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高清圖片 » 清修佛陀唯美圖片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清修佛陀唯美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5-14 22:18:09

① 佛陀電視劇中佛陀伸出三個指頭表示什麼

那個叫做「說法印」,表示向眾生宣說佛法。
佛陀的手,有各種不同的姿勢,佛教稱之為「印相」或「印契」。各種印相有其特定的含意,這是識別各尊佛像的重要依據。最常見的印相就是「釋迦五印」,詳細如下:
一、說法印:以拇指與中指(或食指、無名指)相捻,其餘各指自然舒散。這一手印象徵佛說法之意,所以稱為說法印。
二、施無畏印:屈手上舉於胸前,手指自然舒展,手掌向外。這一手印表示了佛為救濟眾生的大慈心願。據說能使眾生心安,無所畏怖,所以稱為施無畏。
三、禪定印:又稱定印。是以雙手仰放下腹前,右手置於左手上,兩拇指的指端相接。這一手印表示禪思,使內心安定之意。據說釋迦佛在菩提樹下禪思入定,修習成道時,就是採用這種姿勢。在密教中,這種手印是胎藏界大日如來所用,稱為「法界定印」。
四、降魔印:以右手覆於右膝,指頭觸地,以示降伏魔眾。相傳釋迦在修行成道時,有魔王不斷前來擾亂,以期阻止釋迦的清修。後來釋迦即以右手指觸地,令大地為證,於是地神出來證明釋迦已經修成佛道,終於使魔王懼伏。因此此印相稱為降魔印。又因以手指觸地,所以又稱為觸地印。在密宗中,這是金剛界曼荼羅內阿閦佛之印相。
五、與願印(又作施願印):是以手自然下伸,指端下垂,手掌向外,表示佛菩薩能給與眾生願望滿足,使眾生所祈求之願都能實現之意。此印相具有慈悲之意,所以往往和施無畏印配合。以上五種手印,合稱為釋迦五印,這是最常見的幾種印相。

② 釋迦牟尼佛像的釋迦牟尼佛的一生

釋迦牟尼,原名喬達摩·悉達多,佛教的創始人,公元前五百餘年釋迦牟尼出生於北印度迦毗羅衛國,是國主凈飯王的太子。成道後,被世人尊稱為「釋迦牟尼」,意思為「釋迦族的賢哲」。 佛陀結跏趺坐,手持禪定印。佛陀略為俯首,眼神下視,面容與手臂的肌肉線條顯示張力,將釋迦進入深度禪定前的瞬間表情捕捉得相當入微,與眾多入定唯美的佛陀風格大異其趣。此尊佛像獨特之處,是佛陀的眼瞼沿的中央各有一顆芝麻大小的痣,痣雖微小,微妙的是所產生的視覺震撼卻相對深刻。
明代佛教造像充滿人性的一面,與中國佛教走向世俗化、社會化有很大的關系。

③ 釋迦牟尼佛為什麼要出家

1、一個高度的智慧者對人生之旅的選擇
初學之人當然應該從「釋迦牟尼佛傳」中去認識佛陀為什麼要出家?出家後如何修行?如何為眾生說法?什麼時候離開世間?為什麼要證入涅槃?……但是如果「看不對傳記」,對釋迦牟尼佛終生所說「法義」局限在「歷史考證佛經源流」的原始佛教上,就是「小乘經典」──《阿含經》中,或者走入一類「密教徒」所說「即身成佛」──在這一生中就能究竟、圓滿成佛,或者在「十幾世中」就能圓滿成佛的「錯誤知見」去認識「佛陀的德行」。那麼你初入佛門對「法」的認識與觀念就已經被「誤導」。
然而釋迦牟尼佛確實在兩千五百年前誕生在古印度的「藍毗尼園」中(現在是尼波爾境內),確實示現凡夫身,於出家修道前,一直以尊貴的太子身分,處在一個奢華富裕的王宮生活里(見《中阿含》大品柔軟經第一)。而此養尊處優的貴族生活,對一個天賦稟異,具有靈敏觀察力的智者而言,呈現在眼前的一切,卻使他對現實生命的起源,充滿了一連串的疑問,激發他對現實人生敏銳的求知慾。當一個人對目前的榮華富貴、名利權勢視如敝屣,深感它的不實性、無常性,豁然發現另一條坦盪、悠然的雲水生涯時,就是他踏上心靈之旅、開發內在精神生命的開始!
釋迦牟尼佛是這樣一個具有高度智慧,異於常人的思索力、觀照力,身處仙人跳如雲,權貴齊集於一身的皇宮生活里,而不為富貴所誘,淫樂所動。在洞悉出再美好的環境,再歡樂的時光,也要隨著無情的流雲,飄逝在蒼穹深處,消失得無影無蹤時,毅然超出這個千篇一律,充滿權力是非的王宮生活,帶著對真理的追求,精神生命開發的理想而展開另一種宇宙緣起的探尋。
2、釋迦太子因見人間的生、老、病、死而發現人生短暫生命的真相發心出家修行
一般人要在困窘的環境下發現痛苦的根源,因為嘗到痛苦的滋味而知苦、舍苦,發心出家,比較容易。對於一個從小安居於安富尊榮,無憂無慮,從來沒有嘗受到困苦因緣的尊貴太子,要他驟然舍棄眼前擁有的妻妾仙人跳,財勢權貴,如果沒有異於常人的大擔當、大智慧,是不容易覺醒的,太子不但以智慧之眼看清楚了眼前奢華糜爛的皇宮生活,只不過如過眼雲煙般的虛幻,並且在出城游觀時(見《長阿含》大本經「一」),於道路上親自看見頭白齒落、面皺身僂的老人,身患疾症、病苦折磨的患者,四肢僵硬、悲號送終的死人,從現實人生的「生、老、病、死」中,發現短暫生命的真相。死亡,是人生最後的歸宿,如果對自己的生命沒有做過內在的洗煉,對自己靈性的生命沒有絲毫把握,任何人到了遲暮之年,都會懼怕死亡的來臨。
大部分的人,皆是在妻兒恩愛中庸庸碌碌地虛度一生,能夠在今生生命中對生命的起源、生命的意義、精神生命的價值做過短暫檢討、反省的,恐怕大都要經過病苦、老年、臨死之前,乃至生離死別間,才會稍微對周遭發生的人事環境做短暫的回顧、省悟!
佛經上說:「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眾生要在嘗到苦的結果後,才知道「苦」是人生的真相。一個從有生命以來,就對現實的假相有著異於常人的觀察力、判斷力的先知先覺者,在他觀察出原來這一期生命中充滿了許多身心交織而產生了無數不是世人現有的凡常思慮所能解決的痛苦煩惱時,適時運用他敏捷的分辨力,改變他的人生觀──慧劍斬情絲,轉變這一生未來將要走的路程,扭轉這一生現實生命將要造作、形成的現實因果,使他的人生之旅在三十歲(實歲二十九,又有記載十九歲)的那一年產生了急劇的變化,成為一個富貴與流浪生命者之間的人生旅程空前的轉捩點。見《中阿含》浦利多品羅摩經第三)
三十歲── 正是人生的壯年時期,一個人到了三十歲之時,正是有獨立思考力、判斷力的時期,具備分辨人生之旅的黃金時期,可以說是已經找到了未來人生的出路。孔子說:「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人生最具塑造性、進取性、思想性、觀照性的年齡,就是三十歲到四十歲之間。佛陀選擇三十歲出家,便說明了佛已經從世俗的王宮安樂中與出世修道的清修中劃分出了一條入世與出世的明顯分野。生與死不能兩立,要解決人生煩惱的根源,就不能再沉迷於當前的富貴淫樂之中,要當生親證宇宙人生的真理,便非得今生出家修道不可。佛以最實際的行動,代表了一個貴族身分者看清楚了權勢內幕的紛爭,對權貴生涯的覺醒,代表了一個置身於紙醉金迷皇宮生活中的千金之子領悟了未來人生應該走的方向,對無常歡樂刻骨銘心的省悟,暗示了一條人生最大的投資路線──出家,唯有從現實人生的經歷中發現出苦的生機,才能徹底斬斷世間的情緣,出離五欲六塵之家,方能在不斷的苦修精進下,得到人生起源的答案……
3、釋迦牟尼佛在出家後,是如何修行成就的呢?
在《阿含經》上告訴我們:「釋迦太子」(悉達多太子)出家之後,經過追隨外道仙人苦修的階段,曾經日食一麻一麥,禪修精進,但是始終不能超脫三界生死之苦。最後在菩提樹下禪坐,深入四禪之中……,終於徹底證見十二因緣法的形成與還滅的真理而了脫生死。
事實上,《阿含經》(小乘經典)所說的「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因證見十二因緣法而了脫生死」,只是對「佛在世時為因應當時的聲聞弟子的根器而行『同事攝』」,方說為「佛出家修行後,在古印度的當世之中,才了脫生死」。
但是在大乘經典中(如《華嚴經、法華經、佛本行集經》等經中卻是又因應菩薩弟子的根器而記載,釋迦牟尼佛出世在古印度的當世之中是「示現成佛而不是僅有了脫生死而已」)。
也就是說,依大乘經典記載,釋迦牟尼佛出世在古印度的當時是用「大菩薩行者」的身分以「變化身」(應化身)而出世在古印度的當世之中,示現王宮生活……,又示現出家、修行、成佛。所以初學者接下來就應該進一步認識佛的究竟釋義是什麼?而不是將對「釋迦牟尼佛」的認識,對成佛的修行經過,局限在「了脫生死」的法義當中!

④ 佛主如何閉關,釋迦牟尼佛菩提樹下清修

釋迦牟尼佛並沒有閉關, 只是拋棄王族決心出家修行, 六年苦行森林, 出來之後發現了這不是修行的辦法,於是找到了菩提樹決定禪坐,如果沒覺悟就不起來。 過了7天夜睹天上的星星, 佛陀當時以破我執, 當時還有法執沒破, 正當放下了法執,他就成了無上正等正覺的佛陀。

⑤ 莫辭清修三年苦,沖天一飛振大羽,富貴必從勤苦得。慧根出自聞思修 2011年 我在歸元寺,抽的求高人指點

莫辭清修三年苦:不要怕苦怕累,要有所成,必須經幾年努力。
沖天一飛振大羽:比喻成功之時,像大鵬展翅沖天。
富貴必從勤苦得:富貴都是從勤勞吃苦中得來。
慧根出自聞思修:人生的智慧是從廣學多聞而得的。
宗旨是:經過一番努力會成功。 既然是佛簽,就應多念「南無觀世音菩薩」,行善積德,前途一定光明,人生必會吉祥如意。

⑥ 釋迦牟尼(佛陀)雕像左手手心朝上和朝下有什麼區別,請看我提問的配圖

佛教的像,很講究手的刻劃和塑造。佛像的手,有各種不同的姿勢,佛教稱之為「印相」或「印契」。各種印相有其特定的含意,這是識別各尊佛像的重要依據。最常見的印相就是「釋迦五印」,詳細如下:

一、說法印:以拇指與中指(或食指、無名指)相捻,其餘各指自然舒散。這一手印象徵佛說法之意,所以稱為說法印。

二、施無畏印:屈手上舉於胸前,手指自然舒展,手掌向外。這一手印表示了佛為救濟眾生的大慈心願。據說能使眾生心安,無所畏怖,所以稱為施無畏。

三、禪定印:又稱定印。是以雙手仰放下腹前,右手置於左手上,兩拇指的指端相接。這一手印表示禪思,使內心安定之意。據說釋迦佛在菩提樹下禪思入定,修習成道時,就是採用這種姿勢。在密教中,這種手印是胎藏界大日如來所用,稱為「法界定印」。

四、降魔印:以右手覆於右膝,指頭觸地,以示降伏魔眾。相傳釋迦在修行成道時,有魔王不斷前來擾亂,以期阻止釋迦的清修。後來釋迦即以右手指觸地,令大地為證,於是地神出來證明釋迦已經修成佛道,終於使魔王懼伏。因此此印相稱為降魔印。又因以手指觸地,所以又稱為觸地印。在密宗中,這是金剛界曼荼羅內阿閦佛之印相。

五、與願印(又作施願印):是以手自然下伸,指端下垂,手掌向外,表示佛菩薩能給與眾生願望滿足,使眾生所祈求之願都能實現之意。此印相具有慈悲之意,所以往往和施無畏印配合。以上五種手印,合稱為釋迦五印,這是最常見的幾種印相。

——所以您發的圖,第一張是「與願印」+「無畏印」,第二張圖是「說法印」。

⑦ 寺廟的商業化是破戒違背佛陀原教旨嗎

《人物周刊》:您認為判斷一個僧人是否是「高僧」的標準是什麼?中國現代、當代史中有哪些您仰慕的高僧?

濟群法師:現代人,往往將「高僧」和「名僧」混為一談。這個問題古已有之。早在南北朝時期,慧皎所著《高僧傳》中,即對「高而不名 」和「名而不高」作了區分。所以,我們不能僅憑名聲來作出判斷,就像社會上的很多名人,其道德素養未必能作為大眾楷模。當然,也有很多既高又名,名至實歸的大德。

我所理解的高僧,是依戒定慧三無漏學修行有成者。首先是持戒,具足清凈無染的言行;其次是得定,擁有祥和寂靜的心態;第三是具慧,擁有透視人生、超越生死的智慧。除了這些內在學養,還要有濟世的悲心,平等關愛社會大眾。所以說,是否高僧,主要取決於自身的生命品質,而非外在的身份、地位、名聲。

在近現代,我所仰慕的高僧有許多,如太虛大師的博大胸懷、弘一律師的嚴謹作風、虛雲老和尚的苦修精神,都是我深深景仰的。

《人物周刊》:具體地說,您認為一個出家人、特別是寺廟的方丈、高僧,他/她的主業應該是什麼?他/她在社會生活當中應該扮演(擔當)怎樣的角色?

濟群法師:作為一個出家人,主業就是內修和外弘。內修,即通過修行完成生命自身的覺醒和解脫;外弘,即幫助大眾達到同樣的目標。換言之,就是自覺覺他。如何才能抵達這一高尚的人生目標?首先要聽聞佛法獲得正確的人生觀念,其次是以佛法觀念重新認識人生,然後通過戒定慧的修行消除生命的迷惑與煩惱,從而完成生命的覺醒和解脫。作為出家人,我們不僅要關心自己,還要看到芸芸眾生也深陷於迷惑和煩惱中。所以,要在自己自覺的基礎上,發起幫助一切眾生的願望,並將之作為盡未來際的使命。

作為寺院的方丈、高僧,首先是一個出家人,自然也離不開內修和外弘兩大任務。當然,應該比普通僧眾做得更出色,因為他們還肩負著領眾修行的責任。至於在社會上,則應擔當精神導師的角色,起到化導社會、凈化人心的作用。

清修還是旅遊的發展之爭

對少年濟群來說,到了鼓山湧泉寺,他出家的心願才真正機緣成熟。他從普雨老和尚正式剃度出家。當時的職責是在客堂當「照客」。這個差事,有點像賓館的服務員,負責掃地、打開水、倒茶、洗茶杯,還管客房的鑰匙,給客人開門。

鼓山湧泉寺是福州五大叢林之一,千百年來高僧輩出。「文革」期間,寺院被園林管理部門接收了,寺院中的和尚有的被遣送回家,有的被迫還俗,有的在批鬥聲中上吊自殺,有的被園林部門收編為職工,不準他們穿僧裝,尼眾必須重新蓄發。濟群剛出家時,在湧泉寺看到的出家人幾乎都是穿俗裝。濟群的剃度師父普雨老和尚,「文革」中被打為黑教頭,守在寺院中,做郵差、挑糞、種地,每月政府發給他20元生活費,但老和尚一直堅守在鼓山,不論社會風浪多大都沒有離開。1979年,在老和尚的努力下,湧泉寺率先落實了宗教政策,歸還僧眾管理,濟群就是那時來鼓山剃度的。

濟群出家幾年後,他的父母也相繼遁入空門。1980年,濟群成為中國佛學院的第一批學生。

《人物周刊》:我注意到,蘇州西園寺作為您的弘法基地,也是眾多僧侶的清修之地,但同時又是一個著名的風景點,這中間如何平衡?

濟群法師:現在各地政府都大力發展旅遊,大環境如此。但西園戒幢律寺並沒有特別在旅遊方面下功夫,沒有跟旅遊部門「主動掛鉤 」(笑),所以遊客不是很多,比很多名剎古寺差得遠。這里的普仁大和尚發願弘揚佛教文化,專門成立了佛學研究所,一方面是教育培養人才,一方面是弘法凈化社會。西園寺的僧人不參與旅遊服務,所有給遊客提供方便的服務都由在家人承擔。

濟群法師:我對少林寺的情況並不了解,所以無法具體評價這件事。目前,確實存在鼓勵寺院發展旅遊經濟的大環境。過去我們很重視寺院的清凈,但是清凈跟發展之間,有時也會有深層次的矛盾。以西園寺為例,這里遊客不算多,每年收入如果維持僧人的生存和清修還是沒問題的,但如果要建設發展,就需要資金來源。西園寺最近新蓋了「三寶樓」,未來將成為大規模的教學和弘法場所,這個樓的基建成本就是幾千萬。錢從哪裡來,就一定有困難。又想保持清凈,又要保持發展,這中間確實有很多無奈。

但無論如何,如果放棄佛教之本,一味追逐利益,那肯定是「不如法」(違背佛教教義)的。

寺院,佛教也稱為「道場」,是提供出家人清修的地方。對社會的外化功能主要有二:一是凈化世間,普度眾生。為社會提供正確的人生觀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幫助眾生凈化心靈,解決人生煩惱和困惑。二是承擔相應的慈善事業。因為寺院的信譽度較高,可以牽頭組織善行義舉,這在傳統寺院中表現得特別明顯,你們一定在電影電視及文學作品中看過,古代的飢荒之年,寺院會出面散粥,並為一些貧苦的讀書人提供幫助等等。目前,台灣教界在佛教慈善事業方面就做得比較好。

⑧ 佛和菩薩有什麼區別

佛和等覺菩薩的區別如下:

佛圓證本來自性清凈涅槃,無住處,涅槃有餘涅槃,無余涅槃。
等覺菩薩證本來自性清凈涅槃,有餘涅槃,無余涅槃。

佛徹斷煩惱障和所知障現行、隨眠永斷分段生死和不可思議變異生死。

等覺菩薩還有最後一分煩惱障和所知障細微隨眠未斷,雖然已斷分段生死,尚有微細變異生死。

佛的第八識無垢識能與五遍行、五別境、善十一這二十二個心所法相應。
等覺菩薩的第八識異熟識只與五遍行心心所相應。

佛的八個識都能與五別境之慧心所相應,而得四種廣大無邊的智慧。

等覺菩薩只能使第六識與第七識與慧心所相應,其智慧遠遠劣於成佛所得之妙觀察智和平等性智慧。

佛圓證法身、報身、應化身,菩薩不能得如佛一樣連種子都清凈無染的法身,但是可以得無量意生身。

佛的前五識、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統統都是現量了別。
等覺菩薩的前五識是現量、第六識通現量、比量、非量,第七識為非量、第八識為現量。

佛的八個識統統能緣過去、現在、未來境。

等覺菩薩的前五識只能緣現在境,第六識緣過去、現在、未來境、第七識唯緣現在本質境及影像,行相非世境轉。

佛的第六識具足五心,其餘七個識具足四心,沒有尋求心。

等覺菩薩的前五識具足二、三、四或者五心,第六識具足五心,第七識具足決定、等流、染凈三心,第八識具足率爾、決定、等流三心。

其中,以佛的八識能與五別境等二十一個心所法相應為最重要。這是佛與菩薩的最大區別之一。



(8)清修佛陀唯美圖片擴展閱讀:

佛佛有三身,分別是:毗盧遮那佛、盧舍那佛和釋迦牟尼佛。

1、法身佛:

毗盧遮那佛(即大日如來),為即是中道之理體也,佛以法為身,故稱法身,法身處於常寂光凈土。

2、報身佛:

盧舍那佛,義曰:光明遍照,又作「凈滿」。報身佛是表示證得了絕對真理獲得佛果而顯示了佛的智慧的佛身。

是行六度萬行功德而顯佛之實智也。對於初地以上菩薩應現之報身,報身處於實報庄嚴土。

3、應身佛:

釋迦牟尼佛,是表示隨緣教化,度脫世間眾生而現的佛身,特指釋迦牟尼的生身。

⑨ 佛陀的祖國釋迦族為什麼會被滅族

凈空法師-----琉璃王,釋迦牟尼佛在世,他是大國王,他跟釋迦族有冤讎。

下面括弧里頭說,「如琉璃王為報宿怨,欲盡殺釋種」。經上有這個故事,琉璃王,釋迦牟尼佛在世,他是大國王,他跟釋迦族有冤讎。怨是過去生中結的,這在《釋迦譜》里頭都有記載,不是前世,也不是再前世,這是過去很長很長的時間。琉璃王這一群,那個時候他們在畜生道,在一個魚池裡面,他們是一群魚,琉璃王就是這個魚裡面的頭目。釋迦族在那個時候是些漁夫,捕魚的人,有一次他們想把這個池塘的魚統統打撈起來,把池塘的水放掉,魚全部殺掉。這一群被殺的這些魚怨恨不滅,生生世世記著要報仇。釋迦牟尼佛出世了,生在釋迦這一族;那些魚呢?魚現在變成人,琉璃王這一族。無量劫前的怨恨,小小的一點事情一挑撥就變成戰爭,釋迦佛想阻止這個戰爭,阻止不住,如是因,如是業,如是果,如是報,救不了,怎麼勸不聽、不接受,一定要把這族滅掉。最後釋迦佛就勸大家逃亡,所以他的家族逃到西藏,在後藏,以後就沒有回去,就在西藏落戶,所以釋迦族也算是中國人。這樁事情,當年章嘉大師告訴我的,釋迦族整個這一族逃到後藏。這是用這些事來告訴我們,冤家宜解不宜結,什麼樣的怨恨都要把它看破,要化解,決定不能結怨,結怨後果太凄慘,生生世世多少世都不能夠解決,愈結愈深,連佛菩薩都無可奈何。

所以這里講,「指世間冤報之事,互為禍害」。「既造業因,必結惡果,報應雖不立即顯現於當時」,故雲『雖不臨時』。「但因果不虛,決當報償於後世」。這個事情麻煩,果報能夠降臨在當時都是屬於輕的,愈積愈厚。

⑩ 和尚在廟里怎麼過生活呢

給您提供一份中央報紙的報道吧

北師大學士、北大碩士、清華博士、中科院博士、北航教授、德國大學教授……高材生爭相到龍泉寺出家。他們自稱居士、凈人、沙彌、比丘,他們在這里種菜、掃地、搬運,念阿彌陀佛,也看孔孟,也讀老莊,還寫博客、也織圍脖……出世乎?

高材生寺廟"上大學","此地方稱佛國,滿街都是聖人"


圖/龍泉寺凈人 正陽

在柳智宇的選擇引發全國對大學生前途命運深思這一年夏天,另一名85後凈人正陽從哈爾濱中醫葯大學畢業後直奔龍泉寺。大學畢業,站在開拓事業的 起點上,工作、金錢、房子、車子、愛情等在前面招手,正陽轉身而去。學醫的正陽曾以治病救人為己任,"但後來發現真正需要去解決的不是身體上的問題,而是 心靈上的問題。"佛學解答了正陽的難題,父母也支持了正陽出家的決定,"行,你想去就去吧!"

與正陽水到渠成的出家不同,28歲的盧函出家之路頗費周折。盧函是心理醫生,大學畢業後在陸軍總院做網路成癮的心理治療,後來自營心理咨詢公司,還協助政府成立心理醫院。當時的他,最大的夢想是成為資深心理專家,幫助人解決心理困惑。

如果不是哥哥在2007年突然出家,他的夢想里不會有"佛"。盧函和哥哥只差一歲,兩人感情一直很好。當哥哥告訴他要出家時,他默默地想,家裡 只有兩個兒子,"以後我要一個人照顧父母了。"後來,"母親整天以淚洗面,父親因此不再跟哥哥聯系。"盧函開始試著去了解佛法,他想弄明白也是畢業於名校 的哥哥為什麼會決然出家?

2008年四川大地震,龍泉寺在援助物資同時,帶去了心理方面的救助,並獲得一個特別救助獎,這感動了盧函,也促使他的人生觀慢慢發生轉變," 沒學佛之前會用心理學的角度看,比如人為什麼活著?活著的意義?每個人的價值?人一輩子能做些什麼?包括思考自己,再做二十年就能成為所謂的專家?但還是 很多在物質層面,精神上的要少很多。"2010年末他開始系統學習佛法,開始有了出家的想法。


圖/學誠法師探望母親(圖片來自學誠法師博客)

今年春節,盧函鼓起勇氣告訴父母他要出家,話音剛落,父母就哭了,淚流滿面。哭完之後,父親說,"我尊重你的選擇,讓你去選擇自己的人生。"三 個人在家過了最後一個俗年,初四的時候盧函就來到了龍泉寺。走的那天,父母和親人來送盧函,"我當著他們的面就磕了幾個頭,當時我就看到他倆眼淚止不住 了。我覺得他們一方面會為這兩個兒子感到驕傲和自豪,一方面他們會覺得站在一個信佛的角度,這是一個最好的事情。當然肯定會有不舍、擔心。"

盧函拜別父母,正式進入了龍泉寺。今年五月,盧函父母搬進了龍泉寺,他們也都皈依了佛門。龍泉寺中也常見法師家屬來訪,在我們拜訪龍泉寺的時 候,正值方丈學誠法師的母親也在寺清修,學誠法師回寺之時也不忘與母親小敘,他說,「孝道有世間的孝道,有出世間的孝道。」,法師舉例說,「現在社會上的 人,即使沒有出家也算是出家了,他沒有跟他的父母在一起那也就是出家了,就是住的地方不一樣。」龍泉寺正考慮建敬老院,以解決出家僧眾父母的養老之憂。

網路佛學院
"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圖/賢威法師在龍泉寺圖書館

剃了頭發,進入佛門還不能當法師,要先當沙彌。盧函的哥哥雖已剃度,但也還只是沙彌。他與寺中最德高望重的比丘唯一區別在於還沒受大戒,沙彌只持十戒,而比丘要持足兩百五十條戒律。

在龍泉寺,比丘法師除了各自修行外,還要承擔管理工作。龍泉寺的僧眾和居士是一套不同的管理班子,在方丈學誠法師之下是書記會,相當於公司理事 會,統管整個龍泉寺。龍泉寺的書記一共有五位,由方丈指定。平時方丈不在的時候五大書記法師輪值負責處理寺中事務,賢威法師是書記會秘書,通常由他來執行 具體事務。

賢威是受過具足戒的比丘,出家之前他是中科院碩博連讀的高材生,學習腦科學的他本可以成為一名科學家。然科研不能解答他心裡的疑惑,實驗室的佛 經和成為居士的專家也讓他開始從佛教里去探求,"生命是什麼?"當他發現佛法比科學講得更深之時,接受唯物教育長大的賢威認可了"無限生命"的命 題,2006年8月他來龍泉寺當義工,第二年就退學上山。


圖/龍泉寺電腦室僧人們正在上網

但上山不代表與俗世完全脫節,我們的日常生活已離不開手機,龍泉寺亦然。龍泉寺中有八部手機,按照工作需要發給相關法師使用,賢威就拿著其中一 部手機與我們聯系。但是,這不是他的專屬,"一旦調離崗位,手機即行歸還。"沙彌和凈人不許使用手機,若與外界的聯系,可以借用"客堂"的兩部電話。僧眾 之間聯系則通過電話留言或寺里專用的步話機進行。


圖/龍泉寺非編室 僧人正在剪輯視頻

寺里還有一種聯絡方式:網路。對外,與龍泉寺有關的QQ群近兩百個,它們承擔著各自的功能:義工報名、出家聯誼、網路學佛、法會事務……群中基 本上為寺中居士,再配一名法師督導。對內,由於方丈學誠法師被喻為中國最擅長使用網路的和尚,因而寺中很多工作也與網路有關,網站更新、博客維護、數字圖 書館建設……若因工作需要僧人可申請上網,申請內容包括上網時長和工作內容。經書記法師批准之後,會分發給申請者一個賬號,可以記錄他所瀏覽的所有頁面, 過時網路自動切斷。龍泉寺官網還開通了"網路佛學院",內設視頻、錄音,只要上網均可學修。

在我們驚嘆於寺院高科技、現代化之餘,我們也發現,作為一座適應於現代社會發展和致力於傳統文化傳播的寺院,龍泉寺的管理與眾各別。

現代寺廟大學
"心地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數日的走訪,我們感受到龍泉寺幾近"共產主義"的生活模式:一是龍泉寺不收門票,也 不參與鳳凰嶺景區的門票分成。二是龍泉寺的和尚沒有單資,衣食住行皆由寺廟統一配給,生病也由寺廟安排就診用葯。學誠法師認為,"沒有錢就沒有掛礙,沒有 負擔。大家不花錢不會有貧富分化。各盡所能,各取所需。"


圖/龍泉寺僧眾組織觀看視頻

正是在這種衣食無憂的環境中,龍泉寺的僧團才得以安心學修。"像一座佛教大學"--無論僧眾、居士還是我們,對龍泉寺都有這樣的印象。這也是學誠法師的建設思路之一。龍泉寺不依賴於法物流通,不依賴於香火布施,而要建設成為一座真正的道場。


圖/龍泉寺閱覽室

寺中按照不同層級的學修需求,分為准凈人、凈人、沙彌、比丘班級,定時上課,沙彌給凈人講,比丘給沙彌講,學誠法師本人也給比丘班親授課業。層層聯動,教學相長。學習課程既有佛經,也不缺乏儒家四書五經和道家經典老莊。

基於學修班管理的需要,龍泉寺還打造了一套有別於傳統寺廟,不同於公司管理,類似於學校管理的"領導班子"--班導法師負責制。為各個班級配 備"班主任",由法師兼任,負責安排大家學修工作及進行教育輔導。當然,日常事務還是由書記會下屬的四大班首和八大執事來負責,前者管禪堂、佛堂修行,後 者管全寺各項事務。


圖/龍泉寺僧人上早課

賢威是沙彌班的老師,而他只是個二十來歲的小夥子,他解釋道:"出家之後,僧團不問年齡,主要看你修心的體驗。比如出家十年和你出家一年的,體 驗是完全不同的。"賢威的比丘同修不少人也是來自名校的"高材僧":居士工程部負責法師是北航教授、現任監院是清華博士、方丈秘書賢清是清華大學碩博連讀 的研究生、賢慶法師來自北大哲學系……這也正是坊間將龍泉寺稱為"清華北大分校"的原因。

我們終是俗人,無法完全理解可以"開得起名車,買得起好房"的精英為什麼雲集龍泉寺?賢威向我們開示說,"世間的人總是被各種煩惱所束縛,而佛 法找到了煩惱的根源--所有的煩惱來源於對自我的執著。學佛的最終目的,一方面是要把自身煩惱清除,另一方面是要幫助所有的眾生清除煩惱。"

說話的時候,賢威的眼神從不聚集,時常空曠的望著某個天際的角落,沒有一絲浮躁。賢威之思也與余秋雨所感知的佛教魅力相似--看破王道社稷、鐵 血征戰、家族榮辱……將人們的注意力引到與每一個人始終相關的生命課題上來,觸及了人共同的難題,"永遠聚集於人間的生、老、病、死,探究著擺脫人生苦難 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