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正確處理孩子間的打架行為
孩子最害怕什麼?玩具丟失了?還是好吃的沒有了?都不是,孩子最擔心最害怕的都與父母有關,你們才是孩子心中最重要的。多看看孩子擔心的事,然後以後注意不要再犯,別再傷害了孩子的心。
爸爸媽媽吵架了
曾有一家兒童心理研究機構對3000餘名學齡兒童進行了一次心理狀況調查,其中有一條是「你最怕爸爸媽媽的是什麼」,回答得最多的是:「我最怕爸爸媽媽生氣,怕他們吵架」。
有一個答卷寫得很生動:「我最怕爸爸生氣,他生氣的樣子可凶啦!把媽媽都氣哭了,我嚇得像一隻小老鼠,心裡直撲騰,飯也吃不下去……」
爸爸媽媽又發脾氣了
孩子簡直像極了蠟筆小新,又在惡作劇了,當你都催了十遍他還是不動窩的時候,勞累了一天的父母往往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對孩子吼了起來。
對孩子發脾氣,確實會讓孩子害怕。在恐懼中,孩子那些讓父母心煩的行為暫時看不見了。但他會怎麼樣呢?有這樣幾種可能:
乖乖地聽你指揮,你讓干什麼,就干什麼;
他被嚇呆了,愣在那兒不動;
大哭起來,不會再干你不希望他乾的事,也不去干你想讓他乾的事;
學著你的樣子,也發起火來,把你心愛的花瓶扔到了地上。
孩子對人的情緒是十分敏感的。因此,父母發脾氣,也一定會影響到孩子的行為和情緒。
但是,孩子還弄不清,父母為什麼發脾氣。也就是說,在很多父母發脾氣的時候,孩子雖然停止了父母所不期望的行為,但他們並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
在生活中,最好不要向孩子發脾氣,但如果真的一不小心向孩子發了火,發完脾氣後,最好向孩子解釋清楚,孩子的問題到底是什麼,該怎麼做,同時還要通過行動讓孩子感受到你的關心和愛護。
可能的話,發脾氣前最好提出預警,如:「我都快忍不住要發火了,你能趕快……」,「今天我心情不好,你最好別……」。但是決不能因為發脾氣後的內疚,就放鬆對孩子的要求,該堅持的必須堅持。
在客人面前指責孩子
人來客往,親朋好友相聚,談論各自的孩子,常常成為重要話題之一。
很多父母喜歡在眾人面前揭自己孩子的短,似乎是在向別人訴苦,說自己教育這樣一個孩子多不容易。
但孰不知,自己只顧著吹毛求疵地指責他的短處,這無形中,讓孩子覺得自己什麼都不行,沒人賞識他,例如學習不行,長相不行,交際不行,幹家務不行,讓家人為他受累,也覺得父母對自己不滿意,和父母逐步疏遠。
從以上七件孩子害怕父母做的事中不難看出,孩子心目中的好父母、好家庭,應該有友愛、輕松、寬容、民主和活潑的氣氛。相反,他們最頭痛的是氣氛冷淡、緊張、沉悶、專橫、毫無生氣的家庭。
2. 孩子打架,家長該怎麼辦
家長應該明白,同在屋檐下的一家人之間都難免有摩擦。來自不同地方、不同家庭的未成年的中學生在日常相處時產生矛盾更是極其正常的現象。
家長沒有必要把中學生打架這樣的事情當作洪水猛獸,沒有必要咬牙切齒、恨之入骨,學生打架肯定是過於情緒化的表現。家長也沒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暴跳如雷,那麼就更不能正確處理和解決學生的問題。有一個平和的心態,保持冷靜是家長妥善處理學生打架事件的前提。
2、以教育為主,對當事人不疏遠、不打擊、不放棄。
當前家長處理中學生打架的事件時往往是以批評甚至謾罵為主,動不動就通知家長來學校。現在,某些學校領導還創造了所謂的「家庭教育」法:認為打架是嚴重違反紀律的行為,必須請家長把學生帶回家一個星期進行家庭的教育。沒有改變就繼續在家裡呆著,不能再來學校上課了。
顯然,中學生是未成年人,正是接受學校教育的年齡,犯了點錯誤不足為怪。家長不應該疏遠他們,也不要打擊他們,更不能拋棄他們。
3、要找出學生打架的真正原因,分清責任。
家長以往面對打架的學生總是各打五十大板,不分青紅皂白,凡是參與打架的學生一律要接受批評和處罰。這樣簡單草率的處理是很不妥當的,因為打架的雙方很難服氣。
4、以預防為主,老師要勇於擔當保護學生的角色。
中學生斗毆打架了,家長當然要及時妥善處理,但是家長更應該防患於未然。在平時教育他們的時候,不能簡單的冷冰冰的強調那些禁止的話。如「不能」「不許」「不可」等等。家長覺得,老師要主動承擔起保護學生的責任,盡可能地減少打架事件。
家長的做法是,在學生面前經常承諾:你們千萬不要欺負別人,也不要說別人的壞話。在這個前提下,要是有人膽敢找上門來欺負你們,你們可以及時稟報我,我定會挺身而出。當然,這么說有點跟開玩笑一樣,不過,家長已經在學生心目中有了威望,打架事件發生的幾率必然大大減少。
5、要秉承「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原則處理打架事件。
家長老師往往喜歡把問題學生拉到房間進行單獨批評教育,失去了進行全體學生教育的良機。當然,單獨教育是有必要的,但家長也應該借機警示其他同學
3. 兩個小人(一黑一白)的打架(基本上都是小白人打小黑人)gif圖,哪裡能找到
直接粘貼復制就好了啊!這是我在新浪微博裡面下載的。
4. 孩子之間打架受傷怎麼處理
一、孩子之間打架受傷怎麼處理
1、兩孩子打架應該這樣處理:
(1)將兩個打架的孩子分開,當成人發現兩個孩子打架時,第一步是將兩人分開,讓他們不要傷著對方。分開兩個孩子的時候要果斷,而且必須保持冷靜;
(2)引導孩子找到解決辦法對於孩子的沖突,一定有比打架更好的解決辦法,家長要引導孩子找到這個辦法。小孩打架造成一方受傷的,由小孩監護人也就是家長承擔民事賠償的責任,監護人盡到監護責任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盡到監護職責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賠償。
二、打架一方受傷怎麼處理
打架一方受傷處理方式如下:
1、看傷勢,若是一般的輕傷,可以直接賠點錢,具體若是沒有訴訟程序,可以雙方直接和解,也就是私了;
2、若是有民事訴訟,則要進行鑒定等,由法院決定賠償數額。同時也要注意,若是傷勢嚴重,對方沒有訴訟,則要積極賠償,因為一旦訴訟,可能轉為刑事案件,那樣不僅要賠償,還要接受刑罰,也即是刑事上的處罰。所以,建議積極賠償對方。
5. 安華打架事件情況
2010年8月6日安華鎮景佳塢高鐵地段,中鐵民工與安華鎮老百姓引起了矛盾,矛盾過程中少不了動手動腳,有人吃虧了,有人報案了。安華派出所派出幹警去現場處理,處理過程中鐵民工與幹警發生了爭吵,遂民警將把當事人帶回派處所。 第二天早上2010年8月7日,中鐵十一局號召民工前往安華派出所要求放人,全部是穿工作服來了兩百來人,把安華派出所圍個水泄不通,諸暨段高鐵管理人員經過協調擔保,派出所把人放了,但這些人還不肯散,又要求交出當天處警的幾個同志,這好像在給他們施壓,是一種威脅... 這樣的事件算不算聚眾鬧事?他們憑借人多勢眾,一直在威脅著一方太平! 據了解中鐵十一局在近段時間,多次與當地民眾引起糾紛: 安華白塔址村把村民手骨打斷, 安華蔡家畈村把老農肋骨打斷, 安華景佳塢村把村婦打傷, 安華球山把村民兩兄弟打傷, 安華霞里村把村民打傷...... 中午11:15 諸暨刑特警大隊來了,先是一輛全順警車裝有車載攝像機,停到了路邊拍攝著全局動向,接著兩輛滿載特警隊員的大巴開進,待命出發。這事後來被制止了,但安華派出所好像顏面無存。 2010.8.11 安華球山好比是諸暨城關鬧市區了,計程車來回大約上百輛車次,整個諸暨的社會精英雲集安華球山村,整個諸暨的一半警力駐足安華球山村。 起因是中鐵十一局到田裡去拔花生,被農戶知道後,二個農戶和一小孩去評理,鐵路工人直接打人,小孩被掐得口吐白沫。後來村裡人知道了,幾個人去說理,結果也被挨打,一路追打,他們像鬼子進村一樣,手持鐵棍,手一揚喊道:沖啊!揚言滅村。那個包工頭說:西藏的鐵路都擺平了,這里的還擺不平,人放心打可好了,大不了出個500萬。他們號稱從西藏開始一路過來打沒敗過。 接著本地群眾迅速召集各路精英,附近幾個村莊全部支援,展開了自衛保衛戰。十一局也很快從金華地區調集來了一兩百人,七八輛車、有兩輛卡車、麵包車、皮卡、越野車全都裝滿打手過來的。戰役打響後,七八輛外地車被敲爛,推翻,連警車也敲破了。市裡特警出警了4輛大巴,三輛依維柯,多輛警車過來維和。傷亡尚未統計,這次戰役安華隊贏,警察趕到場後朝天鳴槍後才停止了血戰。 十一局還有五六十人跑到了民房裡躲著不敢出來,門口有特警守著,外圍有自衛隊等著。場面壯觀、宏偉,激烈,決不亞於張藝謀導演的賀歲大片.最後中鐵十一局的人全部被綁出來。 他們太囂張,以前經常也是對周邊村莊進行挑釁,但他們也許萬萬沒料到諸暨人們的團結和奮勇。徹徹底底敗在諸暨人們的團結之下。 中鐵十一局在浙江省諸暨市安華鎮球山村沖突事件,幾乎所有關於這事件的新聞全部刪除。而他們也沒有進行任何道歉。反而一直有說法:十一局已准備了600人要過來報仇,這還有王法嗎?發此貼想要社會知道事實真相,還有十一局僱傭黑勢力惡意傷人。有關部門能否給我們村民一個說法 ,不要以為什麼事情都可以瞞天過海。 如果一意孤行包庇惡人,接下來可能會讓國人感到羞恥,更多血案還在萌芽狀態,更多無辜百姓會家破人亡。
6. 女兒3歲,被人打了不敢還手只會哭,比較膽小,有什麼方法指導一下么
孩子小,被人打了不敢還手,只會哭。這種情況家長應該進行一個適當的教育。當然不能讓孩子成為暴力的始作俑者。但是也不能總被別人欺負。三歲的孩子。才剛剛接觸到人性的一些問題。所以要正確的引導。當孩子被別人欺負以後。家長要告訴孩子。一世可以遠離打人的孩子。二是要主動告訴家長。或者是主動告訴幼兒園的老師。由老師來調解。由家長來調解。家長也要及時告知打人孩子的家長。讓對方的家長回去也教育自己的孩子。
雖然不能教孩子以暴制暴。但是。必要的時候也要告訴孩子打回去。這樣別的小朋友就不敢再欺負她。有的時候父母可以在家裡做一個簡單的演示。當爸爸去。欺負媽媽的時候。媽媽主動還手打回去。這時候對孩子可能就產生一個影響。當然,父母在表演的時候。做為媽媽首先要是制止爸爸的行動。大聲說出來。必要的話也可以打回去。讓孩子逐漸的學會先制止。制止不了的再打回去。畢竟小孩子之間互相打一下,不會產生太大的傷害。因為他們也沒有那麼大的力度。只是用這種方式告訴孩子要保護好自己。隨著發展和進步。校園的霸凌事件也是層出不窮的。因此,我們對孩子的教育。也要循序漸進的掌握一個度。
我覺得孩子在小的時候要參加一些。跆拳道的學習。或者散打的學習。一旦遇到霸凌的時候。可以努力的反擊回去。防止霸凌的出現。不能讓孩子一味地忍受。要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
7. 小孩子打架報警怎麼處理
一、小孩子打架報警怎麼處理
1、小孩子打架報警處理方式如下:
(1)打人後報警的,警察如何處理要依據打人是否構成犯罪而定,構成犯罪的就會立案偵查,不構成犯罪的進行治安管理的處罰;
(2)因為具體的每一宗案件的情況不一樣,所以法律規定的都比較籠統,具體案例具體分析,同樣的一種行為在不同的人不同動機、想法下,處理的結果可能也就不同;
(3)對因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逃跑等客觀原因造成案件在法定期限內無法作出行政處理決定的,公安機關應當繼續進行調查取證,並向被侵害人說明情況,及時依法作出處理決定。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三條
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一)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
(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或者六十周歲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二、小學生打架報警了對以後有什麼影響
因為小學生一般年齡都是在6至12歲之間,法律上屬於無行為能力人。學生之間打架報警後,公安機關一般不會做出行政或刑事處理的,但會根據打架的程度協調當事人雙方進行相應調解處理。並且會對雙方家長或監護人疏於管理而提出批評教育或口頭警告,以防止此類事件的再次發生。
8. 小孩子打架報警怎麼處理
不滿十四周歲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不予處罰,但是應當責令其監護人嚴加管教。並且應當賠償治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如果不賠償可以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要求監護人承擔賠償責任。《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十二條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不滿十四周歲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不予處罰,但是應當責令其監護人嚴加管教。」《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六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一千元以下罰款:(一)結伙斗毆的:(二)追逐、攔截他人的;(三)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佔用公私財物的:(四)其他尋釁滋事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