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高清圖片 » 黃牛圖片大全集圖片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黃牛圖片大全集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4-15 22:16:13

㈠ 什麼是黃牛黃牛的來歷是什麼

「黨」是上海人在替社會現象分類時最慣用的概念系統。於是,就有了一種叫「黃牛黨」的稱謂,用於描述一堆人在那裡搶購物資或票券,有如「黃牛群之騷然」的現象。
黃牛指透過以高於原價的價錢賣出一些活動的票的人。黃牛黨是指黃牛的組織。黃牛通常會購入大量音樂會或體育活動的票,促使門票售罄,令一些遲來而又真的想看該活動的人買不到票,於是他們唯有向黃牛購買。以微觀經濟學理論來說,這造成了門票供給的壟斷,使得黃牛黨可以操縱轉售門票的價格,賺取豐厚的利潤。
黃牛活躍於排隊購買門票的人龍附近,而近年來則傾向在網上拍賣場出現。在中國,黃牛亦會乘春運,炒賣火車票。
有些集團的員工和黃牛黨勾結,是令黃牛「繁榮」的原因之一。
票販子」在北京行話叫「拼縫兒的」,而上海人稱之為「黃牛黨」,還有更形象的比喻把這類人稱之為「票蟲兒」。
「黨」是上海人在替社會現象分類時最慣用的概念系統。於是,就有了一種叫「黃牛黨」的稱謂,用於描述一堆人在那裡搶購物資或票券,有如「黃牛群之騷然」的現象。「黃牛」是上海灘的特色已有兩個世紀的發展史了,昔日的「黃牛黨」,所從事的是被過度分化的中介行為。就現象而言,它被定義為「恃氣力或勢力,采購物資及票務憑證後高價出售以圖利」。他們在解放前倒黃金,在文革時倒諸如縫紉機、自行車、電視機等各類票證。新世紀,「黃牛」行業有了更大的發展,開始倒大劇院戲票,倒熱線火車票,直至倒世界第一的磁懸浮票。「黃牛黨」的存在,從某個層面上直接導致了春運期間的「買票難」。

㈡ 黃牛的主要品類

中國黃牛的代表性品種有秦川牛、南陽牛、魯西牛、晉南牛和延邊牛等。 南陽牛是中國著名的大型役用黃牛品種,原產於河南省南陽地區,其中心產地在河南省的白河和唐河流域廣大平原地區。南陽牛主要分布於南陽市郊、唐河、鄧州、社旗、新野、方城和駐馬店地區的泌陽等地。
南陽牛 - 品種特徵南陽牛體型高大,皮薄毛細,肌肉發達,肩峰較高,肩部寬厚,胸骨突出,背腰平直,肢勢正直,蹄形圓大,行動敏捷。公牛頭部方正雄壯,頸粗短多皺紋,前軀發達,鬐甲較高,肩峰隆起8~9厘米,肩部斜長。母牛頭部清秀,較窄長,嘴大平齊,頸薄呈水平狀,長短適中,肩峰不明顯,前胸較窄,胸骨突出,後軀發育良好。存有尾部短尖、尾根高、乳房發育較差等缺點。按角色可分為青角、黑角、白角和黃蠟角。毛色多為黃、米黃、草白,而以黃色為多數。鼻鏡多為肉色和淡米紅色,蹄殼有黃蠟色、琥珀色、黑色和褐色四種。
產肉性能:南陽牛用於肉牛生產表現出良好的產肉性能,據原河南省南陽地區黃牛研究所試驗測定:用10頭10~12月齡育成牛,肥育7~8個月體重可達441.7千克,平均日增重公牛為813克,每增重1千克體重消耗飼料7.6個飼料單位、可消化蛋白質740.6克,屠宰率為55.6%,凈肉率為46.6%,其中最高個體的屠宰率為60.6%,凈肉率可達54.9%,骨肉比為1:5.12。眼肌面積為92.6平方厘米。24月齡屠宰時要比18月齡牛的屠宰率和凈肉率分別提高3.2%和2.7%。如果用閹牛在精料為主的飼養條件下進行強度育肥,其屠宰率和凈肉率還能進一步提高,表明南陽牛具有良好的產肉性能。繁殖性能:南陽牛公牛的性成熟期為10~20月齡,2歲開始配種,最佳的配種年齡為3~6歲。母牛的初情期是8~12月齡,2歲開始配種,繁殖能力最強的年齡是3~6歲,繁殖率為65%~85%,年產一犢或三年產二犢,一生產犢10頭左右,妊娠期為250~308天。 秦川牛是我國著名優良黃牛品種之一,居全國五大良種黃牛之首。因產於陝西省號稱「八百里秦川」的關中平原而得名。1985年在北京建國飯店,國際廚師對國內外五大名牛進行多種烹調和品嘗,陝西的秦川牛以肉質鮮美名列前茅。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王震說:「美哉秦川牛,譽滿北京城」。從此秦川牛被譽為中國的瑰寶。
體格健美,高大碩壯。公牛平均體高141.66厘米,體重594.5公斤;母牛體高124.5厘米,體重381.3公斤。結構勻稱,皮薄毛細,被毛紫紅色。公牛體大結實,頭較粗大,額寬面平,眼大傳神,角短扁圓,頸部粗短,垂皮發達,髻甲高寬,胸寬而深,背腰平直,長短適中,腹圓緊湊,體肥渾圓,四肢堅實,蹄質較硬,姿態健美,雄壯強悍;母牛頭部清秀,體驅勻稱,乳房發育良好。
肉用性能好。秦川牛成熟早,增重快,屠宰率、瘦肉率、骨肉比等指標都較高。在中等飼養條件下,6~18月齡閹牛日增重0.7公斤,18月齡屠宰體重一般可達400公斤,屠宰率60.75%,凈肉率52.21%,瘦肉率76.06%,其肉質細嫩,柔軟多汁,色澤鮮紅,具大理石紋。有「細嫩、具紋、烙餅牛羹,膏脂潤香」的史載。其肉含高蛋白質和多種氨基酸,脂肪低。產肉性能與國外著名肉用牛品種接近或超過。
適應性強,耐粗飼。秦川牛易養易肥,既可放牧,又可舍飼。採食性能好,消化能力強,無論粗精飼料,均能較好地生長發育。
秦川牛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國內市場,1999年我國牛肉產量為125.6萬噸,年人均牛肉消費量僅1公斤。1999年上升到505萬噸,年人均消費量達到4.4公斤。十年間增長了3倍。國際市場,1998年全球牛肉進出口總量183萬噸。由於受「瘋牛病」及口蹄疫等影響,牛肉出口國生產受到沖擊。牛肉進口國又集中在日本、俄羅斯、韓國等亞洲及周邊地區。隨著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為我國牛肉進入國際市場提供了商機。隨著國外肉牛品種的引進,秦川牛作為改良和雜交的基礎母牛,其牛肉系列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佔有相當大的份額。
2002年5月,科技部等六部委批准設立陝西渭南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園區根據自然資源優勢,確定以秦川牛快速繁育和育肥作為主導產業,通過技術引進,對秦川牛品種進行改良,現已培育出秦川牛新品系良種群體。成年公牛活重可達730千克,體高150公分,在一般條件下,日增重1.2公斤,育肥牛屠宰率達到65%,凈肉率達到54%,屠宰率和凈肉率相當於國外乳肉兼用品種水平,骨肉比和瘦肉率已超過國外同齡肉牛品種。
渭南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大荔核心區投資1329萬元,建成秦川牛良繁中心。投資490萬元,建成了以專家大院為主體的秦川牛良繁產業化科技服務體系。結合實施國家農業部防疫冷鏈體系建設項目,改建裝備基層畜牧獸醫服務站23個,完善了動物防疫體系建設,確保動物生產安全。園區建成各類養殖小區43個,發展各類養殖專業村87個,建成活畜交易市場114個,年交易量134.2萬頭(只)。各類養殖專業協會61個,流通中介組織65個,中介服務從業人員2萬多人。通過示範推廣集中飼養模式,有力地推動了園區基地規模擴張,園區秦川牛存欄已達到42.5萬頭。 魯西黃牛: 是我國名貴牛種之一,其體軀高大,結構勻稱,健壯威武,肉用價值高,聞名海內外.體型特徵:被毛從淺黃到棕紅,以黃色居多,鼻與皮膚均為肉紅色,部分有黑色斑點。多數牛具有完全不完全的三粉特徵,即眼圈、口輪、腹下為粉白色;公牛角型多為「倒八字角」或「扁擔角」,母牛角型以「龍門角」較多。公牛頭短而寬,前軀發達,頸部短粗壯,肉垂明顯,肩峰高大,胸深而寬,四肢粗壯;母牛頸部較長,背腰平直,四肢強僵蹄多為琥珀色,尾細長呈紡錘形。
繁育性能:
魯西黃牛繁殖力較強,母牛一般8-10月齡即可配種懷胎,母牛如初配年齡1.5-2歲,終生可產犢7-10頭,產仔率較高,公牛性成成熟略晚,一般兩歲開始配種,可利用5-7年。
魯西黃牛的品種特徵:在體型外貌上,魯西黃牛體軀結構勻稱,細致緊湊,為役肉兼用。 公牛多為平角龍門角,母牛以龍門角為主。垂皮發達。公牛肩峰高而寬厚。胸深而寬,體軀明顯地呈前高後低的前勝體型。母牛鬐甲低平,後軀發育較好,背腰短而平直,尻部稍傾斜。關節乾燥,筋腱明顯。前肢呈正肢勢,後肢彎曲度小,飛節間距離些 蹄質緻密但硬度較差。尾細而長,尾毛常扭成紡釺狀。被毛從淺黃到棕紅色,以黃色為最多,一般前軀毛色較後軀深,公牛毛色較母牛的深。多數牛的眼圈、口輪、腹下和四肢內側毛色淺淡。俗稱「三粉特徵」。 鼻鏡多為淡肉色,部分牛鼻鏡有黑斑或黑點。角色蠟黃或琥珀色。體型結構分為三類:高轅牛、抓地虎與中間型。
在生產性能上,據屠宰測定的結果,18月齡的閹牛平均屠宰率57.2%凈肉率49.0%,骨肉比1:6.0脂肉比1:4.23,眼肌面積89.1平方厘米。成年牛平均屠宰率58.1%,凈肉率為50.7%,骨肉比1:6.9,脂肉比1:37,眼肌面積94.2平方厘米。 肌纖維細,肉質良好,脂肪分布均勻,大理石狀花紋明顯。生長發育快、周歲體尺可長到成年的79%,體重相當出生重的10.1倍。個體高大、公牛體高146.3cm,體長160.9cm,胸圍206.36cm,體重685.18kg,最大體重1040kg。皮質好,加工後不出萌眼。性情溫順,體壯抗病,便於飼養管理。 ——在繁殖性能上,母牛性成熟早,有的8月齡即能受胎。一般10-12月齡開始發情,發情周期平均22天,范圍16-35天;發情持續期2-3天。妊娠期平均285天,范圍270-310天。產後第一次發情平均為35天,范圍22-79天。 晉南牛產於山西省西南部汾河下游的晉南盆地。晉南盆地位於汾河下游,傍山地帶泉水豐富,氣候溫和,具有溫暖帶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氣候特徵。夏季高溫多雨,年平均氣溫10~14℃,年降水量500~650毫米,無霜期160~220天。土壤為褐土,土層厚,表層含有機質0.7~1.2%,適宜農作物的生長。農作物以棉花、小麥為主,其次為豌豆、大麥、穀子、玉米、高梁、花生和薯類等,素有山西糧倉之稱。當地傳統習慣種植苜蓿、豌豆等豆科作物,與棉、麥倒茬輪作,使土壤肥力得以維持。天然草場主要分布在盆地周圍的山區丘陵地和汾河、黃河的河灘地帶,給草食家畜據供了大量優質的飼料和飼草及放牧地。
地理分布 晉南牛分布於運城地區的萬榮、河津、臨猗、水濟、運城、夏縣、聞喜、芮城、新絳,以及臨汾地區的候馬、曲沃、襄汾等縣、市。
品種特徵 晉南牛屬大型役肉兼用品種。體軀高大結實,具有役用牛體型外貌特徵。公牛頭中等長,額寬,順風角,頸較粗而短,垂皮比較發達,前胸寬闊,肩峰不明顯,臀端較窄,蹄大而圓,質地緻密;母牛頭部清秀,乳房發育較差,乳頭較細小。毛色以棗紅為主,鼻鏡粉紅色,蹄趾亦多呈粉紅色。晉南牛體格粗大,胸圍較大,體較長,胸部及背腰寬闊,成年牛前軀較後軀發達,具有較好的役用體型。
品種性能 晉南牛成年公牛體高、體長、胸圍、管圍和體重分別為:138.6厘米,157.4厘米,206.3厘米,20.2厘米,607.4公斤,成年母牛分別為:117.4厘米,135.2厘米,164.6厘米,15.6厘米,339.4公斤。晉南牛具有良好的役用性能,挽力大,速度快,持久力強。晉南牛產肉性能尚好。晉南牛是一個古老的役用牛地方良種,體型高大粗壯,肌肉發達,前軀和中軀發育良好,耐熱、耐苦、耐勞、耐粗飼,具有良好的役用性能;在生長發育晚期進行肥育時,飼料利用率和屠宰成績較好,是向肉役兼用方向選育有希望的地方品種之一,但如今還存在著乳房發育較差、泌乳量低、尻斜而尖等缺點。 延邊牛是東北地區優良地方牛種之一。延邊牛產於東北三省東部的狹長地嘖,分布於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區的延吉、和龍、汪清、琿春及毗鄰各縣;黑龍江省的寧安、海林、東寧、林口 、湯元、樺南、樺川、依蘭、勃利、五常、尚志、延壽、通河,遼寧省寬甸縣及沿鴨江一帶,據1982年統計總計有21萬頭。延邊牛是朝鮮與本地牛長期雜交的結果,也混有蒙古牛的血液。 延邊牛體質結實,抗寒性能良好,適宜於林間放牧,冬季都有暖棚,是北方水稻田的重要耕畜,是寒溫帶的優良品種。
在生產性能上,延邊牛自18月齡育肥6個月,日增重為813克,胴體重265.8千古,屠宰率57.7%,凈肉率47.23%,眼肌面積75.8平方厘米。
在體型外貌上,延邊牛屬役肉兼用品種。胸部深寬,骨骼堅實,被毛長而密,皮厚而有彈力。公牛額寬,頭方正,角基粗大,多向後方伸展,成一字形或倒八字角,頸厚而隆起,肌肉發達。母牛頭大小適中,角細而長,多為龍門角。毛色多呈濃淡有同的黃色,其中濃黃色佔16.3%,黃色佔74.8%,淡黃色佔6.7%,其他佔2.2%.鼻鏡一般呈淡褐色,帶有黑點。
在繁殖性能上,母牛初情期為8-9月齡,性成熟期平均為13月齡;公牛平均為14月齡。母牛發情周期平均為20.5天,發情持續期12-36小時,平均20小時。母牛終年發情,7-8月份為旺季。常規初配時間為20-24月齡。
延邊牛耐寒,在-26℃時牛吸才出現明顯不安,但能保持正常食慾和反芻。

㈢ 肉牛哪個品種好 公牛和母牛哪個

西門塔爾牛

該牛毛色為黃白花或淡紅白花,頭、胸、腹下、四肢及尾帚多為白色,皮肢為粉紅色,頭較長,面寬;角較細而向外上方彎曲,尖端稍向上。頸長中等;體軀長,呈圓筒狀,肌肉豐滿;前軀較後軀發育好,胸深,尻寬平,四肢結實,大腿肌肉發達;乳房發育好,成年公牛體重乎均為800--1200千克,母牛650—800千克。圖片來源於山東誠志牛羊驢繁育場。成年母牛難產率低,適應性強,耐粗放管理。總之,該牛是兼具牛和肉牛特點的典型品種。

利木贊牛

利木贊牛毛色為紅色或黃色,口、鼻、眼田周圍、四肢內側及尾帚毛色較淺,角為白色,蹄為紅褐色。頭較短小,額寬,胸部寬深,體軀較長,後軀肌肉豐滿,四肢粗短。平均成年體重:公牛1100千克、母牛600千克;在法國較好飼養條件下,公牛活重可達1200—1400千克,母牛達800—900千克。 利木贊牛產肉性能高,屙體質量好,眼肌面積大,前後肢肌肉豐滿,出肉率高, 在肉牛市場上很有競爭力。集約飼養條件下, 犢牛斷奶後生長很快,10月齡體重即達408千克,周歲時體重可達480千克左右,哺乳期平均日增重為0.86—1.0千克;因該牛在幼齡期,8月齡小牛就可生產出具有大理石紋的牛肉。因此,是法國等一些 歐洲國家生產 牛肉的主要品種。 夏洛萊牛

夏洛萊牛

最顯著的特點是被毛為白色或乳白色,皮膚常有色斑;全身肌肉特別發達;骨骼結實,四肢強壯。夏洛萊牛頭小而寬,角圓而較長,並向前方伸展,角質蠟黃、頸粗短,胸寬深,肋骨方圓,背寬肉厚,體軀呈圓筒狀,肌肉豐滿,後臀肌肉很發達,並向後和側面突出。成年活重,公牛平均為1100—1200千克,母牛700—800千克。

魯西黃牛

魯西黃牛產地主要產於 山東省西南部的菏澤和濟寧兩地區,典型的有山東誠志牛羊驢繁育場,北自 黃河,南至黃河中道,東至運河兩岸的三角地帶。我縣80年代初有40萬頭,現已發展到100餘萬頭。

據屠宰測定的結果,18月齡的閹牛平均屠宰率57.2%凈肉率49.0%,骨肉比1:6.0脂肉比1:4.23,眼肌面積89.1平方厘米。成年牛平均屠宰率58.1%,凈肉率為50.7%,骨肉比1:6.9,脂肉比1:37,眼肌面積94.2平方厘米。肌纖維細,肉質良好,脂肪分布均勻,大理石狀花紋明顯。生長發育快、周歲體尺可長到成年的79%,體重相當出生重的10.1倍。個體高大、公牛體高146.3cm,體長160.9cm,胸圍206.36cm,體重685.18kg,最大體重1040kg。皮質好,加工後不出萌眼。性情溫順,體壯抗病,便於飼養管理。

神戶肉牛

神戶牛肉是日本特產,主要產區是日本但馬地區,但並非所有神戶出產的牛都可以叫做「神戶牛」。據河南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有關人士介紹,真正的神戶牛要求非常嚴格。首先它血統必須很純正;其次,入選的牛必須是處女牛,否則吃起來會有輕微的乳臭;此外,還要經過脂肪混雜率、顏色、細膩度等項目的評定,四五級以上的才有資格稱為「 神戶牛肉」。

南陽牛

南陽牛是中國優良的黃牛地方品種。體大力強,行走快速,適應性強,產肉性能良好。原產河南省 南陽盆地的白河和 唐河流域的平原地區。1985年據南陽地區 8個縣(市)統計,約有南陽牛68萬頭。該品種頭型適中,角形復雜,鼻鏡多為肉色。皮薄毛細,被毛以深淺不等的黃色為多,也有紅、草白等色。頸短厚,略呈弓形。肩峰隆起,體格高大而結實,前軀發達。四肢筋腱明顯,蹄大而堅實。成年公牛體重平均650

秦川牛

秦川牛毛色以紫紅色和紅色居多,約占總數的80%左右,黃色較少。頭部方正,鼻鏡呈肉紅色,角短,呈肉色,多為向外或向後稍彎曲;體型大,各部位發育均衡,骨骼粗壯,肌肉豐滿,體質強健;肩長而斜,前軀發育良好,胸部深寬,肋長而開張,背腰平直寬廣,長短適中,薦骨部稍隆起,一般多是斜尻;四肢粗壯結實,前肢間距較寬,後肢飛節靠近,蹄呈圓形,蹄叉緊、蹄質硬,絕大部分為紅色。

成年公牛體重600-800千克。易於育肥, 肉質細致,瘦肉率高,大理石紋明顯。18月齡育肥牛平均日增重為550克(母)或700克(公),平均屠宰率達58.3%,凈肉率50.5%。

晉南牛

晉南牛產於 山西省西南部汾河下游的晉南盆地,是我國著名的地方優良黃牛品種之一。晉南牛早期曾參與中國荷斯坦牛的雜交育種。

延邊牛

延邊牛又稱 朝鮮牛,延邊牛是東北地區優良地方牛種之一,也是我國五大肉用牛品種之一,分布於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區的延吉、和龍、汪清、琿春及毗鄰各縣;黑龍江省的寧安、海林、東寧、林口 、湯元、樺南、樺川、依蘭、勃利、五常、尚志、延壽、通河,遼寧省寬甸縣及沿鴨江一帶。

公牛體重480 千克,母牛體重380千克。產肉性能良好,易肥育,肉質細嫩,肌肉橫斷面呈大理石狀。屠宰率一般為40%~48%,凈肉率為35%,短期育肥後,屠宰率可達54%,凈肉率42%。

㈣ 中國有多少種牛,種類名稱是什麼

有5種,分別是黃牛,三河牛,中國水牛,氂牛和犏牛。

1、黃牛:是我國最常見的牛,作用也很大,分布十分廣泛。可做耕牛,也可食用。

2、三河牛:是一種十分良好的奶牛品種,也可做肉牛食用。產於內蒙古呼倫貝爾盟大興安嶺西麓的額爾古納右旗三河。

3、中國水牛:我國南方最多的一種牛,自古以來被人們當做耕牛。水牛角還可入葯,替代犀角。

4、氂牛:是產於青藏高原的一種牛,被藏族人民作為重要運輸工具使用。也可做食用。

5、犏牛:有黃牛和氂牛雜交而得,沒有生育能力。具有氂牛耐勞,黃牛馴服的特點。

資料擴展:

牛,即是牛族,為牛亞科下的一個族,是人類的家畜之一,牛族的成員都是大到極大的草食性動物,其中包括對人類非常重要的家牛、黃牛、水牛和氂牛。

㈤ 我國有哪些黃牛品種特點是什麼

我國黃牛品種多,資源量豐富,全國有黃牛品種28個。

(1)依體型大小可分為較大和較小兩類。較大體型黃牛品種的典型代表有秦川牛、晉南牛、魯西牛、南陽牛、延邊牛、復州牛、郟縣紅牛、渤海黑牛、冀南黃牛、蒙古牛等;較小體型黃牛品種的典型代表有巫陵牛、雷瓊牛、棗北牛、巴山牛、廣豐牛等。

(2)新培育品種的代表有三河牛、草原紅牛、新疆褐牛等。

(3)各品種都有獨特的特點,在牛肉生產的分級檔次中,較大體型黃牛品種和新培育的品種都能夠生產高檔(高價)牛肉,較小體型黃牛品種能夠生產優質牛肉,但生產高檔(高價)牛肉較難。

(4)我國黃牛適應自然環境的能力極強,能在高山陡坡、奇山異石、叢山密林中行走採食;也能在酷暑嚴寒中生存。

認識肉牛品種是選擇優質育肥牛的重要內容。

14-1.秦川牛的品種特點是什麼?

秦川牛的主產區在陝西關中平原,咸陽市、渭南市是秦川牛的育成地。

1.秦川牛的體形外貌

秦川牛的外貌特徵為體格高大,結構勻稱,肌肉豐滿,毛色紫紅,體質結實,骨骼粗壯,具有肉用牛的體形(彩圖1)。

(1)牛頭

面平口方,頭大額寬,清秀。

(2)牛角

鈍角,短粗,向後,常常是活動角。

(3)鼻鏡

鼻鏡寬大,粉紅色。

(4)被毛

紫紅色,皮厚薄適中而有彈性。

(5)軀體

胸部寬深,肋骨開張良好,背腰平直,長短適中,尻部稍斜,胸部深而寬。

(6)四肢

四肢粗壯,直立。

(7)臀部

臀部較發達,育肥後圓而寬大。

(8)牛蹄

蹄圓大,蹄殼紅色。

2.秦川牛的體尺、體重

秦川牛的體尺和體重見表1-4。

表1-22巫陵牛的體尺和體重

3.巫陵牛的產肉性能

未經育肥飼養、膘情中等的公牛4頭、母牛4頭、閹公牛4頭屠宰測定,屠宰率49.5%,凈肉率39.8%,骨肉比1:4.2。

14-11.雷瓊牛的品種特點是什麼?

雷瓊牛的主產區在廣東的徐聞縣和海南省的瓊山、澄邁縣和海口市。

1.雷瓊牛的體形外貌特徵

前寬後窄,小體形。

(1)牛頭

頭略短、略小、略方、額較寬。

(2)牛角

公牛角長,略彎曲或直立稍向外;母牛角短或無角。

(3)鼻鏡

黑色。

(4)被毛

大多數為黃色,大多數牛被毛有十三黑的特徵,即鼻鏡、眼瞼、耳尖、四蹄、尾掃、背線、陰戶、陰囊為黑色。

(5)軀體

前軀發達,後軀較小,軀干結實。

(6)臀部

尻部方正,尾根高、尾長,尾尖叢生黑毛。

(7)四肢

四肢結實,管圍略細。

(8)牛蹄

蹄小圓而堅實,黑色。

2.雷瓊牛的產肉性能

(1)淘汰牛產肉性能

屠宰率49.3%(44.5%~53.3%)。

(2)成年牛產肉性能

屠宰率49.6%,凈肉率37.3%。

14-12.棗北牛的品種特點是什麼?

棗北牛的主產區在湖北省襄陽市的襄陽縣、棗陽縣、光化縣、隨縣。

1.棗北牛的體形外貌特徵

前寬後窄,小體形。

(1)牛頭

公牛頭方寬,頸粗短,肩峰發達,母牛頭較窄長。

(2)牛角

迎風角,角色以淡黃色為多。

(3)鼻鏡

鼻鏡顏色多為肉色。

(4)被毛

以淺黃、紅、草白色為多,全身毛色以四肢、陰戶及胸腹底部較淡,背線及胸腹兩側的毛色最濃。

(5)軀體

前軀發達,背腰稍有凹形,腹部圓大。

(6)臀部

尻部稍斜,臀部發育一般。

(7)四肢

四肢粗細適中,直立有勁。

(8)牛蹄

蹄圓小、有光澤,蹄殼多為琥珀色和蠟黃色。

2.棗北牛的產肉性能

1.5~2歲未經育肥牛的屠宰率為47.4%,凈肉率為36.3%,骨肉比1:3.3。

14-13.巴山牛的品種特點是什麼?

巴山牛的主產區在四川、湖北、陝西三省交界的大巴山區。

1.巴山牛的體形外貌特徵

紅毛黑蹄、一高(肩峰高)、二大(睾丸大)、三寬(頭、胸、尻寬)、四窄(蹄縫緊)、五粗(頸、四肢)、六光(兩眼、

㈥ 牛有哪些品種

牛的常見種類:

1、普通牛:分布較廣,數量極多,與人類生活關系極為密切;

2、氂牛:毛長過膝,耐寒耐苦,適應高原地區氧氣稀薄的生態條件,是中國青藏高原的特有畜種,所產奶、肉、皮、毛,是當地牧民的重要生活資源;

3、野牛:如美洲野牛、歐洲野牛等。可與牛屬中的普通牛種雜交,產生雜交優勢和為培育新品種提供有用基因;

4、水牛:水稻地區的主要役畜,在印度則兼作乳用;

5、黃牛:角短,皮毛多為黃褐色或黑色,毛短。多用來耕地或拉車,肉供食用,皮可以製革,是重要役畜之一。

另外現代牛的生產類型可分以下4種:

1、乳用品種:主要包括荷斯坦牛、愛爾夏牛、娟姍牛、更賽牛等;

2、肉用品種:主要包括海福特牛短角牛、阿伯丁-安格斯牛、夏洛來牛、利穆贊牛、皮埃蒙特牛、契安尼娜牛、林肯紅牛、無角紅牛、格羅維牛、德房牛、墨利灰牛,以及近代用瘤牛與普通牛雜交育成的一些品種,如婆羅門牛、婆羅福特牛、婆羅格斯牛等;

3、兼用品種:主要包括兼用型短角牛、西門塔爾牛、瑞士褐牛、丹麥紅牛、安格勒牛、辛地紅牛、沙希華牛和中國的,以及用兼用型短角牛和瑞士褐牛分別改良蒙古牛和新疆伊犁牛而育成的草原紅牛和新疆褐牛等;

4、役用品種:主要有中國的黃牛和水牛等。有的黃牛也可役肉兼用,如中國的南陽牛,秦川牛和魯西牛等。70年代前水牛在中國一些地方也作乳役兼用;

此外,有些國家還培育成一種強悍善斗的鬥牛,主要供比賽用。除西班牙廣泛飼養外,其他一些國家如墨西哥、秘魯、葡萄牙等也有飼養。關於中國的黃牛品種其中南陽牛、晉南牛、延邊牛、秦川牛、魯西黃牛是我國五大名貴牛種。

(6)黃牛圖片大全集圖片擴展閱讀:

我國是世界上牛品種最多的國家:

我國肉牛主要為地方良種黃牛和雜交改良牛兩大類。黃牛是我國的特色資源,據品種資源調查及國家畜禽品種審定委員會審核,我國黃牛有69個品種,其中地方品種52個,培育品種5個,引入品種12個,是世界上牛品種最多的國家。

秦川牛、晉南牛、南陽牛、魯西牛、延邊牛被譽為我國五大良種黃牛,自農耕文明以來,我國的養牛業一直以役用為主,因此牛的後軀普遍不發達、產肉率較低、生長速度慢,目前正逐步向肉用方向改良。

為了改良肉牛品種,我國先後從國外引入了一大批優良肉牛品種,主要有和牛、安格斯、利木贊等國外著名肉牛品種,培育出了」秦寶牛「、」雪龍黑牛「、」長白山黑牛「、」大地黑牛「、」遼育白牛「等優良肉牛。

㈦ 水牛與黃牛的區別在哪裡它們的生活習慣有什麼不同

水牛,也叫印度水牛,是一種大的偶蹄動物,馴養的水牛在亞洲和美洲非常普遍。在亞洲,水牛主要用來作為勞動力;在歐洲的義大利、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它被用做奶牛或食用牛。今天野生的水牛已經相當少。水牛是哺乳綱牛科水牛屬。一種草食反芻家畜。主供役用,挽力強,行步穩重,特別適宜於水田耕作。有的國家已培育成乳用品種。肉用水牛的培育則尚處於初始階段。亞洲水牛耳廓較短小,頭額部狹長,背中線毛被前向,背部向後下方傾斜,角較細長。體長2.5~3米,肩高1.5~1.8米,毛被灰黑、淡棕黑色。黃牛:中國固有的普通牛種。其在中國的飼養頭數在大家畜中或牛類中均居首位,飼養地區幾遍布全國。在農區主要作役用,半農半牧區役乳兼用,牧區則乳肉兼用。黃牛被毛以黃色為最多,品種可能因此而得名.頭部略粗重,角形不一,角根圓形。體質粗壯,結構緊湊,肌肉發達,四肢強健,蹄質堅實。雄性身體比雌性強大;兩性均具角,橫切面呈圓形;有的種類頸下垂肉發達,有的不明顯;雄性上體通常深棕褐色、灰褐色、棕黑色 ,雌性毛色略淺 ;腿的下部多白色。
生活習慣上的不同:
野水牛棲息於叢林、竹林或蘆葦叢中。除西里伯野水牛常單個或成對活動外,其他均結成小群甚至幾百頭的大群。它們喜歡到泥潭打滾,以防止昆蟲的叮咬。 亞洲水牛約於公元前4000年被馴化。亞洲許多國家用它們作役畜。
黃牛之前提到基本上就是已經馴化後繁衍至今的,是中國固有的普通牛種,大型家畜中數量居首位。因此,作為家畜的水牛與黃牛生活習慣上的不同不會像野生水牛那麼突出。只因不同地域或者細化的品種類別不同需要注意飼養技巧。若要簡單的區分水牛與黃牛有下面三點:
1、黃牛一般是黃顏色的,水牛一般是黑色的;
2、黃牛的角比較短而且不是很彎,水牛的角很長,是彎曲狀的;
3、黃牛一般不喜歡游泳,可以犁旱地,水牛可以游泳,可以犁水田。中國北方多用黃牛,南方多用水牛。另外你還可以在網上搜索一下黃牛和水牛的圖片,多對比,很容易區分了。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㈧ 人們經常說的黃牛是什麼意思

「黃牛黨」就是俗稱的「票販子」。「票販子」在北京行話叫「拼縫兒的」,而上海人稱之為「黃牛黨」,近年來上海方言還稱「打樁模子」,還有更形象的比喻把這類人稱之為「票蟲兒」。

黃牛黨來源於上世紀公家發放糧票,有人倒賣,那個時期並不叫黃牛,只稱呼倒票人,後來出現倒賣火車票,景區旅遊票,演唱會票,電影票,醫院掛號單等,它的起源或在於描述地下經濟里一堆人在那裡搶購物資或票券之場面,有如黃牛群之騷然,現在統一稱為黃牛黨。


(8)黃牛圖片大全集圖片擴展閱讀:

黃牛黨大多為地痞人員、城市中的無職業人群,一方面利用各種利益關系購買大量票,一方面高價出售著大量的票。更為悲劇性的是,被某些黃牛黨以各種理由哭訴,自己由於被迫無奈才會去屯票。黃牛黨往往大量集群結社,利用非法手段獨占票源,擠壓競爭對手往往造成群毆、械鬥等。造成大量治安問題。每年因黃牛黨而無法返鄉的農民工不得不用手中的血汗錢購買高價票。如按西方記者估算,2005年,中國因黃牛黨無法返鄉的農民工及其家屬總數接近千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