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機修圖 » 搜索二戰美國裝備圖片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搜索二戰美國裝備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1-31 05:56:48

① 二戰美國防空最強的一個四聯裝叫啥

博福斯四聯裝40毫米防空炮。美國海軍裝備有仿製英聯邦的Mk II型四聯裝40毫米高炮。該型高炮於1942年4月定型。

② 美國二戰有哪些戰斗機

1、P-51A「野馬」,P-51A是單座單發單翼戰斗機,英國政府向美國求購適用於英國空軍的作戰飛機,在與英國達成交易之前,北美公司已經開始獨立研發。

③ 請問二戰美軍101空降師的普通空降兵的裝備都有哪些

武器M1步槍M1卡賓槍春田狙擊槍湯姆遜沖鋒槍BAR勃朗寧步槍.30機槍M1911勃朗寧手槍MarkII手榴彈

其他裝備

傘兵盔

按形式不同又可分為M1C、M2D等型號,與一般步兵盔的最大差別在於內盔增加了左右耳際的A型加強邊,藉以串聯皮下巴片。外盔的下巴帶末端設置了一組四合扣,用來與內盔固定,降低空降時內外盔脫離的機率,而M1C與M2D的差異則僅在於外盔下巴帶固定環的不同。

傘兵型急救包

內含一個急救綳帶組、止血帶以及一劑嗎啡。許多傘兵都將此型急救包綁附在鋼盔的偽裝網或是M36背帶上。傘兵仍有配發使用一般的急救綳帶組。

腕帶式指北針

外型看起來像是一支大手錶,佩掛方式也和手錶相同;讓傘兵在天旋地轉的空降過程中,仍能辨別方位。與一般指北針不同之處在於內部裝填著油。

M3格鬥刀

嚴格說來,這把刀算不上是傘兵專用裝備,許多步兵也有配發;然而在諾曼地空降時,傘兵們幾乎是人手一把,不是綁在手臂、就是綁在小腿上,幾乎已經成為傘兵們的標准配備了。

M2傘兵摺刀

摺刀具有簧力,按下刀側按鈕即可自行彈出,用來割斷纏繞的傘繩或任何它能割斷的東西。M42傘兵服胸前的小口袋就是用來放置這把小刀的。

M4救生背心

空降配備。本來是發給飛行組員的救生背心,而為了防止(減少)在空投時落水遭溺斃的意外,傘兵們也都穿上這件像幼兒圍兜的黃色背心。由於用途固定,往往成為傘兵平安落地後第一個丟棄的裝備之一。

腿掛物資袋(腿袋)

空降配備。由英國人設計的「傘兵改裝套件」,使他們在空降時能攜帶更多的物資,容量大、使用也方便;但由於固定機制設計不良,很多傘兵是在跳出機門時見上它最後一面,從此再沒相逢。

T5傘包

空降配備。傘兵最重要的裝備就收在這里頭。

繩索

幫助傘兵們從高處落地的重要工具。這里所指的高處,是指樹梢、屋頂、甚至懸崖這種不小心飄落的地方。

M1938皮革手套

這雙本來為山嶽部隊所開發的手套,*著傘兵的愛用而出名,最後也成為傘兵行頭的正字標記之一。

M1910傘兵用T型鏟

一般的M1910鏟的木柄很容易在跳傘時折斷,因此傘兵們自行將木柄截短,保留T型手柄部位,創造出了專用的T型鏟。實際上外型與一般通用的單兵裝備並無二狀。

響片

是根據82空降師的作戰經驗所決定使用的敵我識別工具,靈感來自兒童玩具,可發出「喀噠」聲,還有另一種作成蟋蟀外型的響片。這玩意兒只有在D-DAY時、由101空降師使用過。

M1Rigger彈袋

由RiggerSection製作,只配發給傘兵使用的彈袋。有兩種尺寸,小的用來攜帶M1卡賓槍或是M1步槍的彈葯,大型的則可用以攜帶湯姆森沖鋒槍以及黃油槍的彈匣。

M36背帶墊片

在加掛大量彈葯、裝備之後,M36背帶會讓使用者的肩膀十分不適,所以傘兵發展出此型墊片,安裝於背帶上,以分攤裝備重量,舒緩肩部的壓力。

水壺

M-42傘兵服

是二戰時期美國傘兵的經典制服。由威廉P亞布羅夫將軍設計,M-42傘兵服的獨有的特徵是胸口的兩個向內傾斜,由兩個按扣開合,帶掐褶的大容量口袋。傘兵們從1942年開始穿著,直到1944年的某一個時候停止。以諾曼第戰役為轉折點,101空降師開始以綠色M-43野戰夾克代替M-42傘兵服,直到戰爭結束。第一空降特遣部隊在1944年8月法國南部的龍騎兵行動中穿著M-42傘兵服。82空降師的504傘兵團在1944年9月跳傘至荷蘭時仍穿著M-42傘兵服。這可能是二戰時期最後一次有組織的在戰斗中穿用M-42傘兵服。

當收回M-42傘兵服的命令下達後一些傘兵將他們的傘兵服塞進了自己行軍背囊的底部。一些這樣保存下來的傘兵服在戰爭後期又以一種骯臟的面目出現在戰場上。

43型傘兵靴

下面這張圖臂章是82空降師,單兵裝備和101空降師差不多,謹供參考。

④ 二戰美國飛機怎麼畫

戰斗機畫法:

1、准備好畫紙畫筆,首先畫出戰斗機的機窗,如下圖所示:

資料擴展:以下三款是美軍二戰時期生產和裝備最多的三款飛機:
P-47:15683架(攻擊力最強);
P-51:15560架(綜合實力是二戰戰斗機最好的,是最先進的戰機);
P-40:13738架(名機,較廉價,廣泛裝備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
另外還有:
P-26「玩具槍」:研製於二戰前,美國第一種全金屬單翼戰斗機,但不久即顯落伍,故美軍基本上未見裝備,也未能參加二戰;
P-35、:舍維爾斯公司產品,美軍未有大量裝備,但在珍珠港事件中擊落多架日本飛機,包括比它先進得多的零式,另在中國空軍裝備有一定數量,是抗戰初期的主力戰機;
P-40:戰前及戰爭初期主力戰斗機,大量出口到英、蘇、中等國,性能不敵零式、BF109等敵機;
P-38「閃電」:雙發單坐重型戰斗機,動力強勁,火力威猛,是第一種能戰勝零式的美國戰斗機;
P-39「飛蛇」:發動機後置的怪物,高空性能不好,在美軍未有大規模裝備,但援蘇的「飛蛇」在衛國戰爭中大有斬獲,特別是其槳轂中的37毫米機炮留給蘇軍深刻印象;
P-43「槍騎兵」:共和公司產品,用於出口中國等國家,美軍未有大量裝備,但可看作是P-47的前身;
P-61「黑寡婦」:夜間戰斗機,也是世界上第一種在設計之初就裝備雷達的戰斗機,體形巨大但仍擁有較佳的機動性,加上強大的火力可完全可以與敵方戰斗機對抗,其機載雷達在實戰表現不錯,在中國戰區作戰中戰果顯著;
P-63「眼鏡蛇王」:P-39的改進型,改善了高空性能,但未有大量裝備,反而在改裝之後成為空前絕後的「有人駕駛靶機」供戰略轟炸機的機槍手練槍;
P-70:A-20攻擊機改裝的夜間戰斗機,未見大規模參展,後被P-61取代。

⑤ 請問二戰美國陸軍航空隊飛行員的裝備都有什麼最好有圖詳細些。

1號戰斗機飛行員:戴配有T-30型麥克風的A-8型夏季頭盔和B-7型護目鏡,穿帶有「皮革徽章」和姓名牌的A-2型夾克,腳上則是「軟底鞋式」(Moccasin)B-5型冬鞋。在飛行服裡面則是標準的軍官用毛料橄欖棕色襯衫和褲子。黑色領巾在1942年2月被深橄欖棕色版本取代,但前者仍一直裝備部隊直到庫存耗盡。另外,1942年8月開始,軍官的軍銜徽章首次出現在襯衫的肩章帶上,領子上則加上US字樣的徽章和兵種徽章。

2號和3號飛行員:轟炸機飛行員

這兩名B-18A「砍刀」轟炸機的飛行員配備了1934年開始採用的冬季版B-3型夾克和A-3型褲子。戰時生產的夾克所組成的面料往往為雙色,一些部分如袖子肩頭和內側,袖口和腰部面飾以及口袋是深棕色的,而其它部分則為顏色更深的棕色。A-8型冬季手套和A-6型冬季用鞋也在被使用。圖A2人物還戴了B-5型冬季頭盔及B-7型護目鏡,並在試用一隻A-7型鼻吸式氧氣面罩。他的降落傘裝在了他腳邊放著的A-3型飛行員工具包里。圖A3人物頭戴義務役軍人用營地帽,其滾邊採用深藍色加金橙色的航空隊兵種色。各單位被授權可以擁有一個與眾不同的徽章或帽章以代替軍官用航空隊兵種徽章。A3人物配備了B-7型降落傘背包。

⑥ 二戰美軍單兵裝備

作為指文「二戰單兵裝備」系列叢書的第一冊,《二戰美國陸軍單兵裝備》力求通過寬闊的視角,色彩豐富的圖片,來詳細介紹二戰美軍編制體制、部隊兵種、制服鋼盔、標志飾品、武器彈葯、制式裝備等各個方面,其內容豐富令人眼花繚亂,涵蓋了一名士兵從入伍到退役所能接觸和使用的眾多制式裝備和個人物品。

⑦ 二戰時,蘇聯的武器裝備什麼水平

提起二戰蘇聯,大家第一印象就是其武器生產能力很強大,畢竟二戰期間蘇軍在戰場上漫山遍野的T34坦克、大炮、飛機洪流留給蘇軍軍迷的印象很深刻。接下來我就以二戰美國為比較對象,來揭開二戰蘇聯所謂強大武器生產能力的真相。

從以上圖表即可知,德蘇戰爭剛剛打到第二年即1942年,蘇聯整個國家動員強度已經高到離譜,完全可以說如果在戰爭接下時段內(1943年、1944年、1945年),蘇聯若無外來力量的強大支援,持續以這種級別的動員強度進行戰爭,那麼蘇聯離崩潰也不遠了。這也是到了1943年末,貌似蘇軍已經掌握戰爭主動權,德軍已經瀕臨崩潰的大好形勢下,斯大林在德黑蘭會議期間依然強烈要求美英兩國盡快開辟第二戰場以緩解蘇軍在德蘇戰場的壓力。

⑧ 一起了解下二戰時,美國空降兵需要帶哪些武器裝備

美軍傘兵標准裝備:步兵盔(傘兵專用型號M1C、M2D等型號)、傘兵型急救包 、腕帶式指北針、M3格鬥刀、M2傘兵摺刀、M4救生背心、腿掛物資袋、T5傘包 、繩索、M1938 皮革手套 、M1 Rigger 彈袋 、M36背帶墊片、M5防毒面具袋、M1910 傘兵用T型鏟、響片(識別敵我用得)、飯盒、壓縮食品。武器:主武器是傘兵版M1卡賓槍(縮短版M1半自動步槍,15發彈匣),每班一把湯普森或者勃朗寧(bar),並有一直1903式春田狙擊步槍,少量配備注油槍,勃朗寧.30機槍,其中軍官裝備沖鋒槍,普通士兵裝備M1卡賓槍,狙擊手裝備1903式狙擊步槍,火力手裝備機槍,並且每人一把M1911A1手槍。

⑨ 二戰美軍謝爾曼遭遇虎式坦克,真如《狂怒》電影里那麼慘嗎

《狂怒》是美國導演大衛•阿耶2014年的作品,影片榮獲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十佳作品第四名;第十八屆好萊塢電影獎年度最佳剪輯。該片絕大部分場景,就發生在名為“狂怒”的坦克上。

這是一種M4中型坦克,綽號:謝爾曼,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美國開發、製造的坦克。又稱謝爾曼,又譯雪曼或薛曼,這個名字是英軍起的,來源於美國南北戰爭北軍的名將威廉•特庫賽•謝爾曼。

M4“謝爾曼”中型坦克,為二戰中美國生產數量最多的坦克,總數共計49234輛,與二戰中蘇聯生產的T-34中型坦克的總數相差無幾。

而戰爭期間,美國生產了49230輛性能均衡的M4“謝爾曼”中型坦克;而製造並不精良但綜合性能出眾的T34坦克產量更是高達53552輛。

即使是蘇軍的KV1、JS2重型坦克,其生產數量也遠遠高於“虎I”。

因此,在整個二戰中,德軍的坦克,憑借優良的性能,擊毀盟軍的坦克數量要遠遠多於自身的損失。

可是,納粹德軍還是被盟國源源不斷的鋼鐵洪流吞沒了。

⑩ 2戰時期的槍械圖

1、美國湯姆遜沖鋒槍: