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ps圖片怎麼去霧
這項功能存在於Photoshop CC的Adobe Camera Raw插件中,不過必須得是最新的9.1版以上。
操作時基礎面板倒數第三個就是去除薄霧,向右拉動就是降低薄霧度,具體的大家可以根據情況進行選擇。
將預覽設為效果對比模式,可以看到去霧後的前後對比明顯,右側區明顯要比原圖清晰明快,遠方的建築業在逐步顯現出來。
此外你也可以對某些照片嘗試添加霧化功能,很多時候也會收到意想不到的結果。限於篇幅有限,這里就不再一一舉例了。
去霧就能加霧,照片加上霧化效果,很多時候也能收到不錯的表現。其實去霧也能通過調整對比度或是曲線的方法。但是ACR用起來更方便更快捷
㈡ 怎麼把圖片PS出霧蒙蒙的感覺!
教你怎樣做霧蒙蒙的效果
1.打開PS軟體.
2.點文件/新建/起名.霧蒙蒙/設高為550寬為.400/選透明.
3.點工具菜單里的:以快速蒙板模式編輯按鈕.
4.點濾鏡/渲染/雲彩.
5.點:以標准模式編輯按鈕.
6.點菜單上的圖層/新填充圖層/純色/點好/出來一個色板/選白色.
7.點圖層面板上的不透明度.調到85%.
8.存儲為.png文件.
9.打開FLASH文檔.
10.導入一張圖片.
11.建兩個圖層.在圖層一拖入圖片/延長幀到150.
12.在圖層2拖入剛做的png霧蒙蒙文件,對齊.
13.點圖層2/點霧蒙蒙圖/把圖的寬改為1000.
14.在第二層的第一幀把霧蒙蒙放在圖片的右邊.在150幀插關鍵針
15.在第二層的150幀插關鍵針,霧圖和圖片的左邊對齊.做補間動畫.完成.
㈢ ps如何去霧
如果是淡淡的霧用曲線或者調對比度就可以做到!如果大到景物都是模糊的,估計調出來的可能不大
㈣ 這個霧氣怎麼用Photoshop去除掉
用PS除霧的步驟(以PS CS5版本為例):
1、打開PS,調入圖像文件。將背景層復制一層,命名為霧。
㈤ PS一鍵「去除薄霧」功能,簡單一招,還原照片10倍清晰度
大家好,我是學長,分享超實用的PS修圖小技巧。
上一期和大家介紹了 Camera Raw濾鏡(簡稱ACR)的界面以及它的優勢,ACR 是一個集成化的套裝工具,可以一站式解決照片後期調色的大部分工作,接下來用兩個案例講解用 ACR 「基本」面板,准確 調整照片明暗調的思路 。
ACR 中的「基本「面板可以說是核心調整界面,在這個面板中,可以完成對 照片整體色調、影調及部分清晰度 的調整。對照片的處理,絕大部分操作也是在這個面板中實現的。
1、ACR基本面板
對於「基本」面板中各參數的調整,先要調整「曝光」「黑白」「高光」「陰影」等影調參數,再調整「清晰度」參數,接下來再調整「白平衡」及「飽和度」參數。
也就是說, 照片的調整應該是先調影調,再調色調 ,因為色調的調整會對影調產生較大的影響。
案例一
1、參考直方圖,調整曝光度
打開一張 Raw 格式的照片(所有案例素材已在第一期中分享過)。
首先從直方圖中可以看出,直方圖整體的比重是偏左的,這也就意味著照片整體上是有一些偏暗的,所以要稍微提高「曝光"值,讓直方圖的整體比重位於直方圖的中間位置,這樣畫面整體的明暗就合理了很多。
2、調整明暗調
上一步,調整」曝光「使照片的整體明暗合理之後,接下通過」黑色「和」白色「選項來對照片最黑和最亮的位置進行定義。
從原圖的直方圖可以看出,最右端的像素並沒有到達直方圖最右側,這說明照片最亮的像素是不夠亮的。同樣,直方圖中最左端的像素也沒有到達直方圖最左側,也就是說照片的最黑部分也不夠黑。
而比較理想的狀態是,照片最暗的部分剛好到達直方圖最左端,最亮的部分剛好達到直方圖的最右端。
因此可以調整」白色「滑塊,提高照片最亮像素的亮度,使其剛好達到直方圖的最右端,對於暗部的調整同樣如此。
3、增強層次感
觀察照片可以看出,雖然對照片的整體及最亮和最暗的位置調整過,但天空中比較亮的雲層部分及被背光的山體部分,仍然無法很好地分辨除層次。
最好的辦法是對「高光」和」陰影」進行調整,降低「高光」值,追回一部分亮部肉眼不可見的明暗層次。
同樣提高「陰影」值,提亮肉眼不可見的層次。
在所有的照片後期處理中,以上是標準的修片方式,只要弄清楚各種不同參數的含義,就可以非常准確地對不同照片進行影調的優化。
4、強化層次感、提高清晰度
這一步是對影調及層次調整後的補充,也就是說,已經對照片的「白色」黑色「」高光「」陰影「等參數的調整後,照片看起來仍然不夠理想,影調層次不夠鮮明。
可以通過提高對比度來強化照片的影調層次,使照片看起來更加漂亮。
接著再提高「清晰度」值,使照片中的邊緣輪廓得到強化,照片會顯得更加清晰,線條更加明顯。
調整「對比度」「清晰度」值之後,強化了景物的輪廓,會對照片原有的一些白色\黑色等產生新的影響,往往還要對其它參數進行微調,使照片從整體看上去更加理想和協調。
5、色相飽和度調整
在「基本」面板底部,有「自然飽和度」和「飽和度」參數「,經過上述調整,如果覺得照片色彩感不夠優美,這時 可以分別調整「自然飽和度」和「飽和度」參數值 。
其中,「自然飽和度」只用於調整照片中飽和度偏高或偏高或偏低的色彩。
提高「自然飽和度」值,照片中原本飽和度偏低的藍色等色彩會變得更加濃厚,而原本飽和度就比較高的色彩,飽和度一般不會發生變化。
反之,降低「自然飽和度」值,照片中原本飽和度偏高的藍色等色彩會變得更低,而原本飽和度偏低的色彩,飽和度一般不會發生變化。
「飽和度」參數則不同,一旦改變參數值,照片中所有的顏色純度都會發生變化。
在絕大多數風光題材的照片中,通常會稍稍降低全圖的飽和度,確保不會有色彩出現較大的提升,然後再大幅度提高自然飽和度,確保色彩感偏弱的色彩能夠鮮艷起來。
本期的案例中,照片的藍色飽和度過於濃郁,所以要降低藍色的飽和度,為避免顏色失真,先稍微提高一點」飽和度「值。再大幅度降低」自然飽和度「值。
經過上述簡單的調整之後,基本上完成了對這張照片整體影調及色調的優化。
在基本面板中還有一個非常有用的功能,就是」 去除薄霧 「,接下來同樣以一張照片為例介紹它的功能。
案例二,去除薄霧功能
打開一張霧霾天氣下拍的照片,畫面的通透度不夠,整體看上去有點沉悶。
可以提高「去除薄霧」參數值,使照片變得通透起來,對比度也比較明顯,色彩感更強。
對照片進行去除薄霧後,畫面看上去有點失真,然後再用基本面板的其它參數,對畫面的影調和色彩進行優化,讓照片看起來不再失真。
對於絕大部分灰霧度比較高亮的照片,使用」去除薄霧「功能,可以省去很多繁雜的調整過程,提高修圖效率。
㈥ 怎麼用ps去除圖片上的煙霧
先看一下這張照片,霧氣很大,整個照片也有點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