每月有6元錢的津貼,全用於做好事。自己的襪子補了又補,平時捨不得喝一瓶汽水。
2 在部隊里,雷鋒對待同志像春天般溫暖,幫助同班戰友喬安山認字、學算術;為小周病重的父親寫信寄錢;為小韓縫補棉褲。每逢年節,雷鋒想到服務和運輸部門最忙,便叫上同班戰友直奔附近的瓢兒屯車站,幫著打掃候車室,給旅客倒水。孩子們學雷鋒做好事,曾受到一些人在背後非議。不少同學不解,問雷鋒為什麼做好事這么難?雷鋒朴實地說:「做好事就不要計較別人說什麼,只要對人民有益,就應該堅持做下去。」
3 一次雷鋒外出在沈陽站換車的時候,一出檢票口,發現一群人圍看一個背著小孩的中年婦女,原來這位婦女從山東去吉林看丈夫,車票和錢丟了。雷鋒用自己的津貼費買了一張去吉林的火車票塞到大嫂手裡,大嫂含著眼淚說:「大兄弟,你叫什麼名字,是哪個單位的?「雷鋒說:「我叫解放軍,就住在中國」。
4 五月的一天,雷鋒冒雨要去沈陽,他為了趕早車,早晨5點多就起來,帶了幾個饅頭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看見一位婦女背著一個小孩,手還領著一個小女孩也正艱難地向車站走去。雷鋒脫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們一起來到車站,上車後,雷鋒見小女孩冷得發顫,又把自己的貼身線衣脫下來給她穿上,雷鋒估計她早上也沒吃飯,就把自己帶的饅頭給她們吃。火車到了沈陽,天還在下雨,雷鋒又一直把她們送到家裡。那位婦女感激地說:「同志,我可怎麼感謝你呀!「
5 過年的時候,戰友們愉快地在一起搞些各種文娛活動。雷鋒和大家在俱樂部打了一陣乒乓球,就想到每逢年節,服務和運輸部門是最忙的時候,這些地方是多麼需要人幫忙啊。他放下球拍,叫上同班的幾個同志,一起請假後直奔附近的瓢兒屯車站,這個幫著打掃候車室,那個給旅客倒水,雷鋒把全班都帶動起來了。
6 一天傍晚,天下起大雨,雷鋒見公路上一位婦女懷里抱著小孩,手裡還拉著小孩,身上還背著包袱,在嘩嘩的大雨中一步一滑地走著,雷鋒忙上前一打聽,才知道這位大嫂從外地探親歸來,要去十幾里外的樟子溝去,她著急地說:「同志啊,今天雨都把我澆迷糊了,這還有孩子,我哭也哭不到家啊!」 雷鋒把雨衣披在大嫂身上,抱起那個大一點的孩子冒雨朝樟子溝走去,寧可自己淋得透濕,一直走了兩個多小時,才把她們母子送到家。

② 雷鋒的故事有哪些簡筆畫

雷鋒的故事 簡筆畫:

③ 雷鋒的資料故事,圖片,急急急急急!!!~~~~

一天傍晚,天下起大雨,雷鋒見公路上一位婦女懷里抱著小孩,手裡還拉著小孩,身上還背著包袱,在嘩嘩的大雨中一步一滑地走著,雷鋒忙上前一打聽,才知道這位大嫂從外地探親歸來,要去十幾里外的樟子溝去,她著急地說:「同志啊,今天雨都把我澆迷糊了,這還有孩子,我哭也哭不到家啊!」
雷鋒把雨衣披在大嫂身上,抱起那個大一點的孩子冒雨朝樟子溝走去,寧可自己淋得透濕,一直走了兩個多小時,才把她們母子送到家。

④ 以雷鋒為題的繪本怎麼做

雷鋒精神是一種什麼精神呢?是一種艱苦奮斗、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是一種「愛憎分明不忘本」具有堅定意志和昂揚鬥志的精神;是一種忠於人民忠於黨的精神;是一種對人民充滿友愛、互相幫助的精神;是一種公而忘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這種精神的建立,有利於廣大的人民群眾團結在黨的旗幟下,為國家的進步和發展,為社會主義事業去奮斗、去拼搏、去戰勝困難。建國後60年的經驗證明:無論在任何情況下,只要有了這種精神(特別是黨和政府的領導層),我們的黨、我們的國家、我們的人民就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而一但失去了這種精神,困難就會接撞而至,並且「不可戰勝」。

⑤ 雷鋒的小故事有那些,簡短的

1、人民勤務員

從一九六一年開始,雷鋒經常應邀去外地作報告,他出差的機會多了,為人民服務的機會也就多了。人們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

有一次,雷鋒外出,在沈陽車站換車,出檢票口的時候,他發現一群人圍著一個背著小孩兒的中年婦女。

原來這名婦女從遼寧去吉林看丈夫,一不小心把車票和錢都丟了 ,雷鋒連忙用自己的津貼費買了一張去吉林的火車票塞到大嫂手裡,大嫂眼含熱淚地問:「小兄弟,你叫什麼名字?住哪的?是哪個單位的?」雷鋒回答道:「我叫解放軍,家就住在中國。」

五月的一天,雷鋒冒雨去沈陽。他為了趕早車,早晨5點多就起來,帶了幾個干饅頭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雷鋒看見一位婦女背著一個小孩,手還牽著一個小女孩,正艱難地向車站走去。雷鋒想都沒想,脫下身上的雨衣就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她們一起來到車站。

2、幫助老人

一次,雷鋒從安東(今丹東)回來,要在沈陽轉車。他背起背包過地下通道時,看見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大娘拄著棍,背了個大包袱,很吃力地一步步地邁著,雷鋒走上前問道:「大娘,您到哪去?」

老人上氣不接下氣地說 「俺從關內來,到撫順去看兒子!」雷鋒一聽跟自己同路,立刻把大包袱接過來,用手扶著老人說:「走,大娘我送您到撫順。」老人感動極了,一口一個好孩子地誇他。

進了車廂,他給大娘找了座位,自己就站在旁邊,掏出剛買來的麵包,塞了一個在大娘手裡,老大娘往外推著說:「孩子,俺不餓,你吃吧!」

「別客氣,大娘,吃吧!先墊墊肚子。」「孩子」這個親切的稱呼,給了雷鋒很大的感觸,他覺得就像母親叫著自己小名似的那樣親切。他在老人身邊,和老人嘮開了家常。

老人說,她兒子是工人,出來好幾年了。她是第一次來,還不知道住在什麼地方哩 說著,掏出一封信,雷鋒接過一看,上面的地址他也不知道。

老大娘急切地問雷鋒:「孩子,你知道這地方嗎?」雷鋒雖然不知道地址,但雷鋒知道老人找兒子的急切心情,就說:「大娘,您放心,我一定幫助你找到他。」

雷鋒說到做到,到了撫順,背起老人的包袱,攙扶著老大娘用地圖找了兩個多小時,才找到老人的兒子。母子一見面,老大娘就對兒子說:「多虧了這位解放軍,要不然,還找不到你呢!」母子一再感謝雷鋒。雷鋒卻說:「謝什麼啊,這是我應該做的。」

3、團結友愛

雷鋒經常把自己的藏書拿出來供大家學習,被人們稱為「小小的雷鋒圖書館」。他幫助同志學習知識,同班戰友喬安山文化程度低,雷鋒就手把手地教他認字,學算術。同班戰友小周父親得了重病,雷鋒知道後,以小周的名義給家裡寫了信又寄去10元錢。

戰友小韓在夜裡的出車中棉褲被硫酸水燒了幾個洞,雷鋒值班回來發現後,把自己的帽子拆下來一針一針地為小韓補好褲子,輕輕地蓋在他身上。知道這個情況的喬安山說:「為了給你補褲子,雷鋒半宿都沒睡!」

4、特殊的星期天

一九六零年初夏的一個星期天,雷鋒肚子疼得很厲害,他來到團部衛生連開了些葯。

開葯回來後,見一個建築工地上正熱火朝天地進行施工,原來是給本溪路小學蓋大樓。燒水棚旁有幾輛空車,雷鋒推起一輛就走,加入到運磚的行列中去。

廣播員小姐得知情況去采訪他,問他為什麼來,叫什麼,哪個部隊的。他說:「我是為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我和大家一樣,只要盡了自己的一點義務,也算是有一份力盡一份力。」沒有留下自己的姓名就接著幹活去了。

廣播員廣播了有位解放軍戰士在休息日來幫忙的這件事,工人們受到鼓舞,一個個都更賣力的干起來,還與雷鋒比賽。於是這天下午提前了兩個小時完成了當天的任務。

5、模範班長

一九六一年九月,全團上下一致推舉雷鋒為撫順市人大代表。雷鋒參加完人代會回到連里就擔任了二排四班班長,在他的帶領下,四班成了「四好班」,雷鋒也成了全連的四好的班長。

一天傍晚,天下起大雨,雷鋒見公路上一位婦女懷里抱著一個小孩,手裡還拉著一個小孩,身上還背著包袱,在嘩嘩的大雨中一步一滑地走著。

雷鋒忙上前一打聽,才知道這位大嫂從外地探親歸來,要去十幾里外的樟子溝去,她著急地說:「同志啊,今天雨都把我澆迷糊了,這還有孩子,我哭也哭不到家啊!」

雷鋒把雨衣披在大嫂身上,抱起那個大一點的孩子冒雨朝樟子溝走去,寧願自己淋得透濕,也不讓她們受罪。他們一直走了兩個多小時,才把那對母子安全送到家。

⑥ 《雷鋒的故事》內容簡介

《雷鋒的故事》內容簡介:本書以故事的形式描寫了雷鋒的真實形象,苦命的孤兒,優秀的少先隊員,勤勉的公務員,追求上進的拖拉機手,勤奮的推土機手,愛鑽研的汽車兵。通過本書,我們了解了雷鋒追求、愛情、生活、善良品質。

雷鋒是個樂於助人的人,他時時刻刻為人民著想,為祖國著想。他那種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的精神,那種干一行愛一行;

立足崗位艱苦奮斗的敬業精神,那種對同志、對群眾像春天般的溫暖,舍己為人,樂於助人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我們要像雷鋒同志那樣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默默無聞地奉獻自己的光和熱。

雷鋒的故事之一:

五月的一天,雷鋒冒雨要去沈陽,他為了趕早車,早晨5點多就起來,帶了幾個饅頭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看見一位婦女背著一個小孩,手還領著一個小女孩也正艱難地向車站走去。

雷鋒脫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們一起來到車站,上車後,雷鋒見小女孩冷得發顫,又把自己的貼身線衣脫下來給她穿上,雷鋒估計她早上也沒吃飯,就把自己帶的饅頭給她們吃。

火車到了沈陽,天還在下雨,雷鋒又一直把她們送到家裡。那位婦女感激地說:「同志,我可怎麼感謝你呀!」

⑦ 身邊有哪些關於「新雷鋒」的故事和圖片

雷鋒,我們並不陌生,因為我們是在讀雷鋒的故事、唱雷鋒的歌成長起來的。雷鋒叔叔是一個平凡的人,但他的一生是偉大的,他短短的22 個青春留下了許多值得我們青少年學習的高尚品德,比如:無私奉獻、艱苦樸素、謙虛友愛、刻苦學習等精神。其中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他的無私奉獻和刻苦學習精神。
毛主席說:「人的一生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雷鋒叔叔就是一個一輩子做好事的典範,就是無私奉獻精神的代言人。有一次,雷鋒去丹東出差,清晨5點起來趕車。在去的路上,他看見一位大嫂背著一個小嬰兒,手裡還拉著一個六七歲的小女孩去趕車。天漸漸地下起了雨,母女三人都沒穿雨衣。那個小女孩還掉進了泥坑裡弄了一身泥,她一邊走一邊哭。看到這種情況,雷鋒急忙跑過去,脫下自己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馬上又背起那個小女孩,一同來到火車站。雷鋒替大嫂買好車票,又幫著她們上了火車,雷鋒看見那個小女孩凍得直打顫,就把貼身的那件絨衣脫了下來,給小女孩穿上。雷鋒又把自己的三個饅頭送給了她們。上午9點,列車到了沈陽,雷鋒把她們母女三人一直送出火車站。
雷鋒叔叔不僅愛幫助人,而且愛學習。雷鋒對待學習已達到如飢似渴的程度,除了參加活動以外,其餘時間幾乎都來看書,而且一讀起書來就上癮。一天晚上,時間已經很晚了,指導員從營部回來見雷鋒還做在燈下看書,就關心地說「:小雷呀!都半夜了,還不睡覺去!」雷鋒抬起頭,看看指導員,心想指導員忙了一天了,夠累的了。便說:「指導員,您休息吧!我看完段就睡。」指導員脫衣上床,很快睡著了。一覺醒來,見室內有光。一看,發現雷鋒仍然坐在原來的位置上,一動不動的看書。指導員披上衣服,看著雷鋒。這時雷鋒才發現指導員在自己旁邊,不好意思地說:「指導員,我影響你休息了」。指導員說:「沒有」。並親切地問:「都這么晚了,怎麼不休息呀?」雷鋒說:「我沒學完這篇文章,心裡總放不下」。說完,繼續看下去……一直看到天亮。
雷鋒叔叔無私奉獻、刻苦學習的事例枚不勝舉,雷鋒走到哪裡,雷鋒精神就會傳道哪裡。新世紀雷鋒叔叔盡管早已經離我們而去,但雷鋒精神將世世代代被傳誦和學習。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守在你生活的崗位上?如果你要告訴我們什麼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揚那最美麗的理想?你既然活著,你又是否為了未來的人類生活付出你的勞動,使世界一天天變得更美麗?我想問你,為未來帶來了什麼?在生活的倉庫里,我們不應該只是個無窮盡的支付者。《浪花里的一滴水》相關知識:
你,浪花里的一滴水
魏鋼焰

在這里,
我要唱一個人。

他不是將軍,
卻立了無數功勛;
他不是文豪,
卻寫下不朽詩文;
他如此平凡,如此年青,
象一滴小小的春雨,
卻滲透億萬人的心!
為什麼呵為什麼,
十億人民的心裡,
都念著這個
二十二歲士兵的姓名?

他呵,
是一滴水,
卻能夠
反映了整個太陽的光輝!

他呵,
是剛展翅的鳥,
卻能夠
一心向著黨飛!
他呵,
是才點亮的燈,
只不過
每一分光都沒浪費!
他呵,
是剛敲響的鼓,
卻能把
每一聲都化成雷!

呵雷鋒!
你不為自己編歌曲,
你不為自己織羅衣;
你不為自己梳羽毛,
你不為個人流一滴淚。

呵雷鋒!
你,《國際歌》里的一個音符,
你,紅旗上的一根纖維;
你,花叢中的紅花一瓣。
你,浪花里的一滴水!

青春!
永生!
壯麗!
看列兵雷鋒呵,
一步一個回聲,
一步一個歌曲,
直晌透
未來的無窮世紀!

選自《延河》1963年4月號)

⑧ 關於雷鋒的事跡及圖片。

1、積極勞動。

1958年,縣里開始治理溈水。領導考慮到雷鋒的身體情況,沒有讓他參加,他積極請戰。獲准後,雷鋒在干好分配給他的通訊工作的同時,自覺幫助別人幹活,積極地參加挑土或運土等體力勞動。

2、耍賴當兵。

1960年,當時的遼陽兵役局在遼陽地區計劃徵兵2900人,當時雷鋒第一個報了名。但是,他的只有1.54米,不夠入伍要求。他步行60里地,找到了當時負責徵兵工作的於政委,帶上行李住到了於政委的家中,這一住就是58天。最後,於政委被打動了,幫助雷鋒加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

3、刻苦學習。

根據雷鋒「憶苦思甜」報告中:「懂得革命道理才能當好毛主席的好戰士,我要積極學習毛主席的著作,有時連到廁所還不放過學習,部隊規定九點鍾熄燈,我就買個手電筒,在被子里學。」

(8)雷鋒故事繪本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雷鋒熱愛集體,關心戰友,關心群眾。他把自己省吃儉用積存起來的錢,寄給受災群眾,送給家庭困難的戰友。節假日和休息時間,他到部隊駐地附近車站,扶老攜幼,迎送旅客。他的無私奉獻的精神對後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雷鋒精神就是指以雷鋒的無私奉獻精神為基本內涵,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著的革命精神。它影響了後來一代一代的中國人。

⑨ 我們身邊的雷鋒的故事和圖片有哪些

犧牲經過
一九六二年八月十五日上午八點多鍾,細雨霏霏,雷鋒和他的助手喬安山駕車從工地回到駐地。他們把車開進連隊車場後,發現車身上濺了許多泥水,便不顧長途行車的疲勞,立即讓喬安山發動車到空地去洗車。經過營房前一段比較窄的過道,為安全起見,雷鋒站在過道邊上,揚著手臂指揮小喬倒車轉彎;「向左,向左……倒!倒!」汽車突然左後輪滑進了路邊水溝,車身猛一搖晃,驟然碰倒了一根平常曬衣服被子用的方木桿子,雷鋒不幸被倒下來的方林桿子砸在頭部,當場撲倒在地,昏過去……
戰友們立即用擔架把他送到附近 醫院搶救,各級首長立即趕到了醫院,同時以最快速度把沈陽的醫療專家接到雷鋒床前。由於顱骨損傷,導致腦機能障礙,雷鋒這個勞動人民的好兒子,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年僅22歲,就這樣和我們永別了!
八月十七日,在撫順市望花區政府禮堂召開隆重的追悼會。近十萬人護送雷鋒的靈柩向烈士陵園走去。
一九六三年一月,國防部命名雷鋒生前所在的班為「雷鋒班」,共青團追任雷鋒為全國少先隊優秀輔導員,解放軍總政治部,共青團中央,全國總工會,全國婦聯相繼發出關於學習雷鋒的通知,《人民日報》、《解放軍報》、《中國青年報》等相繼發表社論,評論和介紹雷鋒事跡的文章。一九六三年三月五日,首都各大報紙發表了毛澤東主席的光輝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
雷鋒,這個光輝的名字,在我們的心中閃爍著不滅的光輝。他把自己旺盛的青春全部獻給了黨,獻給了人民,他的高尚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必將在我們青少年一代身上不斷發揚光大,他那不可磨滅的美好形象,將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1940年12月18日生於湖南望城縣一個貧農家庭。7歲就成了孤兒,過著飢寒交迫的生活。新中國成立後,受到黨和人民政府的親切關懷,被送入學校讀書。1956年高小畢業後,在鄉人民政府和中共望城縣委會當通訊員和公務員,被評為模範工作者。1957年2月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以後參加根治溈水工程、團山湖農場和鞍鋼等建設,多次被評為「勞動模範」和「先進生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