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最常見的鳥類有哪些圖片
鳥類在國內常見熟悉的有麻雀、喜鵲、畫眉、八哥、鴿子、杜鵑等鳥類。
常見會飛鳥類名字:虎皮鸚鵡、(大)小葵花鸚鵡、金剛鸚鵡、白鷺、蒼鷺、林雕、游隼、麻雀、鴿子、文鳥、珍珠鳥、蜂鳥、火烈鳥、海鷗、貓頭鷹、蒼鷹、禿鷲、布咕鳥、烏鴉、灰鸚鵡,蠟嘴鳥,園丁鳥,鵪鶉,鷺鷥,孔雀,火雞鴛鴦,綠頭鴨啄木鳥、喜鵲、麻雀、杜鵑、翠鳥。
1、喜鵲
喜鵲是鳥綱鴉科的一種鳥類。共有10個亞種。體長40~50厘米,雌雄羽色相似,頭、頸、背至尾均為黑色,並自前往後分別呈現紫色、綠藍色、綠色等光澤,雙翅黑色而在翼肩有一大形白斑,尾遠較翅長,呈楔形,嘴、腿、腳純黑色,腹面以胸為界,前黑後白。留鳥。
2、麻雀
麻雀(Passer):是雀科麻雀屬27種小型鳥類的統稱。它們的大小、體色甚相近。一般上體呈棕、黑色的斑雜狀,因而俗稱麻雀。初級飛羽9枚,外側飛羽的淡色羽緣(第一枚除外)在羽基和近端處,形稍擴大,互相駢綴,略成兩道橫斑狀,在飛翔時尤見明顯。嘴短粗而強壯,呈圓錐狀,嘴峰稍曲。除樹麻雀外,雌雄均異色。
3、燕子
燕子學名家燕,是雀形目燕科74種鳥類的統稱。形小,翅尖窄,凹尾短喙,足弱小,羽毛不算太多。羽衣單色,或有帶金屬光澤的藍或綠色;
大多數種類兩性都很相似。燕子消耗大量時間在空中捕捉害蟲,是最靈活的雀形類之一,主要以蚊、蠅等昆蟲為主食,是眾所周知的益鳥。在樹洞或縫中營巢,或在沙岸上鑽穴,或在城鄉把泥黏在樓道、房頂、屋檐等的牆上或突出部上為巢。每產3~7卵。
4、烏鴉
烏鴉是雀形目鴉科鴉屬中數種黑色鳥類的俗稱。又叫老鴰,嘴大喜歡鳴叫。為雀形目中體形最大的鳥類,體長50厘米左右。全身或大部分羽毛為烏黑色,故名。羽毛大多黑色或黑白兩色,長喙,有的具鮮明的白色頸圈,黑羽具紫藍色金屬光澤;翅遠長於尾;嘴、腿及腳純黑色。鼻孔距前額約為嘴長的1/3,鼻須硬直,達到嘴的中部。
⑵ 鳥類有哪些名字
常見的鳥類名字:畫眉、八哥、虎皮鸚鵡、(大)小葵花鸚鵡、金剛鸚鵡、白鷺、蒼鷺、林雕、游隼、麻雀、鴿子、文鳥、珍珠鳥、蜂鳥、火烈鳥、海鷗、貓頭鷹、蒼鷹、禿鷲、布咕鳥、烏鴉、灰鸚鵡,蠟嘴鳥,園丁鳥,企鵝,賊鷗,鵪鶉,鷺鷥,孔雀,火雞鴛鴦,綠頭鴨啄木鳥、喜鵲、麻雀、杜鵑、翠鳥。
不常見的鳥類名字:產潛鳥、松雞、旋木雀、岩鷚、鷦鷯、太平鳥、山鶉、雉雞、褐馬雞、長尾雉、石雞、扁嘴海雀、岩鷚、旋木雀、鷦鷯、山鴉、交嘴雀、水雉、山椒鳥、卷尾、黃鸝。
綉眼鳥、大鴇、毛腿沙雞、沙百靈、沙鵬、沙雀、丹頂鶴、雪雞、雪鶉、高原山鶉、藏雀、高山地雀,兀鷲、西藏毛腿沙雞、沙百靈、雪雀、、戴菊、旋木雀、岩鷚、長尾雀等。
鳥的種類有很多,大部分會根據季節遷徙。
(2)搜索全國各地的小鳥圖片還有名子擴展閱讀:
圖庫依據中國科學院院士鄭光美最新出版的《中國鳥類分類與分布名錄》(第三版)建設,圖片超過8萬張,涵蓋中國全部1445種鳥類。
據中國鳥網創始人、總版主、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常務理事段文科介紹,圖庫是目前圖片量最大的中國鳥類圖庫之一,做到了分類精準科學,檢索方便易用。圖庫內所有的圖片均為鳥網會員拍攝,鳥類介紹資料源於《中國鳥類圖志》(上下卷),廣大網友可隨時從中國林業圖片庫進入中國鳥類圖庫瀏覽。
⑶ 誰有有鳥名並配有圖片的鳥類大全
有鳥名並配有圖片的鳥類大全:
⑷ 鳥的5種種類和簡介和圖片
只能上一個圖,就上孔雀吧!
孔雀:孔雀作為觀賞鳥類,是世界上許多動物園的主要展出動物,早已名聲四播。孔雀有綠孔雀和藍孔雀兩種。藍孔雀還有兩個突變形態:白孔雀和黑孔雀。
麻雀:是與人類伴生的鳥類 , 棲息於居民點和田野附近。主要以穀物為食。當穀物成熟時,多結成大群飛向農田吃穀物。繁殖期食部分昆蟲,並以昆蟲育雛。
喜鵲:吉祥的象徵。最熟悉的種類是黑嘴喜鵲,長45公分(18吋),黑、白兩色,尾有藍綠色的虹彩。生活於西北非、整個歐亞大陸和北美洲的西部。
鸚鵡:鸚鵡指鸚形目眾多艷麗、愛叫的鳥。它們以其美麗無比的羽毛,善學人語技能的特點,更為人們所欣賞和鍾愛。這些屬於鸚形目、鸚鵡科的飛禽,分布在溫、亞熱、熱帶的廣大地域。
天鵝:體型高大,嘴黑,嘴基有大片黃色。分布范圍:格陵蘭、北歐、亞洲北部,越冬在中歐、中亞及中國。 分布狀況:繁殖於北方湖泊的葦地,結群南遷越冬。
⑸ 鳥類大全圖片及名稱
在大家映像里。鳥,一般來說的飛行動物。鳥有很多種分類,每一種分類下,又有很多不同的品種。
方法
游禽:喜歡在水中覓食或棲息的鳥類。
⑹ 各種鳥的圖片及名稱
鳥的種類繁多,遍布全球,生態多樣,可分為三個總目:
1.平胸總目,包括一類善走而不能飛的鳥,如鴕鳥。
鴕鳥屬鴕形目鴕鳥科,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種鳥類,成鳥身高可達2 .5米,雄鴕鳥體重可達150千克。像蛇一樣細長的脖頸上支撐著一個很小的頭部,上面有一張短而扁平的、由數片角質鞘所組成的三角形的嘴。
主要特點是龍骨突不發達,不能飛行,也是世界上現存鳥類中唯一的二趾鳥類,在它雙腳的每個大腳趾上都長有長約7厘米的危險趾甲,後肢粗壯有力,適於奔走。
(6)搜索全國各地的小鳥圖片還有名子擴展閱讀:
鳥類分布在七大洲,連南極洲距海440公里的內陸都可以找到雪海燕。鳥的多樣性在熱帶地區最為顯著。早期認為熱帶地區的高多樣性是高度物種形成的結果,但被較熱帶地區要高的滅絕速率所抵消。許多科的鳥類可以在陸地及海洋中生活,有些海鳥上岸只是為了繁殖,有些企鵝可以潛到300米深的海中。
鳥的食物多種多樣,包括花蜜、種子、昆蟲、魚、腐肉或其他鳥。大多數鳥是日間活動,也有一些鳥(例如貓頭鷹)是夜間或者黃昏的時候活動。許多鳥都會進行長距離遷徙以尋找最佳棲息地(例如北極燕鷗),也有一些鳥大部分時間都在海上度過(例如信天翁)。
大多數鳥類都會飛行,少數平胸類鳥不會飛,特別是生活在島上的鳥,基本上也失去了飛行的能力。不能飛的鳥包括企鵝、鴕鳥、幾維(一種紐西蘭產的無翼鳥)、以及絕種的渡渡鳥。
⑺ 常見水鳥類圖片帶鳥名
常見水鳥類圖片帶鳥名
常見水鳥類圖片帶鳥名,濕地水鳥是指在生態上依賴於濕地,即某一生活史階段依賴於濕地,且在形態和行為上對濕地形成適應特徵的鳥類,根據濕地水鳥地理分布特徵,根據中國自然地理環境的地域差異和濕地類型的不同,以下分享常見水鳥類圖片帶鳥名。
常見水鳥類圖片帶鳥名1
1、小白鷺
小白鷺,體長52-68厘米,為中型涉禽,全身體羽頗似大、中白鷺,體形纖瘦,全身白色。眼黃色,嘴黑色,下嘴基部帶蒼白色,面部裸皮灰色,腳、腿黑色,趾上常雜有黃色。棲息於平原、丘陵和低海拔之湖泊、沼澤地帶與灘塗地。以鞘翅目及鱗翅目幼蟲、水生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為食,也吃少量穀物等植物性食物。
2、黃嘴白鷺
黃嘴白鷺也叫白老、唐白鷺,珍稀水禽,中型涉禽。體長46-65厘米,體重320-650克。雌雄羽色相似,通體白色。嘴、頸、腳均長。棲息於海岸峭壁樹叢、潮間帶、鹽田以及內陸的樹林、河岸、稻田,以魚、蝦和蛙等為食,有結群營巢、修建舊巢和與池鷺、夜鷺、牛背鷺混群共域繁殖的習性。
3、小天鵝
小天鵝為鴨科天鵝屬的大型水禽,體長110~130厘米,體重4~7千克,雌鳥略小。小天鵝在繁殖期主要棲息於開闊的湖泊、水塘、沼澤、水流緩慢的河流和鄰近的苔原低地和苔原沼澤地上。冬季主要棲息在多蘆葦、蒲草和其他水生植物的大型湖泊、水庫、水塘與河灣等地方,也出現在濕草地和水淹平原、沼澤、海灘及河口地帶。有時甚至出現在農田原野。
4、綠頭鴨
綠頭鴨屬游禽,大型鴨類。體長47-62厘米,體重大約1千克,外形大小和家鴨相似。雄鳥嘴黃綠色,腳橙黃色,頭和頸輝綠色,頸部有一明顯的`白色領環。通常棲息於淡水湖畔,亦成群活動於江河、湖泊、水庫、海灣和沿海灘塗鹽場等水域。鴨腳趾間有蹼,但很少潛水,游泳時尾露出水面,善於在水中覓食、戲水和求偶。
5、鴛鴦
鴛鴦,鴛指雄鳥,鴦指雌鳥,故鴛鴦屬合成詞。屬雁形目的中型鴨類,大小介於綠頭鴨和綠翅鴨之間,體長38-45厘米,體重0.5千克左右。主要棲息於山地森林河流、湖泊、水塘、蘆葦沼澤和稻田地中。雜食性。鴛鴦為中國著名的觀賞鳥類,之所以被看成愛情的象徵,因為人們見到的鴛鴦都是出雙入對的。
常見水鳥類圖片帶鳥名2
水鳥指棲息或經常棲息濕地的鳥類,計三部分12目300餘種。
一、含全部種類的濕地水鳥
潛鳥目、鷉目、鸛形目、雁形目、鴴形目
二、含部分種類的濕地水鳥
鵜形目、鶴形目、佛法僧目
三、經常棲息濕地的鳥類
鵑形目、鴞形目、鴷形目、雀形目
中國分布有濕地水鳥264種,其中潛鳥目4種、鵬鵬目5種、鵜形目8種、鸛形目36種、紅鸛目1種、雁形目51種、鶴形目28種、鵒形目120種和佛法僧目11種;
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52種,其中黑鸛、白鸛、東方白鸛、朱鸚、中華秋沙鴨、白鶴、赤頸鶴、白頭鶴、黑頸鶴和丹頂鶴等10種為國家I級重點保護動物,另有國家I級重點保護動物42種;
有世界受脅物種34種,其中有白肩黑鸚、白腹鷺、白鶴、黃頰麥雞、中華鳳頭燕鷗、青頭潛鴨、勺嘴鷸等7種極危物種,有海南鴉、栗頭鴉、東方白鸛、朱鸚、黑臉琵鷺、中華秋沙鴨、白頭硬尾鴨、丹頂鶴、小青腳鷸、黑腹燕鷗等10種瀕危物種,以及卷羽鵜鶘、黃嘴白鷺、禿鸛、鴻雁、小白額雁、紅胸黑雁、棕頸鴨、長尾鴨、雲石斑鴨、赤頸鶴、白枕鶴、白頭鶴、黑頸鶴、花田雞、林沙錐、黑嘴鷗和遺鷗等17種易危物種。
⑻ 中國國家級保護動物的所有鳥類圖片以及名稱
I級保護動物鳥類
短尾信天翁 白腹軍艦鳥 白鸛 黑鸛 朱䴉 中華秋沙鴨
金雕 白肩雕 玉帶海雕 白尾海雕 虎頭海雕 擬兀鷲
胡兀鷲 細嘴松雞 斑尾榛雞 雉鶉 四川山鷓鴣 海南山鷓鴣
黑頭角雉 紅胸角雉 灰腹角雉 黃腹角雉 虹雉(所有種) 褐馬雞
藍鷳 黑頸長尾雉 白頸長尾雉 黑長尾雉 孔雀雉 綠孔雀
黑頸鶴 白頭鶴 丹頂鶴 白鶴 赤頸鶴 鴇(所有種)
遺鷗
⑼ 鳥類大全圖片及名稱
鳥類由爬行動物進化而來,世界上現存的鳥類共有9000多種,它們都有翅膀和羽毛,就連那些已經失去飛行能力的鳥類(如鴕鳥、企鵝等)也不例外,鳥類的羽毛形狀各異、色彩繁多,不僅有助於鳥類保持體溫,還有利於鳥類的飛行,絕大多數鳥類具有飛行能力,因此能主動遷徙以適應多變的生存環境。
- 01
猛禽:一般體形較大,主要吃肉,性格兇猛,嘴和爪銳利,翅膀強大有力,善於捕捉動物。猛禽主要包括隼形目(鷹隼類)和號鳥形目(貓頭鷹等)兩大類。前者如金雕、蒼鷹、雀鷹、紅腳隼和紅隼等;後者如紅角號鳥、長耳號鳥、短耳號鳥等。
- 02
鳴禽:鳴聲因性別和季節的不同而有差異,繁殖季節的鳴聲最為婉轉和響亮。如畫眉、烏鴉、黃鸝、灰喜鵲、煤山雀、黑卷尾、毛腳燕的鳴聲各具特色。
- 03
路禽:主要在陸地上棲息,體格健壯,翅膀尖為圓形,不適於遠距離飛行,嘴短鈍而堅硬,腿和腳強壯而有力,爪為鉤狀,很適於在陸地上奔走及挖土尋食。松雞、馬雞、孔雀等都屬於這一類。
- 04
涉禽:適應在沼澤和水邊生活的鳥類,它們的腿特別細長,頸和腳趾也較長,適於涉水行走,不適合游泳,休息時常一隻腳站立,大部分是從水底、污泥中或地面獲得食物。鷺類、鸛類、鶴類和鷸類等都屬於這一類。
- 05
攀禽:四趾前伸的雨燕和頭戴羽冠的戴勝都是常見的攀禽,許多種類體色華麗、各有特色,是常見的觀賞鳥,一些種類已經瀕臨滅絕,迫切需要關注。吃魚的翠鳥,吃毛蟲的杜鵑,學人說話的鸚鵡,專吃蛀干害蟲的啄木鳥以及雨燕、戴勝、夜鷹、蜂鳥等都屬於攀禽。
- 06
游禽:喜歡在水中取食和棲息的鳥類的總稱,游禽種類繁多,在我國有著廣泛的分布。游禽種類繁多,在我國有著廣泛的分布。包括雁鴨類、鷗類等.如天鵝、大雁、鴛鴦、鵜鶘、海鷗等。這些游禽的分布地域不同,不如北京地區最常見的游禽有:大天鵝、小天鵝、綠頭鴨、斑頭秋沙鴨、普通秋沙鴨以及渾身漆黑的鸕鶿等。
鳥類圖片及名稱
- 01
小鴯鶓
- 02
鵜鶘
- 03
巨嘴鳥
- 04
小冠斑犀鳥
- 05
風信子金剛鸚鵡
- 06
蒼鷺
- 07
山雀
- 08
織布鳥
- 09
太平鳥
- 10
黑頂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