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機修圖 » 泰國藍廠手機圖片大全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泰國藍廠手機圖片大全

發布時間: 2023-01-02 01:33:04

Ⅰ 藍綠大廠什麼意思 藍,綠大廠為何稱霸中國手機

OPPO的logo是綠的,VIVO的logo是藍的,合起來就稱作藍綠大廠,這兩個牌子在中國銷量非常高。

OPPO更多年輕人選擇的拍照手機。

國產手機越來越受青睞,在中國,更多年輕人選擇OPPO拍照手機。十年來,OPPO一直專注手機拍照的技術創新,開創了「手機自拍美顏」時代;如今,全球超過2億年輕人正在使用OPPO拍照手機。

據權威數據機構IDC統計,OPPO 2016年已成為中國手機市場出貨量第一品牌。

Ⅱ 藍綠廠機是不是智商鑒定機

說是藍綠廠為智商鑒定機過分了!
首先藍綠廠一開始就不是主打高配。
以藍廠為例(我家裡長輩都用的vivo我14年買個vivoy18給我媽用,一千塊左右的手機,用了三年,17年下半年才因為內存不夠,換了個手機。我給她換了個vivox20)。首先藍廠手機品控是不錯的。況且售後也挺好。可能在配置上,用的處理器並不是最新最頂尖的。但是其價格也並不是頂尖上。和小米這種高配低價的手機可能沒法比。但是藍廠從總體使用感覺上絕對是不錯的。況且從影音方面,藍綠大廠還是有優勢的。
動不動智商鑒定機這樣說就不對了。難道都要買高配低價手機才算是好?藍綠大廠千元機也一樣不難用。蘋果賣的貴自然有賣的貴的道理。千元機也有千元機便宜的道理。
何必動不動藍綠大廠的就是智商鑒定機!

Ⅲ vivo產品布局分析:「低調發育」的藍廠究竟是怎麼打造產品的


其中最關鍵的,我相信不會是產品本身,而是「渠道」二字。無論是華為在19年的強勢崛起,還是Ov這些年來經久不衰的強大市場表現,都離不開這些品牌在「渠道」上的精心經營,強大的鋪貨、運輸、銷售等渠道環節,讓他們能實現銷量與門店的互相促進,門店越來越多、銷量也節節攀升,這無疑是它們成功的一大重要因素。


不過我今天的這篇文章主題倒不是想去討論渠道和經營,而是想來研究一下他們是怎麼在產品上布局的,而介於我之前在工作方面比較多地接觸過了綠廠產品,所以今天這篇內容,我更想跟大家探討,藍廠vivo到底是怎麼打造手機產品布局的。


先談談大的層面吧。雖然是以線下渠道為主力的品牌,但vivo其實也在前些年推出了子品牌iQOO,並且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不過畢竟篇幅有限,今天想跟大家的探討的,就只有vivo這個主品牌旗下的那些產品。在vivo的官網,我們可以看到vivo目前的產品線一共是四條,分別是NEX、X、S和Y四大產品系列,不過因為新款NEX遲遲未到,所以實際上 目前vivo的主品牌只有三個系列


而如果我們進一步細細查看,就可以看到vivo官網目前在售的機型一共有22款機型,其中X系列和S系列在售的機型都是6款,覆蓋了1999起至4998這三千元的價格區間;而Y系列則有10款機型,覆蓋了999至1999的價格區間,可以說vivo在千元至五千元的價格區間布置里做得相當不錯。


不過布置得不錯不代表產品線本身不混亂。 且不論配置和定價最為混亂的Y系列(各品牌的最低端系列總是不可避免地會有一點亂),單看S系列的機型,我都會覺得頭大。


要知道S7系列是發布於2020年的機型,盡管跟S9系列發布時間沒差多少(不到半年),卻能有賣出更高的價格的型號,這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要知道,無論是天璣820還是驍龍765G,都是要略次於天璣1100的,而其他的配置上S9本身幾乎沒有一項弱於S7,但偏偏官網就是能在S7與S7t毫無降價活動的基礎上,給S9減了500,來到了更便宜的2499元,不由得讓人懷疑:難道vivo不打算清掉S7的庫存了嗎?



在這樣的產品布置下,想要看清vivo的布局思路,我覺得還是得要從根源出發,看看vivo「 在意」哪些配置,「省略」了哪些配置,才能看清vivo到底是怎麼打造產品的



要說近兩年vivo最關心的配置,我想就是影像能力了,先是把APEX概念機的微雲台帶到了X50系列上,然後又和蔡司聯合研發了影像系統、搭配上了蔡司光學鏡頭,連T*鍍膜都有,可以說是相當原汁原味,毫無疑問是近年來vivo手機上最有價值的賣點之一。


而來到稍低一檔的vivo S系列,vivo也認真地打造了一套獨特的自拍配置。別的不說,就說在千元機都用上了挖孔屏的今天, vivo為了自拍的效果與配置還堅持著劉海設計,無疑就是一種很有勇氣的行為 ,而4400萬像素的前置攝像頭先不論實際效果如何,單看參數,就是一種連自家的頂級旗艦X60 Pro+(3200萬像素前置)都能吊打的自拍配置。


這樣大張旗鼓打造影像能力,先不論實際效果究竟如何,單論對品牌的形象加持,就是很有價值的一種操作,畢竟就算不混數碼圈的朋友看不懂感測器型號代表啥,也能在別人提起「vivo」牌子的時候,首先想到「那個很努力做拍照的品牌」這樣的形象, 哪怕他要買的其實只是Y系列的機子



另一項vivo看重的配置,就是性能配置了。 雖然某種程度上來說,都這樣的定價了,這些配置也算是理所當然的 ,但其實藍廠在晶元選用上還是比較用心的,比如理論數據還不錯的Exynos1080、天璣1100和驍龍888處理器,海外版的X60則是用上了驍龍870處理器,從這些配置來看,就不跟小米比吧,跟在Reno6系列上還用天璣900的OPPO對比,還是要「良心」一些的(當然vivo多少也貴一點)。


再談一些可能會被大家忽視的性能配置吧,在快閃記憶體方面,vivo堆料還是要更加厚道一些的,只要處理器支持UFS 3.1,就不會拿UFS 2.1來「湊數」。比如2499的vivo S9,在這一點上就有超越了2799的OPPO Reno6的配置表現——後者搭載的是 同樣支持UFS 3.1 的天璣900,雖然售價略超降價後的S9,但搭載的確實UFS 2.1的快閃記憶體,雖然很難說體驗上能有啥實際區別,但就長期使用的壽命和用料成本來說,還是不如vivo S9的。


從這些配置來看,vivo其實已經想得很明白:就是要做基礎使用不卡,然後拍照體驗上與其他機型有所不同的手機(雖然Y系列並不是這個思路下的產品),加上一個家族性的後蓋設計,就能讓大家認為「vivo手機好用」了。


不過,vivo手機真的有那麼好嗎?我們不妨再來研究一下vivo會刻意「省略」掉哪些硬體配置吧。



這里要放在第一位講的就是屏幕了。 就拿目前vivo最高配置的一款手機來說吧 ,如果你去看過vivo X60 Pro+ 產品購買 的介紹頁面,你就會發現一個奇怪的問題:難道vivo超大杯用的這塊屏幕就只有120Hz刷新率和240Hz的觸控采樣率值得說道嗎?還是說vivo自己並不知道屏幕有哪些營銷點?


顯然上面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否定的。尤其是第二問,如果你轉移視角,去看看iQOO的產品,你就會發現, 明明vivo自己也知道屏幕會是一個大賣點,為什麼就是不願意努力多堆點料、讓屏幕也能多點賣點呢?


真要解釋起來,那就是 「不願意」 了。畢竟屏幕這種配置,對於vivo自己定義的目標用戶來說就是不容易產生感知的硬體,剛剛 「夠好」 就行,不需要像OPPO那樣硬堆出一個LTPO屏幕出來——畢竟你看我之前在《讓人遺憾的旗艦——OPPO Find X3 Pro:為何優秀的屏幕最終寂寂無名》之中咋吐槽的:


看吧, 反正屏幕夠鮮艷就行,E3和E4對於線下選購的一部分人群來說根本就是無關緊要的,就算是有一點區別,大家也並不是那麼在意,甚至連解析度還是1080P也根本不重要 ……


類似這樣在vivo看來無所謂、不重要的配置其實還有很多。給大家舉舉例子啊,很多在其他旗艦上都是標配或者亮點的配置,比如 雙揚聲器、X軸線性馬達、無線充電、紅外發射器、背後的光線感測器 等等它都沒有,電池4200mAh算是 略小 的,在自家iQOO都有120W快充的狀況下只上了55W,我也總覺得不夠意思。



雖然我覺得拿那些可以當做加分項的配置認為是「麻將打得好不好」是比較偏激的比喻(好歹也比喻成燒菜好不好吃嘛),但考慮到網友的熱情有時候確實會過高了,產品經理一時腦熱,這么回應也能理解,但無論如何,哪怕是在vivo旗艦上也見不到這些配置的原因還是顯而易見的,就是 單純地認為這些配置不能帶來更多的客戶罷了


關於這點,還真別嘲笑vivo,因為其他的廠商也多少有這種「舍棄」的行為,就像是小米一直沒有用上USB 3.0的介面,就像是其他廠商很少兼顧紅外線攝像頭,就像是其他影像旗艦沒有做華為那樣的溫度感測器……確實,有的時候一些配置被舍棄掉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我甚至都能在自己的腦海里幻聽到vivo的那個藍色LOGO在跟我對話:「拜託,堆料是要成本的,影像和性能都花了這么大的成本了,還想掙錢,那X60 Pro+這樣的超大杯不得來個超6000起的定價?」


可能有朋友看到這里就會發現一些不對勁的地方了:是,堆料是要花費很多在成本上,性能和影像確實都是要錢的—— 但為什麼同價位還有不少產品同樣做到了不錯的堆料,還能去兼顧其他的那些,能提升用戶體驗、但在vivo看起來覺得不重要的配置呢?


是的,vivo這次的超大杯在配置上的問題就是, 明明其他家也有差不多的定位的產品,但似乎vivo是「舍棄」了最多配置的一家 。結合本文最開始部分對渠道的理解,我推測這其中有一部分答案是這樣的:vivo有可能是放棄了很大一塊的堆料,以此換取更大的利潤空間。


對於渠道而言,這樣的利潤空間能給渠道帶去的誘惑還是很大的,另一方面,有 流暢的性能 作為基礎,在 感知很容易凸顯出不同的拍照上又有出色表現 ,這對於銷售來說多少也算是一件好事——當然,即便如此,來到了5K這樣的價位之後,vivo X60 Pro+的銷量表現具體如何我就不清楚了,應該不會太好?


最頂配的旗艦機型尚且如此,那接下來的那些機型顯然也就是一刀刀削掉了亮點之後的存在了。我們再來看看別的例子吧。


vivo X60,主攝動了一刀,不過微雲台還在;砍掉了潛望式長焦,留下了比較關鍵的人像鏡頭,不過也從3200萬像素砍到了1300萬像素;處理器動了一刀,換成了5nm的三星Exynos 1080。至於其他的配置倒是蠻接近的,甚至電池還比超大杯大了一丟丟,不過快充換到33W,感覺還是差點意思,加上其他配置的依舊缺席,說實話,原定價3498還真沒啥吸引力,現在的3099的售價下倒是還行,影像亮點和性能亮點是有,但我覺得很難支持它在線上站穩3K價位,畢竟就算不考慮性價比品牌,同價位也還有一加9R呢, 但X60在線下的表現確實很不錯。


vivo S9,雖然有著不錯的性能和還說得過去的影像配置,但電池卻只有4000mAh,這在2021年可以說是相當小的一塊電池了,據說屏幕還是E2的,這點我沒辦法查證,但考慮到其他方面的配置也乏善可陳,哪怕是以此前2499的優惠價格(如今是2699,價格變得更乏味了)去看待它,我依舊會覺得這是一款「 適合特定人群」的機型,相比之下可能OPPO的Reno6還稍微更平衡一些,起碼後者充電更快、續航更好,拍起照來的表現還差不大多(甚至還有線性馬達喲)……


當然了,畢竟是vivo的老主打價位了,兩三千這樣 更普適 的價位段以這樣的打法去設計機型倒還算合適,畢竟 能在保證性能和體驗的基礎上拉高毛利率,確實是有利於銷售 。但如果來到4K以上,在堆料的時候還以毛利率為准,很容易就進入一個不敢堆料的誤區——要知道,哪怕華為手機毛利也不算低,但配置還是會盡可能堆滿的,畢竟你總得到真正的配置頂配,才能當上貨真價實的旗艦。 有些體驗,品牌當然可以覺得不重要,但這不代表真的沒有人會在乎。


話又說回來了,vivo X系列的 超大杯 目前看來也不見得真就是往頂級旗艦走的一款機型,畢竟之後NEX新機出來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所以目前的超大杯沒有足夠的堆料還是可以理解的。我在2020年上半年就聽到NEX 5會很猛的消息了,現在都來到2021年的下半年了,NEX總得出個一台吧?


另外,雖然手機市場表現很好,但vivo這個品牌的布局依舊還是有一定的隱患的。從華為的鴻蒙主打多設備聯動、到小米生態逐漸成型,再到OPPO自己也有了一套略顯簡單的IoT生態圈,遲遲沒有行動的vivo或許在未來也會被其他廠商甩開—— 但或許按兵不動堅守目前的手機份額也是一種「以不變應萬變」的打法?


不管如何,我還是很期待vivo接下來的新產品和今年的市場表現的,畢竟就上半年來看,X60系列跟S9系列的機型都依舊顯得很熟悉,希望未來vivo能掏出一些破局的產品吧。

Ⅳ 誰說「藍廠」沒有創新vivo NEX的震撼我們依然記得

----------------------------------

在2018年的MWC上,一款概念機的發布贏得了全場的目光:vivo發布了旗下的首款全面屏機型vivo APEX,其用屏幕指紋的方式,實現了「真全面屏」的設計。



更令人驚嘆的是,在四個月後,vivo的這款概念機就成功實現了量產。2018年6月,vivo NEX正式發布,毫不妥協的全面屏體驗震驚整個業界,也為後續的全面屏機型做了一個良好示範。



在全面屏發展的初期,許多廠商都有著自己獨特的設計和技術解決方案,例如小米MIX的懸臂梁壓電陶瓷傳聲和MIX 3的推拉式設計、OPPO的雙軌潛望攝像頭、蘋果的「劉海屏」。但時至今日,市面上常見的方案已經高度趨同化,穿孔屏和升降攝像頭的方案成為了絕對主流,劉海屏除了蘋果以外已經幾乎無人使用。


不過,穿孔屏和屏下攝像頭的發展,終究離不開技術進步, 升降攝像頭方案,則是vivo從當時的技術背景下出發,在設計上達成的完美妥協, 這種設計理念後來也深度影響了其他廠商。



我們先從各個技術的弊端說起,小米MIX的懸臂梁壓電陶瓷雖然驚艷,但實際使用效果並不令人滿意,漏音症狀嚴重;劉海屏雖然簡單粗暴,但非常影響屏幕觀感;推拉式設計使用了機身導軌,犧牲手機厚度與電池容量;雙軌潛望鏡頭不僅無法把厚度做薄,主板和模組排列導致的發熱也成了一個問題。



回到vivo NEX,它雖然也使用了體積較大的步進電機來為升降攝像頭做技術支撐,但它對於整個機身內部空間的要求要遠小於導軌和雙規潛望鏡頭的電機/防塵模塊,這也讓vivo NEX成為了同時期全面屏機型中,厚度與電池容量最為均衡的手機(7.98mm/4000mAh),直到提高電池能量密度的Mate20 Pro出世,NEX的這項紀錄才被打破。



空間的充裕,讓vivo將自己的傳統優勢體現在了vivo NEX上,在NEX一代,你能看到市面手機少見的HiFi晶元,並且還保留了3.5mm耳機孔,而其他全面屏手機,都因為體積的原因不得不選擇讓它們退場。



vivo NEX對於行業的影響還不止於此,它使用了第三代屏下指紋(雖然總體體驗一般,但是是獨一份)、屏下光敏、邊緣開孔等技術,給出了一份相對全面的全面屏解決方案。事實證明,這套方案在今天依然被廣大中端機型使用,足以窺見vivo對於技術選擇的毒辣眼光。


可以說,vivo NEX的升降攝像頭設計,是全面屏設計在經過初期的野蠻生長之後,vivo 探索 出的可行度最高的一種實踐方案。 vivo NEX沒有「為炫技而炫技」,而是務實地 用過 考察技術難題與設計需求而得出的一種綜合式方案,是全面屏時代技術過渡的代表性機型。




不僅對於行業,vivo NEX對於vivo自身的影響也很巨大。雖然在此前,vivo就憑借著強大的線下渠道,占據了中國手機市場的第三出貨量,但在消費者的心中,vivo旗下的機型大多不以「技術性」為導向。盡管vivo也出品過諸如Xplay、Xshot等高端機型,但在高端市場上,vivo的聲量依然不大。



而vivo NEX的出現,徹底顛覆了大眾對於vivo的印象:vivo並沒有沉醉於線下,它對線上客戶群體同樣有著細致入微地觀察;vivo並沒有怠慢技術,它只是在等待厚積薄發的機會。


在小雷看來,vivo NEX至少彰顯出vivo的兩大能力,一是對於供應鏈的控制力,相較於代工廠模式,vivo的自有工廠能夠更快地讓概念性技術落地量產,實現及時供貨;二是對於先進技術的採納,vivo NEX中的步進電機、屏下指紋,都展現了vivo對於先進技術的獨特思考,並學以致用, 不誇張地講,當今屏下指紋的普及,離不開vivo與匯頂、新思的大力研發和積極迭代。



若說vivo的優勢,其實用vivo產品經理韓伯嘯的一段話進行總結就足矣:



在此之後,我們看到了vivo開始將精力放到了線上,推出了性價比品牌iQOO,也看到了vivo在海外市場的積極進取,在印度、東南亞等市場都拿下了可觀的戰績。vivo利用自身對市場趨勢的敏銳判斷,在手機高端化的時代背景下迎來了自身的戰略轉型。




2018年對於中國手機廠商都是記憶深刻的一年,華為P20 Pro、vivo NEX、OPPO Find X等產品的出現,都在向世人表明: 中國品牌也能做到技術領先,中國品牌的設計也能讓全球市場驚嘆。 時至今日,中國手機的全面屏設計已經走出了屬於自己的路,而不再是屈居人後。



小雷常說「有競爭才有發展」,vivo NEX正是vivo在傳統市場格局即將發生變革之際,vivo向外發出的一個信號:「藍廠」並不是只精於渠道,它也有屬於自己的獨特技術。


盡管如今屏下攝像頭技術的出現,讓「真全面屏」的時代離我們越來越近,但vivo NEX對於全面屏時代承上啟下的貢獻,卻依然值得我們銘記。

----------------------------------

點擊文章頂部雷 科技 頭像,私信回復「搞機」,即可獲得玩機技能合集。

Ⅳ 2021年藍廠vivo還會發布哪些機型有沒有你最期待的呢

現在還不到5月份,但是vivo上半年的手機已經發布得七七八八了,vivo主打的X60系列(X60、X60Pro、X60Pro+)和S9系列(S9、S9e、S9t)都已經發布了,千元機Y系列Y30和Y31也都上架了。

再來看看iQOO產品線,主打的iQOO7、iQOONeo5、iQOOZ3都發布了,U系列也早早的就發布了U3和U3x,所以iQOO系列上半年的產品線基本上都更新了一遍,總體情況還是很不錯的。

2021年藍廠vivo還會發布哪些機型?
目前來看,vivo最先發布的應該是vivoX70系列,這次也會是中杯、大杯、超大杯三款手機,在處理器和拍照、屏幕上會有常規性的一個升級,預計最快6月份就可以發布。接下來就是S11,這款手機在X70系列過後不久就會發布,兩款手機的間隔不會太長。

vivo最重磅的產品新一代NEX原定上半年的,但是樣機不滿意,所以推遲了。據說這是一款屏下攝像頭的頂級旗艦,考慮到NEX系列機型一直很驚艷,這款手機值得期待一下。對了,vivo的折疊屏NEX Fold也在試樣了,看看小米和華為都出了折疊屏,vivo自然也不甘落後。

iQOO家族則常規得多了,iQOO9和iQOO9Pro肯定是重點,兩款手機定位可以參考IQOO5和iQOO5Pro,更加全能。至於Neo系列,或許有一個小改版,據說已經有一款870處理器、44W快充的LCD高刷手機入網了,目前還不知道這款手機名字。Z系列會不會更新目前還不好說,但這是2000元以下的主力軍,iQOO應該會很重視,到時候會有小促銷也說不準。

要說我最期待的機型,那必須是vivoNEX5(暫且這樣命名)和vivoX70Pro+,至於vivo的折疊屏我倒不是很期待,因為我買不起(主要是窮),小米的MIXFold賣價9999我都覺得貴了,所以我對這款手機純粹就是吃瓜心態。

先說說vivoNEX5,從去年NEX3s後,NEX系列就斷檔了,很懷念瀑布屏+升降式全面屏的設計,顏值超高。這次NEX5除了屏下前置,可變焦長焦鏡頭或許也會搭載,令我期待的還有外觀設計,畢竟前面幾款產品都有非常驚艷出彩的地方。

再說說vivoX70Pro+,我期待這款蔡司+三星GN2+微雲台三者聯手的新一代拍照強機。小米11Ultra首發了三星GN2這顆主攝,擁有1/1.2英寸超大底,以vivo和三星的關系,這肯定是要拿到的,GN1這顆主攝也用了兩代產品,該換了。蔡司在X60系列上第一次合作,前期時間不是很充裕,現在X70完全有了更多時間了,再加上微雲台,我真的超級期待這款手機,在拍照上帶來新的突破。

至於IQOO7Pro,這款手機肯定又是一款超高性價比的全能旗艦,希望能帶來點新 科技 ,畢竟iQOO5Pro的傳奇設計和120W快充香了好一陣。

Ⅵ 手機界什麼叫「藍廠機」和「綠廠機」

OPPO,vivo。

Ⅶ 藍廠再發新品,vivo X80閃亮登場,官宣這是「夜視儀」

手機的影像能力,不管是消費者還是廠商,都越來越看重了,從最初的攝像頭像素到目前針對各種場景,各種攝像頭的各種優化,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升了消費者使用手機的便捷性!當然,目前的手機市場,手機像素基本已經足夠,我們不再滿足拍的清晰,而是需要拍的專業,拍的更加專業,玩法也要提升。

如今,vivo將在4月25日晚,又要給我們帶來了一款專業影像旗艦vivo X80系列,從官方最近的預熱宣傳看,這款手機堪稱是一款「夜視儀」;前幾天,vivo官方放出了一個視頻,從這個視頻可以看出,在暗黑基本沒有光線的微光環境下,女主掏出vivo X80,打開相機,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只見手機屏幕非常清晰顯示了房間內的場景,而且是彩色的,這個效果確實對於這種暗黑環境下的拍攝,給消費者帶來了不錯的體驗。

而其實這僅僅是vivo X80系列手機影像功能的一個小場景小功能而已,基於vivo在手機影像方面的實力,還能夠為消費者帶來全新的手機影像體驗。

這次的vivo X80全球首發Sony IMX866 RGBW大底感測器,並持續與蔡司合作以及自研V1+晶元,帶來了全新的蔡司電影風格影像以及清晰透徹明亮的夜視效果,影像能力相當出色,令人期待。

硬體方面,除了搭載自研的V1+晶元,此次的vivo X80系列也將搭載採用台積電4nm工藝的天璣9000處理器,性能方面大大提升。另外,vivo V1+這顆晶元還可以一芯二用,也就是說不僅僅專注手機的影像功能,更是可以與天璣9000一起,提升手機的性能體驗。今晚的發布會。大家是否期待!

Ⅷ 藍廠的X50Pro這么受歡迎,是因為拍照好顏值還高嗎

藍廠的X50Pro這么受歡迎,是因為拍照好顏值還高。vivo 的X系列是非常值得大家期待的,同時這款手機的拍照功能一直都非常的強悍,這樣就能夠給大家帶來更好的體驗。同時在這款手機發布之後引起了一次轟動。

大家可以觀察一下Pro系列的攝像頭,就會發現它是一種長方形的攝像頭。並且是有4個攝像頭的,如果大家比較喜歡拍照的話,這一款手機一定是值得大家入手的。而且不會出現手抖的問題,並且在拍視頻這方面也不甘示弱。這款手機的主攝像頭是索尼imx598,也有一枚專業人像攝像頭。因此這款手機在拍照這方面做出了很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