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卡通動漫 » 乒乓球卡通圖片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乒乓球卡通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2-04 21:33:19

Ⅰ 慶陽市正寧縣哪兒能打室內乒乓球成人俱樂部之類的 正寧縣文化館哪個太小,幾個小孩在玩,成人沒法打!

沒有。

Ⅱ 給小孩子玩注意力訓練游戲有用嗎

陶教授認為家長至少要證實兒童已有以下症狀中的6項才可以確定自己孩子注意力缺失:
1、經常不注意細節,在學校課業、日常生活或其他活動中常犯粗心大意的錯誤;
2、注意力無法長時間集中於課業或游戲上;
3、別人和他(她)說話,他(她)常常沒注意聽;
4、常常無法完全執行他人的指令,且無法完成學校課業、其他事情或任務;
5、對於組織任務與活動經常感到困難;
6、經常逃避、厭惡或不甘願地從事較花心思的任務;
7、經常遺失所需之物(如玩具、家庭作業簿、鉛筆、書本或工具);
8、較容易被外在刺激轉移注意力。

測一測:培養孩子注意力,你得幾分?
1.你是怎樣放置孩子的玩具的?
A.收在玩具箱里,等孩子需要的時候再拿出相應的玩具。 B.隨意放在孩子房間一角。
2.你每天給孩子固定的看兒童節目或是看書的時間嗎?
A.有。 B.沒有。
3.孩子玩耍的時候你總是陪在他身邊嗎?
A.不是。有時讓他一個人玩耍。 B.是的,一般都有大人陪伴。
4.當孩子對一件玩具失去興趣想要換新玩具時,你會:
A.陪寶寶再研究一下這個玩具還有什麼玩法。 B.給孩子換玩具,直到他喜歡為止。
5.寶寶正在專心地玩玩具,而喝牛奶的時間到了,你會:
A.不打斷他,先讓他玩,然後再給他喝牛奶。 B.打斷他,讓他喝完牛奶再玩。
6.你給孩子做一些安靜型游戲嗎?比如:穿紐扣、看書、搭積木等。
A.每天都有。 B.不一定,看孩子喜歡。
評分標准:A—1分;B—0分。
參考意見:
(1)得分≤2分,你是一位不太善於培養孩子注意力的家長。如果你認為你孩子的注意力不好,那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你的行為造成的。孩子的注意力不是天生的,是需要你長期的培養。首先你需要給孩子制定一個有規律的作息表,讓孩子一天的活動能夠動靜結合,而不是任由孩子的性子;其次,你需要提供給孩子一個適宜的、安靜的環境,環境不能太亂、太嘈雜,讓孩子養成一定的行為規范。然後就是需要你有效的訓練,剛開始的時候,孩子可能很難配合,千萬不要著急,更不要罵孩子,慢慢地來。
(2)得分在3—4分之間,你基本能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注意力,但還需要檢查一下,還有什麼地方做得不夠。我們強調,塑造良好的注意力有幾個要素:環境、生活習慣、家長的引導方式。你覺得哪些方面做得不夠,從現在糾正過來,你會收到良好效果的。
(3)得分≥5分,在培養孩子注意力方面你一定做了許多努力和嘗試。如果你寶寶的注意力能達到5分鍾,那他的注意力非常優秀了。需要提醒你的是,不能用大孩子的標准來要求3歲以下的幼兒,太長時間的專注對於3歲以下的幼兒來說是非常困難的,對孩子的身心健康也是不利的。

注意總是和感覺、知覺、記億、想像、思維同時發生。一個人如果沒有良好的注意品質,將直接影響他的感覺、知覺、記憶、想像和思維能力的發展也會影響他做事的效率,許多孩子上學後學習困難,就是因為注意力沒有發展好。因此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注意是學習的大門。所以,訓練幼兒的注意力是老師和家長的重要責任。現在我們分兩個年齡段(1-2歲,2-3歲)來主要介紹一下親子游戲。

幼兒早期(1-2歲)
發育概述:
此時的寶寶從爬樓梯或傢具到獨立行走,可以踢球,能小跑,乃至雙足跳;
能敲、推、翻轉物體,而後嵌套物體;
從嘗試自己吃飯,到以後用杯子倒水不灑出,喜歡自己洗澡;
會翻頁看書,能看書中的圖畫達幾秒,而後可分辨出2個或以上的物體;
先是把不同的東西放在一起,以發現新的功能,以後能畫物體和動物,有顏色區別,並能注意到物體之間的區別,還喜歡自己編故事。
推薦游戲:
1.戴帽子
這是一個配對游戲,家長把家裡的各種空塑料瓶的瓶身和瓶蓋放成兩堆,讓寶寶來配對,給瓶子「戴上合適的帽子」。瓶蓋的大小要區分明顯,讓寶寶在動手操作中加強觀察的注意度,同時還能鍛煉小手的肌肉。當然如果孩子擰蓋子太困難時,我們可以先要求孩子把蓋子扣上。
2.合作畫
家長可以和寶寶合作進行「美術創作」。家長用深色粗筆畫單線條圖畫,其中留些簡單直線用淺色粗筆畫,讓寶寶用深色粗筆在淺色線條上描摹,合作完成一幅圖畫。等寶寶掌握後,可以將描摹改為臨摹,由橫線條、豎線條等簡單的線條圖開始,逐漸增加難度。

幼兒早期(2-3歲)
發育概述:
會騎嬰兒車
會自如的擰開或擰上蓋子
能記住物體在屋子裡的位置
詞彙量達200個以上,能說包含幾個字的句子
情緒易變,會有一個「朋友」(安全感來源)
有「不久」和「飯後」的概念,會解決問題,有數字的概念,會分類
能基本按照大人的要求做
看圖自我解答問題

推薦游戲:
1.傳悄悄話
2歲大的孩子對悄悄話特別著迷,當他們自己能說悄悄話時,他們會很自豪。說悄悄話能有效的幫助寶寶集中注意力,同時還有助於寶寶學著調節聲調。
具體方法靈活多樣,比如我們先小聲地告訴孩子一句話:冰箱里有西瓜和蘋果,沒有飲料。然後讓孩子用悄悄話的形式告訴另外的家人,事後再檢查正確率,根據結果來改變悄悄話的內容和長短,從易到難逐漸提高游戲的難度。

2 接數游戲
准備:數字卡片。 游戲時,家長出示1-10的數字卡片,孩子看後逐一讀出數字。首先了解數字的排列,並加深其印象。接著提出要求,家長說出幾個數,孩子接著往下數與家長一樣多的數,例如:家長數1、2、3,孩子數4、5、6;家長數6、7,孩子接下去數8、9。孩子會玩後可讓孩子先數,家長接數。
需要說明的是,讀者朋友不要為我推薦的游戲所囿,很多游戲如拼圖、找不同、比長短等都很不錯,希望大家能發揮自己的才智創造出更好玩更有益的游戲。

家長不妨試著採用以下的方法來進行培養他們的注意。
●注意用腦衛生。這要合理安排飲食,注意孩子的營養調配。同時幫助孩子合理安排作息,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保證每天有9-10小時的睡眠時間。如晚上看電視不要太晚,中午進行一定的休息。這樣才能使大腦有充沛的精力保證對學習等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活動的有效進行。
●教會孩子進行課堂上的自我調控。如:小聲或在心裡把老師講的內容重復一遍;或者准備一本小本子,把老師講的重要的話記下來,使注意力不至於太過分散。
●教會孩子做些放鬆性的訓練。教你的孩子學會在課間或在家裡,舒適地坐在椅子上或躺在床上,向身體的各部分傳遞休息的信息。如:先從左腳開始,使腳部肌肉綳緊,然後鬆弛,同時暗示它休息,接著,再到腿脖子、小腿、膝蓋、大腿,一直到軀幹部休息,再從右腳到軀干。然後從軀干開始到頸部、頭部、臉部。當孩子經過多次練習,掌握這種方法時,就能在短短的幾分鍾內,達到輕松,平靜的狀態,使疲勞的大腦得到休息,提高階段的注意力。
●通過講故事等形式為孩子樹立榜樣,再教孩子做一些在心理學中用來鍛煉注意力的小游戲,提高他的注意力。如在一張有25個小方格的表中,將1-25的數字打亂順序,填寫表內,然後以最快的速度從1數到25,要邊讀邊指出,同時計時。
逐步培養兒童自我控制能力
要排除外來干擾,維持長時間的、集中的注意力,必須具備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培養孩子的自製力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計劃進行。家長可以從幫助孩子控制外部行為做起,要求孩子在一段時間內專心做一件事,不要一會兒干這,一會兒干那,如不要邊吃飯邊玩;看書、繪畫時要保持正確姿勢、不亂動、不亂摸。還可以讓孩子通過某項專門訓練,如練琴、書法、繪畫來培養自製力。訓練時最好固定時間、固定地點進行,因為這樣可以形成心理活動定向,即每當孩子在習慣了時間和地點坐下時,精神便條件反射似地集中起來。
注意引導兒童進行觀察,提高注意力
要提高注意力,必須培養孩子觀察事物的能力。觀察力越強,注意力越高,培養兒童的觀察力,必須首先培養兒童觀察的興趣,家長應為兒童尋找使之好奇的事物進行觀察訓練,引導其細心觀察,並掌握觀察方法。如從簡單到復雜,由易到難,由局部到整體,由表及裡觀察事物。在觀察過程中,向孩子提出問題,引導他思考,使他逐步認識到事物的本質,如觀察圖形里隱藏的東西;找出兩幅畫的相同點、不同點等等。

注意力訓練方法
注意力有兩個基本標准:
一是專注性,即是否把精力完全集中到正在注意的對象上;
二是持久性,即保持注意的時間長短。
訓練專注性的好辦法有:
1.復述數字。就是讓別人出一組數字,如5473869,你就重復它,可以從七位數字開始,當你感覺容易對付了,便升到八位,再升到九位,當升到十二位,便不要再升了。每天只能升位一次。你可以將這個游戲每天「玩」10分鍾左右,共玩一個月左右」。效果相當不錯。
2.學播音。廣播、電視播送新聞時,他(她)說一句,你學一句,你嘴上學上句時,耳朵要注意下句,否則你就學不下去。每天5分鍾左右即可,連續一月,就能達到「跟得上」,到連續學10分鍾不錯5個字時,你的注意力的專注性就達到良好了。這種游戲你在合格之後也最好經常「玩玩」,以訓練自己的大腦。
3.抄書。將你喜歡的書、報、刊上的好文章抄到一個專門的文摘筆記本上。剛抄之時,一次看的字數不得少於六個,以次增加,當你平均每次能看(記住)約十五個時,你的注意力的專注性已經訓練得很不錯了。
訓練持久性的辦法有:
1.准確朗讀。要求自己對一篇課文或一篇報刊的好文章,在清楚、流利、中速(每分鍾200字左右)的基礎上,保證一字不差。這樣的朗讀訓練法,能使你在讀完第20篇(每篇約一千字)時,注意力達到「足夠用」(須有別人監聽記錄)。
2.記錄新聞。聽「新聞和報紙摘要」節目或看「新聞聯播」節目,或別的新聞節目。在剛聽(看)完之後馬上寫出共多少條新聞,其中國內多少條,國外多少條,男女播音員各播多少條,最主要的六條是什麼。堅持20天就有很大的提高。
3.背唱歌譜。除了音樂專業的學生或音樂天才之外,人人可用此法訓練自己的注意力。選你喜歡的歌曲,不再唱它的詞,而是唱它的譜,有條件的彈(拉)琴更好,不是照著唱(拉、彈),而是背下來的唱(拉、彈),你若能在一個月內熟練准確無誤地背著唱下15-20首歌譜,你的「注意力的持久性」必會提高到足以支持取得優秀學業的程度。

注意力訓練方法----舒爾特方格法
舒爾特方格是在一張方形卡片上畫上 1CM × 1CM 的 25 個方格,格子內任意填寫上阿拉伯數字 1 — 25 的共 25 個數字。訓練時,要求被測者用手指按 1 — 25 的順序依次指出其位置,同時誦讀出聲,見下圖:
舒爾特方格不僅可用來測量兒童注意力的穩定性,而且用這套圖表堅持天天練習一遍,那麼孩子注意力水平就能得到大幅度提高,包括注意的穩定性、轉移速度和廣度。
運用這種方法的時侯,家長可以自製幾套卡片,繪製表格,任意填上數字。從1開始,邊念邊指出相應的數字,直到25為止。
研究表明:7-8歲兒童按順序導找每張圖表上的數字的時間是30-50秒,平均40-42秒;正常成年人看一張圖表的時間大約是25-30秒,有些人可以縮短到十幾秒。

注意力訓練方法----辨音法
這種方法取材廣泛,簡單易行,它既能訓練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性,還有助於消除疲勞,增強孩子聽力。
其方法是:打開收音機,聽廣播,然後放低音量,然後再放低音量,把音量慢慢調到盡可能低,低到剛好聽清為止。微弱的聲音迫使自己盡力集中注意力,使自己的注意力集中性得到訓練。
這個訓練的時間最好不要超過15分鍾,否則易導致疲勞。
也可以用鍾聲來做練習。這種訓練最好在睡覺之前做。要求訓練者用正確放鬆的坐姿或仰卧的睡姿,平心靜氣地傾聽鬧鍾的嘀噠聲。開始聽時,會感到鬧鍾聲即輕且遠。經過一段時間訓練後,就會覺得鍾聲變響了,變近了,如果練到能感覺到鍾聲是從周圍牆壁和門窗上反彈回來的時候,這就表明訓練者的注意力已經集中到非常驚人的地步了。
堅持這種訓練,可以增強鬧中取靜的能力,使注意力集中的強度大大提高,可以不怕外界干擾而能集中注意力去學習。

兒童注意力訓練
1.拼圖
讓兒童玩拼圖,從最初的兩三塊起,逐漸增加拼圖的塊數。拼圖要選兒童熟悉的、喜歡的形象,比如小動物、卡通形象等,讓他完成後有驚喜、親切的情感收獲。如果兒童入門困難,可以讓他對照著完整圖形進行拼搭,指點他注意圖塊拼接處的特點。
目標:完成拼圖。
拼圖游戲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喜歡拼圖的兒童,有時能達到十分入迷的程度,可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持續研究、拼搭。注意,拼圖的難度要逐漸加大,要讓兒童有成功感,才能保持他對拼圖的熱情。
2.小幫手
兒童對媽媽的日常用品很關注,利用這個特點可設計一些游戲。比如,出門前,讓他幫忙找你的手袋。手袋要一直放在規定的地方,待兒童熟悉後,悄悄挪動位置,但不要藏匿,讓他稍加尋找就可以看見。兒童找到後,要感謝他,並引導他說出手袋應該放在何處。同樣的游戲,可轉換成找拖鞋、找衣服等。
目標:一心一意找到手袋
尋找物件的游戲目標明確,容易集中起注意力,同時的收獲是,兒童耳濡目染養成井井有條的習慣,有益於兒童形成理性思維和良好的注意力。
3.找相同
一堆三種顏色的三角形積木,你拿出一塊,讓兒童找出同這個一樣顏色的積木;或者一堆三種形狀的同色積木,你拿出一塊,讓兒童找出同這個一樣形狀的積木。當兒童能夠掌握顏色和形狀概念時,可以提高難度,讓他找出同你手裡同樣顏色和形狀的積木。
目標:找出相同物件
從觀察物件單一特性到兩重特性,需要一個過程,不要急於求成。讓兒童對單一特性充分注意和掌握後,再提進一步的要求,以免兒童厭倦。
4.找不同
一幅圖片上,有長耳朵動物,比如兔子等,有短耳朵動物,比如熊貓等,長耳朵和短耳朵動物各兩三種。讓兒童找出長耳朵動物,再找出短耳朵動物。這個游戲也可以改成找長尾巴動物和短尾巴動物、找有煙囪的屋子和沒有煙囪的屋子……
目標:不遺漏地完成分類
分類需要注意事物不同的特性。給兒童做的分類游戲須特徵分明、要求單一,使他的注意力容易集中到需要觀察的地方。
5.合作
你和兒童合作進行「美術創作」。你用深色粗筆畫一些單線條的有趣的臉蛋圖。某些簡單的線條,比如眉毛、頭發等,改用淺色粗筆畫,讓兒童用深色的粗筆直接在淺色線條上描摹。當兒童能順利完成後,可以將描摹改為臨摹,圖畫則改為橫線條、豎線條等簡單的線條圖。如果兒童覺得線條圖乏味,你可以和兒童比賽,看誰畫得好,不過,你不能輕易獲勝哦!
目標:完成圖畫
臨摹比描摹更需要全神貫注地觀察樣本。兒童如果把線條畫得歪歪扭扭沒有關系,基本走向正確就可以。
6.一模一樣
和兒童面對面,你一邊報「眼睛」、「鼻子」、「嘴巴」、「耳朵」、「手」、「腳」……一邊觸摸自己五官四肢的相關部位,讓兒童模仿著做,比一比誰正確、速度快。開始時一個部位、一個部位地報,隨著兒童熟練程度的加強,你可以連續報三個部位,如「眼睛、鼻子、嘴巴」,讓兒童連續觸摸,報的速度也可逐漸加快。
目標:在有一定速度的前提下做到動作無誤
這個游戲在高度興奮中凝聚起兒童的注意力。游戲中不強調左和右,比如,你觸摸左耳朵,兒童可以因面對面而模仿著觸摸自己的右耳朵。但游戲中的要求須一致,不能時而以右耳朵為准,時而以左耳朵為准。
7.戴帽子
找筆帽與筆桿相同材質的毛筆、鋼筆、圓珠筆等,將筆桿和筆帽分別擺放,讓兒童自己找筆帽,給這些筆「戴帽子」。如果是幾支相同的筆,比如毛筆,粗細區分要明顯。這是一個配對游戲,也可用蓋瓶蓋等來代替,當然,瓶蓋的大小也要區分明顯。
目標: 配對成功
讓兒童在動手操作中加強觀察的注意度。
8.小信使
讓兒童傳話,比如,讓他對爸爸說:「媽媽說,報紙在書桌上。」讓他對媽媽說:「爸爸說,知道了,謝謝!」在游戲中要讓兒童覺得他是一個不可缺少、無人替代的小信使,因而很自豪,激發起他對游戲的高度關注。傳話的內容從簡單到稍復雜,從單句到兩三句。
目標:不遺漏內容
如果兒童更改詞語,但意義准確也是完成了目標。
9.有聲有色
每天為兒童讀有簡單情節的圖畫書,以動物為主角的童話更好。讀的時候要有聲有色,比如,讀到「高興」兩個字時,可以添加「哈哈哈」的笑聲,並做出笑的樣子。兒童對詞彙不懂不要著急,這是一個刺激思維和理解力的過程。讀的時候除了讓兒童看圖以外,還要指點文字,讓他知道你讀的是這些美麗的方塊字。
目標:聽完故事
從關注故事到關注抽象的文字,對注意力的發展是一個飛躍。注意,不要演化成讓兒童認字。
10.旅遊
帶兒童在小區活動,指定一條路線,比如,從小徑到樂園,再到游泳池邊……你先當「導游」:我們旅遊去!穿過大花園(小徑兩旁的綠化),翻過高山(爬滑梯),啊,看到大海嘍(游泳池)……再讓兒童當「導游」,說說「旅遊風光」。
目標:給地形命名
想像能激發兒童的興趣,擴大對事物的注意范圍。如果兒童自行對「旅遊地點」命名,不要去更正他,因為這不但能發展他的想像力,而且能發展他關注事物特點的能力。
11.發現美麗
利用大自然的天然色彩,讓兒童尋找。比如,找出萬綠叢中的一點紅、一點黃。當兒童能力增強時,讓他在斑斕色彩中尋找某一種色彩的植物。
目標:找到相關色彩
在廣袤的背景中尋覓,對兒童的注意力是一種「考驗」。
12 這是一個干擾注意游戲。
本來一個人要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就不容易,如果旁邊再有人進行干擾,你會覺得更難以集中注意。比如你在做作業時,旁邊正上演吸引人的電視節目,你就會分散注意力,然而正因為有干擾,有難度,才能在人為設置的更困難更復雜的情境中,訓練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有一次,五歲的孩子在玩乒乓球,我讓他用把球放在球拍上,繞桌子行走一圈,要求乒乓球不能掉下來。我在旁邊進行搗亂,但不能碰到他的身體。一會兒拍手跺腳,一會大喊大叫,還一邊說「掉了!掉了!」他忍不住就笑了,但為了不輸給我,又不得不保持鎮定和注意力集中,繼續完成游戲,一圈走下來,我倆笑得前仰後合,流淚不止。此外還有類似的這種游戲,對提高注意力非常有效。
13 多米諾骨牌
大約有七成「難以集中注意力」的孩子,通過這個骨牌堆放的游戲,其耐心得到長足的進步。多米諾骨牌訓練其實是考驗孩子能將單一的動作堅持多久的一個訓練—將來,我們不能指望孩子所面臨的所有學習科目都是多變、有趣、富有挑戰性的,遇到重復訓練會不會使孩子犯「老毛病」?骨牌訓練無論對心神的專一、心神集中的持續時間,都是一個極好的練習。而把幾百塊骨牌瞬間推倒的快感,也能促使孩子對訓練的「單調」產生耐受性—是的,只要最終有快樂和成就感,孩子就可以逾越集中注意力所產生的單調感。

14 韻律操
對特別好動的孩子而言,學會較復雜的韻律操可以帶來成就感,也可以解決其心神浮躁的問題。每個難以集中注意力的孩子,我們都要分析他是好靜型、還是好動型。文靜的孩子才忍受得了堆放多米諾骨牌的挑戰,對於好動的孩子,讓他三天之內學會一套韻律操,會使他的注意力和接受能力成倍上升

Ⅲ 作文《我被評為——》

我被評上三好學生
我是民立小學三年二班的學生,今年十歲。從一年級起,我就有一個遙遠的夢想,長大我想當一名優秀的工程師!
我從小熱愛繪畫,兒童畫是我的專長,還是一年級時,我就能為老師畫一些卡通圖片;班級出板報我更是大顯身手了;我還參加校藝術節「綠色家園」現場作畫比賽,獲得優秀作品二等獎。我學習很努力,上課注意聽講,積極踴躍發言,勇於表達自己的感想。寫作業一絲不苟,我敢於面對自己的缺點,有一顆上進的心,每一學期期末考試,我門門功課都得五顆星,每一顆星星都閃爍著我不懈的努力,記載著我成長的足跡。
我不僅僅學習優秀,我還是一個稱職的好班長。我是老師的小助手,我還是同學的知心朋友,會鼓勵幫助落後的同學,還會為優秀的同學喝彩。我熱愛我們的班級,下課不忘和同學一起把教室打掃得乾乾凈凈,為我們班贏得一面面鮮艷的優勝紅旗。我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課外活動,參加「中華民族兒童歌舞周」,榮獲表演銀質獎;參加學校藝術節卡拉OK比賽,獲得三等獎;參加「愛祖國、愛家鄉、愛學校」演講比賽,獲得三等獎。。。。。。啊!張張小獎狀凝結的是我對集體熱愛的心。
我能堅持參加體育鍛煉,上好體育課。每周堅持和爸爸去爬山,我現在還迷上了羽毛球;乒乓球台上,我也曾和小夥伴拼殺過;雖然球技還不精通,但是我熱愛運動。
在老師同學的心目中,我是一位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好學生,曾被評為學校「優秀少先隊員」,我想爭當一名優秀的三好學生,相信我不會辜負老師同學的期望,成績和榮譽屬於過去,我會堅持不懈地為實現我遙遠的夢想而努力的

Ⅳ 一個關於面試助教的簡歷,就是那種貼照片的那種,是列印彩版的還是一般黑白的。,如果是彩版的。。。。

不建議將簡歷弄的太華麗,最好能簡單到一頁。
如果有工作經驗的話,不建議在簡歷里加照片。

Ⅳ 誠征乒乓球俱樂部會徽

1、會徽——要求圖案簡捷明快、易於識別、易於記憶,包含中文簡稱「湖北十二運」含義的英文縮寫或漢語拼音縮寫,可以適當變形。
2、會歌——要求弦律雄壯、激昂,歌詞朗朗上口,有韻律。
3、吉祥物——要求突出襄樊特色,體現體育精神,可以誇張變形,形象生動可愛。
4、宣傳畫——要求鮮明艷麗、美觀大方。綜合上述要求為佳。
5、宣傳口號——內容要對仗、響亮、通俗、易懂。
1933年芝加哥世界博覽會上,主題與會徽同時產生了,至2010年,世博會共有28屆,產生會徽27枚[1]。

會徽、英文為「Badge」,中文也稱標志、會標、是體現世博會形象與特徵的公共符號。用符號記事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天賦:上古的「圖騰」形象、原始社會的族徽、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印信紋章等;在歐洲,古希臘時期已大量使用標志,而羅馬龐貝城的石匠專用標志——車輪、星月、葡萄等的圖案,也早已為世人熟知;進入20世紀,標志廣泛應用於社會生活各個領域,70年代歐美興起的企業形象設計(Corporation Identity System)更是將標志提升到視覺傳達設計的核心位置。世博會的會徽自產生伊始就成為世博會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世博會的文化載體與形象內核,也是主題理念的高度精練與濃縮[2],世博會的歷史明確無誤地表明,要舉辦一屆成功的世博會,設計一枚出色的會徽至關重要。



縱觀歷屆世博會主題關鍵詞的出現次數,「進步與發展」出現9次;一個世紀的進步(1933年)、明日新世界(1939-1940年)、太空時代的人類(1962年)、人類的進步與和諧(1970年)、無污染的進步(1974年)、發現的時代(1992年)、新的起飛之路(1993年)、人類-自然-科技-發展(2000年)、水和可持續發展(2008年)。[1] 設計在線.中國

「水(海洋)」出現5次;海洋-充滿希望的未來(1975年)、河流的世界—水乃生命之源(1984年)、哥倫布—船與海(1992年)、海洋—未來的財富(1998年)、水和可持續發展(2008年)。

「人(人性)」 出現5次;科學、文明和人性(1958年)、人類與世界(1967年)、人類與自然(1990年)、人與自然—邁向21世紀(1999年)、人類-自然-科技-發展(2000年);

「科學與技術」也出現了5次;現代世界的藝術和技術(1937年)、科學、文明和人性(1958年)、居住與環境--人類家居科技(1985年)、科技時代的休閑生活(1988年)、人類-自然-科技-發展(2000年)。

「自然」出現4次;人類與自然(1990年)、人與自然—邁向21世紀(1999年)、人類-自然-科技-發展(2000年)、自然的睿智(2005年)。

「生活」出現4次;居住與環境--人類家居科技(1985年)、交通與運輸(1986年)、科技時代的休閑生活(1988年)、城市,讓生活更美好(2010年)。

如果說,19世紀的世博會主要展示了各國的科技實力,如:蒸汽機、縫紉機、印刷機、發電機、海底電纜、火車、電燈、留聲機、電話、冰箱等發明大量涌現,那麼,20世紀人類迎來的是 「太空時代」、「海洋時代」,跨進21世紀,人在大力發展自身的經濟、科技、文化的同時,考慮如何與自然和諧共處,提高生活質量與改善生存方式,可以說,世博會150年的發展歷程,見證了人類的思維轉換與社會進步。設計在線.中國



主題理念是會徽設計之源,創造切合主題意義的圖形和色彩成了設計師的追求。世博會是「世界共求發展的盛會」,設計需兼顧時代特徵、國家、民族特色、城市的特點。在世博會會徽圖案中,以圓形代表「世界」概念的創意眾多,有19枚會徽與圓形有關,其中直接使用地球圖形有8次[3],另外,水(海洋)的圖形出現了4次[4],人的圖形出現3次[5],這些圖形與世博會的主題可謂密切對應。

地球平面圖形、簡稱地圖,是何時被開發出來並為世人共識的?早在15世紀大航海時代,人類通過偉大的探險,對地球就有了精準的測繪;拜耶(Bayer)設計的美國20世紀50-60年代平面設計里程碑式的作品《世界地理地圖》,又為世界細化了地圖的形象6;地圖的高頻使用反映了人對自身生存空間、生存環境的關注,也表明了各國在有意無意中,建立了自身是世界的一部分、全球是一個整體的概念。

1933年芝加哥世博會正值人類告別「蒸汽時代」,進入「太空時代」,人類通過展示過去的輝煌成就,意圖尋找走出當時席捲世界的經濟危機[2]的勇氣與自信,據記載7,瑪麗(Marie Poetz)正在尋找了一個芝加哥世博會的獨特代表物,而且,它還應是一個能被容易復制的圖案……」,旋轉的地球設計非常簡潔,劃出一個較大的弧形軌跡,充滿力量地發散開來,表述了地球在百年的歷程中以其強大的內在能量向前發展,「一個世紀的進步」濃縮在這些弧線中,迎接下一次變革,升向更廣闊的天空,這個地球圖形無疑極具原創性。

1935年布魯塞爾世博會的會徽是一個肩負地圖的人,造型比較寫實,當時歐洲即將爆發二戰,籠罩在一片戰爭烏雲中,會徽顯示出不同民族的參展國對和平的共同期望,這也是第一個將人與人的關系提升到與科技同等重要地位的世博會。

1939年-1940年的紐約世博會舉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前夜,主題是「明日新世界」,展覽會預測了由汽車和高速公路所繪制的人類生活前景,為人們展現了一個潔凈安全、商品琳琅滿目的明日世界。除了展出當時的工藝產品外,這屆世博會更將未來先進的科技產品帶到了人們的面前:電視機、州際公路連鎖系統等新技術產品紛紛亮相,會徽設計者直接使用了當時的由兩位著名建築師共同完成的本屆世博會的地標建築——400英尺高的錐形三角尖塔與渾圓的球體建築 組合的剪影圖案,帶來強烈的視覺反差沖擊力,大膽地顯露世博會建築追求現代性與功能性的特徵。這座面向未來的建築是科技與人類智慧的結晶,體現著人類對現代性的不懈追求。

18年後的布魯塞爾世博會,洛克(Roeck)設計了略有變形的五星代表五大洲,地圖、數字「58」和處於視中心的布魯塞爾市政大廳剪影呈三角鼎立,會徽的特色在於地圖·數字·建築有機組合,在最早的設計中,整個畫面圖形以黑白色為主色調,明黃色為背景。該標志在官方1956年發行的 Expo 58 宣傳畫報上首次亮相,之後出現了多種形式,他的闡述是「……地球也應該擁有一席之地,因為這是世界性的盛會。」www.dolcn.com

1962年西雅圖世博會展示了人類藉助宇宙飛船進行的環地球飛行的航天壯舉,預言人類將在21世紀向火星邁進,進而征服整個外太空,會徽圖形是一個被稱為「太空之針」的陽性象徵物,內置地球圖形與「21世紀」的字樣,設計具有超現實風格。以太空、地球、"THE 21 CENTURY"為主體的標志,暗示美國展望國家在進入2000年以後的生活、社會及科技進步。對未來的描述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國在冷戰時期舉國上下積極參與經濟總動員的決心和表現。正如大會所預言,21世紀的人類已經有意向火星邁進,征服整個太空的夢想正一步步變成現實。這個頗具超現實風格的藝術造型作為1962年世博會的官方標志不僅給那次 EXPO 帶去了高達4百萬美元的單項收入,它的改近版也受到當時大會郵政局的重用,並加以推廣。

1964年紐約世博會會徽是一個地球儀,上面分布著世界各國的位置,象徵通訊與運輸新技術的曲線環繞著四周,說明科技促進著各國間的交流,縮短了世界的距離。用不銹鋼製成高42.6米的會徽也表現了從相距9600公里的太空看到的地球大小。地球在這里成為當然的主角,每個國家都能在上面找到自己的位置。而整個地球周圍被流動的衛星軌道包容著,形成特殊的經緯線,上下環繞,傳遞到世界的各個角落。它的意義在於希望世界各國在相互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中化解矛盾,彼此理解,走向和平。而這個標志形象本身也被建造成巨型立體景觀建築設置在紐約世博會大廣場之上,每一個仰望它的人除了驚嘆其巧妙設計之外,都會被這種溫馨與包容的氣息所感染,因為它傳達出了渴望交流與和平的信息,這是全世界所有熱愛生活的人的共同心願。

1967年蒙特利爾世博會會徽用樹叉代表人的雙手,8對等大小的雙手均勻分布,圍繞成一個整圓,代表人類共同擁有一個地球。設計也表達了這一概念:在此次世博會上,將不分種族、國界、語言,全世界都擁抱同一個地球,呼吸同樣清新的空氣,沐浴同樣明媚的陽光,擁有同樣美麗的大自然,共同感受一切美好的事物,抽象的圖形卻內涵豐富,橙黃色調暖色系的圖形給人以溫暖的感覺,又向外散發出寧和的氣息,象徵全世界人們都心手相連,守護在地球--人類共同的家園左右。這極具人情味的圖標一度十分受大眾歡迎。

1970 年大阪世博會展示了宇航員帶回的「月亮上的石頭」,福田繁雄設計的會徽如同一個盛開的櫻花,圖案共由六個圓形成,周圍的五個圓分別代表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五個地球上主要大洲,中間的圓代表日本,五個彎月般的圓圍繞在中心圓的四周,象徵著全世界人民共同聚首於日本,非常切合 「人類的進步與和諧」 主從造型上看,它非常對稱,但又因為那"花瓣"上的一點殘缺產生了靈動的變化,每一個圓都是抽象的符號,揉合在一塊兒卻不失為一朵充滿生機的櫻花。題。

1993年韓國大田博覽會標志採用了太極符號的變化圖形,如同傳統的韓國民族舞蹈,鮮明的氣勢與「新的起飛之路」主題密切呼應,凝聚著國家與人民的信心,昭示著韓國民族騰飛的夢想,設計師將太極符號的變化圖形作為標志的主體,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運動的視覺形態又好似跳起了傳統的韓國舞蹈,騰躍的氣勢正與起飛之路的大會主題相呼應,色彩與形象都是那樣的民族化,熱情而具有神秘的吸引力,令人感到新奇,在它背後,凝聚著一個國家的信心和實力,凝聚著一個民族騰飛的力度。由於日本被認為是發達國家,所以本屆世博會也是第一次在亞洲發展中國家舉辦的世博會。



人類在探索與征服自然的過程中造成能源的過度開采和環境的嚴重破壞,同時遭到來自大自然的報復。

20世紀70年代,美國的兩次能源危機警醒了人們資源的有限,在夢想和准備了7年之後,世博會終於敲響了諾克斯維爾的大門,1982年諾克斯維爾世博會會徽設計了燃燒的園形火焰,表達全世界關注能源的主旨,世博會的舉辦也改變了美國南部小城諾克斯維爾,並使其經濟迅速新生快速發展。當時,美國最大的能源公司及最大的原子能開發實驗室和工廠都齊聚諾克斯維爾,正如球面狀火焰熊熊燃燒,諾克斯維爾對世博會的渴望和激情也在這次世博會上展露無疑。紅色是希望之火,力量之源,諾克斯維爾藉以泰那斯河及峽谷之優勢,爆發無盡的活力和火力;同時,地球形狀的外觀又表明能源問題已經受到全球普遍關注。

陸地資源的匱乏導致人類將目光投向海洋,人類進入「海洋時代」,在這一階段,會徽出現較多的造型是波浪形。1975年沖繩世博會主題為:「海洋—未來的希望」,圓形會徽內也設計了三個重復的卡通浪花圖形,代表美麗和可愛的海洋,海浪是使者,傳遞著遠方的信息,我們彷彿置身於童話般的境界中,領略海洋無盡的寶藏,憧憬著浪花為我們帶來有關於未來的訊息。畫面有限而意境無窮。親切的構畫方式也許正是它脫穎而出的原因,讓人不得不佩服設計者的獨樹一幟。

1984年新奧爾良世博會展現了人對河岸的有效利用、水的利用等先進技術,會徽用了流動的水波作為圖形,外形也是世人偏好的圓形,整幅畫面將 1984 年這個值得紀念的日子與「河流的世界——水,生命之源」的主題巧妙地聯系起來,簡潔靈活中充溢著豐富的內容,透出設計者的精巧構思。

1998年裡斯本世博會迎著國際海洋年的旗幟舉辦,會徽設計波動的「E」字,設計成飄動的旗幟狀,伸向東北角,使平靜的畫面兼具動感,更為鮮活;橘黃色的太陽從西北角緩緩升起,更為整幅畫面增添了一抹亮色。從海平面冉冉升起的一輪旭日,孕育著希望的未來。該會標的設計也恰到好處地呼應了 1998 年國際海洋年的紀念意義,[3]創意直擊主題——海洋,未來的財富。

2008年薩拉戈薩世博會會徽直接採用水的寫實圖片,主題是「水和可持續發展」。

也有直接展示人類開發海洋和航海新技術、紀念人對海洋探索的世博會。1992年,就是大航海時代後的500年,熱那亞和塞維利亞都舉辦了博覽會,前者以「哥倫布—船與海」的主題,會徽用數字「500」變化為帆船的圖形,在波浪形的海面上行駛,造型直白且形象;後者將expo』92中的字母「O」處理為地球,會徽集時間、地點、主題於一身,也可直接將O』92單獨拿出來使用,並詳細規定了不同用法下的尺寸變化,凸顯了功能主義的設計理念。



人類與自然的關系在經歷了盲目追求技術進步而導致的環境破壞的尷尬之後,逐步追求全面進步、提高人的綜合素質,關注人類社會本身、關注世界共同利益,走向與自然為善的和諧之路。

美國19世紀50-60年的城市化進程帶來了生態與環境的破壞,水源污染極為嚴重,1974年斯波坎世博會的會徽用了 「孟巴斯(Mobius)紐帶」8,循環的鈍邊三角形造型寓意生命的延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該標志由藍、綠、白三色紐帶組成,互又循環,寓意著生命的延續,生生不息.....三種顏色形象地代表了各自主題--白色象徵潔凈無塵的空氣,藍色比喻明亮純粹的海洋,綠色代表生機勃勃的地球與蔥翠的大自然。跳躍的顏色,鮮明的主題,承載著此次世博會倡導的主題--無污染的進步,設計深刻而雋永。

1986年為紀念溫哥華建城100周年而舉辦的世博會,會徽由三個相互交融的環,代表了人類生存所依賴的土地、空氣與水份,三者構成「 86 」的字樣,整個構造看似平淡卻蘊含深意,充分影射了人類通過努力,開拓進取,推動世界發展的歷程,它也是人類與地球發展運動關系的永恆話題。而這其中交通與運輸事業的發展起著相當大的作用,此會標深刻的哲理意向因為本屆世博會「交通與運輸」的主題而有了更具體的意義指向。

1990年日本大阪園藝世博會也是在亞洲首次舉辦的綜合類世博會,會徽以盛開的「花蕾」象徵「人類進步與和諧」,世博會的宗旨是在探討保護未來地球的生態,通過世博會作為國際交流的論壇和盛會,倡導太空時代的科技發展能夠促進人類的進步與和諧。

1999年昆明世博會會徽設計用半抽象的圖形象徵自然界的星、雲、氣、風的運動,整體上是由「手」托起一朵象徵生命的綠色之花,體現了「人與自然——邁向21世紀」的主題。

2000 年漢諾威世博會聚焦於人類、自然和技術三者之間的關系,引導人類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促進和推動了各國在解決能源問題,環境問題等全球性問題的交流與合作。抽象的波紋圖形標志能根據不同應用環境改變結構與色彩的,時時呈現出不同的運動狀態的同時又給人以整體的印象。它充滿動感、未知和不確定性。可以說它有著極強的獨特性、造型簡潔而不乏深意、適用於多種媒質、契合了主題的概念定位,體現了很強的哲學意味。

大貫卓也(Onuki Takuya)談他創作的2005年愛知世博會會徽時說:「……2005 年的世博會將是一個充分滿足人們盡情領略人與自然相互關系的場所,這 就是我在這個會徽中想要表達的情感。」 他設計了一個開放的圓形會徽,如同綠色的太陽。

世博會的主題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關注人的生活方式,追求高質量的生活成為當時世界的熱門話題。

1985年築波世博會,田中一光設計的三角形會徽,三條邊分別代表著博覽會主題的三個方面——人類、居住、環境,三條線相互支撐構架起這個穩固的形態。微妙地表現了人類、居住、環境三者的辯證關系。三角形頂點上的圓點,象徵著築波(此次博覽會所在地)的山峰,在迎接著 21 世紀科學技術的黎明;三角形中央的兩個平行套連的橢圓,標志著人類與科學和諧的軌道。

本屆世博會也被公認為20世紀80年代博覽會中最具特色與代表性的一次,它讓人們看到了未來新的生活方式。這也是一個由被賦予特殊含義的元素所構成的標志圖形。這個主題會標的獨特之處在於標志本身都是由抽象的元素構成,每個元素都被注入了人性化的理解,它是一個具有特定信息傳遞功能的藝術符號,展現了關於宇宙、地球、人類、科學、藝術等的未來理想。

1988年為紀念歐洲人在澳大利亞居住200年而舉辦的布里斯班世博會,主題是「科技時代的休閑生活」,標志採用了出現於一萬多年前的澳式回飛棒為造型元素,表達了人們對這一傳統戶外運動項目的喜愛,它也是澳大利亞至目前為止最具特色的活動之一,澳式回飛棒勾起了人們對科技發展的感慨,這項事物早在碳素分析時代就已出現,距今已有 11000 多年的歷史了, 要知道,它是人類最早的發明之一,並逐漸演變成極具澳洲特色的戶外運動項目。標志圖形對主題的契合是不言而喻的。參加各國也以體育、文藝、旅遊、休閑、烹飪、園藝等各種內容體現人類生活的豐富多彩。

2010年上海世博會主題具有新意,它在世博會歷史上首次以「城市」為出發點,反映出時代特徵,會徽圖案以意象的三口之家組成漢字「世」,並與數字「2010」進行組合,表達了中國人觀念下的家[4]庭是城市的基本單位、追求家庭和諧、人與人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過去與未來的和諧就能實現美好生活的理想,設計認為漢字本身兼具有民族特色、同時與世界多元文化融合。

歷屆世博會會徽的色彩同樣與主題密切相關,蘭色作為主色調最多,用了8 次[9],因為藍色是最能代表天空、海洋、科技的色彩,且很少民族對它禁忌。1999年後的五屆世博會會徽都是採用了綠色為主色調,想必因為綠色是自然,環保的專用色。色彩應用的經典之作是2000年漢諾威世博會的會徽,其手法似乎受到20世紀60 年代興起的動感藝術的啟發[10]。



然而,在歷屆世博會會徽中,也不乏設計相當平庸的作品,主要表現在會徽形象無法與當時的建築、科技、文化創新和成就相媲美,究其原因,有徵集與評選機制的的不健全,也有世博會形象設計本身發展不完善等的因素;

首先,社會徵集的方式決定了會徽設計以主題為宗。社會徵集的方式能喚起大眾的參與熱情,1958年布魯塞爾世博會只有13幅作品參加、 1968年聖安東尼奧達到100幅,1998年的里斯本世博會,有1228個作品入圍,經過兩個多月的篩選才確定,2010年上海世博會更從8568幅作品中層層篩選出一幅,應征作品可謂浩如煙海,面對如此眾多的設計應徵稿件,盡最大可能表現、挖掘、創新主題的意義成了評價設計的最終選擇。

社會徵集確實產生了許多優秀的會徽,但也會有著個人思考的局限甚至不嚴謹的投稿,這種單兵作戰的形式有時會導致整體上的會徽視覺效果顯弱。在廣集社會思路與智慧的基礎上,特邀精英集體創作是卓有成效的做法,漢諾威與愛知世博會會徽徵集因此獲益非淺,漢諾威邀請了九位德國知名設計師共同題名了一批才華橫溢的年輕設計師加入徽標徵集活動,愛知世博會在全世界獲得提名的 10 個傑出方案中,選中了一件作品。

其次,過分追求貼切主題意義會導致會徽藝術性的失落,歷屆世博會無一不是是科技、政治、經濟、文化的「奧林匹克」盛會,主題內涵十分豐富,影響因素也很多,最大限度地表達主題意義會使得圖形變得復雜化,有時需要大膽舍棄某些繁冗的形式,追求簡潔有效的傳達效果,事實證明,好的會徽設計作品大多以抽象的形態傳播民族文化,如上海2010年世博會會徽徵集要求中,除了能夠表達出上海世博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還要體現世博會「理解、溝通、歡聚、合作」的理念;再如2000漢諾威會徽設計的主題是,人類-自然-科技-發展,主題非常龐雜,麥克%蓋茨(Michael Gais)說:「……我們希望標志不是一副具體的圖案,對於世博會這樣紛繁復雜的盛會而言,任何一副圖畫都顯得單調,我們開始尋找合適的圖案與形象,進行視覺形象調查,希望能體現2000年世博會的主題與概念,例如:能源、共鳴、信號、過程、能量、互動、美景等。我們認為圖案的個性在於:能包含促使其活力與運動的元素,即一種永恆的能量,而這種動感契合2000年世博會的主題,即人們希望保持運動,思維靈活,勇於創新,在21世紀運用自己的智慧推動社會向前發展,在此前提下,一種被稱為』推動力』的概念誕生了,這種』推動力』具有視覺的可見特徵,也可被視為技術或有機的組成部分,這也就是我們為什麼選擇這一抽象的形態作為標志的根本原因。」事實證明,他們的思路是正確的,因為最終的標志獲得世界的認可和好評。

個人以為,對於世博會這一重大活動的會徽設計而言,用什麼樣的方式設計應處於第二位,最重要的是最終的會徽設計作品首先能否在視覺藝術上代表當時的最高水平? 而不是生硬表達主題的意義,換句話說,就是追求以藝術性為主導的形義統一,畢竟,這枚會徽承擔著向世界展示國家形象、民族品味的功能。例如:1999年5月主辦者就在東京和名古屋的市民代表中就設計什麼樣的會標進行研討,並確定了9名權威人士組成的評審委員會,採用國際指名競選方式,由10名指定候選者提交40幅作品(其中一人退出),經過多輪嚴密的專家評審、社會評議和商標調查,於2000年3月最終確認向社會公布。會標作者叫Onuki Takuya大貫卓也,曾在日本博報堂廣告公司任職,後為獨立設計師。作者對會標的闡述居然非常簡單:開放的圓形,無特別意義,旨在引導公眾自我的概念填充和發揮想像。

再看看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標識設計,有學者就認為用漢字「世」進行創意設計的2010年上海世博會顯得與奧運會「京」的創意雷同11[5];還有觀點認為,用漢字造型的標志並不是最理想的,因為在漢語言國家以外其語義傳達效果非常有限,畢竟中文文字存在不便解讀的困難12,相信這些爭鳴應對「中國製造」的設計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最後,呼籲世博會增強整體視覺形象設計。1962年西雅圖世博會之前的會徽絕大多數是黑白色,這與世博會一直沒有進行色彩研究有關;更有5屆世博會會徽視覺設計元素組合不完整13,相比於奧運會這一脫胎於世博會的盛會,世博會無論在設計理念、視覺圖形開發、色彩規劃、後期實施等諸多方面都無法與之比肩,2010年上海世博會似乎已經意識到這一點,近期在向社會廣泛徵集展示和活動策劃方案,並頒布了《會徽使用管理辦法》,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衷心祝願她在形象設計上也能 「最精彩、最成功、最難忘」。www.dolcn.com

注釋:
[1] 本文涉及的世博會不分專業類和綜合類,1937年巴黎世博會標志設計作者至今沒有找到相關資料。
[2] 摘自「畫龍點睛說會徽——2010年上海世博會標志研討會側記」一文,載上海世博網。
[3] 1933年芝加哥世博會、1935年布魯塞爾世博會、1958年布魯塞爾世博會、1962年西雅圖世博會、1964年紐約世博會、1982年諾克斯維爾世博會、1988年布里斯班世博會、1992年熱那亞世博會。
[4] 1975年沖繩世博會、1984年新奧爾良世博會、1998年裡斯本世博會、2008年薩拉戈薩世博會。
[5] 1935年布魯塞爾世博會、1967年蒙特利爾世博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
[6] 參見 王受之 著 《世界平面設計史》 P209。
[7] 參見《Patchwork Souvenirs of The 1933 World's Fair》by Merikay Waldvogel,P11.
[8]以德國物理學兼天文學家孟巴斯的名字(August Ferdinand Mobius)命名。
[9] 1964年紐約世博會、1974年斯波坎世博會、1975年沖繩世博會、1985年築波世博會、1986年溫哥華世博會、1993年大田世博會、2000年漢諾威世博會、2008年薩拉戈薩世博會。
[10] 簡稱「歐普」(Optical art),是在包豪斯納吉、阿爾貝斯和瓦薩雷利的視幻藝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11] 見《由話語權所引起的設計問題》一文,2005年6月3日刊登於http://arts.tom.com網站,轉載自《美術觀察》雜志。
[12] 見《多邊聯談:數字化境遇中的漢字設計問題》之「當代漢字與應用存在的弊端」 《裝飾》2005年1月、總第141期 P32頁。
[13] 1933年芝加哥世博會、1939-1940年紐約世博會、1964年紐約世博會、1968年聖安東尼奧世博會、1982年諾克斯維爾世博會會徽都沒有文字組合設計。

參考文獻:
[1] 上海圖書館世博信息中心網站資料。
[2] 國際展覽局BIE(www.bie-pairs.org)官方網站資料。
[3] 《世博會主題發展分析》吳志強 撰寫 原載上海世博網 2003年。
[4] 《2010年世博會:創新與發展》2003/2004年上海發展報告 2004年。
[5] 《世界平面設計史》 王受之著 中國青年出版社 2001年。
[6] 《裝飾》雜志 2005年第1期。
[7] 《美術觀察》雜志 2005年第4期。

Ⅵ 冬天怎樣保暖

兔子冬天怎麼保暖,兔子身上也長滿了濃密厚實的毛發,看起來它應該很暖和,也應該不怕冷。然而實際生活中,兔兔到底怕不怕冷呢?冬天的時候又應該如何給它保暖呢?你知道嗎?

在寒冷的冬天,一定要為兔兔做好防寒保暖的措施。比如說,為它准備一個溫暖的兔窩,不要將它放置在寒冷的風口,還可以在陽光溫暖的時候帶它去曬曬日光浴。此外,千萬不要給兔兔洗澡哦,否則小心它的性命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