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機修圖 » 玩手機冷落老人圖片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玩手機冷落老人圖片

發布時間: 2022-12-28 18:02:23

㈠ 用一張餐桌上的人都在玩手機只有老人在用餐,只有一個老太婆在端菜。用這個寫一篇作文

思路:從飯桌上玩手機忽略親情入手寫,在此基礎上才能將故事講完整、講通透,接下來再進行情感抒發,使得文章一氣呵成,令讀者產生共鳴。

千思萬念終於等到了周末,又能和我的手機「相逢」了,當我沉浸在手機的大千世界中時,不禁想起了去年給姥姥過六十大壽時的那一幕……

那天,我和爸爸媽媽匆匆忙忙地趕回家,還沒進門,就被飯菜的香味牽住了鼻子。

「姥姥,生日快樂!」

「好好,快進裡屋坐,你哥哥姐姐他們都在呢。」姥姥笑著把我帶進了裡屋。

我跟著姥姥三步二步跨進裡屋。「哥,姐你們都在呢。」我笑著向他們問好。可哥哥只是抬頭看了我一眼,淡淡一笑,緊接著就低下頭去……姐姐則是閉著眼睛,戴著耳機,手隨著節奏打著節拍,看都沒看我一眼。我原來晴朗的心情像是被陰雨淋濕,裹上了一層厚厚的霧氣。見無人理睬,我只好拖著沉重的心情走出裡屋。

「小澤,婷婷吃飯了!」姥姥朝裡屋喊了一遍又一遍,哥哥才不情願地扶羞酸痛的脖子走出來。姐姐伸伸懶腰,將手機插在口袋,耳機仍掛在雙耳上,坐在飯桌前,邊享受著音樂,邊扒拉看飯菜。哥哥也是一如繼往,埋著頭不知疲倦地翻著手機。

這時,姥姥突然猛一拍桌子:「你們是給姥姥過生日的,還是來玩手機的!來了一句話也不說,只顧著玩手機。」在座的人面面相覷,飯桌上只剩下深深的沉寂。

想想當時姥姥臉上深深的失望,刺痛著我的內心。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手機為人們帶來了便利,同時也拉遠了人們的距離,那些被流行游戲吸引的眼睛還能否發現生活的多彩?那些被風靡音樂充斥的雙耳還能否聽見親情的呼喚?想到這時,心中浮現出「自律」二字,驅使我放下手機。

快醒醒吧!別讓手機壓低你的頭顱,別讓手機阻隔親人間的愛,更別再讓手機奪去屬於你的晴空!

㈡ 一群孩子在用手機玩耍,而他們卻沒留意到被冷落在一旁的老人這說明了什麼

近日,《城市信報》報道了這樣一則令人深省的新聞:市民張先生與弟弟妹妹相約去爺爺家吃晚飯,飯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孫子孫女說說話,但面前的孩子們卻個個抱著玩,老人受到冷落後,一怒之下摔了盤子離席。。分析:一個由引發的新聞讓我們看到這個社會話題背後的A面和B面:A面是在移動通訊無所不在的今天,綜合症已經成為當前人們生活的一種病態;B面是隨著老年社會的到來,我們該怎樣緊緊聯系起自己和長輩的關系,讓尊老敬老成為社會的一種常態,而不只是一句掛在口頭上的流行語。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莫過於我們坐在一起,你卻在玩。」這是一度在網上流行的話語,深刻揭示了互聯網時代人們對的依賴。無論是坐車、旅行,還是任何有可能獨處的時刻,常常會見到拿著玩微博、看小說的人,於人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老人摔盤子背後,其實還影射出當前社會所缺失的一種對老人的關懷。「子欲養而親不待」,這句人人都會背誦的詩句其實早已淡出了人們的大腦。當父母漸漸老去,而我們正當年輕,在為工作生活打拚的時候,常常為「沒能回家看看」找各種各樣的理由:反正有的是時間,總有時間孝敬照顧老人的。哪知時日不可待,在各種「借口」中,我們錯過了一次又一次盡孝的機會。而即便機會來了,我們卻會像新聞里那些晚輩一樣,不是玩,就是完全忽視老人的存在,和同齡人聊生活和工作。 電視里常常播放這樣一則廣告:一個母親做好了豐盛的晚餐等到兒女回家,誰知等來的卻是一個又一個不能回家的。孤獨的母親失望地面對一大桌飯菜喃喃自語,忙,都忙……重陽節即將到來,希望我們不僅僅按時「回家」,更要把調到只為兩個人服務的狀態,那兩個人就是你的父母 年輕人因為沉溺於玩而冷落了老人,導致老人摔盤子以示抗議的現象,不過是現代人所患「病」的一個縮影而已,類似這樣因為埋頭玩而冷落了親情、耽誤了工作、妨礙了生活的事情,比比皆是。從這個角度來說,最該被扔出去的,不是老人手裡的盤子,而是年輕人手中的。現代人患上「依賴症」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很多年輕人缺乏獨處的能力,需要從中尋找心理上的慰藉和踏實感;比如現代人的精神生活越來越貧乏,需要的各種功能來填補內心的空虛和寂寞等等。可是,使用就像是葯物成癮,一旦產生了心理上的依賴,就難以戒除,於是我們就更加沉浸在自己用拇指建造的封閉世界裡,把每一個人都變成一個「孤獨星球」。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本該具備的一些正常能力卻在逐漸消退,比如與人相處的能力,與人合作的能力,與人溝通的能力。而這種能力上的消退,最終會影響到我們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畢竟,我們最終還要活在現實中,而不是活在虛擬的世界裡。從這個角度說,現代人是該到了重視「病」,反思「依賴症」的時候了。最理想的狀態,當然是重新給定位,強調它的「工具性」,而不是「擬人性」。我們不妨聽從專家的建議,有意識地把放到一邊,通過做一些其他的事情轉移自己的注意力,能夠不用完成的事情,盡量不用,等我們慢慢戒除對的過分依賴,它自然就會回歸「人類工具」的角色

㈢ 雲南一88歲老奶奶吃飯玩手機被「教訓」,該如何解決老年低頭族的問題

不管年齡,都是一群低頭族。如今中國的發展是真快啊,低頭族無法管理,只能自覺控治。因為手機電腦內容量大,吸引力強,老少皆宜,聚集性現象,沒有辦法解決。只能靠自己。人生七十古來稀,八旬老人了,說實話,活一天是一天,愛怎麼就怎麼,沒有必要強行戒玩手機,厲害關系給老人說明,老人不聽,就隨老人去,或許它是老人打發時間的最好方式。

總結:凡事皆有度,適可而止。我們要做工具的主人,而不是被工具所左右。

㈣ 88歲老奶奶吃飯玩手機被晚輩「教訓」!如何看待網癮老人現象越來越嚴重

現在老人的網癮現象越來越嚴重,他們也跟隨了時代的潮流,開始和年輕人一樣在網路上各種沖浪,追劇,看視頻,玩得不亦樂乎。他們也有自己的世界,他們也會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比如有的老年人就非常喜歡看電視劇,他們經常拿手機在追劇,現在電視劇一集又一集,根本無法停下來,有時候很好奇後來會發生什麼,他們就會不斷的追下去,即使在吃飯的時候也會沉迷於玩手機。

㈤ 毫無素質可言!大媽橫躺地鐵座位玩手機,這是壞人變老了嗎

一名大媽橫躺在地鐵座位上玩手機,這並不是壞人變老還是老人變壞的問題,而是這個人從心底里他就沒有素質,這名老人佔用公共位置去玩手機,並且在他人的勸說下還沒有離開座位,所以從這些細節中我們就可以知道這名老人他並不是壞人變老,而是他從小就沒有素質可言。

㈥ 三年級上冊我有一個想法作文怎麼寫

寫作思路:圍繞手機帶來的影響寫,最後表達自己的想法。正文如下:

在我們的生活中,手機的確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便利,可以用手機打電話、玩游戲,聽音樂、購物……可是很多人卻因此沉迷手機,他們整天只知道拿著手機玩,書也不看了,做事也提不起興趣,很多人因此還得了頸椎病。

有一次,老師上課時說了一件事:過春節了,有一個老人把所有的子女都叫了回來,他准備了很多好吃的菜。但是,他的孩子們回來之後都在玩手機,菜剛上來時先拍照發朋友圈,然後搶紅包,菜都快涼了,也不動筷子,更沒人跟老人聊天說話。老人非常生氣,臉都氣紅了。

於是,老人一氣之下直接拍桌子喊道:「你們以後再也不要回來了!回家只知道玩手機,到底是手機是你的親人,還是我是你們的親人呀?」老人話音剛落,子女們才突然想到自己一直玩手機,冷落了老人,都不好意思地收起了手機。

這件事情讓我知道了,手機還不光影響健康,還影響親情關系。所以我建議大家以後少玩手機,多運動,這樣就不會因為久坐不動引起頸椎病,造成青少年近視。尤其是學生要減少使用手機的時間,不要沉溺手機影響學習和視力健康。

在家裡,寫作業時不能把手機放在旁邊。平時也要把小朋友們的手機沒收了,只有周末才能玩,而且還要限定時間;在學校里,老師一定要告訴大家手機的危害,不能讓更多的因手機而戴上眼鏡。

希望大家都知道手機對眼睛的危害,這樣我們才可以有個健康的身體去學習。

㈦ 雲南一88歲老奶奶吃飯玩手機被「教訓」,怎麼能讓老年人戒掉手機的癮

子女可以用轉移注意力的方法來幫助老年人戒掉手機的癮。如多帶領老人串門走親、帶領老人逛商店商超、景點、帶領老人做手工等。

最後:老人使用手機需要實時注意,很多app會根據老人的需求和信息會給推薦商品,或app出現自動扣費等情況,作為子女要給老人的手機上一把“鎖”或“監控”,用智能管理把老人的手機管控起來。如可以調解成“青少年模式”,不綁卡不添加老人個人身份信息等方式。

㈧ 觸不及的「網癮中老年」,老人過度依賴手機給家庭帶來了哪些負面影響

觸不及的網癮中老年在網上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我們都知道現在智能手機已經非常的普及了,因此很多的老年人也都有一塊智能手機來打發自己的時間,但是從網上的調查我們可以看出有非常多的老年人,一天玩手機甚至多達十幾個小時,也是非常的危險的,如果老年人經常性的過度依賴手機的話,那麼很有可能會讓自己的家庭變得非常的不和諧

我們都知道現在的手機功能是非常的豐富的,但是如果經常性的玩耍也會打破老年人的生物鍾,會影響老年人的新陳代謝的速度,經常玩手機的人會變得非常的易怒,情緒不穩定,如果經常性的生氣的話,那麼對於自己的身體來說也會降低免疫力,各種疾病也就會接踵而來了,特別是老年人來說,我們都知道患心臟病的幾率是比較大的,如果經常性的玩手機,也會對自己的身體產生很大的輻射,導致危險的產生,也應該學會克服玩手機的壞毛病才行,只有這樣才可以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