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機修圖 » 搜索柳根沉魚的圖片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搜索柳根沉魚的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1-29 22:30:25

『壹』 有關沉魚的詩句

1. 關於沉魚的詩句
關於沉魚的詩句 1.沉魚的詩句
1、浮雁沉魚(宋·晏幾道·《蝶戀花》)

2、世間魚鳥各飛沉(宋·陸游·《雜感》)

3、水闊魚沉何處問(宋·歐陽修·《木蘭花》)

4、水闊魚沉何處問(宋·歐陽修·《木蘭花》)

5、魚避月沉鉤(宋·陸游·《閑居》)

6、信沉了魚(元·關漢卿·《【雙調】沉醉東風》)

7、魚沉秋水闊(宋·趙蕃·《病中即事十五首》)

8、魚沉雁渺(元·曹伯啟 ·《水龍吟 用楊修甫學士登岳陽樓韻》)

9、魚畏沉荷花(唐·宋之問·《浣紗篇贈陸上人》)

10、魚沉雁杳(宋·朱希真·《失調名》)

11、魚驚忽自沉(宋·陸游·《假山小池》)

12、雁杳魚沉(元·劉庭信·《折桂令》)

13、飛沉禽魚樂(唐·權德輿·《伏蒙十七叔寄示喜慶感懷三十韻因獻之》)

14、魚沉雁香(元·洪希文 ·《酹江月 酒邊》)

15、還欣魚鳥遂飛沉(唐·李乂·《奉和春日幸望春宮應制》)

16、醉魚沉遠岫(隋·江總·《三日侍宴宣猷堂曲水詩》)

17、魚沉池水碧(唐·邵謁·《贈鄭殷處士》)

18、此地魚沉鳥不棲(宋·薛嵎·《漁村雜詩十首再和前韻》)

19、鐵化雙魚沉遠素(宋·蘇軾·《惠州近城數小山類蜀道春與進士許毅野步會意》)

20、沉魚夜聽鴻(宋·陳舜俞·《客意五首》)
2.沉魚落雁的詩詞
古時候四大美女的代名詞.

沉魚西施,落雁王昭君,閉月貂蟬,羞花楊貴妃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這兩個成語是用來形容女子的美麗的。《武王伐紂平話》卷上:「面如白玉,貌似姮娥,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這個成語,演繹了我國古代四大美人的一段美好的傳說。

春秋戰國時期,越國有一個叫西施的,是個浣紗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過人。她在河邊浣紗時,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他顯得更加美麗,這時,魚兒看見她的倒影,忘記了游水,漸漸地沉到河底。從此,西施這個"沉魚"的代稱,在附近流傳開來。

"落雁",是昭君出塞那段故事。漢元帝為安撫北匈奴,選昭君與單於結成姻緣,以保兩國永遠和好。昭君在坐騎之上,撥動琴弦,奏起悲壯的離別之曲。大雁聽了,深受感動,忍不住張開翅膀飛了起來。從此,昭君就得來"落雁"的代稱。
3.描寫關於一個人美麗的詩句例如:沉魚落雁,閉月羞花 沉魚 西施 落雁
西施(沉魚) 春秋戰國時期,越國有一個叫西施的,今浙江諸暨人,姓施名夷光 別名西子,是個浣紗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過人。

她在河邊浣紗時,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顯得更加美麗,這時,魚兒看見她的倒影,忘記了游水,漸漸地沉到河底。從此,西施這個「沉魚」的代稱,在附近流傳開來。

王昭君(落雁) 王昭君名嬙,西漢南郡(今興山縣)寶坪村人西漢元帝時期人氏,從小長得艷若桃花,聰明伶俐。清代詩人贊她:「飄飄秀色奪仙春,只恐丹青畫不真」,「娥眉絕色不可尋,能使花羞在上林」。

出神入化地活脫出昭君的美容與神采。 昭君有「落雁」之姿,傳說昭君出塞時滿腹愁懷,為抒解思鄉之情,便在馬背上彈起了琵琶。

曲哀人艷,連南飛的大雁都為之傾倒,以至放棄飛行,落在昭君的周圍。「落雁」故此而來。

范曄《後漢書》有如下記載:昭君字嬙,南郡人也。初,元帝時,以良家子選入掖庭。

時呼韓邪來朝,帝敕以宮女五人賜之。昭君入宮數歲,不得見御,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

呼韓邪臨辭大會,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宮,顧景裴回,竦動左右。

帝見大驚,意欲留之,而難於失信,遂與匈奴。 貂蟬(閉月) 貂蟬,任姓,小字紅昌,出生在並州郡九原來縣木耳村,15歲被選入宮中。

漢末宮廷風雲驟起時,貂蟬出宮被漢獻帝的大臣司徒王允收為義女。當時,董卓專權,挾天子以令諸侯,大臣們敢怒而不敢言。

王允的義女貂蟬在後花園拜月時,忽然輕風吹來,一塊浮雲將那皎潔的明月遮住。這時正好王允瞧見。

王允為宣揚他的女兒長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說,我的女兒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過,趕緊躲在雲彩後面,因此,貂蟬也就被人們稱為「閉月」了。 《後漢書·呂布傳》有這么一段記載:「卓以布為騎都尉,誓為父子,甚愛信之。

嘗小失意,卓拔手戟擲之,布拳捷得免,布由是陰怨於卓。卓又使布守中閣,而私與侍婢私通,益不自安。」

從這一記載里,可以看到貂蟬的影子——董卓的一位侍妾,而董卓與呂布的怨隙,也是因女人而引起,《三國演義》「董太師大鬧鳳儀亭」的故事,就是因此生發出來的。在這里,「侍婢」僅僅是一個被污辱與被損害者,談不上什麼品格。

後來,經過人民群眾和許多藝術家的創造,這一「侍婢」才變成光彩奪目的貂蟬女形象。 楊玉環(羞花) 唐朝開元年間,有一美貌女兒叫楊玉環,被選進宮來。

楊玉環進宮後,思念家鄉。一天,她到花園賞花散心,看見盛開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關在宮內,虛度青春,不勝嘆息,對著盛開的花說:「花呀,花呀!你年年歲歲還有盛開之時,我什麼時候才 有出頭之日?」聲淚俱下,她剛一摸花。

花瓣立即收縮,綠葉捲起低下。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

這時,被一宮娥看見。宮娥到處說,楊玉環和花比美,花兒都含羞低下了頭。

「羞花」稱號得來。 「羞花」這件事傳到明皇耳朵里,便喜出望外,當即選楊玉環來見駕,楊玉環濃裝艷抹,梳洗打扮後進見,明皇一見,果然美貌無比,便將楊玉環留在身旁侍候。

由於楊善於獻媚取寵,深得明皇歡心,不久就升為貴妃。楊貴妃得勢後,其兄楊國忠仗勢欺人,玩弄權術,陷害忠良。

安史之亂發生以後,明皇攜著貴妃和文武大臣西逃,安祿山率兵追趕,不僅要唐朝的江山。還要美女楊貴妃。

途經馬嵬坡,右龍武軍將軍陳玄禮等六軍將士認為楊家禍國殃民,不肯前行,說是因為楊國忠通於胡人,而致有安祿山之反,唐玄宗為了穩定軍心,乃殺楊國忠。左右羽林軍和左右龍武軍又不肯前行,說楊國忠為貴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難免,被迫將玉環賜死,死時38歲。

雖說紅顏禍水,但一個女人的命運怎能決定一個國家的衰敗。無論是自盡還是被迫,都只是唐玄宗的替罪羔羊。
4.羞花閉月沉魚落雁的詩句出處
羞花閉月亦作閉月羞花

【出自】:元·王子一《誤入桃源》第四折:「引動這撩雲撥雨心,想起那閉月羞花貌,撇的似繞朱門燕子尋巢。」

沉魚落雁

【出自】:《莊子·齊物論》:「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羞花閉月,讀音:[ xiū huā bì yuè]

釋義:閉:藏。使月亮躲藏,使花兒羞慚。形容女子容貌美麗

沉魚落雁,讀音:[ chén yú luò yàn ]

釋義:魚見之沉入水底,雁見之降落沙洲。形容女子容貌美麗

近義詞:傾國傾城,國色天香,花容月貌

反義詞:貌似無鹽,灰容土貌,百拙千醜

相關人物: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代指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

1. 沉魚—西施

2. 落雁—王昭君

3. 閉月—貂蟬

4. 羞花—楊玉環
5.有沒有和沉魚落雁 閉月羞花之類的詩詞啊
雲想衣裳花想容,

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

會向瑤台月下逢。

——李白

名花傾國兩相歡,

常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

沈香亭北倚闌干。

——李白 《清平調》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李白 這個也可以用來形容麗人清姿的

美人絕似董妖嬈,

家住南山第一橋。

不肯隨人過湖去,

月明夜夜自吹蕭。

——曹妙清 《竹枝詞》

北方有佳人,

絕世而獨立。

一顧傾人城,

再顧傾人國。

寧不知傾城與傾國?

佳人難再得!

——李延年

一代傾城逐浪花,

吳宮空憶兒家。

效顰莫笑東鄰女,

頭白溪邊尚浣紗。

——林黛玉《五美吟西施》

所謂美人者以花為貌,以鳥為聲,以月為神,以柳為態,以玉為骨,以冰雪為膚,以秋水為姿,以詩詞為心,吾無間然矣

——張潮《幽夢影》
6.古詩詞里南雁沉魚的句子嗎
曹妙清 《竹枝詞》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李延年一代傾城逐浪花,吳宮空憶兒家.效顰莫笑東鄰女,頭白溪邊尚浣紗.——林黛玉《五美吟西施》所謂美人者以花為貌,以鳥為聲,以月為神,以柳為態,以玉為骨,以冰雪為膚,以秋水為姿,以詩詞為心,吾無間然矣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長恨歌》 詩經·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遡洄從之,道阻且長.遡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遡洄從之,道阻且躋.遡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遡洄從之,道阻且右.遡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含詞未吐,氣若幽蘭」.盡力而為,。
7.關於吳王和西施的詩句
公元494年吳越交戰,越敗於吳, 越王勾踐被迫屈膝求和,攜妻將臣入吳為質三年。勾踐歸國後,卧薪嘗膽,發誓洗刷這奇恥大辱,於是採用文種提出的「美人計」。幾經尋覓,終於「得薴蘿山賣薪女西施」。西施,姓施,名夷光,有"沉魚"之貌,相傳西施在溪邊綄紗時,水中的魚兒被她的美麗所吸引,看得發呆,都忘了游泳,以至沉入水底。所以後世用"沉魚"來形容女子的美貌。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沉魚為先。國色天香四大美女,西施居首。西施幼承浣紗之業,故世稱「浣紗女」。勾踐選到西施後,獻於吳王,吳王大悅:「越貢西施,乃勾踐之盡忠於吳之證也。」從此沉緬於酒色不能自拔,越國卻上下一心,勵精圖治,經過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終於打敗了吳國。傳說吳被滅後,西施與范蠡泛舟五湖,不知所終。一直受到後人的懷念。

後人為紀念這位忍辱負重,以身許國的絕代佳人,就在薴蘿山下修建了西施殿。唐開成年間(公元836-840 年)著名詩人李商隱曾寫下「西子尋遺殿,昭君覓故村」的詩句;稍後,女詩人魚玄機又有《西施廟》詩。這些是目前能見到的關於西施殿的最早文字。明代,西子祠曾具相當規模。此後屢興屢廢。現在的西施殿位於浙江諸暨,1990年落成,景區佔地5000平方米,由門樓、西施殿、古越台、鄭旦亭、碑廊、紅粉池、沉魚池、先賢閣等景點構成。西施殿景區在重修過程還從民間徵集了12000餘件從老式民居上拆下來的古建築構件, 其中包括梁、柱、門、窗、牛腿、擎枋、斗拱、雀替等等,這些木、石構件雕刻精美,工藝水平高超,大大增強了西施殿的歷史文化內涵和觀賞價值,使它更具有了濃厚的地方特色。

『貳』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分別指誰

沉魚是指西施,落雁是指王昭君,閉月是指貂蟬,羞花是指楊玉環,稱為古代「四大美女」。

1、沉魚,來源是由於西施在河邊浣紗時,魚兒看見她的倒影,忘記了游水,漸漸沉到河底。

2、落雁,是由於昭君與單於結成姻緣之時,大雁騎在馬上的王昭君,忘記擺動翅膀,跌落地下。

3、閉月,是由於王允的宣揚,逢人就說,我的女兒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過躲在雲彩後面。

4、羞花,是由於楊玉環摸了含羞草。害羞草閉起葉子。被宮娥看見到處而得來的。

(2)搜索柳根沉魚的圖片擴展閱讀: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四大美女享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的美譽。

「閉月、羞花、沉魚、落雁」是由精彩故事組成的歷史典故:「沉魚」,講的是西施浣紗時的故事;

「落雁」,指的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閉月」,是述說貂蟬拜月的故事;「羞花」,談的是楊貴妃觀花時的故事。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是寫外界對美女的感受,而且不是人的感受,是大自然其他生物的感受。

大自然的魚、鳥、月亮、鮮花,本來不可能有人的感情,但是古代文人想像,美女使它們產生羞愧之感。

魚兒羞愧地沉入水底,大雁羞愧地從天上掉下來,月亮羞愧地擋住了自己的光輝,花朵羞愧地凋謝了。

參考資料: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網路

『叄』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分別指誰

「沉魚」,講的是西施浣沙時的故事;

「落雁」,指的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閉月」,是述說貂蟬拜月的故事;

「羞花」,談的是楊貴妃觀花時的故事;

拓展資料

1.西施本名施夷光,越國美女,一般稱其為西施。春秋末期出生於浙江諸暨。天生麗質,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 「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中的「沉魚 」,講的是西施浣紗的經典傳說。西施與王昭君、貂蟬、楊玉環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 ,其中西施居首。 四大美女享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之美譽。

2.王昭君(約前52年-約8年),名嬙,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漢南郡秭歸人,今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人,西漢元帝時和親宮女,與貂蟬、西施、楊玉環(楊貴妃)並稱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晉朝時為避司馬昭諱,又稱"明妃",王明君。王昭君維護漢匈關系穩定半個世紀,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傳。

3.民間傳說中,貂蟬為東漢末年司徒王允家的義女,為拯救漢朝,由王允授意施行連環計,使董卓、呂布兩人反目成仇,最終借呂布之手除掉了惡賊董卓。之後貂蟬成為呂布的妾,董卓部將李傕擊敗呂布後,她隨呂布來到徐州。下邳一役後,呂布被曹操所殺,貂蟬跟隨呂布家眷前往許昌,從此不知所蹤。

4.楊玉環(公元719年6月22日-公元756年7月15日),號太真。姿質豐艷,善歌舞,通音律,為唐代宮廷音樂家、舞蹈家。其音樂才華在歷代後妃中鮮見,被後世譽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她先為唐玄宗兒子壽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後,又被公爹唐玄宗冊封為貴妃。天寶十五載(756年),安祿山發動叛亂,隨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經馬嵬驛,楊玉環於六月十四日,在馬嵬驛死於亂軍之中,香消玉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