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機修圖 » 手機暖色攝影圖片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手機暖色攝影圖片

發布時間: 2022-12-29 15:17:23

❶ 王嘉爾暖色調大片,在攝影中色調一般代表著怎樣的地位

擔任著主要,主體的地位。

當然,攝像修圖的小技巧不僅僅只有這些,日常中如果我們不想要後期去調整色調,那麼我們也可以將想要拍攝的主體布置成想要的色系,搭配不同色溫的補光燈,也是可以呈現出來非常完美且感覺不一樣的大片的。同樣的一張照片,如果利用不同的色系來呈現,那麼在感官上給人的感覺是完完全全不同的,酷炫的照片如果調整成暖色系,讓會讓人感覺到溫暖的,這就是為什麼說攝影中色調占據了主體的地位。

❷ 怎麼拍出暖色調的照片

每到冬天,總給人以蕭條飄零之感,景色缺少溫暖,但作為我們攝影愛好者,可以利用我們手中的相機,利用我們的拍攝技法,來營造出溫暖的效果來。如果你還不了解這些技巧,那麼請仔細閱讀這篇文章,將給大家介紹一些拍攝冬日暖色調主體照片的技巧。

一是根據拍攝景物的風格,決定選用什麼樣的色調。

不同風格的景物,對色調的需求不一樣,五光十色的花卉,喜氣洋洋的大紅燈籠,需要暖色調的色溫來與之相匹配,彰顯歡快熱烈的意境。

而像非霞光條件下冰冷的雪霜,如果用暖色調的低色溫拍攝,照片容易嚴重偏色,看起來可能怪怪的,更沒有了雪景的冰清玉潔和冷艷的感覺。

二是根據拍攝環境的特點,決定選用什麼樣的色調。

日出日落,是典型的暖色調自然環境,光線比較柔和,色溫偏值比較低,用暖色調色溫拍攝,照片容易出現金光四射的意境。

而像陰雨綿綿、霧鎖江面(村莊)等氣候條件下,沒有直射的太陽光,彩色的物體都黯淡無光,一切物體都向黑白色彩靠近,用冷色調高色溫值拍攝,偏藍色的圖片,反而可以烘托出橋等建築的冷峻。

三是根據拍攝物體的色溫,決定選用什麼樣的色調。

不同物體,自身的色溫不一樣,紅、黃等色彩的物體屬於低色溫值系列,用與之相一致的色調拍攝,紅就是紅、黃就是黃,還原度比較高,反之亦然。

而像冰雪覆蓋的景物,黑夜裡浩瀚的星空,自身就是冷色調的景物,如果用暖色調拍攝,照片泛紅而色彩奇異,不符合常規審美情趣。這些情況下,用冷色調拍攝反而是最佳的選擇。

四是根據拍攝創意的要求,決定選用什麼樣的色調。

創意攝影,可以不拘泥於一般的色溫技術規律,一切以美觀、意境為主。比如像多雲時的日落,可以用暖色調表現出與平時的紅霞滿天不一樣的景色,除了太陽金色與雲彩的紅色有一些本色顯示,主體意境好像變成了月色之景。

同樣,冷色調的景色也可以用暖色調拍攝,成像與肉眼觀賞到的截然不同。就像雨中的夜色,改用冷色調的低色溫值拍攝後,光斑也跟著霓虹燈被同化,變成了紅色基調的夜景,多彩而夢幻。

❸ 離開濾鏡和後期,如何用手機拍出電影質感的影像

光線對質感的形成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光也是攝影的核心要點,質感乃至整個畫面的形成都是由無數個點、線、面來構成的,這些點線面就是光。就和畫家能通過畫筆來勾 勒出線條一樣,攝影師也能通過明暗來勾 勒出點線面,通過軟硬來塑造細節。甚至就拿現實來說,如果一個物品被光直射,它所呈現出來的面貌真的就是它自己本身的樣子嗎?強光干擾之下,就算處在現實的物品,在我們眼裡也會顯得失真。所以,陰天和晴天出來的拍攝效果也會大相徑庭,這就和光線強弱有很大的原因。而僅僅是光線的選擇,側光、逆光、順光等等,都有非常多的門道。選擇不同,最後的呈現效果也會不同。如果對攝影比較感興趣的可以往這方面多鑽研鑽研,這邊就不細講了。並且我們普通人正常拍攝出來的效果雖然說比不上大片,但是也足夠我們發朋友圈了。除了光之外,第二大影響質感的因素應該是相機了吧。而在本題,手機就是相機的替代品。好的手機質感會更好,這是毋庸置疑的。因為像素和影像感測器的不同,細節層次也會有所不同表現。當然這並不絕對,也不是說一般的手機拍不出來質感好的照片,而是說,好的手機在細節的呈現上面肯定會更有優勢。畫面的真實還原程度,也非常依賴廠商的整體調色風格。還有就是手機相機的設置。對比度和銳度都是在有些手機可以進行調節的。需要柔和的質感就可以把銳度和對比度稍微往低處調,這算是拍照攝影的前期工作。當然後期成片了也可以調節,但我個人認為還是拍攝的時候進行調節更為妥當。

❹ 如何使自己的手機攝影作品脫穎而出

我是少數派,這是我的2017年度徵文入圍作品

本文是我是少數派,這是我的2017徵文活動的第33篇入圍作品,想了解如何參與本次徵文,贏取各種豐厚獎品,你可以點此查看活動規則和獎品清單。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少數派僅對標題和排版略作調整。

本文參與少數派2017年度徵文活動

2012年,我得到了我人生中第一部 iPhone——iPhone 4s,彼時我還是一名初二的學生。我還依稀記得,那時我懵懵懂懂地看著 Apple 官網上 iPhone 4s 攝像頭的介紹頁面——800萬像素、進光率提高73%,f2.4光圈??這些略顯晦澀的術語讓我微微不明覺厲,展示的拍攝樣張更讓我感到驚艷,於是在這種iPhone 鏡頭很厲害的心態下,我開始有意識地多拍照。沒想到,這一拍,就是我手機攝影的開始。

2017年,是我接觸手機攝影的第6 年,此時的我已經是一名本科大一的學生。這些年來,手機攝影已經徹底融入了我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成為了我的一種生活方式。在過去的一年中,我對手機攝影的觀念也有所改變,除了尋常的風光、人文攝影,我開始另闢蹊徑,探尋一些能使攝影作品變得獨特和新奇的方法和工具。所以我的所有構思和嘗試,都匯聚在這篇文章里了,這是我參與徵文活動的一份作品,更是我手機攝影一年來交出的答卷。

註:文中所有插圖均由本人拍攝、創作

為什麼是手機攝影?

接觸手機攝影幾年來,我一直都選擇用手機來拍照,而且就目前來說,在我可預見的未來裡面,我都無意入手一台相機,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三個。

一是手機本身的便攜性及其附加功能帶來的必要性。相對於相機來說,手機是非常嬌小非常日常的一個設備,我們每天都會帶手機出門,手機不離身,所以用手機攝影就會比較方便和及時,能夠捕捉到更多意外的瞬間。但對於相機來說,由於它本身就有一定的分量,而且功能單一,相比起手機,它對我而言是一個額外的設備,我可以一天沒有相機,但是我不可以一天沒有手機。所以我可能很難堅持每天都帶相機出門,這是我對相機望而卻步的原因。

第二個原因則是眾多精彩的應用程序。使用手機拍攝的優勢在於,一張照片的前期和後期可以結合得非常緊湊。眾所周知,現在手機的應用商店裡,攝影門類下的 App 數量可以說是非常龐大的,其中也不乏質量上乘、功能強大的。所以正是在前後期結合得這么緊湊的環境下,使用手機可以有著非常便捷和流暢的捕捉靈感、進行創作的體驗。同時,這一點和我後面要談到的藝術化和創意化一張照片是離不開的,如果沒有這么多精彩的 App,很多創作我都不可能完成。

我鏡頭下的宿舍

所以我想我收獲的是觀察事物的方式吧,也就是一種發現美的能力。而且在整個過程中,我其實也為手機攝影這件事投入了很多,我熱愛過它,有一段時間也厭倦過它,但是無論如何,我都為它而活過——這就是我覺得最重要的。

這篇文章很長,非常感謝你能看到這里。如果它能為你所用,或是激發你的一份靈感,那會是我最高興的事情。

❺ 華為手機拍照顏色不鮮艷怎麼調

如果您使用的是華為Mate 40 Pro手機,您可以開啟AI 攝影大師功能。
AI 攝影大師是相機預置的一種拍照功能,可以智能識別拍照對象和場景(如美食、沙灘、藍天、綠植、文字等),自動優化色彩和亮度,幫您拍出更好的照片。
1.打開相機,選擇拍照模式。
2.點擊AI攝影確認已開啟。
3.將鏡頭對准拍攝對象,相機識別後,將自動為您推薦對應的模式(如人像、綠植、文本等)。
4.若要關閉推薦的場景模式,點擊推薦模式文字旁的關閉按鈕,或關閉AI攝影。

❻ 攝影中怎麼分暖色調和冷色調

一:暖色調

色彩主要被分為暖色、冷色和中間色3種。紅、橙、黃以及以紅、橙、黃為主要成分的色彩被稱為暖色;藍、青以及主要含有藍、青成分的色彩被稱為冷色;綠和紫被稱為中間色。由此可知,要得到暖色調效果的照片,可以利用紅、橙、黃等暖色或者主要含有這些色彩成分的色調。

首先,攝影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拍攝需要,對人物主體的服裝進行挑選,像紅色、橙色等顏色的衣服都可以得到暖色調的效果;其次,攝影者需要挑選與人物主體搭配得當的背景;再次,如果是在室外,可以選擇在下午三四點鍾左右、陽光比較柔和溫暖的時候拍攝;如果是在室內,可以利用紅色或者黃色的燈光來進行暖色調設計。當然,除了在拍攝過程中進行一定的設計外,攝影者還可以通過後期軟體的處理來得到想要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