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2年前,那個在98特大洪水中5進5出的「抗洪鐵人」,現狀如何
在自然災害面前,人類是如此的渺小,但只要我們團結起來,就會凝聚成巨大的力量。中華民族已經走過了幾千年,在這幾千年裡歷盡風霜雨雪,遭遇了各種災難。每一次災難的出現都會涌現出許多英雄,他們不顧自身安危沖鋒在前。
小結
災害無情,人有情,嵇琪用他的自身行動詮釋了舍己為人這四個字,他用自己的安危守護了無數百姓的生命安全。大家都稱他為抗洪鐵人,殊不知他其實也只是一個普通的士兵,也會經歷生老病死,之所以無所畏懼是因為他內心信念強大,一心想要為人民服務。
時代不斷發展,涌現出了越來越多像嵇琪一樣的英雄,我們需要牢記他們的貢獻與付出,並且對其永遠保持尊敬。
㈡ 抗洪是哪一年發生的
抗洪是1998年發生的。
截止2022年,中國最大一次水災是1998特大洪水。
1998年洪水,包括長江、嫩江、松花江等。長江洪水是繼1931年和1954年兩次洪水後,20世紀發生的又一次全流域型的特大洪水之一;嫩江、松花江洪水同樣是150年來最嚴重的全流域特大洪水。
據初步統計,包括受災最重的江西、湖南、湖北、黑龍江四省,全國共有29個省(區、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受災面積3.18億畝,成災面積1.96億畝,受災人口2.23億人,死亡4150人,倒塌房屋685萬間,直接經濟損失達1660億元。
簡介。
長江流域發生僅次於1954年的全流域性特大洪水;嫩江流域和松花江幹流發生超過歷史記錄的特大洪水;西江和閩江發生超過或接近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長江大通水文站最大洪峰流量達82300米3/秒,僅次於1954年,為有歷史記錄以來第二大洪水。
嫩江大賚水文站最大洪峰流量達16100米3/秒,松花江哈爾濱水文站最大洪峰流量達16600米3/秒,均為歷史之最。1998年全國發生大洪水和特大洪水的江河之多,洪水量級之大,洪峰水位之高,洪水持續時間之長,洪水發生時間之早,均為歷史罕見。
㈢ 2020年因參加抗洪行動所犧牲的消防戰士有哪些
安徽省由於突降大暴雨,導致當地多所村莊的房屋被沖毀,一些人民群眾也被洪水困住。當地的消防大隊立即組織人員去救援,指導員陳陸帶領著消防戰士一次又一次的救出了當地的村民。就是在一次的救援過程中,陳陸所乘的皮劃艇,被洪水打翻了。當時在這一艘皮劃艇上的人,就在瞬間被洪水淹沒。經過大家的奮力搜尋,發現了一名屍體。經過DNA的檢測證明是陳陸本人的屍體,一同參加抗洪搶救的消防戰士們都非常悲傷。
在人民群眾遇到危險之時,消防員總是沖在了最前方。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什麼是英雄二字。
㈣ 抗洪手抄報圖片簡單漂亮
抗洪精神
抗洪精神就是: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怕困難、頑強拼搏,堅韌不拔、敢於勝利。1998年夏,我國江南、華南大部分地區及北方局部發生了有史以來的特大洪水,在這場抗洪搶險斗爭中,形成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怕困難、頑強拼搏,堅韌不拔、敢於勝利的偉大抗洪精神。
洪水無情人有情,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防大汛搶大險,挑重擔當尖兵。
抗洪救災八方支援,重建家園時不我待。
抗洪救災你我他,洪水再大也不怕。
㈤ 抗洪戰士在此次的抗洪中都做出了哪些方面的貢獻
抗洪戰士在此次的抗洪中主要作出的貢獻如下:
1.挽救災區的人們
抗洪戰士們的到來,挽救了那些人困在洪水中的人們,他們被洪水沖走,陷入生命危險,是我們的抗洪戰士,不顧一切艱難險阻,挽救了他們的生命。甚至有時候,抗洪戰士們會建起人牆,來抵禦洪水。抗洪戰士們是可敬的,因為他們冒著生自己的生命危險,去解救還困在洪水中的人們,在一張張圖片中,一個個視頻里,我們可以看到,抗洪戰士穿著救生衣,在洪水當中,托起困在洪水當中的人們,他們不顧著自己的生命危險,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解救災區的人們,讓我們為抗洪戰士致敬,抗洪戰士們在挽救災區人們的生命這方面作出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是應當被歷史所銘記的,是應該被我們所敬佩的。
㈥ 長江「第一號洪水」已形成!洪水來了,你該如何應對
近日,強降雨持續登陸我國南方地區,廣西中北部、湖南、江西北部、湖北東南部、安徽南部等地部分地區均出現暴雨或特大暴雨。
目前,多日的暴雨肆虐已導致長江流域、珠江流域多個水文站超警戒水位,湖南、廣西、江西等地遭受嚴重洪澇災害。
另據國家防總消息,今年長江「第一號洪水」於昨日已經形成,國家防總啟動防汛三級應急響應。
我國暴雨洪水的特點
(圖片來自網路)
受到洪水威脅時:
一、若時間充裕,應按照預定路線,有組織的向山坡、高地處轉移。
二、受到洪水包圍時,要盡可能地利用船隻、木排、門板、木床等,坐水上漂移。
三、來不及轉移時,立即爬上屋頂、大樹、高牆,做暫時避險,等待救援。
四、在山區,如果連降大雨,則易爆發山洪。但山洪爆發時千萬不可渡河,以防止被山洪沖走。此外,還應注意防止山體滑坡、滾石、泥石流等傷害。
五、駕車時遭遇洪水,要非常小心駕駛,若出現熄火現象,應立即棄車。
關注南方災情!
災區的朋友們,注意安全!
沒在災區的小夥伴也要注意防範!
向奮戰在抗洪一線的人們致敬!
希望災情早日退去,眾人平安!
編輯:胡小雨
(本文由知識就是力量綜合整理原創首發)
㈦ 世界歷史上發生過哪些很嚴重的洪水
。世界歷史上發生過許多嚴重的洪水,比如說1931年的長江大洪水。1938年的黃河洪水泛濫。以及尼羅河歷史上的大洪水。
世界歷史上發生過許多嚴重的洪水,比如說1931年的長江大洪水。1938年的黃河洪水泛濫。以及尼羅河歷史上的大洪水。世界歷史上發生過許多嚴重的洪水,比如說1931年的長江大洪水。1938年的黃河洪水泛濫。以及尼羅河歷史上的大洪水。世界歷史上發生過許多嚴重的洪水,比如說1931年的長江大洪水。1938年的黃河洪水泛濫。以及尼羅河歷史上的大洪水。世界歷史上發生過許多嚴重的洪水,比如說1931年的長江大洪水。1938年的黃河洪水泛濫。以及尼羅河歷史上的大洪水。世界歷史上發生過許多嚴重的洪水,比如說1931年的長江大洪水。1938年的黃河洪水泛濫。以及尼羅河歷史上的大洪水。
㈧ 1957年松花江大洪水的抗洪斗爭
8月上旬洪水起漲,黑龍江省委、省人委就發出指示要求領導親自動手,把修堤防汛列為中心工作任務之一來抓。8月20日決定恢復防汛組織機構,由省委書記馮紀新任黑龍江省防汛指揮部總指揮,並組成7人領導小組,下設秘書、汛情、物資供應、交通運輸、組織動員、工程生產救災、治安保衛、監察共9個處。23日,黑龍江省委、省人委會同哈爾濱市委、市人委召開防汛緊急會議決定:當時要以防汛為中心任務,集中一切力量,以最大的決心和力量戰勝洪水。會後各級領導分赴沿江防汛第一線。
洪峰到達肇源時,遭遇5—6級大風,歷時3—4天,巨浪沖堤,險情嚴重。黑龍江省防汛指揮部山周圍地、縣抽凋3萬民工,上堤搶險,最高日出工達7.4萬人,但終因堤防禦標准低,洪水過大、天氣險惡,在8月29日—31日先後7處堤段決口,肇源縣城被水圍困,經組織5000人搶修城牆才擋住洪水。與此同時,肇東、雙城、呼蘭三縣城防出現數百處險工。肇東縣出動7萬人戰斗在68公里的長堤上。肇東對岸雙城縣7.2萬民工由2700名幹部帶領上堤搶險,奮戰25個日夜,把56.5公里堤加高1米,並搶護3.7公里的險工,保住了堤防。
對1957年特大洪水,哈爾濱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進行了充分准備。為保市區安全,國家為市區江南堤防投資300萬元,為農堤投資60萬元,從當年4月份開始組織社會力量近63萬人參加築堤義務勞動,6月底完成第一期土方任務36萬方,以及一些重要堤段護腳工程。哈爾濱市從7月10日恢復市防汛指揮部,各區以區長為首成立了防汛指揮部。8月初,二期築堤工程全面動工,到8月22日全市動員88.44萬人次義務工,完成土方40萬方和部分石護坡、護腳,使原堤加高3—6米,為抗洪打下了基礎。8月下旬1.6萬人搶修松浦農田堤防,8月27日松浦區新開口地區—處決口,解放軍冒雨搶險,化險為夷。9月2日濱州鐵路路基坍塌下陷,哈爾濱市領導親臨現場指揮排除險情。8月28口哈爾濱段水位達到119.23米,豐滿水庫又要加大放流之際,黑龍江和吉林省軍區分別派解放軍支援搶險。由於高水位持續長達20天,這期間又連降9次大雨,遭遇7次4—7級大風,大堤脫坡366處,滲水、坍陷等險情不斷發生,經15萬人亡堤晝夜搶險,除江北農業區韓增店一處決口外,其餘堤段均安然無恙。
當豐滿水庫加大放流達6000立方米每秒時,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防汛指揮部動員17萬人上堤,用100小時將50公里堤防加高廠1米。9月3日松浦區新開口至陳家崗堤防發生—段200米長大脫坡,堤防被沖蝕3/4。解放軍在省軍區司令員指揮下,奮戰一晝夜脫險。9月6日6時,水位達到120.30米,江北韓增店因水位過高,堤基薄弱,在6日6日寸10分開始決口,淹地4萬余畝,此前人畜均已安全轉移。經過17萬軍民日夜奮戰,其它堤段均保安全,洪峰安全通過哈爾濱。
9月11日洪峰抵達佳木斯,合江地區組織12萬人上堤搶險。佳木斯市組織2.7萬防汛大軍,奮戰20天,戰勝了長時間高水位,並在連遭6—7級大風的惡劣天氣下控制了多處發生的險情,保住了堤防,保住了佳木斯市的安全。9月12日洪峰到達富錦時,富錦縣江南江北腹背受敵,全縣動員4.6萬人上堤搶險。由於洪水滯留時間長,堤防防洪標准低,加之風浪沖擊,險情叢生。江北七道壩要決口漫溢時,經奮力搶險加高堤防才擋住了洪水。
富錦的綏濱大堤,有的堤段在洪峰到來之前,水面距堤頂僅20厘米左右。防洪大軍日夜奮戰,作到水漲堤高。9月20日沿江大部分地區洪水回落到警戒水位以下,解除了洪水威脅。
為戰勝1957年洪水,黑龍江、吉林兩省共動員上堤民工100多萬人,完成土方500多萬方。動用搶險物資有:草袋900萬條,席子11萬張,木桿47萬根,工具40萬件,糧食2000多萬斤。經過一個多月的抗洪斗爭,終於取得了與洪水決戰的最後勝利。
㈨ 洪水預警信號有哪些
洪水預警信號包括:藍色預警信號、黃色預警信號、橙色預警信號和紅色預警信號。
一、藍色預警信號:表示預計水位可能達到或超過警戒水位。
標准:滿足下列條件之一。
(1)水位(流量)接近警戒水位(流量);
(2)洪水要素重現期接近5年。
二、黃色預警信號:表示預計水位可能接近保證水位。
標准:滿足下列條件之一。
(1)水位(流量)達到或超過警戒水位(流量);
(2)洪水要素重現期達到或超過5年。
三、橙色預警信號:表示預計水位可能達到或超過保證水位。
標准:滿足下列條件之一。
(1)水位(流量)達到或超過保證水位(流量);
(2)洪水要素重現期達到或超過20年。
四、紅色預警信號:表示預計水位可能達到或超過堤防設計水位/堤頂高程/50年一遇水位。
標准:滿足下列條件之一。
(1)水位(流量)達到或超過歷史最高水位(最大流量);
(2)洪水要素重現期達到或超過50年。
(9)搜索抗議洪水的圖片擴展閱讀:
洪水災害影響:
洪水災害是世界上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洪水往往分布在人口稠密、農業墾殖度高、江河湖泊集中、降雨充沛的地方,如北半球暖溫帶、亞熱帶。中國、孟加拉國是世界上洪水災害發生最頻繁的地區,美國、日本、印度和歐洲的洪水災害也較嚴重。
中國幅員遼闊,地形復雜,季風氣候顯著,是世界上水災頻發且影響范圍較廣泛的國家之一。全國約有35%的耕地、40%的人口和70%的工農業生產經常受到江河洪水的威脅,並且因洪水災害所造成的財產損失居各種災害之首。從洪澇災害的發生機制來看,洪水災害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區域性和可重復性。世界上多數國家的洪水災害易發生在下半年,我國的洪水災害主要發生在4—9月。如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洪水幾乎全部都發生在夏季。洪水災害與降水時空分布及地形有關。
世界上洪水災害較重的地區多在大河兩岸及沿海地區。對於我國來說,洪澇一般是東部多、西部少;沿海地區多,內陸地區少;平原地區多,高原和山地少。洪水災害同氣候變化一樣,有其自身的變化規律,這種變化由各種長短周期組成,使洪水災害循環往復發生。
㈩ 1983年 安康洪水的詳情
1983年夏,安康地區陰雨連綿。7月上旬,陝南普降大雨、暴雨。安康以上漢江流域各縣降雨量超過100毫米。7月29日,南鄭日降雨量82毫米,漢江水位持續上漲。7月30日,大雨、暴雨迅猛潛入安康西部,日降雨量超過100毫米,鎮巴日降雨量達137毫米。
7月31日,暴雨中心移至鎮巴、紫陽、漢陰和安康之間,中心雨量89毫米,並在東移中加強,日降雨量100毫米以上,漢江各支流洪水迅速上漲。凌晨3時,石泉電站泄洪1.47萬立方米/秒。9時達1.7萬立方米/秒,10時30分,水情通報:漢江水位當日18時將漲到2.75萬立方米/秒。
(10)搜索抗議洪水的圖片擴展閱讀:
8月1日1時30分,漢江水位達259.25米,洪峰流量31000立方米/秒。困於水中的災民,慘遭渴、餓、淋、凍和傷痛的煎熬。天微亮時,人們迎著黎明展開水上營救倖存者的拼搏。
6時,漢江水位下落0.75米,12時,又下落3.5米,退水中,東堤南端,北城東頭和大橋以西各段,堤身坍塌崩潰。此時,地區石油庫油罐群起火爆炸,煙雲彌天蒸騰。
這次安康歷史上罕見的,人力難以抗拒的特大洪水,是建國後陝西損失最大的一次水災事件。安康城區18000戶,89600餘人受災,870人喪生。老城及部分郊區被淹3.2平方公里,水毀房屋3萬余間。70個單位失去工作條件,17000餘名學生無法上學,經濟損失約4.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