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機修圖 » 搜索岳陽親友的圖片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搜索岳陽親友的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1-31 01:58:12

① 適合學生的笑話

適合學生的笑話大全

笑話具有篇幅短小,故事情節簡單而巧妙,往往出人意料,給人突然之間笑神來了的奇妙感覺的特點。大多揭示生活中乖謬的現象,具有諷刺性和娛樂性。其趣味有高下之分。以下是我整理的適合學生的笑話大全,一起來看看吧。

適合學生的笑話1

1、昨天我沒買菜,老公有飯局,我不想做飯,心想偷個懶,回娘家吃。

我高興的`回家了,結果媽媽比我還高興,見到我就說:「女兒,你回來的正好,家裡來了幾個客人,晚飯你做,我陪客人聊會兒天。」

2、兒子:「爸爸,你幫我改一下這篇作文吧!」

爸爸:「我對寫文章一竅不通,怎麼能幫你的忙?」

兒子:「你怎麼不會,人家都說你擺攤賣水果時總在秤盤上做文章。」

3、一位老師帶小朋友到養雞場參觀。當他們走進孵化器時,剛好一隻小雞破殼而出。

「看見一個小生命從蛋殼裡面出來,是不是很奇妙啊?」老師說。

「是的,老師,」一個男生說,「可是,如果我們知道它是怎樣事先鑽近蛋殼的那就更奇妙了。」

4、語文課上。老師問:「誰能解釋『散兵游勇』這個詞?」

一小學生搶答道:「『散兵游勇』的意思就是凶多吉少。」

老師問:「怎麼講?」

一小學生:「因為傘兵是空軍,叫他游泳,生命就危在旦夕了!」

5、每當我要注冊一個網站,發現用戶名已經被注冊時,都會順手在後面加一個SB,注冊成功……

適合學生的笑話2

1、小明:其實抽煙很多時候不是為了過一時的煙癮,而是通過高度的精神集中來思考事情,你看很多偉人不都在抽煙時想出來很多的好主意嗎?

班主任: 你在廁所里能想出什麼好主意?還想把屎吃出新花樣?思考個毛,到我辦公室去。

2、今天早上起床,在刷牙的時候,我老媽突然在我身後拍了我屁股一下,曖昧地說道「小夥子,身材不錯」

然後豪笑地跑回房間,對我爸說「老傢伙,你輸了,兒子沒有說我神經病。」

我。差點把牙膏吞了。

3、剛才好奇的問妹妹,為什麼求婚都單膝跪地,妹妹特淡定的來句,雙膝跪地那是上墳!!

4、世風日下,人心不古,想找一個陪我練習生孩子的人怎麼這么難?

5、昨晚上室友一起打球,對方一後衛身手十分靈敏,假動作爐火純青晃得人眼花繚亂,大家都防不住。

後來換一胖子防守他,無論做多少假動作都難以突破胖子的防守。

打完球後大家都稱贊胖子防守非常冷靜,胖子罵了一句:我根本來不及反應。

適合學生的笑話3

適合中學生的笑話一:.學生課間去廁所,拉完發現沒帶紙,又等不到人,手機又欠費。絕望中他給10086打電話,請求幫助。據說那邊沉默了很久,後來……他班同學上課時收到了這樣一條簡訊:尊敬的中國移動用戶你好,你的同學誰誰誰在廁所里,讓你給他送手紙。詳情請咨詢10086。

適合中學生的笑話二:.寢室在6樓,爬上來後發現鑰匙未帶,下樓問阿姨拿,再爬上來開門,下去還鑰匙,再爬上來,發現門緊閉,隔壁一同學經過,問曰「看你門沒關,我幫你關了。」…

適合中學生的笑話三:.課堂上老師點名:「劉華!」 結果下面一孩子大聲回到:「yeah!」 老師很生氣:「為什麼不說『到』?」 孩子說:「那個字念『燁』……」。

適合中學生的笑話四:.一次語文考試,詩句填空是白居易的《題大林寺桃花》中的一句「不知轉入此中來」,正確答案應是「常恨春歸無覓處」,我前排一個同學愣是填了「常恨村姑無覓處」。

高中時候也是填詩詞下句。上句是:「洛陽親友如相問」;我一個同學填:「就說我在岳陽樓」。

高中一次語文考試,也是填下一句:「蚍蜉撼大樹,」。我有一同學填:「一動也不動」。很符合事實。

高中語文考試,寫古詩下句。上句是:「待到山花爛漫時」,我們班一人居然填了:「我便奮力把花采」。

以前同學讀課文,其中有一句:拿出芭蕉扇扇扇。本來停頓應該是拿出芭蕉扇,扇扇。那同學直接讀成:拿出芭蕉,扇扇扇!

老師曰:「西塞山前白鷺飛」,一同學憋半天憋不出,於是答:「東村河邊黑龜爬」!

適合中學生的笑話五:.小雷帶著一個來找他的高中同學參觀大學宿舍,他指著路左邊的宿舍樓群說:「這是女生宿舍區,叫織女星系。」指著路右邊的宿舍樓群說:「那是男生宿舍區,叫牛郎星系。」又指著腳下的路說:「這條路叫銀河路。」這時,主管學生宿舍的女教員面無表情地經過,小雷悄悄地說:「這位是王母娘娘。」

;

② 《登岳陽樓》 頸聯和尾聯直抒胸臆因何而起

頸聯「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二句,詩人因湖山之景而觸動身世之悲,抒發滿腹的孤身漂泊之感與萬里鄉關之思。

當時詩人從蜀中東下,在岳陽樓上必然想起吳楚的親友,故將「吳楚」與「親朋」聯系起來。他出峽之後,長期在水上漂泊流浪,所以看到「乾坤日夜浮」的泱泱大水,就跟自己「老病孤舟」的凄慘晚景聯系起來了。

末聯「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仍是登樓時所感,但是已由感懷身世推及於時事國運,表現了詩人愈在個人不幸之時愈不忘政局國情的高尚品格。

當時吐蕃入侵,西北邊疆不寧,詩人不為個人身世而哭,而是為國家的危難而哭,這樣的結尾使得全篇境界更高,格調更高了。

全詩抒寫的感情是孤苦沉鬱的,但描繪的景物卻是壯闊無比的,從壯闊無比的景物中可以窺見詩人廣闊的胸懷,並未因身世漂泊而意氣消沉,仍懷有憂國憂民的一腔熱血。

(2)搜索岳陽親友的圖片擴展閱讀

唐代詩人杜甫《登岳陽樓》原文: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譯文:

以前的日子就聽說洞庭湖波瀾壯闊,今日如願終於登上岳陽樓。浩瀚的湖水把吳楚兩地撕裂,似乎日月星辰都漂浮在水中。親朋好友們音信全無,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處漂流。北方邊關戰事又起,我倚著欄桿遠望淚流滿面。

創作背景

唐代宗大歷二年(767),杜甫五十七歲,距生命的終結僅有兩年,當時詩人處境艱難,凄苦不堪,年老體衰,患肺病及風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聾,靠飲葯維持生命。

大歷三年(768),杜甫離開夔州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來到岳陽(今屬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陽樓,憑軒遠眺,面對煙波浩渺、壯闊無垠的洞庭湖,詩人發出由衷的禮贊;繼而想到自己晚年飄泊無定,國家多災多難,又不免感慨萬千,於是在岳陽寫下《登岳陽樓》。

這首詩的主要藝術成就表現為以下兩點

1、作品運用了變化多樣的表現手法

開篇兩句運用的是敘述的手法,交代的是登臨岳陽樓的緣由。三四兩句運用的是描繪的手法,繪制了岳陽樓的宏闊壯觀圖景,並且在描繪中,又運用了形象的比喻,增強了作品的生動性。最後兩句又運用了抒情的寫法,揭示出詩人的內心世界,開拓了作品的意境。

2、作品內容和感情兩方面大跨度的跳躍

從內容方面說,開篇一聯寫的是詩人登樓的過程,其中蘊含了「昔」與「今」的時間跳躍過程。頷聯中,詩人由上聯的寫自己推進到寫洞庭湖,這里有一個從小到大的跨度。在寫景中,又由吳、楚之地面到日、月之天空的空間跳躍。

到了頸聯,詩人又轉回自身的描寫,前後聯之間有一個從大到小的跨越。到了尾聯,詩人又從個人身世遭際的描寫擴展到國事的描寫,上下聯又是一個從小到大的跨越。

在寫國事時,又有一個從國難的跳躍到詩人感情抒發的過程。這就構成了縱橫開闊,跳躍性強的特點。從詩人的感情發展脈絡上說,首聯蘊含喜悅,頷聯帶有雄壯,頸聯轉為凄苦,尾聯變為悲傷。詩人的感情隨著詩篇的進展,顯示出不斷變化,跳躍性強的藝術特點。

③ 對比杜甫的《登岳陽樓》和范仲淹的《岳陽樓記》

《登岳陽樓》是唐代詩人杜甫於大歷三年(768年)創作的一首五律。這首詩是一首即景抒情之作,詩人在作品中描繪了岳陽樓的壯觀景象,反映了詩人晚年生活的不幸,抒發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全詩表現了杜甫得償多年夙願,即登樓賞美景,同時仍牽掛著國家的百感交集之情。

創作背景唐代宗大歷二年(767年),杜甫57歲,距生命的終結僅有兩年,當時詩人處境艱難,凄苦不堪,年老體衰,患肺病及風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聾,靠飲葯維持生命。大歷三年(768年),當時杜甫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來到岳州(今屬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陽樓,憑軒遠眺,面對煙波浩渺、壯闊無垠的洞庭湖,詩人發出由衷的禮贊;繼而想到自己晚年飄泊無定,國家多災多難,又不免感慨萬千,於是在岳陽寫下《登岳陽樓》、《泊岳陽城下》和《陪裴使君登岳陽樓》。


《岳陽樓記》是北宋文學家范仲淹應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請,於北宋慶歷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為重修岳陽樓寫的。其中的詩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較為出名和引用較多的句子。文章通過對洞庭湖的側面描寫襯托岳陽樓。滕子京是被誣陷擅自動用官錢而被貶的,范仲淹正是借作記之機,含蓄規勸他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試圖以自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濟世情懷和樂觀精神感染老友。這是本文命意之所在,也決定了文章敘議結合的風格。《岳陽樓記》超越了單純寫山水樓觀的狹境,將自然界的晦明變化、風雨陰晴和「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結合起來寫,從而將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縱議政治理想方面,擴大了文章的境界。

創作背景本文寫於慶歷六年(1046年)。因得罪了宰相呂夷簡,范仲淹貶放河南鄧州,慶歷五年(1045年)滕子京重修岳陽樓,請范仲淹作記。並附上一幅《洞庭晚秋圖》,寫此文時作者並未登臨岳陽樓,只憑藉此圖寫出了《岳陽樓記》。


相同:

兩篇都寫了岳陽樓周圍的景色,也都用了借景抒懷的方法。

兩篇的開頭都交代寫作原因:《登》是慕名登臨而作,《記》是應約有感而發。

兩篇中間都是寫景。《登》:「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氣魄宏大,意境廣闊。《記》中的「銜遠山,吞長江」也有著同樣的氣勢。

不同:

《記》在寫陰雨、睛明景色時,情景相生;而《登》詩三聯寫自身經歷「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與次聯寫景沒有直接聯系,

總結:

范仲淹與杜甫這兩位不同時代的人,用不同的表現形式(詩、文),大致相同的結構(述因——寫景——抒懷),寫同一對象(岳陽樓),表達了大致相同的思想境界(與民同憂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